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学第三章翻译总结
文体学章节总结

文体学1~7章总结第一章关于文体学本章先阐释了现代文体学的概念,即:文体学是用语言学方法研究文体风格的一门学问。
它包括普通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
我们学习的是普通文体学,学的是多种主要语言形式的文体特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体学,首先,得知道语言是什么?现代语言学的开端是索素尔,他认为语言就是一个符号系统。
而布卢姆菲尔德把语言看做是一个统一的结构,是使用语言习惯的集合。
还有人说语言是社会符号。
从哲学角度看,语言是产生于社会的语言活动。
接着说了言语事件的特点,即具有实物性,形式性和情境性。
根据言语事件的特点可知语言具有多样性,如古英语,现代英语,英式英语,美式英语,口头英语,书面英语等。
接着来了解一下语言的功能。
语言具有表达人们看法的概念功能,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的人际功能,根据上下文和当前情境选词义。
这三种功能表明语言必须适应人的交流需要。
讲了文,再来了解体,即风格。
风格就是个人或群体在一定情境下的语言习惯。
再来了解文体学的研究。
这得提到索素尔,他改变了自古以来历时研究文体学的风潮,他强调共时研究。
我们学习文体学重点在于学习语言多样性的三个特点,多样性的分类标准,语言描述的特点和主要的多样性功能。
第二章学习文体学的必要性1.学习文体学有助于养成得体的言语意识。
不同情境都符合他的不同语言风格,只有学好文体学,才能更好地交流。
2.学习文体学有助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水平,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得考虑选择合适的词句和构建文章的结构,学习文体学,我们才知道作者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说到这,得提一下由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有三个步骤,即描述、理解,评论。
文学评论也是有价值的文学创作。
3.学习文体学有助于达到得体的翻译。
我们知道,语言具有多样性,所以在翻译是有时很难翻出原始意义,译者应该了解目标语言和被翻译语言的习惯用法,这样才能翻出既尊重原文意思又能让读者身临其境的好文章。
文体与翻译 第三章(增)旅游文本翻译1

3.2 英、汉旅游文本翻译策略:虚实互化,各展其长,突出 译文“呼唤”功能
译例1:这里三千座奇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有的似玉柱 神鞭,立地顶天;有的像铜墙铁壁,巍然屹立;有的如晃板 累卵,摇摇欲坠;有的若盆景古董,玲珑剔透……神奇而又 真实,迷离而又实在,不是艺术创造胜似艺术创造,令人叹 为观止。 原译:3000 crags(悬崖,峭壁) rise in various shapes. They are like whips or pillars propping up the sky; or huge walls, solid and sound; or immense(巨大的) eggs piled on an unsteady boarder?; or miniature rocky? or curios(古董,古玩)… Fantastic but actual, dreamy but real! They are not artistic works, but more exquisite(精美的,精致的,精湛的) than artistic works. One can not help marveling at the acme(顶点) of perfection (尽善尽美)of Nature’s creation.
但凡写山水风景,中国人头脑中浮现的总是像《水 经注》、《桃花源记》、《滕王阁序》以及徐霞客 (徐宏祖)山水游记一类作品中那些熟悉而又优美 的文句和韵律:
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 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其中水流交冲,素 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魄悸。 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混洪赑(bi)怒,鼓若 山腾,瑞濬(jun)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 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北魏· 郦道元:河水· 龙门],《水经注》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学作品风格和形式的学科,对于翻译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体学在翻译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译文的语言风格和形式的研究和分析中。
文体学对翻译的意义在于帮助翻译人员准确理解原文的风格和形式,从而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译文风格和形式。
文体学不仅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分析原文的语言特点,还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在译文中恰当地表达原文的风格和形式。
某个文学作品可能使用了比较生动的修辞手法,那么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在译文中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来传达原文的风格。
文体学对于翻译人员研究和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也起到了指导作用。
文体学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在面对不同的文体时,选择适合的翻译策略。
不同的文体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对于一些抒情性的文学作品,翻译人员可以采用诗意化的翻译方式,以保持原文的抒情特点。
文体学对于翻译评价和翻译修订也有指导意义。
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文体特点的研究和比较,可以评价译文的准确度和信达性。
如果译文与原文在文体上相似,那么可以认为译文的质量较高。
如果译文在文体上与原文有较大差异,那么可能需要对译文进行修订,以更好地表达原文的风格和形式。
《英语文体学》前七章总结

《英语文体学》前七章总结第一章:关于文体学。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语言风格的学科,我们所讲的是现代文体学,其又分为一般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
前者主要是各种文体的一般特征,后者是各种文学作品的特别特征,两者研究有重叠。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交的工具,包括:言语行为,言语事件和文本。
言语事件包括三要素:实体,形式和情境。
语言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场合使用不一样的语言,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如语言的指示功能,表达功能和文本功能。
风格,是个人或群体的语言使用习惯。
学习文体学使我们对不同的语言特色或风格有个系统的知识,熟悉不同文学题材的不同特点,深化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和欣赏力。
此外,文体学给翻译和语言教学也提供了有效地方法。
文体学作为一门学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多个学科如修辞学,文学评论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章:文体学学习的必要性。
文体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风格的学科,分析不同的语言特色。
系统学习文体学,有助于培养表达的准确感。
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
这对学外语的学生尤为重要;文体学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和欣赏力。
通过对文本的研究。
涉及到描写,理解文章体裁特点和艺术表现力,这一过程就是提高我们理解和欣赏的过程;文体学有助于翻译保有原作的原滋原味。
通过分析通篇的风格,包括词,句子的特征,修辞,陈述方式以及文章的主题译者可以更好的把握原文的特色,使得译文在思想上,风格上更贴近原文,有其韵味。
第三章:语言变体文体学把语言变体主要分为方言变体和语域变体。
前者是由于不同的地域风俗习惯形成的,而后者是由于场合的不同而形成的。
方言变体和语域变体是相互依存的。
方言变体又分为:个人习语,即个人用语习惯;短暂性方言,每个时代的有其特别的语言特点,语言是时代的烙印;地域方言,不同地域的不同方言,每个地方读有其不同的说话习惯;社会方言即社会不同阶层如富人和穷人,使用不同的语言;和标准方言,方言也有标准和不标准之分。
语域变体在文体学中,又包括语场,语式(说和写)和语旨。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学作品的基本形式、结构、风格和艺术特色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文学的形式、文学的结构、文学的风格、文学的表达技术等方面。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文字或口头表达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翻译需要翻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文化素养和翻译技巧。
翻译过程中,文体学往往起到重要的作用。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翻译工作中比较复杂的一种。
不同文学作品的文体各不相同,翻译者必须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对各种文体的综合把握,同时对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比较和分析,最终得出符合原作文体的翻译。
例如古典文学作品往往使用一些古体词汇、成语等,这就需要翻译者特别注意文化背景和词义的准确把握,以便恰当地再现原作的文学特色。
在翻译中恰当地应用文体学理论,有助于翻译工作的深入和精准。
翻译者首先需要在翻译前认真阅读原文,对原作的文体特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在翻译时,翻译者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充分体现原作的文体特点。
翻译的最终结果应该是符合原作文体的翻译,不失原意、流畅自然。
总之,文体学对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翻译工作需要翻译者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把握原作的文学特色和艺术风格。
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文体的综合把握和恰当运用,最终达到原作和译文的文体相似,意思相通的效果。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
文体学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具有指导作用。
文体学研究的对象是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异和特点,通过对文体的分析和比较,可以揭示出不同文体之间的语言规律和表达方式,熟悉不同的文体特点,可以帮助翻译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然后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
文学作品的翻译涉及到文学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熟悉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可以帮助翻译工作者更好地把握原著的意境和情感,保持原著的风格和气质。
文体学也对于翻译工作者进行文体转换时具有借鉴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文体特点可能和目标文体不一致,这就需要翻译工作者进行文体转换,将原文的文体特点重新表达出来。
文体学的研究可以为翻译工作者提供可借鉴的对照文体,有助于翻译工作者更好地进行文体转换,使得译文更加贴切和生动。
文体学的研究也可以为翻译工作者提供对照样本。
通过对比不同文体之间的语言现象和表达方式,可以帮助翻译工作者更好地进行文体转换和译文编写,提高译文的品质。
文体学是研究语言运用和表达方式的学科,对翻译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文体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翻译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进行文体转换,提高译文的质量和水平。
翻译工作者应该重视文体学的研究,加强对文体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断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和能力。
中国文化教程unit3课文翻译

中国文化教程unit3课文翻译
摘要:
1.介绍中国文化教程Unit3 的内容
2.概述课文的翻译过程
3.分析课文中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4.总结Unit3 的学习收获
正文:
中国文化教程Unit3 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核心概念和价值观,包括孝道、礼仪、仁爱等。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通过学习这些概念和价值观,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在课文翻译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原文的含义,然后准确地表达在英文中。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一些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处理,但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我们最终完成了翻译任务。
课文中涉及到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知识点包括:孝道,即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礼仪,即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礼仪;仁爱,即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这些概念和知识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Unit3 的内容,我们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索。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语言学习和文化理解是相互关联的,只有通过语言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化。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教程Unit3 的学习收获是丰富的。
我们不仅提高了语言能力,也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英语文体学》1-7总结

《英语文体学》1-7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章文体学相关研究内容文体学分为普通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二者有重叠部分,但在此我们所研究的是普通文体学,文体学研究的是语言风格,对语言,人们的理解有很多种,但不管哪种说法,无可否认,语言都是人类表达思想、互相交流的手段,并且有很多具不同意旨的言语事件;风格是与说话人的语言习惯、时代背景相关的,是人门特有的表达方式,因人而异,对语言起到一定修饰作用并且关系到语言表达的有效性。
因此,文体学研究会涉及各种语言变体及相关特征、功用。
文体学对提高理解力和鉴赏水平有很大帮助。
此外,文体学还与语言学、修辞学及文学评论等相关联。
接下来的章节中将具体阐述相关内容。
第二章文体学研究的必要性学习文体学可以提高我们语言使用的精确性,犹如不能在婚礼上穿牛仔装一样,语言使用要合乎当时、当地的具体环境,这就涉及文体学中的言语事件;学习文体学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水平,因为文学创作中,作者不可避免会对作品的语言、风格做选择,在文学评论三部曲(描述、解读、评估)中会涉及相关内容;文体学对满足翻译适应性有很大帮助,翻译很难做到完全对应,但基本原则一致是必须的,如作品基调、作品体裁等一致。
以上文体学内容中都有涉及。
第三章语言变体在不同的社交场合,有不同的约定俗成的语体。
根据特定场合的语言习惯及其中特定说话人的语言使用,语言变体可以分为两种:方言变体和语域变体。
方言变体与不同的语言使用者相关,分为个人方言、时间方言、地域方言、社会方言和标准方言;语域变体与不同社交场合相关,其构成要素是语场、语式和语旨。
两种变体并非独立存在而是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在同一种族、同一领域或同一社会地位,为了增进了解,说话人可能会选择这一具某种共同特征人群的行内语言。
此外,从语言变体中,我们还可以获知说话人的某些相关信息,如职业、国家和说话意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语言学对象的文体学功能
一、语音的文体学功能
尽管有的学者一直认为语音没有任何意义,但是不同的语音确实能表现出说话者想要强调的意图并且具有不同的文体学功能。
在口语的交际中,语音、重音、停顿、语调等都能表现说话者的情感态度以及暗示的一些内容。
重音
重音就是语音的重读。
a)表现强调。
b)表现吃惊、生气、怀疑等。
c)区分同一词的不同意义。
(以suspect为例,动词重音在pe而作名词时重音在sus)。
停顿
停顿是在连续的语言单元间的短暂中断的分节过程。
英语中有三种停顿:浊音停顿、插声停顿和无声停顿。
音调
我们在听别人说话时,可以辨别出说话人某些音相对调值较高或较低,这就是音调的区分。
a)降调b)升调c)降升调d)升降调e)平调f)降+升调
语速
语速就是说话的速度。
快的语速反映出兴奋、气愤,慢的语速表现出疑惑、犹豫、悲伤、劳累。
二、笔迹的文体学功能
标点
a)破折号:①表示句中的突然中断或者没表达完毕。
②引出总结或同位语。
③附加说明。
b)冒号:①在复杂正式的引用前。
②介绍一系列项目。
c)感叹号:用在强有力的感叹和命令之后。
大写
大写使用在如下场合:a)句首单词首字母b)诗行首单词首字母c)引用的第一个单词d)神的名字e)语言的名字f)国家e)货币f)地名
斜体
斜体使用在以下场合a)书名、杂志、电影、飞机、船名。
b)强调一个句子中某个单词。
c)标明不能用英语书写的词汇。
分段
分段有两种分法:a)长段用来谈论完整、正式的事项。
b)短段用来衔接、总结。
新闻工作者喜欢用短段,因为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新闻;律师、科学家通常喜用长段用来阐述说明。
三、词汇的文体学功能
概括与详细
详细词的使用更加生动、可以给读者直观感受;在没有必要详细的时候使用概括词即可。
词源
安格鲁萨克逊词源:基本词汇,有“非正式感”
拉丁词源:科学、宗教、官方交流,正式感强。
其他
四、语法的文体学功能
从句类型:
a)限定分句b)非限定分句c)无动词分句d)独立分句e)从句
句子类型:
a)依据句子的复杂程度或成分数量,可以分为简单句、多子句、复合句、复杂句、复合复杂句。
b)从语法角度分析,可以分为主要句和不完全句。
不完全句主语或谓语不齐全。
c)功能角度分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反义疑问句),命令句和感叹句。
d)从橘子的长短,可以分为长句和短句。
e)从结构或强调的美感分析,分为圆周句和结构平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