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60句经典语录

合集下载

王阳明400句心学语录

王阳明400句心学语录

王阳明400句心学语录
王阳明400句心学语录
1. 心即理
2. 知行合一
3. 致良知
4. 无善无恶心之体
5.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6.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7.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8. 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9. 默验来复,胸中渐会
10.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 良知即是心,心即是理
12.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3. 人贵自立,不贵求诸人
14. 君子之于禽兽,犹伯夷之饿死首阳,仲连之蹈东海也
15. 爱能遮蔽一切过错
16.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7. 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18. 致知在格物,格物在诚意
19.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
20. 以诚意为主,万物皆由此而见
21.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22. 做功夫寻求良知要超脱才可获得真知
23. 无善无恶是人的本性,善恶由心所生
24. 知行合一的功夫是成为圣人的必要途径
25. 心即理,道即良知,致良知即是道
26. 无我之心即是圣人之心
27. 为学大病在好名
28. 无私心即是道
29. 事上磨练得力,才是真学问
30. 知行合一的功夫是锻炼心性的关键。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1、参破生死,尽性知命2、按心兵不动,如止水从容3、不动心,不烦恼4、只求力所能及5、格物致知,灭除轻傲6、最怕是傲字7、世间磨难,皆是砥砺8、嘴巴闭关,身体力行9、反观自身,自我提升10、静时存养,动时省察11、自省才能自明12、耐住寂寞,久久为功13、求道须深下去14、天理即是仁心15、路,尽管去走16、不做就是不知17、慎思之,笃行之18、要活得轻快洒脱19、心是快乐的根20、少一些机心,少一些痛苦21、把世间当修行的道场22、荣辱毁誉皆泰然23、克己才是真功夫24、身外物不奢恋25、心至诚才能行至孝26、不孝无良知27、孝不孝代表人格28、去做才是孝29、养一身浩然正气30、君子如玉亦如铁31、应好是而恶非32、一念抱持,成圣之要3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34、至诚胜于至巧35、无私心就是道36、做人要“诚”37、回归简单38、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39、不忙不乱,不焦不躁40、欲修身,先养心41、不去议论别人的是非,在要责备别人的时候,把它当作自己的一大私欲加以克制。

42、只要做到用良知去发家致富,那就符合天理,谁说君子不能谈利?43、人必须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方才能克除想念私欲的心,能够克除想念私欲的心,才能成就自己。

44、随时随地而变化、变通,如此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

45、静并非不动,动也并非不静。

戒慎恐惧就是念头,为何要区分动和静?46、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聋眼瞎之人,虽然听见、看见了。

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

47、装模作样成一个圣人去给别人讲学,人们看见圣人来了,都给吓跑了,怎么能讲得好呢?唯有做一个愚夫笨妇才能给别人讲学。

48、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49、天下之事,有的貌似礼但实质上不是礼;有的貌似非礼但实质上就是礼。

50、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所有善恶全是人强加给它的。

51、面对外来评价,尤其是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

王阳明至理名言

王阳明至理名言

王阳明至理名言
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3、“心即理也。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
6、“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8、“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

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9、“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10、“夫学贵得之于心。

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1、“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

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2、“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

王阳明100句经典名言

王阳明100句经典名言

王阳明100句经典名言王阳明100句经典名言如下:1、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

2、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3、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4、今镜明矣,一尘之落,亦难住脚,此入圣之机也。

5、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6、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7、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9、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底,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

10、一齐众楚,最易摇夺。

11、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

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

12、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

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

13、后之君子,亦当素其位而学,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学处乎富贵;素贫贱患难,学处乎贫贱患难。

则亦可以无入而不自得。

14、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15、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16、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

17、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

四者,道之证也。

18、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

19、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20、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21、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22、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23、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

24、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

25、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26、动亦定,静亦定。

27、古之君子,洞物情之向背而握其机,察阴阳之消长以乘其运,是以动必有成而吉无不利。

王阳明60句经典语录

王阳明60句经典语录

王阳明60句经典语录1.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忍苦求取,安乐有收。

2. 节制使仁慈。

3. 作者想取而代之,精通却为忘却。

4. 道行内存,智慧外应。

5. 无比艰难者,必担其余劳。

6. 教育提高,品质就高。

7. 自古以来,仁义一致。

8. 尊师重法,以时修之。

9. 让羞耻成为你的老师,让良心成为你的友人。

10. 理性百倍于感情,双倍于行动。

11. 时机失之,不可再得。

12. 有了诚实的心,才有真正的友谊。

13. 有时坚持是绝地反击,也是最后的胜利。

14. 坚持下来,会有喜悦;不坚持,则只有憾失。

15. 一个人懒惰,整个家庭都将拖垮。

16. 知行合一,自然能善,善行受益,而自然有益。

17. 实施有方,岂非君子必有德?18. 字字珠玑,非耐人寻也。

19. 谁拥有贵重的真理,谁就拥有真正的自由。

20. 优秀的灵魂需要灌溉,版本的灵魂需要编辑。

21. 要实践,而不只是论调;要思考,而不只有读书。

22. 计较的次数,不可胜数;耐心的程度,不可估量。

23. 智慧使人温文尔雅,仁德使人超然自得。

24. 人得到自我管理能力,自然可望得到善果。

25. 你要把沉思当作一种技术,用来把唯物主义化繁为简。

26. 积极主动,才能发现新的机遇。

27. 吃亏在前,赚钱在后;不怕苦做,又有物赚。

28. 认识自我有礼貌,且有价值可赚钱。

29. 善待他人可以让自己受益;博爱他人可以让自己快乐。

30. 忍别人一次,是一种怜悯;忍别人三次,是一种释怀。

31. 时机唤醒者,智慧光芒照耀;毅力攀峰者,不离胜利向前。

32. 时空缩短就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33. 慎独胜过群居,明智上在简谐。

34. 谦虚不是软弱,而是勇气的代名词。

35. 自尊不是傲慢,而是理智的管理己身。

36. 改变千变万化,不变的依旧是逐渐去改变的勇气。

37. 好好行善,能让身体灵魂同时发出喜悦的讯号。

38. 只有把所有的限制都放下,才能真正走出不一样的道路。

39. 智慧可以把人从世俗之中抽离出来,而真理可以把你从沉默中拯救出来。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原文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原文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原文王阳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所创立的心学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下是王阳明心学精髓的60句原文,按照段落排版,以Word格式提供。

段落1:1. 心即理也2. 知行合一3. 吾心安处即吾乡4. 心之所向,是其乡也5. 心无所不包,而人莫之知也6. 心自有天理,非外在之物也段落2:7. 心之所为,知之至也8. 心之所欲,责之至也9. 人心皆有良知,只是未能开发10. 学以致知,读以自悟11.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12. 知行合一,始得真知段落3:13. 心之所恶,勿施于人14.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5. 心安即是力量16. 心有所念,念能改变命运17. 心有所求,求能达到目标段落4:18. 心之所欲,无事不成19. 心之所向,无事不遂20. 心动则事成21. 心定则事定22. 心静则事静23. 心清则事清段落5:24. 心怀大爱,放眼天下25. 心胸广阔,容纳万物26. 心境纯净,无杂念之扰27. 心无私欲,纯粹无欲28. 心无贪嗔,慈悲为怀29. 心无瞋恨,善待他人段落6:30. 学无止境,心有所求31. 知行合一,行胜于言3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3. 心之所向,无往而不胜34. 心定则事定,立志成为人上人段落7:35. 心能决断,事无不成36. 心能自律,日日向前37. 心能自省,反躬自问38. 心能自省,净化心灵39. 心有所求,必能达成目标40. 心有所想,必能实现愿望段落8:41. 心有所期,必能得到回报42. 心有所求,必能获得满足43. 心有所想,必能得到实现44. 心有所求,努力追求45. 心有所想,努力实现段落9:46. 心无所求,随遇而安47. 心无所想,心如止水48. 心无所恶,宽容他人49. 心无所嗔,善待他人50. 心无所疑,坚定信念51. 心无所畏,勇往直前段落10:52. 心有所愿,必能达成53. 心有所求,必有所获54. 心有所想,必能实现55. 心有所志,必能成功56. 心有所怀,必能放飞57. 心有所爱,必能珍惜段落11:58. 心有所求,不怕困难59. 心有所想,勇往直前60. 心有所愿,努力追求以上是王阳明心学精髓的60句原文,按照段落排版,并以Word格式提供。

王阳明60句经典语录

王阳明60句经典语录

王阳明60句经典语录21世纪是王阳明的时代,是心学的时代,什么是心学?心学讲了什么?《知行合一王阳明》中有这60句王阳明一生最经典的语录,只要读懂这60句,就了解了庞杂难懂的心学体系,就读懂了王阳明这个人。

一、立什么志就是什么样人年轻时候的王阳明志向高远,爱好广泛,是一个天赋卓绝的年轻人,这样一个年轻人却有着一身傲骨,宁可蹲大狱,也要为正义说话。

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2、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3、我已超脱了得失荣辱,只是还无法超脱生死。

4、昨日衣蟒戴玉,大家都说荣耀,可脱衣就寝,只是一身穷骨头,何曾添得分毫?所以,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

5、人非要经历一番不同平时的劫难才能脱胎换骨,成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

6、为了自己相信的正义要勇敢去拼,不要做缩头乌龟,否则就是活千年,不过是千年的禽兽。

7、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二、空想而不实践,就是一场空王阳明年轻时痴迷于佛教,吸取了许多禅宗的思想,但等到他心学大成后,却对佛学大加批判,认为只在心上做,终是无用。

1、禅宗说了‘人人都有佛性’后就枯坐,什么都不管了。

说了‘佛向心头做’后就真的在心头做,不去实践。

而我说了‘在心上用功’后,必须去实践。

2、佛道之学和圣学只是一张纸的距离,所以不容易辨别,只需要立志于圣学,将来必能看透。

3、亲情与生俱来,如果真能抛弃,就是断灭种性4、佛教徒总说自己不执着于‘相’,其实这些都是执着于君臣、父子、夫妻的‘相’,所以他才逃避。

三、孝道是发自内心的行为百善孝为先,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下,孝不用学,它就是发自良知的行为。

1、如果真有孝顺父母的心,就会去做孝顺父母的事。

孝顺这个道理就在你心中,如果它在外面,比如在父母身上,倘若父母去世了,难道它就消失了?2、宇宙中最真的孝,就是不让父母担心。

知道了这个,你就知道怎么去孝顺父母了。

3、人心中本就有孝心、仁心,所以不必去外面寻求任何东西,只要让心中的孝心和仁心自然流露就万事大吉了。

王阳明知行合一精髓60句

王阳明知行合一精髓60句

王阳明知行合一精髓60句1、天地载道,道存则万物生,道失则万物灭。

2、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炎炎之火,灭期近矣。

3、自知者智,自胜者勇,自暴者弃,自强者成。

4、夫用人之道,疑则生怨,信则共举。

5、有胆无识,匹夫之勇;有识无胆,述而无功;有的有识,大业可成。

6、柔舌存而坚齿亡,何也?以柔胜刚。

7、见一落叶,而知秋临;睹洼中之冰,而晓天寒。

8、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草木春秋,亦枯亦荣。

9、智莫难于知人,痛莫苦于去私。

10、胆劲心方,虽弱亦强。

11、谄谀逢迎之辈,君子鄙之。

何以货利而少舛?上之需也。

12、纲举目张,执本末从。

1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14、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15、一贵一贫,乃知世态;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16、纵欲者,众恶之本;寡欲者,众善之基。

17、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

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

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18、且于动处加工,勿使间断。

动无不和,即静无不中。

19、贫汉作事大难,富人岂知之!20、修齐治平,就是格物。

21、亲民之学不明,而天下无善治矣。

22、天道不翕张,则不能发聚,况人乎?23、义即是良知,晓得良知是个头脑,方无执着。

24、知行合一之学,吾侪但口说耳,何尝知行合一邪?25、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夫妄心则动也,照心非动也。

26、入而问圣人之学,则语以格致之说焉;求格致之要,则语之以良知之说焉。

27、致知在实事上格。

如意在于为善,便就这件事上去为:意在于去恶,便就这件事上去不为。

28、赏及微劳,则有功者益劝;罚行亲昵,则有罪者益警。

29、凡作事不能谋始与有轻忽苟且之弊者,亦皆致知之心未能诚一,亦是见得良知未透彻。

30、夫志于为利,虽欲其政之善,不可得也。

志于行道,虽欲其政之不善,亦不可得也。

31、知轻傲处,便是良知;致此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32、赏及微劳,则有功者益劝;罚行亲昵,则有罪者益警。

3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阳明60句经典语录
21世纪是王阳明的时代,是心学的时代,什么是心学?心学讲了什么?《知行合一王阳明》中有这60句王阳明一生最经典的语录,只要读懂这60句,就了解了庞杂难懂的心学体系,就读懂了王阳明这个人。

一、立什么志就是什么样人
年轻时候的王阳明志向高远,爱好广泛,是一个天赋卓绝的年轻人,这样一个年轻人却有着一身傲骨,宁可蹲大狱,也要为正义说话。

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2、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3、我已超脱了得失荣辱,只是还无法超脱生死。

4、昨日衣蟒戴玉,大家都说荣耀,可脱衣就寝,只是一身穷骨头,何曾添得分毫?所以,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

5、人非要经历一番不同平时的劫难才能脱胎换骨,成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

6、为了自己相信的正义要勇敢去拼,不要做缩头乌龟,否则就是活千年,不过是千年的禽兽。

7、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二、空想而不实践,就是一场空
王阳明年轻时痴迷于佛教,吸取了许多禅宗的思想,但等到他心学大成后,却对佛学大加批判,认为只在心上做,终是无用。

1、禅宗说了‘人人都有佛性’后就枯坐,什么都不管了。

说了‘佛向心头做’后就真的在心头做,不去实践。

而我说了‘在心上用功’后,必须去实践。

2、佛道之学和圣学只是一张纸的距离,所以不容易辨别,只需要立志于圣学,将来必能看透。

3、亲情与生俱来,如果真能抛弃,就是断灭种性
4、佛教徒总说自己不执着于‘相’,其实这些都是执着于君臣、父子、夫妻的‘相’,所以他才逃避。

三、孝道是发自内心的行为
百善孝为先,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下,孝不用学,它就是发自良知
的行为。

1、如果真有孝顺父母的心,就会去做孝顺父母的事。

孝顺这个道理就在你心中,如果它在外面,比如在父母身上,倘若父母去世了,难道它就消失了?
2、宇宙中最真的孝,就是不让父母担心。

知道了这个,你就知道怎么去孝顺父母了。

3、人心中本就有孝心、仁心,所以不必去外面寻求任何东西,只要让心中的孝心和仁心自然流露就万事大吉了。

4、做儿子的对于父母错误的言行无法指责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哭泣,怎么可以奉迎他的错误呢!
5、人世间所有父母希望的其实是儿女平安,锦衣玉食并不重要。

那么,将心比心,我们希望的其实也是父母平安,心平安,身平安。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是你的身心要平安,否则,这都是空谈。

四、兵法之道奥妙在于不动心
王阳明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的用兵之道讲究虚虚实实,对将领则要求不动如山。

1、虚虚实实,让敌人的心慌乱,动起来没有章法,就能趁势而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2、敌人只要心中生疑,这仗就赢了。

3、有些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

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4、敌人气势正盛,就应该趁他们取得胜利疏于防备时向他们进攻,怎么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后退呢?
5、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得此心不动。

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

6、只有在平时有克制的能力,在自己的良知上用全功,把自己锻造成一个泰山压顶色不变,麋鹿在眼前而目不转的人,才能不动心。

五、真理不在书本上,就在我们的心中
王阳明将朱熹的天理与内心联系在了一起,朱熹认为天理要从书中去寻找,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理,天理就在我们的心中。

1、心中有个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所以一切道理都在心上,就
是:心即理。

2、真理已在心中,我们去实践,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其实最终目的就是磨炼我们的心。

3、天理是在心中,但由于世俗的浸染和自己的不注意修心,天理虽然没有离开心,可却被蒙蔽了。

4、天理固然在心中,但如果一个意志力不坚定的人,生活在一个肮脏的环境里,天理就很难显现。

5、耳朵不能听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口不能说是非,又省了多少闲是非;心知道是非就够了。

6、生死关容易过,可心上的关却难过
7、一切真理都在心中,所以不需外求
8、世人因为不知道‘达到至善’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心,以为天下的万事万物各有自己的道理,因此掩盖了评判是非的标准,使‘心为统帅’的简单道理变得支离破碎、四分五裂。

9、良知提醒我们,要把万物和自己当成一个整体,对万物说,我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的痛,伤悲着你的伤悲,快乐着你的快乐
六、良知,就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王阳明的心学就是致良知之学,所谓良知,就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意识。

时刻保持内心的光明,然后按照良知的指引前进,则前路也必定光明。

1、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2、心如明镜,物来则照,不要刻意去追求。

3、只要时刻拂拭自己的内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4、人人心中都有良知,人人心中的良知都会得出一个真理。

伯夷、叔齐虽然死了,但他们的良知却在每个人心中。

5、应视功名利禄如浮云,要勇敢地去做事,不必计较事成之后的荣耀。

有荣耀是我幸,无荣耀是我命,这就是良知给我们的答案。

6、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
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

7、真正的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良知!良知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那就去做,不必顾虑、不必计较。

8、我们心里的良知是应对万事万物的法宝,无须去外部寻求任何帮助。

9、有些人平时不肯行善积德,内心有所欠缺,所以害怕。

若平时依良知做事不违神灵,坦荡光明,又有什么可怕的?
10、良知是个直性子,对于不公,它给出的答案就是:马上反抗。

11、“至圣先师”孔子说的话,如果它不能和我的心相符,那就是错的,就不是真理;而贩夫走卒说的话,如果它能和我的心符合,那就是对的,就是真理。

12、绝不要先以恶意去推测别人,否则自己就先变恶了,一旦如此,就是丧失良知的表现。

七、“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知行合一,“知”是“良知”,也就是内心,“行”是“实践”,“知”与“行”是一体的。

1、真理就在心中,但必须去事上练,只有去实践了,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真理。

而且,这两者是不可分的,正如知行合一一样。

2、安定情绪,物我两忘,不是什么都不想,死人才什么都不想呢。

3、无事时,将好色、贪财、慕名等私欲统统搜寻出来,一定要将病根拔去,使它永不复发,才叫痛快。

4、名与实相对。

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

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的心。

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还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好名?
5、要祛除声色货利的私欲,就要在静坐时把那些好色好名好利的祸根都搜寻出来,然后祛除。

6、面对外来评价,尤其是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

7、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所有善恶全是人强加给它
的。

8、天下之事,有的貌似礼但实质上不是礼;有的貌似非礼但实质上就是礼。

9、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10、装模作样成一个圣人去给别人讲学,人们看见圣人来了,都给吓跑了,怎么能讲得好呢?唯有做一个愚夫笨妇才能给别人讲学。

11、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聋眼瞎之人,虽然听见、看见了。

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

12、静并非不动,动也并非不静。

戒慎恐惧就是念头,为何要区分动和静?
13、随时随地而变化、变通,如此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

14、人必须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方才能克除想念私欲的心,能够克除想念私欲的心,才能成就自己。

15、只要做到用良知去发家致富,那就符合天理,谁说君子不能谈利?
16、不去议论别人的是非,在要责备别人的时候,把它当作自己的一大私欲加以克制。

17、仕途如一张网,进入后就会被沾上不得转身,所以千万不要沉浸在里面,要懂得站在网上看。

但也不是不作为,看明白,然后进入网中去做,做完就赶紧撤出来,这样才能不被仕途牵引,不被功名利禄所累。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