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标准化探索

合集下载

自然保护区信息化解决方案(智慧保护区建设思路-智慧保护区建设内容)

自然保护区信息化解决方案(智慧保护区建设思路-智慧保护区建设内容)

智慧旅游体系
• 自助游APP • 景区管理系统 • 景区电子商务
一 张 图 平 台
保护区“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架构示意图
4


基础数据库

基础资料信息 组织机构信息

设备资产信息
1储4
….
空间数据库
影像图\DEM图 道路水系矢量图 动植物位置数据 居民点\线缆矢量图
可分析
4
分析评估:多源时空大数据分析利用
•围绕自然保护区管护监测、科研宣教和开发利用,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获取保护区生态生境的实时变化, 实现对生态系统统计评估预警,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总体框架
标准 遵从
用户层
智慧自然保护区总体目标 政府管理机构 | 企事业单位 | 社会公众
四肢
规 范
打造标准化数据接口共享;快速、稳定的数据入库、实时更新与维护机制 平台化设计理念,搭建多业务体系集成的保护区“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 ,各业务系统统一规划、统一平台,SOA模块化构建、无缝衔接,高效协同 强大的数据查询统计分析能力,综合的业务管理功能
7
3
二、建设思路
针对保护区信息化建设,xx公司构建保护区“空天地”一体化全面监测感知体系,搭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保护区一张图”平台;并在一张图平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为各保护区定制化构建科研监测、保护管理、 科普宣教、生态旅游等业务功能体系,以实现保护区的可视化生态管理保护监测及多源时空大数据的分析利用。
可感知 感知互联: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保护区全面监测感知体系
•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的传感网络,包括卫星遥感、低空航摄、地基视频、生态监测设备、智能移动终端等等,
可互联 实现对自然保护区透彻的感知,获取及时、准确、持续、全面的监测感知数据;

自然资源标准体系构建思考

自然资源标准体系构建思考

自然资源标准体系构建思考■ 吴 桐 黄 琛 严竞新 段怡红(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摘 要:在党中央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自然资源部履行两统一职责,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统一的自然资源标准体系的保障支撑,自然资源各相关业务涉及的标准体系、标准内容需要有效整合。

本文通过对自然资源部现有国土、海洋、测绘、地理信息4个标准体系的研究分析,形成对自然资源标准体系构建的有关思考。

关键词:自然资源,标准体系,国土,海洋,测绘,地理信息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03.015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Standard System WU Tong HUANG Chen YAN Jing-xin DUAN Yi-hong(Institute of Surveying Standardization, MNR)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s in-depth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fulfills two unified responsibilities including coordinating the management of landscapes, forests, lakes and grasses. To achieve this goal, a unified natural resource standard system needs to provide support, and the standard system and standard content need to be effectively integrated. This paper researches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four standard systems on land, ocean,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matics in the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forms the relevant 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andard system on natural resources.Keywords: natural resources, standard system, land, ocean,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matics学术研讨1 引 言根据三定方案,自然资源部统一管理国土、地质、矿产、海洋、测绘地理信息等自然资源相关业务的标准化工作。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总体方案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总体方案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总体方案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总体方案旨在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具体内容包括:
1. 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施,同时完善软件系统,提高信息化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 推进数据共享和集成,实现资源信息共享,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

3.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包括信息安全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和规范。

4.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针对信息泄露、数据丢失、网络攻击等风险,建立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响应机制。

5. 推动业务应用系统的升级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与其他部门协同配合,实现信息化的无缝衔接。

6. 开展信息化人才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信息化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与企业和高校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部信息化总体方案着眼于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实现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 1 -。

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与挑战

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与挑战

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与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各个行业都逐渐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自然资源部门作为国家中枢部门之一,更是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来高效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

然而,自然资源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需求和挑战。

本文将对这些需求和挑战进行探讨,并寻找解决之道。

一、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需求1. 数据集中管理和共享自然资源部门需要收集、整合和管理大量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数据,以便更好地评估和管理自然资源。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能够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并通过统一的标准和接口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和准确性。

2. 自动化处理流程传统的手工处理流程耗时且容易出错,给自然资源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自然资源部门可以实现部分流程的自动化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减轻人力负担。

3. 数据可视化分析自然资源部门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自然资源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数据可视化,通过图表、地图等方式直观地展示数据结果,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4. 多方协同办公自然资源部门不仅要与其他政府部门合作,还需要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个利益相关方协同工作。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多方的协作与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的准确传递。

二、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自然资源部门涉及大量的敏感数据,因此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一大挑战。

自然资源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加密措施,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2. 技术更新和系统升级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新的技术和系统不断出现。

自然资源部门需要及时更新技术和升级系统,以适应新的业务需求和技术要求。

这需要自然资源部门具备持续学习和技术创新的能力。

3. 信息化人才培养与管理自然资源部门需要拥有一支具备信息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队伍。

自然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解析

自然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解析

自然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解析发布时间:2022-05-31T09:23:55.00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0期作者:刘博[导读] 在建设综合信息化的自然资源系统之前先选定合适及处理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系统,能够较为完善和迅速地将各类信息汇总分类,提交到网络平台上进行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享管理工作。

南京国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210036摘要:在建设综合信息化的自然资源系统之前先选定合适及处理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系统,能够较为完善和迅速地将各类信息汇总分类,提交到网络平台上进行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享管理工作。

关键词: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1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概述1.1加强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根据我国自然资源的结构特点,可以说国家的自然资源是重要的,包括湿地自然资源、森林资源、沙漠资源和湿地资源。

为了确保对国家自然资源的有效监管,加强信息建设尤为重要。

对于有关部门来说,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和改进自然资源信息系统,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有关部门必须不断发展并努力改进获取和管理信息的模式,以便更好地界定属性,进一步改善自然资源的利用。

1.2信息化建设要求提高服务质量和质量,提高资源数据的准确性,不断提高公众满意度。

在业务层面。

从业务角度看,自然资源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土地利用的努力可以有效保护自然环境,确保自然环境的生态恢复。

从实际角度看,优化现有业务模式和加强监管可提高业务服务水平。

技术层面,从技术角度看,以信息为基础的综合自然资源管理和综合利用海量数据技术,可以不断改进系统的功能,提高决策的准确性,确保各类数据的有效利用,并真正实现信息共享的目的。

2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途径2.1整合自然资源权属及其他综合属性信息平台对于自然资源分类及信息项,按照资源卡片管理的思想,实现对自然资源分类的管理。

同时,为满足不同分类自然资源管理的要求,支持自定义明细分类信息;对于自然资源的私有信息和公共信息,支持信息项的横向扩展,满足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挑战与前景

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挑战与前景

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挑战与前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

自然资源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的行政管理部门之一,也面临着信息化建设的挑战与前景。

本文将探讨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挑战1. 数据和信息的统一性自然资源部门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这些数据和信息来自不同的部门和机构。

由于数据来源的多样性和格式的差异性,自然资源部门需要解决数据和信息的统一性问题。

只有将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和标准化,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2.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自然资源部门涉及的数据和信息往往属于敏感性和隐私性较强的内容,因此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自然资源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数据的加密、备份和权限控制,以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3. 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持,而自然资源部门缺乏相关的信息化技术人才。

因此,自然资源部门需要加大对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整个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和能力。

二、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前景1. 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最大优势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自然资源部门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录入、处理和查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信息化系统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率,提高工作的准确度。

2. 优化资源调配和管理自然资源部门管理着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而信息化建设可以优化资源的调配和管理。

通过信息化系统,自然资源部门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全面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3. 加强数据共享和协同合作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合作。

通过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和共享数据库,不仅可以让各级自然资源部门之间进行高效的数据交流和共享,还可以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跨部门的协同合作,提升整个国家自然资源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与挑战

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与挑战

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与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要素之一。

作为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机构,自然资源部门也面临着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挑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需求1. 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需求自然资源部门需要管理大量的数据,包括土地利用情况、水资源分布情况、生物多样性等。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供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分析工具,帮助部门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从而进行科学决策和资源规划。

2. 信息共享和协作需求自然资源部门往往需要与其他部门、研究机构甚至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共同解决一些跨领域的问题。

信息化建设可以搭建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合作水平。

3. 业务流程优化需求自然资源部门的业务流程通常涉及到许多环节和程序,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

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挑战1.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挑战自然资源部门的数据通常涉及到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因此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信息化建设需加强安全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 技术更新和人员培训挑战信息化建设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技术设备和系统,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部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保持技术的先进性。

同时,部门内部需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化素养。

3. 资金投入和管理挑战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硬件设备的购置、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维护等。

自然资源部门需要合理规划资金投入和管理,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和成效。

三、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应对策略1.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自然资源部门需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管理,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建立完善的安全策略和流程,加强对系统的监控和审计,预防和及时应对安全事件。

统筹国土(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统筹国土(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统筹国土(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作者:黄炎,屠龙海等来源:《浙江国土资源》 2019年第2期按照原国土资源部、原国家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的统一部署和浙江省政府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总体要求,浙江省开展了国土(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国土(自然资源)空间平台”)建设,统筹集成各类国土空间相关数据,为各类国土空间相关的规划、管理、决策、服务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有效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2018 年7 月,国土(自然资源)空间平台被列入浙江省政府数字化转型首批21 个重大项目之一。

一、背景意义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的目标要求,开展国土(自然资源)空间平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推进全省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二是促进全省国土空间数据整合,实现空间信息共享的需要。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要建立纵向联动、横向协同、互联互通的自然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资源监管、国土空间优化开发提供有效支撑。

《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数据库,加快实现全省空间信息资源归集与共享。

三是国土空间信息整合应用已有较好的基础。

省自然资源厅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决策部署,以国土空间数据整合与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自然资源”。

通过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浙江省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库群等建设与应用,具备了较好的空间数据基础。

二、任务目标通过国土空间基础数据整合与平台建设,统筹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各类空间性规划及基础数据,整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实现空间基础数据的归集与共享,形成统一的国土空间工作“底图”“底线”和“底板”,为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奠定数据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标准化探索
摘要:我国已进入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中,自然资源领域的信息化革命也正在深入开展。

而现有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存在项目
无统一规划、过程管理不到位、项目材料管理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了解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背景,对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化监管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通过对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标准化进行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对自然资源所
信息化建设规范进行完善,为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基层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自然资源所;信息化;标准化
引言
自然资源管理系统历来重视基层所建设。

信息化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基层所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大力推进“信息化
+自然资源所”建设,将自然资源所政务标准平台作为标准化建设内容之一,以
信息化驱动自然资源所管理能力的提升。

1存在问题
1.1项目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近年来,信息化快速发展,各个部门、单位都在进行信息化项目的建设。


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设计,上下级部门之间、同级部门之间都存在着信息化项目
交叉、重复的问题;资源、数据共享不够,往往导致数据的重复采集、系统重复
建设,造成了人力和财力的浪费;没有做好统一规划和设计,造成各系统之间数
据格式互不兼容,整合难度大。

1.2项目过程管理不到位
部分单位对项目过程管理不到位,无法实时掌握项目的进度状态,对项目的
立项、采购、实施、验收等关键节点无法及时监督,项目建设进程是否达到预期
效果无法掌控,对于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造成项目进
度一拖再拖,项目最终建设成效不理想等问题。

1.3项目材料管理不规范
项目管理过程中各环节会产生各类材料,对于这些材料的规范与归集缺乏有
效的监督和管理手段。

1.4缺乏信息化项目管理专业人才
部分单位对于信息化项目管理没有专人投入,各单位重业务、轻管理,人员
都投入项目建设,而无暇对信息化项目全过程进行认真跟踪和把控。

2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标准化策略
2.1树立信息化新理念,提供智能化服务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


以我们一方面提供智能化服务,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另一方面要树立信息化新理念,将高新技术运用到信息化建设当中去。

比如运用已经比较成熟的区块链技术、先进的AI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高新技术,以此来保证交易安全,相关的登记
机构也应该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检查工作,检查是
否存在安全漏洞,必要时要对信息化系统做维护工作,来保障信息化系统的安全。

2.2从大局出发重视整体规划,确保资源整合
自然资源信息化是政府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多部门、多个领域
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所以要先从划分部门职责,明确登记范围,规范登记内容和
流程等大局观出发,多部门联动起来统一做到信息共享。

比如国家要对自然资源
做整体规划,搭建起统一的、高效信息化管理平台,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方便统一
管理,也可以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力,简化工作流程。

2.3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才队伍扩建
首先,地方政府可以将自然资源调查登记纳入本期的预算当中,制定合理的经费支出方案。

并调动社会各行业、各企业、各团体的积极性来进行招商引资,另一方面要加强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比如有针对性地开展定期培训,制定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信息技术人才的待遇和晋升空间。

2.4加强信息化项目管理人员的培养
信息化项目是指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网络建设、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利用开发、数据更新和利用、信息安全保障等项目。

虽然信息化项目能够提升工作效率,但是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管理将会造成信息化程度不够或者过度,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这就要求信息化项目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不仅要熟悉业务,还要懂管理。

在各个业务部门都设置信息化项目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信息化项目的追踪和管理,由局网信办的项目管理人员负责对全局的信息化项目进行管理,并对这些信息化项目管理人员加强政策、业务、系统使用方面的日常培训。

2.5保障机制
规范的有效推行与落实需建设相关的推行保障机制。

(1)统一思想,明确要求。

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基层业务管理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而标准的实施是落实建设要求、保障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

相关人员需充分认识标准规范的制定对推动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思想上统一认识,保障信息化规范的有效推行。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自然资源所信息化规范工作小组,分级落实责任,细化工作任务,统一管理标准规范的研讨、编制、审核与发布,并加强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联系配合,保障标准的顺利实施。

(3)跟踪落实,强化监督。

从政策文件和工作机制方面强化标准的约束与引导作用,在各地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将标准规范作为各地信息化建设成效的重要评判标准,从而保障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

2.6规范内容
自然资源厅以现有政策、制度、标准为依据,以安全、运维、保障为目标,
从系统架构角度出发,将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拆解为硬件基础设施、软件运行
环境、数据资源、应用支撑、应用服务支撑5个层次。

充分考虑各地信息化现状
与基层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分别从建设内容及建设形式等方面开展研究,最终形
成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规范体系,技术和基层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紧密融合、保
障全省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高效协同奠定基础。

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规范针对硬
件基础设施层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等建设进行详细规范,要求将各
类物理资源进行整合,提供可扩展的计算、存储和虚拟化管理与服务。

对软件运
行环境层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等基础软件进行统一要求,保障各应
用系统和功能模块正常运行,支撑空间数据快速浏览和查询、属性数据快速汇总、文件数据快速检索等操作。

规范数据资源层要求以自然资源“一张图”为基础,
提供数据服务,实现各类数据资源的统一汇交与管理,为应用支撑层、应用服务
层提供数据支撑。

规范应用支撑层要求以自然资源大数据平台(国土空间基础信
息平台)的建设为依托,提供应用开发和部署服务,为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平台建
设提供应用支撑。

规范应用服务层即构建的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平台,要求平台包
含党组织建设、政务服务、执法监察、综合管理等应用服务,并针对各应用服务
的功能模块及内容进行详细规范。

结束语
自然资源局通过梳理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制定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建设
项目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化项目管理人员的培养等几项举措,明确了责任分工,
实现了信息化项目的统筹建设、及时跟踪,实现了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标
准化。

相信随着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信息化项目集约建设、信息共
享等目标将会进一步实现,真正做到节约、集约、安全、规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骞.自然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J].办公室业务,2021(13):
70-71.
[2]吴建廷,许恒周.山东省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运用[J].中国土地,2021(6):40-42.
[3]袁绍晚.大数据行动下的国土规划档案信息化建设思考[J].城建档案,2017(7):15-16.
[4]汪洋,唐华,谢士杰.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思考与实践[J].中国土地,2021(2):53-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