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发展顺序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历史的发展顺序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历史的发展顺序
•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 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 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 了干支纪法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
• (年份- 3)/10余数对天干 如18943=1891 ,1891除以10余数是1即为甲

1.老大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2.老二睚眦(yá zì),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
剑柄吞口;

3.老三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


4.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
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5.五子狻猊(suān ní),形如狮,喜烟好坐,倚
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
• 6.六子霸下,又名赑屃(bi xi),似龟有齿 ,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

半两钱、五铢钱、通宝钱、制钱
• 古陶器

秦汉陶俑、唐三彩、紫砂器
• 2004年3月国务院宣 布逐步免除农民田 赋,2006年1月1日 起,《农业税条例 》正式被废止
• 灵寿县 王三妮
图为海兽葡萄纹 铜镜(唐) 1980年 陕西汉中地区西 乡县出土,直径 29厘米,陕西历 史博物馆藏。圆 形,卧兽钮,镜 面分两区。内区 饰六只瑞兽攀援 葡萄枝蔓,外区 飞禽、异兽同向 穿梭于葡萄枝叶 之间,生动活泼 。
带佛兽镜。
• 变形四叶纹镜类:变形四叶驾凤镜,变形四叶佛 像鸟凤镜、变形四叶兽首镜、双菱纹镜、瑞兽镜 。
• 这时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与神兽组合成纹 饰主题内容。
• 隋唐五代时期 • 主要流行对鸟镜、瑞花镜、盘龙镜。 • 唐代镜最大特点之一是艺术样式或艺术手法的多

历史高中中国古代史时间轴时间顺序

历史高中中国古代史时间轴时间顺序

我国古代历史是非常悠久和丰富多彩的,它延续了数千年,包括了众多朝代和事件。

本文将以时间轴的方式,按照历史高中我国古代史的时间顺序,对我国古代的重要事件和朝代进行简要的介绍和梳理,以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一、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是传说中的黄帝之后的部落首领所建立的朝代,因而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开端。

夏朝时期,我国社会逐渐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出现了大量青铜器,文化和手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

二、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时期境内出现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的进步,商朝的商贸活动频繁,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商业活动为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三、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约公元前771年)周朝是我国历史上有夏商两代的记录,拥有典章制度和国家制度的政权朝代。

西周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法律制度,例如“礼乐教化”,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四、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剧变时期,它是我国封建社会由萌芽开始转变为比较成熟的阶段。

夜郎自大、秦晋之争、荆州之争以及齐楚之争等一系列战争使这个时期的历史变得混乱而又动荡。

五、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统一国家,这个朝代最重要的事件就是至今仍有影响的统一六国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六、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朝代之一。

汉朝统一了我国版图,开创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辉煌。

七、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颠簸时期,在长达60年的时间里,我国分裂为三国,相互争霸,不断发生政治变动和战争。

八、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十分混乱的时期,南北诸多割据势力频繁,战乱不断,直到北齐一统北方才结束了这段纷乱的历史。

论述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

论述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

论述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悠久而辉煌,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漫长过程。

本文将从这四个阶段依次进行论述。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刚开始进入社会化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部落组织。

在这个时期,人们过着简单的狩猎、采集生活方式,在群居生活的同时也逐渐发展出一些初级的生产工具。

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是社会关系的原始性和人类对自然规律的依赖性。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的出现与农业的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人们开始种植作物、养殖牲畜,并将一定规模的土地通过奴隶劳动进行生产。

奴隶制度的确立使得社会秩序进一步稳定,社会分工也日渐明确。

直到秦汉时期,奴隶社会在中国取得了较为全面的发展。

随着封建制度的建立,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在封建社会中,农民的生产活动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而地主则依靠剥削农民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

这个阶段社会生产的发展带动了乡村的繁荣,也使得城市逐渐兴起。

封建社会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的唐朝,但随后由于自身矛盾的激化,封建制度逐渐衰败。

到了近代,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这个时期由于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受到外部势力的控制和压迫,人民生活极其艰辛。

不过,同时也在这一时期中国逐渐觉醒了,兴起了一系列的改革运动。

最终,近代中国实现了彻底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四个阶段。

这四个阶段之间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整体脉络。

通过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中国史时间段顺序

中国史时间段顺序
历史时间段顺序
一:1840年以前 (中国古代史)
• (一)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时期
• (二) 封建社会:1、开始:战国时期
• 2、第一个大一统朝代:秦代(前221年——)
• 3、汉代(公元前206年——;西汉、东汉)、
• 4、三国、两晋、南北朝 分裂时期
• 5、隋 (581——)、唐(618——)
• 6、五代十国、宋(北宋、辽与西夏并立;南宋、 金与西夏并立)
• 7、元(1271——)、明(1368——)、清代前 期(1644——1840)
二:1840年-1949年 (中国近代史)
• 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 世1917俄国十月革命前)
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与中国封建统治者互相勾 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争取民族独 立和社会近代化;
• (3)向西方学习。(3阶段)
• 4、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1)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1919年五四运
动——1923年)、 • (2)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 (4)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 (5)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1500前后
• 1、政权 • (1)清代晚期(1840——1911)、 • (2)中华民国(1912——1949。4)
二:1840年-1949年 (中国近代史)
• 2、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 • 分为两个革命时期: • 3、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线索: • (1)列强入侵,(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八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现代史)

中国古代的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的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的制度演变中国古代是一个悠久的历史古国,经历了漫长的制度演变过程。

在此过程中,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制度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基础,分析中国古代制度演变的重要里程碑。

1. 奴隶社会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在中国古代的早期阶段,封建社会尚未形成,中国处于奴隶社会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被分为贵族统治者和奴隶两个阶层。

贵族享有政治权力和财富,而奴隶则是贵族的财产,完全失去了自由。

2. 封建社会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开始。

这一时期的中国政府采用了封建制度,国家被划分为不同的封建亲属关系。

君主拥有最高权力,地方行政由君主指派的封建领主管理。

这一制度得到了延续,并逐渐完善,直到清朝灭亡。

3. 宋朝的科举制度(公元960年至1279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宋朝,科举制度被正式建立。

这一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大大提高了社会的流动性和公正性。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人才逐渐成为国家管理的核心要素。

4. 元朝的行省制度(公元1279年至1368年)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对中国的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元朝制定了行省制度,将全国划分为一系列的地方行政区域,并设立行省官员管理。

这一制度在财政、军事和司法等领域都有不小的改革,为后来的明朝奠定了基础。

5. 明朝的吏治改革(公元1368年至1644年)明朝时期,中国进行了重要的吏治改革,力求提高官员考核的公正性和效率。

明朝建立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选拔官员不再局限于家族背景,更多地考察个人的才能和学识。

6. 清朝的封建官僚制度(公元1644年至1912年)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官僚制度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

清朝实行八旗制度,并设立了乡官、府官、道官和京官等多级官员,以实现对地方政治和经济的严密管理。

请简述中国古代朝代顺序

请简述中国古代朝代顺序

请简述中国古代朝代顺序自西周前期统治者夏后氏开创了中国古代的第一个朝代以来,中国古代的朝代在近3000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古代朝代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七个时期,即夏朝、商朝、西周朝、春秋战国朝、秦朝、汉朝、三国朝和宋朝,以及唐朝、五代十国朝和宋朝。

七个时期标志着中国古代朝代的重要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古代朝代发展史上最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时期。

夏朝(前2180-1600年):夏后氏建立了最早的中国古代王朝,最重要的实现是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弘扬了“礼乐”文化,后来形成了夏朝文化。

此外,夏朝也开创了中国古代朝代以“游牧”为主的自然经济模式。

商朝(前1600-1046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传统,但又形成了自己的共同特色。

商朝实行的是委任制,将官员派遣到各地统治,以控制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统治者同时实行税制,建立公事机构,推动经济的发展。

此外,商朝还为中国古代朝代发展建立了基础,开创了国家宗法制度,在文化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教育等方面也取得了相当成就。

西周朝(前1046-771年):由周文王开创的西周朝继承了商朝的传统,但又实行了自己的政治制度。

西周朝的发展起源于《尚书》和《周礼》,实行了封建大宗及其子孙制,政治上也普及了“宫廷政治”。

在经济方面,西周朝开创了通行体系,并建立了耕种地制度;在文化方面,出现了典范性的文学作品;在军事方面,推行了战国军制体系;教育制度也有所发展,学校开学,练习礼仪和礼法。

春秋战国朝(前770-221年):春秋战国朝最大的特点是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贵族分化和地方自治逐渐发展。

此外,这一时期的经济改革也使农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初步出现,商业活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有比较成熟的文学体系出现,古典文学在持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军事上也出现了分封将军体系,还有军队、武器和组织等,在军事上可以说有了更大的发展。

秦朝(前221-206年):秦朝是中国古代朝代史上最短的朝代。

社会发展的相关历史内容

社会发展的相关历史内容

社会发展的相关历史内容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涵盖了人类历史上的各个阶段和时期。

根据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可以将社会发展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原始社会:这是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

在这个阶段,人们以部落为单位,共同生活,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

2. 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开始出现剩余产品,并产生私有制。

奴隶制作为私有制的一种形式,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并强迫奴隶进行劳动。

3. 封建社会:在奴隶社会后期,随着铁器、牛耕等生产工具的普及,农业生产开始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活动。

封建地主通过占有土地来剥削农民的劳动力,形成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4. 资本主义社会: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积累,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资本家通过占有资本来剥削工人的劳动力,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5. 社会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后期,由于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导致经济危机频繁发生。

为了克服这种矛盾,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和实验应运而生。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提供了一种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的制度设计,它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实验,其成功与否取决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条件。

6. 共产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后期,当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之后,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在这个阶段,人们能够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些阶段只是大致的划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进程可能存在差异。

同时,这些阶段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它们之间存在交叉和重叠。

中国历史沿革

中国历史沿革
中国历史沿革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而复杂代社会主义中国,概述中国历史的沿革。
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中国历史的最早阶段,又称为野蛮社会。在这个时期,人们主要以部落形式生活,依赖于狩猎、采集和打磨简单的石器工具为生。原始社会的特点是人类社会刚刚形成,物质生活非常贫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非常原始。这个时期没有文字的记载,我们对原始社会的了解主要来自考古学的研究。
总结:中国历史沿革展现了一个强大而韧性的国家和民族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历史的演进不仅影响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中国将继续朝着繁荣富强的目标前进,为人类的进步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5. 1949年至今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阶段。中国历经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变革,同时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历史沿革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更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
3.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912年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中的奴隶制阶段。中国的奴隶制度主要表现为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的混合。秦朝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但在秦朝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动荡的时期,经历了多个王朝的更替。这些王朝中,有一些实行奴隶制度,如汉朝和明朝。在这个时期,中华民族逐渐形成,并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变革,如三国时期、唐宋文化的繁荣以及元明清时期的外族统治。
2.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的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封建时代。它包括许多朝代和王朝,如夏朝、商朝和周朝。在这个时期,中国进入了农业社会,人们开始熟悉耕作、养殖和制作陶瓷器皿等生产活动。农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出现了贵族和平民的阶级差别。周朝的建立标志着封建社会的形成,周天子和诸侯之间建立了等级制度,并通过封地建立了朝代的政治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社会发展顺序中国历史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

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山顶洞人复原胸像3、北京人(右图)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

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

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

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

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

司母戊大方鼎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

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

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15、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16、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

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司母戊大方鼎17、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

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18、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

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

(右图)19、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古代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

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中,总字数达到160多万字,其中有单字4600多个,已识别的有1000多个。

20、商代末期,在黄土高原上,一个叫“周”的部落强盛起来。

到周文王时,周国成了西方诸侯的新盟主。

21、商朝最后的统治者纣王好酒淫乐。

周武王时,周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朝,经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

22、周朝建立后,分封了大大小小71个小国,有鲁、齐、魏、晋、宋、燕等。

这些小国的国君叫诸侯。

23、西周前期180多年,中原一带产生了许多大型乐舞。

祭祀山川时用的是表现大禹治水的《大夏》舞,纪念武王伐纣功绩的武舞是《大武》舞。

2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名为“东周”。

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25、春秋时期,100多个诸侯国林立,互相争夺,胜者成为霸主,出现了“春秋五霸”,一般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26、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问鼎大小轻重”。

鼎是王权象征,传说大禹铸了九个鼎,代表九州。

楚庄王问鼎,表明他有做天子的野心。

27、春秋中后期,吴越两国交恶。

先是吴王阖庐战败受伤而死。

其子吴王夫差立志报仇,让人每天高声提醒他:“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了么?”后来,吴国在夫差的领导下打败了越国。

老子授经图28、越王勾践决心雪耻。

他“卧薪尝胆”,每天高声自问:“勾践,你忘了亡国的耻辱么?”越国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再次打败吴国,吴王夫差自杀。

29、约2500年前,中国出了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右图)30、《道德经》又名《老子》,书里写着:祸有时会成为福的因由,福中有时藏伏着祸。

因此要注意“物极必反”,还要注意“道”“德”相长。

31、生活于公元前551——前479年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2、孔子最早在中国兴办私学,他有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

33、孔子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整理编订了《易》、《诗》、《礼》、《乐》、老子授经图孙武像《尚书》、《春秋》等“六经”。

34、孔子享年73岁,死后葬在鲁国都城北边(今山东曲阜“孔林”处)。

孔子故居后来改建为“孔庙”。

孙武像35、孔子的学生们追忆孔子日常教诲和生活行为,整理成一部语录体书,称作《论语》,这部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36、孙武,是春秋未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传世有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

(左图)37、《孙子兵法》提出了著名的“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等许多战争原则。

38、《孙子兵法》的根本宗旨在于:精通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兵法》因此被称为“兵学圣典”,并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外交、商战、体育等领域。

39、《孙膑兵法》是另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时期的孙膑所著,孙膑是孙武的后代。

40、齐将田忌与齐王赛马屡败。

孙膑教田忌改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败一场;再用自己的上等马、中等马分别与齐王的中等马、下等马对阵,田忌胜二场,总比分2:1,田忌胜。

“孙膑赛马”是一个很著名的策略。

41、战国时期开始后,各个诸侯国都和周王一样,自称为王,其中的七个强国号称“战国七雄”,他们展开了“兼天下”、“一宇内”的战争。

4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盛行“钟鼓之乐”。

近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了124件古代乐器。

编钟43、在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有一套大型编钟,最为珍贵。

这套编钟在地下埋藏了2400余年,现在仍能以准确的音调、优美的音色演奏古今乐曲。

(右图)44、中国古代第一个享有盛誉的名医,是春秋战国后期的民间医生扁鹊。

45、扁鹊精通各种医术,又总结前人方法,创造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传统医学所采用。

46、“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战国争雄激烈之时,也是百家争鸣鼎盛之际。

47、秦在公元前770年才被封为中国西部的一个诸侯国,疆域较小,国力不盛,始终被中原诸侯鄙视。

但自从实行了商鞅变法后,国势蒸蒸日上,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

48、公元前238年,雄才大略的秦王赢政,开始亲理朝政,经过短短的17年,灭其他六国,于公元前221 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

49、秦灭六国后,赢政称“皇帝”,意即“德过三皇,功高五帝”。

50、为尽快改变春秋战国500多年分裂造成的各种混乱,巩固秦王朝的统一,秦始皇下令统一币制,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

51、秦始皇还下诏统一度量衡,并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修弛道,车同轨,书同文”,来巩固秦万里长城秦王朝的政权。

52、中国古文字中,最早有甲骨文、金文,西周时期有大篆(籀文),战国时期有蝌蚪文(古文)。

此外一些诸侯国还有各自不同的文字。

万里长城53、秦统一后,规定小篆为统一字体,通行全国,后来,秦朝出现了一种更加便于书写的隶书,这种字体从汉朝起在官方和民间通行,至今仍在广泛使用。

54、秦、赵、燕等北方诸侯国,为抵御北部游牧民族的入侵,曾分别修筑过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把不相衔接的各段长城连成一体,再向东西延伸,全长达1万多华里,号称万里长城。

长城大都修筑在高山峻岭之上,易守难攻。

(左图)55、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被刘邦领导的武装力量推翻了。

56、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57、在发生于巨鹿的一次大战中,项羽命士兵砸破锅鼎,凿沉船只(“破釜沉舟”),只带三天口粮,以示决战必胜的决心。

结果项羽的军队九战九捷,立下首功,分封天下,自称为“西楚霸王”。

58、刘邦曾与秦朝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且下令废除秦朝全部苛法,明令禁止犒军扰民。

由于实施德政,得到广泛拥护,刘邦被封为“汉王”。

汉景帝汉文帝59、公元前202年,刘邦围项羽于垓下,项羽自刎。

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为顺应民心思安、期盼休养生息的现实,刘邦制定了各种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60、汉高祖之后,汉文帝(右图右)、汉景帝(右图左)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努力,中国出现了政治升平、经济繁荣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61、汉武帝即位后,以其雄才大略,开拓西部疆域,建立起丰功伟业,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历史上把“秦皇汉武”并称,正是因为他们先后完成了中国统一、稳固发展的伟大事业。

62、西汉帝国的强大,使中原人不再被称为“秦人”,而通称“汉人”、“汉族”了。

63、公元8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但由于他施行暴政,引起赤眉、绿林军起义,隗嚣、公孙述等拥兵自立。

公元23年9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

64、刘秀是刘邦之后,王莽内乱时期起兵争夺天下,于公元25年重建东汉(公元25——220年)政权,定都洛阳,自号为“汉光武帝”,史称“光武中兴”。

65、养蚕抽丝、纺纱织绸,是5000多年前中国人的重大发明。

公元前5——6世纪,丝绸传到西域。

到了汉代,丝绸业已十分发达。

纷至沓来的商队,把各种丝和丝织品运到了古罗马帝国,丝绸之路开始形成。

66、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实际上是一种丝织品,有一种帛(极薄的丝绸)在古代作为“纸”用。

所以汉代以前就有许多帛书帛画。

67、到了西汉早期,出现了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如絮纸、麻纸。

68、公元105年,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价廉物美的“蔡侯纸” 这种纸平整光滑,又薄又软,成本低廉,便于书写。

69、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的政权,提出“独尊儒术”,以孔子学说为核心内容的儒家思想开始占统治地位,并逐渐形成儒教。

70、佛教在元前后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到中国,对后世的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东汉时中国道教在民间兴起。

71、东汉将亡之际,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此后各种大小战争不断,著名的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还有夷陵之战。

最终的结果是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史称三国(公元220——280 年)。

72、三国时期有几位彪炳史册的著名人物,如: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曹操有雄才大略,关羽是忠义的英雄。

他们受到后世中国人的尊崇。

73、晋朝(公元265——420年)时的炼丹家葛洪,在冶炼各种矿物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矿物的性质,总结出不少化学知识,他写的《抱朴子》堪称一部原始化学的重要著作。

74、《水经》是汉朝桑钦的一部河道学专著,但记述过简,有缺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