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_京杭大运河地区

合集下载

大运河的开凿概况

大运河的开凿概况

大运河的开凿概况京杭运河是沿岸各地的母亲河,是中国七世纪之后历代封建政权的生命河,它的兴衰曾与国家的兴衰,沿岸的经济繁荣相关联。

下面店铺整理了大运河的开凿概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隋唐大运河的开凿概况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605年,隋炀帝即命开凿大运河,“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梁,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黄河,自板诸引河通于淮”,长1000多公里。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上,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584年隋文帝为了将关东资源便利的运至关中,引渭水自长安开通到潼关的广通渠,但砥柱仍阻碍关东漕运。

公元587年,为了兴兵伐南朝陈,循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邗沟兴建山阳渎,自山阳(今江苏淮安县)至扬子(今江苏仪征县)入长江江都(今江苏扬州)。

隋炀帝时大规模发展运河,605年开通通济渠(又称汴渠)。

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水、洛水入黄河。

东段自荥阳汜水镇东北开始,循夫差所开运河故道,引黄河经汴水、泗水达淮河,经过汴州(今河南开封)、宋州(今河南商丘)、宿州(今安徽宿州)、泗州(今安徽泗县)等城市。

同年又发淮南民十余万人再度修筑山阳渎,整治取直,中间不再绕道射阳湖以直达长江。

隋唐大运河开凿原因文化交流黄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摇篮,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它的中下游是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最发达、最昌明的区域,也是人口最稠密,政治思想最为活跃的所在。

黄河自西向东的流向,便于东西横向联系,而不便于南北纵向的联系,纵向经济文化交流受到很大影响,黄河以北不乏富饶之地,黄河以南的东南沿海更是物产丰富之地,但长期得不到开发,这种地理上的缺陷,造成了中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中国最大的运河

中国最大的运河

中国最大的运河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

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

接下来就来为大家介绍中国最大的运河。

中国最大的运河京杭大运河,又称京杭运河或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在隋、唐、元、明、清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扩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南一带在全国农业发展地位不断加强、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导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也对京杭大运河进行过多次疏浚。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1景点简介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

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临清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两种流向:节点1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七年级地理京杭大运河

七年级地理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应得到充分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应 该加强对大运河的保护力度,确保其历史风貌得到完整保存。
促进旅游发展
京杭大运河沿岸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可以结合当地特色, 发展旅游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创新发展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京杭大运河的沿岸地区可以借鉴历史经验,创新发 展模式,推动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
个人行动计划和实践建议
深入了解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深入了解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 背景,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等方式,增强对大 运河的认识。
参与实践活动
可以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相关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 志愿服务等,亲身体验大运河的风貌,了解其保护现状。
倡导保护意识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倡导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向 身边的人宣传大运河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京杭大运河的黄金时期
南北贸易的繁荣
政治地位的提升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南北之间的贸 易往来变得更加便捷,沿岸城市因此 得到了繁荣发展。
作为重要的漕运通道,京杭大运河在明 清时期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对当时的 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文化交流的促进
京杭大运河的航运也促进了不同地区 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内涵。
慧和创造力,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历史见证价值
02
大运河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和发展,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历史资料。
教育价值
03
京杭大运河作为历史文的认识和了解。
05
京杭大运河的环境保护和未来发展
当前的环境问题和挑战
01
近现代的发展和影响
水利工程的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京杭大运河的 水利工程不断得到完善和改造,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其部分河段依旧具有通航功能。

通州、天津、沧州、德州、临清、聊城、济宁、枣庄、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十八个城市.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

背负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由于年久失修,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起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不仅便利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生产很发达。

在兖州、济宁、枣庄、滕州市、丰县、沛县、徐州、邳州及两淮等有大中型煤矿,连接上海、南京、徐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等工业城市。

为了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沿线的鲁、苏、浙三省对大运河各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渠化,使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运河沿线的主要港口有济宁、徐州、邳州、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吴江和杭州等。

济宁段(山东济宁—江苏徐州蔺家坝),全长约130多千米,济宁段主航道将由六级航道标准提高到三级标准,底宽由目前的16米拓宽到50米,水深达到3米。

届时,千吨级船舶可由长江直达济宁,年通过能力将达到2500万吨,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350万吨,抵得上新建一条“京沪铁路”。

江苏境内的京杭大运河,全长628千米。

京杭大运河地区

京杭大运河地区

世 界 主 要 运 河 比 较 表
国 名 运 河 名 长 度(约) 开 凿 年 代 苏伊士运河 172.5千米 千米 基尔运河 98.7千米 98.7千米 81.3千米 千米
1794千米
埃 及 德 国
1859年 年 1887年 1887年 1881年 年 605年 年
巴拿马 巴拿马运河 中 国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地区
组长:邹杨
组员:许圣义、赵瑞婷、许皎雪、 王依琳、林子轩
风景浏览
什么是运河? 什么是运河?
运河是人工开挖用于通航的河。 运河是人工开挖用于通航的河。 人工开挖用于通航的河 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运河是在 公元前4000年(6000年前 由西亚美 年前)由西亚美 公元前 年 年前 索不达米亚人开挖的运河。 索不达米亚人开挖的运河。 中国开凿运河也很早, 中国开凿运河也很早,广西灵渠凿 成于公元前214年,是世界最古老 成于公元前 年 的运河之一。 的运河之一。 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 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京杭大 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苏伊士运 千米, 运河全长 千米 河的16倍 巴拿马运河的33倍 河的 倍,巴拿马运河的 倍,
四、流向 1.节点1 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 流; 2.节点1与节点2 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 北流; 3.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 运河、里运河向南流; 4.节点3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 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五、作用
(1)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 (3)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 (4)方便南粮北运。
主题
一、简介 五、作用 二、位置 六、过去与现在 三、组成部分 七、综合效益 四、流向 八、总结 九、大运河各个路段的图片一览 十、拓展部分------隋朝大运河

地理_京杭大运河地区讲解

地理_京杭大运河地区讲解
通济渠:京杭大运河因为都城靠近 黄河中游,所以修建时,运河是由 东向西流,从第三阶梯至第二阶梯, 地势愈来愈高,修建时水会由西向 东流,淹死很多人。
另外几条附近河流众多,一旦遇到 河流,突然增加水量会使河水倒灌。
运河流经黄河,淮河,长江。其中 黄河泥沙多,河面较高,淮河下大 雨时水量过多,两河极易泄洪,修 运河时比住在附近更危险。
运河是由统治者主导开凿整修而成,统治者们 集合庞大的人力、物力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为了漕运。运河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漕运目的而 生的,漕运是封建王朝的生命支持与动力供应 系统,维持王朝的生命延续。由于海运的海盗、 风浪等问题难以解决,在漕运史上运河水运是 主要首选方案。开凿运河是一件名符其实的功 在当代、利在万秋的伟举,对修造者而言,其 功效时隔不久就能显现,给王朝带来举足轻重 的影响。所以历朝历代有见识的统治者都非常
里运河 全长169公里,其入江口原
在瓜洲,1958年改至六圩入江。 近年屡经整治,航道底宽一般达 70米,水深3米以上,可通航 1000吨级拖带船队。年运货量 1500万吨左右。
中运河 二级坝至大王庙段原来是走韩庄、
台儿庄一线。1958年在江苏省境内新辟 南四湖湖西航道及不牢河河段,使河道 经徐州市北郊通过,至大王庙与中运河 汇合。大王庙至淮阴段仍循原来河道南 下,长163公里。徐州以下河段,经近年 分段拓宽,航道一般底宽45~带船队。是为徐州煤炭南运主要线路。
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 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 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 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 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 “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 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 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 着巨大的作用。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

四、京杭大运河历史故事
乾隆历次下江南(南巡),一般天津是首驻跸地;顺京杭大运河南下巡视。 据说清代李伯元在《南亭四话》卷七《通州南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清 朝乾隆年间某年,乾隆皇帝南巡,来到了江苏省。这一天,他路过的一个城镇叫 通州。这时,乾隆皇帝忽然想起了北京城东郊也有个地方叫通州。他出了个上联, 叫身边的大臣们来对: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这个上联用 “南”、“北”、”通”、“州”四个字重复组成,想得十分巧妙。大臣们听后, 差不多把全国的重要地名都过了筛子,可就是想不出个合适下联。还是纪晓岚有 办法,他没有死抠地名,倒是在方位上动脑子。他一眼看见了街头上挂着“当” 字大招牌的当铺(当铺是专门收取抵押品、放高利贷的店铺),马上想出了下联: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下联对得十分工整。也是由“东”、 “西”、“当”、“铺” 四个字重复组成。 (江苏省南通市,现辖如皋、通州、 海门、启东4市)。 清朝乾隆年间某年,纪晓岚随乾隆皇帝出巡江南.乾隆看到一个竹篮子,感到 很新鲜,问纪晓岚道:“纪爱卿,这是什么东西?” “竹篮子” “篮子有什么用?” “盛东西”乾隆沉默了一会儿,说:“为什么篮子能盛东西,不能盛南北呢?”。纪 晓岚略一思忖,回答说:我主万岁,须知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这金和木都 能装入篮中,所以叫盛东西;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篮子要是盛火就烧了, 盛水就漏了, 所以篮子只能盛“东西”,不能盛“南北”。 乾隆听了,满意地 点了点头。
二、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 1.通惠河 一般指从东便门大通桥至通州区入北运河这段河道, 长约20千米。 2、北运河 通州区到天津段称北运河,长约186公里; 3、南运河 天津到临清段称南运河,长约400公里; 4、鲁运河 临清到台儿庄段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 5、中运河 台儿庄到淮安段称中运河,长186公里; 6、里运河 淮安到瓜洲段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 7、江南运河 镇江到杭州段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大运河的中心和起止点分别是哪里

大运河的中心和起止点分别是哪里

大运河的中心和起止点分别是哪里中国的大运河一直是炎黄子孙所珍视的文化遗产。

大运河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接下来就和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大运河的中心和起止点,欢迎阅读!隋代大运河,北到涿郡,今北京一带,南达余杭,今浙江杭州,中心为洛阳。

隋朝大运河(605年隋开凿,610年完毕) 南北分别为辉县和涿郡.作用:大运河通航以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它还宛如一条彩带,沿岸城镇犹如彩带上镶嵌的一颗颗明珠.此后,历代王朝对运河不断疏浚和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和条件大运河是由三个运河组成的,他们分别是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大运河,那么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和条件分别是什么呢?根据资料所记载,京杭大运河之所以被开凿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吴王夫差为称霸中原,已经连续击败了好几个国家,只剩下当时的齐国还没有攻打,夫差怎么能允许他阻挡自己前进的脚步,所以他就利用当时有利的地理位置,从而开凿了京杭大运河以此来达到他运送军队北伐齐国的目的。

隋唐大运河被开凿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点:隋炀帝想利用大运河坐船到江南巡游;第二点:加强南北的交通运输,更好的巩固中央政权的统治地位;第三点:抑制江南经济的发展,提高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点:促进各地区文化交流和融合。

隋唐大运河能得以开凿成功的条件是:1、南朝以来,江南的经济发展迅速,可是隋朝的政治中心却在北方,所以开通运河是大势所趋的。

2、前人留下的丰厚的财富。

3、隋朝统一,政治逐渐的稳定起来。

因此隋唐大运河在这些原因和条件下被开凿是必然的趋势。

浙东大运河被开凿的原因和条件较之前两个要简单的多,它之所以被开凿是因为它的地理条件比较优越,有很多的方便之处,而且开凿也比较容易。

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和条件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但是无论是是怎样的原因和条件,对于现今的世界来说,他们的开凿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里运河 全长169公里,其入江口原
在瓜洲,1958年改至六圩入江。 近年屡经整治,航道底宽一般达 70米,水深3米以上,可通航 1000吨级拖带船队。年运货量 1500万吨左右。
中运河 二级坝至大王庙段原来是走韩庄、
台儿庄一线。1958年在江苏省境内新辟 南四湖湖西航道及不牢河河段,使河道 经徐州市北郊通过,至大王庙与中运河 汇合。大王庙至淮阴段仍循原来河道南 下,长163公里。徐州以下河段,经近年 分段拓宽,航道一般底宽45~60米,水 深3米以上,已可通航500~700吨级以上 拖带船队。是为徐州煤炭南运主要线路。
江南运河 自长江南岸谏壁口经丹阳、常
州、无锡、苏州、平望至杭州。其 中,平望至杭州有3条航线,即东、 中、西线,如以东线计算,全长 323.8公里,大部分底宽20米,水深 2米,一般可通航40~100吨级船舶, 年货运量达1600余万吨。
Q:为何运输地位降低?
今天交通工具发达,没有太大必要 通过运河沟通南北,所以有很多河 段河泥堆积,但是在短途,还是有 货物运输的,同时它也有很大旅游 价值,最重要是它是世界上最长的 运河,代表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结晶。
大多数是平原,无太大影响
Q:为何古代要开挖捏?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凿 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 送军队北伐齐国,同时扩大灌溉面积;公元前 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 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 定,其动机已超越了服务军事行动的目的,因为 此时天下已统一。隋开运河有经济方面的动机。 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 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京杭大运河——南北水运的“动脉”
组员:徐涔峪

潘秋彤

胡译尹

孙思盈

孙矢劲
Q:目前大运河哪些河段还在通航?
山东济宁以南河段可以通航,以北河道淤积, 国那里至梁山段称东平湖湖西航道,长20公 里,1968年虽经疏浚整治,但河道严重淤积, 水深不足,尚不能通航。梁山至南旺段长33.8 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5米,每年可通航6个 月,为季节性航道。南旺至济宁段长27.1公里, 底宽15米,枯水期水深0.5米,每年仅通航6 个月,为季节性航道。济宁至二级坝段长78.1 公里,航道顺直,枯水期水深1米以上,底宽 50米,可通航100吨级船舶。
通济渠:京杭大运河因为都城靠近 黄河中游,所以修建时,运河是由 东向西流,从第三阶梯至第二阶梯, 地势愈来愈高,修建时水会由西向 东流,淹死很多人。
另外几条附近河流众多,一旦遇到 河流,突然增加水量会使河水倒灌。
运河流经黄河,淮河,长江。其中 黄河泥沙多,河面较高,淮河下大 雨时水量过多,两河极易泄洪,修 运河时比住在附近更危险。
隋开运河不仅仅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也有政治方 面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世族大发展的时期, 他们的力量相当强大。隋统一后,他们仍依恃其 强大的势力,企图与中央政权抗衡。这一尖锐矛 盾在江南地区一直存在,使隋政权面临严重威胁, 隋统治者要实施对南方的有效统治,贯通南北运 河势在必行。同时,北部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对隋 亦是大患,隋王朝派出大量军队驻扎边境,这些 军队仅靠屯田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江淮和中原粮 饷供应。路途遥远,开凿运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 键。
隋以后的历朝历代,至清朝后期,无论是大一 统时期政权,还是分裂时期的政权,都注重运 河的疏凿与完善,其动机无外乎经济、政治、 军事等方面,充分利用运河漕运。以运河为基 础,建立庞大而复杂的漕运体系,将各地的物 资源源不断的输往都城所在地,成了中华大地 统治者主要手段之一。运河的修复改道,其缘 由亦是现实中运河常常的淤堵以及不同政权的 都城位置变化。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 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干线。
特别感谢
运河是由统治者主导开凿整修而成,统治者们 集合庞大的人力、物力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为了漕运。运河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漕运目的而 生的,漕运是封建王朝的生命支持与动力供应 系统,维持王朝的生命延续。由于海运的海盗、 风浪等问题难以解决,在漕运史上运河水运是 主要首选方案。开凿运河是一件名符其实的功 在当代、利在万秋的伟举,对修造者而言,其 功效时隔不久就能显现,给王朝带来举足轻重 的影响。所以历朝历代有见识的统治者都非常
Q:我国为何要启动“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为解决北方地区 水资源严重短缺而兴建的特大型基础设施 项目,工程贯通长江、黄河、淮河、海河 四大江河。
京杭大运河,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在 扬州开凿的邗沟,迄今已有近2500年 的历史。它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纵 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 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全长1747公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创造的堪与长城媲美的人工奇迹。
400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 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 经济重心。隋统一全国后,格外重视这个地区, 但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 的发展变化南移。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 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 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不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官 僚贵族或是北方边境。同时,长时期的分裂阻 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 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 经济加强联系。
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 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 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 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 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 “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 干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 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 着巨大的作用。
Q:地形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