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散曲讲解学习
元散曲的分类

元散曲的分类元散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起源于宋代,兴盛于元代。
它是一种结合了音乐和词曲的艺术形式,以抒发情感和描绘意境为主要目的。
元散曲具有丰富多样的题材和风格,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一、根据内容和题材的分类1. 情感散曲:情感散曲是元散曲的主要分类之一,主要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心情。
情感散曲可以分为喜、怒、哀、乐四种类型,分别表达了作者的喜悦、愤怒、悲伤和快乐之情。
其中,喜和乐的情感散曲多以婚庆、游园、赏花等欢乐场景为背景,怒的情感散曲则多以揭露社会不公、抒发愤怒之情为主题,哀的情感散曲则以表达失意、离别、悲伤等情感为主。
2. 描写散曲:描写散曲是元散曲中的另一大类,主要通过描写景物、人物和事件来表达意境和情感。
描写散曲可以分为山水、春秋、宫廷、战争、祭祀等多个亚类。
山水散曲以描绘自然山水之美为主题,春秋散曲则以描绘四季之景和人们的生活为主题,宫廷散曲则以描写宫廷生活和宫廷人物的情感为主题,战争散曲则以描写战争场景和战争英雄的壮丽情景为主题,祭祀散曲则以描绘祭祀仪式和宗教信仰为主题。
3. 讽刺散曲:讽刺散曲是元散曲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通过嘲笑和批评来表达对社会现象和人物的不满和批判。
讽刺散曲可以分为政治讽刺、社会讽刺和人物讽刺等多个亚类。
政治讽刺散曲主要以嘲讽官场腐败、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为主题,社会讽刺散曲则以嘲讽社会风气、道德败坏和人们的劣行为主题,人物讽刺散曲则以嘲讽某些具体人物的丑态和荒唐行为为主题。
二、根据形式和风格的分类1. 宫调散曲:宫调散曲是元散曲的一种常见形式,它以七言绝句为基础,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
宫调散曲的特点是音调悠扬、抑扬顿挫明显,适合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2. 律调散曲:律调散曲是元散曲的另一种常见形式,它以五言绝句为基础,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
律调散曲的特点是节奏明快、押韵和谐,展现了一种轻快的风格。
3. 江南散曲:江南散曲是元散曲中的一种特殊风格,它以江南地区的文化和风景为主题,表达了江南地区的柔美和丰富的情感。
元散曲的知识点总结

元散曲的知识点总结散曲。
散曲,元代称为“乐府”或“今乐府”。
是韵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员,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
在元代文坛上,它与传统的诗、词样式分庭抗礼,代表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元散曲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元散曲的知识点元代散曲的思想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黑暗现实,寄托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如张养浩的《潼关怀古》、张可久的〔醉太平〕小令、张鸣善的《讥时》小令等,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元代社会中□佞当道、百姓受难的现实。
尤其是睢景臣的《高祖还乡》,直接冲击了“至高无上”的君权思想;刘时中的《上高监司》前、后套,更深刻暴露了元代政治经济制度的腐败。
②慨叹世情险恶,向往脱离现实生活,归隐田园。
这一类作品数量众多,它们反映了元代士人们的身世之感以及他们中普遍存在的消极避世情绪。
但其中也有在强烈表达对险恶世情的激愤以后表示不如归隐的作品,如马致远的《秋思》套曲。
③歌唱爱情及描写闺怨。
这类散曲数量上不少于归隐之作。
它们一般都写得想象丰富,语言直白,意境逼真率直,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受民间歌谣的影响。
④写景。
这是元散曲中又一重要题材,而且风格多样,色彩绚丽。
在描写山河秀色时,不少作品以疏放豪宕的铺叙,表现出了曲的特有意境。
但是和传统的诗歌相比,和同代的杂剧相比,元散曲的题材显得比较狭窄,不少作品的思想倾向也比较消极;同时,也有一些格调较低的游戏、应酬之作。
元散曲创作风格元代散曲创作的风格是多样的,一般认为,主要可以分豪放、清丽两派。
豪放派以马致远称首,清丽派则以张可久为魁。
如以前、后期作品的倾向来看,前期是以豪放本色为主流,但是尖新清丽之作也有重要地位;到了后期,则以清丽为主,豪放为辅。
后期即使以疏放豪宕著称的作家如贯云石等人,他们的作品也与前期豪放派不同,带有江南文学传统的妩媚的色彩。
这是元代散曲风格流派消长的大致情况。
到了元末,南戏音乐融入散曲,不少作家采用南北合套的方式,使元代散曲的发展出现了新面貌,向明代散曲以南曲为主的局面,迈出了第一步。
第二章 元散曲

第二章元散曲一、散曲的形成散曲是继宋词之后流行的新诗体。
中国古代诗歌传统的三种主要样式:诗出现最早;词出现后,被称为“诗余”;曲出现后,又被称为“词余”。
正如词“别是一体”,散曲也有自己独特的体制。
“曲者词之变”,散曲的兴起是音乐的变化导致的。
“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词不能按,乃为新声以媚之。
”(王世贞《艺苑卮言》)二、体制在结构形式上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
小令的体制与唐宋诗、词最为接近。
套数又称“散套”,是用同宫调的两支以上曲子写成,和杂剧中的套曲相似。
另外还有“带过曲”与“重头小令”等特殊形式。
三、风格特点1、采用长短句式,比词更富于变化,有一字句至九字句的参差变化。
突破规定曲牌的句数,进行增句。
还可以添加衬字,如“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只有“我是一粒铜豌豆”七字为曲谱所规定的,其余都是衬字。
韵脚较密,很多曲牌是句句押韵,而且不能转韵,显得节奏繁促。
2、以俗为尚的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
一是大量运用俗语和口语;二是散曲的句法比较完整。
不避俚俗而杂用方言口语,不用雕饰而只以寻常口语直陈白描。
3、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
与传统诗词重“言外之意”的韵味,而曲则“言外意亦外”,情畅意肆,具有一种真率朗畅自然之美。
若以味论文,散曲具有“蛤蜊”、“蒜酪”之味。
形象地概括了北曲的审美风格:通俗自然,豪放洒脱,泼辣诙谐。
四、散曲的分期大致以元仁宗延祐年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1、前期:豪放泼辣、质朴自然。
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和卿,马致远。
〔南吕宫·一枝花〕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
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
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第七〕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
分茶攧竹,打马藏阄。
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
元散曲名词解释

元散曲名词解释
元散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学形式,也被称为“散曲”或“曲子”,是在元代时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是结合歌唱和音乐的艺术形式,通常由诗歌和音乐元素组成,是一种集音乐、诗歌、戏曲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文学形式。
元散曲主要由曲词和套曲组成。
曲词是以五、七言绝句为基本句式,并以白话语言为主要表达形式的诗歌形式,常常配合着曲子的旋律和情感表达;套曲是由多个曲词组成的一组曲子,通常由前后相连的多个曲词组成,它们之间需要有一定的连贯性和关联。
元散曲的代表作品包括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郑光祖的《倩女幽魂》、白朴的《天仙子·夜雨思家》等。
元散曲具有语言简练、形式灵活、情感真挚等特点,常常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
元散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面貌,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福建师大附中人教版高中语文复习课件:元代散曲(共31张PPT)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 这差事不寻俗,一壁厢纳草也根,一边又要 差夫,索应付。又言是车驾,都说是銮舆, 今日还乡故。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抱 着酒葫芦。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袖衫, 畅好是粧么大户。
〔耍孩儿〕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胡踢蹬吹笛 擂鼓。见一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 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 打着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 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
一、作品选部分: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 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 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的【山坡羊】《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 何处?只见草萧疎,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 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 都变做了土。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补充材料
(一)叹世颂隐类
1.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 思》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 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 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 叶黄花。
3.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 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 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 头。
5.[正宫·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 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 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 脂油鸣时万事 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 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 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 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 浑几个重阳节?嘱咐你个顽童记着:“便百 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元散曲的资料汇编讲解学习

元散曲的资料汇编元散曲的资料诗人:1.马致远2.白朴3.王冕4.元好问5.关汉卿6.郑光祖7. 张可久8.张养浩代表作品:1. 张可久《塞鸿秋·春情》: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
一行写入相思传。
2. 张可久《清江引·春思》: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
梨花小窗人病酒。
3. 关汉卿《大德歌·春》: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4. 关汉卿《大德歌·夏》: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
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
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5.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7. 白朴《天净沙·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8. 白朴《天净沙·夏》: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9. 白朴《天净沙·冬》: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10.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1.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2. 张养浩《山坡羊·洛阳怀古》:天津桥上,凭栏遥望,舂陵王气都凋丧;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
千古转头归灭亡。
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元散曲上课课件

此曲用简练的笔墨,描绘一幅色 彩绚丽、景色秀美、充满生机的山 间暮景,表现了曲家恬淡平和、向 往宁静的心态。
• 层层描景,使山市晴岚景象鲜明突出。此曲题为“山市晴 岚”,从曲中画面看,作者所写的是以“山市”为背景的 “晴岚”。“花村外,草店西”首先展现的是“山市”,是 鲜花盛放的村庄与商业性的草店。第三句“晚霞明雨收天霁” 所写的是视觉中的山市景象。其中虽有雨过天晴的描写,但 尚未直接写晴岚,只是为晴岚的描写铺垫。第四句写残照中 的四围山色,其中虽有晴岚在,但未直接写出。直至第五句 “又添铺翠”出现,作者才把晴岚及其造成的景致和盘托出。 以“又添铺翠”这样的点睛般句子煞尾,使“山市”与“晴 岚”的意象都鲜明地呈现了出来。 • 景物描写中体现了作者的心态。此曲虽重在写“晴岚”,但 并非只写晴岚,还有草店、晚霞、酒旗、山色等。真是一笔 一景,曲中有画。从这大自然的化工之美中,见出曲家恬淡 平和、向往宁静的心态。
代表作家作品:(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 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
1958年,被世界 和平理事会确定为 “世界文化名人”, 德烈耶夫说:“关汉卿的著作已 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 经成为世界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 成为整个进步人类的财富。” 隆重纪念。
关汉卿(约1225—1300), 号已斋叟(一作已斋,又作 一斋),大都(今北京)人, 一说祁州(今河北安国)人, 我国古代杰出戏曲家和元 代著名散曲家。元代杂剧 的奠基人和中国古代戏曲 艺术范式的开创者, 元代 “本色派”散曲的一面旗 帜。 苏中友好协会理事会主席安
• “布衣中,问英雄”:曲的开头即以布衣中人向称王 称霸的“英雄”发问。 • “王图霸业成何用”:称王称霸、建功立业有什么 用处?如果单从这一句看,显然有虚无甚至消极的情 调,不过,从元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心态看,这是 普遍存在的一种对现实的否定。 • “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这两句出 自唐代诗人许浑《金陵怀古》。意谓:昔日繁华的 六代宫殿,如今满目禾黍,且千官的坟墓都长满了 楸梧。 • “一场恶梦”:这是对“王图霸业”的彻底否定, 说那不过是一场噩梦。
2024年元散曲的知识点总结

____年元散曲的知识点总结元散曲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文体和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____年元散曲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主要包括元散曲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等内容,共计约____字。
一、元散曲的定义元散曲是指元代(1271-1368)创作并广泛传播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是继宋词和金朝的临时律诗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文体。
元散曲的形式多样,既有五言绝句,也有七言绝句,还包括长篇散曲等形式。
元散曲与南宋的词曲相比,更加自由,更加富于想象力,给人一种豪放的感觉。
二、元散曲的特点1. 主题广泛多样:元散曲的主题非常广泛,既有咏史抒怀的,也有歌颂爱情的,同时还有描写自然美景的等等。
元散曲的多样主题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多元化和文化的繁荣。
2. 表现形式自由多样:元散曲的表现形式非常自由多样,既有押韵严谨的绝句,也有押韵宽松的律诗,还有不拘一格的散曲等形式。
这种自由多样的表现形式给予了元散曲更大的创作空间,使其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
3. 语言生动风趣:元散曲的语言生动风趣,常常使用鲜明的对比和夸张的修饰,给人以鲜明而直观的感受。
这种语言表现形式符合元代社会的文化氛围,也是元散曲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歌词曲调悦耳动人:元散曲是一种结合了词和曲的文学形式,因此它的曲调非常悦耳动人。
元散曲的曲调活泼欢快,节奏明快有力,与散曲表达的情感相得益彰。
三、代表作品及作者1. 《白头吟》 - 元散曲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为郑思肖。
该曲以描写白头新婚夫妻的生活为主题,通过对白头夫妻恩爱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短暂,珍惜当下的思想。
2. 《寻梅》 - 元散曲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为刘翰。
该曲以描写寻找梅花的过程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3. 《南乡子·登临送目》 - 元散曲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为马祖常。
该曲以描写登临远眺的情景为主题,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人生的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曲四大家
❖ 曲牌,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 式。如《窦娥冤》中的《耍孩儿》、《鲍老儿》、 《叨叨令》、《端正好》、《滚绣球》、《一煞》、 《二煞》等都是曲牌名。
元散曲的分期
❖ 前期可以大致视为本色派或豪放派,口语化, 通俗化,自然、诙谐,知名作家有关汉卿、马 致远、张养浩等人;
❖ 后期可以大致视为文采派或清丽派,讲炼句为 工,对偶见巧,知名作家有睢景臣、张可久、 乔吉等人。
宫调与曲牌
❖ 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 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以七声配十二律,可得八 十四宫调。
❖ 七声 :定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
❖ 十二律由低音到高音次序为:黄钟、大吕、太簇、 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 射、应钟。
❖ 九宫调: 仙吕、南吕、中吕、黄钟、正宫、大石、 双调、商调、越调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关汉卿的《窦娥冤》(窦娥) 马致远的《汉宫秋》(汉元帝、昭君) 白朴的《梧桐雨》(唐明皇、杨贵妃)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赵武)
Hale Waihona Puke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关汉卿《拜月亭》(王瑞兰、蒋世隆) 白朴《墙头马上》(裴少俊、李千金) 王实甫《西厢记》(崔莺莺、张珙) 郑光祖《倩女离魂》(张倩女、王文举)
元 散 曲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散曲 《越调.天净沙.秋思》
元
曲
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杂剧 (散曲+“科”+ “白”)
散曲概念
所谓散曲,在元代被称为乐府或词。 是继宋词之后,兴起于金元之际,盛 行于元明两代的一种合乐歌唱的新 兴诗体。
❖ 音乐——元代流行歌曲; ❖ 文学——一种具有独特语言风格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