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墙体标准
高层建筑墙体标准

高层建筑墙体标准摘要:一、高层建筑墙体厚度标准1.楼板厚度标准2.墙体厚度的种类3.剪力墙厚度标准二、高层建筑墙体设计要求1.轴压比控制2.保温隔热要求3.墙体材料选择三、高层建筑墙体厚度的实际应用1.框架填充墙厚度2.内墙砖墙厚度3.剪力墙厚度正文:高层建筑墙体标准高层建筑墙体厚度标准对于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作用。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墙体厚度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从高层建筑墙体厚度标准、设计要求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高层建筑墙体厚度标准1.楼板厚度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高层楼房的楼板应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标准为十厘米。
楼板厚度低于八厘米的高层建筑属于不合格工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验房时,可以参考这一标准进行检验。
2.墙体厚度的种类高层建筑的墙体厚度有多种,包括外墙、内墙、承重墙、非承重墙、剪力墙等。
不同的墙体类型有不同的厚度要求。
3.剪力墙厚度标准剪力墙是高层建筑中承担重要抗侧力作用的墙体。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剪力墙的最小厚度为200 毫米。
具体的厚度还需根据轴压比、地震烈度等因素进行设计计算。
二、高层建筑墙体设计要求1.轴压比控制轴压比是衡量墙体承受压力能力的重要参数,过高的轴压比可能导致墙体破坏。
设计时需要根据轴压比控制墙体厚度,以确保墙体的安全性。
2.保温隔热要求高层建筑墙体需要满足一定的保温隔热要求,以降低能耗和提高舒适度。
墙体材料选择和厚度设计应综合考虑保温、隔热、防火、隔音等因素。
3.墙体材料选择高层建筑墙体材料主要有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空心砌块、轻质隔墙等。
材料选择应根据设计要求、墙体功能、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三、高层建筑墙体厚度的实际应用1.框架填充墙厚度框架填充墙是高层建筑中常见的非承重墙类型。
其厚度通常采用200 毫米,加上保温材料的厚度,总厚度可能在250 毫米左右。
2.内墙砖墙厚度内墙砖墙厚度根据承重情况和设计要求有所不同,常见的厚度有240 毫米、200 毫米、180 毫米、120 毫米等。
房屋建筑墙体

(a)单排方孔(b)单排方孔(c)单排圆孔(d)多排扁孔
填充墙
实心粘土砖 多孔粘土砖
粉煤灰硅酸盐砌块 混凝土空心砌块
2 砂浆
砂浆主要作用是将砖块胶结为一体。使砖块垫平,将 砖块之间的缝隙填满,使砖块之间传力均匀,提高砖 砌体的整体性和承载力。
▼ 组成: 胶结材料(如水泥、石灰等)+水+细骨料
内部有空腔如空斗墙、空心 砌块
由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 复合墙 成的墙。
实体墙 空体墙
复合墙
二、按材料不同分:
砖墙、石墙、土墙、混凝土墙、组合墙
目前多种材料结合的组合墙和利用工业废 料发展墙体材料是墙体改革的新课题。
夯土墙
砖墙
石砌墙
5 按施工方法分类
墙体
叠砌式墙
如砖墙、石墙及各种砌块墙等 。将块材用砂浆按一定的技术
筑,如住宅、宿舍、普通办公楼、旅馆等。
纵墙承重
• 纵墙承重,是将楼板及屋面板等水平承重构件, 搁置在纵墙上。
• 采用纵墙承重时,室内横墙的间距可以增大,横 墙只起分隔和横向稳定的作用。
• 优点:适当设置承重横墙.与楼板一起形成纵墙 的侧向支撑,空间布局较灵活。
• 缺点: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差,在纵墙上开门窗 的限制较大。
• 适用范围:适用于房间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 墙体位置在同层或上下层之间可能有变化的建筑 ,如教室、会议室、阅览室、实验室等。
纵横墙混合承重
• (3)双向承重体系:在建筑物内部平面格局不规则 的情况下,根据墙体的布置情况,有些部分采用 横向承重,有些部分采用纵有些部分采用横向承 重,有些部分采用纵向承重。这样的承重方式称 为“纵横墙混合承重”。
• 这种承重方案适用于具有较大内部空间的建筑,如 大型商店、餐厅等。
DB22-T_5030-2019_内置保温复合墙体技术标准

直径 (mm)
Φb
550
320
3
4
直径允许 偏差
(mm) ±0.06 ±0.08
表 3.0.4-3 冷拔低碳钢丝性能要求
项目
直径(mm)
抗拉强度 (N/mm2)
伸长率 (%)
180°反复弯曲
次数(次)
弯曲半径 (mm)
性能要求
3
4
≥550
≥2.0 ≥2.5
≥4
7.5 10
注:1 抗拉强度试样应取未经机械调直的冷拔低碳钢丝;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内置保温复合墙体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built-in insulation composite wall
DB22/T 5030—2019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施行日期:2019 年 12 月 5 日
在一定的建筑高度和层数范围内,复合剪力墙之间交接处或 复合剪力墙与实体剪力墙交接处设置的约束墙体并起连接作用的 实体钢筋混凝土柱(以下简称“墙框柱”)。 2.0.6 边缘构件 fringing member
复合剪力墙周边的钢筋混凝土加强构件。 2.0.7 结构层 structural layer
复合剪力墙中处于保温层内侧,主要起结构受力作用的钢筋混 凝土层。
1 焊接网钢筋的强度应符合表 3.0.4-1 规定,当焊接网的钢筋 采用冷拔低碳钢丝时,其规格和性能要求应符合表 3.0.4-2、3.0.4-3 的规定。
2 焊接网的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表 3.0.4-4 的规定。
4
焊接网 钢筋
HRB400 CRB600H
高层建筑规范强制标准

高层建筑规范强制标准JGJ3-20023 荷载和地震作用3.2 风荷载3.2.2 基本风压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
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其基本风压应按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
3.3 地震作用3.3.1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地震作用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甲类建筑: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
2 乙、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
3.3.2 高层建筑结构应按下列原则考虑地震作用:1 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2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3 8度、9度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4 9度抗震设计时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3.3.13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各楼层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略)表3.3.13 注:1 基本周期介于3.5s和5.0s之间的结构,应允许线性插入取值。
2 7、8度时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 的地区。
3.3.16 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影响予以折减。
4.7 构件承载力设计表达式4.7.1 高层建筑结构构件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无地震作用组合г0SR有地震作用组合SR/гRE4.8 抗震等级4.8.1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甲类、乙类建筑: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比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抗震构造措施。
新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规比较-结构所资料

3.4.5 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在考虑偶然偏心影 响的地震力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 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 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超过A级 高度的混合结构及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 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 超过A级高度的混合结构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 建筑不应大于0.85。
3.4.6 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和开洞而使楼板 有较大削弱时,应在设计中考虑楼板削弱产生的不利影响。 有效楼板宽度不宜小于该层楼面宽度的50%;楼板开洞总面 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 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 板净宽度不应小于2m。 3.4.7 艹字形、井字形等外伸长度较大的建筑,当中央部分 楼板有较大削弱时,应加强楼板以及连接部位墙体的构造 措施,必要时还可在外伸段凹槽处设置连接梁或连接板。 1.第3.4.3~3.4.7条对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性提出限制条件。 2.结构方案中仅有个别项目超过“不宜”的限制条件,结构 虽属不规则,但仍可按规程有关规定计算和采取相应构造 措施;若有多项超过“不宜”的限制条件,此结构属特别不 规则,应尽量避免,并采取比规程规定更严格的措施。参考 《超限高层抗震审查要点》,以下两种情况都属于特别不 规则: 1)超过3.4.3~3.4.6、3.5.2~3.5.6条中三项“不宜”限制 条件;2)具有表3.1.4(略)所列的一项不规则; 3.不规则程度超过“特别不规则”条件较多,属严重不规则
3.4.3 抗震设计混凝土高层建筑,平面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1.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 2.平面长度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l不宜过大(图3.4.3略); L、l等值宜满足表3.4.3的要求; 3.建筑平面不宜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布置。
墙的承重方案

4.墙体拉结筋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拉结筋的位置、长度、直径及焊接质量。
5.墙体与混凝土构件连接部位,应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五、验收与维护
1.砌体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验收,包括砌体垂直度、平整度、灰缝厚度、拉结筋施工质量等。
墙的承重方案
第1篇
墙的承重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张,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在高层建筑中,墙体作为承载上部结构荷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重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舒适及使用寿命。为此,针对墙体的承重方案进行研究,确保墙体的结构安全、合理、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砂浆:采用水泥砂浆,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2.墙体构造
-砌体厚度:根据墙体承重要求,确定合适的砌体厚度。
-墙体拉结:采用双向布置,设置拉结筋以增强整体稳定性。
-墙体与构件连接:采用预埋件或后置螺栓等连接方式,确保连接牢固。
四、承重方案设计
1.墙体布局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结构要求,设计墙体的布局,确保承重体系的合理性和均衡性。
第2篇
墙的承重方案
一、引言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墙体承担着重要的承重功能。为确保墙体的结构安全、经济合理,并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特制定本墙的承重方案。本方案依据现行国家及地方的建筑设计规范,并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旨在提供一套科学、可行的承重体系。
二、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二、设计原则
1.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标准。
2.确保墙体的结构安全、合理、经济。
砌墙标准

目录视频学习: (1)红砖质量鉴别: (1)墙砖基础知识: (1)价格计算 (2)注意事项 (2)墙体泛霜的问题 (3)砌墙工艺详解 (3)砌墙施工现场 (8)合同范本: (17)视频学习:/v/b/36191284-1766887954.html红砖质量鉴别:看颜色——一般有深红色,淡红色三种,还有一种就是淡灰黄色。
深红色的属于火候过重,淡红色的则刚刚好,而淡灰色的则是欠火,属于次砖,不合格砖。
听声音——有沉闷声,清脆。
两块砖头在一起敲击,如果发出沉闷声则属于欠火砖,是不可以做承重墙的。
也属于次砖。
而声音清脆的,则是适火砖,属于优品。
这种砖强度高。
看重量——同样大小的两块砖头,重量轻者为好,表明土质均匀,烧制得当。
观外表——外表的边角是否整齐,是否有翘曲,或是过火砖,过火砖有翘边翘角的情况,这种地方有较大的硬度,但是过大的硬度会造成应力集中。
墙砖基础知识:砌墙常用的砖头有红砖、轻质砖、加气混凝土砌块,家庭装修往往采用红砖砌墙,这样墙面不容易开裂,后遗症较少。
红砖又分为85砖(规格为190mm×35mm×90mm,)、95(又叫标准砖,实际尺寸240mm×115mm×53mm。
)砖和多孔砖。
其中85砖和95砖都为实心砖,比较结实而且隔音。
85砖较小,往往用于灶台、矮墙等;95砖较大,主要用于砌墙。
红砖墙按标准只能砌在多层、小高层或别墅一楼以上部分的梁下,别墅一楼的任何地方。
所谓梁下,只下一层楼的砖墙位置有梁。
例如在2楼砌墙,一楼对应位置的天花板上应该有梁。
非梁下或者高层一般不允许砌砖墙。
这是因为砖墙其实是很重的,如果没有梁或者不是底楼,有可能把楼板压弯压裂。
如果一定要非梁下或者高层砌墙,可以采用轻质隔墙板或者轻钢龙骨加石膏板。
砖墙又分一砖墙、半砖墙和四分之一砖墙,详见右边图示。
其中一砖墙和半砖墙可以在砌墙抹灰干燥后再开槽铺管线。
四分之一砖墙不方便开槽,只能合着水电管线一起砌进墙内。
高层楼房墙体厚度标准

高层楼房墙体厚度标准高层楼房墙体厚度标准在高层楼房的建设中,墙体厚度是重要的建筑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和能源效率。
根据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高层楼房的墙体厚度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设计:●砖墙厚度砖墙是高层楼房中常用的墙体类型之一。
根据建筑规范,砖墙的厚度应符合以下标准:●120mm:这是最常见的砖墙厚度,通常用于非承重墙和内墙。
●240mm:这种厚度的砖墙主要用于承重墙和外墙。
●370mm:这种厚度的砖墙具有更好的承重性能,常用于较大的梁和柱之间的填充墙。
●490mm:这种厚度的砖墙通常用于特殊要求的建筑部位,例如高层建筑中的核心筒等。
●620mm:这种厚度的砖墙非常厚实,通常用于重要的建筑部位,例如高层建筑中的主承重墙。
填充墙厚度填充墙是指用轻质材料填充的墙体,主要用于隔断空间和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填充墙的厚度应符合以下标准:●9.5mm:这是最常见的轻质板材的厚度,例如石膏板、硅酸钙板等。
●12mm:这种厚度的轻质板材具有更好的保温性能,常用于外墙的保温层。
●120mm:这种厚度的填充墙常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大型管道井和电梯井等。
1.梁、柱厚度2.梁和柱是高层楼房中重要的结构构件。
根据建筑规范,梁和柱的厚度应符合以下标准:●240mm:这种厚度的梁和柱常用于非承重墙和内墙的支撑结构。
●220mm:这种厚度的梁和柱主要用于承重墙的支撑结构。
●300mm:这种厚度的梁和柱具有较好的承载性能,常用于高层建筑中的主梁和主柱。
●240mm:这种厚度的梁和柱主要用于非承重墙和内墙的支撑结构。
以上是高层楼房中常见的墙体厚度标准。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墙体厚度应根据具体的建筑要求和使用功能进行选择和设计,以满足建筑的结构安全性、能源效率和保温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和管理,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墙体标准
一、墙体材料
高层建筑墙体应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保温节能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混凝土砌块、烧结多孔砖等。
不得使用实心粘土砖等不利于节能环保的材料。
二、墙体厚度
高层建筑外墙厚度一般不小于200mm,内墙厚度不小于100mm。
墙体的保温层厚度应根据热工计算确定,且不应计算在墙体外表面。
三、墙体强度
高层建筑墙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承载力,可承受正常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保证结构安全。
四、墙体防火性能
高层建筑墙体应具有足够的耐火性能,其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
对于易燃材料组成的墙体,应采用不燃材料将其与其它部位分隔。
五、墙体保温性能
高层建筑墙体应具有足够的保温性能,以满足建筑节能设计要求。
保温材料应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并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保温层应与墙体牢固连接,避免脱落或开裂。
六、墙体隔音性能
高层建筑墙体应具有较好的隔音性能,以减少室内外噪音的干扰。
墙体隔音效果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相关规
定。
七、墙体抗震性能
高层建筑墙体应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能,以抵抗地震作用的影响。
墙体的抗震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八、墙体耐久性
高层建筑墙体应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以满足设计使用年限要求。
墙体的材料和构造应符合相应的耐久性要求,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墙体受到有害介质的作用。
九、墙体施工技术要求
高层建筑墙体的施工技术要求包括: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按规范要求做好墙体材料的进场检验和复试;严格执行各种材料的复试程序;正确留置及处理施工缝等。
同时要控制好墙体几何尺寸,保证灰缝平直,防止出现咬槎等质量问题。
外墙转角处的丁砖排砖数量不宜少于24块/m。
外墙水平砖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竖向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度不小于90%,严禁用水冲浆灌缝;楼(地)面的标高必须事先计算好并与基准柱标记位置一致,防止误差影响净高;严格控制排砖缝宽度和灰缝宽度;对后塞口的门窗洞口边可采用预制混凝土块或实心砖进行挤砌或浇筑处理。
抹灰层严禁空鼓开裂。
后塞口的门窗框四周用弹性防水涂料做底。
在外侧设置柔性胶条或双面密封胶带进行密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