高考物理-专题2.9 动态平衡问题(基础篇)(解析版)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动态平衡专题解析版

高中物理动态平衡专题解析版

动态平衡问题解析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把一质量分布均匀的光滑小球放在竖直墙ab 与板d (c 处为固定转轴)之间静止,板cd 与墙ab 间的夹角为α,若把板的d 端缓慢向右转动,使α角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墙ab 受到的压力增大B .墙ab 受到的压力不变C .板cd 受到的压力减小D .若把板的d 端缓慢向左转动,减小α角,小球受到的合力增大【答案】C 【详解】ABC.以光滑的圆柱体为研究对象,作出重力的分解图如图:根据几何知识得:12tan sin mgG mg G αα==当夹角α增大时,sin α、tan α增大,则G 1变小,G 2变小。

选项AB 错误,C 正确;D .若把板的d 端缓慢向左转动,小球处在动态平衡状态,受到的合力不变,选项D 错误。

故选C 。

2.如图所示,木板P 下端通过光滑铰链固定于水平地面上的O 点,物体A 、B 叠放在木板上且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B 的上表面水平。

现使木板P 绕O 点缓慢逆时针旋转到虚线位置,A 、B 、P 之间均保持相对静止,则在此过程中()A .B 对A 的支持力减小B .B 对A 的作用力减小C .P 对B 的作用力增大D .P 对B 的摩擦力增大【答案】A 【详解】AB.以A为研究对象,A原来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而处于平衡状态,所以B对A的作用力与A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将P绕O点缓慢旋转到虚线所示位置,B的上表面不再水平,A受力情况如图1,A受到重力和B的支持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其中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的和仍然与A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B对A的作用力保持不变。

开始时物体A不受B对A的摩擦力,B对A的支持力大小与重力相等;后来时设B的上表面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是β,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的和仍然与A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又因为B对A 的作用力保持不变,由于支持力与摩擦力相互垂直1A cosN Gβ=⋅所以A受到的支持力一定减小了。

动态平衡问题(含解析)

动态平衡问题(含解析)

动态平衡问题 类型一 动态平衡问题1.动态平衡是指物体的受力状态缓慢发生变化,但在变化过程中,每一个状态均可视为平衡状态.2.常用方法 (1)解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方程,得到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函数表达式(通常为三角函数关系),最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确定因变量的变化. (2)图解法此法常用于求解三力平衡问题中,已知一个力是恒力、另一个力方向不变的情况.一般按照以下流程分析: 受力分析―――――――→化“动”为“静”画不同状态下的平衡图――――――→“静”中求“动”确定力的变化 (3)相似三角形法在三力平衡问题中,如果有一个力是恒力,另外两个力方向都变化,且题目给出了空间几何关系,多数情况下力的矢量三角形与空间几何三角形相似,可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解(构建三角形时可能需要画辅助线).题型例析1 图解法例1 (多选)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和斜面及挡板间均无摩擦,当挡板绕O 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 )A.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B.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C.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题型例析2 解析法例2 (2020·广东中山市月考)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F N1,木板对球的压力大小为F 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一切摩擦,在此过程中( )A.F N1先增大后减小,F N2始终减小B.F N1先增大后减小,F N2先减小后增大C.F N1始终减小,F N2始终减小D.F N1始终减小,F N2始终增大题型例析3相似三角形法例3(2020·山西大同市开学考试)如图所示,AC是上端带光滑轻质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BC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C点,另一端B悬挂一重力为G的物体,且B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用力F拉绳,开始时∠BCA>90°,现使∠BCA缓慢变小,直到∠BCA=30°.此过程中,轻杆BC所受的力()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大小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变式训练1(单个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多选)(2020·广东惠州一中质检)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已知A的圆半径为球B的半径的3倍,球B所受的重力为G,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墙壁对B的支持力为F1,A对B的支持力为F2,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F1、F2的变化情况分别是()A.F1减小B.F1增大C.F2增大D.F2减小变式训练2(多个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多选)(2019·全国卷Ⅰ·19)如图所示,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类型二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1.临界问题当某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从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在问题的描述中常用“刚好”“恰能”“恰好”等.临界问题常见的种类:(1)由静止到运动,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2)绳子恰好绷紧,拉力F=0.(3)刚好离开接触面,支持力F N=0.2.极值问题平衡中的极值问题,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3.解题方法(1)极限法:首先要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和变化过程分析,找出平衡的临界点和极值点;临界条件必须在变化中去寻找,不能停留在一个状态来研究临界问题,而要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和极小.(2)数学分析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写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画出函数图象),用数学方法求极值(如求二次函数极值、公式极值、三角函数极值).(3)物理分析方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与最小值.例4(2020·广东茂名市测试)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3m和m的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中间用一细线连接,并通过另一细线将小球a与天花板上的O点相连,为使小球a和小球b均处于静止状态,且Oa 细线向右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恒为37°,需要对小球b朝某一方向施加一拉力F.若已知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为g,则当F的大小达到最小时,Oa细线对小球a的拉力大小为()A.2.4mgB.3mgC.3.2mgD.4mg例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当斜面倾角为30°时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对物体施加一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物体可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斜面倾角增大并超过某一临界角θ0时,不论水平恒力F多大,都不能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求:(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这一临界角θ0的大小.跟踪训练1.(2020·河南驻马店市第一学期期终)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力F拉着绳的中点O,使OA段绳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如图所示.设绳OA段拉力的大小为F T,若保持O点位置不变,则当力F的方向顺时针缓慢旋转至竖直方向的过程中()A.F先变大后变小,F T逐渐变小B.F先变大后变小,F T逐渐变大C.F先变小后变大,F T逐渐变小D.F先变小后变大,F T逐渐变大2.(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相连,B球用长为L的细绳悬挂于O 点,A球固定在O点正下方,当小球B平衡时,细绳所受的拉力为F T1,弹簧的弹力为F1;现把A、B间的弹簧换成原长相同但劲度系数为k2(k2>k1)的另一轻弹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细绳所受的拉力为F T2,弹簧的弹力为F2.则下列关于F T1与F T2、F1与F2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F T1>F T2B.F T1=F T2C.F1<F2D.F1=F23.(多选)(2016·全国卷Ⅰ·19)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A.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4.(2020·安徽黄山市高三期末)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木棒上的M、N两点,系着一根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绳上套有一光滑小金属环.现将木棒绕其左端逆时针缓慢转动一个小角度,则关于轻绳对M、N两点的拉力F1、F2的变化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和F2都变大B.F1变大,F2变小C.F1和F2都变小D.F1变小,F2变大5.(2020·广东高三模拟)如图所示,竖直墙上连有细绳AB,轻弹簧的一端与B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墙上的C 点.细绳BD与弹簧拴接在B点,现给BD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且AB、CB与墙的夹角均为45°.若保持B点不动,将BD绳绕B点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则在转动过程中BD绳的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6.(2020·河南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板AP与BP用铰链连接,平板AP与水平面成53°角固定不动,平板BP可绕水平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质量为m的均匀圆柱体O放在两板间,sin 53°=0.8,cos 53°=0.6,重力加速度为g.在使BP板由水平位置缓慢转动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板AP受到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B.平板AP受到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C.平板BP受到的最小压力为0.6mg7.(2020·黑龙江哈尔滨市三中高三模拟)如图所示,斜面固定,平行于斜面处于压缩状态的轻弹簧一端连接物块A,另一端固定,最初A静止.在A上施加与斜面成30°角的恒力F,A仍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对斜面的压力一定变小B.A对斜面的压力可能不变C.A对斜面的摩擦力一定变大D.A对斜面的摩擦力可能变为零8.(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粗糙斜劈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放在斜劈的斜面上,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物体a上,另一端绕过光滑的定滑轮1固定在c点,滑轮2下悬挂物体b,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固定点c向右移动少许,而物体a与斜劈始终静止,则()A.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增大B.斜劈对地面的压力减小C.斜劈对物体a的摩擦力减小D.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增大9.(多选)(2019·河北唐山一中综合测试)如图所示,带有光滑竖直杆的三角形斜劈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于斜劈上的光滑小球与套在竖直杆上的小滑块用轻绳连接,开始时轻绳与斜劈平行.现给小滑块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拉力,使小滑块沿杆缓慢上升,整个过程中小球始终未脱离斜劈,则有()A.轻绳对小球的拉力逐渐增大B.小球对斜劈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C.竖直杆对小滑块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D.对小滑块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拉力逐渐增大10.(多选)如图所示装置,两根细绳拴住一小球,保持两细绳间的夹角θ=120°不变,若把整个装置顺时针缓慢转过90°,则在转动过程中,CA绳的拉力F1、CB绳的拉力F2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F1先变小后变大B.F1先变大后变小C.F2一直变小D.F2最终变为零11.倾角为θ=37°的斜面与水平面保持静止,斜面上有一重为G的物体A,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给A施加一水平力F,如图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sin 37°=0.6,cos 37°=0.8),如果物体A能在斜面上静止,水平推力F与G的比值不可能是()A.3B.2C.1D.0.512.(2020·山西“六校”高三联考)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物体A和物体B,物体A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与A相连的轻绳和斜面平行,如图所示.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m,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 θ),滑轮的摩擦不计,要使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求物体B的质量的取值范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参考答案类型一动态平衡问题题型例析1图解法例1【答案】BC【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知,小球受到重力mg、斜面的支持力F N1和挡板的弹力F N2,如图,当挡板绕O 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小球所受的合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得知,F N1和F N2的合力与重力m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小球在三个不同位置力的受力分析图,由图看出,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1逐渐减小,挡板对小球的弹力F N2先减小后增大,当F N1和F N2垂直时,弹力F N2最小,故选项B、C正确,A、D错误.故选BC。

高中物理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五种方法(带答案)

高中物理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五种方法(带答案)

第03讲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五种方法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地变化,物体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中,这种平衡称为动态平衡。

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化“动”为“静”,“静”中求“动”,具体有以下三种方法:(一)解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先画出受力示意图,再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得到因变量与自变量的一般函数表达式,最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确定因变量的变化。

(二)结论法若合力不变,两等大分力夹角变大,则分力变大.若分力大小不变,两等大分力夹角变大,则合力变小.1、粗细均匀的电线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

由于热胀冷缩,电线在夏、冬两季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若电线杆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B.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C.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D.夏季,电线杆对地面的压力较大2、如图所示,体操吊环运动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先双手撑住吊环(图甲),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图乙位置,则在此过程中,吊环的两根绳的拉力FT(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及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A.FT 减小,F不变B.FT增大,F不变C.FT 增大,F减小D.FT增大,F增大3、如图所示,硬杆BC一端固定在墙上的B点,另一端装有滑轮C,重物D用绳拴住通过滑轮固定于墙上的A点。

若杆、滑轮及绳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将绳的固定端从A点稍向下移,则在移动过程中( )A.绳的拉力、滑轮对绳的作用力都增大B.绳的拉力减小,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增大C.绳的拉力不变,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增大D.绳的拉力、滑轮对绳的作用力都不变(三)图解法此法常用于求解三力平衡且有一个力是恒力、另有一个力方向不变的问题。

一般按照以下流程解题。

1、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细绳上的拉力将(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2、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半圆柱体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现使MN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滑落到地面之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P对Q的弹力逐渐增大C.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3、如图所示,挡板固定在斜面上,滑块m在斜面上,上表面呈弧形且左端最薄,球M搁在挡板与弧形滑块上,一切摩擦均不计,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住弧形滑块,使球与滑块均静止。

高考物理:求解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高考物理:求解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高考物理:求解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是力学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解决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来求解。

而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的变化,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缓慢”指物体的速度很小,可认为速度为零,所以物体在变化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把物体的这种状态称为动态平衡状态,求解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的常见方法有:例1、如图所示,轻绳的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另一端系在一个轻质圆环上,圆环套在粗糙水平杆MN上,现用水平力F拉绳上一点,使物体处于图中实线位置,然后改变F的大小使其缓慢下降到图中虚线位置,圆环仍在原来的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水平拉力F、环与杆的摩擦力和环对杆的压力的变化情况是()A. F逐渐增大,F摩保持不变,F N逐渐增大;B. F逐渐增大,F摩逐渐增大,F N保持不变;C. F逐渐减小,F摩逐渐增大,F N逐渐减小;D. F逐渐减小,F摩逐渐减小,F N保持不变。

解析:以环、绳及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在物体缓慢下降的过程,系统仍然在此四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仍然有关系式mg=F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缓慢下降过程中环对杆的压力F N保持不变,F与F摩仍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个力同时发生改变,关键是判断物体在下降过程中F的变化规律。

方法一:计算法(解析法)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知:mg与F的合力与绳子的拉力F T等大反向,F大小满足关系式,在物体缓慢下降过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及平衡状态保持不变,所以关系式仍然成立,但θ逐渐减小,所以F也随之减小,F摩也随之减小,D答案正确。

小结:此题为高中阶段最常见的三力平衡问题,而力的合成法(这儿用的是力的合成思想,当然也可用力的正交分解来求解)与正交分解法是进行力的运算时最基本的方法。

(完整版)动态平衡问题常见解法

(完整版)动态平衡问题常见解法

动态平衡问题苗贺铭动态平衡问题是高中物理平衡问题中的一个难点,学生不掌握问题的根本和规律,就不能解决该类问题,一些教学资料中对动态平衡问题归纳还不够全面。

因此,本文对动态平衡问题的常见解法梳理如下。

所谓的动态平衡,就是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的平衡问题,物体在任意时刻都处于平衡状态,动态平衡问题中往往是三力平衡。

即三个力能围成一个闭合的矢量三角形。

一、图解法方法: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将三个力的示意图首尾相连构成闭合三角形。

然后将方向不变的力的矢量延长,根据物体所受三个力中二个力变化而又维持平衡关系时,这个闭合三角形总是存在,只不过形状发生改变而已,比较这些不同形状的矢量三角形的边长,各力的大小及变化就一目了然了。

例题1如图所示,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F 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F 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切程中( )A.F N1始终减小B. F N2始终减小C. F N1先增大后减小D. F N2先减小后增大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G、墙面的支持力和木板的支持力,如图所示:由矢量三角形可知:始终减小,始终减小。

归纳:三角形图象法则适用于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有一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通常为重力,也可能是其它力),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化,第三个力则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的问题。

二、解析法方法:物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得到自变量与应变量的函数关系,由自变量的关系确定应变量的关系。

例题2.1倾斜长木板一端固定在水平轴O上,另一端缓慢放低,放在长木板上的物块m 一直保持相对木板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在这一过程中,物块m受到长木板支持力F N和摩擦力F 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 F N变大,F f变大B. F N变小,F f变小C. F N变大,F f变小D. F N变小,F f变大解析:设木板倾角为θ根据平衡条件:F N=mgcosθF f=mgsinθ可见θ减小,则F N变大,F f变小;故选:C例题2.2 如图所示,轻绳OA 、OB 系于水平杆上的A 点和B 点,两绳与水平杆之间的夹角均为30°,重物通过细线系于O 点。

高中物理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五种方法(带答案)

高中物理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五种方法(带答案)

第03讲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五种方法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地变化,物体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中,这种平衡称为动态平衡。

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化“动”为“静”,“静”中求“动”,具体有以下三种方法:(一)解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先画出受力示意图,再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得到因变量与自变量的一般函数表达式,最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确定因变量的变化。

(二)结论法若合力不变,两等大分力夹角变大,则分力变大.若分力大小不变,两等大分力夹角变大,则合力变小.1、粗细均匀的电线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

由于热胀冷缩,电线在夏、冬两季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若电线杆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B.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C.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D.夏季,电线杆对地面的压力较大2、如图所示,体操吊环运动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先双手撑住吊环(图甲),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图乙位置,则在此过程中,吊环的两根绳的拉力FT(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及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A.FT 减小,F不变B.FT增大,F不变C.FT 增大,F减小D.FT增大,F增大3、如图所示,硬杆BC一端固定在墙上的B点,另一端装有滑轮C,重物D用绳拴住通过滑轮固定于墙上的A点。

若杆、滑轮及绳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将绳的固定端从A点稍向下移,则在移动过程中( )A.绳的拉力、滑轮对绳的作用力都增大B.绳的拉力减小,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增大C.绳的拉力不变,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增大D.绳的拉力、滑轮对绳的作用力都不变(三)图解法此法常用于求解三力平衡且有一个力是恒力、另有一个力方向不变的问题。

一般按照以下流程解题。

1、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细绳上的拉力将(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2、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半圆柱体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现使MN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滑落到地面之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P对Q的弹力逐渐增大C.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3、如图所示,挡板固定在斜面上,滑块m在斜面上,上表面呈弧形且左端最薄,球M搁在挡板与弧形滑块上,一切摩擦均不计,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住弧形滑块,使球与滑块均静止。

动态平衡问题的基本解法

动态平衡问题的基本解法

动态平衡问题的基本解法动态平衡问题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力或能量交换使系统保持平衡的问题。

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基本解法包括力的合成、矩的平衡和能量守恒。

首先,力的合成是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基本原理之一。

在一个系统中,各个物体所受到的力可以分解为平行于某一方向上的分力和垂直于该方向上的分力。

通过计算这些分力的合力,可以得到系统在该方向上的受力情况。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以确定物体的加速度,进而分析物体在系统中的运动情况。

在系统达到动态平衡时,所有物体的合力为零,即ΣF=0,在平行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合力都为零。

其次,矩的平衡也是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重要方法。

矩是指力对系统中某一轴线的力矩,它是力与物体离轴线的距离的乘积。

根据力矩的定义τ=Fd,可以计算出系统中各个物体对某一轴线产生的力矩。

当系统达到动态平衡时,所有物体对于该轴线的合力矩为零,即Στ=0。

通过解方程组,可以得到物体离轴线的距离和力的大小。

最后,能量守恒也是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重要原理之一。

能量守恒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在时间上保持不变。

对于系统中的各个物体,其能量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动能是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的,而势能是由物体的质量和高度决定的。

在动态平衡的情况下,系统中各个物体之间的能量互相转化,但总的能量不变。

通过计算系统中各个物体的能量,可以确定物体的速度和高度,并判断系统是否达到动态平衡。

综上所述,力的合成、矩的平衡和能量守恒是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基本解法。

这些解法都是基于物理学原理,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运用相关公式和解方程组的方法,来求解系统中各个物体之间的力、力矩和能量的平衡关系。

通过这些解法,可以深入理解系统的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高中:物理动态平衡不会“受力分析”?“最全解析及例题”送给你

高中:物理动态平衡不会“受力分析”?“最全解析及例题”送给你

高中:物理动态平衡不会“受力分析”?“最全解析及例题”
送给你
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是什么让你当初坚持走到了这里!
大家好呀,每日分享学习资料的时间又到啦!这几天一直在帮大家整理数学的资料,把高中理科又一大难科忽略了。

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什么了吧,没错,就是理综中的物理!
高中的物理是让理科生比较头疼的一科了,不仅抽象,而且各种公式,各种定理也是让同学们眼花缭乱。

最近,有小伙伴私聊师姐说:高中物理动态平衡实在是太难了,师姐当初也是一名理科生,所以很能理解各位小伙伴心里的苦。

动态平衡问题是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的变化,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缓慢”指物体的速度很小,可认为速度为零,所以物体在变化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把物体的这种状态称为动态平衡状态。

动态平衡解决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或三角形定则、正弦定理、相似三角形等知识来求解。

所以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一难题,师姐给大家整理一些经典的例题与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获取更多的完整版解题与分析,可以点击师姐头像,私信师姐,回复“物理”!还有其他几大科的资料干货,学霸手写笔记高清版以及提分资料包哦!
作为高考的过来人,师姐也深深地了解物理的苦,所以师姐也想为学弟学妹们尽一份绵薄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第二部分相互作用专题2.9.动态平衡问题(基础篇)一.选择题1. (2020年4月浙江稽阳联考)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盒子做成一个斜面,把一个手机放在斜面上保持静止,为了避免手机从纸质斜面下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斜面对手机的静摩擦力必须大于手机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B.斜面对手机的静摩擦力大于手机对斜面的静摩擦力C.增大斜面倾角,手机所受支持力不断减小D.增大斜面倾角,手机所受摩擦力不断减小【参考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牛顿第三定律、动态平衡及其相关知识点。

【解题思路】设斜面倾角为θ,将手机的重力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分解,由平衡条件可得,F f=mg sinθ,F N= mg cosθ,斜面对手机的静摩擦力等于手机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选项A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斜面对手机的静摩擦力等于手机对斜面的静摩擦力,选项B错误;由F f=mg sinθ,F N= mg cosθ,可知,增大斜面倾角,手机与斜面始终静止,则手机所受的支持力F N不断减小,手机所受的摩擦力不断增大,选项C 正确D错误。

2. (2020·金华质检)如图所示,A、B两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其间用一根轻弹簧相连,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零开始缓慢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物体B,直到A即将移动,此过程中,地面对B 的摩擦力F1和对A的摩擦力F2的变化情况是()A.F1先变小后变大再不变B.F1先不变后变大再变小C.F2先变大后不变D.F2一直在变大【参考答案】A【名师解析】.因在施加拉力F前,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此时地面对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地面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对B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后,随着F的增大,物体B受的摩擦力先水平向右逐渐减小,再水平向左逐渐增大,当B相对地面向右运动后,物体B受地面的摩擦力不再变化,而在物体B运动之前,物体A受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不变,当B向右运动后,随弹簧弹力的增大,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综上所述,选项A正确,B、C、D错误.3. (2020高考模拟示范卷1)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斜劈放置在粗糙水平面上,斜面粗糙,物体α放在斜面上.一根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物体a上,细线绕过两个光滑小滑轮,滑轮1固定在斜劈上、滑轮2下吊一物体b,细线另一端固定在c上,c穿在水平横杆上,物体a和滑轮1间的细线平行于斜面,系统静止.物体a受到斜劈的摩擦力大小为f1、c受到横杆的摩擦力大小为f2,若将c向右移动少许,a始终静止,系统仍静止,则()A. f1由沿斜面向下改为沿斜面向上,f2始终沿横杆向右B. 细线对a和c的拉力都将变大C. f1和f2都将变大D. 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横杆受到物体c的摩擦力都将变大【参考答案】BD【名师解析】以滑轮2为研究的对象,受力如图1,若将c向右移动少许,两个绳子之间的夹角β增大。

由于b对滑轮的拉力不变,两个绳子之间的夹角变大,所以看到绳子的拉力F一定变大。

斜面的倾角为α,设物体a的质量为m,以a为研究的对象。

①若物体a原来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时,则有F=mg sinα+f1,得f1=F-mg sinα。

当F逐渐增大时,f1也逐渐增大;②若物体a原来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时,则有F+f1=mg sinα,得f1=mg sinα-F当F逐渐增大时,f1逐渐减小;③若物体原来mg sinα=F,则物体所受斜面摩擦力为0,当F逐渐增大时,f1也逐渐增大;所以将c向右移动少许,细线对a的拉力将变大,但是f1可能逐渐增大,也可能逐渐减小。

以c为研究的对象,受力如图2,则:沿水平方向:F sinα-f2=0由于将c向右移动少许,细线对c的拉力将变大,α增大,所以f2=F sinα一定增大。

以物体a与斜劈组成的整体为研究的对象,整体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绳子对a的拉力、两根绳子对滑轮1的向下的压力以及地面的摩擦力的作用,其中是水平方向上系统受到的摩擦力与a受到的绳子在水平方向的分力是相等的,即:f′=F cosα。

由于将c向右移动少许,细线对a的拉力F变大,所以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增大。

. f1由沿斜面向下改为沿斜面向上,f2始终沿横杆向右,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细线对a和c的拉力都将变大,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f1和f2都将变大,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横杆受到物体c的摩擦力都将变大,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正确.4. (2020年4月贵州模拟)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参考答案】A【命题意图】考查力的正交分解、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解题分析】以O点为研究对象,设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物体的重力为G,根据力的平衡可知,F=G tanθ,T=Gcos θ,随着O点向左移,θ变大,则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A项正确.5.(2020·舟山高二期中)如图所示,在一绝缘斜面C上有一带正电的小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一带正电的小球B沿以A为圆心的圆弧缓慢地从P点转至A正上方的Q点处,已知P、A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在此过程中物体A和C始终保持静止不动,A、B可视为质点.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先增大后减小B.物体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一直增大C.地面对斜面C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D.地面对斜面C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参考答案】A【名师解析】.以斜面C和A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M+m)g、小球B对A的库仑力F、地面对C的支持力F N和地面对C的摩擦力F f作用,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 f=F·cos θ,F N=(M+m)g+F sin θ,当θ由0°增大到90°时,F f减小,F N增大,所以C、D错误;以A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mg、小球B 对A的库仑力F、物体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F N A和物体A受到斜面的摩擦力F f A,如图乙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F N A=mg cos α+F·sin(α+θ),当θ由0°增大到90°时,F N A先增大后减小,所以A正确,B错误.6.(2019甘肃兰州模拟)一质量为m的物体用一根足够长的细绳悬吊于天花板上的O点,现用一光滑的金属钩子勾住细绳,水平向右缓慢拉动细绳(钩子与细绳的接触点A 始终在一条水平线上),下列法正确的是()A.钩子对细绳的作用力始终水平向右B.OA段细绳上的力逐渐增大C.钩子对细绳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D.钩子对细绳的作用力不可能等于mg【参考答案】D【名师解析】细绳用光滑的钩子勾住,则在细绳上各点的力的大小处处相等,即OA段细绳上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物体的重力mg,B错误;钩子对细绳的拉力大小等于两段细绳拉力的合力,方向在两段细绳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上,显然钩子对细绳的作用力方向不是始终水平向右,A错误;水平向右缓慢拉动细绳的过程中,OA段与竖直段细绳的夹角逐渐减小,因此两段细绳拉力的合力逐渐增大,即钩子对细绳的作用力逐渐增大,C错误;当两段细绳的夹角为90°时,两段细绳拉力的合力大小为mg,由于拉动的过程中,两段细绳的夹角不可能等于90°,因此钩子对细绳的作用力不可能等于mg,D正确。

7.(2019新疆乌鲁木齐二诊)如图所示,一小球通过细线悬挂于O点,不计空气阻力,用拉力F缓慢拉动小球,拉力F始终与绳保持垂直,则小球在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拉力F和OA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A. F增大,T减小B. F减小,T减小C. F减小,T增大D. F增大,T增大【参考答案】.D【名师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并合成如图:因为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故G′始终等于G,大小和方向均不发生变化。

在物体缓慢偏离竖直位置的过程中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变大,画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力F逐渐变大,绳子的拉力也逐渐变大。

故D正确ABC错误。

8.(2019广东七校联合体冲刺模拟)如图所示,轻杆OP可绕O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P端挂一重物,另用一轻绳通过滑轮A系在P端。

在拉力F作用下当OP和竖直方向间的夹角α缓慢减小时,则()A.A.拉力F的大小逐渐增大B. OP杆的弹力N的大小保持不变C. OP杆的弹力N做正功D. 拉力F做的功大于重力G做的功【参考答案】B【名师解析】以节点P为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竖直向下的拉力G,沿绳方向的力F,沿杆方向的支持力N,这三个力处于平衡状态,构建一个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AP0和△PBC相似,有:,因为OA、OP、G不变,所以OP杆的弹力N 的大小保持不变;α减小时,AP逐渐减小,对应的拉力F的大小逐渐减小,故B正确,A错误。

轻杆OP可绕O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所以OP杆的弹力N的方向始终沿杆的方向,且和P点速度垂直,所以N做不做功,故C错误;夹角α缓慢减小,物体可以看成是速度大小不变,根据动能定理:W F+W G=O,即W F=-W G,所以拉力F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G做的功,故D错误。

9.(6分)(2019湖北黄冈三模)《大国工匠》节目中讲述了王进利用“秋千法”在1000kV的高压线上带电作业的过程。

如图所示,绝缘轻绳OD一端固定在高压线杆塔上的O点,另一端固定在兜篮上。

另一绝缘轻绳跨过固定在杆塔上C点的定滑轮,一端连接兜篮,另一端由工人控制。

身穿屏蔽服的王进坐在兜篮里,缓慢地从C点运动到处于O点正下方E点的电缆处。

绳OD一直处于伸直状态,兜篮、王进及携带的设备总质量为m,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关于王进从C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人对绳的拉力一直变大B.绳OD的拉力一直变小C.OD、CD两绳拉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gD.当绳CD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时,工人对绳的拉力为mg【参考答案】CD【名师解析】对兜篮、王进及携带的设备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绳OD的拉力为F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绳CD的拉力为F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

根据几何知识知:θ+2α=90°,由正弦定理可得,α增大,θ减小,则F1增大,F2减小,故AB错误;两绳拉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g,故C正确;α=30°时,θ=30°,则2F2cos30°=mg,可得F2=mg,故D正确。

10.如图,用OA、OB两根轻绳将花盆悬于两竖直墙之间,开始时OB绳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