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分式方程应用题分类讲解与训练(直接打印版)
(完整版)分式方程及其应用(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 分式方程及其应用(习题)班级 姓名➢ 例题示范例1:解分式方程:11322x x x-=---. 【过程书写】1(1)3(2)1136242x x x x x x =----=-+-+==解:检验:把x =2代入原方程,不成立 ∴x =2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 ∴原分式方程无解例2:八年级(1)班学生周末乘汽车到游览区游览,游览区距学校120km .一部分学生乘慢车先行,出发0.5h 后,另一部分学生乘快车前往,结果他们同时到达游览区.已知快车的速度是慢车速度的1.2倍,求慢车的速度. 【思路分析】 列表梳理信息:【过程书写】解:设慢车的速度为x km/h ,则快车的速度为1.2x km/h ,由题意得,1201200.51.2x x =-解得,x =40 经检验:x =4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慢车的速度是40km/h .➢ 巩固练习1. 下列关于x 的方程,其中不属于分式方程的是( )A .1a b a x a ++=B .x a b x b a +=-11C .b x a a x 1-=+D .1=-+++-nx mx m x n x 2. 解分式方程2236111x x x +=+--分以下四步,其中错误的一步是( ) A .方程两边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1)(1)x x -+B .方程两边都乘以(1)(1)x x -+,得整式方程: 2(1)3(1)6x x -++=C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1x =D .原方程的解为1x =3. 张老师和李老师同时从学校出发,骑行15千米去县城购买书籍.已知张老师比李老师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比李老师早到半小时,则两位老师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设李老师每小时走x 千米,依题意可列方程为( )A .1515112x x -=+ B .1515112x x -=+ C .1515112x x -=- D .1515112x x -=- 4. 若方程61(1)(1)1mx x x -=+--有增根,则m =_________. 5. 如果解关于x 的分式方程1134x m x x +-=-+出现了增根,那么增根是________.6. 解分式方程: (1)43(1)1x x x x +=--; (2)22(1)23422x x x x +=+--+;(3)23112x x x x -=+--; (4)11222x x x-=---.7.某服装厂设计了一款新式夏装,想尽快制作8 800件投入市场.已知该服装厂有A,B两个制衣车间,A车间每天加工的数量是B车间的1.2倍.A,B 两车间共同完成一半的生产任务后,A车间因出现故障而停产,剩下的全部由B车间单独完成,结果前后共用了20天完成全部生产任务.则A,B两车间每天分别能加工多少件该款夏装?【思路分析】列表梳理信息:【过程书写】8.某商厦进货员预测一种应季衬衫能畅销市场,就用8万元购进这种衬衫,面市后果然供不应求.商厦又用17.6万元购进了第二批这种衬衫,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量的2倍,但是单价贵了4元.商厦销售这种衬衫时每件定价都是58元,最后剩下150件按八折销售,很快售完.在这两笔生意中,商厦共盈利多少元?【思路分析】列表梳理信息:【过程书写】附加题:1. 解分式方程:(1)2115225x x x ++=--;(2)100602020x x=+-;(3)3201(1)x x x x +-=--;(4)2216124x x x ++=---;(5)2236111x x x +=+--; (6)2221114268x x x x x +-=----+.【参考答案】 ➢ 巩固练习1. C2. D3. B4. 35.x =36. (1)x =2(2) (3)无解 (4)无解7. A 车间每天能加工384件该款夏装B 车间每天能加工320件该款夏装 8. 商厦共盈利90 260元附加题;1. (1)(2)(3)无解 (4)无解 (5)无解 (6)x =143x =43x =5x =。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分式 分式方程及其应用专题(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 分式方程及其应用(含答案) 例1. 解方程:x x x --+=1211 分析:首先要确定各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在方程两边乘这个公分母时不要漏乘,解完后记着要验根解:方程两边都乘以,得()()x x +-11 x x x x x x x x x 22221112123232--=+---=--∴==()()(),即,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
例2. 解方程x x x x x x x x +++++=+++++12672356 解:原方程变形为:x x x x x x x x ++-++=++-++67562312 方程两边通分,得 167123672383692()()()()()()()()x x x x x x x x x x ++=++++=++=-∴=-所以即 经检验:原方程的根是x =-92。
例3. 解方程:121043323489242387161945x x x x x x x x --+--=--+-- 解:由原方程得:3143428932874145--++-=--++-x x x x 即2892862810287x x x x ---=---于是,所以解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
1898618108789868108711()()()()()()()()x x x x x x x x x x --=----=--== 例4. 解方程:61244444402222y y y y y y y y +++---++-=2 解:原方程变形为:622222220222()()()()()()()y y y y y y y y ++-+--++-= 约分,得62222202y y y y y y +-+-++-=()()方程两边都乘以()()y y +-22,得 622022()()y y y --++= 整理,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
21688y y y =∴==5、中考题解:例1.若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则m 的值是( )2111x x m x x x x +-++=+A. B. --12或-12或C. D. 12或12或- 分析:分式方程产生的增根,是使分母为零的未知数的值。
八年级上册数学分式方程应用题及答案

分式方程专项练习:1、甲、乙两人准备整理一批新到的实验器材,甲单独整理需要40分完工;若甲、乙共同整理20分钟后,乙需要再单独整理20分才能完工。
问:乙单独整理需多少分钟完工?解:设乙单独整理需x 分钟完工,则120204020=++x解,得x =80 经检验:x =80是原方程的解。
答:乙单独整理需80分钟完工。
2、有两块面积相同的试验田,分别收获蔬菜900千克和1500千克,已知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蔬菜比第二块少300千克,求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蔬菜多少千克?解:设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蔬菜x 千克,则3001500900+=x x 解,得x =450 经检验:x =450是原方程的解。
答: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蔬菜450千克。
3、甲、乙两地相距19千米,某人从甲地去乙地,先步行7千米,然后改骑自行车,共用了2小时到达乙地。
已知这个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
求步行的速度和骑自行车的速度。
解:设步行速度是x 千米/时,则247197=-+xx 解,得x =5 经检验:x =5是原方程的解。
进尔4x =20(千米/时)答:步行速度是5千米/时,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0千米/时。
4、小兰的妈妈在供销大厦用12.50元买了若干瓶酸奶,但她在百货商场食品自选室发现,同样的酸奶,这里要比供销大厦每瓶便宜0.2元,因此,当第二次买酸奶时,便到百货商场去买,结果用去18.40元钱,买的瓶数比第一次买的瓶数多,问:她第一次在供销大厦买了几瓶酸奶?解:⑴设她第一次在供销大厦买了x 瓶酸奶,则2.053140.185.12+⎪⎭⎫ ⎝⎛+=x x 解,得x =5 经检验:x =5是原方程的解。
答:她第一次在供销大厦买了5瓶酸奶。
5、某商店经销一种纪念品,4月份的营业额为2000元,为扩大销售,5月份该商店对这种纪念品打九折销售,结果销售量增加20件,营业额增加700元。
⑴ 求这种纪念品4月份的销售价格。
⑵ 若4月份销售这种纪念品获利800元,问:5月份销售这种纪念品获利多少元?解:⑴设4月份销售价为每件x 元,则xx 9.07002000202000+=+ 解,得x =50 经检验:x =50是原方程的解。
八年级上册数学分式方程应用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数学分式方程专项练习1、甲、乙两人准备整理一批新到的实验器材,甲单独整理需要40分完工;若甲、乙共同整理20分钟后,乙需要再单独整理20分才能完工。
问:乙单独整理需多少分钟完工?解:设乙单独整理需x 分钟完工,则120204020=++x解,得x =80 经检验:x =80是原方程的解。
答:乙单独整理需80分钟完工。
2、有两块面积相同的试验田,分别收获蔬菜900千克和1500千克,已知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蔬菜比第二块少300千克,求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蔬菜多少千克?解:设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蔬菜x 千克,则3001500900+=x x 解,得x =450 经检验:x =450是原方程的解。
答: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蔬菜450千克。
3、甲、乙两地相距19千米,某人从甲地去乙地,先步行7千米,然后改骑自行车,共用了2小时到达乙地。
已知这个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
求步行的速度和骑自行车的速度。
解:设步行速度是x 千米/时,则247197=-+xx 解,得x =5 经检验:x =5是原方程的解。
进尔4x =20(千米/时)答:步行速度是5千米/时,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0千米/时。
4、小兰的妈妈在供销大厦用12.50元买了若干瓶酸奶,但她在百货商场食品自选室发现,同样的酸奶,这里要比供销大厦每瓶便宜0.2元,因此,当第二次买酸奶时,便到百货商场去买,结果用去18.40元钱,买的瓶数比第一次买的瓶数多,问:她第一次在供销大厦买了几瓶酸奶?解:⑴设她第一次在供销大厦买了x 瓶酸奶,则2.053140.185.12+⎪⎭⎫ ⎝⎛+=x x 解,得x =5 经检验:x =5是原方程的解。
答:她第一次在供销大厦买了5瓶酸奶。
5、某商店经销一种纪念品,4月份的营业额为2000元,为扩大销售,5月份该商店对这种纪念品打九折销售,结果销售量增加20件,营业额增加700元。
⑴ 求这种纪念品4月份的销售价格。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 第3节 分式方程 解答题专题训练 14含答案解析.docx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第3节分式方程解答题专题训练(14)一、解答题1. 列方程解应用题某服装厂准备加工400套运动装,在加工完160套后,采用新技术,使得工作效率比原计 划提高了 20%,结果共用了 18天完成任务,那么原计划每天加工服装多少套?2. 在某次商业足球比赛中,门票销售单位对团体购买门票实行优惠,决定在原定票价基础 上每张降价100元,这样按原定票价需花费14000元购买的门票张数,现在只花费了 10 500 元.⑴求每张门票的原定票价;(2) 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单位决定对于个人购票也采取优惠措施,原定票价经过连续二次降 价后降为324元,求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3. 分式化简求值与解方程(1)分式化简求值二£ + 2—— | ,其中a 2 +3a-l = 03a — 6Q I a_2) 2x 2 (2)解分式万程:2心一 - =1 2%+ 54. 为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某社区要清理一个卫生死角内的垃圾.若租用甲、乙两车运 送,两车各运6趟可完成,需支付运费1800元.已知甲、乙两车单独运完此堆垃圾,乙车 所运的趟数是甲车的1.5倍,且乙车每趟运费比甲车少100元.(1) 求甲、乙两车单独运完此堆垃圾各需多少趟?(2) 若单独租用一台车,租用哪台车更合算,请你通过计算说明.5. 解分式方程: ,、5兀 + 2 3 (1) 2 - X +X X + 16.解分式方程:2 x +3 (1)——= x-1 _ x 2-l 7.学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机器人开展数学活动.在相距150个单位长度的直线跑道4B 上,机器人甲从端点A 出发,匀速往返于端点A 、B 之间,机器人乙同时从端点B 出发, 以大于甲的速度匀速往返于端点B 、A 之间.他们到达端点后立即转身折返,用时忽略不 计.兴趣小组成员探究这两个机器人迎面相遇的情况,这里的“迎面相遇”包括面对面相 遇、在端点处相遇这两种.(2) X X-1 32x — 2 -2.(观察)① 观察图1,若这两个机器人第一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 之间的距离为30个单位 长度,则他们第二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 之间的距离为 _________ 个单位长度; ② 若这两个机器人第一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 之间的距离为40个单位长度,则 他们第二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 之间的距离为 _________ 个单位长度;(发现)设这两个机器人第一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 之间的距离为x 个单位长度,他们第 二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 之间的距离为y 个单位长度.兴趣小组成员发现了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并画出了部分函数图象(线段OP,不包括点0,如图2所示).① a = 一 :② 分别求出各部分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并在图2中补全函数图象;(拓展)设这两个机器人第一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 之间的距离为x 个单位长度,他们第 三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4之间的距离为y 个单位长度.若这两个机器人第三次迎 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 之间的距离y 不超过60个单位长度,则他们第一次迎面相遇 时,相遇地点与点A 之间的距离兀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写出结果)8 . x + 39. 解方程:r ------- 1 = ----------- --- x 2-l %-1 X 9 x10. 解分式方程:- (第一次迎面相遇)x — 13x — 3 (2)4X 2-1 - 2x + l _4x-211.解方程:x — —2 x — _1 (2)已知{ , { 是方程cix + by = 12的解,求Q, b 的值.卜=4 卜=82 1c —+ — = 2x+y x —y3 1 _ 5x —y x+y 2 14. 某超市用1200元购进一批甲玩具,用800元购进乙玩具,所购甲玩具件数是乙玩具 件数的2,已知甲玩具的进货单价比乙玩具的进货单价多1元.4要求:根据上述条件,提出相关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15. 若关于站勺分式方程 __-——=—有增根,求a 的值。
八年级上册分式方程应用题分类讲解与训练(直接打印版)

八年级上册分式方程应用题分类讲解与训练一、【行程中的应用性问题】例1 甲、乙两个车站相距96千米,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站开出,1小时后快车在慢车前12千米,快车比慢车早40分钟到达乙站,快车和慢车的速度各是多少分析:所行距离速度时间快车96千米x千米/小时慢车96千米(x-12)千米/小时快车用时+例2 甲、乙两地相距828km,一列普通快车与一列直达快车都由甲地开往乙地,直达快车的平均速度是普通快车平均速度的倍.直达快车比普通快车晚出发2h,比普通快车早4h到达乙地,求两车的平均速度.分析:这是一道实际生活中的行程应用题,基本量是路程、速度和时间,基本关系是路程= 速度×时间,应根据题意,找出追击问题总的等量关系,即普通快车走完路程所用的时间与直达快车由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相等.解:设普通快车车的平均速度为x km/h,则直达快车的平均速度为x/h,依题意,得xx6828-=x5.1828,解得46x=,经检验,46x=是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46x=,1.569x=,即普通快车车的平均速度为46km/h,直达快车的平均速度为69km/h.评析:列分式方程与列整式方程一样,注意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好未知数,列出方程.不同之处是:所列方程是分式方程,最后进行检验,既要检验其是否为所列方程的解,要要检验是否符合题意,即满足实际意义.例3 A、B两地相距87千米,甲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向B地驶去,经过30分钟后,乙骑自行车由B地出发,用每小时比甲快4千米的速度向A地驶来,两人在距离B地45千米C处相遇,求甲乙的速度。
分析:等量关系:甲用时间=乙用时间+ (小时)例4 一队学生去校外参观.他们出发30分钟时,学校要把一个紧急通知传给带队老师,派一名学生骑车从学校出发,按原路追赶队伍.若骑车的速度是队伍行进速度的2倍,这名学生追上队伍时离学校的距离是15千米,问这名学生从学校出发到追上队伍用了多少时间?解:设步行速度为x千米/时,骑车速度为2x千米/时,依题意,得:所行距离速度时间甲(87-45)千米x千米/小时乙45千米(x+4)千米/小时96x9612x-406030608745x-454x+方程两边都乘以2x,去分母,得30-15=x,所以,x=15.检验:当x=15时,2x=2×15≠0,所以x=15是原分式方程的根,并且符合题意.∵,∴骑车追上队伍所用的时间为30分钟.例5 农机厂职工到距工厂15千米的生产队检修农机,一部分人骑自行车先走,40分钟后,其余的人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3倍,求两车的速度.解:设自行车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那么汽车的速度为3x千米/小时,依题意,得:解得x=15.经检验x=15是这个方程的解.当x=15时,3x=45.即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汽车的速度为45千米/小时.例6 甲乙两人同时从一个地点相背而行,1小时后分别到达各自的终点A与B;若从原地出发,但是互换彼此的目的地,则甲将在乙到达A之后35分钟到达B,求甲与乙的速度之比。
(完整)八年级上册数学分式方程应用题及答案(2)

八年级数学下分式方程应用练习1、甲、乙两人准备整理一批新到的实验器材,甲单独整理需要40分完工;若甲、乙共同整理20分钟后,乙需要再单独整理20分才能完工。
问:乙单独整理需多少分钟完工?2、有两块面积相同的试验田,分别收获蔬菜900千克和1500千克,已知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蔬菜比第二块少300千克,求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蔬菜多少千克?3、甲、乙两地相距19千米,某人从甲地去乙地,先步行7千米,然后改骑自行车,共用了2小时到达乙地。
已知这个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
求步行的速度和骑自行车的速度。
4、小兰的妈妈在供销大厦用12.50元买了若干瓶酸奶,但她在百货商场食品自选室发现,同样的酸奶,这里要比供销大厦每瓶便宜0.2元,因此,当第二次买酸奶时,便到百货商场去买,结果用去18.40元钱,买的瓶数比第一次买的瓶数多,问:她第一次在供销大厦买了几瓶酸奶?5、某商店经销一种纪念品,4月份的营业额为2000元,为扩大销售,5月份该商店对这种纪念品打九折销售,结果销售量增加20件,营业额增加700元。
⑴求这种纪念品4月份的销售价格。
⑵若4月份销售这种纪念品获利800元,问:5月份销售这种纪念品获利多少元?6、、某一项工程在招标时,接到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施工一天,需付甲工程队款1.5万元,乙工程队款1.1万元,工程领导小组根据甲、乙两队的投标书测算,可有三种施工方案:方案一: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刚好如期完成;方案二: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要比规定日期多用5天;方案三:若甲、乙两队合做4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完成,也正好如期完成。
试问:在不耽误工期的情况下,你觉得哪一种施工方案最节省工程款?请说明理由。
7、一个分数的分母比分子大7,如果把此分数的分子加17,分母减4,所得新分数是原分数的倒数,求原分数。
8、今年某市遇到百年一遇的大旱,全市人民齐心协力积极抗旱。
某校师生也行动起来捐款打井抗旱,已知第一天捐款4800元,第二天捐款6000元,第二天捐款人数比第一天捐款人数多50人,且两天人均捐款数相等,那么两天共参加捐款的人数是多少?9、、某超市用5000元购进一批新品种的苹果进行试销,由于销售状况良好,超市又调拨11000元资金购进该品种苹果,但这次的进价比试销时的进价每千克多了0.5元,购进苹果数量是试销时的2倍。
八年级上册数学分式方程应用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数学分式方程专项练习【1】1、甲、乙两人准备整理一批新到的实验器材,甲单独整理需要40分完工;若甲、乙共同整理20分钟后,乙需要再单独整理20分才能完工。
问:乙单独整理需多少分钟完工?解:设乙单独整理需x 分钟完工,则120204020=++x 解,得x =80经检验:x =80是原方程的解。
答:乙单独整理需80分钟完工。
2、有两块面积相同的试验田,分别收获蔬菜900千克和1500千克,已知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蔬菜比第二块少300千克,求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蔬菜多少千克?解:设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蔬菜x 千克,则3001500900+=x x 解,得x =450经检验:x =450是原方程的解。
答: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蔬菜450千克。
3、甲、乙两地相距19千米,某人从甲地去乙地,先步行7千米,然后改骑自行车,共用了2小时到达乙地。
已知这个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
求步行的速度和骑自行车的速度。
解:设步行速度是x 千米/时,则247197=-+x x 解,得x =5经检验:x =5是原方程的解。
进尔4x =20(千米/时)答:步行速度是5千米/时,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0千米/时。
4、小兰的妈妈在供销大厦用12.50元买了若干瓶酸奶,但她在百货商场食品自选室发现,同样的酸奶,这里要比供销大厦每瓶便宜0.2元,因此,当第二次买酸奶时,便到百货商场去买,结果用去18.40元钱,买的瓶数比第一次买的瓶数多,问:她第一次在供销大厦买了几瓶酸奶?解:⑴设她第一次在供销大厦买了x 瓶酸奶,则2.053140.185.12+⎪⎭⎫ ⎝⎛+=x x 解,得x =5经检验:x =5是原方程的解。
答:她第一次在供销大厦买了5瓶酸奶。
5、某商店经销一种纪念品,4月份的营业额为2000元,为扩大销售,5月份该商店对这种纪念品打九折销售,结果销售量增加20件,营业额增加700元。
⑴ 求这种纪念品4月份的销售价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分式方程应用题分类讲解与训练一、【行程中的应用性问题】例1 甲、乙两个车站相距96千米,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站开出,1小时后快车在慢车前12千米,快车比慢车早40分钟到达乙站,快车和慢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所行距离 速度 时间 快车 96千米 x 千米/小时 慢车96千米(x-12)千米/小时等量关系:慢车用时=快车用时+ (小时)例2 甲、乙两地相距828km ,一列普通快车与一列直达快车都由甲地开往乙地,直达快车的平均速度是普通快车平均速度的1.5倍.直达快车比普通快车晚出发2h ,比普通快车早4h 到达乙地,求两车的平均速度.分析:这是一道实际生活中的行程应用题,基本量是路程、速度和时间,基本关系是路程= 速度×时间,应根据题意,找出追击问题总的等量关系,即普通快车走完路程所用的时间与直达快车由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相等. 解:设普通快车车的平均速度为x km /h ,则直达快车的平均速度为1.5x km /h ,依题意,得x x 6828-=x5.1828,解得46x =, 经检验,46x =是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46x =,1.569x =,即普通快车车的平均速度为46km /h ,直达快车的平均速度为69km /h .评析:列分式方程与列整式方程一样,注意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好未知数,列出方程.不同之处是:所列方程是分式方程,最后进行检验,既要检验其是否为所列方程的解,要要检验是否符合题意,即满足实际意义.例3 A 、B 两地相距87千米,甲骑自行车从A 地出发向B 地驶去,经过30分钟后,乙骑自行车由B 地出发,用每小时比甲快4千米的速度向A 地驶来,两人在距离B 地45千米C 处相遇,求甲乙的速度。
分析:等量关系:甲用时间=乙用时间+ (小时)例4 一队学生去校外参观.他们出发30分钟时,学校要把一个紧急通知传给带队老师,派一名学生骑车从学校出发,按原路追赶队伍.若骑车的速度是队伍行进速度的2倍,这名学生追上队伍时离学校的距离是15千米,问这名学生从学校出发到追上队伍用了多少时间?解: 设步行速度为x 千米/时,骑车速度为2x 千米/时,依题意,得:所行距离 速度 时间 甲 (87-45)千米 x 千米/小时乙 45千米 (x+4)千米/小时96x 9612x -406030608745x -454x +方程两边都乘以2x,去分母,得30-15=x,所以,x=15.检验:当x=15时,2x=2×15≠0,所以x=15是原分式方程的根,并且符合题意.∵,∴骑车追上队伍所用的时间为30分钟.例5 农机厂职工到距工厂15千米的生产队检修农机,一部分人骑自行车先走,40分钟后,其余的人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3倍,求两车的速度.解:设自行车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那么汽车的速度为3x千米/小时,依题意,得:解得x=15.经检验x=15是这个方程的解.当x=15时,3x=45.即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汽车的速度为45千米/小时.例6 甲乙两人同时从一个地点相背而行,1小时后分别到达各自的终点A与B;若从原地出发,但是互换彼此的目的地,则甲将在乙到达A之后35分钟到达B,求甲与乙的速度之比。
分析:等量关系:甲走OB的时间-乙走OA的时间=35分钟1.电力维修工要到30千米远的郊区进行电力抢修.技术工人骑摩托车先走,15分钟后,抢修车装载着所需材料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抢修车的速度是摩托车的1.5倍,求这两种车的速度.2.乙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A、B两城沿同一条高速公路驶向C城.已知A、C两城的距离为450千米,B、C两城的距离为400千米,甲车比乙车的速度快10千米/时,结果两辆车同时到达C城.求两车的速度.3.某人往返于A、B两地,去时先步行2千米,再乘汽车行10千米,回来时骑自行车,来回所用时间恰好相等.已知汽车每小时比这人步行多走16千米,步行又比骑车每小时少走8千米. 若来回完全乘汽车能节约多少时间?4.天津市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水滴”位于天津市西南部的奥林匹克中心内,某校九年级学生由距“水滴”10千米的学校出发前往参观,一部分同学骑自行车先走,过了20分钟后,其余同学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同学速度的2倍,求骑车同学的速度.(Ⅰ)设骑车同学的速度为x千米/时,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填写下表.(要求:填上适当的代数式,完成表格)速度(千米/时)所用时间(时)所走的路程(千米)x骑自行车10乘汽车10(Ⅱ)列出方程(组),并求出问题的解.5..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雪灾,某地电线被雪压断,供电局的维修队要到30千米远的郊区进行抢修。
维修工骑摩托车先走,15分钟后,抢修车装载所需材料出发,结果两车同时到达抢修点。
已知抢修车的速度是摩托车速度的1.5倍,求两种车的速度。
6.甲、乙两同学玩“托球赛跑”游戏,商定:用球拍托着乒乓球从起跑线起跑,绕过P 点跑回到起跑线(如图所示);途中乒乓球掉下时须捡起并回到掉球处继续赛跑,用时少者胜. 结果:甲同学由于心急,掉了球,浪费了6秒钟,乙同学则顺利跑完.事后,甲同学说:“我 俩所用的全部时间的和为50秒”,乙同学说:“捡球过程不算在内时,甲的速度是我的1.2倍” .根据图文信息,请问哪位同学获胜?7、某客车从甲地到乙地走全长480Km 的高速公路,从乙地到甲地走全长600Km 的普通公路。
又知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比在普通公路上快45Km ,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是由普通公路从乙地到甲地所需时间的一半,求该客车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要的时间。
8、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A 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先走,40分钟后,B 骑自行车从甲地出发,结果同时到达。
已知B 的速度是A 的速度的3倍,求两车的速度。
9、我军某部由驻地到距离30千米的地方去执行任务,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急行军速度必需是原计划的1.5倍,才能按要求提前2小时到达,求急行军的速度。
10、我部队到某桥头狙击敌人,出发时敌人离桥头24千米,我部队离桥头30千米,我部队急行军速度是敌人的1.5倍,结果比敌人提前48分钟到达,求我部队的速度。
l P 30米 l二、【工程类应用性问题】例1 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一项工程,两队合作2天后,由乙队单独做1天就完成了全部工程。
已知乙队单独做所需天数是甲队单独做所需天数的倍,问甲乙单独做各需多少天? 分析:等量关系:甲队单独做的工作量+乙队单独做的工作量=1例2 甲、乙两个学生分别向计算机输入1500个汉字,乙的速度是甲的3倍,因此比甲少用20分钟完成任务,他们平均每分钟输入汉字多少个?例3 某农场原计划在若干天内收割小麦960公顷,但实际每天多收割40公顷,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试求原计划一天的工作量及原计划的天数。
分析例4 某工程由甲、乙两队合做6天完成,厂家需付甲、乙两队共8700元,乙、丙两队合做10天完成,厂家需付乙、丙两队共9500元,甲、丙两队合做5天完成全部工程的32,厂家需付甲、丙两队共5500元. 112(1)甲、乙、丙各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各需多少天?⑵若工期要求不超过15天完成全部工程,问由哪个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花钱最少?请说明理由.分析: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生活的工程应用题,涉及工期和工钱两种未知量.对于工期,一般情况下把整个工作量看成1,设出甲、乙、丙各队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分别为x 天,y 天,z 天,可列出分式方程组. 解:⑴设甲队单独做需x 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y 天完成,丙队单独做需z 天完成,依题意可得:116()11110()11125()3x y y z x z ⎧+=⎪⎪⎪+=⎨⎪⎪+=⎪⎩,①,②.③①×61+②×101+③×51,得x 1+y 1+z 1=51.④④-①×61,得z 1=301,即z = 30, ④-②×101,得x 1=101,即x = 10,④-③×51,得y 1=151,即y = 15. 经检验,x = 10,y = 15,z = 30是原方程组的解.⑵设甲队做一天厂家需付a 元,乙队做一天厂家需付b 元,丙队做一天厂家需付c 元,根据题意,得6()870010()95005()5500a b b c c a +=⎧⎪+=⎨⎪+=⎩,,.⇒800650300a b c =⎧⎪=⎨⎪=⎩,,. 由⑴可知完成此工程不超过工期只有两个队:甲队和乙队.此工程由甲队单独完成需花钱108000a =元;此工程由乙队单独完成需花钱159750b =元. 所以,由甲队单独完成此工程花钱最少. 评析:在求解时,把x 1,y 1,z1分别看成一个整体,就可把分式方程组转化为整式方程组来解.例5 某工程需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由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现由甲、乙两队合做两天,剩下的工程由乙独做,恰好在规定日期完成,问规定日期是多少天?解: 工程规定日期就是甲单独完成工程所需天数,设为x 天, 那么乙单独完成工程所需的天数就是(x +3)天.设工程总量为1,甲的工作效率就是,乙的工作效率是,依题意,得解得. 即规定日期是6天.例6 今年某大学在招生录取时,为了防止数据输入出错,2640名学生的成绩数据分别由两位教师向计算机输入一遍,然后让计算机比较两人的输入是否一致.已知教师甲的输入速度是教师乙的2倍,结果甲比乙少用2小时输完.问这两位教师每分钟各能输入多少名学生的成绩?解: 设教师乙每分钟能输入x 名学生的成绩,则教师甲每分钟能输入2x 名学生的成绩,依题意,得:,解得 x=11 经检验,x=11是原方程的解,且当x=11时,2x=22,符合题意.即教师甲每分钟能输入22名学生的成绩,教师乙每分钟能输入11名学生的成绩.例7 甲乙两人做某种机器零件。
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6个,甲做9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6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
求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个?分析: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做9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是(90 ÷x) 小时,还可用式子90x小时来表示。
乙每小时做(x-6)个零件,做6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是 [60÷(x-6)] 小时,还可用式子606x小时来表示。
1、一台甲型拖拉机4天耕完一块地的一半,加一天乙型拖拉机,两台合耕,1天耕完这块地的另一半。
乙型拖拉机单独耕这块地需要几天?2、A做90个零件所需要的时间和B做12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同,又知每小时A、B两人共做35个机器零件。
求A、B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