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09 测绘2009092503 程志山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第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是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联系在一起的;第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揭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任务。

(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第一,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搞两极分化;第二,把消灭剥削看作是一个过程,当作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任务,逐步进行;第三,对于将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方式和方法,对小平也做过一些原则设想。

(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原则要求;第二,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从长远来看,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第四,共同富裕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一个历史过程,不是同步同等富裕,不同于平均主义。

总之,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它突出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又突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

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而实现共同富裕则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最终目标。

三个方面紧密配合,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共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所以,我们要完整、准确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就要看到它的三部分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是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固有属性,是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源。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以苏为鉴”
要学会建设一个新国家,首先要从学习别人的经验开始
1、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主要是学习苏联 2、学习苏联不能代替对本国的建设道路的探索
“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 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 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是长 久之计” 。——毛泽东
2、《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 十大关系》的讲话中,一开始 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 方针,这就是:“要把国内外 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 会主义事业服务。”
2、人的发展:
每个人有安全感、归属感,民主法制,人权 保障,诚信友好,安定有序,人尽其材,各得其 所,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
中华巨龙的腾飞
——改革开放的历程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要使我们党始终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始终代 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始终代表中 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 ——江泽民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目的
※ 社会主义本质分解表
经济发展 → 速度与效益统一 →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宏观
发展
社会发展 → 公平与效率统一 →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微观
人的发展 → 手段目的统一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特点
1、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 发展。” ——邓小平
中国关于社会主义的实践
苏联“8.19”事变
老 大 哥 的 红 旗 倒 了
我们总结了几十 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 社会主义是什么,马 克思主义是什么,过 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 清楚。
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 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 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 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 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 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在社会主义的理念中,人民是社会的主体,人民的利益应该放在第一位。

因此,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基本的权利和福利,实现全面的人的发展。

首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国家发展成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需要解决贫困问题,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这就要求社会主义要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全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其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要求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利益。

这就要求社会主义要积极推动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制度建设,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再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保障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权利。

这就要求社会主义要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文化事业的建设,促进科技进步,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实现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

最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强盛。

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强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要求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强盛,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这就要求社会主义要积极推动国家建设和发展,加强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促进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强盛。

总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强盛。

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帮助学生认识邓小平怎样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在坚持和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又怎样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我们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特点、伟大意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相联系的,也是同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

他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

1956年,苏共20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

他明确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1956年4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达共同富裕。”
2、
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论
(1)定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两层含义
①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2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务必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试题:
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正确答案:A
解析: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
【相关阅读】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
1、社会主义的本质

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3.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4.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5.既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又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的是: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4)
联系实际,论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酌情给1—6分。
四、论述题(15分)
1.请联系实际谈谈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5)
6.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7.在改革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
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
8.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社会主义本质
C.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解放生产力直接指向的对象是束缚生产力的各种社会条件,指向社会结构,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就是排除、克服、革掉使生产力难以发展的阻力、束缚、桎梏,为生产力的发挥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发展生产力直接指向的对象是生产力本身,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

就是人们从事物质的、精神的生产活动,改变生产力的组成要素,在总体上使生产力得到增长和发展。

要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培养造就发展生产力所需要的生产者、管理者;要发展工业、农业、商业等各种产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资金、工具、设备、能源、资源;要发展科学研究事业,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新理论、新技术。

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

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决定人们在生产中一定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一定的交换关系、一定的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

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传媒等。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两个基本方面。

论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的主要内容

论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的主要内容

论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1)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国际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优越性。

(2)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实现,必须把劳动人民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以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人格为根本,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本任务。

(3)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实现,必须深入实施改革开放,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国际主义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为什么?
1、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

2、原因: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应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这是由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决定的,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解放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是解决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由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落后于或超越于生产力水平,都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只有解放生产力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要实现这些目标,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突出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邓小平指出,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

他认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滞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是有利的。

中国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力争在国际事务中有自己的发言权,必须要有强大经济实力作后盾。

(2)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坚持自主创新,注重协同创新。

b.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c.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

d.建立国家荣誉制度,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e.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3)坚持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