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操作步骤详解

合集下载

畅捷教育会计电算化操作过程2021中级

畅捷教育会计电算化操作过程2021中级

畅捷教育会计电算化操作过程2021中级摘要:一、引言二、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发展历程三、畅捷教育会计电算化操作过程简介1.畅捷教育会计电算化软件概述2.畅捷教育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四、畅捷教育会计电算化操作过程详解1.初始设置2.凭证录入3.凭证审核4.记账5.报表生成6.数据备份与恢复五、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与挑战六、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畅捷教育作为一家专注于会计电算化培训的教育机构,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本文将详细介绍畅捷教育会计电算化操作过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技能。

二、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发展历程会计电算化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会计工作进行全面改革的过程。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会计电算化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畅捷教育会计电算化操作过程简介畅捷教育会计电算化软件是一款功能齐全、操作简便的财务管理软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操作流程:1.畅捷教育会计电算化软件概述畅捷教育会计电算化软件集成了凭证录入、审核、记账、报表生成等功能,支持多种会计制度,适用于各类企业和机构。

2.畅捷教育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1)初始设置:包括会计科目、币种、汇率等基础信息的设置;(2)凭证录入:录入会计凭证,包括借贷方科目、金额等信息;(3)凭证审核:对录入的凭证进行审核,确保凭证的准确性和合法性;(4)记账:根据审核通过的凭证进行记账操作;(5)报表生成:根据记账结果生成各类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6)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同时可进行数据恢复操作。

四、畅捷教育会计电算化操作过程详解1.初始设置:在开始使用畅捷教育会计电算化软件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初始设置,包括会计科目、币种、汇率等基础信息的设置。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凭证录入、审核和记账等操作至关重要。

会计电算化步骤详解

会计电算化步骤详解

会计电算化步骤详解第一步:准备工作首先,公司需要确定进行会计电算化的需求和目标,明确为什么要进行会计电算化以及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其次,公司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电算化实施计划,并分配相应的资源和人力支持。

还需要确定是否需要购买会计软件,并选择适合公司需求的软件。

第二步:数据转换和导入在进行会计电算化之前,公司需要先将手工会计数据转换为电子化数据。

这包括通过扫描或手动录入将纸质会计凭证、报表和账目等转换为电子文档,并进行命名和分类。

然后,将电子化数据导入到会计软件中,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步:设置会计业务流程在会计软件中设置会计业务流程,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制定会计政策、设置账户、设定会计期间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置相应的财务报表和分析报表,确保能够满足公司的会计要求和管理需求。

第四步:进行会计业务处理通过会计软件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包括凭证的录入、科目的核对、账目的调整和结账等。

会计软件能够自动计算和处理各种会计项目,如借贷平衡、汇兑损益、资产折旧等,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五步:内部控制和审计会计电算化后,公司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并进行内部审计。

这包括设置权限管理和审批流程,确保会计业务的安全和合规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内部审计,检查系统的运行情况、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确保会计处理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第六步:培训和维护完成会计电算化后,公司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会计软件操作和应用能力。

同时,还需定期维护会计软件,进行数据备份和系统更新,确保软件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第七步:优化和改进在使用会计软件运营一段时间后,公司可以收集并分析数据,评估会计电算化的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公司可以对会计电算化进行优化和改进,例如调整会计业务流程、完善会计政策、增加报表分析功能等,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效率和效果。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过程,需要公司全面考虑并细致规划每一个步骤。

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

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

一、系统管理1、启动系统管理:开始→程序→会计电算化通用教学软件→系统管理2、注册系统管理:系统→注册→[注册]输入用户名admin→确定(系统管理员admin权限:新增操作员;给所有账套操作员受权、可以新建账套,账套主管权限:可以启用子系统;可以给所管辖的账套操作员受权)3、增加操作员:权限→操作员→[操作员管理]增加→[增加操作员]输入操作员编号(ID号)、姓名、口令、部门→增加→退出→[操作员管理]退出4、修改操作员口令与部门:权限→操作员→[操作员管理]选中某操作员→修改→[修改操作员信息]输入操作员新口令或部门→修改→[操作员管理]退出5、新建账套:账套→建立→[账套信息]账套号、账套名称、启用会计期→下一步→[单位信息]单位名称、单位简称→下一步→[核算类型]行业性质:新会计制度科目、账套主管、是否预置科目→下一步→[基本信息]存货、客户、供应商分类设置、有无外币→完成→[建立账套]是→[分类编码方案]设置编码方案→确认→[数据精度定义]确认→确定→是否启用账套:是→[系统启动]勾选设置待启动软件子系统→退出二、总账系统启动总账系统:开始→程序→会计电算化通用教学软件→会计电算化通用教学软件→[注册]输入用户名编号、密码,选准账套号、操作日期→确定(一)系统初始化1、部门档案:基础设置→机构设置→部门档案→[部门档案]增加→输入部门编码、部门名称等信息→保存→退出2、职员档案:基础设置→机构设置→职员档案→[职员档案]输入职员编号、职员名称,双击所属部门选取所在部门→增加→退出3、客户档案:基础设置→往来单位→客户档案→[客户档案] 单击“无分类”(有分类选取最末级分类)→增加→[客户档案卡片]输入客户编号、名称、地址、电话等信息→保存→退出→[客户档案]退出4、供应商档案:基础设置→往来单位→供应商档案→[供应商档案] 单击“无分类”(有分类选取最末级分类)→增加→[供应商档案卡片]输入供应商编号、名称、地址、电话等信息→保存→退出→[供应商档案]退出5、结算方式:基础设置→收付结算→结算方式→[结算方式]输入结算方式编码、名称→保存→退出6、外币种类(1)增加外币种类:基础设置→财务→外币种类→[外币设置]在左下方输入币符、币名→增加→退出(2)设置外币汇率:基础设置→财务→外币种类→[外币设置]在左窗口选取某外币→在右窗口输入汇率→退出7、凭证类别:基础设置→财务→凭证类别→[凭证类别预置]选取某分类方式,如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确定→[凭证类别]进行限制设置(收款凭证:双击限制类型,选“借方必有”,限制科目“1001,1002”;付款凭证:双击限制类型,选“贷方必有”,限制科目“1001,1002”;转账凭证:双击限制类型,选“凭证必无”,限制科目“1001,1002”→退出8、会计科目:基础设置→财务→会计科目(1)增加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增加→[会计科目_新增]输入科目编码、名称、科目类型,设置辅助核算等信息→确定(2)修改会计科目:[会计科目]选中某科目→修改→[会计科目_修改]修改→设置科目内容→确定→返回(3)指定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编辑→指定会计科目→[指定科目]现金总账科目→单击“1001现金”→单击“>”→银行存款总账科目→单击“1002银行存款”→单击“>”→确认→退出9、输入期初余额:总账→设置→期初余额→[期初余额录入]输入余额→回车确认(直到做完)→试算→确认(二)日常操作1、填制凭证:总账→凭证→填制凭证→[填制凭证]增加→填写凭证内容→保存2、审核凭证:文件→重新注册→输入新操作员编号与密码→确定总账→凭证→审核凭证→[审核凭证]确定→选取凭证→确定→审核(或用审核→成批审核)→退出3、记账:总账→凭证→记账→[记账]下一步→下一步→记账→确定4、结账:总账→期未→结账三、UFO报表启动UFO报表(选启动总账系统,再单击“财务报表”)点击左下角“数据”进入“格式”状态1、表尺寸:格式→表尺寸→[表尺寸]输入行列数值→确定2、行高:选取行→格式→行高→[行高]输入行高→确认3、列宽:选取列→格式→列宽→[列宽]输入列宽→确认4、区城画线:选择区域→格式→区域画线→[区域画线]网线→确认5、组合单元(合并单元格):选择区域→格式→组合单元→[组合单元]选择组合方式(如整体组合)6、设置单元格公式:选取公式单元格→数据→编辑公式→单元公式→[定义公式]“=”后输入计算公式→确认7、设置关键字(可反复设置多个关键字)点击选择单元格→数据→关键字→设置→[设置关键字]点选所需关键字(如单位名称)→确定8、关键字偏移:数据→关键字→偏移→[定义关键字偏移]设置各关键字偏移值→确定9、账套初始:数据→账套初始(账套号和会计年度)10、录入关键字:(点击左下角“格式”进入“数据”状态)数据→关键字→录入→[录入关键字]输入各关键字→确认四、工资系统A、引入“工资实验账套”备份数据启动“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系统→注册→[注册]输入用户名admin→确定→[系统管理]账套→引入→选取“D:\会计\教材附录一配套试验备份账套数据\工资实验账套\ UF2KAct.Lst”→打开→是→确定B、以账套主管身份启动会计电算化通和教学软件开始→程序→会计电算化通用教学软件→会计电算化通用教学软件→[注册]输入用户名编号、密码,选准账套号、操作日期→确定1、建立工资账套[会计电算化通用教学软件]单击“工资”→[建立工资套_参数设置]工资类别个数:多个,币别设置→下一步→扣税设置→下一步→扣零设置→下一步→人员编码设置→完成→确定→取消2、人员类别设置工资→设置→人员类别设置→[类别设置]“类别”框中输入类别名称(如经理人员)→增加→返回3、工资项目设置工资→设置→工资项目设置→[工资项目设置]增加→单击“名称参照”下拉列表框中选取工资项目或直接在工资项目名称中输入→设置“类型”→设置“长度”与“小数”位→设置“增减项”→增加其他项→确认→确定4、银行名称设置工资→设置→银行名称设置→[银行名称设置]增加→输入银行名称→删除其他无效银行→返回5、新建工资类别工资→工资类别→新建工资类别→[新建工资类别]输入类别名称→下一步→√(部门)→完成→是→再建第二个(先关闭当前工资类别)6、人员档案(先打开某工资类别:工资→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点击某工资类别名→确认)工资→设置→人员档案→工具栏(增加)→输入人员信息→确认(反复输入完)→X→退出7、某工资类别中“工资项目设置” (先打开某工资类别)工资→设置→工资项目设置→[工资项目设置]增加→单击“名称参照”下拉列表框中选取工资项目→移动调整顺序→确认8、某工资类别中“公式设置” (先打开某工资类别,并且已设置人员档案)工资→设置→工资项目设置→[工资项目设置]公式设置→增加→选择→选择工资项目(如请假天数)→公式定义输入→公式确认→确定9、工资数据输入工资→业务处理→工资变动(1)基本工资数据录入:[工资变动]输入数据(2)工资调整:(如将“经理人员”的“奖励工资”增加200元[工资变动] 工具栏数据替换钮→[数据替换]按如下设置→确认→是(3)数据计算与汇总:工资变动→工具栏重新计算→工具栏汇总→工具栏退出10、个人所得税计算工资→业务处理→扣缴所得税→确认→[个人所得税]工具栏“税率表”或右键菜单:税率表定义)→[税率表]修改纳税基数(如基数:1600,附加费用2800)→确认→是→工具栏退出11、工资分摊工资→业务处理→工资分摊(1)工资分摊设置:[工资分摊]工资分摊设置→[工资分摊设置]增加→[分摊计提比例]输入计提类型名称(如应付福利费14%)→下一步→[分摊构成设置]设置人员类型,点部门名称并勾选相关部门,设置借贷科目→完成→(继续输入其他分摊类型)→返回(2)工资分摊费用:[分摊工资] √选计提费用所有类型→√选择部门→√明细到工资项目→确定→[如:计提福利费一览表]√合并科目相同、辅助项相同的分录→批制(或制单)→选择转帐凭证→保存→下张(反复保存所有凭证)→退出→退出12、月末结账工资→业务处理→月末处理→确认→是→是→选取清零项目→确认→确定五、固定资产核算A、引入“固定资产实验账套”备份数据启动“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系统→注册→[注册]输入用户名adm in→确定→[系统管理]账套→引入→选取“D:\会计\教材附录一配套试验备份账套数据\固定资产实验账套\ UF2KAct.Lst”→打开→是→确定B、以账套主管身份启动会计电算化通和教学软件开始→程序→会计电算化通用教学软件→会计电算化通用教学软件→[注册]输入用户名编号、密码,选准账套号、操作日期→确定1、建立固定资产账套:[通用教学软件]固定资产→是→√我同意→下一步→两√→下一步→设置编码长度与编码方式、序号长度→下一步→两√,并设置对账科目→下一步→完成→是→确定2、资产类别设置:固定资产→设置→资产类别→[类别编码表]单张视图→增加→输入(类别名称、残值率、计提属性、折旧方法、卡片样式)→保存(反复增加类别,增加子类:取消→是→在左边选取某父类)→取消→是→退出3、部门对应折旧科目:固定资产→设置→部门对应折旧科目→[部门编码表]左边选取某部门→修改→输入对应折旧费用科目→保存→退出4、增减方式(设置增减方式对应折旧科目):固定资产→设置→增减方式→[增减方式]左边选取某增减方式→修改→输入对应科目→保存→退出5、输入期初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卡片→录入原始卡片→[资产类别参照]选择设备某分类→确认→输入(固定资产名称、部门名称、增加方式、使用状况、开始使用日期、原值、累计折旧、可使用年限)→保存→确定→退出→否日常处理1、资产增加:固定资产→卡片→资产增加→[资产类别参照]选择设备某分类→确认→输入(固定资产名称、使用部门、增加方式、使用状况、原值、可使用年限、开始使用日期)→保存→退出→否2、生成凭证:固定资产→处理→批量制单→[批量制单]全选→制单设置→√合并(科目及辅助项相同的分录)→设置“固定资产1501”科目及对方科目→制单→选择凭证类型,输入凭证摘要→保存→退出→退出3、资产变动:固定资产→卡片→ 变动单→原值增加→[固定资产变动单]点击“卡片编号”选取某资产,设置变动增加金额及变动原因→保存→退出(生成凭证)4、部门转移:固定资产→卡片→ 变动单→部门转移→[固定资产变动单]点击“卡片编号”选取某资产,设置变动后部门及变动原因→保存→退出5、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处理→计提本月折旧→是→是→退出→退出→确定生成折旧费用分配凭证: 固定资产→处理→→折旧分配表→[折旧分配表]凭证→选择转账凭证类型→保存6、资产减少:(在计提折旧后减少):固定资产→卡片→资产减少→选择卡片编号→增加→[资产减少]选择减少方式→确定→确定7、对账和月末结帐六、应收应付核算1、引入应收应付实验账套(系统管理):admin→系统管理→引入应收应付实验账套2、填制与审核凭证(总账):主管身份进入→通用教学软件→填制凭证→文件→重新注册→更换操作员→审核→记账3、输出往来账余额表:往来→账簿→客户余额表→[客户余额表]选取某客户→确定→退出4、输出往来账明细表:往来→账簿→客户往来明细账→[客户往来明细账]选取某客户→确定→退出5、往来勾对:往来→账簿→往来管理→客户往来两清→[客户往来两清]设置两清条件→确定→自动6、往来账龄分析:往来→账簿→往来管理→客户往来账龄分析→输入查询科目与截止日期→√(按所有往来明细分析)→确定7、打印往来催款单:往来→账簿→往来管理→客户往来催款单→[客户往来催款单]输入查询条件→确定。

会计电算化操作步骤

会计电算化操作步骤

会计电算化操作步骤一、系统选型和实施准备1.明确需求:根据企业的规模、行业特点和财务管理的具体需求,确定需要哪些功能模块和技术支持。

2.选型:根据企业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并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

3.实施准备:配置计算机硬件设备、安装操作系统和相关软件,并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

二、建立数据库1.创建数据库: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建立包括账务、科目、凭证等基础数据表。

2.数据录入:将原始会计凭证信息录入数据库,并建立相关报表的模板。

三、制定会计核算程序1.确定会计制度: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财务管理需求,制定会计制度。

2.制定会计核算程序:根据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要求,制定会计核算程序,明确各种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科目的使用规则。

四、财务数据处理1.自动数据采集:通过接口等方式,将相关数据从企业其他系统(如销售系统、库存系统)导入会计电算化系统。

五、会计处理1.科目设置和初始余额录入:根据会计核算程序和制度,设置会计科目,录入初始余额。

2.凭证录入:根据业务活动,录入日记账和相应的会计凭证。

六、财务报表产生1.科目余额查询:通过系统查询功能,生成各个会计科目的期末余额。

2.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生成:依据会计科目余额和其他财务数据,生成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3.报表调整:根据财务报表的要求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对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汇总。

七、财务分析1.利用系统报表分析功能,对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综合评价。

2.基于分析结果,确定财务管理和决策的重点和方向,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决策支持。

八、安全维护和数据备份1.设置权限管理:为了保护财务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设置合理的权限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对系统和数据进行操作。

2.数据备份:定期对系统和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意外损坏。

备份数据应保存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以上是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步骤,通过合理安排和科学运用会计电算化技术,可以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会计电算化》操作全流程

《会计电算化》操作全流程

会计电算化实务考核操作流程一、任务二(系统管理)考试题型主要有两种:1、建账;2、改账。

“建账”题步骤:第1题:系统——注册——用户名输入“admin”登陆——账套——建立——依次输入:账套号、账套名称、启用会计期(注意:如果题写的是“01月”就要按“01”输入,如果写成“1”就会出错)——下一步——输入:单位名称、单位简称、法人代表(如果题目没写就不要填)——下一步——“行业性质”按题目给的类型进行选择——下一步——“基础信息”按题目给的内容勾选——完成——可以建立账套了吗?点击“是”——“分类编码”按题目给的内容进行修改——确认——都点击“是”——是否启用账套要点“否”第2题:权限——操作员——增加——按题目输入姓名、口令,点增加——退出第3题:权限——权限——选择“刘红”——按题目的提示选择账套(这步经常有人忘了选而出错)——增加——在左边框内找到题目要求的权限,双击,会自动加到右边——确定。

“改账”题步骤:第1题:系统——注册——用户名按题目给的输入——然后按题目给的要求进行修改(注意:题目有要求的内容才改,没写的就不要去改动)第2题:系统——注销——系统——注册——用户名输入“admin”登陆(注意:改账题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这里,要换“admin”登陆进行第2题和第3题的操作)后面的步骤跟上面的一样就省略,不重复了。

第3题:略(跟上面的一样)二、任务三(基础设置)第1题:按题目要求依次输入:用户名、账套、操作日期——确定——基础设置——往来单位——地区分类——增加——输入“类别编码”、“类别名称”保存——退出第2题:基础设置——往来单位——客户分类——增加——输入“类别编码”、“类别名称”保存——退出第3题:基础设置——往来单位——供应商分类——增加——输入“类别编码”、“类别名称”保存——退出第4题:基础设置——往来单位——客户档案——按题目要求选中所“属分类码”后再点击“增加”(此步骤是经常出错的地方,很多人没有选择)——在“基本栏中”依次输入:客户编号、客户名称、简称——切换到“联系”输入:地址、邮编——保存、退出。

会计电算化步骤详解

会计电算化步骤详解

会计电算化步骤详解会计电算化是指将会计业务通过计算机和相关软件进行自动处理和管理的过程。

它将传统的手工会计方式转变为数字化的会计方式,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是会计电算化的步骤详解:1.系统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公司的会计信息需求,确定实际应用中需要实现的功能和数据量,以及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要求。

这个阶段需要与不同部门的用户和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确定合适的会计信息系统。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设计。

包括确定系统的结构和组成部分,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表格,规划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等。

这个阶段需要考虑到会计规范和法规要求,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3.系统开发:根据设计的结果,进行系统开发。

这个阶段包括编写和调试程序代码、设计和测试数据输入和输出的格式、安装和调试硬件设备、编写用户手册等。

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程序开发人员和系统分析师的参与。

4.数据转换:将原来的手工会计数据转换为可以被计算机系统读取和处理的格式。

这个阶段包括将原始凭证、账簿、报表等数据进行编码和整理,导入到计算机系统中。

数据转换要考虑到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进行适当的验证和校对。

5.系统试运行:在正式上线之前,进行系统的试运行和测试。

这个阶段检验系统是否能够满足预期的要求,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错误。

试运行的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可以是几天到几个月不等。

6.系统培训:在系统正式上线之前,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包括系统的使用方法、数据输入和处理的规范、报表的生成和分析等。

培训的方式可以是面对面的培训、培训视频、在线指南等。

7. 系统上线:当试运行和培训结束后,系统正式上线。

这个阶段要进行系统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上线后需要对系统进行监控和维护,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bug。

8.系统维护:系统上线之后,需要进行系统的维护和更新。

包括定期备份数据,安装和测试软件的更新版本,修复系统的错误和漏洞等。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流程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流程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流程一、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设置1.选购计算机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打印机、扫描仪等。

2.安装和配置计算机硬件设备:将计算机主机、打印机等设备连接并安装好。

3.选择并安装会计软件:根据企业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会计软件,并进行安装和设置。

二、数据输入和导入1.建立会计账套:按照企业的会计制度和要求,在会计软件中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和账簿。

2.手工输入数据:根据原始凭证,将相关数据手工输入到会计软件中。

3.导入数据:将电子化的原始凭证文件通过扫描仪等设备导入到会计软件中。

三、数据处理和记录1.科目余额核对:通过会计软件生成科目余额表,核对各个科目的期初余额和借贷方向是否正确。

2.日常记账:根据企业的日常业务活动,通过会计软件进行借贷记账,生成相应的凭证和账簿。

3.辅助核算处理:根据企业的需要,在会计软件中设置和处理辅助核算,如存货、应收账款等。

4.月度调汇、调整和结账:根据需要进行月度汇率调整,调整期末销售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等,最后进行结账。

四、数据报表生成1.财务报表生成:通过会计软件,根据记账凭证和账簿信息,自动生成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

2.管理报表生成:根据企业需求,通过会计软件自动生成其他管理报表,如预算执行情况表、成本控制表等。

五、数据备份和存储1.定期数据备份:为了保证数据安全,定期将会计软件中的数据进行备份,生成备份文件并保存到安全的位置。

2.数据存储:将会计软件中的数据进行归档和存储,方便日后查询和使用。

六、数据分析和审计1.数据查询和分析:通过会计软件中的数据查询功能,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查询。

2.数据审计和审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法规要求,对会计数据进行审核和审查。

(完整版)会计电算化用友T3软件操作步骤

(完整版)会计电算化用友T3软件操作步骤

实用标准文案1.系统初始化1.1系统管理系统管理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它为其他子系统提供了公共的账套、年度账及其它相关的基础数据,各子系统的操作员也需要在系统管理中统一设置并分配功能权限。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账套管理、年度账管理、系统操作员及操作权限的集中管理等。

1.1.1 启动与注系统管理例 1-1以系统管理员(admin)的身份启动并注册系统管理。

操作步骤(1) 执行“开始→程序程序→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系统管理”命令,进入“〖系统管理〗”窗口。

(2) 执行“系统→注册”命令,打开“注册〖控制台〗”对话框。

(3) 输入用户名:admin;密码:(空)。

如图1-1所示。

图1-1 注册系统管理(4) 单击“确定”按钮,以系统管理员身份注册进入系统管理。

1.1.2 建立企业核算账套例 1-2建立账套。

(1) 账套信息账套号:800;账套名称:阳光有限责任公司;采用默认账套路径;启用会计期:2011年1月;会计期间设置:1月1日至12月31日。

(2) 单位信息单位名称:阳光有限责任公司;单位简称:阳光公司。

(3) 核算类型该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RMB);企业类型为工业;行业性质为2007年新会计准则;账套主管为demo;按行业性质预置科目。

(4) 基础信息该企业有外币核算,进行经济业务处理时,不需要对存货、客户、供应商进行分类。

(5) 分类编码方案科目编码级次:4222其他:默认(6) 数据精度该企业对存货数量、单价小数位定为2。

(7) 系统启用“总账”模块的启用日期为“2011年1月1日”。

操作步骤(1) 执行“账套→建立”命令,打开“创建账套”对话框。

(2) 输入账套信息,如图1-2所示。

图1-2 创建账套-账套信息(3) 单击“下一步”按钮,输入单位信息。

如图1-3所示。

图1-3 创建账套-单位信息(4) 单击“下一步”按钮,输入核算类型。

如图1-4所示。

图1-4 创建账套-核算类型(5) 单击“下一步”按钮,确定基础信息,如图1-5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操作步骤详解2017年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操作步骤详解
1增加操作员:打开系统管理应用程序——权限——操作员——增加
2建立账套:打开系统管理应用程序——账套——建立
3设置操作权限:打开系统管理应用程序——权限——权限
4增加会计科目: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基础设置——财务——会计科目
5填制并保存付款凭证: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总账——凭证——填制凭证——增加——保存
6输入科目的期初余额: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总账——设置——期初余额
7查询科目的收款凭证并显示: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总账——凭证——查询凭证——选中收款凭证——辅助条件——在科目里查找资本公积
8查询总账然后联查明细账: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总账——账簿查询——总账
9设置供应商档案: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基础设置——往来单位——供应商档案
10设置凭证类别: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基础设置——财务——凭证类别
11设置部门档案: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基础设置——机构设置——部门档案
12审核凭证: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总账——凭证——审核凭

13设置外币及汇率: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基础设置——财务——外币种类输汇率时选择浮动汇率
14结账: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总账——期末——结账
15修改凭证: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凭证——填制凭证——(查找到要修改的凭证)辅助项——修改完后保存
16记账: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总账——凭证——记账
17追加表页输入关键字生成报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打开
考生文件夹——打开资产负债表——编辑——追加——表页——数据——关键字——录入——保存
18设置报表单元格行高字体对齐: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打开
考生文件夹——打开资产负债表——编辑——格式数据状态——格式——行高——格式——单元属性——保存
19设置表尺寸并进行区域划线: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打开考
生文件夹——打开资产负债表——编辑——格式数据状态——格式——表尺寸——格式——区域划线——保存
20设置单元格关键字和关键字偏移: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打
开考生文件夹——打开资产负债表——编辑——格式数据状态——
数据——关键字(年月日分三次设置)——设置——数据——偏移——保存
21新建报表保存到考生文件夹下:打开财务应用程序——财务
报表——新建——保存(重命名)
账务取值函数主要有:期末额函数QM(”科目编码”,会计期间)期初额函数QC()发生额函数FS()累计发生额函数LFS()对方科目发生额函数DFS()
科目编码:库存现金1001银行存款1002其他货币资金1012
应收账款1122其他应收款1221
22判断并设置单元格计算公式:打开财务应用程序——打开考生文件夹——打开资产负债表——编辑——格式数据状态——数据——编辑公式——单元公式——保存
货币资金期末数=QM(”1001”,月)+QM(”1002”,
月)+QM(”1012”,月)
23调用报表模板:打开财务应用程序——财务报表——文件——新建——格式——报表模板——保存(重命名)
24查询纳税所得申报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选择正式人员——工资——统计分析——账表——纳税所得申报表
25设置工资类别: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工资类别——新建工资类别(如果工资类别里没有新建工资类别这一项就需要先关闭工资类别)
26建立人员档案: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工资——设置——人员档案
27设置工资项目: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设置——工资项目设置
28设置工资项目计算公式: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工资——设置——工资项目设置
29录入工资变动数据: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工资——业务处理——工资变动
30查询工资发放条: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工资——统计分析——账表——我的表——工资表
31工资费用分配并生成记账凭证: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工资——业务处理——工资分摊——制单——保存
32定义工资转账关系: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工资——业务处理——工资分摊——工资分摊设置——增加
33录入工资原始数据: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工资——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工资——业务处理——工资变动
34查询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分析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账表——我的账表——分析表——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分析表
35固定资产增加: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卡片——资产增加——保存
36录入固定资产原始卡片: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卡片——录入原始卡片——保存
37设置固定资产类别: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设置——资产类别——增加——保存
38查询所有部门的计提折旧汇总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账表——我的账表——折旧表——部门折旧计提汇总表
39查询固定资产统计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账表——我的账表——统计表——固定资产统计表
40查询某类固定资产明细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账表——我的账表——账簿——单个固定资产明细表——在类别下拉菜单中找到某类
41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生成凭证: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处理——计提本月折旧————点凭证——借方固定资产清理1606,贷方累计折旧1602——保存
42资产变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卡片——变动单——原值增加——保存
43查询某类固定资产总账: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固定资产——账表——我的账表——账簿——固定资产总账——选择类别
44查询供应商往来余额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采购——供应商往来账表——供应商往来余额表
45
46设置客户档案: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基础设置——往来单位——客户档案
47输入期初采购专用发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采购——采购发票——增加(选择专用发票)——保存
48查询全部客户的客户往来余额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销售——客户往来账表——客户往来余额表
49查询全部供应商的供应商对账单:打开财务应用程序——采购——供应商往来账表——供应商往来对账单
50将收款单余销售发票进行核销:打开财务应用程序——销售——客户往来——收款结算——点核销——在本次结算中输入核销的金额——保存
51设置供应商档案:打开财务应用程序——基础设置——往来单位——供应商档案
52输入采购专用发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采购——采购发票——增加(选择专用发票)——保存
53输入销售专用发票:打开财务应用程序——销售——销售发票——增加(选择专用发票)——保存
54对销售发票进行账龄分析:打开财务应用程序——销售——客户往来账表——账龄分析
55输入付款单:开财务应用程序——采购——供应商往来——付款结算
56查询全部客户对账单:打开财务应用程序——销售——客户往来账表——客户对账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