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介绍(最新)
京杭大运河简介

京杭大运河简介京杭大运河简介:京杭大运河,又称京杭运河或简称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
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古代陆上运输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速度缓慢,运量又小,费用和消耗却甚大。
所以大宗货物都尽量采用水路运输。
中国天然形成的大江大河大都是从西往东横向流动的。
但是在黄河流域历经战乱破坏,而长江流域得到开发以后,中国就逐渐形成了经济文化中心在南方,而政治军事中心在北方的局面。
为保证南北两大中心的联系,保证南方的赋税和物资能够源源不断的运往京城,开辟并维持一条纵贯南北的水路运输干线,对于历代朝廷就变得极其重要,明清两代更在淮安府城(今淮安市淮安区)中心专门设立漕运总督和下属庞大的机构,负责漕运事宜。
在海运和现代陆路交通兴起以前,京杭大运河的货物运输量一般占到全国的3/4。
历史上,隋代统一南北以后,将以前各朝代开凿的运河水道以及已有的自然水道加上隋代开凿的运河组成了一条自江南到洛阳的水道,主要目的是运送首都所需的物资。
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西到首都大兴,向南到余杭。
隋唐大运河是世界史上最长的运河。
元世祖忽必烈在隋唐大运河基础上改建京杭大运河(仅古邗沟、江南运河等河段与隋朝大运河有重合)。
历朝历代对大运河的延伸、扩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南一带在全国农业发展地位不断加强、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导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也对京杭大运河进行过多次疏浚。
2014年,京杭大运河作为大运河的一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近代的衰落1842年,英军在鸦片战争中决胜的一战,就是夺取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封锁漕运,使道光皇帝迅速作出求和的决定,不久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1853年后,太平天国占据南京和安徽沿江一带十多年,运河漕运被迫中断。
战争极其惨烈,期间沿线主要城市都遭受重创,部分甚至全部焚毁。
京杭大运河介绍.

巨资整 建京杭 运河 千年黄 金水道 将成水 上高速
•
京杭运河现在是我国 北煤南运以及长江三角洲 地区外向型经济的水上运 输大通道,在长江三角洲 乃至华东地区的社会经济 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自2003年以来, 京杭运河堵航现象一度非 常严重,平均每年发生8 小时以上堵航事件达46 次,受堵船舶逾10万艘 次.
• (1)通惠河:北京市区至通县,连接温榆河、 昆明湖、白河,并加以疏通而成 (2)北运河:通县至天津市,通县至天津市, 利用潮白河的下游挖成 (3)南运河:天津至临清,利用卫河的下游 挖成 (4)鲁运河:临清至台儿庄,利用汶水、泗 水的水源,沿途经东平湖、南阳湖、昭阳湖、微 山湖等天然湖泊 (5)中运河:台儿庄至清江 (6)里运河:清江至扬州,入长江 (7)江南运河:镇江至杭州
• •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运河概要 运河历史 运河的开凿原因 运河现状 运河的展望 运河风景
• 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 达杭州,流经北京、天 津、河北、山东、江苏、 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 河、黄河、淮河、长江 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 长1794公里,相当于苏 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 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 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 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 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闻名于全世界。
•
• •
• • •
早期
• 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 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 江苏和浙江三省。京杭大运河沿线是我国最富庶 的农业区之一,工业生产也很发达。在兖州、济 宁、枣庄、滕县、丰县、沛县、徐州及两淮等有 大中型煤矿,并连接上海、南京、镇江、常州、 无锡、苏州、杭州等工业城市。为了使“黄金水 道”产生“黄金”效益,沿线的鲁、苏、浙三省 纷纷下大力气对大运河各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 渠化,使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我国 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常识

京杭大运河常识
京杭大运河(英语: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别名京杭运河,全长1794千米,被认为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时期,隋代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进行扩建,最终于元代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修建完成,它连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6省(市)。
京杭大运河是在天然河流基础上进行开凿的,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兼具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的特性。
它跨越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流经黄淮平原与江淮平原。
自开凿以来,京杭大运河是连接中国南北的一条重要干线,它连通京津冀、长三角全国两大经济圈,具有南北物资运输、大型航船行运等作用。
2006年5月25日,京杭大运河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14年世界遗产大会上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文化遗产。
2021年6月26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通航。
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千米河段实现全线通水,这是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
京杭大运河的简介

京杭大运河的简介京杭大运河全长171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长度是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
背负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由于年久失修,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其部分河段依旧具有通航功能.京杭大运河与扬州的渊源京杭人运河的开凿,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当时吴王阖闾为了向西扩张势力范围,下令开凿自太湖直达长江的胥溪。
到隋炀帝(杨广)时,据说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
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
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阴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阴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京杭大运河的意义及其发挥的作用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五下作文介绍京杭大运河

五下作文介绍京杭大运河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聊聊一个超级酷的地方——京杭大运河!哎,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别担心,我这就带你们一起去探个究竟。
首先,京杭大运河可不是一条普通的河,它可是中国古代的一条超级大水道,连接了北京和杭州。
这条运河可大了,长达一千多公里,相当于从北方的北京一路开车到南方的杭州,真的是横跨了半个中国呢!那咱们先从北京开始说起吧。
北京那边的运河历史可悠久了,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人开始利用这条运河运输货物了。
那时候,大家都是靠着船把各种东西从南方运到北方,比如稻米、丝绸啥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时候的商贩们真的是靠船来赚大钱的,就像现在的快递小哥一样忙碌。
然后,咱们顺着运河往南走,经过了几个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比如扬州。
扬州那地方可是出了名的风景好、吃的也特别好。
听说扬州的“扬州炒饭”就是在运河边上的小摊上诞生的,当然这是个有点夸张的说法,不过谁知道呢?运河旁边可是美食的发源地呢!再往南走,就来到了苏州。
苏州可是个江南水乡,运河在这儿就像是一条美丽的丝带,绕着古老的园林和古镇穿梭。
在苏州,你可以坐着小船悠哉游哉地游运河,两旁都是古色古香的房子,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的古代。
而且,苏州的运河两岸还有很多古老的桥梁,都是用石头砌成的,看起来非常有历史感。
你瞧,这些桥梁可是人们当年为了过河而设计的,简直就像是一座座历史的见证者。
然后我们再继续往南走,终于来到了杭州。
杭州那地方真的是太美了,运河在这儿简直就是画龙点睛。
杭州有个非常有名的景点叫西湖,运河和西湖就像是天生一对,互相衬托得特别好。
你在西湖边上散步的时候,会发现运河的风光和西湖的风景浑然天成,真的是美得让人心醉。
好了,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对京杭大运河有点了解了吧?它不仅仅是一条水道,更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连接了古今,串起了无数的故事。
每次走在运河边上,就像是走在历史的长河里,感受到那种穿越时空的奇妙感觉。
总之,京杭大运河绝对是中国的一张历史名片,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都特别值得一游。
京杭大运河介绍250个字

京杭大运河介绍250个字
第一篇:《流淌千年的记忆——京杭大运河》
小时候听爷爷讲过京杭大运河的故事,那时候就觉得挺神奇的,一条河居然能从北京流到杭州,比电视里看到的长江黄河还长。
后来自己去了趟北京,站在通州的运河边,看着那水波荡漾的样子,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好像一下子跟历史接上了线。
运河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偶尔还能看到几只野鸭子悠闲地游着,这景象跟书本上的黑白照片完全不同,活生生的,有种说不出的生气。
沿着河边走走停停,听着导游讲解,才知道这条河不仅仅是一条水路那么简单。
它见证了太多的故事,从古代的漕运繁忙到现在的休闲观光,每一次变迁都记录着时代的脚步。
想象当年那些商船来来往往,运送着丝绸茶叶,现在呢,人们坐在游船上喝喝茶聊聊天,真是今非昔比了。
第二篇:《京杭大运河:古今交织的风景线》
那天去北京出差,同事提议说去看看京杭大运河,说实话,之前还真没怎么关注过。
结果一到那儿,整个人都被震撼到了,没想到这么一条古老的河流到现在还能这么有活力。
河水静静流淌,两岸的景色特别美,尤其是夕阳西下的时候,金色的阳光洒在水面上,闪闪发光,就像电影里的
画面一样。
站在岸边,看着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想象几百年前这里是什么样子,应该也挺热闹的吧?那时候的船夫们肯定没想到,他们辛辛苦苦运送货物的这条河,在今天成了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现在的运河边上,有不少人在散步健身,还有小孩儿在玩水,笑声一片,感觉挺温馨的。
走了一圈下来,觉得这条河就像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虽然它的功能变了,但是那份承载历史的厚重感还在,而且它还带来了新的生机。
下次有机会,我还想再去看看,这次打算坐船好好感受一下。
京杭大运河

中国古航道
——京杭大运河 by overper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二点 二十七分。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1)济州河 济州河——元在济州境内所开运河,即今运河鲁桥、安山段的前身。会通河完工后,济州 河成为会通河的一段。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二点 二十七分。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2)会通河
南北大运河的关键河段,临清——须城(东平)间的一段运道。后来,范围扩大,明朝将临清 会通镇以南到徐州茶城(或夏镇)以北的一段运河,都称会通河。 ①会通河的建设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二点 二十七分。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②唐代:长江中的沙洲扩大,并与北岸相连。唐代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在扬子镇 以南接开伊娄河,经瓜洲入江。从此,瓜洲运口与仪征运口并用。北宋时期(公元960 年~公元1127年),在邗沟上建有数十处闸、坝、涵等建筑物,并且出现了世界上最早 的船闸──复闸。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开通京杭运河,邗沟成为其中的一段,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二点 二十七分。
安
定 门 吊
城 隍 庙
钟 楼
桥真武庵儿 童 公Fra bibliotek园瓮城
梁家牌楼
莲
城
湖
墙
公
园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二点 二十七分。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②通济渠的建设 《开封府志》卷五《汴河》记载:“隋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板渚引河,历荥泽入 汴,又自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达于淮。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名 曰隋堤,一曰汴堤。”由此看来,通济渠段渠广达到四十步,两岸筑御道,并种了柳 树,既可护岸,又可给牵船人遮荫。
京杭大运河的简介资料

京杭大运河的简介资料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最终形成了连接京城(今北京)和杭州的运河系统。
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横跨中国六个省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
它起于北京的通州,经过天津、河北的保定、德州、济南,然后进入山东的泰安、济宁、临沂等地,最后穿越江苏的淮安、扬州,终至浙江的杭州。
运河的建设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但真正形成规模的是在隋朝。
隋炀帝下令修建大运河,经过多年的努力,大运河于隋朝末年竣工。
隋朝的大运河起于今天的北京,终点在扬州。
大运河的修建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成为了中国北方地区和长江流域的重要交通枢纽,方便了水路运输,促进了商品流通和文化交流。
大运河的开通,使得京城与南方的经济中心相连,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南方地区的控制力。
大运河的沿线也是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地。
例如,北宋皇帝赵匡胤曾率军经过大运河北上,最终建立了宋朝的统一政权。
元朝时,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曾在大运河上旅行,并留下了关于中国的宝贵记录。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交通工具的进步,大运河的重要性逐渐减弱。
特别是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发展,水路运输逐渐被取而代之。
在20世纪初,大运河的一些河段开始淤塞,航道逐渐不能通行。
到了20世纪中叶,大运河的运输功能已经基本丧失。
然而,近年来,大运河再次受到重视,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开始重视保护历史遗产和发展旅游业。
一些河段的航道已经恢复通行,人们可以乘船游览大运河的景点,领略古代运河文化的魅力。
京杭大运河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工程史上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
如今,大运河的保护和开发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目的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精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宝贵的历史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
想知道更多关于京杭大运河的知识吗?随来看看吧!
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又称京杭运河或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在隋、唐、元、明、清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扩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南一带在全国农业发展地位不断加强、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导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也对京杭大运河进行过多次疏浚。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景点简介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
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临清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两种流向:节点1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至2012年,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
千米,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市以南、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主要景点通惠河
历史性通航河道。
由于清末实行“停漕改折”政策和20世纪以来铁路、公路交通发展,货物转为陆运,加之水源不足,航道失修,至50年代初期,仅有少量船只作间歇性通航。
当前该河主要用作北京市排水河道,已不能通航。
北运河
长约180公里,集水面积5.11万平方公里,由天津注入海河。
除屈家店至天津段15公里可供小船作季节性通航外,其余河道均不能通航。
南运河
又名御河,长414公里。
四女寺至临清段称卫运河,长94公里。
天津至四女寺段航道窄狭弯曲,底宽15~30米,水深约 1米,建有杨柳青、独流、北陈屯、安陵4座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
由于上游水库拦蓄,两岸农田灌溉,加之年久失修,现已处于断航状态。
卫运河底宽30米,水深约10米,建有四女寺、祝宫屯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
由于上游岳城水库蓄水,截走水源,尤当卫运河扩大治理后,航道情况骤然恶化。
鲁运河
鲁运河分为鲁北运河和鲁南运河。
鲁北运河也称位山、临清运河,原河段已淤塞。
1958年另选新线,长104公里,但未开挖。
1960~1968年,根据引黄输水要求,开挖了周店至尚店76公里渠道,两头河段尚未开挖。
鲁南运河,北起黄河,南至韩庄,长20公里,1968年虽经疏浚整治,但河道严重淤积,水深不足,尚不能通航。
梁山至南旺段长33.8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5米,每年可通航6个月,为季节性航道。
南旺至济宁段长27.1公里,底宽15米,枯水期水深0.5米,每年仅通航6个月,为季节性航道。
济宁至二级坝段长78.1公里,航道顺直,枯水期水深1米以上,底宽50米,可通航100吨级船舶。
中运河
二级坝至大王庙段原来是走韩庄、台儿庄一线。
1958年在江苏省境内新辟南四湖湖西航道及不牢河河段,使河道经徐州市北郊通过,至大王庙与中运河汇合。
大王庙至淮阴段仍循原来河道南下,长163公里。
徐州以下河段,经分段拓宽,航道一般底宽45~60米,水深3米以上,已可通航500~700吨级以上拖带船队。
是为徐州煤炭南运主要线路。
里运河
全长169公里,其入江口原在瓜洲,1958年改至六圩入江。
屡经整治,航道底宽一般达70米,水深3米以上,可通航1000吨级拖带船队。
年运货量1500万吨左右。
徐州蔺家坝—淮阴—扬州邗沟被称作苏北运河,全长404千米,纵跨徐州、邳州、宿迁、淮阴、扬州等11个县市,沟通了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等水系,是京杭运河上运输最繁忙的河段。
基本建成二级航道,成为京杭运河上等级最高的航道,常年可行驶2000吨级的船舶。
当前有苏、鲁、沪、浙、湘、豫等十多个省市的船舶航行其中,年货运量可达3亿多吨。
徐州段最大通过量已达5500万吨船舶吨位,其中货物通过量达3500万吨。
扬州六圩口—镇江谏壁—常州—南浔,全长224千米,贯穿江苏的扬州、常州、镇江、无锡、苏州等县市,沟通了长江、太湖水系,与上海、浙江等周边地区的省际河流相连。
当前有苏、鲁、皖、沪、湘、鄂、川等13个省市的船舶在该段运河上航行。
截至2010年,航道全部达到四级标准,可通航500吨级船队,年货运量已超过1亿吨,超过江苏境内长江航道的运量,相当于沪宁铁路单线货运量的3倍。
航行船舶的密度超过了德国的莱茵河,是京杭运河上运量最大,密度最高的河段之一,刚建成的谏壁船闸日均船舶通过量已达10万吨以上。
江南运河
自长江南岸六圩—镇江谏壁口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平望至杭州。
其中,平望至杭州有3条航线,即东、中、西线,如以东线计算,全长323.8公里,大部分底宽20米,水深2米,一般可通航40~100吨级船舶,年货运量达1600余万吨。
浙江段(南浔—杭州),全长120多千米,沟通了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分为东、中、西三条路线,一般以东线代表运河的位置,河道狭窄、弯曲,终年可通机动船舶。
当前可通行300吨级的船舶。
将京杭大运河拓伸至浙江省东部的宁波港,将为中国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乃至内河航运的繁荣带来契机。
规划中的杭甬运河长240余千米。
位于杭州湾南岸,纵贯钱塘江,曹娥江、甬江水系,全线按四至五级航道标准设计,年通过能力将达4000万吨。
使其成为国家北煤南运的黄金水道,南水北调的大动脉,还极大改善和推动了沿河的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对确保农业的稳产高产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保证作用,综合利用效益明显。
京杭大运河最南端位于杭州拱宸桥(即北三里桥),并在桥边立碑,该桥是一座三孔的拱桥,初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现存桥为清康熙时重建,全长138米,宽6.6米。
石砌桥墩逐层收分,桥面两侧作石质霸王靠,气势雄伟,下面各有两个防撞墩,防止运输船只撞到桥墩。
该桥位于杭州市的上塘路,它坐落在杭州市拱墅区桥弄街,横跨于古运河之上,是杭州古运河终点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