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的资料
京杭大运河简介

京杭大运河简介京杭大运河简介:京杭大运河,又称京杭运河或简称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
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古代陆上运输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速度缓慢,运量又小,费用和消耗却甚大。
所以大宗货物都尽量采用水路运输。
中国天然形成的大江大河大都是从西往东横向流动的。
但是在黄河流域历经战乱破坏,而长江流域得到开发以后,中国就逐渐形成了经济文化中心在南方,而政治军事中心在北方的局面。
为保证南北两大中心的联系,保证南方的赋税和物资能够源源不断的运往京城,开辟并维持一条纵贯南北的水路运输干线,对于历代朝廷就变得极其重要,明清两代更在淮安府城(今淮安市淮安区)中心专门设立漕运总督和下属庞大的机构,负责漕运事宜。
在海运和现代陆路交通兴起以前,京杭大运河的货物运输量一般占到全国的3/4。
历史上,隋代统一南北以后,将以前各朝代开凿的运河水道以及已有的自然水道加上隋代开凿的运河组成了一条自江南到洛阳的水道,主要目的是运送首都所需的物资。
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西到首都大兴,向南到余杭。
隋唐大运河是世界史上最长的运河。
元世祖忽必烈在隋唐大运河基础上改建京杭大运河(仅古邗沟、江南运河等河段与隋朝大运河有重合)。
历朝历代对大运河的延伸、扩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南一带在全国农业发展地位不断加强、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导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也对京杭大运河进行过多次疏浚。
2014年,京杭大运河作为大运河的一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近代的衰落1842年,英军在鸦片战争中决胜的一战,就是夺取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封锁漕运,使道光皇帝迅速作出求和的决定,不久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1853年后,太平天国占据南京和安徽沿江一带十多年,运河漕运被迫中断。
战争极其惨烈,期间沿线主要城市都遭受重创,部分甚至全部焚毁。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古代第一条人工运河。
它从北京到杭州,总长一千七百多公里。
它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
京杭大运河对当时中国南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运河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京杭大运河始建与春秋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活动服务的。
在运河民间相传了一则小故事:有一年春旱,四乡八里的农田龟裂,插秧季节刚过,仍然没有水办田,农民们到处去找水,但还是没有找到适合的水源。
当地的父母官就把运河的水引到了农田,使附近几条村的农民避免了春旱之患。
现在的大运河河水清澈,波光粼粼,山清水秀,美丽无比。
运河的晚上更是美丽,千万个灯束照亮了整个运河,两岸的人们在旁散步有说有笑,河上的大船川流不息,运河还增进了河上运输的技术。
在一旁的广场上灯光闪耀,有的人在跳广场舞,有的人们再唱越剧,还有的人们在谈笑风生。
整
个大运河被这热闹的气氛衬托起来。
啊!这美丽的运河,它那美丽的景色让我对它流连忘返,迷恋其中。
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

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
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
世界最长的运河时哪条运河呢?下面是整理的世界最长的运河,欢迎阅读。
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
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两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到了推动作用。
2014年6月22日,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通过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申请,“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京杭大运河外文名称the Grand Canal别名京杭运河,大运河起点北京市通州区终点杭州市全长1794千米(1,115英里)基本简介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公元前486年开始建造。
春秋末期,吴国为北伐齐国争霸中原,在江苏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引长江水入淮的运河(称邗沟),以后在这基础上不断向北向南发展、延长尤其经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规模的扩展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运河的规模。
京杭运河的许多河段是利用原来的天然河流和湖泊,部分河段是人工开挖的,运河水流主要从沟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补给。
到隋炀帝(杨广)时,据称隋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
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
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
肩负着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由于年久失修,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杭州(浙江省杭州市),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
京杭大运河常识

京杭大运河常识
京杭大运河(英语: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别名京杭运河,全长1794千米,被认为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时期,隋代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进行扩建,最终于元代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修建完成,它连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6省(市)。
京杭大运河是在天然河流基础上进行开凿的,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兼具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的特性。
它跨越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流经黄淮平原与江淮平原。
自开凿以来,京杭大运河是连接中国南北的一条重要干线,它连通京津冀、长三角全国两大经济圈,具有南北物资运输、大型航船行运等作用。
2006年5月25日,京杭大运河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14年世界遗产大会上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文化遗产。
2021年6月26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通航。
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千米河段实现全线通水,这是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
京杭大运河简介

● 长约180公里,集水面积5.11万平方公里,由天津注入海河。除屈家店至天津段15公里可供小船 作季节性通航外,其余河道均不能通航。
● 南运河
● 又名御河,长414公里。四女寺至临清段称卫运河,长94公里。天津至四女寺段航道窄狭弯曲, 底宽15~30米,水深约 1米,建有杨柳青、独流、北陈屯、安陵4座船闸。由于上游水库拦蓄, 两岸农田灌溉,加之年久失修,现已处于断航状态。卫运河底宽30米,水深约10米,建有四女寺、 祝宫屯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由于上游岳城水库蓄水,截走水源,尤当卫运河进行了扩大 治理后,航道情况骤然恶化。
●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 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 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 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两种 流向:节点1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 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 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京杭大运河简介
京杭大运河
● 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 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 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 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 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

四、京杭大运河历史故事
乾隆历次下江南(南巡),一般天津是首驻跸地;顺京杭大运河南下巡视。 据说清代李伯元在《南亭四话》卷七《通州南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清 朝乾隆年间某年,乾隆皇帝南巡,来到了江苏省。这一天,他路过的一个城镇叫 通州。这时,乾隆皇帝忽然想起了北京城东郊也有个地方叫通州。他出了个上联, 叫身边的大臣们来对: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这个上联用 “南”、“北”、”通”、“州”四个字重复组成,想得十分巧妙。大臣们听后, 差不多把全国的重要地名都过了筛子,可就是想不出个合适下联。还是纪晓岚有 办法,他没有死抠地名,倒是在方位上动脑子。他一眼看见了街头上挂着“当” 字大招牌的当铺(当铺是专门收取抵押品、放高利贷的店铺),马上想出了下联: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下联对得十分工整。也是由“东”、 “西”、“当”、“铺” 四个字重复组成。 (江苏省南通市,现辖如皋、通州、 海门、启东4市)。 清朝乾隆年间某年,纪晓岚随乾隆皇帝出巡江南.乾隆看到一个竹篮子,感到 很新鲜,问纪晓岚道:“纪爱卿,这是什么东西?” “竹篮子” “篮子有什么用?” “盛东西”乾隆沉默了一会儿,说:“为什么篮子能盛东西,不能盛南北呢?”。纪 晓岚略一思忖,回答说:我主万岁,须知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这金和木都 能装入篮中,所以叫盛东西;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篮子要是盛火就烧了, 盛水就漏了, 所以篮子只能盛“东西”,不能盛“南北”。 乾隆听了,满意地 点了点头。
二、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 1.通惠河 一般指从东便门大通桥至通州区入北运河这段河道, 长约20千米。 2、北运河 通州区到天津段称北运河,长约186公里; 3、南运河 天津到临清段称南运河,长约400公里; 4、鲁运河 临清到台儿庄段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 5、中运河 台儿庄到淮安段称中运河,长186公里; 6、里运河 淮安到瓜洲段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 7、江南运河 镇江到杭州段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京杭大运河

中国古航道
——京杭大运河 by overper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二点 二十七分。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1)济州河 济州河——元在济州境内所开运河,即今运河鲁桥、安山段的前身。会通河完工后,济州 河成为会通河的一段。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二点 二十七分。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2)会通河
南北大运河的关键河段,临清——须城(东平)间的一段运道。后来,范围扩大,明朝将临清 会通镇以南到徐州茶城(或夏镇)以北的一段运河,都称会通河。 ①会通河的建设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二点 二十七分。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②唐代:长江中的沙洲扩大,并与北岸相连。唐代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在扬子镇 以南接开伊娄河,经瓜洲入江。从此,瓜洲运口与仪征运口并用。北宋时期(公元960 年~公元1127年),在邗沟上建有数十处闸、坝、涵等建筑物,并且出现了世界上最早 的船闸──复闸。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开通京杭运河,邗沟成为其中的一段,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二点 二十七分。
安
定 门 吊
城 隍 庙
钟 楼
桥真武庵儿 童 公Fra bibliotek园瓮城
梁家牌楼
莲
城
湖
墙
公
园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二点 二十七分。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②通济渠的建设 《开封府志》卷五《汴河》记载:“隋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板渚引河,历荥泽入 汴,又自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达于淮。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名 曰隋堤,一曰汴堤。”由此看来,通济渠段渠广达到四十步,两岸筑御道,并种了柳 树,既可护岸,又可给牵船人遮荫。
京杭大运河的简介资料

京杭大运河的简介资料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最终形成了连接京城(今北京)和杭州的运河系统。
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横跨中国六个省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
它起于北京的通州,经过天津、河北的保定、德州、济南,然后进入山东的泰安、济宁、临沂等地,最后穿越江苏的淮安、扬州,终至浙江的杭州。
运河的建设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但真正形成规模的是在隋朝。
隋炀帝下令修建大运河,经过多年的努力,大运河于隋朝末年竣工。
隋朝的大运河起于今天的北京,终点在扬州。
大运河的修建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成为了中国北方地区和长江流域的重要交通枢纽,方便了水路运输,促进了商品流通和文化交流。
大运河的开通,使得京城与南方的经济中心相连,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南方地区的控制力。
大运河的沿线也是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地。
例如,北宋皇帝赵匡胤曾率军经过大运河北上,最终建立了宋朝的统一政权。
元朝时,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曾在大运河上旅行,并留下了关于中国的宝贵记录。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交通工具的进步,大运河的重要性逐渐减弱。
特别是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发展,水路运输逐渐被取而代之。
在20世纪初,大运河的一些河段开始淤塞,航道逐渐不能通行。
到了20世纪中叶,大运河的运输功能已经基本丧失。
然而,近年来,大运河再次受到重视,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开始重视保护历史遗产和发展旅游业。
一些河段的航道已经恢复通行,人们可以乘船游览大运河的景点,领略古代运河文化的魅力。
京杭大运河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工程史上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
如今,大运河的保护和开发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目的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精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宝贵的历史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杭大运河的资料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 倍。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
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
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 北运河,,3, 南运河,,4, 鲁运河,,5,, 里运河,,7, 中运河,,63江南运河。
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
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地理位臵: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目前, 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 千米, 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2006年3月58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从加到乘”评析静安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曹培英万航渡路小学副校长张敏万航渡路小学罗杰张:“从加到乘”这节课, 罗杰老师上得比较轻松,感觉效果蛮好的。
我们发现罗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有特色,把教材用活了。
你能不能介绍一下,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活动安排的意图。
罗:“从加到乘”是数学新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中“乘法的引入”的第二课时。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在上节课初步接触了几个几〜会写连加算式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同数连加用乘法简便〜会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知道乘法算式怎么写、怎么读〜以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是进一步加工教材内容。
新课程理念强调不要一味地“教教材”〜而是“用教材”。
“乘法的引入”这部分教材是由游乐园、几个几和从加到乘三部分组成的。
我将游乐园作为一个贯穿全课的情境〜利用这个情境展开从加到乘的教学。
为此〜我适当处理并拓展了教材内容。
在引入环节〜借助课件让学生观察游乐园里划船的项目〜数几个 3 来引出同数连加。
教材中是6个3〜但现在的学生计算水平还是比较容易算出答案的。
于是〜我一边引导学生数数有几个3〜一边把6个3拓展到了10个3来进一步感知几个几。
这样〜当学生要一口气报出10个3连加的算式时〜当他们看到长长的板书时〜明显地感到同数连加太繁了〜造成一种强烈的冲突〜他们迫切地想去找到用何种方法使同数连加的算式简便〜为乘法的引入打好了基础。
其次是采用了自学的方法。
这节课中有关乘法的认识、读法、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都是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的。
我是用了看书自学的方式〜让课本来告诉学生。
虽然〜他们只有二年级〜但是通过新教材一年多的学习〜完全有能力独立看书理解。
通过课堂实际反馈〜学生也的确具备了基本的自学能力。
还有就是让学生尝试把同数连加改写成乘法。
学生看书自学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呢, 这时〜关键是让学生交流〜通过表达把这些知识内化。
反馈后再通过进一步应用〜引导学生把引入部分几个几的同数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这个过程既是一种展现数学思维的互动的过程〜也是一种数学文化的渗透过程。
这个过程始终紧扣课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加号和乘号、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张:从实际教学效果看,你的设计思路和安排意图, 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请你再介绍一下这节课的练习设计是怎样考虑的。
特别是谈谈你在用好、用足教材方面的经验。
罗:如果认真钻研教材〜找到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我们会发现新教材中有些内容的设计是可以反复使用的。
例如〜我在巩固练习层次中引导学生“找找还有什么内容求总数也可以用同数连加来表示的,”学生回到游乐园这幅图中找到了:有4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手中有5个气球。
4个5〜4X 5=20。
后面〜判断是不是同数连加的香肠图、馒头图的题目和最后把12个小圆点圈6圈〜说说有几个几〜并用乘法算式表示的这些题目〜都是课本前面一课时几个几中的内容。
我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进行了运用和拓展。
比如〜由馒头图引出了0。
3个张:这些练习设计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还是请曹老师对这节课作一些更深入的分析。
曹:“从加到乘”这节课的成功经验〜罗杰老师刚才自己总结了四点第一〜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也就是在理解了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学内容作出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第二〜采用了让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三〜让学生尝试把同数连加改写成乘法〜以此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效〜是不是真正看懂了。
第四〜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一题多用〜一图多用〜而且用的比较自然〜比较有效。
这些都是其他老师可以借鉴的。
我再谈三点。
首先〜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看: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初步认识乘法〜具体地说〜就是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会写、会读乘法算式〜以及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其中最重要的是乘法的含义〜包括对引进乘法必要性的认识〜即为什么要引进乘法。
怎样让学生获得这些认识〜当然〜最好是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而不是简单的办法就是教师讲〜学生听。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自己感悟呢,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经历从加到乘的过程。
这正是这段教材和罗老师这节课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它反映了新的课程观〜即课程应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历。
由此可以看出〜教材的这个课题取得非常好〜凸现了学习的过程性。
老师对教材的加工〜把 6 只小船增加到10只〜可以说也是为了让学生经历更为强烈的认知冲突〜便于学生感悟乘法的简便。
老师对教学的处理〜引领学生边观察边数〜一个3〜两个3……一直到十个3〜也起到了强化同数连加概念的效果。
其次〜从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来看:在这节课中〜学生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也就是由直观的小船〜抽象成连加算式〜再抽象成乘法算式。
还经历了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即由一般的几个几到几个。
再次〜从数学的人文性来看:教师采用话外音的方式〜介绍了乘号的来历〜乘号为什么用一个X来表示〜原来〜发明者认为〜既然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那就把加号旋转45 ?〜用来表示乘〜不是很好吗。
介绍这个背景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可以说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数学的人文性〜是这节课与众不同的一个亮点。
罗:我感到自己这节课中还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
例如在学生理解了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来表示时〜我原先的设计是让学生把2个3、3个3、10个3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后〜一起来考虑1个3可以写成1 X 3〜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完整性。
可当时在拍摄课堂实录的时候〜一紧张把这个环节给漏了〜我觉得挺遗憾的。
曹:不必遗憾。
因为认识不能一次完成。
在今天这节课上〜已经出现了3个0 的特殊情况。
可以了。
过分追求一节课内容上的完整〜有时利少弊多。
不过在今天这节课上〜如果提出1个3怎么用乘法表示〜估计学生能回答。
但即使解决了这个问题〜整数乘法的概念也还需要补充:0 个3怎么用乘法表示。
这个问题就不适合在今天这节课上解决了。
其实〜在数学的理论中〜整数乘法定义为同数连加〜则相同加数的个数至少是2〜一个几、零个几都需要经过补充定义〜才能成立。
罗:另外〜由于新教材规定的“6 个3”用乘法“6乘3”来表示。
这样一来〜几个几的个数写在X前面〜相同的加数写在X后面〜用乘法表示几个几的读、写顺序都一样了。
但是〜这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这个内容〜我感到由老师来讲〜效果不太理想〜但是教师不讲〜学生有的就是看不出来。
这也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希望能和各位老师探讨。
张:本来可以采用画外音的方式讲出来,感觉会好一点。
总的来说,今天这节课, 老师讲的是多了一些。
曹老师, 你看呢,曹:罗老师的有些语言是还可以再精练一点。
但评价一节课〜并不是教师讲得越少越好。
一般来说〜学生自己能理解的〜就让学生讲,需要教师讲的〜教师也应该讲。
同时〜我们还应该考虑〜该讲的〜怎样讲效果更好。
以乘法的书写顺序为例〜完整地大段讲解〜小学生不一定能听进去。
不如改成提问。
比如〜这样问:小朋友〜请仔细看〜写乘法算式时〜6乘3与6个3〜它们的顺序一样吗, 必要时〜还可以指着算式再问一遍。
这样比较容易使全班同学都注意到几个几的读、写顺序是致的。
当然也可以采用画外音的方式提出问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