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呼吸道病毒抗原七项检测的临床应用

流感病毒感染四季均可发病,在北半球发病高峰期一般是从11月到次年4 月;通过飞沫、密切接触传播
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长短取决于侵入的病毒量和机体的免疫状态,一般 为1~4天
主要疾病
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
人类副流感病毒(hPIV)
带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分为4个血清型:Ⅰ型、Ⅱ型 、Ⅲ型和Ⅳ型。
➢明 确 病 原 体 针 对 性 治 疗 : 呼 吸 道 合 胞 病 毒 — — 利 巴 韦 林 ; 流 感 病
毒——奥司他韦(达菲);巨细胞病毒——更昔洛韦。
➢早 诊 断 早 治 疗 : 大 部 分 呼 吸 道 病 毒 越 早 治 疗 效 果 越 好 , 如 奥 司 他 韦 的
最佳使用时间是在出现流感症状48小时内,过了这个时间段疗效甚微。
➢监 控 疾 病 的 大 规 模 传 染 : 呼 吸 道 病 毒 相 对 其 它 病 原 体 更 容 易 在 人 群 中
大规模传播,对于危害性大、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病毒要进行监控,从
而防止疾病扩散。
不能仅凭白细胞计数、HCRP和血沉判断细 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FV(甲型流感病毒) 和ADV(腺病毒)等感 染患儿均在不合并细菌感染证据时出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HCRP和血沉 升高。
➢流 感 病 毒 感 染 病 情 严 重 程 度 与 外 周 白 细 胞 计 数 升 高 程 度 呈 正 相 关 。 对 儿 童FV 肺炎患者的研究也显示,部分患儿在无细菌感染时,可出现外周血白 细胞计数水平升高。这提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HCRP、血沉升高,可 能并不是病毒感染肺炎患儿合并细菌感染的标志。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 HCRP水平升高患者,在考虑细菌感染的同时,应注意病毒感染的可能。
九项呼吸道病毒检查及临床意义

九项呼吸道病毒检查一、呼吸道九联检主要检测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S)。
二、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主要针对九项病原体的IgM 检测。
由于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最早产生的抗体是IgM,但是IgM的半衰期短(约5天)若血清中特异性IgM类抗体含量增高,表明有近期感染,这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以下是关于九项病原体名称及其潜伏期和产生IgM的时间。
九项病原体IgM抗体产生时间三、临床意义嗜肺军团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菌。
在欧洲和北美军团军肺炎占社区获得性肺炎前3,4位,ICU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第三位,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1~5 %也由嗜肺军团菌所致。
对人致病的嗜肺军团菌有16个血清型,80%军团菌肺炎有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引起。
然而军团菌细菌培养检出率低, 只有50%左右, 目前临床上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是常用的诊断军团菌感染的主要手段。
肺炎支原体是目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占儿童肺炎感染病原体的15%左右,由于肺炎支原体传统培养难度大,单纯凭借患儿的临床症状不易确诊是否感染,支原体抗体于感染后7~9d出现,3~4周达高峰,可持续4~6月,采用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是常用的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手段。
Q热立克次体可引起Q热等全身疾病,会造成发热、非典型性肺炎、肝炎或心内膜炎等。
血清学诊断中,IFA检测是最灵敏和最具指示性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肺炎衣原体广泛存在于世界范围内,人类是其唯一的宿主,仅1个血清型。
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核酸扩增技术等,目前临床主要使用血清学检测方法。
肺炎衣原体是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之一,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方式最有可能通过呼吸道飞沫。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小儿肺炎、哮喘及慢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
2024呼吸道7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4呼吸道7项检测的临床意义肺炎衣原体IgM抗体肺炎衣原体(Cpneumoniae,CP)是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之一,与小儿肺炎、哮喘及慢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
CP感染所致的肺炎占5%-20%,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多数起病缓慢,潜伏期一般为30天左右,临床开始时出现流感样的上呼吸道症状,如咽炎、头痛、发热,一般低于38℃,数天至数周后出现持续性干咳,如不积极治疗可持续数月,痰分泌很少或无痰,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
胸片表现类似非典型性肺炎,常为单侧节段性肺炎,严重者病变较广泛,甚至波及双肺,也可伴胸膜炎或胸腔积液。
肺炎衣原体的实验室检测可辅助诊断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核酸扩增技术等,目前临床主要使用血清学检测方法。
IgM抗体在感染后1~2周出现,3~4周达高峰。
因此,CP-IgM阳性可作为急性期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
肺炎支原体IgM抗体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e,MP)是引起无症状性、轻度或少数严重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人类病原体,已经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所有肺炎病例的15-20%,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平时多为散发病例,全年均可发病,但发病季节以秋冬初春为高峰,约每隔3~7年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
学龄儿童患病较多,学龄前儿童包括婴幼儿也可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测可辅助诊断急性肺炎支原体感染,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核酸扩增技术等,目前临床主要使用血清学检测方法。
IgM 抗体在感染后1-2周出现,3~4周达高峰,由于MP的潜伏期为2~3周,当患者出现症状就诊时MP-IgM水平已经很高,因此,MP-IgM阳性可作为急性期感染的诊断指标。
甲型、乙型流感病毒IgM抗体甲、乙型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为单股、负链RNA病毒,是引起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流感是一种传播性强、传播速度快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其典型症状是发热且有咳嗽、上呼吸道症状(如咽痛、流鼻涕)和全身症状(如头痛、肌痛、萎靡不振)。
儿童呼吸道常见病原体检测新进展与临床意义

3 核 酸 扩 增 检 测 方 法
状, 严重影响了临床诊断及治疗 , 因此 , 采 用 一 种 更 高 灵 敏 度 和
・
2 2 0 ・
检 验 医学 与 临床 2 0 l 3年 第 l 0卷 增 刊 Ⅱ
L a b Me d C l i n , 2 0 1 3 , Vo [ . 1 0 S u p p [ 1 I
[ 1 9 ]万秀彬. 糖化血红蛋 白、 血 脂 及 超 敏 C反 应 蛋 白检 测 在 冠 心病中的临床意义[ J ] . 国 际检 验 医学 杂 志 , %1 0 , 3 1 ( 7 ) :
急 性 呼 吸 道 感 染 在 儿 科 感 染 性 疾 病 中 十分 普 遍 , 有研究 已
荧 光 素 直接 标 记 到 单 克 隆 抗 体 上 进 行 荧 光 染 色 检 测 , 操 作 简
便. 准确性高 , 是 目前检 测 呼 吸 道 多 种 病 原 体 的 主 要 方 法 , 如肺
证 实 ] , 儿 科急性呼吸道感染约 8 O 由 细 菌 外 的病 原 体 引 起 , 其 中以 呼 吸 道 病 毒 所 占 比例 最 高 , 约4 7 ~6 7 ] , 仅约 2 O
床等缺点 , 往往 不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 因此 , 目前 此 种 方 法
不适应于应急检测 , 同时也不适宜向基层推广 。 2 病 原体 血 清 抗 原 抗 体 检 测 方 法
结 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符 合 率 高 达 1 0 0 。
3 . 2 实时荧光定量 P C R( r e a l t i me P C R ) 技 术 实 时 荧 光 定 量
呼吸道九联检病原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ppt)

抗原检测的劣势
采样对结果影响较大 非典型感染多为干咳,无痰/少痰 阳性率低(标本问题,病毒颗粒小) 抗原在体内存在时间短
抗体检测
采样
检测样本要求
本试剂盒仅适用于检测人血清。其血液采集需由 专业人员无菌静脉穿刺采集。建议使用消毒或无菌技 术,以保持样本的完整性。血清样本采集后如不在8小 时内检测应2~8 ºC冷藏,如7天内不检测,则应冷冻 (-20ºC)保存。不要反复冻融以防止免疫球蛋白滴度 降低,特别是IgM。不要使用高血脂或污染的血清。若 样本中含有微粒要离心使之澄清。
社区获得性肺炎
青霉素问世前: CAP80%以上是由肺炎链球菌所致。 1928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拯救了千百万肺炎患者的生命,肺炎链球菌虽仍是CAP 最常见的病原体,但比例已明显下降。
非典型的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病毒 、嗜肺军团菌等,明显上升!
在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中, 支原体肺炎 病毒性肺炎 尤其最为常见。
,可持续存在2-3个月
副流感病毒
常常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病毒,其致病性仅次于 呼吸道合胞病毒,它是单链的RNA病毒
副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为2-7天,IgM抗体在发病1周左右出 现,可持续存在2-3个月
副流感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第1和第2型副流感病毒感 染常见于幼儿,局部流行发生于托儿所,儿科病房,小学 及其他儿童场所。第3型为地方性流行,传染性强
呼吸道九联检病原体 检测及其临床意义(ppt)
呼吸道九联检病原体 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指病 原体感染人体的鼻 腔、咽喉、气管和 支气管等呼吸系统
分为上呼吸道感染 和下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指鼻腔、咽或喉 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 种传染病
3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7种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中国乡村医药3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7种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分析刘飞吴素玲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主要有细菌、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由于环境污染、抗菌药物的使用等原因,细菌性感染率有所下降[1]。
呼吸道感染患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并发多器官、多系统损害,明确掌握其流行特征和病原谱对防治儿童呼吸道感染有重要意义[2]。
笔者分析我院接诊的3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咽部分泌物中的病原体,旨在了解其流行特点,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2017年1—12月接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24例,均符合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排除患有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抗核抗体阳性等免疫系统疾病,排除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抗病毒、抗肿瘤等药物服用史。
男186例,女138例;年龄3个月至12岁,平均(3.7±1.1)岁。
采用双扩增法测定患儿咽部分泌物7种呼吸道病原体,包括甲型流感病毒(FL UA)、乙型流感作者单位:310014 杭州市儿童医院儿科通信作者:刘飞,Email:xiaoxiaofei@ 病毒(FL U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n)、腺病毒(AdV)。
1.2 324例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患儿咽部分泌物标本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88例(27.2%):其中MP检出48例(14.8%),FLUB检出25例(7.7%),Cpn检出5例(1.5%),PIV检出4例(1.2%),AdV检出3例(0.9%),FLUA检出2例(0.6%),RSV检出1例(0.3%)。
88例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患儿中,单一感染63例(71.6%),双重感染18例(20.5%),三重感染5例(5.7%),四重感染2例(2.3%)。
1.3 不同年龄段患儿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检出情况(表1)324例患儿中,<1岁检出率最低,1~2岁检出率较低,3~6岁检出率最高,≥7岁检出率仅次于3~6岁。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金标准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金标准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是临床诊断和治疗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几种金标准:1. 病原学检测病原学检测是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金标准之一。
它通过细菌培养、病毒分离、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等方法,直接检测呼吸道样本中的病原体。
病原学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2-3天才能得到结果。
2.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另一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金标准。
它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如IgM和IgG抗体,来诊断呼吸道疾病。
血清学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提供病原体的感染史和免疫状态等信息。
但需要注意的是,血清学检测需要在疾病发生后一段时间内才能检测到抗体,因此不能用于早期诊断。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方法。
它通过检测病原体核酸,如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基因测序等方法,快速、准确地检测呼吸道样本中的病原体。
分子生物学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早期诊断疾病,但需要昂贵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
4. 免疫学检测免疫学检测是通过检测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来诊断呼吸道疾病。
免疫学检测包括免疫荧光、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
免疫学检测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提供病原体的感染史和免疫状态等信息。
但需要注意的是,免疫学检测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交叉反应和自身免疫等。
综上所述,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金标准包括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和免疫学检测。
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病情、实验条件和技术人员的水平。
在选择检测方法时,应考虑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因素。
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检验医学资讯(201403)“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检测的临床意义一、呼吸道病毒简介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
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
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A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各种病毒在电镜下的形态见图1。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图1 各种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二、呼吸道病毒临床诊断现有的主要方法:1、抗原检测;2、抗体检测;3、病毒分离培养;4、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现将上述检测方法的优劣小结于表1。
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
表1 四种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检测方法优点缺点病毒分离培养特异性高,金标准培养条件要求高、灵敏度低,标本中病原体量少时,易致假阴性。
抗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较快速有非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有非特异性反应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且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抗体检测灵敏度、特异性较高对疾病早期诊断没有太大帮助分子生物学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很高操作繁琐,价格昂贵三、呼吸道病原体抗原的优越性1、从理论上讲,只要有病毒感染,通过抗原检测都能鉴定出,而抗体检测却要在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后才能进行鉴定。
2、机体产生IgM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而有免疫缺陷或免疫系统不健全的个体如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的小孩,其产生抗体往往需要更久,且抗体产生的水平也较低。
若检测的是IgG,则不能很好地区分既往感染和急性感染。
因此,抗原检测的方法对婴幼儿和儿童的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用药指导比抗体法更有优势(详见表2)。
表2 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的比较病原体抗体IgM检测病原体抗原检测检测最佳时间一般在感染一周左右病毒感染出现症状后即可检测出临床意义回顾性诊断,适用于疾病后期的诊断,多用于循证医学可用于疾病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检测灵敏度不能很好地检测变异的病毒将多种抗体进行组合,能更好地应对变异的病毒检测方法一般使用酶联免疫(ELISA)或者间接免疫荧光法,有非特异性荧光一般使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几乎没有非特异性反应四、为什么要早期全面检测?1、病毒治疗针对性强2、病毒治疗有时效性3、避免抗生素的滥用五、项目开展的价值和社会效益分析本项目可用于呼吸道病原学的研究;提高医院对呼吸道病毒的诊疗水平;还可用于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监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检验医学资讯(201403)
“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一、呼吸道病毒简介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
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
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A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各种病毒在电镜下的形态见图1。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
图1 各种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
二、呼吸道病毒临床诊断
现有的主要方法:1、抗原检测;2、抗体检测;3、病毒分离培养;4、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现将上述检测方法的优劣小结于表1。
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
表1 四种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检测方法优点缺点
病毒分离培养特异性高,金标准培养条件要求高、灵敏度低,标本中病原体量少时,易致假阴性。
抗原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较快速有非特异性反应
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
有非特异性反应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
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
.
且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抗体检测灵敏度、特异性较高对疾病早期诊断没有太大帮助分子生物学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很高操作繁琐,价格昂贵
三、呼吸道病原体抗原的优越性
1、从理论上讲,只要有病毒感染,通过抗原检测都能鉴定出,而抗体检测却要在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后才能进行鉴定。
2、机体产生IgM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而有免疫缺陷或免疫系统不健全的个体如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的小孩,其产生抗体往往需要更久,且抗体产生的水平也较低。
若检测的是IgG,则不能很好地区分既往感染和急性感染。
因此,抗原检测的方法对婴幼儿和儿童的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用药指导比抗体法更有优势(详见表2)。
表2 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的比较
病原体抗体IgM检测病原体抗原检测
检测最佳时间一般在感染一周左右病毒感染出现症状后即可检测出
临床意义回顾性诊断,适用于疾病后期的诊断,
多用于循证医学
可用于疾病早期诊断
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检测灵敏度不能很好地检测变异的病毒将多种抗体进行组合,能更好地应对变异的病毒
检测方法一般使用酶联免疫(ELISA)或者间接免疫
荧光法,有非特异性荧光
一般使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几乎没有非特
异性反应
四、为什么要早期全面检测?
1、病毒治疗针对性强
2、病毒治疗有时效性
3、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五、项目开展的价值和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可用于呼吸道病原学的研究;提高医院对呼吸道病毒的诊疗水平;还可用于呼吸
道
传染病流行的监控等。
六、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我们检验中心/遗传所于3月20日正式开展了“呼吸道病原体抗原7项”。
该检验组合包含了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7种抗原的检测。
收费标准:326.0元/次,不接受单项申请。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早期诊断和鉴定诊断。
标本采集和报告时间:鼻咽拭子或下呼吸道分泌物。
暂定于每周五4:30pm发出检验报告。
欢迎各临床保健科室踊跃开单,我们将竭诚地为临床服务。
咨询电话:临床免疫学检验室,2313065(外线);3065(内线)。
撰稿:罗桂香,编辑:周玉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