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的认识(20200624060213)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3.进一步发展同学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4.培养同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丈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课件,纸尺,直尺,卷尺,一分硬币。

公开课教案JIAOXUESHEJI数学三年级培训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了!你现在有多高,知道吗?生1:我1米32厘米。

生2:我1米37厘米。

师:请大家估一估,有多高?生1:大约有1米30厘米吧!生2:高1米35厘米。

答:答案不统一,要想准确地知道他的身高怎么办呢?生:量一量。

师:谁能帮他丈量一下?(指名3人用卷尺丈量,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丈量结果。

)板书:1米39厘米师:刚才谁估测的比较接近1米39厘米?师:这里面有咱们学的几个长度单位?生:两个,米和厘米。

师:那么1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

(黑板上贴出1米长的纸条) 1厘米呢?用手势表示一下。

(黑板上贴出1厘米长的纸条)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1米等于100厘米。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2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一、铺垫练习1. 提问:你己经知道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1厘米有多长吗?这两个长度单位中,哪一个大,哪一个小?1米等于多少厘米?2.拿出直尺,指出直尺的0刻度线、1厘米、2厘米、3厘米。

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毫米分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频繁的长度单位,但是你知道这两个单位的具体定义和区别吗?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毫米和分米,对于学习这两个单位的人以及对长度单位感兴趣的人来说,这篇文章将会非常有益。

毫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小的单位之一。

1毫米等于0.001米,也就是说,1米有1000毫米。

毫米通常用于测量非常小的东西,例如微观世界中的细胞和细菌。

我们使用的很多产品,例如针头、鱼钩、表针等等,它们的尺寸都是以毫米单位来计算的。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需要测量比较小的尺寸,比如说纸张的厚度、墙纸的宽度、手机和电脑屏幕的尺寸,我们也可以使用毫米来计算。

分米是长度单位中比毫米大一些的单位。

1分米等于0.1米,也就是说,1米有10分米。

分米通常用于测量比较大的东西,例如桌子、沙发、书桌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分米来表示一个较大的长度范围,比如说一个房间的宽度、一张沙发的长度、一张书桌的深度等等。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数量级,毫米是千分之一米,而分米是十分之一米。

当我们要测量的东西很小很精细的时候,比如说需要测量计算机的处理器大小,我们就需要使用毫米单位,而当我们需要对一些物品进行一般的测量,比如说桌子的尺寸,我们就可以使用分米单位。

了解各种长度单位的意义和正确使用方法非常重要。

在科学实验中,尺寸测量和数值计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工作中,尤其是在建筑、机械、电子等行业中,长度单位的选择和正确的计算是非常关键的。

尽管我们平时可能只需要测量比较简单的尺寸,但是了解毫米分米的意义和正确使用方法是非常有益的。

毕竟,我们每一天都会接触到它们。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加注重长度单位的正确使用,以及在工作学习中更加深入学习长度单位知识,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方便和高效。

分米和毫米认识分米和毫米

分米和毫米认识分米和毫米

分米在测量较大空间、建筑物、道路等方面得到 广泛应用,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分米可以用于表 示房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
此外,分米和毫米还可以用于表示时间、重量等 其他物理量,例如分可以用于表示分钟、小时等 时间单位,克可以用于表示较轻物体的重量等。
04
分米和毫米的测量
使用测量工具
尺子
用于测量长度、宽度和高度。
06
分米和毫米的练习题
填空题
总结词
分米和毫米都是长度的单位,分米是100 毫米,1分米等于10毫米。
VS
详细描述
分米和毫米都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用 于测量物体的尺寸。1分米等于100毫米 ,因此分米是10倍的毫米。
选择题
总结词
选择题通常会给出一些物品或尺寸,让用 户选择最合适的长度单位。
详细描述
选择题通常会给出物品或尺寸,并给出几 个不同的长度单位供用户选择。用户需要 根据物品或尺寸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长度 单位。
应用题
总结词
应用题通常会给出一些实际场景,让用户计 算物品的尺寸或数量。
详细描述
应用题通常会给出实际场景,如一个房间的 长度、宽度和高度,让用户计算房间的面积 或体积。或者给出一些铅笔的长度和直径,
量尺
用于测量面积。
量杯
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
电子秤
用于测量重量。
测量实例
使用尺子测量书本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使用量尺测量地面的面积。
使用量杯测量牛奶的体积。 使用电子秤测量水果的重量。
05
分米和毫米在生活中的应 用
分米和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 分米和毫米是长度单位,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分米是较长的长度单位,通常用于测量比较大的物体或距 离,而毫米是较短的长度单位,常用于测量比较小的物体或 细节。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教学目标:①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引导学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 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学教法:1.直观教学法。

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观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助学生感悟用心体会。

2.练习法。

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各种学习技能需要反复的练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在教学认识分米、毫米时,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为参照物。

教学学法:1.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2.学会与人合作养成良好习惯。

在估计测量中,由于毫米相对较小,容易出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分工完成,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回忆学过的二个长度单位是什么?比划一下1米长度和1厘米的`长度吗?二、教学新知1、认识毫米,感受毫米的必要性。

2、建立毫米的表象。

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用手比划一下。

师提问:生活哪些物体的长或厚约为1毫米?3、学习厘米与毫米的关系追问:通过刚才比划和观察,你发现什么?毫米是相对较小的长度单位,通过观察你发现。

(1)厘米与毫米有什么关系?得出1厘米=10毫米。

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

练习题一:测量长度
准备测量工具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如直尺 或卷尺。
进行测量
从起点开始,沿着物体的边缘, 使用测量工具逐步移动到终点。
总结词
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确定起点和终点
确定要测量的起点和终点,确 保起点和终点清晰可见。
读取数据
观察测量工具上的刻度,记录 下测量结果。
练习题二:单位换算
01
02
03
使用长度单位换算表,例如
查找分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找到对应的换算值。
长度单位的换算表
01
长度单位换算表是一个表格,列 出了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 系,方便用户快速查找和转换。
02
常见的长度单位换算表包括米、 分米、厘米、毫米等之间的换算 ,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长度 单位。
05
练习题与答案
常用的长度单位。
制作工艺品
在制作工艺品时,需要精确地测量 和计算尺寸,以确保工艺品的精确 度和美观度,毫米和分米是常用的 测量单位。
测量时间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毫米 和分米来测量时间,例如测量钟表 的秒针移动距离等。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
在机械制造中,需要精确地测量 和计算各种零件的尺寸,以确保 零件的精确度和互换性,毫米和
04
总结词
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确定换算关系
了解毫米和分米之间的换算关 系,即1分米等于10毫米。
计算换算结果
根据给定的毫米数值,计算对 应的分米数值。
得出答案
将计算结果记录下来,即为换 算后的分米数值。
练习题三:应用题
分析问题背景
理解问题的实际背 景,明确需要测量 的对象和目的。

毫米分米的简单换算方法

毫米分米的简单换算方法

毫米分米的简单换算方法毫米和分米是常见的长度单位,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科学领域中都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毫米和分米的换算方法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毫米和分米的定义。

毫米是长度单位,它是米的千分之一,极小的单位,通常用于测量细小对象的尺寸或长度。

而分米是长度单位,它是米的十分之一,稍微大一些的单位,通常用于测量一些中等大小的对象的尺寸或长度。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毫米和分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由于毫米是分米的千倍,所以我们只需要将毫米数除以1000,就能得到相应的分米数。

举个例子,假如有一个长度为600毫米的物体,我们可以将600毫米除以1000得到0.6分米,即这个物体的长度为0.6分米。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运用到换算公式。

假设我们有一个长度为L毫米的物体,我们要将其转换为分米,就需要使用下面的公式:L(分米)= L(毫米)/ 1000同样地,如果我们有一个长度为L分米的物体,我们要将其转换为毫米,就需要使用下面的公式:L(毫米)= L(分米)×1000这两个公式非常简单,只需要记住毫米和分米之间的比例关系,就能方便地进行换算操作。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实际应用中毫米和分米的例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比如书桌的宽度、电视机的尺寸等等。

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尺子、卷尺或其他测量工具来测量长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也可以测量更小的长度单位,比如纳米和皮米。

但在一般情况下,毫米和分米是我们通常使用的单位。

除了日常生活,毫米和分米在一些学科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领域,设计师需要精确地测量一些零件的长度,以便于制造或组装。

在建筑学中,建筑师需要测量建筑物的大小和尺寸,以便进行设计和规划。

在医学领域,医生需要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来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等指标,以便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除了应用领域,毫米和分米还有一些常见的换算单位,比如厘米和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备课教案二:从毫米到分米的换算方法教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备课教案二:从毫米到分米的换算方法教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备课教案二:从毫米到分米的换算方法教学教学内容:从毫米到分米的换算方法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毫米和分米的概念。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毫米和分米的换算。

3.能够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重点:1.毫米和分米的概念。

2.从毫米到分米的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1.掌握换算方法。

2.熟练应用换算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堂练习法。

教学过程:步骤1:概念讲解通过图片和实物,介绍毫米和分米的概念,并且让学生自行测量长条木板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然后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两种长度单位之间的差异。

步骤2:从毫米到分米的换算方法1.按照十分之一的关系,1分米=10毫米。

2.让学生看一下下面的表格:1毫米 = 0.1厘米1分米 = 10厘米1米 = 100厘米3.让学生自己算一下,如果1个东西长度是6毫米,那么它的长度是多少分米?答案是:0.6分米。

4.通过类似的题目,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从毫米到分米的换算方法。

步骤3:量化训练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拿到一些长度不同的物品或者是实际上一些绳子等,通过测量和记录它们的长度,再通过单位转换,计算出它们的毫米数和分米数。

2.然后进行比较,发现不同的长度单位可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更方便。

步骤4:思考讨论让学生思考一些问题:1.万一有一个长度单位叫做厘米,它和毫米和分米之间怎么关联?2.如果将1毫米平均分成10个小份,每个小份叫做什么?3.1米是多少毫米和分米?4.国内和国外的长度单位有什么不同?通过讲解或者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

步骤5:总结归纳总结归纳学生通过这个环节所掌握的知识点,强调毫米与分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师评价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毫米和分米的概念,熟练掌握从毫米到分米的换算方法,并且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有所了解。

学生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地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分米和毫米知识点总结

分米和毫米知识点总结

分米和毫米知识点总结一、分米与毫米的定义1. 分米:分米是长度单位,它是国际十进制计量系统中的单位,符号为dm。

1分米等于十分之一米,即1dm = 0.1m。

2. 毫米:毫米也是长度单位,符号为mm。

1毫米等于千分之一米,即1mm = 0.001m。

二、分米与毫米的换算1. 分米与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dm = 10mm。

换句话说,1分米等于10毫米,也可以说10毫米等于1分米。

2. 如果要把分米转换成毫米,只需将分米数乘以10即可。

例如,5dm = 5 x 10 = 50mm。

3. 如果要把毫米转换成分米,只需将毫米数除以10即可。

例如,80mm = 80 ÷ 10 = 8dm。

三、分米与毫米的应用1. 在日常测量中,分米和毫米常用于测量长度和距离。

比如衣服的尺寸、物体的长度、房间的宽度等。

2. 在工程施工中,分米和毫米被广泛应用于测量、设计和施工。

比如建筑物的尺寸、道路的宽度、管道的长度等。

3. 在科学实验中,分米和毫米也经常被使用。

比如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装置的尺寸等。

四、使用注意事项1. 在换算时,要注意分米与毫米的换算关系,避免出错。

2.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以便更加准确地进行测量和计算。

3. 在书写和阅读时,要正确使用单位符号,避免混淆和误解。

总之,分米和毫米是长度单位,它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分米与毫米的换算关系和使用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测量和计算的准确性,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都有积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 毫米、1 分米的长度观念。

2. 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3.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 毫米、1 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课件,纸尺,直尺,卷尺,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了!你现在有多高,知道吗?
生1:我1 米32 厘米。

生2:我1 米37 厘米。

师:请大家估一估,xx有多高?生1:XX大约有1米30厘米吧! 生2:xx高1米35厘米。

答:答案不统一,要想准确地知道他的身高怎么办呢?
曰. 曰.
量一量。

师:谁能帮他测量一下?(指名3 人用卷尺测量,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测量结果。

)板书:1 米39 厘米师:刚才谁估测的比较接近1 米39 厘米?师:这里面有咱们学的几个长度单位?生:两个,米和厘米。

师:那么1 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

(黑板上贴出1 米长的纸条)
1 厘米呢?用手势表示一下。

(黑板上贴出1 厘米长的纸条)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 米等于100 厘米。

师:刚才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XX同学的身高,那么测量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呢?
生1 :做校服的时候,我们要先测量一下上身有多长,下身有多长,这样做出的校服才合体。

生2:买裤子的时候还要量一量腰围有多少。

生3:我们家去家具城买家具,爸爸就是先测量了橱柜和床的长度后才买的,如果不测量一下,买的家具可能就放不进屋里了。

师: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测量,今天我们就来当一次小小测量员。

(出示课件:小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一)毫米的认识师:(神秘地问)知道我们新数学书有多长多宽吗?考考你的眼力,看谁估得最准确!生1:数学书长大约是20厘米,宽大约是12厘米。

生2:数学书长大约是23 厘米,宽大约是14 厘米。

师:准不准呢?同位合作,用纸尺(尺子上只有厘米的刻度)量一量,看谁量得最准确。

师:谁测量出来了?书的长是多少?生1:书的长大约是21 厘米。

生2:书的长是20 厘米多一些。

(指名演示量的方法)生3:书的长是20 厘米多,但不到21 厘米。

师:谁测量出
书的宽是多少?生1:书的宽是14 厘米多,但不到15 厘米。

生2:书的宽是14 厘米多一些。

(指名演示量的方法)师:多一些是多少?不到1 厘米是多少?要想精确地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评析:由于“纸尺”上只有厘米的刻度,为精确测量带来了困难,这一矛盾的有意制造,使学生体会到:只有米
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还必须发明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

这就为下面的新知探索设置了一个有利的悬念。

]师:谁想出好办法了?
生1:把1 厘米再分得小一些。

生2:我们可以找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生3:用毫米。

师:你是从哪儿知道毫米的?生3:是妈妈告诉我的。

(你知道的可真多!)师:我听出来了,大家都认为用厘米做单位太大了,要创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刚才有个同学说用毫米,他说对了。

毫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出示课件,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师:大家看,这是一段尺子,我把它放大一些,科学家把1 厘米平均分成10 份,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拿出尺子看一看1毫米有多长,再用手势比一比。

师:谁留心观察过,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有 1 毫米?
生1:铅笔尖是1 毫米。

生2:电话卡的厚度是1 毫米。

生3:我桌上有一个一分硬币,它的厚度是 1 毫米。

师:一分硬币?大家赶快拿出一个一分硬币量一量它的厚度。

师:用手势表示一下1 毫米的长度,有什么感觉?
生1:太短了!
生2:我的两个手指都快连一块儿了。

(黑板上贴出1 毫米长的纸条)师:用手势表示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评析:用手势表示出几个毫米的大约长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毫米” 这一长度单位的表象,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提高估测的能力;是对过去只注重单位长度表象建立的局限性的补充。


师:毫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生:1厘米等于10 毫米。

(板书)师:再量一量书的长度和宽度各是多少,看谁量得最准确。

(指名汇报)师:我们认识了毫米,那么书的厚度是多少?先估一估,再测量一下。

生:书的厚度是7 毫米。

师: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做单位?师小结:在生活中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要精确地测量出物体的长度,来做单位。

师:我也测量了三样物品的长度,它们各是多长呢?(课件出示)你能填一填吗?打开书第3 页把“做一做”填完。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分米的认识师:看着黑板上的板书,想一想:看到它,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受?生1:我想知道1 米是多少毫米。

生2:我觉得厘米和毫米之间离得很近,米和厘米之间离得有些远。

生3:米和厘米之间跨度太大了!师:对,人们也认为米和厘米之间跨度太大,所以就在这儿添上了一个长度单位。

个学生举起了手)你知道?
生:分米!师:你怎么知道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生:分米就是把米分开。

师:知道把1 分米分成了多少份吗?拿出直尺,找出10 厘米,这一段长度就是
1 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

(黑板上贴出1 分米长的纸条)师: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分米等于10 厘米。

(板书)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有1 分米?(略)师:用手势表示出2 分米、5 分米、10 分米的长度。

师:米和分米之间有关系吗?生:1米等于10 分米。

(板书)
(三)小结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是谁?生:分米和毫米。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4 个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1:1米=10 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生2:1 米=1000 毫米。

三、实践活动就可以用毫米
这时一
1 分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