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晴天和雨天

合集下载

大班语言教学活动:晴天和雨天

大班语言教学活动:晴天和雨天

大班语言教学活动:晴天和雨天活动简介该教学活动是针对幼儿园大班学生(4岁-6岁)设计的。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会遇到天气的影响。

因此,晴天和雨天是两个常见的天气状况,本教学活动围绕这两种天气展开。

教学目的此次教学旨在帮助幼儿园大班学生掌握以下技能: - 学习和使用有关天气的词汇 - 学会描述天气状况的表达方式 - 学会通过观察和感受了解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感受和不同环境下的活动活动内容晴天•词汇学习:太阳、晴天、蓝天、云朵等•学习如何观察天气:通过闲暇时的课间活动,观察室外天空的变化。

以自己的话来描述天气的变化(例如:今天有很多云朵,但还没有下雨。

)。

•讨论:谈论晴天下多种活动。

(如:游泳、骑车、爬山、野餐等)。

•制作海报:用图片和词汇来展现晴天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

雨天•词汇学习:下雨、雨伞、雨衣、马路湿滑等。

•感知觉察:观察雨天下的自然现象,询问孩子们有没有马上想到哪些事情(如:滑梯变得湿滑,树叶上的雨滴摇曳等)。

•讨论:谈论雨天下的多种活动。

(如:看电影、玩棋盘游戏、读书等),并询问孩子们觉得雨天是否影响他们做事情。

•制作海报:用图片和词汇来展现雨天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旁观: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听、感受先领略天气条件的变化再来描述和表达。

•亮点突出:重点讲解词汇,尤其是一些难记和较为重要的词汇。

•贴近生活:通过谈论和画海报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匹配不同的天气条件。

结语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们的实际表现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孩子们对于语言表达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帮助孩子们理解自然现象的概念,增长对外界多种条件的感知能力。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晴天和雨天》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晴天和雨天》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晴天和雨天》教案: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晴天和雨天》教学内容:晴天和雨天教学目标:1.能较为准确地说出晴天和雨天的概念。

2.能听懂老师的指令,完成听、说、读的活动。

3.通过课堂模拟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行动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晴天和雨天的概念。

2.学习相关的歌谣和诗歌。

教学难点:1.针对宝宝的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区分晴天和雨天的差异。

2.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晴雨环判板、小雨伞、彩虹等。

2.幼儿园大班的音乐教学器材。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让幼儿园老师与同学一起交流,问他们对“天气”的概念是否理解。

询问幼儿园大班学生对“晴天”和“雨天”的了解程度。

2.听,说,品味环节(10分钟)老师会通过播放歌曲《晴天》和歌谣《雨不停》引领幼儿认识晴天和雨天并较真好的记住歌词。

引领幼儿一起欣赏诗歌,学习有关天气的汉字,如“晴”、“雨”、“雷”、“霜”等。

3.课堂模拟活动(20分钟)教师会准备环判板、雨伞和小彩虹和其他相关器材。

安排课堂小活动,引导幼儿判断天气状况并归类对应器材。

如:当老师显示晴天的时候,让宝宝们用彩虹状的颜色标识晴天。

当老师表示这是雨天时,让宝宝们拿起小雨伞,开始想象活动中正在下雨,并操练用「哗哩哗啦」、“滴答滴答”等语言形容雨声的表述。

4.总结梳理(5分钟)让宝宝们分享这次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点,并引导幼儿一起汇总整理。

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宝宝们通过互相问答的方式,检查自己对新概念的掌握情况。

5.作业(2分钟)老师会根据幼儿们的知识点灵活编写相应的练习题,鼓励宝宝自己思考回答,加深幼儿们对晴雨环境概念的认识和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本堂大班语言优质课以《晴天和雨天》为核心开展,为了让宝宝们可以快速地掌握晴雨环境的知识点,我们使用了各种教学手段,如:讲故事、学歌、做活动等。

宝宝们在这次课堂中,不仅能够正确地区分晴天和雨天的环境,而且还学到了与之相关的歌曲和诗歌,并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行动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晴天和雨天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晴天和雨天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体验雨天和晴天不同的情绪感受,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提高幼儿对天气变化的认知,增强生活常识。

二、活动准备1. 晴天和雨天的图片素材。

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雨具(雨衣、雨靴、雨伞等)。

4. 故事课件《晴天和雨天》。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晴天和雨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各自的特点。

2. 故事分享:播放故事课件《晴天和雨天》,让幼儿跟随故事情节感受晴天和雨天的不同情绪。

3. 情感体验:分组进行晴天和雨天的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感受晴天和雨天的快乐与不便。

4. 创意绘画: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绘画材料,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晴天和雨天景象。

5. 作品分享: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观察天气变化,记录下晴天和雨天的不同景象。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晴天和雨天”主题展示区,让幼儿自由发挥创意,展示自己对晴天和雨天的认识。

3.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设置“天气预报”岗位,让幼儿扮演天气预报员,学说相关的天气词汇。

五、活动注意事项1.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爱与引导。

2. 在创意绘画环节,尊重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活动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整理,培养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

4. 活动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互动中收获友谊。

六、教学内容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晴天和雨天的自然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提升幼儿对天气变化的认知。

3. 通过故事和活动,让幼儿理解晴天和雨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七、教学方法1. 图片观察:通过展示晴天和雨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晴天和雨天的故事,让幼儿理解和感受。

3. 亲身体验: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亲身体验晴天和雨天的不同。

幼儿园大班教案-晴天和雨天

幼儿园大班教案-晴天和雨天

幼儿园大班教案-晴天和雨天教案标题:晴天和雨天适用年龄:幼儿园大班(3-6岁)课时安排:1课时(约30-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晴天和雨天的不同特点和影响。

2. 培养幼儿喜爱和欣赏自然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幼儿对阴天和晴天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4. 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1. 主题图片:晴天和雨天的图片。

2. 天气图片:晴天、雨天、阴天的图片。

3. 笔、纸、画笔。

4. 沙盘、玩具房屋、人物模型等。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新课(5分钟)老师引导幼儿回顾上节课“四季变化”中学习的内容,询问他们对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认识。

然后,用图片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晴天和雨天”,询问幼儿对晴天和雨天有什么了解和体验。

Step 2:探究晴天和雨天(10分钟)老师拿出晴天和雨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引导幼儿讨论晴天和雨天的不同特点和变化,例如晴天阳光明媚,天空湛蓝,雨天下雨湿湿的,天空阴沉等。

通过图片和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晴天和雨天的概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Step 3:天气预报(10分钟)老师给幼儿展示阴天、晴天、雨天的天气图片,并问幼儿能否根据图片猜测当天的天气。

“今天是晴天还是雨天?”然后,让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晴天或雨天的样子。

绘画完成后,让幼儿互相展示并描述自己画的内容。

Step 4:小组游戏(10分钟)老师准备一个小沙盘和一些玩具房屋、人物模型等。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一个幼儿担任“天气预报员”,其他幼儿则根据预报员的指示在沙盘上布置对应的天气模型。

天气预报员可以说出“今天是晴天”、“今天是雨天”等指令,其他幼儿则根据指令将玩具房屋、人物模型放置在沙盘上。

Step 5:总结与评价(5分钟)老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再次问幼儿晴天和雨天有什么不同。

询问幼儿是否喜欢晴天还是雨天,并让他们简单陈述原因。

最后,夸奖幼儿们对晴天和雨天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强调需要爱护环境,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

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晴天、阴天和雨天》

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晴天、阴天和雨天》

一、教案简介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理解晴天、阴天和雨天所代表的不同情绪。

2. 培养幼儿在不同的情绪下,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心理健康。

3.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和交流情绪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和接纳不同的情绪,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根据不同的情绪,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心理健康。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晴天、阴天和雨天》2. 情绪卡片(晴天、阴天、雨天)3. 画纸、画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五、教学过程1. 主题引入(5分钟)1.1 教师向孩子们介绍今天的主题:“晴天、阴天和雨天”。

1.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晴天、阴天和雨天?它们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经历。

2. 故事分享(10分钟)2.1 教师播放故事课件《晴天、阴天和雨天》,让孩子们跟随故事情节感受不同天气带来的情绪变化。

2.2 故事结束后,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故事里的主人公在面对晴天、阴天和雨天时,分别是怎么处理的?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3. 情绪体验(10分钟)3.1 教师分发情绪卡片,让孩子们分别扮演晴天、阴天和雨天,并分享各自的情绪体验。

3.2 教师引导孩子们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天气,并用彩色笔描述在这种天气下的心情。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4.1 教师引导孩子们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在不同天气下的情绪体验。

4.2 提问:“你们认为,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接纳不同的情绪呢?”引导孩子们思考和分享。

5.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5.1 教师布置作业:请孩子们在家中,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故事和情绪知识。

5.2 作业反馈:在下一次课堂上,教师邀请孩子们分享他们在家庭中的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活动:情绪角色扮演1. 活动目的: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情绪的表现和处理方式。

2. 活动准备:情绪卡片(快乐、悲伤、生气、害怕)、角色服装(晴天、阴天、雨天)、小舞台道具。

晴天和雨天教案

晴天和雨天教案

晴天和雨天教案教案主題:晴天和雨天教學目標:1. 讓學生了解晴天和雨天的特點和影響。

2. 學生能夠使用適當的詞彙和句子來描述晴天和雨天。

3. 學生能夠就他們對晴天和雨天的喜好和原因進行討論。

教學內容:1. 開始活動:學生觀察天氣並討論晴天和雨天的特點。

2. 詞彙擴展活動:學生學習晴天和雨天相關的詞彙,並進行配對練習。

3. 句型練習活動:學生學習描述天氣的句子,並進行角色扮演練習。

4. 小組討論活動:學生分組討論他們對晴天和雨天的喜好和原因。

5. 詞彙遊戲:學生進行詞彙遊戲,加強他們對新詞彙的理解和記憶。

6. 教學結束:褒獎學生,總結教學內容。

教學過程:1. 開始活動:教師帶領學生觀察天氣並討論晴天的特點,如陽光明媚、天空碧藍等;同樣,討論雨天的特點,如黑亮、下雨等。

2. 詞彙擴展活動:教師呈現晴天和雨天相關的詞彙,如sun(太陽)、cloud(雲)、rain(雨)等,並進行詞彙配對練習。

3. 句型練習活動:教師教授描述天氣的句子,如It's sunnytoday.(今天很陽光)、It's raining outside.(外面在下雨)等,並進行角色扮演練習。

4. 小組討論活動:學生分組討論他們對晴天和雨天的喜好和原因。

每組選一名代表采訪其他組員,記錄他們的意見和理由,然後報告給全班。

5. 詞彙遊戲:教師進行詞彙遊戲,如盲目猜詞、將詞彙放入正確的句子等,以幫助學生加強對詞彙的理解和記憶。

6. 教學結束:教師褒獎學生,並總結教學內容,確保學生對晴天和雨天有深入的理解。

教學資源:1. 天氣圖片和卡片。

2. 詞彙和句子的翻譯卡片。

3. 學生分組的卡片。

4. 詞彙遊戲的材料。

教學評估:1. 教師觀察學生對晴天和雨天的討論和詞彙使用的情況。

2. 學生的角色扮演表現,包括描述天氣的準確性和流暢度。

3. 學生在小組討論和詞彙遊戲中的參與程度和表現。

延伸活動:1. 邀請學生向家人或朋友介紹他們對晴天和雨天的喜好和原因。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详案晴天和雨天(三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详案晴天和雨天(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详案晴天和雨天(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详案晴天和雨天一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详案果酱小房子二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详案母鸡萝丝去散步三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详案晴天和雨天一设计思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为幼儿创设想说、敢说、积极说的语言环境,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辩论活动正是在培养幼儿的雄辩意识的基础上为幼儿创设了语言交往的机会和条件,同时培养大班幼儿思维的敏捷性、语言的逻辑性、以及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就晴天和雨天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专注倾听、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尝试以辩论的形式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活动准备:课前与幼儿共同搜集多种反映晴天和雨天特征的图片,并布置在活动室;能够反映晴天和雨天的音乐;录制散文《秋天的雨》;“晴天好”、“雨天好”的标志牌;竞赛用的表格红队(晴天好)蓝队(雨天好)发言积极注意倾听反驳有理合计可粘贴的小红旗若干个。

活动过程:请幼儿倾听晴天和雨天的音乐。

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天空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探讨晴天和雨天的特点。

你认为晴天是什么样子的?雨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认为晴天或者雨天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的?引入论题,分组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晴天还是雨天?为什么?请幼儿按观点的不同分成两个组,各组幼儿自由交流观点及理由。

讲解规则,展开辩论。

辩论规则:两组幼儿轮流发言。

一次理由充足的发言可以为本队赢得一面小红旗。

一方发言之后,另一方可以反驳,理由充足的,同样可以赢得小红旗。

在幼儿辩论中,教师注意及时引导幼儿交代清楚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语言表达要完整,流畅。

教师简单小结辩论情况,欣赏散文《秋天的雨》,启发幼儿查资料找答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详案果酱小房子二设计意图:《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大班教案:晴天和雨天与大班教案:神奇的汇编

大班教案:晴天和雨天与大班教案:神奇的汇编

一、教案:晴天和雨天【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感知晴天和雨天的不同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1. 图片:晴天和雨天的图片。

2. 实物:雨伞、雨衣等。

【活动过程】1. 导入:展示晴天和雨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主题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晴天和雨天的不同。

如:晴天阳光明媚,可以晒太阳;雨天湿漉漉的,需要打伞。

3. 实践操作:让幼儿穿上雨衣,打着雨伞,体验雨天的感觉。

4. 总结: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幼儿了解晴天和雨天的特点,并能够正确使用雨具。

二、教案:神奇的汇编【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感知汇编的神奇之处。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1. 材料:各种颜色的纸张、剪刀、胶水等。

2. 图片:汇编前后的图片。

【活动过程】1. 导入:展示一张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的特点。

2. 主题活动:让幼儿动手将纸张剪成小碎片,用胶水将碎片粘贴成新的图案。

3. 实践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汇编的过程,感受汇编的神奇。

4. 总结: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汇编的原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案:晴天和雨天【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感知晴天和雨天的不同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1. 图片:晴天和雨天的图片。

2. 实物:雨伞、雨衣等。

【活动过程】1. 导入:展示晴天和雨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主题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晴天和雨天的不同。

如:晴天阳光明媚,可以晒太阳;雨天湿漉漉的,需要打伞。

3. 实践操作:让幼儿穿上雨衣,打着雨伞,体验雨天的感觉。

4. 总结: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幼儿了解晴天和雨天的特点,并能够正确使用雨具。

四、教案:神奇的汇编【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感知汇编的神奇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教案:晴天和雨天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为幼儿创设想说、敢说、积极说的语言环境,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辩论活动正是在培养幼儿的雄辩意识的基础上为幼儿创设了语言交往的机会和条件,同时培养大班幼儿思维的敏捷性、语言的逻辑性、以及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就晴天和雨天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专注倾听、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尝试以辩论的形式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活动准备;
课前与幼儿共同搜集多种反映晴天和雨天特征的图片,并布置在活动室;
能够反映晴天和雨天的音乐;
录制散文《秋天的雨》;
“晴天好”、“雨天好”的标志牌;竞赛用的表格
红队(晴天好)蓝队(雨天好)发言积极
注意倾听
反驳有理
合计
可粘贴的小红旗若干个。

活动过程:
请幼儿倾听晴天和雨天的音乐。

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天空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探讨晴天和雨天的特点。

你认为晴天是什么样子的?雨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认为晴天或者雨天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的?
引入论题,分组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晴天还是雨天?为什么?
请幼儿按观点的不同分成两个组,各组幼儿自由交流观点及理由。

讲解规则,展开辩论。

辩论规则:
两组幼儿轮流发言。

一次理由充足的发言可以为本队赢得一面小红旗。

一方发言之后,另一方可以反驳,理由充足的,同样可以赢得小红旗。

在幼儿辩论中,教师注意及时引导幼儿交代清楚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语言表达要完整,流畅。

5.教师简单小结辩论情况,欣赏散文《秋天的雨》,启发幼儿查资料找答案。

有益的经验:
人类自从诞生以来,在长期的劳动中,形成了语言。

有了语言人们才能自由的交流,才有了文化的流传。

让幼儿知道并了解世界上的语言的有关知识是十分有益的。

内容与分析:
本次活动着重于语言,让幼儿了解世界上几种主要的语言,进而了解汉语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

从而激发幼儿爱祖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并初步接触一些国外的英文歌,加深幼儿的理解。

教学过程与建议:
活动一:谈话《神奇的语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谈论自己懂得的、听过的语言,了解语言的种类。

2、帮助幼儿学会专注地倾听同伴的谈话,迅速的掌握别人谈话的内容,能在别人谈话后给予补充。

活动准备:
幼儿有一定的关于语言的知识。

活动过程或建议:
(一)演唱英语歌《我会说A、B、C》,引入主题。

让幼儿说说这首歌是用哪国的语言演唱的?你还懂得其他国家的语言吗?
(二)、引导幼儿围绕语言的话题自由交谈。

1、幼儿自由结伴,说说自己知道的语言使用的国家。

2、教师小结幼儿的谈话: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等,有的国家使用一种语言,比如:日本。

有的国家使用几种语言,比如:瑞士。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上英语。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本民族、本地区的语言。

1、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中国也有很多的语言,叫做方言比如:广东话、上海话、北京话等等。

你会说哪的方言?
2、你们那儿的方言与普通话有什么不同?
(四)、朗诵方言儿歌《两只老虎》
活动二:音乐《英语歌:Whit`s you name?》
活动目的:
1、初步接触国外的英语歌,会唱英语歌。

2、理解歌词的意思,学做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钢琴一台、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与建议:
(一)、在钢琴的伴奏下自由地进入教室,进行发声练习。

(二)、学习英语歌曲,理解歌曲的意思。

1、幼儿听音乐,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歌曲的意思。

2、教师解说歌曲的意思。

3、幼儿用整体教唱法学习歌曲,注意吐词清晰。

(三)、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1、游戏:《对唱》
2、游戏:《你的名字》
环境创设:
在教室里创设一个语言文字角。

生活渗透:
在生活中利用空余时间讲一些有关语言文字的故事。

家庭渗透:
在家中父母能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的环境。

活动评价: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了解了语言的有关知识,并初步接触了英语歌曲,了解了英语的发音。

不仅培养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而且也开阔了幼儿的见识。

活动目标:
1、通过幽默画(最后一个苹果),鼓励幼儿想想、说说、笑笑,体验诙谐的情节,培养幽默的生活态度。

2、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幽默语言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和感受。

3、引导幼儿从画面的理解讲述中悟出坚持到底就能完成任务的道理。

活动准备:
《父与子》的系列图片、课件、苹果树、父与子的漫画书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苹果树
师:这是什么树?树上有几个苹果?
2师:你们瞧,这个苹果又大又圆你们想吃吗?老师这有两个人他们也想吃这个苹果,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3 教师出示两个纸偶,引导幼儿猜一猜他们想得到苹果办法。

二、看图讲述
1、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真好!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父子俩有没有想到这么好的办法。

2、出示第一幅图: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师:我觉得父亲的动作好像很有趣,老师来学一学,你们帮老师看一看做得对不对。

教师扮演这棵苹果树,引导幼儿模仿父亲的动作吃力的摇树。

师:父亲也是这样用力的摇树的,你们觉得他能够得到这个苹果吗?结果会是你们想得那样吗?那我们继续往下看。

3、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儿子手里拿着什么东西?他看着父亲满头大汗,也开始动脑筋想办法了。

那儿子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4、出示第三幅图
师:没拿到苹果,父亲很不甘心,父亲又有了什么办法了?
师:你们看拐杖就差一点就可以碰到这个苹果了,我想这次他们应该可以吃到美味的苹果了。

那你们觉得可以吃到吗?
5、出示第四幅图
师:很遗憾!他们没有吃到苹果。

他们不得不继续想办法。

大家看这次父亲用什么方法摘苹果?
6、出示第五幅图
师:鞋子扔出去之后会发生什么事了?
师:老爸和儿子忙了半天还没有得到苹果,心情怎样?会不会继续想办法?
如果是你,你会坚持下去吗?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有没有像我们小朋友说得那样。

师:如果你是那个儿子,在父亲想要放弃的时候你会对他说什么?(教师总结做事要坚持要努力不能半途而废)
三、欣赏漫画故事
1、教师请幼儿完整的讲述故事。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每幅图角落上的序号,并要求幼儿说出它的作用。

3、师:你觉得哪一幅图最有趣?为什么?
4、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父与子的其它漫画作品,体验漫画中的诙谐有趣。

四、介绍漫画书《父与子》
1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有趣的故事是来自哪里吗?
2、教师出示漫画书《父与子》,并适当介绍这本书。

结束语:今天小朋友的表现很不错,老师将这有趣的漫画书留给你们和班上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