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2解析

合集下载

“等待”是如此精彩——《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实践解析与思考

“等待”是如此精彩——《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实践解析与思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 生已初步具备 了一定的实 学
验操作能力 、 实验观察能力 、 分析与解决 问题 的能力。但
[ 师生互动] 讨论结果 , 完成“ 我的分析”
我 的 分析 :
他们对新鲜事物的认识更多 的是感性认识 . 例如对金属

5 一 O
化 学教 与 学 2 1 年 第 4期 01
( 设计意图 : 研究始 于问题 。 问题产生 于情境 。由生
活中常见 的物质人手 , 创设 问题情境 , 激发 了探究兴趣 , 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学习状态。)
2自学探 究 .
比实验、 逻辑 推理法、 自主表达法等 。 通过启发 、 引导、 等 待, 给予学生获取新 知识 的时间与空间。

教 学设 计 ・
‘ 倔" ‘ 留 是如此精彩
《 金属 的化 学性质》 学实践解析 与思考 教
钱 黛蕙
( 无锡 市凤 翔 实验 学校 文 章编 号 :0 8 0 4 (0 10 — 00 0 10 — 5 6 2 1 )4 0 5 — 2
d i1 .9 9 . s . 0 - 5 6 0 1 40 4 o: 0 6 4i n1 8 0 4 . 1 . . 3 s 0 2 0 2
性, 又有各 自的个性。 教材 为了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置换反应 、
通过对金属活动性强弱规律 的探究 . 激发学 生学习 化学的兴趣 。 增长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奥秘的本领。
四、 互动过程环节
1问题 导入 .
师: 老师的朋友在古玩市场买 了件民 国时期 的黄金 发簪 . 要我帮忙鉴定一下。我带 来想请 同学们 一起出出 主意 , 用什么办法来鉴定呢?
江 苏 无锡
2 44 ) 10 4 文 献 标识 码 : B

九上科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精讲精练(浙教版)

九上科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精讲精练(浙教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讲精练2.2.1 金属的性质—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质考点1.金属的氧化反应1.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作氧化反应。

2.类型(1)缓慢氧化:氧化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甚至在短期内不易察觉,如钢铁生锈、塑料和橡胶制品的老化等。

①铁与氧气在常温下,发生缓慢氧化。

反应方程式:4Fe+3O2=2Fe2O3结论:铁在常温下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生成红棕色固体【重点】Fe2O3又叫氧化铁,三氧化二铁,是一种红棕色固体,与酸反应生成+3价铁离子。

②铝在氧气在常温下,发生缓慢氧化。

反应方程式:4Al+3O2=2Al2O3结论: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生成白色固体【重点】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能阻止金属铝继续被空气氧化【引申】A.洗涤铝制容器时,不能用钢丝球擦洗,以免破坏氧化膜B.铝制容器不能盛放酸性或碱性物质,因为酸性和碱性物质会破坏铝的氧化膜,进而腐蚀金属铝(2)剧烈氧化:氧化过程进行得很剧烈,如镁的燃烧,但只有部分金属可以燃烧。

【注意一】有些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有些金属不能燃烧,但都生成相应的氧化物【注意二】氧气的浓度不同,化学反应的现象可能不同在空气中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①镁: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2MgO在空气中不可燃烧②铝: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化学方程式:4Al+3O2点燃2Al2O3【注意】铝条、铝片在空气中不可燃烧,但铝丝可以燃烧在空气中不可燃烧③铁: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化学方程式:3Fe+2O2点燃Fe3O4【注意】Fe3O4是一种黑色固体,带磁性在干燥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物质;④铜:在潮湿空气中:与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铜绿而被腐蚀在氧气中不可燃烧,加热,产生黑色固体化学方程式:2Cu+O2=2CuO 2Cu+O2+CO2+H2O===Cu2(OH)2CO3【考点练习】【例1】下图为小柯做的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及应用课堂例题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及应用课堂例题笔记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及应用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氢后的金属则不能。

3.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他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注:①置换时如有铁参与,铁在生成的化合物中显+2价,例②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与盐溶液反应时,金属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一般不会生成金属。

例: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③若盐溶液中含有许多溶质,而某金属又能同时置换此盐溶液中的多种金属时,按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依次置换。

例:当把铁投入到含有溶质AgNO3和的溶液中时,由于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因此铁先置换银,把银置换完后再置换铜。

考点1:判断金属是否能与酸溶液或盐溶液发生反应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不能发生反应的说明原因,发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1)铁和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铜和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铜和氯化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铁和氯化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位于氢的后面,因此,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3)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位于锌的后面,因此铜不能和氯化锌反应。

(4)。

考点 2. 根据几种不同金属与酸溶液、盐溶液反应的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例:现有X、Y、Z三种金属,只有X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Y、Z则不能,但有下列反应关系:,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A. Z>Y>XB. X>Z>YC. X>Y>ZD. Z>X>Y解析:只有金属X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只有金属X的活动性位于氢前。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试题答案及解析1.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艺术品,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A.铝不易被氧化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C.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D.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作用【答案】D【解析】根据金属的性质进行分析,铝在空气中表面易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A、铝性质比较活泼,易被氧化,故选项错误;B、氧化铝性质稳定,不要反应,故选项错误;C、铝性质比较活泼,不稳定,易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D、铝易被氧化,生成的氧化铝性质稳定,具有保护作用,故选项正确。

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点评: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所属反应类型:(1)铝与稀盐酸反应,属于反应。

(2)铁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反应。

(3)铝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制得氧化铝和铁,属于反应。

【答案】(1)2Al+6HCl=2AlCl3+3H2↑置换(2)Fe+O2Fe3O4化合(3)2Al+Fe2O3=Al2O3+Fe 置换【解析】(1)由题意,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氢气,故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反应符合(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即 A+BC=B+AC,为置换反应;(2)由题意,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符合(多变一,A+B=AB),为化合反应;(3)铝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制得氧化铝和铁,故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符合(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即 A+BC=B+AC,为置换反应。

【考点】本题考查书写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结合题目中的信息,判断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从而书写此化学方程式。

3.近年来,经过我国科学家的努力,制造出了国产芯片“龙芯一号”和“龙芯二号”。

芯片的核心部件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为原材料制造的。

用化学方法制得高纯度硅的反应原理是:SiCl4+2H2Si+4HCl,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复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可以根据化学反应类型的特点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金属的性质1. 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导电体和导热体。

金属的导电性是由于其内部原子间的电子迁移,形成了自由电子,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金属的导热性也是由于金属内部自由电子的迁移和传导。

此外,金属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可以被拉伸成细丝或者压延成薄片。

金属的延展性和塑性与其晶体结构有关,金属的晶体结构呈“紧密堆积”的排列方式,使得原子之间有很多可移动的空间,从而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

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具有一系列特有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的活性以及与非金属的反应等。

金属的活性通常表现为金属与非金属反应,例如金属和氧气、卤素、水等发生化学反应。

不同金属的活性也不同,一般来说,金属在周期表中位于左下方的元素活性较大,而位于右上方的元素活性较小。

金属通常以阳离子的形式存在,金属的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具有还原性,可以参与还原反应。

二、金属的提取和制备1. 金属的提取金属的提取通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冶炼法,另一种是电解法。

冶炼法主要针对于较活泼的金属,通过加热矿石和还原剂,将金属从矿石中提取出来;电解法主要用于提取贵金属和稀有金属,通过在电解槽中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

在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2. 金属的制备金属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例如焊接、熔炼、粉末冶金等。

焊接是一种利用热能和压力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工艺,常用于制造各种结构和设备;熔炼是将金属加热至熔点,然后铸造成所需要的形状;粉末冶金是一种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金属和金属合金的工艺,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粉末的大小和成分比例,以获得理想的金属制品。

三、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1. 铁及其化合物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可塑性。

铁的化合物有氧化铁、铁矿石等,氧化铁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油漆颜料生产中。

铁还可以与碳和其他元素形成不同种类的合金,如碳钢、不锈钢等,这些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腐蚀抗性,在工业和建筑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金属是天然界中最为普遍的化学元素之一,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和高强度等性质。

金属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工业、建筑、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简要介绍和总结。

1.金属的元素符号和周期表位置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元素符号都是大写字母,如Fe表示铁、Cu表示铜、Ag表示银等。

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左侧区域,包括第1-3族(也有少量在第4族),它们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因此常出现在离子化合物中。

2. 金属的离子性质金属元素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后,变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即阳离子,向周围的阴离子发生化学作用。

这种化学作用包括离子键的形成和金属离子的溶解等,同时金属离子也可以参与反应,如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以及置换反应等。

3. 金属的价电子和价态金属的原子一般有几个价电子,这决定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如高导电性、高热导性和延展性等。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数量通常为+1或+2。

这通常被解释为金属原子失去其最外层的1个或2个价电子,即Zn(Zn(II))、Fe(Fe(II)/Fe(III))、Cu(Cu(II))、Ag(Ag(I))、Au(Au(III))等。

4. 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能够参与氧化反应,生成不同程度的金属氧化物和氧化态。

在氧气存在下,金属能够与氧气反应,形成氧化物,如有色的CuO、黄色的FeO、黑色的MnO2等。

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下,金属可以形成氯化物或酸根。

5. 金属的还原反应金属的还原性能是指能否通过将一个化合物中的元素还原成其单质。

像铜和铁这些元素就非常容易被还原,而类似于金、银这种元素则难以被还原。

还原反应通常是指金属原子通过电子转移,在离子化合物中还原出自由的金属反应,通常需要还原剂的作用,如氢气、金属活泼的自身等。

6. 金属的置换反应金属的置换反应是指两种金属之间的反应,其中一个离子从一个化合物中移动到另一个化合物中,把另一个离子替换掉。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课件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课件

2. (2022•上海二模)铁棒放入下列溶液中,片刻后取出,溶液
质量增加的是( C )
A. 氯化锌 B. 硫酸铜
C. 稀硫酸
D. 硫酸镁
3. (2021秋·金川区校级期末)收藏家收藏清末铝制品,至今保 存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D ) A. 铝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B. 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 铝不易氧化 D. 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解析:向硝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混合物(含铁、银和 镁),铁、镁的金属活动性排在铜的前面,镁会先与硝酸铜反 应,铁再与硝酸铜反应,银不会与硝酸铜反应,充分反应后过 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所 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银、铜,可能含有镁;可能发生2个反应 或3个反应;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铜,可能含硝酸亚铁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锌>铁,与硫酸反应时镁的 速率最快,在坐标中斜线最陡,铁的反应速率最慢,在坐标中 斜线最平缓,等质量的镁、锌、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在室温 下起反应,在化合价相同下,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的金属,生成 氢气的质量越多。则镁生成的氢气最多,锌生成的氢气最少
9. (2021秋·建华区期末)向硝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混 合物(含铁、银和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向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上述实验过程中,共发生了3个反应 B. 上述滤液的颜色呈蓝色 C. 上述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银 D. 上述滤液中有硝酸亚铁
操作的是____a_____(填字母)。 a.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b. 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c. 在足量氧气中,加热
解析:滤液A中有硝酸铜和硝酸锌,向A中加入过量的铁粉,能 与滤液A中的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由于铁过量,反 应后有剩余,故所得固体Y中含有铜和铁,滤液B中含有硝酸亚 铁和硝酸锌;向固体Y中加入稀硫酸,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硫酸反应,过滤,可以得到纯净的铜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山东教育版(精品)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山东教育版(精品)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某某教育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二、学习目标1、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认识常见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能说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会判断置换反应。

5、通过我国古代湿法冶金术的介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全面突破知识点(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

例如,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时几乎不与氧气反应,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

1、镁与氧气的反应①常温下银白色镁条置于空气中表面会逐渐变暗,是因为生成了白色固体氧化镁。

②点燃时(在空气中)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粉末。

化学方程式:2Mg+O22MgO应用:战场上用镁做照明弹。

2、铝与氧气的反应①常温下银白色的铝的表面逐渐变暗,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氧化铝,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我们在做铝条性质实验之前,务必要将其保护膜打磨去除。

②在氧气中点燃时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4Al+3O22Al2O3注意:做该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燃烧的铝片不能靠近集气瓶内壁,以防止集气瓶炸裂。

3、铁与氧气的反应①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与氧气发生反应。

②常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会生成暗红色、比较疏松的物质——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Fe2O3)。

③铁在氧气中点燃时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

注意:做该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留下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燃烧的铁丝不能靠近集气瓶内壁,以防止集气瓶炸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目标
1.认识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 2.掌握钠、镁、铝、铁、铜等与氧气等非金属 反应的条件和化学方程式,熟记反应的现象 3.初步认识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4.初步认识变价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规律
二.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氧气是非金属中的代表,以下主要讨论不同金属与 氧气反应的情况,从而认识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规 律 金属活动性顺序:
研磨
2Na + S
Na2S
爆炸
3.镁、铝、铁等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
2Mg + O2
2MgO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强光,生成白色粉末

4Al + 3O2
2Al2O3
铝箔在空气中加热,变暗,熔化,不滴落
铝在纯氧气点燃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强光, 生成白色固体
点燃
3Fe + 2O2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Cu + O2 △ 2CuO 铜由紫红色变成黑色
4.其它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点燃
2Fe + 3Cl2
2FeCl3
燃烧,棕色烟(不能生成FeCl2)
点燃
Cu + Cl2
CuCl2
燃烧,棕黄色烟(不能生成CuCl)

Fe + S
FeS
燃烧,生成黑△色固体(不能生成Fe2S3)
2Cu + S
Cu2S
燃烧,生成黑色固体(不能生成CuS)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活泼金属
中等活泼金属
不活泼金属
活泼性减弱,还原性减弱
金属越活泼,越容易与氧气等非金属发生化学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⑴常温下:Na与O2能快速反应,生成氧化钠(Na2O)
4Na + O2 = 2 Na2O 重要提示: ①这是实验室里将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的原因之一
②镁、铝常温下表面金属与氧气缓慢反应,生成一层致 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内部金属与氧气继续反应,所以镁 和铝在空气中能够长时间稳定存在 ③铁和铜常温下在干燥空气中不反应
④氧化钠(Na2O):白色固体,属于碱性氧化物
⑤常温下,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现象:
银白 O2 色钠
表面 H2O 出现白 潮解 变暗 色固体
⑴若X为金属单质,Y为固体非金属单质,则甲的化 学式为CO2,乙的化学式为 MgO .
⑵若X、Y均为金属单质,Y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居
第四位,X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Y元素高,则X与
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Y与Z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X +Z 乙

Y
+Z
重要提示: ①汞(Hg)比铜还不活泼,但常温下容易与硫反应 (Hg + S = HgS )
②CuCl2溶液颜色,随浓度不同而不同,浓溶液呈蓝 绿色,稀溶液呈蓝色
③具有变价的金属,与氯气反应一般生成高价金属 氯化物,与硫反应与般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 说明:氯气的氧化性比硫强
例: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
思考:
①镁在空气中燃烧有哪些产物生成?
②Na能在CO2中燃烧吗?若能,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3.铝热反应
铝粉与某些难熔金属氧化物(如Fe2O3、V2O5、 Cr2O3、MnO2等)在高温下发生剧烈反应,同时 放出大量的热量,这样的反应叫做铝热反应。被
还原出来的难熔金属在高温下熔化成液体
高温
2Al + Fe2O3
表面形 成溶液
NaOH溶液
Na
Na2O NaOH
CO2
形成白 风化 形成无
色粉末
色晶体
Na2CO3 Na2COபைடு நூலகம்·10H2O
潮解:易吸水物质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表 面形成溶液的变化(物理变化)
风化:结晶水合物常温下失去结晶水的变化(化学 变化)
⑵加热下:
Na与O2剧烈反应,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
Al2O3 + 2Fe
重要提示:
①铝粉与某些难熔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
②铝热反应可用来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难熔金属
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 B.CO2既不能供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 C.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2 D.常温下汞与硫反应生成HgS
(D )
2.X、Y、Z是中学化学中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 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相互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 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知识拓展:镁、铝的重要反应
1.Mg与CO2的反应
点燃
2Mg + CO2
2MgO + C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强光,生成白色粉末和黑色固体
重要提示:
①CO2一般不支持燃烧,但镁能在CO2中剧烈燃烧
②注意Mg与O2、CO2反应的区别
2.Mg与N2的反应
高温
3Mg + N2
Mg3N2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强光,生成白色粉末
壁(如图所示),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后取
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
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
( D)
氧化还原反应
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 的热量
红墨水
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 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
铝箔
固体过氧化钠(Na2O2)

-1
2Na + O2
Na2O2
重要提示: ①Na2O2比Na2O稳定: 2Na2O + O2 △ 2Na2O2
②Na2O2属于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 ③Na与O2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不同
2.钠与其它非金属的反应
点燃
2Na + Cl2
2NaCl
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产生白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