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常熟理工学院生物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培育项目(编号:jxnh2014103);常熟理工学院校级教改项目(编号:jxnh2014039)。
作者简介:孙海燕,女,讲师,博士。
摘要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
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现状,本文从教学内容、总论导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随堂练习和考核形式等六个方面综合讨论了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Teaching Reform on the Theory Course of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Sun Haiyan,Luo Bing Abstract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is a compul-sory course in pharmacy education.In view of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the course,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teaching reform on the theory course of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from such six aspects as teaching contents,introduction lead-in,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means,classroom exercises,and evaluationmethod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Key words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teaching reform天然药物化学是高等院校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等专业的必修课程。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范文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范文摘要: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质量、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学习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必要对当前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式进行探讨,以改善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
文章从试验新技术、实验教学新方法、评价的方式、设计性实验等多个侧面对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教师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改善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的效果。
关键词: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质量和效率药物化学实验是在无机、有机及其他相关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属于药物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药物合成操作技能,并能够合成符合药典要求的药品。
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当中,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设计反应路线,从而合成目标产物。
同时积极分析实验的结果,通过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当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院对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对药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加强实验新技术的训练现代药物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实验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出现,在药化实验教学当中,有必要采用新的实验技术方法与仪器设备。
在实验教学当中增加无水无氧操作技术、微波实验等内容。
其中无水无氧操作技术在药物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高真空线操作技术、手套箱操作技术和Schlenk操作技术是无水无氧操作技术的三种主要类型。
其中以Schlenk操作的安全性更高,更加简单有效,且较低的操作成本对于本科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更加适用。
在实验教学中增加产品化学结构解析的内容,教会学生使用各种仪器,掌握MS、NMR、UV、IR 等分析化合物结构的方法,提高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实验新技术训练的同时,还需要引进新的设备,调动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开拓学生的教学思路。
2加强设计性实验训练传统采用既定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验证性实验的教学训练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难以提高。
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改革与建设

对药物合成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 专业英语文献和专业外语课程的设置和改 革 是教研室根据新形势 专业外语课程 ( &% 学时) 下药物化学学科建设的需要, 结合我校自身专业的 特点, 吸收和借鉴国外药物化学及其相关教材的内 容, 在编写了专业外语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的基础 上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其目标是加强学生对构词 法、 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的理解和掌握, 使学生能够 熟悉、 运用常见的专业名词及其表达方法, 同时通过 英语教材让学生接触最新的专业知识, 扩大知识面。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与摸索, 该课程的教材和教学方 法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和完善, 获取得了较好的教学 效果。 针对 "’ 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学生应具备 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对文献的查阅能力, 结合药 物化学课程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能力的训 练, 以及达到学生毕业后能够进行科研工作和对外 交流的需求, 我们开设了专业英语文献这一新课程 (学时 !", 授课 #$ 学时, 实践 #$ 学时) 。要求学生能 够灵活运用英语查阅专业文献和进行专业活动的交 流, 包括阅读、 写作、 表达、 演讲。在教学内容上设计 了专业文献的查阅、 网络资源的应用、 专业文献的研 读、 专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及相关格式方法、 专业论文 的宣读和演讲。教学方法从介绍基本的要点和方法 出发, 鼓励大胆实践, 让学生通过已选定题目, 查找 文献、 阅读、 归纳总结、 撰写英文论文、 进行英文演讲 来完善教学过程, 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 新的实践教育体系的建立 课程群新的实践教育体系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 方面: 其一, 以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实践 能力的培养; 其二, 以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的实 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融合和取舍国 内外有关药物化学实验教材的特点, 以当前新药研 究中常采用的思想和理论为引导, 令学生对制药研 究领域的难点问题和关键问题有所认识, 我们编写 出版了全国第一本 《药物化学实验指导》 教材, 集基 本实验操作、 药物合成实验、 计算机在药物化学中的 应用及药物的结构解析为一体, 旨在注重培养学生 对新药的研究和开发、 药物合成和生产工艺的初步 理解和认识能力。 在实验教学改革中, 加大了综合性和设计性试 验的比重, 减少了验证性实验, 使基本技能训练占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摘要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抓好基础实验,把各学科知识相融合,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和开设设计性实验已经成为重要的部分。
只有把基础建设抓好,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试验操作技能的学生抓好基础实验;把相关学科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们能系统地认识所学知识;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把一些抽象的理论简单化,并能在有限的课时下扩大教学容量;开设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全新科研思维方式,拓宽知识面,有利于把学生培养为全面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多媒体技术设计性实验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of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Li XuezhengAbstract In the reform of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basic experiments,the infiltration of various disciplines,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and designing experiments have become important components.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bove aspects in detail on their advantage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comprehensive ability.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teaching; multimedia technology;designing experimentAuthor's address Guangxi Med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530023,Nanning,Guangxi,China作为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实验课,药物化学试验将药学和化学结合起来,不仅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创新为导向的药物化学教学体系改革

垫堂塾宣至塑生笙垫鲞星鱼塑以创新为导向的药物化学教学体系改革钟长斌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210029)摘要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从教学大纲、内容、策略、手段和考核等方面对药物化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强调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把讲述药物的构效关系(sAR)和新药研发的创新思路的讲解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在药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药物化学;创新;教学改革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药学类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与之相联系的学科较多,内容主要涉及新药的发明与发现、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所涉及的药物具有分子量较大、结构多样、理化性质各异的特点,内容繁杂。
若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容易与实际相脱离,往往会造成“满堂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此,笔者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多年的药物化学教学经验,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对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提出以下设想。
一、明确药物化学教学目的。
修定教学大纲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适时提出了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意图,药物创新是科技出新领域的重要内容,占有重要地位,也迫在眉睫。
我国新药研究也从以仿制新药为主的年代,进入自主创新的年代。
药物化学作为药学专业中--I'-1重要的必修课,其教学也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需要。
因此,我们要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对药物化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要逐步改变过去主要讲述药物的结构和名称,药物的性质和制备原理。
过去这种以化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涉及创新思想较少。
而应该改为化学与生物学内容结合,强调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把讲述药物的构效关系(SAR)和新药研发的创新思路的讲解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在整个药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药物化学理论教学改革

、
药物 化学教学 内容的改 变 , 要 以教学 目标 和教学 大纲 的改 变为依 据 , 在 以创新能力为培养 目标 的前提下 , 精 简教学 内容 , 增加学科 前沿知识 , 保
持 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在教学过程 中, 要 把 重 点 放 在 讲 述 药 物 的 构 效 关 系 和 新 药 研 发 的创 新 思 路。选择有代表性的药物 为讲课 的重点 , 以点带 面 , 不 必 面 面 俱 到 。 重
点药物的选择要符 合教 学 目标和 大纲 的 要求 , 也 要 适应 药物 化学 发展 方 向, 不断推陈 出新。及 时融入 药物化 学领 域的 新思想 、 新思 路和 新的技 术 增长点 , 增加学科前沿知识 的讲授 。要不 断保 持教学 内容 的先进 性 , 在 教 学中 , 注重培养学生 的创新 意识 和创新 能力 。由于 药物更 新换代 很快 , 教 学 过 程 中 应 该 适 当增 加 一 些 新 结 构 、 新作 用机理 的 药物 , 有 些 内容 如 果 无 法及时地反映到教材 中。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可 适 当 增 加 。 而 对 于 在 使 用 中 出 现 问 题 的 药 物 也 应 及 时补 充 , 比如很 多药物 在上 市应 用一段 时间后 , 会 发 现 诸 多问题 , 并退 出市场等。这样教学 才有利于学 生掌握或 了解药物化学 发 展 的现状和趋势 , 有利于培养具有创 新能 力的人 才。 二、 讲解药物发明史 , 提高学 生兴趣 。 激 发学生创新意识 药 物 化 学 课 程 知 识 比较 庞 杂 , 枯燥 , 如果仅 依靠 教材 , 按部就 班 , 很 容 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药物发 明史 可以很好 的提高学 生的学 习兴趣 , 激 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 如 , 从 传统 中药——五 味子 中筛选 出五 味子单 体 , 并在其结构基础上进行结构修饰 , 最终得 到保 肝药物——联 苯双酯 。联 苯 双酯的发展历史 , 是 中药现 代化 的一个典 型案 列 , 不仅 使学 生意 识到我 国 新药研发存在严重 的不 足 , 特 别 是 入 世 以 后 成 为 我 国 制 药 行 业 的 一 大 制 约, 同时也增强 了学生 的兴趣 与信心 , 只要我们合 理利用 资源 , 同样可 以研 发出好的新药。例如 , 从一次 偶然 的尸体 解剖 到不 断进行 结构 改造 , 最 后
《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结合理工类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药物化学》课程的特点,通过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教学的改革等一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达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药剂及相关专业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改革;药物化学;项目化教学《药物化学》是药剂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在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
药物化学是以化学药物为研究对象,以化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主要手段,研究化学药物的结构、合成原理、生物效应,构效关系,以及新药寻找基本途径等的一门科学。
要求学生了解实用药物技术的新理论和应用的进展为有效、合理地使用现有的化学药物提供理化依据,为后续课程如药物制剂生产技术、药物分析检测技术打下基础。
近年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动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本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课程体系改革。
1教学设计思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用任务引领课程课程授课内容的课程模式,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和增强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和职业发展能力。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类药物的发展、结构类型、常用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鉴别方法;典型药物的合成,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药物研究与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熟悉实用药物技术在药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思路,利用完成工作任务的形式将课程涉及的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不仅有利于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还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分析方法与过程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同时,通过院校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医药教 育 ・
2 0 1 3 年3 月第 3 卷第6 期
药物化学课程 的教学 改革
梁 颖
1 . 蚌埠医学院药学系, 安徽 蚌埠 2 3 3 0 3 0 ; 2 . 安徽省生化 药物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 安徽 蚌埠 2 3 3 0 3 0 [ 摘要 】 针对 我校药物化学专业 的培养 目标 , 结合药 物化学课 程特点 , 笔者认 为在 教学过程 中 , 适 当调 整教学 内容 在 教法上 以学生 为主导, 可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 提高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的能力 。 【 关键 词 】 药学 ; 药物化学 ; 教 学改革 【 中图分类号 】 R 9 1 4 【 文献标识码 】 C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0 6 1 6( 2 0 1 3) O 6 — 1 3 6 一 O 2
各 种化学 药 品的结构 、 化学 名 、 理 化性 质 、 临床用途 、 体 内代 谢、 合成路 线等方 面的知识。旨能 以及所产生 的巨大的经济效益 , 使学
生在掌握各种药 物临床应用的 同时 , 对这 一特殊商 品的发 明 产生兴趣 , 进而促进学 生学习 、 创造 的热情 , 推 动医药科技 的 不断进 步 I - I 。当代世 界 , 医药业 发展 迅速 , 而 中国刚 刚加入 世贸组织 , 来 自世界 医药界的挑战越来越严 峻。既有世界高 新科技 E t 新 月异带来 的巨大压力 , 又有基 础化学合 成技术 尚 未形成 完整体 系 的缺失 , 我们急需 培养 一批基础 知识 过硬 , 合成 实践能 力强 , 富于 创新能力 的科技 _ T作 者。因此 , 医药 高等院校药物 化学课程 的设置 、 教育 目标 的调整就显得尤其
中筛选 f l I 几 十种药物 , 至今 , 磺胺 异嗯唑 、 磺 胺嘧 啶 、 磺胺 甲 嗯唑 、 柳氮磺 胺 吡啶 、 磺 胺脒 、 酞磺胺 噻唑 、 琥磺 噻唑等仍然 是 临床 上常用 的药物 。其结构特 点是都 有对 氨基苯磺酰胺 这 个药 效 团, 只是 取代基 不同 , 决定 了其 不 同药效 和化学性 质 。其 作用机 制是 由于 这类药 和微生物 生长 所必需 的代谢 物 对氨基苯 甲酸结构相近 , 当磺 胺类药物拮抗 对氨基苯甲酸 掺 入到生物 大分子中时 , 使 得细菌生长受到抑 制而产生抗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
13(1)
JournalofHainanMedicalCollege97
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陈年根,任兆平
(海南医学院药学系,海南海口571101)
[关键词]化学,药物;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1237(2007)01—0097—02
随着我国药品专利法的实施及加入WTO,知识产权保护的压力剧增,国外专利保护期内的药品不能再随意仿制,这给我国合成新药的研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促使我们必须尽快完成新药由仿制向创新的转轨.为培养适应新世纪药物研究的合格的药学人才,我们的药学教育必须向创制新药的教学思路转变。
为了实现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积累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经验,必须对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通过参考国内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先进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推行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达到以上的目标,我们在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教学方法的尝试。
1课堂教学
药物化学(medicinalchemistry)是基于化学的学科,也含有生物学、医学和药学的相关知识。
它是关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发现、设计、鉴定和制备的科学,也研究这些化合物的代谢,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的建立。
传统的药物化学教学内容主要以化学模式为主,着重介绍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和制备过程等,割裂了药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
学生多以死记硬背书本上的内容为主,学习积极性并不高。
培养的学生缺少创新药物研究的能力,已不能适应当今新药研究的需要[1]。
面对当前药物研究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新形势,在课程教学改革
[收稿日期]2006-11-09
[作者简介]陈年根(1971一),男.江西抚州人,主管药师。
硬士.和建设中,我们确定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技能、具有较强新药研究和开发能力的高质量人才为目标。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将构建和表征药物分子结构的基础化学以及和药物作用靶点相关的生物化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不放松介绍药物作用的化学基础上、着重解释设计新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各类药物的发现和发展、最新理论和技术、特别是上市新药中有代表性的药物在研究过程中的思路和理论为考虑的出发点和归宿。
例如,通过对教材中典型药物,如局麻药盐酸普鲁卡因、拟胆碱药氯贝胆碱、H。
一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的发现过程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了药物开发过程中新药发现的的异同点,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在介绍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时.着重解释仿创策略(“MeToo”药物)以及在新药开发能力较弱的国家进行“MeToo”药物开发的重大意义,并举例进行了说明。
如日本武田公司在第1个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开发成功3年后即上市了第2个结构类似的抑制剂兰索拉唑,即是在充分研究专利保护范围的基础上,在不侵犯专利前提下进行专利边缘创新的典型例子。
非常重视专利的研究,引进、模仿、创新的模式,是日本制药工业由弱到强的成功经验,这也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
通过以上的阐释避免了传统的对构效关系和结构衍生化的枯燥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在课程介绍进行到一定时间、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适时要求学生进行综述性文章的撰
98海南医学院学报V01.13No.1Feb.2007
写,如某类药物的研究进展,某一药物某个方面如药理作用的研究介绍,甚至根据构效关系设计一类新型的衍生物等。
教师从中选出几篇较好的文章,不预设问题,让大家进行自由讨论,分析文章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了当前新药开发的一些动态,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2实验教学
药物化学实验是药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以往所学的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巩固,同时又有别于有机化学实验的不同之处。
通过实验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认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细心观察、仔细记录的良好工作习惯。
为了能够使“教”与“学”能够有效地结合,使教学效果达到更高的层次,我们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以下的改革。
2.1预习‘2]
以往的实验教学中,主要是老师进行板书,讲解整个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等。
由于很多学生不主动进行预习,听完讲解后仍是一知半解,在实验过程中只能照章操作,遇到问题往往束手无策,教学效果并不好。
有的学生在做完实验后,竞对所做实验一点印象都没有。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们设计了预习报告,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检索所涉及的反应及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并要学生对所做实验提出一个除讲义以外的反应条件的初步方案,同时教师对预习报告进行评阅。
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生通过文献的检索,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与思路,对药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大增。
2.2实验阶段C3,41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摈弃了以前的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先以传统的实验教学为主,即详细地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同时做些必要的演示,然后就每个方面提出问题,了解学生对所做的实验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苯佐卡因的合成实验中,我们也提出了以下问题:如酯化反应中催化剂浓硫酸的量过多为什么会造成酯化产物的色泽变深;在酯化反应中,除浓硫酸外还有什么催化剂可以应用;本实验为什么采用先酯化后还原的方法,而不是先还原后酯化的方法,采用的路线有什么优势等。
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积极回答问题,并提出了很多很好的看法。
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想法迸行实验,学习热情大大增加。
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更加积极的准备,真正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在实验仪器的操作方面,由于学生熟悉仪器的使用需要一个过程,实验仪器的操作我们以分次讲解,边讲边操作为主。
讲完后,每次推选一位学生来充当教师,讲解操作一次,然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进行操作。
这样可加深学生对仪器的使用印象,能较好地掌握每种仪器的操作,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安排整体实验,观察、思考实验。
在实验试剂的配制方面,以前实验所需的试剂都是实验老师预先配好,我们改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己动手配制试剂,以培养学生合理安排实验时间,为以后能独立开展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2.3实验报告和设计性实验的撰写
通常的实验报告大多是“老三篇”,即包括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结果与讨论等,学生所交的实验报告存在很多雷同的现象。
为了使学生在以后的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对实验报告进行撰写方式的变革,要求学生采用科技论文的形式进行写作,即包括中英文摘要、前言、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等科技论文写作要素。
这样既可避免实验报告的雷同现象,又培养了学生论文写作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结果和讨论中能够反映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科研开发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章玲,王小燕,张万年,等.谈药学专升本的药化课教学[J].药学教育,2002,18(4)一27-29.
2刘燕.浅谈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J].中等医学教育,2000,18(9):39-40.
3王刚,江波.药学本科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5,28(I):99一100.
4吴艳芬,于事,雷小平.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索[J].药学教育,2003,19(2)147.
(责任编辑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