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最经典十句话

合集下载

王阳明的经典语录

王阳明的经典语录

王阳明的经典语录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3.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4.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5.诚字有以工夫说者。

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6.无私心就是道。

7.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8.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9.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10.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11.动亦定,静亦定。

12.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13.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

14.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15.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16.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17.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8.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19.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20.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21.心即道,道即天。

知心则知道,知天。

22.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23.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24.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

25.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26.天理即人欲。

27.天理即仁心。

28.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

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29.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30.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31.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32.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

33.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

四者,道之证也。

34.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35.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心学经典|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

心学经典|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

心学经典|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王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

作为史上极少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故事背景: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

有一天,他一本正经的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笑笑,又思考了一会,才做出他自认最完美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

”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王阳明夸张地点头,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故事背景: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3、“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故事背景:他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

据知情人透露,这个和尚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

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的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这句话就是传说中禅宗和尚的禅机.所谓禅机,就是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让接收方触机领悟。

王阳明心学经典十句

王阳明心学经典十句

王阳明心学经典十句(实用版)目录1.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2.王阳明心学的实践方法3.王阳明心学的意义和影响正文王阳明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他的心学理论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王阳明心学的经典十句,它们涵盖了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实践方法和意义影响。

1.“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句话强调了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人的内心应该保持光明清澈,才能看清世界的本质。

2.“知行合一。

”这是王阳明心学的实践方法,认为知识应该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地被理解和掌握。

3.“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这句话指出了王阳明心学认为的真正困难:克服自己内心的弱点和恶行,而不是外在的困难。

4.“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5.“生死关容易过,可心上的关却难过。

”这句话强调了王阳明心学认为,人的一生中最难的是克服自己内心的困难。

6.“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

”这句话表达了王阳明心学认为人的内心应该坦诚无欺,不能自我欺骗。

7.“人生是虚大梦,韶华白了头,却稍纵即逝。

池中荣,不是我要杀了你,而是你不想好下场,自我毁灭,这样上天就会杀了你,你接受命运。

”这句话强调了王阳明心学认为的人生如梦,要珍惜时光,不能自我毁灭。

8.“第一个说:是为了放松,不是为了否定自己的时间。

”所以时刻会降临。

一个人只有当他在磨一件东西的时候,当他静止不动的时候,当他活动而又静止的时候,他才能站起来。

”这句话描述了王阳明心学的实践方法:通过静心、专注和自我反思,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9.“留言:王守仁,汉族,青年名云,字博安,别名阳明。

浙江省绍兴州余姚县有个人,因在开积山阳明明洞内建了一所房子,故称杨明子。

”这句话是对王阳明的简要介绍,强调了他的身份和成就。

10.“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聋眼瞎之人,虽然听见、看见了。

王阳明最经典的十句话,说尽心学境界!

王阳明最经典的十句话,说尽心学境界!

王阳明最经典的十句话,说尽心学境界!王阳明最经典的十句话,说尽心学境界!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他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

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1、欲修身,先养心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人生启迪: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

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4、回归简单人生启迪: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

人活一生也应如此,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5、至诚胜于至巧6、做人要“诚”人生启迪:在王阳明看来,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诚、真挚、真君子。

求真必然务实,求假自然务虚,虚实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认识。

糊弄别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难。

7、去做才是孝人生启迪:人的一生难免有很多遗憾,其中最大的可能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要孝敬父母不能光有外表的花哨言行,还必须有真正付诸行动的爱。

8、克己才是真功夫人生启迪:克己不是压抑自己,而是修炼自己的心,修养自己的境界。

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9、世间磨难,皆是砥砺人生启迪:人间是道场,淤泥生莲花。

这是一种心态,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境界。

10、参破生死,尽性知命人生启迪: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儿。

很多东西放下一些,心才能更豁达一些。

如此方能活得明白,活出深邃,活成自在。

王阳明最经典的十句话,说尽心学境界!

王阳明最经典的十句话,说尽心学境界!

王阳明,被《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

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

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

作为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

下面这十句,尤其精彩,堪称说尽了心学的高明境界。

1、王阳明: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点题:立什么样的志,成什么样的人。

故事背景: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

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相当于是在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他的老师吃了一惊,因为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

但他还是很快作出了坚定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王阳明严肃地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

”顿了顿,一脸郑重地继续说道:“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老。

中国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强调立志的重要性。

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贤,后来果然成为圣贤,则为此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和证明。

立志为什么重要?因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

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复杂的现实之下,才可能意志坚定、少走弯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标的可能性。

古人言: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

所以立志一定要高,那样即使不能完全实现人生目标,至少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2、王阳明: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点题: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故事背景:1496年,王阳明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

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

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于是都来安慰他。

王阳明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

寻常人往往慌乱悲戚,唯有修养深厚者能做到泰然处之。

文天祥说:时穷节乃现。

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自觉和修养呢?王阳明还有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王阳明最经典的十句话,王阳明经典语录

王阳明最经典的十句话,王阳明经典语录

王阳明最经典的十句话,王阳明经典语录王阳明,被《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

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

作为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

以下整理王阳明最经典的十句话,这10句经典语录说尽了心学的高明境界。

1、王阳明: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点题:立什么样的志,成什么样的人。

故事背景: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

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相当于是在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他的老师吃了一惊,因为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

但他还是很快作出了坚定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王阳明严肃地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

”顿了顿,一脸郑重地继续说道:“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感悟】: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老。

中国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强调立志的重要性。

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贤,后来果然成为圣贤,则为此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和证明。

立志为什么重要?因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

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复杂的现实之下,才可能意志坚定、少走弯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标的可能性。

古人言: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

所以立志一定要高,那样即使不能完全实现人生目标,至少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2、王阳明:我以落第动心为耻点题: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故事背景:1496年,王阳明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

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

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于是都来安慰他。

王阳明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感悟】: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

寻常人往往慌乱悲戚,唯有修养深厚者能做到泰然处之。

文天祥说:时穷节乃现。

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自觉和修养呢?王阳明还有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语录】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_2018经典语录

【语录】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_2018经典语录

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_2018经典语录在时光的长河里,有这样一位智者,他以心为舟,以行为帆,航行于浩瀚的思想之海,留下了璀璨夺目的智慧之光——王阳明。

他的语录,如同晨曦中的露珠,晶莹剔透,映射着心学的深邃与博大。

一、心即理也在心学的世界里,万物皆由心生,理亦不例外。

王阳明轻抚着心中的涟漪,低语:“心即理也,知行合一。

”这不仅是智慧的启示,更是灵魂的觉醒,引领我们探寻内心深处的真理。

二、知行合一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

王阳明站在山巅,望着云卷云舒,心中默念:“知行合一,方能致良知。

”在行动中寻找答案,在知识中践行真理,这便是他给予我们的生活哲学。

三、致良知良知,是每个人心中最纯净的角落。

王阳明闭目沉思,仿佛能听到良知的呼唤:“致良知,方得自在。

”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清醒与坚定。

四、事上磨炼真正的成长,在于不断的实践与磨炼。

王阳明在风雨中前行,笑道:“事上磨炼,方显英雄本色。

”每一次挑战,都是对自我的超越,每一次失败,都是向成功的迈进。

五、心外无物万物皆由心生,心外无物可求。

他轻抚古木,感受着岁月的痕迹:“心外无物,心即是世界。

”这是一种超脱的境界,也是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六、格物致知格物,是为了致知;致知,是为了明心。

王阳明在书卷间游走,寻觅着智慧的火花:“格物致知,方能洞察秋毫。

”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藏着宇宙的奥秘与生命的真谛。

七、静坐悟道静坐,是心灵的修行;悟道,是智慧的觉醒。

他闭目静坐,心随境转,境随心变:“静坐悟道,方见真我。

”在静谧中聆听内心的声音,感受生命的脉动。

八、知行并进知与行,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王阳明在田间劳作,体验着生活的酸甜苦辣:“知行并进,方能致远。

”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行动的实践中成长。

九、心无挂碍放下执念,心无挂碍,方能自在逍遥。

他仰望星空,心中一片澄明:“心无挂碍,方得大自在。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常心,方能享受生活的美好。

典籍里的中国王阳明警句

典籍里的中国王阳明警句

典籍里的中国王阳明警句1.“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公园里玩,突然天黑了下来,大家都有点害怕。

我想起王阳明的这句话,就对小伙伴们说:“怕啥呀,我们只要心里光明,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就像我们在黑暗中也能找到彼此,只要心中有光。

2.“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我看到有些同学总是撒谎,我就跟他们说:“王阳明先生说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你们这样可不行呀!”就好比一棵大树,如果根没扎好,怎么能长得高大呢?我们的品德也要用心培养呀。

3.“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我在写作业的时候,心里总是想着玩游戏,怎么都静不下心来。

这时我就想到这句话,哎呀,打败外面的困难容易,打败心里的小怪兽可真难呀!4.“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次我和弟弟争一个玩具,争得面红耳赤。

后来我想到这句话,反问自己:“这有什么好争的呢,心的本体本来就无善无恶呀。

”就像天空一样,它不会偏爱任何东西。

5.“有善有恶意之动。

”看到有人在欺负小同学,我很气愤,这就是意之动呀,王阳明先生说有善有恶意之动,那我们应该选择善呀!就好像走路,得选择正确的方向。

6.“知善知恶是良知。

”当我面对该不该把捡到的钱上交时,我心里就会想,王阳明先生说知善知恶是良知,我知道这是对的事情呀,得去做!就如同知道哪条路是通往家的路一样清晰。

7.“为善去恶是格物。

”在班级打扫卫生时,我主动多做一些,把脏的地方都清理干净,这不就是为善去恶吗,就像给花浇水施肥,让它开得更美丽。

8.“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我有时候学习会偷懒,妈妈就会说:“你要立志呀,王阳明先生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就好像船没有了航向,怎么能到达目的地呢?9.“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我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很害怕被批评,后来我想起这句话,主动承认错误,改过才是重要的呀!就像摔倒了爬起来继续走。

10.“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在面对很多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想王阳明的这句话,别人的意见都只是参考,自己的良知才是最好的老师呀!就像在黑暗中,自己内心的光才是最可靠的指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阳明最经典十句话
1、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

源于《知行录之一·传习录上》。

【译文】用事实记叙的叫做史,用大道理记叙的叫做经。

2、繁华过眼三更促,名利牵人一线长。

源于《静心录之七》。

【译文】繁华过眼仅有三更那么短,名利牵人也仅有一根线那么长。

3、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无需钱。

源于《静心录之八·外集二·题灌山小隐二绝》。

【译文】山中不要说并没有好产品供你享用,这儿的明月和清风是无需花钱买的。

4、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

源于《知行录之一·传习录上》。

【译文】性是心的本体,天是行的本源,健全心的基本功能就是健全性的功能。

5、心即理也。

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源于《知行录之一·传习录上》。

【译文】心即是理。

天下有没有什么心外的事、心外的理吗?
6、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源于《知行录之一·传习录上》。

【译文】善念止脱生发时内心知道,就扩充它;恶念止脱生发时内心知道,就制止它。

7、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源于《知行录之一·传习录上》。

【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可以真实站得住脚;才可以做到于静中能稳定,在动中也能稳定。

8、持志如心痛。

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多管闲事。

源于《知行录之一·传习录上》。

【译文】坚持不懈自己的理想化如同心痛。

一心就在疼痛上,哪里有时间说闲话、多管闲事?
9、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

【出处】《静心录之六·续编二》【译文】治学的牙根在于立志,理想一旦立定那么治学的功夫现已取得成功一半了。

10、万理由来吾具足,《六经》原仅仅台阶。

源于《静心录之八·外集二·林汝桓以二诗寄次韵为别》。

【译文】万般真知自己本身就具足,《六经》原来仅仅求得真知的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