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区机制体制运行情况调研(终稿)
【知识学习】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调研报告

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调研报告目前,开发区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集约、高效、创新的本质特征逐渐显现。
统计表明,我省各类开发区在全省0.8%的土地上,实现了52%的利用外资,45%的进出口,24.6%的工业增加值,13.8%的税收,解决就业人员245万人。
取得上述成绩,主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发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和“精简、统一、效能”的运行机制。
但是,最近许多开发区反映,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正在弱化,有可能成为制约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大瓶颈。
为此,我们向145家省级开发区(原批准开发区63家,新核准设立的开发区82家)发出了调查问卷,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情况进行了摸底。
同时,对40多家开发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考察,济南、威海、烟台、济宁等市外经贸局对本辖区内的开发区也提报了基本情况。
总的看,开发区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不乐观,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问题之一,管理体制不顺《山东省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暂行办法》(鲁政发[1998]7号,以下简称《办法》)和《关于进一步搞好园区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鲁政发[XX]78号,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开发区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立管委会。
管委会作为同级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同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对开发区实行统一管理。
管委会可自行设置内部机构,不搞上下对口,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原则上不在开发区内设置工作机构。
开发区中层干部由管委会实行聘任制。
从调查调研情况分析,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省政府的规定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原批准设立的63家省级开发区中,15家开发区管委会与乡镇政府实行了政区合一,体制和机制基本沿袭了政府的管理办法。
其余48家实行独立管委会的开发区中,21家没有自行设置内部机构的权力,工作机构由上级单位或部门委派,管委会内部机构设置基本与所在地政府雷同,开发区承担了许多不必要的社会职能,管理成本提高,其开发功能、经济功能和创新功能淹没在繁杂的行政和社会事务中。
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调研报告

〔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调研报告〕目前,开发区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集约、高效、创新的本质特征逐渐显现。
统计表明,我省各类开发区在全省0.8%的土地上,实现了52%的利用外资,45%的进出口,24.6%的工业增加值,13.8%的税收,解决就业人员245万人。
取得上述成绩,主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发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和“精简、统一、效能”的运行机制。
但是,最近许多开发区反映,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正在弱化,有可能成为制约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大瓶颈。
为此,我们向145家省级开发区(原批准开发区63家,新核准设立的开发区82家)发出了调查问卷,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情况进行了摸底。
同时,对40多家开发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考察,济南、威海、烟台、济宁等市外经贸局对本辖区内的开发区也提报了基本情况。
总的看,开发区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不乐观,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问题之一,管理体制不顺《山东省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暂行办法》(鲁政发[1998]7号,以下简称《办法》)和《关于进一步搞好园区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XX]78号,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开发区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立管委会。
管委会作为同级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同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对开发区实行统一管理。
管委会可自行设置内部机构,不搞上下对口,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原则上不在开发区内设置工作机构。
开发区中层干部由管委会实行聘任制。
从调查调研情况分析,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省政府的规定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原批准设立的63家省级开发区中,15家开发区管委会与乡镇政府实行了政区合一,体制和机制基本沿袭了政府的管理办法。
其余48家实行独立管委会的开发区中,21家没有自行设置内部机构的权力,工作机构由上级单位或部门委派,管委会内部机构设置基本与所在地政府雷同,开发区承担了许多不必要的社会职能,管理成本提高,其开发功能、经济功能和创新功能淹没在繁杂的行政和社会事务中。
机制运用调研报告

机制运用调研报告机制运用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机制运用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机制运用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高效率和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几家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调研,探讨了机制运用的实际运作情况,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机制运用方法,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二、调研结果1. A公司A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在管理中注重机制运用。
该公司实施了全员绩效管理制度,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和考核标准,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绩。
同时,该公司还建立了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定期的员工满意度调查和意见反馈会议,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
通过机制运用,A公司的员工绩效和企业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
2. B公司B公司是一家服务业企业,在管理中也注重机制运用。
该公司实施了绩效奖励制度,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奖励制度,激励员工团队合作和创新。
此外,该公司还建立了跨部门协作机制,通过定期的部门协作会议和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不同部门间的沟通和合作。
机制运用的有效实施,使B公司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3. C公司C公司是一家创业公司,由几位年轻的创业者创办。
在创立初期,该公司就注重机制运用。
他们建立了平等谈判机制,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
此外,该公司还建立了创新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一定比例的股份,激励员工创新和积极奉献。
机制运用的成功实施,帮助C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三、总结与建议通过以上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机制运用对企业的发展和效益有积极影响。
机制运用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2. 不同行业和企业的机制运用方式有所差异,需要因势利导。
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目标设定合理的机制运用方式。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
企业应根据自身目标和发展阶段,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以引导员工的行为和努力。
制度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制度运行情况调研报告调研背景和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制度运行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制度提供依据。
通过调研,我们希望了解制度在实际操作中的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为制度的改进提供参考意见。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针对公司内部员工,发放了200份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82份,回收率为91%。
问卷内容涵盖制度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方面。
调研结果:一、制度执行情况1. 具备知晓公司制度的员工比例为78%。
2. 87%的员工认为公司制度对工作有一定的规范作用。
3. 61%的员工反映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二、制度存在的问题1. 35%的员工觉得制度内容表述冗长、不够简洁明了。
2. 24%的员工认为部分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不适用情况。
3. 18%的员工反映部分制度执行的标准不一致。
三、改进建议1. 57%的员工希望制度内容简明扼要、易于理解。
2. 42%的员工建议加强对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能够充分知晓和理解制度的内容。
3. 35%的员工提出希望制度能够更加具体、明确地规范操作细节。
结论与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公司制度对员工的规范作用不可忽视,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2. 制度内容可以进行简化和优化,以提高员工对制度的理解度和接受度。
3. 加强对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确保全体员工能够充分了解和遵守制度。
4. 各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制度执行的统一标准。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明确了当前制度运行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希望此报告能为公司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制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新区体制机制改革调研报告

新区体制机制改革调研报告新区体制机制改革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在新区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然而,随着新区发展的日益深入,新区的体制机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
为了推动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我们开展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新区体制机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
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
三、现状分析1. 新区体制机制的成功经验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成果丰硕,不仅对新区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例如,设立了新区管理委员会,强化了中央对新区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了新区综合改革试验区,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试验田;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
2.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虽然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新区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不够充分,资源利用和产业布局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
其次,新区管理体制相对僵化,决策效率低下,影响了新区的整体发展。
再次,新区中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够完善,党建工作力度不够,影响了党在新区的领导地位。
最后,一些新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政绩工程”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
四、改革建议1.加强新区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
要建立跨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加强新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协调,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局面。
2.改革新区管理体制。
应精简管理层级,提高决策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推动新区实现高效、有序的发展。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要提高党组织在新区中的领导地位,加强党建工作力度,建设一支忠诚可靠、作风过硬的党员队伍,推动新区全面发展。
4.加强监管,防止“政绩工程”。
要严格规范新区建设项目,加强项目管理,防止出现低效益、高浪费的问题,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五、总结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是推动新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新区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我县行政区划调整后新体制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我县行政区划调整后新体制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我县行政区划调整后新体制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应当及时报告精品文档,仅供参考我县行政区划调整后新体制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应当及时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
我县行政区划调整后新体制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2014年6月至8月,我县启动并顺利完成了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进一步破除了制约小县大城发展的体制性束缚。
为全面解了新行政体制运行状况,自今年6月份起,县人大专题调研组深入各乡镇、街道、阳光服务中心、社区及相关部门,采取听汇报、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意见建议。
总体上看,经过半年多的磨合,新行政体制运行良好,达到了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发展活力、促进城乡统筹的预期效果,但新的乡镇、街道在履行职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新行政体制的总体运行情况行政区划调整后,除xx、xx、xx三乡外,新的乡镇、街道逐步实现了行政管理方式和治理模式的转变。
从乡镇情况看,新建乡镇整体运转平稳有序,行政管理水平、社会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与原有乡镇所属村的行政管理关系基本理顺,撤并乡镇干部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不断增强。
县委、县政府按照服务机构不散、服务职能不变、服务水平不降、惠农政策不变、帮扶机制不改、三农投入不减的承诺目标,在原xx、黄x、云x、大x、沙x、x村、x源、xx管理处设立阳光服务分中心,加强了属地管理,方便了群众办事,确保了平稳过渡。
从街道情况看,在撤销原云x镇、云x乡的基础上,设立了x云、元x、白x山、凤x山等四个街道,辖七个社区,并完善了工作机构,出台了管理机制。
通过设立街道,我县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开、空间布局得以优化,各街道发展定位不同,良性竞争态势日益显现,行政拉力明显增强,干群联系更加密切,城市化管理格局初步显现。
机制建立运转情况汇报

机制建立运转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是XXX部门的XXX,现就机制建立运转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一、机制建立情况。
自机制建立以来,我们部门按照规定流程,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机制,并逐步
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首先,我们建立了健全的工作流程,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其次,我们建立了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加强了部门内外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机制运转情况。
在机制的运转过程中,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了一些问题,取得了一些成绩。
首先,在工作流程方面,我们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加强了对工作流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在信息共享和沟通方面,我们加强了部门内外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及时解决了一些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提高了工作的协作效率。
同时,在绩效考核和激励方面,我们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及时进行了激励和奖励,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
在机制运转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作流程不够规范、
信息共享和沟通不够畅通、绩效考核和激励不够到位等方面。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加强对工作流程的监督和检查;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及时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上就是我部门机制建立运转情况的汇报,希望领导能够给予指导和支持,共同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谢谢!。
工作机制运行情况汇报

工作机制运行情况汇报根据公司要求,我对工作机制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监控工作机制的运行情况。
首先,工作机制是指在特定的组织和环境中,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协调行动的方式和规律。
在我们公司,工作机制是指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信息流动、决策执行等方面的运行情况。
在工作机制的协作方面,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情况良好。
通过定期的会议和沟通,各部门能够及时地了解彼此的工作进展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协调行动,共同完成公司的目标。
同时,我们也建立了跨部门的协作机制,能够在需要时快速响应,共同解决问题,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转。
在信息流动方面,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
各部门之间能够及时地传递重要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公司还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能够让相关人员随时获取所需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在决策执行方面,公司建立了科学的决策执行机制。
各部门能够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工作计划,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并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同时,公司还建立了绩效考核机制,对决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激励员工积极执行决策,提高工作效率。
总的来说,工作机制的运行情况良好,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信息流动、决策执行等方面都能够有效地支持公司的发展目标。
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部门之间的协作仍需进一步加强,信息传递中可能存在传递不及时或失实的情况,决策执行中可能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对决策执行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工作机制能够更好地支持公司的发展目标。
通过对工作机制的运行情况进行汇报,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工作机制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
希望公司能够重视工作机制的运行情况,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关于温州四大生态旅游功能区 体制机制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送审稿) 根据市政府分管领导要求,为研究目前温州四大生态旅游功能区机制体制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功能区体制机制提供参考,市旅游局于8月中旬组织相关人员到四大功能区,以座谈会形式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四大功能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体制需求 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分析四大功能区的基本情况 名称 区域 面积 所辖乡镇 人口 数量 2011年全县旅游收入 2012年功能区旅游收入
楠溪江风景旅游功能区 670.76平方公里 岩头、枫林、大若岩、鹤盛、沙头、岩坦6镇共388个行政村、5个居民区和54个农村社区 35.6万 18.94亿元 22.98亿
平阳北港生态休闲旅游区 530.3平方公里,其中景区面积169.27平方公里 水头镇、腾蛟镇、山门镇、顺溪镇、南雁镇、青街乡等五镇一乡,辖12个社区,6个居民区,264个行政村 36.5万 14.62亿元 5.95亿元
文成百丈漈-飞云湖生675.9平方公里 南田镇、百丈漈镇、西坑畲族镇、叶胜林场、石垟林场以及珊溪镇和黄坦16.68万人 16.08亿元 20.76亿元 2
态旅游度假区 镇的部分区域等7个乡镇 泰顺廊桥-氡泉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317. 29平方公里,度假区主体区域包括氡泉景区、廊桥文化园、松垟旅游集散中心等,面积约55平方公里 泗溪镇、雅阳镇等2个乡镇 部分区域 3.6万人 5.7亿元 3.25亿元(全县为7.05亿元)
从上表可以清楚看出我市生态型旅游功能区的基本特点是涉及区域大,人口多,乡镇行政区域多。因此为了能在区域内重点发展旅游经济,就从体制上要求建立功能区管委会,以便有效地在区域内实行资源的合理整合,推动产业的有序集聚,打造统一的旅游品牌,增强旅游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 二、功能区建立后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大大提速。 (一) 投资力度大大增加 永嘉县2012年旅游项目32个,总投资28.5亿元,累计完成9亿元,其中政府投资6.54亿元。2013年旅游项目85个,总投资70.29亿元,累计完成35.62亿元,政府投入15.6亿元。 平阳县2012年旅游项目6个,总投资29.35亿元,累计完成11.61亿元,政府投入0.5亿元。2013年旅游项目13个,总投资98.78亿元,累计完成38.85亿元,政府投3
入0.92亿元。 文成县2012年旅游项目17个,总投资57.39亿元,累计完成7.42亿元,政府投入2.4亿元。2013年旅游项目28个,总投资79.8亿元,累计完成12.86亿元,半年度完成4.86亿元,政府投入3.85亿元。 泰顺县2012年旅游项目11个,总投资209.98亿元,累计完成11.79亿元,政府投资1.08亿元。2013年旅游项目21个,总投资284.09亿元,累计完成29.18亿元,政4.52亿元。 同时,四大功能区都成立独资或合资的,隶属于功能区的旅投公司,建立了相应的融资平台。 (二) 旅游人才大大集聚 楠溪江风景旅游功能区管委会共有公务员编制34个,事业编制62个,共96人,班子成员10人。班子成员基本调自永嘉县有建设工作经验和旅游工作经验的部门或乡镇领导,其他人员通过公开招考调入,其中不乏有高级工程师资质与英语8级专业人才。 平阳北港生态休闲旅游区管委会核定公务员编制21名,其中领导6人,中层8人,另根据县编制情况调剂事业编制人员,2012-2013调剂事业编制10人。与永嘉一样领导班子成员具调自有建设工作经验和旅游工作经验的部门或乡镇领导。其他人员的调入具经过公开招考,实现人才集聚。 4
文成百丈漈一飞云湖旅游功能区编制51人,其中公务员18人,目前已经招考与调任到位近40人。 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功能区行政编制12人,事业编制20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功能区的主要领导,都调任了本县域内经过多岗位锻炼,有一线工作经验、发改建设工作经验和有着丰富行政人脉的行政人才当任。 (三) 协调功能大大加强 楠溪江风景旅游功能区做好十个规划论证项目和三十个储备项目的有关前期工作,完善旅游招商项目库。扎实推进岩头镇古村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丽水街、芙蓉、苍坡三个古村落的违章建筑拆除、古建筑修缮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正式启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就楠溪江雁荡山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工作进行了专题研讨,并加强了同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对接工作。 平阳北港生态休闲旅游区以打造“一心五区两网多村”的旅游发展格局为中心,规划并制定政策做好旅游区内10个都市(休闲)农业园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开工8个农业园,完成土地流转1395亩。完成腾蛟镇岭门村项目总体规划编制、评审。开展通景公路沿线乡村综合整治摸底调查,完成功能区内全域景区化综合整治行动计划编制、结合景区“三化”推动景区周边乡村环境整治。 5
文成百丈漈—飞云湖旅游功能区成立后,完成编制《文成县旅游总体策划与规划》,确定了旅游规划在文成县为上位规划的地位。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域景区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文成县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文成县旅游业招商政策》等系列政策文件,强化了全县旅游顶层设计,提升了旅游产业规划的目标和层次,为构建“全县一盘棋”的大旅游格局奠定了基础,为形成部门协作,合力兴旅,全力发展全域旅游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做好功能区内旅游建设项目管理的同时,功能区还肩负起了对全县涉旅项目的监督与管理。 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功能区建立以来开展了《廊氡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廊氡旅游度假区形象策划》、《氡泉景区AAAA级景区创建规划》、《廊桥文化园AAAA级景区创建规划》、《廊氡旅游度假区内山坡地重点区块详细规划》等规划。协调部门推进功能区内项目建设,使功能区成立后的投资额度比成立前区域内旅游项目五年总和还多。 (四) 旅游设施大大改善 永嘉的主要旅游项目6宾馆(金珠瀑休闲文化中心、九丈甸园二期、芙蓉山庄改建、楠溪山居、临江小庄、耕读小院)3中心(消防培训中心、浙南电力实训中心、云岚健身养生中心)在功能区成立后,开工建设进展顺利,都已结顶或将近完工。“六个一”(一条旅游商业街、一个文化创意旅6
游服务中心、一条旅游绿道、一批展馆、一批特色酒店、一台文化大戏)永嘉美丽乡村工程建设正紧锣密鼓推进中。推进楠溪江省级“智慧旅游试点景区”创建,楠溪江无线智能旅游系统正式上线,景区实现WIFI信号全覆盖。 平阳县完成并投入使用南雁绿道网一期工程(山地探秘环线工程)42.5公里,二期工程(红军足迹环线工程等)134.5公里也已开工建设。绿道吴山和秀尖驿站验收完毕。基本完成了南雁村的整村搬迁和吴山村的改建。南雁景区改造工程提速,通过景区入口与游步道改造,景区游览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增加到了大半日,全国最长的山地滑道也将在近期完工。 文成百丈漈-飞云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景区创建成效显著,其中龙麒源景区成功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验收,珊溪镇通过旅游强镇验收,黄坦镇培头村的特色旅游村前期创建工作已有显著成效。景区提升工程进展顺利,9月13日,经过改造的百丈漈景区也将重装上阵,重新向游客开放。 泰顺廊桥-氡泉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大力推进度假区廊桥文化园、氡泉景区、氡泉旅游休闲文化中心等项目建设工作。温州氡泉旅游文化休闲中心增补为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温州泰顺国际影视文化产业综合体列入2013年省重点项目。启动廊桥与氡泉两个4A景区创建。 三、各地功能区体制机制运行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7
(一) 楠溪江风景旅游功能区 其的性质属于永嘉县政府的派出机构,正科级单位。最高领导由县委常委担任,主要领导副县级待遇。该功能区管委会与县旅游局合并,有同一个三定方案。下设党政办、规划建设局、旅游行业管理局、旅游市场开发局、监察室共30人,其中领导职数9人,行政编制10人,参公18人,工勤2人;直属事业机构10个,共66名,领导职数24人;成立了直属于县政府的楠溪江旅游投资公司,承担功能区的旅游项目投资工作与管委会同级别。管委会由县委常委任第一书记,党委书记、主任为副县级。所辖各乡镇的书记镇长兼任功能区副主任 从体制上,楠溪江功能区作为“县一级派出机构”的身份,破解乡镇在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上的法律限制。通过委托管理与同旅游局合并的办法,基本解决了经济方面审批、执法以及涉旅行业管理权、涉旅项目审批权、涉旅管理综合执法权、市场营销开发权、规划与监督规划落实的权力、项目策划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等系列管理的相关问题。所辖乡镇多,协调难度大,通过领导高配的机制改革办法得到了有效解决。 存在的问题:一是领导分工多,权力分散,可能会造成行政效率降低,考验领导的协调能力。二是与旅投公司关系不明。因同是正科单位,造成旅投公司与管委会的矛盾。三8
是与乡镇的关系难协调。乡镇与管委会的关系是通过乡镇长任管委会领导的机制来维系,管委会对乡镇缺乏有效的手段制衡。 (二)平阳北港生态休闲旅游区 其的性质属于平阳县政府的派出机构,正科级单位。与县旅游局合署办公,分别有三定方案。管委会下设4个职能科室:办公室、规划发展科、行业管理科、市场科;成立了直属于县政府的南雁旅游开发公司,承担建设任务、融资平台,与管委会同级别,委托管委会管理,管委会主任兼投资公司董事长(兼职不兼薪)。所辖各乡镇的书记镇长兼任功能区副主任 该功能区运行体制设计为“大镇带小镇”。一是由水头镇书记兼任功能区书记,将功能区与县风景旅游局合署办公,办公地点从县城迁至水头,在最高决策权上做到了最大镇、功能区、旅游局三者的统一。二是考虑到水头地价明显高于周边乡镇,县委、县政府确定水头镇的数块土地出让对口用于功能区建设启动资金,解决资金难题。三是将北港生态旅游功能区项目建设联合审批局与水头镇便民服务中心整合为县行政审批(北港)分中心,服务范围覆盖整个功能区。 存在的问题:一是功能区的功能不是很突出。该功能区的核心景区基本在南雁镇,水头镇是工业重镇,功能区书记是水头镇书记兼职,难以完全从旅游角度协调全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