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全网通手机硬件测试标准汇编
【4G+(VOLTE)知识】_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规范-第一分册-VoLTE终端测试规范-v1.1

第一分册:VoLTE 终端测试规范
V1.1
目 次
目次....................................................................................................................................................................... I 前言..................................................................................................................................................................... II 中国联通 LTE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规范 第一分册 VoLTE 终端测试规范 v1.1............... 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缩略语............................................................................................................................................................... 3 4 概述................................................................................................................................................................... 4
华为__整机硬件测试标准

返回编号用例名称测试条件测试步骤测试用例_预期结果样机数量备注测试结果Reliability_test_001载重测试(硬载重)普通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触摸屏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三防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8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1.测试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2.手机正面向上正常放置在水平测试钢台上,对手机整个正面施加规定的压力,停留两秒钟。
3.手机正面向下正常放置在水平测试钢台上,对手机整个背面施加规定的压力,停留两秒钟。
4.每完成一步对样机进行检查(检MMI),测试完成进行终检(检MMI、通话、外观……)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3载重测试压块面积应与手机相当且压块与手机间应加垫1~2mm泡棉测试过程中手机不能关机,测试完成后手机机械电气功能正常(重点关注LCD性能)。
Reliability_test_002载重测试(软载重)普通手机/触摸屏手机开机状态下,整个正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1.测试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2.普通手机/触摸屏手机开机状态下,整个正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3.测试完成进行终检(检MMI、通话、外观……)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3软载重测试压块面积应与手机相当或大于手机,且压块为硅橡胶压头(测试压头硅橡硬度应在肖氏70±5度)。
Reliability_test_003挤压测试(1)0.5kgf,挤压中心点,不允许出现水印(2)10kgf,金属棒压头(杆直径8mm,压头弧半径10mm),挤压如下位置,屏幕9个点,听筒位置,FPC位置,sensor位置,芯片上方各一次;4.5kgf,摄像头中心点;10kgf,2s,IC中心,IC两侧各5次(压头以10mm/min的速度施加力)翻盖机内屏不挤压1)试验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2)将产品固定在测试平台上,样品与测试平台之间需要放置3mm厚的防静电皮(静电皮的尺寸要大于产品的尺寸)。
MTK4G智能手机电流测试相关标准数据

≤300mA
≤300mA
≤300mA
≤250mA
≤250mA
≤250mA ≤180mA 22dBm ≤180mA 22dBm ≤180mA 22dBm ≤180mA 22dBm ≤180mA 22dBm ≤180mA 22dBm ≤680mA 22dBm ≤680mA 22dBm ≤680mA 22dBm ≤680mA 22dBm ≤680mA 22dBm ≤680mA 22dBm ≤680mA 22dBm ≤680mA 22dBm ≤680mA 22dBm ≤680mA 22dBm ≤680mA 22dBm ≤680mA 22dBm ≤450mA 21.5dB ≤450mA 21.5dB ≤450mA 21.5dB ≤450mA 21.5dB ≤450mA 21.5dB ≤450mA 21.5dB ≤450mA 21.5dB ≤450mA 21.5dB ≤450mA 21.5dB ≤450mA 21.5dB ≤450mA 21.5dB ≤450mA 21.5dBm ≤750mA 21.5dBm ≤750mA 21.5dBm ≤750mA 21.5dBm ≤750mA 21.5dBm ≤750mA 21.5dBm ≤750mA 21.5dBm
大功率时发 射电流 FDD-LTE Transmit current under maximum Power status (最大带宽)
Band 7
Band 20
2850 3100 3350 6250 6300 6349
≤830mA 21.5dBm ≤830mA 21.5dBm ≤830mA 21.5dBm ≤750mA 21.5dBm ≤750mA 21.5dBm ≤750mA 21.5dBm
手机电流测试报告 检 测 内 容 Mobile phone Current Testing Report
手机硬件测试规范

GSM/GPRS手机主板测试规程目次前言 (IV)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测试环境与仪表 (2)4.1正常测试环境 (2)4.2测试仪器和设备 (2)5测试内容列表 (3)6无线指标测试 (5)6.1常规射频性能测试 (5)6.1.1频率误差和相位误差 (5)6.1.2发射机载频峰值功率和突发脉冲定时 (6)6.1.3输出射频频谱 (8)6.1.4参考灵敏度 (9)6.1.5接收机有效输入电平范围 (9)6.1.6RXLEV (10)6.1.7接收机适用的输入电平 (10)6.1.8共信道抑制能力 (11)6.1.9邻信道抑制能力 (12)6.1.10互调抑制能力 (13)6.1.11接收机阻塞和杂散响应抑制能力 (14)6.1.12接收机AM抑制能力 (14)6.1.13杂散发射 (15)6.2长时间工作测试 (17)6.2.1发射功率和脉冲包络定时 (17)6.2.2频率误差和相位误差 (17)6.2.3发射输出频谱 (17)6.2.4参考灵敏度 (18)6.2.5低电压长时间工作 (18)6.3GPRS射频性能测试 (19)6.3.1频率误差和相位误差 (19)6.3.2发射功率和脉冲包络定时 (19)6.3.3发射输出频谱 (20)6.3.4BLER测试 (20)6.4其他测试 (22)6.4.1全频道扫描测试 (22)6.4.2电压拉偏测试 (22)7基带功能指标测试 (23)7.1下载/校准 (23)7.1.1Flash下载 (23)7.1.2校准/终测 (23)7.2开关机测试 (24)7.2.1开关机电压 (24)7.3系统连接器 (24)7.3.1系统连接器 (24)前言本标准主要规定了GSM/GPRS手机在整机硬件测试中的相关测试内容、测试方法和判断标准。
本标准主要依据GSM/GPRS手机相关国家标准规范、进网检测要求和事业部内部报告模板制定,为整机硬件测试提供参考。
手机整机测试标准

目录1 简介 (2)1.1目的 (2)1.2适用范围 (2)1.3责任 (2)2手册内容 (2)2.1测试项目 (2)2.1.1电性能测试 (2)2.1.2ESD测试 (2)2.1.3软件功能测试 (2)2.1.4用户试用 (2)2.1.5场地测试 (2)2.1.6环境测试 (3)2.1.7寿命测试 (3)2.1.8机械强度测试 (3)2.1.9包装成品测验 (3)2.1.10其它测试 (3)2.1.11附件(旅充、座充、电池、耳机)测试 (3)3测试标准 (4)3.1电性能测试标准 (4)3.2功能/软件测试 (4)3.3用户试用 (4)3.4场地测试 (4)3.5ESD静电测试 (4)3.6环境测试 (5)3.7寿命测试 (6)3.8机械强度测试 (7)3.9其它测试 (7)3.10包装成品测试 (8)1 简介1.1 目的制定整机中试过程中的测试标准。
1.2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中试过程中的整机。
1.3 责任中试工程师、品质工程师。
2 手册内容2.1测试项目2.1.1电性能测试按照GSM规范和移动电话相关标准,测试手机的各项重要电性能指标;2.1.2ESD测试测试手机在静电环境中的性能;2.1.3软件功能测试测试用户手册规定的各项功能,以及模拟软件的极端使用条件,测试软件的性能;2.1.4 用户试用验证移动电话在移动网络上能否正常使用,互联互通,功能设计、人机界面等是否达到设计和用户使用的要求,分为普通用户试用和专业用户试用;2.1.5 场地测试在各地网络环境,实地测试手机的功能及网络兼容性;2.1.6环境测试模拟手机使用的各种恶劣环境,测试其性能是否达到要求;主要包括高/低温试验、湿热试验、盐雾试验、温度冲击试验及灰尘实验等。
2.1.7寿命测试测试各易损部件的工作寿命是否达到规格要求;主要包括背光、振子、电池、振铃、按键测试、耳机插拔试验、受话器寿命试验、耳塞拉拔试验、旅充插拔试验、座充接触片可靠性及旅充连接线的缠绕实验;2.1.8 机械强度测试测试手机机械结构的强度以及关键部件的抗磨损性;主要包含振动测试、跌落测试、冲击测试、翻盖强度、硬度测试及耐磨测试等。
中国联通4G手机定制测试规范V 2.1汇总

QB/CU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X1X2X3-ABC(DEFG)中国联通4G手机定制测试规范 V2.1Customization Specification for China Unicom 4G Mobile Phone(V2.1)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和术语 (1)3.1 缩略语 (1)3.2 术语和定义 (2)4 测试环境 (2)4.1 网络设备要求 (2)4.2 被测设备要求 (2)5 功能测试 (3)5.1 无线功能测试 (3)5.1.1 频段及模式 (3)5.1.2 终端数据速率测试 (3)5.1.3 语音回退测试 (3)5.1.4 VoLTE功能测试(可选) (4)5.2 APN设置测试 (4)5.3 手机UI和开关机动画测试 (5)5.3.1 网络标识及数据业务连接标识显示测试-单卡LTE终端 (5)5.3.2 网络标识显示及数据业务连接标识测试-双卡LTE终端(卡槽位置与网络制式固定对应方式) (6)5.3.3 网络标识显示及数据业务连接标识测试-双卡LTE终端(卡槽位置和网络制式灵活对应方式) (8)5.3.4 数据服务开关测试 (10)5.3.5 开机动画测试 (10)5.3.6 关机动画测试(如智能操作系统不支持,可不做要求) (11)5.3.7 定制菜单图标 (11)5.3.8 3G高清语音标识显示 (12)5.4 对智能卡的支持 (12)5.4.1 联通SIM卡 (13)5.4.2 联通USIM卡 (13)5.5 终端安全等级 (14)5.6 终端NFC能力 (14)5.7 终端3G高清语音功能测试 (14)5.7.1 通话双方终端均支持AMR-WB,且均在支持AMR-WB的WCDMA网络进行语音业务 (14)5.7.2 通话双方仅一方终端均支持AMR-WB,且均在支持AMR-WB的WCDMA网络进行语音业务. 155.7.3 AMR-WB语音通话中,当一方或双方移动到不支持AMR-WB的网络 (15)5.7.4 通话双方终端均支持AMR-WB,但通话一方或双方在仅支持AMR-NB的WCDMA网络进行语音业务 (16)5.8 终端3G高清语音性能测试 (16)5.8.1 声学性能测试 (16)5.8.1.1 发送灵敏度/频率特性 (16)5.8.1.2 接收灵敏度/频率特性 (16)5.8.1.3 发送响度评定值 (16)5.8.1.4 接收响度评定值 (16)5.8.1.5 空闲信道噪声 (16)5.8.1.6 侧音特性 (16)5.8.1.7 声学回声控制 (17)5.8.1.8 发送失真 (17)5.8.1.9 接收失真 (17)5.8.2 电学性能测试 (17)5.8.2.1 AMR-WB码率测试 (17)5.8.2.2 语音数据业务并行,AMR-WB码率测试 (18)5.8.2.3 AMR-WB码率测试,有fading (19)5.8.2.4 AMR-WB码率重新配置测试 (21)修订记录 (22)前言本规范的制定是根据中国联通4G业务规划和市场要求,参考行业发展状况和趋势,以及国内外运营商实施方案,为中国联通4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定制提供依据。
手机硬件测试标准(一)

手机硬件测试标准(一)目录CONTENTS 1•概述2•手机硬件测试环境2•整机电源测试一、概述1 目的规范手机整机硬件系统/单元测试方法,检验整机硬件/软件设计是否符合标准(规范)。
2 适用范围规范本公司自研手机及委外研发手机通用测试、测量方法、原理以及指导建议,在实际产品中,由于不同的平台、不同的需求,硬件差别较大,测试测量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可根据本规范的建议的项目、方法、原理进行测试验证;若本规范没有涵盖的测试项目,也可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做好测试计划,力求覆盖整个系统的每个单元。
3 参考文献《YD/T1538-2006 数字移动终端音频性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业务卡管理体系 SIM 卡基础技术规范》《SD Specifications Part 1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 Version 2.00》4 术语Tr:信号上升时间,是指信号幅度从 10%上升至 90%的时间Tf:信号下降时间,是指信号幅度从 90%下降至 90%的时间Vih:输入电压上限Vil:输入电压下限Voh:输出电压上限Vol:输出电压下限二、手机硬件测试环境1 正常测试条件1.环境条件:温度:20℃~30 ℃相对湿度:45~75%气压:86kPa~106kPa2. 电源电压:3.9V2 极限测试条件1. 温度:极低温度:-15℃极高温度:55℃2. 相对湿度干燥环境:相对湿度<5%潮湿环境:相对湿度>93%3. 气压:气压要求和正常环境下一致。
4. 电源电压:极高电压:4.3V极低电压:3.5V3 极限条件测试流程1、在极限条件的建立期间,被测设备可以处于关机状态,在测试环境建立后,将被测设备在测试环境下放置在 30 分钟,达到热平衡后,启动被测设备,开始测试。
2、极限条件测试至少必须覆盖以下情况<1>. 极低温度、极低电压、正常湿度;<2>. 极低温度、极高电压、正常湿度;<3>. 极高温度、极低电压、正常湿度;<4>. 极高温度、极高电压、正常湿度;<5>. 正常温度、正常电压、潮湿环境;4 单板/系统工作条件单板/系统要可靠接地单板/系统上电正常工作,各模块工作均正常,30分钟后再开始测试单板/系统在轻载及满载情况下均应测试单板/系统电源稳定在额定电压±3%范围内5 测试手法要求1、测试点尽量不要引飞线,非引不可也要尽量短2、尽量减少探头探针与探头地线所构成的环路面积3、手不要触摸测试信号4、2个探头不能共用同一地线5、测量时,使输入信号达到最大示波器的满刻度6、测量时,示波器探头和电缆要远离潜在串扰源的地方7、测试过程中,禁止在测试环境附近打电话或使用其他有强辐射的设备,避免对测试结果产生干扰8、测量时,如果测量结果超出规格,须再次确认测试点与芯片规格,确认测量条件及测量方法无误后,更换新的PCBA板测量,若测量结果仍是Fail,则定性为Bug并与硬件/软件人员确认。
手机硬件测试标准

无
无
新版发行
版本:B/1
改动者 审批者 生效日期 邓春光 孙晓东 2015.9.10
文件会签 会签部门
会签人/日期
会签部门
会签人/日期
QS形式审查 文件控制标识
第1页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质量中心三阶文件
版本:B/1第1页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MZ-QC-03-663
手机硬件测试标准
(B/1 版)
编制:邓春光 审核:高旭 孙晓东 批准:白永祥
发布日期:2015年09月08日
实施日期:2015年09月10日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质量中心三阶文件
修改历程
版本号
改动前内容
改动后内容
改动说明原因
B/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件测试标准V1.0发布版本目 录01.功耗 V2.1002.信号指示V2.1203.电源管理 V3.604.GSM&GPRS&EGPRS V2.605.WCDMA V2.606.LTE V1.1107.TDSCDMA V2.1008.CDMA V2.709.HSPA数据业务 V2.010.RFID SIM V2.211.NFC V1.912.Bluetooth V2.813.WiFi V2.814.GPS V2.1115.Camera V2.816.FM V1.917.射频互扰V1.0B性能 V1.919.LCD V2.720.TP V2.821.Sensor V2.1222.小器件 V1.923.音频 V3.224.冲突 V1.1025.温升 V2.1126.OTA V2.427.SAR V1.928.EMC V1.929.Safety V1.9 30.机械可靠性V2.7 A标 V1.0 31.机械可靠性V2.7 B标 V1.0 32.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 V1.0 33.环境可靠性 V1.12 34.长期稳定性 V2.2 35.中长期老化 V1.12 36.单体测试 V1.1 37.皮套测试 V1.0日期修订版本1、随机振动、正弦振动、工作冲击的测试条件部分的描2、CMMB天线有源测试灵敏度指标降为“所有频点均值小于-92dBm,90dBm”3、功耗部分指标增加备注,返回待机和TP功耗标准降低4、GSM射频部分增加表1、2、35、中长期老化测试中的每项测试样机数从32pcs修改为16pcs 1、举例说明返回待机功耗用例;2、电源管理整理测试项分类、用例名称、顺序;修改电量计测试,下待机放电测试;增加4pin电池测试用例;增加充电器兼容性测试用3、WCDMA、TDSCDMA用例重新整理测试项;4、NFC用例:对电池低电、无电的电压做了补充说明;5、BT用例增加3.0要求和高低温要求;6、GPS用例增加MTK&博通芯片标准;7、Camera用例增加主观测试标准;8、FM用例增加WP测试用例;9、增加ATV用例;10、音频用例整理TDD用例;11、温升用例增加WIFI热点、双模双通、GPS要求;12、机械可靠性用例分为B标和E标;13、增加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14、低温工作修改为温度变化范围-10℃、-15℃、-20℃;15、增加A-GPS OTA要求;16、EMMC长期稳定性用例更新。
版本:V1.0 更新时间:20160427修订记录描述初稿完成。
1、EMMC长期稳定性用例更新;2、中长期SP和FP明确要求;3、明确5.0寸以上跌落要求。
1、功耗:主要是基本项的耳机和免提部分合并变少了,准有所变更。
2、信号指示部分刷新到最新要求;3、电源管理:电压精度和二次充电增加4.35V电池的要求,另增加初4、射频部分格式变更,公司测试项有增加全信道的频率及相位方面无明显变化。
5、蓝牙增加Ver4.0的测试项,WIFI增加5G的测试项,GPS预期结果修6、camera模块:新增D50光源与闪光灯下色彩测试、锐化测试、对焦下color shading测试、曝光测试几个大项。
7、LCD部分,修改了几处描述,见红色字体。
增加残影测试。
客观测果的描述。
8、TP部分:变更较大,删除和增加都有。
需仔细审核。
9、音频主要变更:调整客观测试样机数,免提测试项增加,免提频项;增加备注;删除“国内重点城市测试”用例10、射频、OTA及信号指示部分,都增加LTE;11、机械可靠性:增加验证类测试和拉杆天线测试模块;部分测试项更,见红色字体;涂层的测试项增加增加抗MEK测试;B标涂层的环准修正12、冲突用例简化,增加LCD和TP的冲突测试样机数及测试场景描述13、可靠性:温度冲击的用例更新,样机数量更新;环境测试增加配14、温升:增加GPS&AGPS的测试要求;15、EMC标准不变,ESD拆分为小项16、增加专项测试用例17、长期稳定性:EMMC用例与flash用例合并18、增加单体测试1、变更TP冲突的预置条件.“充电器和触摸屏抗共模干2、“TIS与马达震动测试冲突”样机数改为5台;3、专项测试中修改”TP 低温工作测试“测试步骤;4、专项用例中,增加”常温到低温温度突变测试”5、低温工作的-20摄氏度下的时长改为2小时,-20度情况下增加对温描述6、蓝牙输出功率增加Class 2功率等级标准7、冲突测试:TP冲突测试中,变更预置条件、测试步骤及判定条件距离的主观测试.修改TIS与LCD冲突用例8、专项测试中,增加充电口读取精度测试9、单体测试中合入单体测试策略1、BT更新为V2.8版本:增加FCC BT测试项目2、TP测试:共模测试和电容值检测增加样机数及标准变更,其他变3、WIFI测试:增加wifi信道验证、wifi信令与非信令功率差异、wi4、专项测试:增加“所有卡槽的IMEI读取测试”5、删除FP的信号指示用例、电源管理用例及长期稳定性用例6、Camera测试:增加13M的测试标准,具体标准见测试项蓝色部分7、音频测试:用例中的蓝底红色字部分为修改项8、Sensor:重力感应器模块增加倾斜精度测试9、机械可靠性B标:删除包装测试里面重复的4项10、OTA:修改移动的双卡双待双通的互扰标准,增加移动对T+C和T 要求11、冲突测试中的无线场景测试部分修改测试用例,修改较多,具体12、修改功耗测试的部分测试步骤,原描述有错误的或不清楚的,红部分13、双卡产品,要求射频、音频、冲突、专项、可靠性、功耗等与双模块,需对双卡槽都进行测试1、冲突:RFID SIM卡与最大功率发射冲突修改为铁板场2、机械可靠性:修改为V2.7标准;3、专项用例放入各个模块;4、OTA:标准更新:增加中国电信的CDMA限值要求;调整GSM和TD部Wi-Fi的测试方法,增加Wi-Fi手模限值;调整AGPS TIS和UHIS限值;的测试方法描述;互扰测试。
5、camera:用例里面色彩还原性DeltaD修改为DeltaE;6、LCD:客观测试明确测试要求,增加响应时间、水波纹、NTSC;7、功耗:开机电流测试,增加测试手法备注;8、EMC:增加USB口和电池口的浪涌测试;9、去掉ATV和可靠性E标;10、增加射频互扰;11、CDMA增加BC10标准;12、GPS更新,高通去掉OoS;MTK增加traffic;13、HSPA更新,增加频段;14、增加RFID_SIM;15、TDSCDMA更新:HSDPA简单指标增加两条;复杂性能测试II增加三增加一条;变更复杂指标性能I;高低温测试指标中加入HSPA指标测16、sensor更新:重构环境光传感器测试用例,主要增加连续调光方增加精度、角度、背光调节时间等用例;新增虚拟陀螺仪测试用例;测试用例;优化指南针冲突用例,增加了手机倾斜时的干扰测试;17、电源管理:修改低电压3.5V不能开机,覆盖4.35V电池;删除充容量测试;增加充电线阻抗测试、加州能效测试;18、对用例标准整体进行了优化,增加了人手长时间接触区域和非长域;增加了camera录像、现网的测试用例;增加了游戏、视频、现网速度测试用例;增加了wifi在线视频测试场景;删除了正常网络通话删除了正常网络在线视频测试(充电)、正常WIFI热点测试(充电)频通话测试(充电)、正常网络数据业务测试(充电)以及双通测试升测试还包含安规温升测试,遵循《DKBA 6459-2012.09 手机 产品规范V1.0》及其更新版本;19、根据《终端 信号显示设计指导书V1.0》更新后的LTE标准,更新2014/6/26V10.4评审版本1、USB眼图测试部分改为Far-End测试;2、音频模块的Abnomal_Test Case_006~009用例,取消“测试12小时项不要求时间,是用例笔误3、长期稳定性的flash测试部分用例变更、camera用例变更、LCD用4、电源管理用例刷新1、功耗的模块用例、应用用例和返回待机部分更新;2、OTA部分,互扰用例按中移动运营商最新用例刷新;3、射频互扰部分,由于产品形态五花八门,暂不好完整覆盖所有方模板,要求双通项目都要增加射频互扰测试;4、目前充电器已全部使用公司归一化器件,可靠性中充电器测试标5、电源管理:满电后重新插拔充电器充电测试,判定条件增加高压1、功耗用例变更:增加双卡各制式组合并存功耗,增加耗用例;增加皮套在位闹铃返回待机;增加TP灭屏手势功能的功耗。
2、增加灭屏手势的TP主观用例;3、增加LCD色温标准;4、增加皮套标准;5、电源管理用例更改 V[3].61)SP电池电压检测测试:优化用例步骤描述;2)修改电池过流保护测试为“电池短路/过流保护测试”,区分短路态测试方法,明确测试标准;3)新增“外电源在位关机门限测试”;4)增加双色灯指示要求;增加业务电流大于充电电流时的关机电压要5)4PIN电池识别,不区分内置和外置电池。
6、TP模块增加对产品标配贴膜时的贴膜状态下的测试要求,贴膜与一遍;7、LCD模块增加对产品标配贴膜时的贴膜状态下的测试要求,贴膜与1、原专项用例中的红外照射用例放到sensor;2、设置和取消关机铃声后关机漏电流测试(FP用例)取消。
3、TP里面的电阻屏取消。
4、将标准中FP部分取消;5、取消CMMB相关标准;6、增加BT性能和WiFi性能标准;7、增加LTE数据业务标准;8、电源管理用例 1)增加充电器噪声测试用例;2)SP异常插拔电池删掉预期结果“无电池手机可以开机”;3)RTC预期结果修改为“参DR需求的,RTC时间不小于10s”。
4)增加业务功耗大于充电电流场9、增加全贴合TP&LCD单体标准。
10、GPS射频:Positioning accuracy标准修改;同时要求测试GPS时最大亮度和WIFI打开状态。
11、LCD增加GAMMA和hotspot客观测试标准和人物肤色和低灰阶主观试增加最小亮度要求。
LCD客观测试由5点改为9点测试12、音频:1)增加免提下的发送和接收失真测试项,保持与中移动送和接受频响、接收底噪。
2)手持回声的通过标准提升至>55dB(50dB)。
3)手持接收失真为最大音量下测试。
原始为默认音量。
域和频域回声测试项; 5)免提发送底噪客观具体化; 6)增加手持讲和延迟测试项; 7)增加耳机来电音量的客观测试项。
13、增加重力sensor与马达冲突用例;14、OTA标准里面的LTE规范增加测试带宽;在传导灵敏度相同的情况TIS与主天线相比,高频恶化不应超过4dB,低频恶化不应超过5dB。
15、冲突测试,LTE带宽增加。
16、温升录像用例,LCD设置为最大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