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等奖)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新教材《化学》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的教学内容。
作为新教材《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和化学性质之后,有由浅入深的作用。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形成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及实验改进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气体制备应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如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气体收集等也比较熟悉,应该说,学生已具备了研究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先决条件。
通过活动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其改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这一教学目标是能够达成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3)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并使用自己设计的装置制取气体的过程中,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2)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对实验装置的设计探究,主动与他人进行很好的交流和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和装置的探究,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验满等操作。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西宁十一中冉雪琴课堂教学设计设计思路:从已知的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引入二氧化碳的制备需要,再从回顾梳理氧气制备环节中提炼出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基本思路框架,在评价方案中实现反思与总结,然后在理性的指导下逐步探索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以及实验步骤,在探索中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设计中实现对制备气体的研究总结,最终得出正确可行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案,收获学习的快乐。
教学流程:情境引入巩固复习探究装置进行实验归纳总结和方法华实验:演示二氧化碳的制取、检验和验满。
观察实验,掌握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课堂练习:通过多媒体系统,展示思考问题;展示答题规则。
学生抢答,选择问题回答,学习解释问题、阐释原理。
应运知识,实现知识的深化和升华;完成基本知识的内化。
体验成功的乐趣。
课堂小结:整理出本节课所学所有内容,形成板书。
(通过多媒体展示思维导图) 整理知识,简要记录。
完成知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网络。
探究式总结,意在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课后作业安排:1、尝试利用一些生活用品设计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2、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饮料中的气体;3、分析实验装置的不足,并完成改进,下节课前小组讨论选择出可行方案,并实验验证。
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处处体现了本课题的“研究”二字,不是简单的灌输,不是老师带领下的旅游式学习,而是真正在老师指导下的探索,在层层剥笋式的摸索中寻找归纳出制备气体的基本思路,成功突破教学难点;在验证式的研究和发现及解决问题中,理解并掌握二氧化碳制备的原理、装置、操作等环节的内容,高效的强化教学重点。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时刻把握研究的方向正确、策略合理,而成功的把学生推上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在收获的喜悦中进步。
最后把制备气体的实验设计成了课后作业——小组实验装置改进的验证和展示,成功的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推上高潮,并为解决实验操作错误、实验改进的合理性等内容的教学埋下伏笔,使得教学有条不紊,环环相扣,水到渠成是必然的结果。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等奖)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新教材《化学》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的教学内容。
作为新教材《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和化学性质之后,有由浅入深的作用。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形成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及实验改进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气体制备应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如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气体收集等也比较熟悉,应该说,学生已具备了研究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先决条件。
通过活动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其改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这一教学目标是能够达成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3)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并使用自己设计的装置制取气体的过程中,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2)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对实验装置的设计探究,主动与他人进行很好的交流和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和装置的探究,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验满等操作。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碳和碳的化合物教学设计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陈国君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学习目标】1.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2.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学习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主要流程】教学环节知识线活动线1.新课导入2.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1)师生活动——理一理(2)学生活动——议一议(3)师生活动——做一做(4)学生活动——想一想(5)教师总结3.探究活动1. 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1)温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内容(2)知新:明确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3)解惑: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取该装置的原因4.探究活动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1)选一选:从课本114页图中选择仪器(2)拼一拼:将所选仪器模型拼出装置图(3)找一找:装置在仪器的连接上是否存在错误(4)比一比:装置在仪器的选择上有什么不同(5)试一试:应用解决之前遗留的问题(6)赏一赏:分享重庆同学们的自制装置5.探究活动3: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1)教师实验(2)归纳操作步骤(3)对比二氧化碳的验证和验满6.课堂小结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7.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实验室制取CO2一、反应原理:CaCO3+2HCl= CaCl2+H2CO3)。
H2O +CO2↑二、装置的确定三、操作验满:燃着木条伸到瓶口检验: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陈国君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学习目标】1.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2.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学习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 【主要流程】教学环节 知识线 活动线【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2.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1)师生活动——理一理(2)学生活动——议一议(3)师生活动——做一做(4)学生活动——想一想(5)教师总结3.探究活动1. 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1)温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内容(2)知新:明确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3)解惑: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取该装置的原因4.探究活动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1)选一选:从课本114页图中选择仪器(2)拼一拼:将所选仪器模型拼出装置图(3)找一找:装置在仪器的连接上是否存在错误(4)比一比:装置在仪器的选择上有什么不同(5)试一试:应用解决之前遗留的问题(6)赏一赏:分享重庆同学们的自制装置5.探究活动3: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1)教师实验(2)归纳操作步骤(3)对比二氧化碳的验证和验满6.课堂小结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7.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实验室制取CO2一、反应原理:CaCO3+2HCl= CaCl2+H2CO3)。
H2O +CO2↑二、装置的确定三、操作验满:燃着木条伸到瓶口检验: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等奖说课稿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等奖说课稿1、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
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点突破:通过提问预让学生思考的教材P112第5题已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演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盐酸及稀硫酸的反应确定反应原理,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课前布置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到课堂展示,让部分学生到台上演示实验,教师针对学生演示指出实验注意事项。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国赛一等奖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安陆市赵棚镇初级中学宋凤莲一、教学设计理念本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
教材首先给出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然后采取探究的方式来介绍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制取并收集气体的基础,但学生缺乏的是一种方法,没有形成条理化的知识体系。
教学中以分组实验的方式对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进行了探究,让学生体现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类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设计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分析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给出了的一些仪器图片,由学生再设计并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然后利用设计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培养实验技能和分工合作意识。
通过反思整理操作步骤,以此帮助学生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二、教案设计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授课人:宋凤莲学校:安陆市赵棚镇初级中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收集及检验方法;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获得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组装仪器并用装置制取气体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的探究方法;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善于合作、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实验步骤及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教学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与探究、分析与讨论、对比与归纳多媒体辅助教学仪器锥形瓶、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集气瓶、玻璃片、烧杯、火柴、、试管、药匙、滴管药品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粉末、石灰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创设情景】竞猜:三个画面中都涉及到一种物质,它是什么(它可以制造人间仙境它可以人工降雨它可以让你清凉一夏)生活中讨论交流感受化学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兴趣二、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创设情景】展示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的图片【提问】如果用这个发生装置来制取氧气,那么应该选择哪一种方法呢如果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在这个发生装置基础上,需要作怎样的改动(评价并补充答案如下)为了方便添加过氧化氢溶液,装置如图:要制取较多的气体,装置如图:【提问】类比O2的发生装置,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择哪种发生装置呢(评价并补充答案如下)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如图:通过探究O2和CO2发生装置, 请归纳:选择发生装置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指导实战演练】【讲解】制取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和化学性质之后,起着由浅入深的作用。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形成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及实验改进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上好本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着深远影响。
2、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能力目标:能合理使用教学用具,会利用这些用具设计和改进实验方案,并设计装置进行制取和收集CO2;情感目标: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合作、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点突破: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难点突破: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让学生分析对比两套装置,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二、教学方法分析:1、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应该说,学生已具备了研究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先决条件。
通过活动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其改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这一教学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2、教法分析:启发引导、活动探究、对比研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法。
3、教学手段: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现场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学法指导: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探究气体制法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思考一些问题,经分析、探究、总结形成理论,再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碳和碳的化合物
教学设计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陈国君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2.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学习重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难点】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
【主要流程】
教学环节知识线活动线
1.新课导入
2.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师生活动——理一理
(2)学生活动——议一议
(3)师生活动——做一做
(4)学生活动——想一想
(5)教师总结
3.探究活动1. 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1)温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内容
(2)知新:明确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3)解惑: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取该装置的原因
4.探究活动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选一选:从课本114页图中选择仪器
(2)拼一拼:将所选仪器模型拼出装置图
(3)找一找:装置在仪器的连接上是否存在错误
(4)比一比:装置在仪器的选择上有什么不同
(5)试一试:应用解决之前遗留的问题
(6)赏一赏:分享重庆同学们的自制装置
5.探究活动3: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1)教师实验
(2)归纳操作步骤
(3)对比二氧化碳的验证和验满
6.课堂小结
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7.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实验室制取CO
2
一、反应原理:CaCO
3+2HCl= CaCl
2
+H
2
CO
3
)。
H
2
O +CO
2
↑
二、装置的确定
三、操作
验满:燃着木条伸到瓶口
检验:澄清石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