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测试规范
华为硬件测试标准

华为硬件测试标准一、前言华为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对其产品有着严格的质量要求。
硬件测试是确保华为产品品质的关键环节。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华为硬件测试的标准和方法,以确保华为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二、测试范围本测试范围涵盖了华为手机、平板、笔记本等电子设备,涉及硬件部件包括处理器、内存、硬盘、屏幕、摄像头、电池等。
此外,对于外部设备如USB接口、充电器等也进行了相应的测试。
三、测试环境1. 温度:根据设备不同,测试环境温度应在5℃-50℃之间。
2. 湿度:相对湿度应在10%-90%之间。
3. 电源:稳定的5V电源供应,确保测试过程中设备正常运行。
4. 接地:良好的接地线,保证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测试标准1. 处理器测试:包括频率稳定性、功耗、温度等。
2. 内存测试:包括读写速度、延迟、稳定性等。
3. 硬盘测试:包括读取速度、写入速度、耐久性等。
4. 屏幕测试:包括亮度和色彩准确性、耐刮性、响应速度等。
5. 摄像头测试:包括分辨率、对焦速度、夜景模式效果等。
6. 电池测试:包括充电速度、续航时间、充电效率等。
7. USB接口测试:包括电流输出、电压稳定等。
五、测试方法1. 处理器测试:使用专用软件进行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
2. 内存测试:通过读写软件进行速度和稳定性的测试。
3. 硬盘测试:使用专业硬盘性能测试工具进行读写速度和耐久性的测试。
4. 屏幕测试:通过色彩准确性和亮度测试软件进行测试。
同时,观察者在不同角度和亮度环境下对屏幕进行观察和评估。
5. 摄像头测试:在不同光线环境下对摄像头进行拍照和录像,评估分辨率、对焦速度、色彩准确性、夜景模式效果等。
同时,对摄像头的视频质量进行评估。
6. 电池测试:通过充电和放电过程,评估电池的充电速度、续航时间和充电效率。
同时,对电池的耐久性进行多次循环测试。
7. USB接口测试:通过连接不同类型和型号的设备,评估USB接口的电流输出和电压稳定性。
六、测试流程1. 准备阶段:准备所需的测试设备和工具,安排测试人员和时间。
硬件测试规范(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硬件测试规范目录1. 目的......................................................................................................... - 4 -2. 适用范围................................................................................................ - 4 -3. 定义......................................................................................................... - 4 -4. 测试工作职责 ...................................................................................... - 6 -5. 测试流程................................................................................................ - 6 -6. 测试阶段................................................................................................ - 7 - 6.1 单元测试 ............................................................................................. - 8 - 6.1.1测试对象 ........................................................................................... - 8 - 6.1.2具体要求 ........................................................................................... - 8 - 6.1.3进入准则 ........................................................................................... - 9 - 6.1.4主要内容 ........................................................................................... - 9 - 6.1.5退出准则 ........................................................................................... - 9 -6.2 集成测试 ........................................................................................... - 10 - 6.2.1测试对象 ......................................................................................... - 10 - 6.2.2具体要求 ......................................................................................... - 10 - 6.2.3进入准则 ......................................................................................... - 10 - 6.2.4主要内容 ......................................................................................... - 11 - 6.2.5退出准则 ......................................................................................... - 11 - 6.2.6应提交的文档 ................................................................................ - 12 - 6.3 确认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完整版)单板硬件测试规范

页数:第1 页共74 页电源单板硬件测试规范修订信息登记表目录前言 (5)摘要: (5)关键词: (5)缩略词解释 (5)一.目的 (5)二.适用范围 (5)三.引用/参考标准或资料 (5)四.名词解释 (5)五.测试基本原则及判定准则 (5)5.1 测试基本原则 (5)5.2 技术指标说明 (6)5.3 不合格测试项目分类准则 (6)5.4 质量判定准则 (6)5.5 测试准备 (6)六.测试仪器、测试工具、测试环境 (6)6.1 测试仪器 (7)6.2 测试工具 (7)6.3 测试环境 (7)七.测试项目、测试说明、测试方法、判定标准 (7)7.1 外观及尺寸审查 (7)7.2 电路原理图审查 (8)7.2.1 基准电路 (8)7.2.2 滤波电路 (8)7.2.3 保护电路 (10)7.2.4 看门狗电路 (10)7.2.5 ID电路 (12)7.2.6 缓冲驱动电路 (12)7.2.7 锁存电路 (13)7.2.8 分压电路 (14)7.2.9 键盘电路 (14)7.2.10模拟量通道选择电路 (15)7.2.11 有效值电路 (17)7.2.12 差分放大电路 (18)7.2.13 压频转换电路 (19)7.2.14 RS485/422电路 (21)7.2.15 RS232电路 (26)7.2.16 CAN电路 (27)7.2.17 CPU基本电路审查 (29)7.2.17.1 MCS51基本电路 (29)7.2.17.2 TI DSP基本电路 (30)7.2.17.3 MPC852基本电路 (33)7.2.17.4 ARM基本电路 (34)7.2.18 继电器电路 (37)7.2.19 交流电压采样电路 (39)7.3 信号测量 (40)7.3.1 基准电路 (40)7.3.2 看门狗电路 (42)7.3.3 时钟电路 (43)7.3.4 ID电路 (44)7.3.5 分压电路 (45)7.3.6 IIC电路 (46)7.3.7 有效值电路 (47)7.3.8 平均值电路 (47)7.3.9 差分放大电路 (49)7.3.10 交流频率采样电路 (49)7.3.11 电池熔丝状态检测电路 (51)7.3.12 压频转换电路 (53)7.3.13 光耦固态继电器 (54)7.3.14 光藕电路 (55)7.3.15 RS485/422电路 (55)7.3.16 RS232电路 (56)7.3.17 CAN电路 (57)7.3.18 CPU电路信号测量 (59)7.3.18.1 MCS51单片机基本电路 (59)7.3.18.2 DSP基本电路 (59)7.3.18.3 MPC852基本电路 (61)7.3.18.4 ARM基本电路 (62)7.4 电路计算 (63)7.4.1 TVS电路 (63)7.4.2 光耦固态继电器 (65)7.4.3 光藕计算 (66)7.4.4 差分放大电路计算 (69)7.4.5 单板电路功耗计算 (69)7.5 研究性测试 (70)7.5.1 近场骚扰测试 (70)八.附录 (73)8.1 测试方案模板 (73)8.2 测试项目手册模板 (73)8.3 单板测试CheckList (73)8.4 整流模块DSP硬件测试规范 (73)8.5 逻辑电平 (74)前言摘要:本规范介绍了电源单板硬件测试的项目、测试方法以及测试原理。
硬件测试规范完整版

硬件测试规范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项目:纯电动A级轿车项目整车控制器硬件测试规范编号:版本: V编制:校对:审核:标准化:会签:批准: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07月 10 日版本信息目录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JAC技术中心新能源汽车部整车控制器硬件测试。
该测试规范只用于研发阶段的功能测试,不包含控制器环境耐久测试。
2 参考标准3 术语解释原理图电路原理图,用原理图设计工具(EDA)绘制的,表达硬件电路中各种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图。
网络表由原理图设计工具自动生成的,表达元器件电气连接关系的文本文件,一般包含元器件封装、网络列表和属性定义等组成部分。
PCBPrint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
目前大多数的电路板都是采用贴附抗蚀刻剂(压膜或涂布),经过曝光显影后,再用蚀刻方式做出电路板。
布局PCB设计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把元器件放置到印刷电路板上的过程。
单位换算1 英寸(mil)=毫米(mm)1克(g)=盎司(OZ)4 硬件单元系统测试规范数字信号输入测试在试验室里,按照电路设计原理图,在万能板上离线搭建开放测试电路。
利用万用表,示波器,独立可调电源,信号发生器等设备进行电路调试,特别是器件参数的调整。
测试结果和电路调整应该做好相应的纪录。
硬件电路的变更纪录,包括试验过程中测试和实验数据的纪录和模块参数的更新和调节。
纪录表格模板见第6章附录。
输入信号的来源,有实际部件的,需要将实际部件接入电路;如果实际部件获取比较困难的,如ABS控制器等,可以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需要的信号。
电路测试和调整的内容包括:A.正常信号输入下,电路能否正常工作。
特别是需要通过示波器观察实际信号的跳变过程。
如果电路无法正常工作,或正常工作了,但信号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时,应该进行参数调整,如更换电阻阻值等。
如果是电路原理本身逻辑有问题,可采用在Mulisim上进行电路仿真,确认逻辑是正确的后,再实际搭建电路调整。
硬件测试操作规程

硬件测试操作规程1. 引言硬件测试是确保计算机硬件设备正常工作以及与软件系统的相互配合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测试工作的高效进行,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硬件测试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硬件测试的基本流程、要求和常用的测试方法。
2. 测试准备2.1 硬件清单在进行硬件测试之前,需要准备一份详细的硬件清单,包括设备名称、型号、配置和数量等信息,以便对实际设备进行核对。
2.2 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应符合实际应用场景,包括硬件连接、系统设置和网络环境等。
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以免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2.3 测试工具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与设备,例如万用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以便对硬件进行全面的测试和分析。
3. 硬件测试流程3.1 设备连接按照硬件清单的设备信息进行正确的硬件连接,确保设备之间的连接稳定可靠。
3.2 设备开启按照设备的说明书或标准操作程序进行设备的开启,包括供电、开关、按键操作等。
3.3 硬件功能测试根据硬件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各项功能测试,包括但不限于输入输出接口、扩展槽位、传感器和执行器等。
通过测试工具和测试程序对硬件功能进行验证,确保其正常工作。
3.4 性能测试在硬件功能测试通过后,进行性能测试。
例如,针对处理器、内存、磁盘等核心硬件组件的性能测试,验证其计算、存储和传输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5 兼容性测试对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的兼容性进行测试,包括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等。
确保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可以相互配合,并能正常工作。
3.6 安全性测试对硬件设备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包括电源管理、防火墙、密码设置和数据加密等。
确保硬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安全隐患,保护用户的数据和隐私。
4. 测试记录与分析对测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测试结果和异常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记录包括测试时间、测试人员、测试工具和设备信息等。
在测试完成后,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估硬件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5. 测试报告与验证根据测试记录和分析结果,撰写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目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和建议改进等内容。
硬件测试规范

硬件测试规范目录1. 目的 ........................................................ - 3 -2. 适用范围 .................................................... - 3 -3. 定义 ........................................................ - 3 -4. 测试工作职责 ................................................ - 4 -5. 测试流程 .................................................... - 4 -6. 测试阶段 .................................................... - 5 - 6.1 单元测试 ................................................... - 6 - 6.1.1测试对象.................................................. - 6 - 6.1.2具体要求.................................................. - 6 - 6.1.3进入准则.................................................. - 6 - 6.1.4主要内容.................................................. - 6 - 6.1.5退出准则.................................................. - 6 - 6.1.6应提交的文档.............................................. - 7 - 6.2 集成测试 ................................................... - 7 - 6.2.1测试对象.................................................. - 7 - 6.2.2具体要求.................................................. - 7 - 6.2.3进入准则.................................................. - 7 - 6.2.4主要内容.................................................. - 7 - 6.2.5退出准则.................................................. - 8 - 6.2.6应提交的文档.............................................. - 8 - 6.3 确认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板硬件测试规范方案

单板硬件测试规范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单板硬件测试提供一个规范方案,以确保单板硬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单板硬件测试是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硬件功能和性能的全面测试,可以确认硬件设计是否满足需求,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缺陷。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单板硬件测试的步骤、测试要求和测试报告的格式。
2. 测试步骤2.1 硬件功能测试硬件功能测试用于验证单板硬件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测试步骤如下:1.搭建测试环境:准备测试所需的设备和仪器,包括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2.确认测试用例:根据产品需求文档或者设计文档,编写相应的测试用例,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要求。
3.连接测试设备:根据测试用例,将测试设备正确连接到单板硬件。
4.进行测试:按照测试用例的要求,对单板硬件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
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5.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数据和观察结果,判断单板硬件功能是否正常。
6.生成测试报告:根据测试结果,编写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目的、测试环境、测试用例、测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2.2 硬件性能测试硬件性能测试用于评估单板硬件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测试步骤如下:1.确定性能指标:根据产品需求和设计要求,确定硬件性能测试的指标,例如频率响应、信噪比、功率消耗等。
2.搭建测试环境:根据测试指标,准备相应的测试设备和仪器。
配置测试环境,包括信号源、功率计、示波器等。
3.进行测试:按照测试指标和测试条件,对单板硬件进行性能测试。
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4.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数据和观察结果,评估单板硬件的性能表现。
5.生成测试报告:根据测试结果,编写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目的、测试环境、测试指标、测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3. 测试要求单板硬件测试的要求如下:1.准确性:测试过程要准确无误,测试结果要可靠可重复。
2.全面性:覆盖所有硬件功能和性能指标,确保测试的全面性。
3.严谨性:测试步骤要详细清晰,测试数据要准确可信。
硬件测试规范

硬件测试规范硬件测试规范是指在硬件产品研发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稳定,制定的一系列测试规范和流程。
以下是一份硬件测试规范,内容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环境、测试任务和测试报告等。
一、测试计划1. 确定测试目标:明确硬件产品的测试目标,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等。
2. 制定测试计划:确定测试的时间安排、测试的范围和测试的资源需求等。
3. 编写测试用例:根据产品的需求文档编写相应的测试用例,确保覆盖产品的所有功能和需求。
4. 确定测试的优先级:根据产品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确定测试的优先级,合理分配测试资源。
5. 制定测试策略:确定测试的方法和工具,包括手动测试、自动化测试、压力测试等。
二、测试环境1. 硬件环境:确定硬件测试所需的硬件设备和硬件配置,包括测试用机、外接设备等。
2. 软件环境:确定硬件测试所需的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3. 测试工具: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包括性能测试工具、自动化测试工具等。
三、测试任务1. 功能测试:对硬件产品的各项功能进行验证,确保产品符合需求文档中的功能要求。
2. 性能测试:测试硬件产品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数据处理能力等。
3. 稳定性测试:测试硬件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长时间运行测试、异常情况处理等。
4. 安全测试:测试硬件产品的安全性,包括漏洞测试、权限控制测试等。
5. 兼容性测试:测试硬件产品的兼容性,包括软件兼容性测试、硬件兼容性测试等。
6. 可靠性测试:测试硬件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包括可靠性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等。
四、测试报告1. 编写测试报告:对每个测试任务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测试名称、测试目的、测试过程、测试结果等。
2. 分析测试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包括功能缺陷、性能问题、稳定性问题等。
3. 提出改进建议:根据测试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产品团队解决问题和改进产品质量。
4. 归档测试报告:将测试报告归档保存,方便后续回顾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件测试规范目录1. 目的 (2)2. 适用范围 (2)3. 定义 (2)4. 测试工作职责 (3)5. 测试流程 (3)6. 测试阶段 (4)6.1 单元测试 (4)6.1.1测试对象 (4)6.1.2具体要求 (4)6.1.3进入准则 (5)6.1.4主要内容 (5)6.1.5退出准则 (5)6.1.6应提交的文档 (5)6.2 集成测试 (6)6.2.1测试对象 (6)6.2.2具体要求 (6)6.2.3进入准则 (6)6.2.4主要内容 (6)6.2.5退出准则 (7)6.2.6应提交的文档 (7)6.3 确认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1测试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2具体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3进入准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4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5退出准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6确认测试应提交的文档....................................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系统测试 (7)6.4.1测试对象 (7)6.4.2具体要求 (7)6.4.3进入准则 (7)6.4.4主要内容 (8)6.4.5退出准则 (8)6.4.6应提交的文档 (8)7. 测试用例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设计测试用例的基本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测试用例的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对缺陷的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对缺陷(BUG)的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对缺陷(BUG)的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目的在策略和方法上说明计划、管理测试活动,指导测试进行,以发现硬件的错误,验证硬件是否满足系统需求说明书和硬件设计说明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硬件产品的各个测试阶段。
读者是所有的硬件测试人员及与测试相关的人员。
3. 定义页号Page 3 of 9 4. 测试工作职责测试的目标是: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总结经验,起到保证硬件设计达到设计要求的作用。
单板开发组负责单板测试过程的组织和实施,同时为硬件系统测试提供配合和支持,具体包括实施完成单板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法文档、进行单板测试、完成单板测试报告,交付单板硬件,配合硬件系统测试。
硬件系统开发组负责硬件系统测试过程的组织和实施,同时为硬件平台系统测试提供配合和支持,具体包括实施完成硬件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法文档、进行硬件系统测试、完成硬件测试报告,交付硬件系统。
测试组负责整个硬件平台系统测试过程的组织和实施,实施完成硬件平台系统测试和交付测试,单板软件组配合硬件平台测试工作。
具体包括完成硬件平台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法文档、进行硬件平台系统测试、完成硬件平台测试报告。
5. 测试流程测试需求在项目启动时给予说明。
测试开始时,应该完成测试计划。
测试开始后,由于测试情况有变化,可能导致测试计划文档内容的变化。
如果文档内容有明显变化,必须在文档中添加变更历史来记载这些变化。
单板测试、硬件系统测试、硬件平台系统测试以及测试的其它阶段,均涉及如下活动:a.测试计划:对测试方法和资源的分配进行计划,参见《测试计划》模板;b.测试设计和开发:详细描述各个测试阶段的测试方法,特别是测试信号的设计,参见《测试方法说明》,搭建测试环境;c.测试执行:按照测试计划执行测试过程,决定测试项目是通过/失败;d.测试报告:记录测试结果和测试问题,参见《测试报告》模板;e.测试评估:按照测试标准评价测试系统。
6. 测试阶段6.1 单板测试6.1.1测试对象每一个板卡的设计和实现。
6.1.2具体要求(1)测试计划, 由开发组负责人和开发人员在详细设计阶段进行制定,明确测试范围、测试方法和对测试进度的安排。
单板测试计划中应该明确所有测试项。
(2)测试的设计和开发由开发人员进行。
(3)如果使用测试工具应在测试计划中给出,并在测试设计中给出详细说明。
(4)测试方法主要采用白盒测试,辅以黑盒测试。
(5)测试信号应该根据被测单元的性质而设计。
(6)测试项要含盖所有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7)测试出现问题时,开发人员应该协商计划下一轮测试如何展开。
6.1.3进入准则(1)已生成《单板测试计划》、《单板测试方法说明》(2)单板硬件已完成调试。
(3)测试设备已准备就绪。
6.1.4主要内容单板测试在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检查:(1)单板结构测试-----检测被测单板的物理尺寸:形状,厚度,器件高度,器件位置,定位孔等。
(2)上电,掉电测试-----检测被测单板的上电,掉电时序,冲击电流峰值,电流泻放速率等。
(3)时钟信号----检测时钟信号的精度和波形质量。
(4)芯片间的接口信号-----检测接口信号时序及波形质量。
(5)芯片功能测试----检测芯片功能是否正常。
(6)接口信号测试----检测接口信号是否正确。
(7)功耗测试----检测最大功耗和平均功耗。
(8)性能测试-----检测设计性能。
6.1.5退出准则(1)单板功能与设计需求一致。
(2)单板接口与设计需求一致。
(3)单板结构与设计要求一致。
(4)功耗与设计要求一致。
(5)完成《单板元测试报告》。
6.1.6应提交的文档测试开始时,需要提交的文档:《单板测试计划》、《单元测试方法说明》。
测试结束时,需要生成的文档:《单板测试报告》,完整的《单板测试方法说明》。
6.2 硬件系统测试6.2.1测试对象由单板构成的模块或子系统。
6.2.2具体要求(1)测试计划由项目负责人和主要设计人员在概要设计阶段进行制定。
(2)测试的设计和开发由开发人员进行。
(3)确认各单板无错误的连接。
(4)测试出现问题时,开发人员应该协商计划下一轮测试如何展开。
6.2.3进入准则(1)已完成单板测试。
(2)已经生成《硬件系统测试计划》、《硬件系统测试方法说明》。
(3)测试模块或子系统已装配完毕。
(4)测试设备已就绪。
6.2.4主要内容(1)结构测试-----检测被测系统的物理尺寸,形状。
(2)上电,掉电测试-----检测被测系统各单板的上电,掉电次序,冲击电流峰值,电流泻放速率等。
(3)时钟信号----检测板间时钟信号的精度和波形质量。
(4)接口信号-----检测板间接口信号时序及波形质量。
(5)系统功能测试----检测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6)接口功能测试----检测接口功能是否正确。
(7)功耗测试----检测最大功耗和平均功耗。
(8)性能测试-----检测设计性能。
(9)配置变更测试-----检测系统的各种配置下的功能及性能。
(10)稳定性测试-----检测系统的稳定工作能力。
6.2.5退出准则(1)系统功能及性能与设计需求一致。
(2)内,外接口与设计需求一致。
(3)结构与设计要求一致。
(4)功耗与设计要求一致。
(5)配置能力与设计要求一致。
(6)完成《单板系统测试报告》。
(7)6.2.6应提交的文档测试开始时,需要提交的文档:《硬件系统测试计划》、《硬件系统测试方法说明》。
测试结束时,需要生成的文档:《硬件系统测试报告》、完整的《硬件系统测试方法说明》。
6.4 硬件平台系统测试6.4.1测试对象经过集成单板软件的硬件平台系统。
6.4.2具体要求(1)系统测试计划由项目负责人在需求分析阶段进行制定,决定具体哪些方面的测试。
(3)系统测试由测试组负责开展,项目开发组给以配合。
6.4.3进入准则(1)已完成硬件系统测试。
(2)已集成单板软件系统。
(2)已经生成《硬件平台系统测试计划》、《硬件平台系统测试方法说明》(3)测试设备已就绪。
(4)测试代码已通过编译。
6.4.4主要内容硬件平台系统测试是要验证系统是否具备了交付给高层软件使用,是否满足系统需求和功能规格说明书中的要求,一般需要以下几方面的测试:(1)功能测试(2)性能测试(3)强度测试(4)可靠性测试6.4.5退出准则(1)完全执行了硬件平台系统测试计划中的每个测试用例(2)平台系统测试中发现的错误已经得到修改并且通过了测试。
(3)完成了《平台系统测试报告》及相应的《BUG报表》。
6.4.6应提交的文档测试开始时,需要提交的文档:《硬件平台系统测试计划》、《硬件平台系统测试用例说明》。
测试结束时,需要生成的文档:《硬件平台系统测试报告》、完整的《硬件平台系统测试用例说明》及相应的《BUG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