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LP方法进行xxx超市设施规划课程设计
基于改进型SLP的超市设施布局规划研究

(作二业)单位间物流关系 常用物流强度对服务设施设计和工艺 专业化布局进行作业单位布局位置的确定。
但是由于超市具有特殊性,改进型SLP针 对这一特点将其替换为顾客流量,并将其作
为主要物流关系因素。基于此,对超市各区
域的顾客流量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各个区域的流量计算得出区域 间的顾客流量差值,根据流量差值范围将 顾客流量强度划分为六个等级并赋分。顾
图3非物流关系图
图4综合关系图
76 2021 年 22 期(8 月)
图5新区域布置方案
与休闲食品之间,位于入口处,而新方案 的饮料酒水位于冷藏品附近,便于进行补 货,同时,若某些顾客不想购买冰饮料,也 可以立刻找到常温酒水所在地,为顾客提 供了便利。
六、结语 本文运用改进后的SLP方法对超市 的物流和非物流因素进行了综合的分析, 最终得出各个区域之间的关系,重新修改 了原区域方案,得出了新的优化方案。同 时给出以下建议。 在超市进行布局时,应尽量将同类的 食品摆放在一起,这样既方便消费者进行 购买,也为商品进行补货提供了便利。 超市布局时,应尽量从消费者的角度 出发去考虑问题,将顾客流量大商品区域 尽量摆放在一起,从而可将顾客流量一般 的食品区域与之相结合,带动销量一般的 食品销售,增加收益。 超市在进行卖场布置时,应注意正面 宽度要大,纵深得当,这样能够让顾客更 加容易看到不同区域摆放的不同商品,迅 速找到所需购买商品的位置,为消费者节 约时间,从而提升满意度。 超市应注意购物彌情况,好的购物环 境能够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从而为超市带 来更好的收益,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S1 AiS市原区域布置圈
74 202J 年 22 期(8 月)
| | CM K
超市设施规划课程设计

超市设施规划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超市设施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超市设施进行合理规划。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超市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了解超市各类设施的布局和功能。
3.熟悉超市设施规划的流程和方法。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超市设施进行合理规划。
5.具备分析和解决超市设施规划问题的能力。
6.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超市设施规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超市设施规划工作的认识和兴趣。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超市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超市各类设施的布局和功能。
3.超市设施规划的流程和方法。
4.超市设施规划案例分析。
5.现代技术手段在超市设施规划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超市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第二课时:超市各类设施的布局和功能第三课时:超市设施规划的流程和方法第四课时:超市设施规划案例分析第五课时:现代技术手段在超市设施规划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超市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超市设施规划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4.实验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超市设施规划。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超市设施规划教程》2.参考书:相关学术论文和书籍3.多媒体资料:案例视频、图片等4.实验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技术设备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基于SLP的超市区域布置研究

这样不仅从外观上显得突兀, 还给顾客的购物造成不与计算,步骤一确定了表示 10 个商品区域之间的 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 6 个理由,步骤二确定了各商品区域的相互关系密切程度。 在这里建立个商品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表, 表中的每一个菱形框格填入相应的两
个商品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等级,如下所示: 商品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表
5.合理布置方案的提出 由上述作业单位之间的相关关系表,可知: A 等级关系的商品区域有: 休闲食品区-健康食品区、水果区-蔬菜区、熟食区-面包区、水果区-生活用品区 X 等级关系的商品区域有: 蔬菜区-休闲食品区、健康食品区 生活用品区-休闲食品区、冷冻冷藏区、健康食品区 故: 靠近布置的商品区域是:水果区和蔬菜区、熟食和面包区、休闲食品和健康 食品区,以及水果和生活用品区; 希望不靠近的商品区域的是:蔬菜区和休闲食品区、健康食品区,生活用品 区与休闲食品区、冷冻冷藏区和健康食品区 针对该超市原来的布置,改进的地方有: 分析商品区域的相互关系表,给出的改进措施: 熟食区和面包区应该靠近布置, 两者之间顾客流量较为接近,说明该两种商品互 补相似程度比较高,顾客购买的数量、种类相似,为了顾客购物的方便,尽可能 地提高顾客满意度,超市从顾客的角度对熟食区和面包区应该进行靠近布置。 休闲食品和健康食品区应该靠近布置,两者的顾客流量较为接近,从顾客的角度 为顾客提供方便。 蔬菜区和休闲食品区应该距离较远布置,超市原有的布置是将两者靠近布置的,
三.超市的设施布置设计
1.影响超市布置设计的基本因素分析 顾客对超市设施布置的影响有:顾客购物的流程、顾客购买商品的种类和数量、 顾客购物的时间以及顾客的满意度等、是否为顾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 超市空间的利用程度等。 2.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的决定因素的确定 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典型影响因素一般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物流、工艺流程、作业性质相似、使用相同的设备、使用同一场所、使用相同的 公用设施、工作联系频繁程度、监督和管理方便等。 对于超市, 我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商品, 依据上述超市布置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于商品区域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确定,分析影响商品区域之间密切程度的因 素,有购买环境的舒适、区域布局独特,商品区域消费者购买数量大、品种多, 距离收银台或出口比较近等因素。在这里主要罗列了六种关系密切的理由, 分析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 关系密切程度的理由 代码 商品区域之间衔接、外观和谐的需要 1 商品区域商品的相似程度较高 2 商品区域之间互补程度较高 3 商品区域间顾客购买的商品品种多、数量大 4 商品区域顾客数量多、流量大 5 由于超市路线的设置必须经过其他购物区域 6 分析结果的解释: 由于购物路线的设置, 在购买某种商品时必须得经过一些别的商品区域,这 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这些商品区域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 顾客购买的商品种类、数量也是影响关系密切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某商
设施规划与设计 课程设计 超市布局

一:现有布局以及问题分析由于易初莲花超市较之与其他超市,离学校相对比较近,所以成为众多上理学子购物、消费的首选之地,细心的同学,在购物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超市的布局在某些地方还是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影响了购物的流畅性、方便性、舒适性等等。
经过我们小组多次的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实地考察,测量,记录,发现问题还是不少的,亟待解决优化,这样才能营造一个高效的、方便快捷、舒适的购物环境,给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给超市创造更多的利润。
我们将运用设施规划设计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主要是基于SLP模式来对超市进行整个的分析,包括物流关系,非物流关系,作业面积,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等,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理念,对整个超市的通道、货架、收银台、厕所、卖场、出入口等进行整合优化,精简,改进。
遵循的基本原则:合理的超市布局应是主动迎合顾客的购物习惯,为消费者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
1:自主性如今的超市,无论是便利店还是中大型超市,还是超级卖场,都是采用自选购物的方式。
消费者可以随意的、自主的选购商品,而不受其他外界人或物的干扰。
2:便利流畅性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很快,合理的布局不仅可以保证顾客购物的方便性,还能保持流畅和连续性。
给顾客节约更多的购物时间,我们的宗旨是布局简单合理,方便顾客查找,选取,不会给顾客造成想买东西但是找不到东西在哪里的困窘局面。
3:人性化舒适性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服务的质量,人性化的布局可以提供优质的服务质量。
例如,货架不能太高,一方面不太安全,另一方面也不方便顾客拿取。
通道的设计在不占用更多的空间的同时,要保证人流的流畅。
尤其是在节假日购物高峰期,不会造成拥堵。
4:空间利用率在有限的空间里,良好的布局可以充分的利用空间,从而可以摆放更多的商品供消费者选取。
争取在有限的空间里提供无限的可能。
5:柔性超市的布局要具有柔性,这样可根据季节的不同,主打消费品的不同,灵活的改变超市的布局,迎合消费者的购物心理。
大超市SLP课程设计

大超市SLP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超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区域;2. 学生能够描述超市中商品分类、价格标签及促销活动的基本知识;3. 学生掌握基础的消费观念,了解商品质量、价格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指示牌,独立寻找并选择超市内的商品;2. 学生能够通过比较、分析,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3.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计算商品总价和找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日常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2. 培养学生具备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分享和交流购物经验;3. 增强学生对社会资源的认识,培养节约、环保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生活实践类课程,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以超市购物为主题,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数学基础,但对消费观念和生活实践相对陌生。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通过实际操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超市结构与功能区域:介绍超市的基本布局,包括入口、出口、收银台、货架、促销区等,使学生了解各功能区域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超市的布局与设计”2. 商品分类与标签识别:讲解商品分类方法,认识价格标签、促销标签,学会阅读商品信息。
教材章节:第四章“商品分类与标签”3. 消费观念与消费决策:引导学生了解消费观念,学会在众多商品中做出合理的消费决策。
教材章节:第五章“消费观念与消费决策”4. 价格计算与找零:教授学生如何计算商品总价,以及在购物过程中如何进行找零。
教材章节:第六章“价格计算与找零技巧”5. 购物实践与总结:组织学生进行超市购物实践,结束后进行经验分享和总结。
推荐-基于SLP方法进行超市设施规划课程设计 精品

物流设施布置与设计题目:物美超市设施布置与设计目录1 选题背景张家窝物美超市开业于20XX年,某日本人去物美超购物,到了楼上购完了物竟然找不到出口,发现他们对货物的摆放很不合理,物美超市的布局设计过于凌乱,标识不清晰,有很大改善的空间,于是,我就想运用所学的知识给物美超市重新进行设施布置。
2超市布局设计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超市越来越多,超市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大。
超市的功能组合复杂,各功能布局是否合理,对超市的运营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超市布局,能够很大限度地提高超市的运营效率,提高超市的服务质量,从而提高超市的竞争能力。
3 基于SLP 的超市总体布局的步骤3.1 准备原始资料在系统布置设计开始时,首先必须明确决定超市布局设计的基本要素——销售商品P、商品的数量Q、通路R、服务设施S、买卖商品的时间T 等这些原始资料。
3.2 分析物流-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对于超市,顾客是主要的流动因素,所以人流是影响超市布局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非物流因素中,商品之间的联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顾客的消费心理也是影响超市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利用这三个因素来分析好当家超市的布局。
3.3 物流-作业单位根据上面物流-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划出食品区,蔬菜瓜果区,面点区,百货区,生鲜区五个区域。
表1各销售区密切程度等级表表2物美超市经营区域组成表代号区域具体商品1 面点部面包、熟食、泡菜、大米、谷物类、糖类2 生鲜市场鱼、鸡肉、猪肉、饺子、云吞、速冻食品、乳制品3 蔬菜瓜果类蔬菜、水果4 食品部干果、炒制品、糖果、饮料、膨化食品,熟食5 百货区家电、床上用品、烹饪器皿,洗浴用品、纸巾,鞋帽,箱包,文具用品,体育用品等6 收银台3.4 分析评价各个方案,选出最优方案。
图1 SLP设计程序模式4 步骤实施4.1 基于销售区之间的联系分析物流-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4.1.1 测量人流量。
为了数据更有效,在一个区域买了商品的顾客才计入该区域流量。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slp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slp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设施规划和管理。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设施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掌握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了解设施规划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学生需要能够运用设施规划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设施规划的初步设计和实施,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应该培养对设施规划工作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科学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对社会、环境和经济负责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包括设施、规划和设施规划等基本概念,设施规划的目标和原则,设施规划的分类和流程等。
2.设施规划的方法:包括设施规划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设施规划的图表和模型等。
3.设施规划的流程:包括设施规划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等。
4.设施规划的应用:包括设施规划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设施规划的实际操作和技巧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阐述,让学生掌握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设施规划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3.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全班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设施规划的问题。
4.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设施规划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我们将采用《设施规划与管理》作为主要教材,辅助以其他相关教材和参考书。
2.多媒体资料:我们将准备PPT、视频、音频等多种多媒体资料,以丰富教学手段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SLP的超市布局改善

基于SLP 的超市布局改善【摘要】实地调研找出该超市在布局上存在不合理问题,再引入系统布置设计SLP 法,在对原始资料基本要素分析基础上,确定超市内部的相关作业单位以及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得到各种商品之间的位置相关图,提出超市规划布局方案。
【关键词】超市布局SLP 法一、旺客隆超市的布局分析攀枝花市旺客隆超市总共面积5000 平方米左右,是一家集家电、服装、鞋帽、食品、百货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超市。
超市内部物品丰富、种类齐全。
经过调研该超市内部布局存在的一些问题:1、商品分区位置不合理;2,商品区域面积大小设置不合理;3,商品促销区缺失;4、商品功能区错位。
二、基于SLP 的旺客隆超市布局设计超市的规划布局设计旨在提高经营效率,为顾客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为员工提供轻松舒适的工作环境。
在应用系统布置设计(简称SLP 法)对超市进行布局时,将顾客比喻成物,将顾客在各销售区域选择商品看作是物在各个作业单位加工,接下来文中各区域的划分为:①家电厨具区;②食品区;③面点区;④调味品区;⑤果蔬去;⑥清洁用品区;⑦服装区;⑧茶酒营养品区;⑨生鲜区。
收银台结账看作物在最后单位的必要加工。
(一)物流一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的分析为了数据更有效,特在测量各销售区域流入量时做以下规定:在一个区域买了商品的顾客才计入该销售区域的人流量;在一个销售区域买了商品,又到其他销售区域买了商品的顾客分别计入这两个区域的流入量;进入区域但没有购买商品的不计入某区域的人流量,计入到收银台的人流量。
根据实地调查,选择了平时和周末一天的某个时刻作为观察时间段。
由以上统计可作出物流相关表。
(二)非物流一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物流分析所得到的是定量的相互关系,一般作业单位间还存在着非物流关系非物流关系无法用定量的方法来表示,只能通过定性分析加以区分。
基本思路: 根据以往总结经验确定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后,利用与物流相关表相同的表格形式,建立非物流相互关系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设施布置与设计论文题目:物美超市设施布置与设计姓名:*** 1005134217赵泉长指导老师:***目录1 选题背景 (2)2超市布局设计的意义 (2)3 基于SLP 的超市总体布局的步骤 (2)3.1 准备原始资料 (2)3.2 分析物流-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 (2)3.3 物流-作业单位 (2)3.4 分析评价各个方案,选出最优方案。
(3)4 步骤实施 (4)4.1 基于销售区之间的联系分析物流-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 (4)4.1.2 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从至表 (6)4.1.3 根据从至表作出人流排序表 (7)4.2 根据上面分析作出各销售区人流相关表 (7)4.3 基于销售区之间的联系分析非物流-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 (8)4.3.1 非物流关系评级主要由下述理由确定: (8)4.3.2 分析影响销售区之间联系的因素 (8)4.3.3 通过上网搜集的资料,得出以下销售区之间的联系 (8)4.4 基于上述的分析作出各销售区非物流相关 (9)4.5 作出各销售区综合相互关系表: (9)4.5.1 作综合相互关系表的要求 (9)4.5.2 根据上述要求得出综合相互关系图 (9)4.6 Tompkins关系表技术生成平面布置图 (10)4.6.1 关系工作表 (10)4.6.2 根据关系工作表作出无面积拼块图 (11)4.6.2.1 无面积拼块图的要求 (11)4.6.2.2 得出方案 (11)4.6.3对这些方案,我们可以作一个好坏评级 (12)4.6.3.1评价方法 (12)4.6.3.2 评价结果 (13)4.7 选取方案作出面积图 (13)4.7.1 面积图主要考虑两个问题: (13)4.7.2 根据原来各销售区的面积,各区的长宽可以适当改变,但其面积只可以稍微增加或减少 (13)4.7.3 如下图,为超市平面图 (13)4.7.4 根据拼块图和各销售区摆放及通道设计原则、面积要求得出的各销售区的布局图,命名为一楼改进方案1,方案2。
(14)4.7.4.1 对改进方案一的评价 (15)4.7.4.2 对改进方案而的评价 (16)5总结 (16)1 选题背景张家窝物美超市开业于2010年,某日本人去物美超购物,到了楼上购完了物竟然找不到出口,发现他们对货物的摆放很不合理,物美超市的布局设计过于凌乱,标识不清晰,有很大改善的空间,于是,我就想运用所学的知识给物美超市重新进行设施布置。
2超市布局设计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超市越来越多,超市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大。
超市的功能组合复杂,各功能布局是否合理,对超市的运营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超市布局,能够很大限度地提高超市的运营效率,提高超市的服务质量,从而提高超市的竞争能力。
3 基于SLP 的超市总体布局的步骤3.1 准备原始资料在系统布置设计开始时,首先必须明确决定超市布局设计的基本要素——销售商品P、商品的数量Q、通路R、服务设施S、买卖商品的时间T 等这些原始资料。
3.2 分析物流-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对于超市,顾客是主要的流动因素,所以人流是影响超市布局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非物流因素中,商品之间的联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顾客的消费心理也是影响超市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利用这三个因素来分析好当家超市的布局。
3.3 物流-作业单位根据上面物流-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划出食品区,蔬菜瓜果区,面点区,百货区,生鲜区五个区域。
表1各销售区密切程度等级表表2物美超市经营区域组成表3.4 分析评价各个方案,选出最优方案。
代号区域具体商品1 面点部面包、熟食、泡菜、大米、谷物类、糖类2 生鲜市场鱼、鸡肉、猪肉、饺子、云吞、速冻食品、乳制品3 蔬菜瓜果类蔬菜、水果4 食品部干果、炒制品、糖果、饮料、膨化食品,熟食5 百货区家电、床上用品、烹饪器皿,洗浴用品、纸巾,鞋帽,箱包,文具用品,体育用品等6 收银台图1 SLP设计程序模式4 步骤实施4.1 基于销售区之间的联系分析物流-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4.1.1 测量人流量。
为了数据更有效,在一个区域买了商品的顾客才计入该区域流量。
在一个区域买了商品又到其他区域买了商品的顾客计入至某区域的人流量,去了但没有购买的不计入某区域的人流量,计入到收银台的人流量。
表3面点区表4生鲜区表5蔬菜瓜果区表6食品区表7百货区4.1.2 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从至表图8从至表由于6代表的是出口收银台,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不做考虑对象4.1.3 根据从至表作出人流排序表表9人流排序表4.2 根据上面分析作出各销售区人流相关表12 3 4 5EEIIIOOOOA图2人流相关表4.3 基于销售区之间的联系分析非物流-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4.3.1 非物流关系评级主要由下述理由确定:(1)A级一般只用于有密切的联系的销售区;(2)如果对A有些把握不准,就可定为E;(3)U是最多的,当两个销售区间不需要相关或无干扰时采用。
(4)X同A一样重要,但方向相反,是不需要密切靠近的。
4.3.2 分析影响销售区之间联系的因素表10联系的因素代号影响因素1 商品特点2 心理因素3 必要联系4 其他客观因素4.3.3 通过上网搜集的资料,得出以下销售区之间的联系表11销售区之间的联系4.4 基于上述的分析作出各销售区非物流相关12345IAAAEOUIXI图3非物流相关表4.5 作出各销售区综合相互关系表:4.5.1 作综合相互关系表的要求(1)综合考虑物流和非物流关系时,要确定两种关系的相对重要性。
这一重要性用比值m:n来表示,一般不应超过1:3~3:1。
(2)如果比值大于3:1,意味着物流关系占主导地位,设施布置只考虑物流即可;(3)当比值小于1:3时,说明物流的影响很小,只考虑非物流关系即可。
(4)实际情况下,根据两者的相对重要性,比值可为3:1,2:1,1:1,1:2,1:3。
(5)有了此比值和两个相关图,就要将相关图中各密切程度等级予以量化。
(6)然后用以下公式计算两作业单位i和j之间的相关密切程度CRij,其中CRij =mMRij+nNRij 。
(7)其中MRij和NRij分别是物流相互关系等级和非物流相互关系等级。
然后就可以按的值再来划分综合等级。
(8)这里要注意X级的处理。
任何一级物流强度与X级的非物流关系综合时,不应超过O级。
(9)对于一些绝对不能靠近的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可定为XX级。
最后,再根据经验和实际约束情况,来适当调整综合相关图4.5.2 根据上述要求得出综合相互关系图确定物流(m)与非物流(n)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加权取值),非物流关系占主导地位,设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比值为1:2,得出综合相互关系表A(4),E(3),I(2),O(1),U(0),E(-1)。
12345AAAEIOIXIE图4综合相互关系图4.6 Tompkins关系表技术生成平面布置图4.6.1 关系工作表关系工作表是对相关图的进一步总结,它每行列出一个作业单位,AEIOUX 各成一列,将与之形成AEIOUX各级关系的其他单位分列在各列之中,如一列中有多种关系,以逗号隔开。
表12关系工作表4.6.2 根据关系工作表作出无面积拼块图4.6.2.1 无面积拼块图的要求(1)对每一个作业单位作一个同样大小的方块,称为无面积拼块。
(2)在拼块上,将作业单位代号写在正中央,名称写在代号上面,“X=”写在代号下面;四个角分别放置与之成A、E、I、O级关系的,U级关系不用考虑。
(3)摆放时,先找出关系最重要的,即A最多的,若A级数量相同,再比较E的。
(4)摆放规则是:A级关系要边靠边放,E级关系至少角靠角,X级关系不能靠边也不能靠角。
4.6.2.2 得出方案方案1:图5 方案一无面积布置图方案2:图6 方案二无面积布置图方案3:图7 方案三无面积布置图4.6.3对这些方案,我们可以作一个好坏评级4.6.3.1评价方法如果A级的没有靠近,则罚2分;X级的边靠边也罚2分;A级的只角靠角,为1分;X级角靠角,E级没有角靠角也罚1分。
4.6.3.2 评价结果方案1中,1和3是A级关系,角靠角,扣一分。
4和2是X级关系,角靠角,扣一分。
方案1总共扣两分。
在方案1和方案3中,1和3是A级关系,角靠角,各扣一分。
所以方案1和方案3分别扣一分4.7 选取方案作出面积图4.7.1 面积图主要考虑两个问题:(1)是将前面分析各作业单位面积需求汇总,根据场地的要求,确定建筑的基本形状;(2)是在此形状上按各作业单位的面积需求进行分配,结合上面布置图,作出有面积的块状布置图4.7.2 根据原来各销售区的面积,各区的长宽可以适当改变,但其面积只可以稍微增加或减少表13面积要求表4.7.3 如下图,为超市平面图6070图8 原超市平面图缺点:(1)蔬菜瓜果类离面点部和生鲜市场太远,没有边靠边,也没有角靠角;(2)食品部与生鲜市场是X级关系,却安排在边靠边的位置上;(3)在主通道设计方面,蔬菜瓜果类挡住了主通道,出口收银处排队的人流与从入口进去的人流交叉,容易造成出口收银处的拥堵。
4.7.4 根据拼块图和各销售区摆放及通道设计原则、面积要求得出的各销售区的布局图,命名为一楼改进方案1,方案2。
改进方案1:6070图9 方案一超市平面图表14改进方案1的最终面积表4.7.4.1 对改进方案一的评价优点:(1)与原超市布置相比,蔬菜瓜果类与面点部、生鲜市场的距离大大减小。
与原超市布置相比,蔬菜瓜果类将成X级别的食品部与生鲜市场隔开。
增加了利用面积,很好的利用了商业资源缺点:依然有主干道拥堵的问题,入口的设置容易造成收银线拥堵。
改进方案2:此方案改变入口了位置,可以对人流达到很好的分流效果。
6070图10 方案一超市平面图4.7.4.2 对改进方案而的评价优点:(1)与原超市布置相比,蔬菜瓜果类与面点部、生鲜市场的距离大大减小;与原超市布置相比,蔬菜瓜果类将成X级别的食品部与生鲜市场隔开;增加了利用面积,很好的利用了商业资源。
(2)解决了主干道拥堵的问题,而且做到了很好的分流效果,一定程度可以避免购物高峰期的严重拥堵现象。
5总结以上的两个改进方案,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但相比原有的超市布置,有适当的改进,因此两种改进方案均可以作为最终的改进方案。
上面只是讨论了超市的作业单位布局应注意的问题,在具体的布局设计中超市还应该注意货物摆放,货物补给,灯光照明度、环境色彩设置、声音背景等问题,从而为顾客提供一个舒适、愉悦的购物环境。
超市是服务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只有不断改善老百姓的购物体验,才能够让企业具有竞争力,才能够带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