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一水一圣人
1、站在泰山顶峰--1

泰山佛光是泰山奇观之一。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 傍晚,游人站在较高的山头上顺光而视,就可能看 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 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面,恰似佛象头上方五彩 斑斓的光环,故得名“佛光”或“宝光”。泰山佛 光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
欣赏了泰山风 景,你想说什 么呢?
"谁持彩笔染长空, 几处深黄几处红"。
一山一水一圣人
站在泰山顶峰
登 临 泰 山
泰山,又称岱宗,有“天下第 一山”之美誉。泰山位于山东省中 部,自然景观雄伟壮丽,名胜古迹 众多,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 化遗产名录。
泰山日出是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是岱顶奇观 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 。岱顶观日历来为 游人所向往,也使许多文人墨客为之高歌。
云海玉盘
云海玉盘是岱顶的又一奇观。夏天,雨后 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在岱顶就会看 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 在天地之间。
有时白云滚滚,如浪似雪;有时乌云翻腾, 形同翻江倒海;有时白云一片,又像连绵 无垠的大海……
夕阳西下时,举目北望,在泰山 峰峦的尽头,可看到黄河象一条金色 的带子闪闪发光, 恰如袁枚在 《登 泰山诗》中所描绘的:“一条黄水似 衣带,穿破世间通银河。”
"清泉泻万仞, 落日御千峰。,万里清风来。----李白
《登岱 》 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 海流。 -----王世贞 《登泰山》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 日上竿。 ----张养浩
《泰山颂 》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 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 海天之怀,华夏之魂。---杨辛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一山一水一圣人》教学设计2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一山一水一圣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东人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一篇课文,通过介绍山东的泰山、黄河和孔子,让学生了解山东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本文的教学设计分为两个课时,本篇为第二个课时。
本课时主要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山东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和文化常识,对于泰山、黄河和孔子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对于实践活动充满兴趣,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山东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理解“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3.培养学生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山东的文化底蕴。
2.难点:培养学生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山东文化和历史的看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实践活动:通过制作文化卡片、表演短剧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文化资料和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2.准备文化卡片制作材料,短剧表演所需的道具和服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山东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个课时学到的知识,为新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展示泰山、黄河和孔子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山东的地理和历史文化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泰山、黄河或孔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你还知道山东的哪些名人?”、“山东的文化特点有哪些?”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品下册第一单元 一山一水一圣人

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泰山的壮美景观和文化内涵及其相关的古老文明。
知道我国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知道我国是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其他名山。
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博大精深文化艺术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有3课构成:1、站在泰山顶峰2、来到黄河岸边3、寻迹孔子故里。
目的在于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爱国的情感;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培养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激发学生对中国和世界历史文化的探究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渊源流长的泰山文化。
主要包括泰山的有关资料、建筑物、雄伟景观;黄河的发源地、长度、流经省份、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人类对黄河的治理;孔子的思想以及他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
2、难点:深入了解祖国深远的文化底蕴。
四、课时安排:10—12课时第一课、站在泰山顶峰——第一课时课题登临泰山主备人汪殷松使用人王瑞钦潘海丽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了解泰山的壮美景观和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泰山的自然景观有哪些。
2.泰山为什么被列为“五岳之首”?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教科书、有关泰山的挂图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的假期是怎样度过的?学生交流2、了解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含义。
板书:一山()一水()一圣人( )把学生的答案都写出来,然后一起讨论确定答案。
(学生理解会有不同的解释。
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二、基本部分1、播放泰山投影旅游地图(1)学生分组游览泰山。
总体认识泰山的风格。
讨论:泰山到底怎么样呢?你想说些什么?(2)投影有关景观图片。
认识泰山自然风景的美丽。
第一单元 一山一水一圣人 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复习提纲第一课《站在泰山顶峰》知识点1、“一山一水一圣人”是齐鲁文化的精髓,“一山”是指泰山,“一水”是指黄河,“一圣人”是指孔子。
“一山一水一圣人,多山多水多才子”2、泰山既是天然的山岳公园,又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
1982年泰山被列入国家重点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3、泰山多样的自然景观:日出、晚霞、云海、佛光、雾松;黑龙潭瀑布、斗母宫三潭叠瀑、云步桥瀑布以及众多的山泉溪流成为泰山风景的点景之笔。
4、泰山从山脚到山顶,共有7000多级台阶。
南天门的十八盘,如同“天梯”高挂,每攀登一级台阶,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五岳独尊”指的是泰山,五岳指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5、赞颂泰山的诗文(要能写出三句):杜甫的《望岳》;孔子:登泰山而小于天下。
李白: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6、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
峨眉山山体雄峻,峰峦挺秀,历来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
它与普陀九华五台山并称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7、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泰山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表明泰山地区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8、泰山民族文化有哪些?古寺庙、古遗址、古碑刻、古树名木。
列举你知道的泰山文化:泰山古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古文化遗存9、济南名山:千佛山英雄山华山腊山鹊山10、泰山古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泰山奇石文化遗址其他寺院楼阁亭坊塔桥梁秦泰山石刻经石峪唐摩崖石刻宗教活动祭祀象形石头石敢当大汶口遗址文物繁多诗词传说。
11、我知道的泰山古建筑包括:寺院、庙宇、楼阁、亭坊、塔、桥等。
12、岱庙位于泰山脚下,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佛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
13、碧霞祠位于岱顶天街东端的高崖之上,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祠宇。
好客山东

圣”。
一山一水一圣人
文圣: 文圣: 科圣: 科圣: 名翟(dí) 鲁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 (dí), 墨子,名翟(dí),鲁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
传世。
一山一水一圣人
文圣: 文圣: 科圣: 科圣: 兵圣: 兵圣: 孙武、吴起、 孙武、吴起、孙膑
孙武
吴起
孙膑
(?-前316年) 316年
年轻的心跳 同步在骄傲 云中
圣贤的微笑
曲阜· 曲阜·孔子周游列国像
孔丘,字仲尼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 551年 28日 479年 11日
春秋时期鲁国人 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 鲁国人。 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思想家和教育家, 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理论政治家, 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 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 孔子享年73岁 一。孔子享年73岁,葬于曲阜 孔林。 孔林。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 论语》 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 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 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 子世家》 子世家》。
山东一山水一圣人

小明.jpg”。
温馨提示:阅读课本,
2.图像的合成
找出步骤。
将分离出的“男孩小明.jpg” 添加到图片“奎文阁.jpg”.
3.图像的打印 将合成的图片打印前的各项操作。
自主创新
自主选择场景与人物,合成图片。
这节课你有当然今天我们学习的仅仅是 Photoshop图像处理的很 简单的一些方法,要想提高 自己图像处理技能,我们还 有很多方面知识和技能要学, 大家课下要多运用多探索。
祝大家学习进步! 再 见!
温馨提示:
1.启动Photoshop7.0: 方法一:双击桌面上的“ Photoshop7.0”图标. 方法二:开始——>程序——>Adobe Photoshop7.0. 2.图片的打开 单击“文件”菜单,执行“打开”命令,选择图 片,单击“打开”按钮。
今天的三个任务:
1.图像的抽出:
将图片“小明.jpg”中的人物分离出来,保存为“男孩
山
江
东
南
一
多
山
山
一
多
水
水
一
多
圣
才
人
子
第4课 图片处理(三)——与圣人同行
南古中学 袁宇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奎文阁
我也想拥有一张这个景点 的留影,你想要吗?大家
一起来设计一张吧?
小明.jpg
奎文阁.jpg
问题:1.小明想出用什么办法把自己融入景色中呢? 2.用什么软件来设计照片呢? 3.设计并得到照片共有哪几个步骤完成?
从“一山一水一圣人”到“好客山东”——山东旅游品牌建设与科学发展采访..

从“一山一水一圣人”到“好客山东”——山东旅游品牌建设与科学发展采访记(从“一山一水一圣人”到“好客山东”——山东旅游品牌建设与科学发展采访记(上)2009-1-8 10:28:13山东省旅游信息中心 2008年12月27日,泰山一个旅游项目———泰山方特欢乐世界项目开工建设,它“惊动”了山东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
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在济南会见了参加开工仪式的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一行。
姜大明宣布泰山方特欢乐世界项目开工。
省委、省政府类似这样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的事例在山东屡见不鲜,与此相映衬的是全省旅游近年来强劲发展的景象。
2008年,山东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1%以上,达到2100亿元,山东成为全国第5个旅游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的省份。
同年,山东人均收入在2007年3665美元的基础上,突破4000美元,真正进入大众旅游消费时代。
适应旅游变化的需要和游客的需求,山东旅游以变立身。
从“一山一水一圣人”到“走进孔子扬帆青岛”,再到“文化圣地度假天堂———好客山东欢迎您”,形象口号的变化,成为山东旅游成长的最好佐证。
旅游新形象昭示着旅游发展思路的嬗变 山东旅游曾先后出现过“一山一水一圣人”、“走近孔子、扬帆青岛”等多种不同的形象定位。
这些定位大都是对“物”的定位,没有深入到旅游文化的深层次中。
泰安市旅游局局长程明说:“好客山东跳出了景点的概念,紧紧把握了山东人的特质和山东旅游资源的优势特征,高度概括,具有极强的市场号召力、影响力、感染力、穿透力。
” “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市场自发形成的产品概念,不能作为山东旅游形象口号。
2001年,省旅游局面向海内外征集,最后确定了‘走近孔子扬帆青岛’作为旅游形象口号,山东首次确立了旅游形象,有了对外推介的真正招牌。
2007年6月,省旅游局又推出了‘文化圣地,度假天堂’的旅游形象口号,随即设计了‘好客山东’的旅游品牌形象标识,着力打造旅游目的地形象,这与之前的两个‘口号’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山一水一圣人—孔子

三孔
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 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 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 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另外,文学史上,也有“三孔” 之说。 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1/5的县级市,她就是有着5000多年
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 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 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 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 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 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 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于1994年12 月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2007年5 月8日,曲阜市明故城(三孔)旅游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 旅游景区。
道德教育有知的问题,也有 行的问题,这也就是道德的 认识与道德的践履问题,这 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的。孔子 对于这两方面的关系,着重 强调的是道德的践履,他提 倡身体力行,要求言行相顾、 言行一致,他认为道德认识 的真假与深浅,依靠道德践 履的检验证实。
孔子的思想还有很多很 多……
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 着阶级属性,但作为社会的人,孔子在 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许多思想,本 身具有符合人类共性的成分,是中华民 族传统美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予 以辩证地分析和扬弃。
通过与学生无 拘束的谈话, 示意学生朝着 “仁”道的方 向去修养去提 高,这是他指 导学生立志的 一种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登临泰山
人们从许多古籍中,可以见到孔子与泰山有密切关系的资 料。如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发生了因斗鸡,季平子赶走鲁 昭公的事件,孔子随之到了齐国,在齐国和齐景公多次论政 ①后遭晏婴等人反对,又由齐国返回鲁国。《礼记· 檀弓下》 记“孔子过泰山侧”, 为一妇人哭而慨叹“苛政猛于虎”②。 《论衡》记颜回也随孔子到过泰山③,历世《圣迹图》以孔 颜对话为题绘制了一幅《望吴门马》。《庄子· 盗跖篇》亦记 孔子要去劝说盗跖,盗跖 “乃方休卒徒太山之阳。”因为 “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④。”因此齐鲁两国交往,经常 离不开泰山。孔子为大司寇,“摄行相事”时,参加的夹谷 之会, 便在泰山附近的莱芜境内,《琴操》记“齐人馈女乐, 季桓子受之,鲁君闭门不听朝,孔子欲行不得,退而望鲁龟 山,作《龟山操》:“予欲望鲁兮,龟山蔽之。手无斧柯! 奈龟山何!”龟山在泰山之南,蒙山以西,即鲁国北面。齐 鲁夹谷之会后 “齐候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 龟阳之田以 谢过。” 这些地方都在泰山南西不远的地方。齐国既“侵”, 龟阳等处一定会有道可走,这正应是鲁国经泰山到齐国的道
泰山至高无双
自古以来,人们便热爱生养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的山川,讴歌山川的雄 伟崇峻,泰山正是一个代表。它山势雄伟、端庄,人称“泰山如坐,嵩山 如卧,华山如立”⑤(《癸辛杂说》),在几座名山中,泰山应属最佳者。 《博物志》记“泰山一曰天孙, 言为天帝孙也。” 传说《大唐封禅颂》 记:“泰山者……天孙总人灵之府。”是说泰山既与天神密切联系,又归 天子(帝王)所直接管辖。此山自古又称岱宗。岱者,《白虎通》云: “东方言岱者,言万物皆相代之于东方也,”《五经正义》记岱宗为“群 岳之长。”一说“其方处万物之始,故作岱焉”《白虎通》又云:“岳者 何为?岳之言桷桷之功德也。”《风俗通》谓“岳桷、考功德默陟也,西 方有一山,天子巡狩,至其下桷考诸候功德面默涉之,故为岳也”。《风 俗通》又云:“泰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 阴阳交待,故为五岳长。昔王者受命恤封禅之。”⑥可知古人纪这座名山 形象地比代一个崇高的、正直的,忠于职守的发言人,让他代表天上及人 间的最高权威(天帝,天子)监督诸候,考课功德。孔子从来向往西周盛 世,尊周王、羡周公,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让国家中的最高的周 天子对全国发号施令,臣民唯命是从,于是把泰山统辖大地化作周天子统 辖全国。基于此,孔子便为维护泰山的崇高地位做出一些努力。
泰 山 峰 顶
五大夫松
五岳独尊
日观峰
云海
秦泰山石刻
史记· 封禅 上面记载“立石颂秦始皇帝德 ,明其得封 也” 刻的都是对始皇的讴功讼德之言。 秦泰山刻 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 刻石。 此刻石原分为两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 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共144字;后半部为秦 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共78字。 刻石四面广狭不等, 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 字。两刻辞均为李斯所书。现仅存秦二世诏书10个 残 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又称“泰山 十字”。据清道光八年(1828年)《 泰安县志》载, 宋政和四年(1114年)刻石在岱顶玉女池上,可认读 的有146字,漫灭剥蚀了76字。明嘉 靖年间,北京 许某将此石移置碧霞元君宫东庑,当时仅存二世诏 书4行29字,即“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昧死言臣请 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清乾隆五年 (1740年)碧霞祠毁于火,刻石遂失。
一山一水一圣人
一山一水一圣人 - 历史来历 “一山一水一圣人”这句话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出自东 平籍进士刘公瓘之口,刘公瓘从小家里很穷,他发奋苦读 后来成了大学问家。他年轻时曾经在东平湖畔率众讲学, 后来刘公瓘到南方做官,他的不少名联佳作在那里有不小 的轰动。据说他刚到南方的时候,当地的许多学者都想难 为难为他,有些才子和他对对联,其中有个才子说道: “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刘公瓘对到:“山东一山一水 一圣人”。 “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东的一个旅游口号。“山”即 泰山,“水”指泉水。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乾隆年间江南科考,因应试的举子都 是当地名士,一连换了几个主考官,都被举子一个个顶了 回来。乾隆又命王尔烈到江南主考。举子听说主考官是个 北方人,想奚落他,居然在王尔烈的馆驿门上贴出一个上 联:“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王尔烈提笔续写下联: “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这下把众才子们惊呆了:多少 才子也顶不上一个圣人哪!这圣人,就是山东的另一个旅 游招牌:孔夫子。
是泰山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 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 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 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 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 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1987 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数千年来,先后有十 二位 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 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 千古绝唱。
一山一水一圣人 - 文化概念
孔子 一山为泰山,一人为孔子,没有疑义,但是,对一水的理 解,似乎用来指黄河水也不那么硬气,所以往往会用济南 的泉城水来界定,这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古代说的 是黄河水。但是作为一个可以进入中国古遗址名录的“龙 山文化”遗址,却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作为新石器时代 文化类型的代表,济南的龙山文化,虽然发现于济南地区 龙山镇--城子崖处,但是龙山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含义和 涵盖意义,却已经远远超出了龙山镇本身。
因为龙山文化不是地域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就其涵 盖来看,一是典型的以龙山镇定名地文化遗存,它的分布 以山东境内为主,它上接大汶口文化,下接岳石文化;而 其他地以龙山文化命名的还有豫、陕、晋等地区公元前 2500年到1900年这一时期的文化,由此可以看出,龙山文 化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一种文化类型概念。
孔子比于泰山
孔子此人,历来常被人们比作“泰斗”。北斗星高悬天际,光照人间;泰 山神屹立东方,崇高至尊,孔子在人们心目中,也永远屹立,至尊至圣。他 自己从来以治理天下为已任,对自己的“道”信心十足,自称“天生德于 予”。他曾把自己比作惊醒世人的“木铎”韫于匵中暂时卖不出的珠玉,更 把自己比作崇高的泰山。他在多年奔波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不可得,晚年 返回故里整理文献,教授弟子,苦思劳形,身体渐渐不支时,仍以泰山为喻 说出自己的抱负。《礼记檀上》记:“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 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摧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疏) 《正义》曰,……以泰山梁木共喻哲人”。 孔子以泰山自况,也得到其弟子的承认,同书接着说“子贡闻之, 曰:‘泰 山其颓,则吾将安仰’。”其弟子不但对其仰望如泰山,而且仰望如尊贵的 “宫墙”高悬的“日月”。其弟子们对死去的老师以江汉之清,秋阳之温相 比。《孟子》另一处引子贡说“自生民以来,未有如夫子也”。其另一弟子 有若说“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 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于其萃,自生民以来, 未有盛于孔子也”这里又把泰山比作一切丘垤决不能类比的名山,孔子如泰 山立于群山一样地出类拨萃。即谓其思想不但能统辖世人,且能统辖千秋万 代,故孔子被历代誉为帝王师,其思想为后世封建国家立国之本。自宋仁宗 时起,晋州士子孙复就被泰山徂徕人石介请到泰山讲学,后建学馆,宋仁宗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始称“泰山书院。”此书院所在时间虽仅八年,但在 泰山之麓,以孔子创立的儒学普及教育培养人才,做了一些工作。这正是对 孔子与泰山最好的纪念。
帝王,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 中,曾 经煊赫两千余年。他们 有的是这条河中的顺风船,有 的是中流石,有的似春汛,有 的如冬凌,有的是与水俱下的 泥沙,有的是顺流而漂的朽 木……钩沉他们的史迹,传述 他们的轶闻,于今之借鉴、增 知、休闲,不无稗益——大而 言之,历朝皇帝的贤愚仁暴、 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 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 给后世以镜鉴;小而言之,个 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 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 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 启迪。
一山一水一圣人 - 景点介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山东自然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非常丰 富,既有风光优美的山川海洋,又有闻名中外的古老 文化,还有独具特色的民俗民情。“五岳独尊”的泰 山既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又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历 史博物馆,197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 然遗产”。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 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有蜚声中外的“三孔”— —孔庙、孔府、孔林。省会济南素有泉城之称,著名 的趵突泉被列为72名泉之首。这一山、一水、一圣人, 吸引着众多旅游者踏上这片美丽、富饶而神奇的土地。 孔子是历史名人,泰山是历代名山。二者均蜚声中外, 名闻古今。且联系密切,相得益彰。
碧霞祠
碧霞祠位于泰山极顶南侧,初建于 1009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原 名昭真祠,金代称昭真观,1488-1505年(明弘治年间)改名碧霞灵应 宫,又称碧霞灵佑宫,1770年(清乾 隆三十五年)重修后改称碧霞祠,沿 用至今。碧霞祠是一组宏伟壮丽的古 代高山建筑群,由大殿、香亭等十二 座大型建筑物组成。整个建筑以照壁、 南神门、山门、香亭为中轴,左右对 称,南低北高,层层递进,高低起伏, 参差错落,布局严谨,显示了中国古 代高超的建筑水平,在道教宫观中极 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