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高 职酒 店 专 业 的课 程 体 系应 是 一 个 以酒 店 经 营 活动 为研 究 对 象 的各 相 关 课 程 组 成 的 具 有 有 机
“
wi n—wi —wi mo e ”. n n dl
Ke ywor : o e ma a e n ;pr c ia t a hig;i n v to ds h t l n g me t a tc l e c n n o ain
1实践 性教学模 式现状
长 期 以来 , 国高 职 院 校酒 店管 理专 业 实 践 教 我 学所 采 用 的模 式 , 是 通 过 实验 室或 示 范 教 室操 作 一 训 练 , 养 学 生 某 一方 面 的 单 一 技 能 ; 是 到 有 联 培 二
Abs r c : s d n h r s a c a o t h sau a d h e it n p o l ms f o a ina p a tc l e c n t a tBa e o t e e e rh b u t e tt s n t e x se t r b e o v c t o l r c i a t a hig mo e f r f s ina h tl d o p oe so l o e ma a e n , t s n g me t hi pa e p t fr r a i no a ie de s b u p a tc l e c — p r u s o wa d n n v t i a a o t r c ia ta h v
联系 的整体 。 目前各 校在课程体 系上存 在 的问题
有 : 是 开 设 的 各 课 程 与酒 店 管 理 业 务 的需 要 未 必 一 有 很 强 的逻 辑联 系 : 各 课 程 的开 设 时 间上 违 反 二是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改革

浅析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改革【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懂得专业知识,又有很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出一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新途径,本文就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做法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酒店管理改革一、酒店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涵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也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为解决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而提出的,一般理解是为了促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它的指导思想就是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专业教材一体化、专业教学场所一体化、专业教师一体化等。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或答疑解惑者,可以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
二、酒店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意义酒店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酒店管理专业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改革可以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知识的重复,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课程之间的配合更密切,知识的衔接性更强,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针对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理论实践一体化改革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借助学校的资源优势,把课堂搬进酒店,以酒店管理实际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以酒店工作为项目,以任务为驱动,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目标,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实训设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使理论与实践能更好的衔接,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统一,使学生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够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顾问型“人才定位与课程体系设计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顾问型“人才定位与课程体系设计[摘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面向定位一般是星级酒店的前厅、客房、餐饮服务人员。
然而酒店行业一方面“用工荒”导致人才缺口大,另一方面,企业只需要简单培训,非专业人员会快速适应酒店服务岗位要求。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服务经济背景下如何能象工科学生一样学到“一门手艺”,这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培养规格定位与课程体系密切相关。
本着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性出发,本文通过查文献和实地调研,探索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顾问型”人才定位,并根据此定位设计出“顾问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期为酒店行业输送更多高技能型人才,稳定专业人才队伍,服务行业经济。
[关键词]酒店管理顾问型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f250-4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22―0511―01一、行业人才现状及成因分析酒店业人才可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管理人才、中层管理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以及一线对客服务人才。
其中,高层管理人才主要包括战略规划、核心管理层等,中层管理人才主要是各部门经理;基层管理人才包括主管、领班及智能型人才等,一线对客服务人才他们在酒店人才体系中处在最高层次,对酒店的发展影响最大。
基层管理人才他们居于酒店人才体系的中层,是酒店业发展的中层力量。
辅助性人才主要包括接待服务等,是酒店业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
十堰市现有星级酒店几十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酒店43家,还有如家、锦江之星和七天经济型酒店,及一些小型酒店旅馆。
为了解行业人才现状,2012-2013年,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酒店管理专业老师选取了十堰市有代表性的5家星级酒店作调研,调查内容涉及员工数量、员工流失率、平均工资和高职及以上学历占比等五项指标,其中武当雅阁大酒店的五项指标分别为:500,9%,2200,28%;燕良大酒店的五项指标分别为:390,10%,1700,5%,美乐大酒店的五项指标分别为350,15%,2100,5%;车城明珠大酒店的五项指标分别为:78,7%,2200,10%;万豪大酒店的五项指标分别为:320,9%,2000,13%。
高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第20卷第3期2020年9月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HUNANMASSMEDIA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Vol.20No.3Sep.2020[收稿日期] 2020-06-26[作者简介] 祖鹏(1979—),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旅游职业教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2016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PBL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酒店管理类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以《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编号:ZJGB2016143)的研究成果之一。
高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祖 鹏(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 要] 高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偏重知识本位、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合度差、实训项目与企业实战脱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酒店专业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入手,进行项目设计,构建以酒店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促进酒店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达到增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454(2020)03-0113-04[DOI] 10.16261/j.cnki.cn43-1370/z.2020.03.029 《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塑造的核心科目。
该课程以实践为目的,在注重酒店客房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兼顾酒店管理理论的学习。
《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的特征是理论与实践一体、知识与技能并重。
为培养适应酒店行业需求的客房服务与管理人才,旅游酒店类院校都非常重视这门课程的建设。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创新研究

设 4门融 理 论 知识 、 践 操 作 、 能 鉴 定 和 企 业 顶 岗 实 习 工 作 实 技 为 一 体 的 适 合 工 学 结 合 的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 工 作 过 程 进 行 设 计 按 改 革 。 职业 能力 模 块 构建 过程 如 图 1 示 。 所
践 训 练 不 足 . 能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的 积 极 性 . 制 了 学 生 自主 学 不 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习 与创 新 能 力 的发 展 。因 此 . 须 根 据 职 业 教 育 的特 点 , 必 围绕 酒 店 管理 专业 “+ ” 才 培 养模 式 . 新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结 构 。 2 1人 创 ( ) 建 “ 学 结合 ” 程 体 系 一 构 工 课 从 行业 和企 业 对 职 业 岗 位 技 能 的要 求 出 发 . 确 专 业 培 养 明 目标 . 建 适 应 行 业 和 企 业 需求 的 能 力 培 养 模 块 体 系 . 显 “ 构 凸 工 学 结 合 ” 程 体 系 的特 色 . 建 酒 店 管 理 专 业 “ 学 结 合 ” 程 课 组 工 课 体 系建 设 团 队 。建 设 团 队 的成 员 由行 业 专 家 、 职 教 育 专 家 、 高 专 业 带 头人 和专 业 骨 干 教 师 组 成 酒 店 管 理 专 业 “ 学 结 合 ” 程 工 课 体 系 的构 建 将 在 建 设 团 队 提 供 的 行 业 需 求 指 导 和 教 育 理 论 指
教 学 . 学 校 指 派 的 专 业 教 师 共 同 担 任 实 习 指 导 工 作 . 面 培 与 全 养 学 生 素 质 , 生 逐 渐 实 现 向 “ 工 ” 角 色 转换 。在 实 习期 间 . 学 员 的 学 生 定 期 参 加企 业 组 织 的理 论 与 实 践 培 训 课 程 并 接 受 考 核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摘要: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专业改革与建设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强调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
本文从课程体系建构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的设置、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教学内容的构建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升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酒店管理;工作任务;项目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78-02我国酒店业伴随着国际酒店业的发展与渗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作为高职院校要适应这种经济发展需要,为酒店业培养懂管理、会服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然而,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一、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根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打破原有的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建立能力本位,注重技能培养,实现岗位目标要求,实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原则。
在进行课程体系开发前,要深入相关合作酒店进行需求调查,选择学生今后就业职业岗位(群),以人才培养能够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确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以此作为课程体系开发的起点和重点。
由行业企业实践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分析酒店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充分体现社会开放性和社会参与性。
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将酒店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步骤。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的步骤主要是:由专业面向职业的行动领域中导出相关的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这个步骤可简述为“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浅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 次要 注重 校 外实 训 室 的建 设 ,校 外生 产 实 习是教 学 计划 中很 重 要 的 教 学实践 环节 ,可 以使学 生 系统全 面了解 整个生 产 的基本环 节 ,增 加学 生的 兴 趣 ,并 能使 学 生把 所 学知 识 运用 到 实践 。 因此 ,各大 院校 应利 用 各种 渠 道 ,加 强 同企 业和 用人 单 位 的广 泛联 系 ,选择 适 合 的校外 实 训基地 。
2 2 改革教 学方 法和 教学手 段 .
借 鉴 目前 国 际 较 新 颖 的 以 “ 生 为 主 体 , 以 问 题 为 中 心 ” 的 教 学 模 式 , 学
改革 传统 的教 学 方法 ,专 业课 程教 学 方法坚 持 “ 、学 、做合 一 ”的原 则 , 教 采用 启发 式、训 练式 、现场 模拟 式 、案例分 析式 、讨论 式 、项 目教 学 、角 色 扮演 教学 等方式 进行 教学 ,探索 建立双 向互 动的 教学模 式 ,实施课 堂授知 与 店堂 传 艺 相结 合 、课 堂研 讨 与现 场 剖析 相 结合 、 实物 操作 与 模拟 仿真 相 结
随 着 中国 旅游 业 的蓬 勃 发展 , 中 国对旅 游 业管 理 专 业人 才 ,特 别 是酒 店管理 专业人 才 的需求 日益增 大 。各类 国际酒 店进 入 中国市场 ,对 酒店专 业 人才要 求越来 越高 ,酒 店职业化 人 才培 养也逐 渐为人 们所 重视 ,成 为 了高 等 职业 教育 领域 的 一个 重 要研 究 内容 。 高职 酒 店 管理 专 业培 养的 目标 是 培 养高 技 能型 、 应用 型专 业 人 才 ,酒 店 行业 的特殊性 需 要学生 运用知 识 、技能 来解 决实 际问题 ,强调 实践 能力 的 培 养是酒 店管理 人才 培 养的本质 要求 ,也 是酒 店管理 专业 的特 色 。本 文从 课 程 体 系调整 和 教学 环 节 的改革 来 谈学 生 实践 能 力 的培 养 。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涵盖酒店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酒店房务管理、前厅管理、餐饮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酒店房务管理是酒店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该课程主要包括酒店客房管理理论、客房物资管理、客房清洁管理、客房部门绩效管理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有关酒店客房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客房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以及了解如何高效地管理客房资源,提升客房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前厅管理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该课程包括前厅部门的职能、前厅部门的组织与管理、前厅接待工作流程、前厅礼仪标准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有关前厅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包括前厅部门的运营管理、前台接待服务、行李接待服务等。
学生将通过模拟实践和实地实习,提升前厅管理的实际应用能力。
餐饮管理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又一个重要课程领域。
该课程主要涉及酒店餐饮业务的基本知识、餐饮运营管理、餐饮服务品质管理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餐饮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了解餐饮经营管理的基本要素和技巧,熟悉餐饮服务流程和标准,掌握餐饮服务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市场营销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中关键的一环。
该课程包括酒店市场分析、酒店产品设计、酒店品牌推广、酒店销售管理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酒店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竞争状况,学习酒店市场营销策略和推广手段,掌握酒店销售管理的技巧和方法。
财务管理是酒店管理专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主要包括酒店财务管理基本知识、酒店财务分析、酒店成本管理、酒店预算管理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酒店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和工作流程,学习使用财务指标进行酒店财务分析,掌握酒店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的技巧和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是酒店管理专业中关乎酒店组织和人力资源运作的重要课程。
该课程包括酒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员工培训与发展、员工绩效管理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设立酒店和旅游两个专业的高校也越来越多。
为了寻求长远的发展,校级间的竞争也从招生数量向人才培养质量过渡。
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岗位群的分析,提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模式,以酒店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要为依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岗位群;高职酒店;实践课程体系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和酒店业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行业迫切需要大量的酒店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各大院校纷纷设立酒店和旅游两个专业,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造成了校际之间的就业竞争。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出路是建立以就业岗位群为导向,形成基础岗位与管理岗位,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岗位能力要求设计岗位模块,按照岗位模块设计课程,形成具有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
一、酒店管理专业岗位群模块分析
(一)岗位和岗位群分析
岗位是企业根据生产、服务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工作位置。
而岗位群则是指某个专业或某类技术岗位的集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岗位群”更能准确表达高职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
因此,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研究必须以就业岗位群为导向。
1.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发展最原始的推动力就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星级酒店和社会餐饮企业最缺乏的就是第一线的服务人员和初、中级的管理人员,而不是固定在某一岗位的技术操作人员。
按照酒店岗位群的要求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
2.行业发展背景
高职院校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根据辽宁省的酒店业和餐饮业的发展背景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
行业的发展背景是酒店管理专业设置的根据,是就业的基础,充分体现了专业的特色。
3.学生层面
高职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学校的教育,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面向岗位群的教育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和较好的岗位适应性,获得较强的以专业为依托的横向扩展能力和较强的自我发展潜能,在就业岗位群的范围内,更好地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4.岗位群特征
岗位群特征作为制订专业培养计划的基础和实践课程开发的依据,以具有职业岗位群职业性特征的操作要素为依托,分别列出各个要素在操作时所需要的知识点、技能要求以及相应的职业能力和
需要的职业证书,对此进行整理归纳,然后设计课程,形成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二)酒店管理专业岗位群情况分析
酒店管理专业主要教授以酒店服务与管理所涵盖的基本知识为基础,以饭店餐饮管理、前厅管理、客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营销等优质服务能力和一线管理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为核心,以能从事酒店企业管理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优秀高技能人才规格为对称,毕业后经过短时间一线服务岗位的实践锻炼,能够胜任现代酒店各主要业务部门基层管理工作的领班、主管人员及部门经理等中层管理人员。
根据分析,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岗位群可进行如下分类:
1.餐饮岗位群
星级酒店餐饮部、社会餐饮企业一线服务及领班、主管级管理工作。
2.客房岗位群
星级酒店客房部一线服务及领班、主管级管理工作。
3.前厅岗位群
星级酒店前厅部、经济型酒店一线接待服务及领班级管理工作。
4.延伸岗位群
会展、康乐、酒吧、茶楼的一线管理工作。
5.销售岗位群
星级酒店公关、销售工作。
员工在企业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基层工作到高级管理岗位,又有一定的继承和衍生关系,在星级酒店和餐饮连锁企业里,领班、主管、经理和连锁店的店长以上的管理岗位必须了解基层管理工作,例如,迎宾员、服务员、传菜员、点菜员的工作。
那么,人才培养工作就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
为了清晰地描述酒店管理专业岗位的衍生和支撑关系,可将酒店管理专业岗位工作分成三个阶段,即初级岗位、中级岗位、高级岗位。
(三)酒店管理专业岗位现状分析
通过对我院的毕业生和实习生近500名学生和省内另外2所同类院校的调查发现,84.2%学生从事餐饮岗位群,近5%的学生从事客房岗位群,近8%的学生从事前厅岗位群,而从事公关销售等工作的学生不足3%。
在对高职院校毕业生需要经过多长时间的工作实践锻炼才能胜任不同管理岗位的调查中发现:基层管理人员在四星级以上酒店需要2~3年,社会餐饮企业需要0.5~2年;中层管理人员四星级以上酒店需要4~5年,社会餐饮企业需要3~4年;高层管理人员四星以上需要10年以上,社会餐饮企业需要5年以上。
这说明,酒店管理职业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想要胜任相应的管理岗位,必须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基层服务与管理岗位的锻
炼。
二、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导向岗位群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必须根据酒店岗位群的职业要求,根据专业和学科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计和学科调整,建立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
建立以就业岗位群为导向,形成基础岗位与管理岗位,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岗位能力要求设计相应课程,形成具有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刘红梅.旅游管理(专科)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3).
作者简介:
梁瑜(1982—),女,辽宁沈阳人,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在职研究生,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专业建设和餐饮管理研究。
张培茵(196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旅游烹饪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旅游审美文化
(作者单位梁瑜: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张培茵: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