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社会论文

合集下载

化学与社会文明 论文

化学与社会文明 论文

化学与社会文明化学,作为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在人类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直至今日化工化学在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化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另一方面来讲,化学与人类社会文明息息相关。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开拓不断更替的演变,化学作为更替的一种催化剂加速了社会的变革,是人类接触自然、感悟自然、改造自然最直接的体现,更深层次来讲,这种熟悉的过程是一种相互渗透的过程,在渗透中将彼此最大的能量发挥利用,人类借以发展变革,探索化学,是探索自然,更是寻觅自我,求取自身的超越。

我们总是觉得,化学是没有质感的,是枯燥没有活力的,我们想象之中的化学也只是停留在实验室中的玻璃试管烧杯,与文明这个充满绚烂色彩的词汇搭不上一丝关联。

可事实上,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化学唇齿相依,人在取得文明的进程中,化学俨然成为最重要的一项环节。

石器时代,人类广泛使用石器,并未涉及化学领域,而这个时代伴随的标签归属则定义在原始社会,我们可以想见的画面更是穿着兽皮,挥舞棍棒的野人,这里并不会牵涉到文明这个词汇,更没有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的质感,人类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没有果腹之力,何提文明之欲。

可以说,文明文化的出现确是物质生产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的产物。

这句话虽然欠缺实据,又有些武断,但确实有一些道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渐渐认识到自然的种种现象属性,其也并不再满足茹毛饮血的恶劣条件,人类开始有目的性的开始求取变化,改善自身条件,打破自然束缚。

人类开始纵向发展,即进入生产更加便利,工具参与度更加广泛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在于突破自然,求取生存的有利条件,于是铜器时代到来了。

顾名思义,铜器时代伴随着人类冶炼纯铜,打造铜制器皿、工具。

有了这些工具,人类从事畜牧,种植等等生产活动,这在生产资料积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这些生产资料的富集也催生出酿造、染色等相关技术,这是化学的分支,同时也是人类横向发展的一项进步,人类在不断前行中也在横向地加深自我拓展,为打造社会文明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化学与社会论文3000字

化学与社会论文3000字

化学与社会论文3000字篇一:《化学与社会》论文(范文,包括格式)(封面)《化学与社会》期末论文(一号,宋体,加粗,居中)题目:论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课程名称:化学与社会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考核学期:至学年第学期(以上8项,均为四号、宋体)论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姓名:学号:班级:专业:摘要:化学作为一门庞大的知识体系,能用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它的成就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高品位的生活,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日趋密切。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到处可见。

关键词:化学;人类社会;发展;衣食住行诚如西博格博士(美)所说“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化学不仅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且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火促进人类合群而居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诞生,而火的利用不仅促进了人类自身的进化,而且使饮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而促进大脑发达,这是人类进化的摇篮。

火这人类的第一把钥匙,也是人类利用能源的第一步。

后来的陶瓷,农耕,房屋等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氧化还原反应与青铜时代则标志着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铁的使用是社会形态变化的催化剂;化学推动了产业革命,造就了现代文明社会。

就化学对现代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来说,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1 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用到化学制品1.1 衣1.1.1 联系如果没有合成纤维的化学技术,那世界上大多数人就要挨冻了,因为有限的天然纤维根本就不够用。

我国1995年的化学纤维产量为330万吨,其中90%是合成纤维。

何况纯棉纯毛等天然纤维也是棉花、羊毛经化学处理制成的。

再有就是 3 合成橡胶,少了合成橡胶,世界上60亿人口又有多少亿人要穿草鞋过冬啊?合成染料更使世界多了一道多彩缤纷的亮丽风景线。

化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教学实践与思考[论文]

化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教学实践与思考[论文]

化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科学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生活中的实践活动也是激发科学研究的重要源泉。

对于化学而言,其科研、教学的开展都不能脱离生活、实践的母体。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元素,结合生活实践进行教学,是必然的选择。

本文就是以此为话题,简要论述了化学教学与生活、社会实际的结合,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化学社会实践生活实践化学教学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也有其严密的知识体系,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其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于知识体系的传授,严密过程的推导,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学生只能为应付考试而进行着枯燥乏味的学习。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它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但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学完了高中化学内容,却不能很好地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或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去进行社会科学实践。

这正是科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的实例。

据此,本人在原电池一节内容教学中在注重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方面作了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始于生活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在生活实际中产生应用需要时,人们会努力的寻求知识来解决应用需要。

刚接触本节内容时,学生可能并不乐意去接受知识,因为他们认为原电池的原理与他们并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为此,在第一堂课中,笔者并不急于向学生介绍原电池的原理,而是首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在你的生活中哪些方面会涉及到电池?(2)在你使用电池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3)你在购买电池时会关注哪些方面呢?(4)你知道现在的电池污染现状吗?(5)你知道电池的发展史及现在的发展状况吗?这些问题都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积极踊跃的思考并回答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非常多,如:随身听、电子表、照相机、手机等等,笔者随之问到:这些器件分别用哪些电池合适呢?答案却少的可怜,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也有不少答案,如:电池容量不够、漏液等等,笔者随之问到,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回答者也是寥寥无几。

化学与社会论文

化学与社会论文

化学与社会——核能与核电站方亮亮财务0901 090790819 化学与社会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

在其发展过程中还与其它学科交叉形成多种边缘学科,如环境化学、农业化学、医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计算化学等。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科学也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切技术领域,它在为人类提供丰美的食品、丰富的能源、品种繁多的材料、治疗疾病的医药,以及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它已经是人类社会的构成部分了。

本文将主要讲述核能与核电站的相关知识。

核能的原理重核裂变重核裂变是指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中等原子量的原子核,引起链式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例如,当用一个中子轰击U-235的原子核时,它就会分裂成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产生2—3个中子和β、γ等射线,并释放出约200兆电子伏特的能量。

如果再有一个新产生的中子去轰击另一个铀-235原子核,便引起新的裂变,以此类推,裂变反应不断地持续下去,从而形成了裂变链式反应,与此同时,核能也连续不断地释放出来。

轻核聚变所谓轻核聚变是指在高温下(几百万度以上)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新核并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也称热核反应。

它是取得核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由于原子核间有很强的静电排斥力,因此在一般的温度和压力下,很难发生聚变反应。

而在太阳等恒星内部,压力和温度都极高,所以就使得轻核有了足够的动能克服静电斥力而发生持续的聚变。

自持的核聚变反应必须在极高的压力和温度下进行,故称为"热核聚变反应"。

氢弹是利用氘、氚原子核的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巨大能量这一原理制成的,但它释放能量有着不可控性,所以有时造成了极大的杀伤破坏作用。

目前正在研制的"受控热核聚变反应装置"也是应用了轻核聚变原理,由于这种热核反应是人工控制的,因此可用作能源。

核电站工作原理发电原理核电站是怎样发电的呢?简而言之,它是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来加热水使之变成蒸汽。

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10篇)

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10篇)

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10篇)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第1篇:人类对化学的认识和利用始于农业。

两千多年前,人类就能够经过腐殖或燃烧植物获得肥料,经过用石灰对酸性土壤的改良,争取粮食的丰产丰收。

20世纪初,人类发明了合成肥料,而后又创造了各种农药、高效饲料、肥料添加剂。

异常是20世纪中叶,以土壤为基础,以植物营养为中心,以肥料为手段综合研究三者之间关系的农业化学的出现,将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农业化学分析、作物营养诊断、同位素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等化学技术应用于农业,开辟了农业生产的新天地。

无论在任何时候,农业都离不开化学的支持。

比如:要使农作物优质高产,就必须防治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在目前的条件下首选就是使用农药,而研制高效低残毒的农药必须应用化学知识。

为了使农作物的果实色泽、大小、品质、风味及抗逆本事贴合人们的要求,就必须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实施人工调控,而植物生长调控剂的研究也需要化学。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便于人们对其营养成分的吸收,更是化学的功劳。

食品中的三大主要营养素是糖、脂肪和蛋白质。

在人体内,糖被氧气氧化后,产生足够的热量,供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需要;脂肪供给人体热量以维持体温;蛋白质是人类细胞原生质的组成部分,能够促进人体组织的生长和修补。

除此之外,食品还包含多种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使人体得到均衡发展,增强抵抗力,抵御各种传染病。

为了增强食品的营养成分,改善食品的品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人们往往要经过化学的手段,到达既定的目的。

比如:生柿子包含鞣质,不仅仅涩口,还对胃肠有刺激。

我们就能够把生柿子密闭在一个室内,增加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氧气的浓度。

使生柿子在缺氧呼吸的条件下,内部产生乙醛、丙酮等有机物。

而这些有机物能将溶解水的鞣质变成难以溶解于水的物质,于是柿子吃起来没有涩味,又香又甜。

在我们的生活中,制作糕点、馒头等的面团一般都要添加酵母或发醇粉进行发酵,使制成的糕点、面包疏松可口。

化学走向社会论文

化学走向社会论文

化学走向社会论文化学走向社会论文化学走向社会论文【1】摘要:传统化学课堂教学往往存在课程内容“难、烦、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学生生活离自然、社会所需体验越来越远;学生观察和想象力缺乏,创新能力不足等现状,笔者尝试从“设疑激思,使教学情境生活化;变繁为易,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自主探究、构建新知使课堂活动生活化;寓练于乐、巩固深化,使课后作业生活化。

”等方面加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化学课堂绽放出生命的火花。

关键词:生活教育;课堂教学;生活化《初三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而笔者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以下现象:学生生活离自然、社会所需体验越来越远;传统课堂重书本知识,轻学生实践能力;学生不关注细节,学习比较浮燥,观察和想象力缺乏,创新能力不足。

所以我们教师有必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烦、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设疑激思,使教学情境生活化;变繁为易,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自主探究、构建新知使课堂活动生活化;寓练于乐、巩固深化,使课后作业生活化。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设疑激思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许多学生对凡事都富有好奇心,接受能力也特别强。

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反复思考,精心创设生活化情境,把具有知识性的实际情境搬进课堂,使学生有相见不相识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原动力,还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

案例一:“烟怎么会跑到空瓶中?”在学习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时,教师以小魔术“空瓶生烟”作为课题的引入。

作为配合表演的道具,嘴上还特意叼了根烟(当然没点着)。

老师上课时竟然吸烟!学生们窃窃私语,其间坐在前排的女同学还马上捂住鼻子以无声的语言向教师表示强烈的抗议。

现代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化学与现代生活论文(1)

现代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化学与现代生活论文(1)

现代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化学与现代生活论文(1)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化学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学科,特别是在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化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现代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化学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关系。

一、药物研究现代化学为药物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包括合成新的药物、改进药物的制造方法,从而使药物在治疗疾病的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现在很多药物都可以有效地治疗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化学技术的发展也让制药业得以快速增长和扩张。

二、能源研究现代能源是保证现代生活的重要基石,而能源的研究和开发都需要现代化学的支持和参与。

化学技术的进步,让能源的开发更加高效和环保。

纳米技术的应用、新型催化剂的研制以及生物燃料的研究都为人类解决能源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会。

三、食品加工现代化学的应用使得食品加工更加安全、快捷和美味。

例如,化学技术可以帮助食品加工商在生产过程中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以及快速检测食品的新鲜度,化学还能够让食品从外观到口感都经过全程自动化的处理,保证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四、化妆品现代化学对于化妆品的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护肤品和彩妆方面应用化学技术最为显著,通过化学技术的增强,化妆品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且更加有针对性地完成肌肤的保养。

五、材料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复杂,仿生材料、智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等种类不断增加。

因而,现代化学在新材料的制造、改性和分析鉴定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六、环保治理环保监管和治理也是当代世界必须面对的挑战,现代化学通过环保化学和绿色化学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更好地解决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综上所述,现代化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化学技术的发展也给现代人类带来了非常多的应用机会。

而化学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们的交融将为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化学与社会论文

化学与社会论文

关于绿色化学发展及环境应用的思考——化学与社会摘要:自化学诞生以来,在提供大量工业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在较大程度上污染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消耗着大量的非再生资源在为环境问题寻求解决之道的过程中,绿色化学迅速发展起来,它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污染。

关键词:环境危机;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绿色理念;绿色全球化如今绿色化学理念已经成为化学家和化学工程师遵循的行动指南。

本文在分析了大量绿色化学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理论基础上,对绿色化学化工的定义、原则以及绿色化学基本问题研究的发展进行了阐述,梳理总结了近些年来绿色化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工业应用情况,同时认为应该把绿色化学当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加以完善,并且尝试性展望了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和贴近本国国情的发展方向。

一、绿色化学的原则及研究内容(一)绿色化学的原则绿色化学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12项:(1)防止环境污染;(2)提高原子经济性;(3)尽量减少化学合成中的有毒原料和有毒产物;(4)设计安全的化学品;(5)使用安全的溶剂和助剂;(6)提高能源经济性;(7)原料的再利用;(8)减少官能团的引人;(9)新型催化剂的开发;(10)产物的易降解性;(11)以降低环境污染为宗旨的现场实际分析;(12)防止生产事故的安全生产工艺。

这些原则主要体现了对环境的友好和安全、能源的节约、生产的安全性等,符合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不仅涉及原料、工艺和终端产品的绿色化,而且还涉及到成本、能耗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原子经济性反应和零排放、原料的绿色化、绿色溶剂、绿色催化、助剂的绿色化、新的合成路线的选择、绿色化学工艺、绿色过程系统集成等,而且其内涵仍在不断充实发展中。

绿色化学的原则可以运用于整个化学工业,在考虑产品纯度和收率的同时,还应考虑过程的三废、毒性、能耗以及安全性等,只有综合考虑后才能使一条合成路线、一个生产过程、一个化合物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传统的落后工艺必须进行淘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社会论文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化学与社会》期末论文
题目:化学与军事工业
课程名称:化学与社会
系别:文理基础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14工8
姓名:张忠凯
学号:
考核学期:2014 至 2015学年第 2 学期
化学与军事工业
姓名:张忠凯学号:班级:14工8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摘要:化学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能用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它的成就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高品位的生活,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日趋密切。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当然化学与军事也不能分开,现在军事工业中需要大量的化学材料、能源等等。

关键词:化学;军事工业;武器;化学新材料
化学与军事工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二战以来,各种各样的军事武器开始登上世界战争的舞台,包括化学武器和核武器的使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的不断钻研和探讨,更多的技术和材料被应用于军事武器制造方面,尤其是化学武器对现在战争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受到最多的争议和道德方面的舆论。

众所周知,化学在军事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军事的关系极为密切。

任何涉及军事的化学科研成果,首先都被应用于军事上,并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所以化学与军事装备之间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1化学与军事产品
联系
从古至今,化学与军事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火药在军事上的使用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化学在军事上的应用。

也正是火药在战争上大规模的使用使得世界战争格局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从此以后,化学与军事便产生了不可分割的关系。

近代以来,世界各地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战争。

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局部战役,无处不有着化学的存在。

随着科学的进步,化学的发展,化学在军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有战争的地方,就有化学!
石墨炸弹是选用经由特别处置惩罚的碳丝制成(此常识在人教版高一化学的《碳族元素》),每根碳丝的直径相称小,仅有几千分之一厘米,因而,可在地面中永劫间漂泊。

因为碳丝经由流体能量研磨加工制成,且又经由化学洗濯,因而,极年夜地进步了碳丝的传导机能。

碳丝没有粘性,却能附在统统物体轮廓。

它经由过程爆炸或炸药引爆漫衍在敌方阵地,毁坏敌方防空和发电设置装备摆设。

碳丝可进人电子设置装备摆设外部、冷却管道和节制体系的黑匣子。

碳丝弹头对包孕停在跑道上的飞机、电子设置装备摆设、发电厂的电网等全部器材都发生毁坏感化。

90年月初,海湾战役时,石墨炸弹在“戈壁风暴”举措中初次退场。

那时,美国水师发射舰载战斧式巡航导弹,向伊拉克抛掷石墨炸弹,进犯其供电举措措施,使伊拉克全国供电体系85%瘫痪。

90年月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空袭中,美国空军利用的石墨炸弹型号为BLU-114/B,由Fll7A隐形战役机于1999年5月2日初次对南电网举行进犯,形成南全国70%的地域断电。

与之前的火药等具有瞬间爆炸性和摧毁效果的武器装备相比,现今的化学武器更倾向于无声无息中造成巨大的伤害,让人防不胜防。

要说到化学与军事最大的联系,就莫过于化学武器了。

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位于比利时的伊泊尔地区,德军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向英法联军阵地施放180t储存在约6300只钢瓶中的氧气,造成英法联军15000多人中毒,5000多人死亡,5000多人被俘。

由此可见化学武器的厉害!
化学毒剂的特点是,1 中毒途径多。

化学武器施放后可使毒剂分散成蒸气状、烟状、雾状、液滴状,通过呼吸道吸入、皮肤渗透、误食染毒食品、饮水等多种途径使人员中毒。

2杀伤范围大。

染毒空气可随风飘散且无孔不入,所经之处都有杀伤作用。

它不仅能杀伤被袭击的地域和下风方向一定距离内未防护的人员,还能钻入不密封的人防工程和房屋内杀伤人员。

此外,液态毒剂对人防工程具有渗透作用,使防护的难度增大。

3作用时间长。

有些持久性毒剂污染地面或物品,毒害作用可持续几小时或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4主要杀伤人员。

化学武器对建筑物、武器装备和物资材料等物质的性能虽有一定影响,但妨碍不大,它主要对人的肌体造成伤害。

5制约因素多。

化学武器的使用效果易受气候和地形、地物的影响。

刮风、下雨、下雪和气温、建筑等,对毒剂作用的发挥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臭名昭着的731部队就被证实不仅进行了细菌武器的研究,同时还进行了化学武器的研究。

正是由于化学武器带来的危害,化学武器成为了国际公约禁止使用的非常规武器。

化学武器也和核武器,生物武器一起被定为3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化学新材料与军事国防
联系
军用新材料是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物质基础,也是当今世界军事领域的关键技术。

而军用新材料技术则是用于军事领域的新材料技术,是现代精良武器装备的关键,是军用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钛合金具有超塑性的功能特点,一直是军事工业中应用广泛的金属结构材料,是武器轻量化理想的轻质结构材料。

钛合金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441~1470兆帕)较低的密度(cm3),优良的抗腐蚀性能和在300~550oC温度下有一定的高温持久强度和很好的低温冲击韧性,是一种理想的轻质结构材料。

钛合金具有超塑性的功能特点,采用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可以以很少的能量消耗和材料消耗将合金制成形状复杂和尺寸精密的制品。

钛合金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主要是制作飞机的机身结构件、起落架、支撑梁、发动机压气机盘、叶片和接头等;在航天工业中,钛合金主要用来制作承力构件、框架、气瓶、压力容器、涡轮泵壳、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及喷管等零部件。

50年代初,在一些军用飞机上开始使用工业纯钛制造后机身的隔热板、机尾罩、减速板等结构件;6年代,钛合金在飞机结构上的应用扩大到襟翼滑轧、承力隔框、起落架梁等主要受力结构中;70年代以来,钛合金在军用飞机和发动机中的用量迅速增加,从战斗机扩大到军用大型轰炸机和运输机,它在F14和F15飞机上的用量占结构重量的25%,在F100和TF39发动机上的用量分别达到25%和33%;80年代以后,钛合金材料和工艺技术达到了进一步发展,一架B1B飞机需要90402斤钛材。

现有的航空航天用钛合金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多用途的a+b型Ti-6Al-4V合金。

近年来,西方和俄罗斯相继研究出两种新型钛合金,它们分别是高强高韧可焊及成形性良好的钛合金和高温高强阻燃钛合金,这两种先进钛合金在未来的航空航天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
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得到广泛的研究。

其含碳量在90%以上,与其它高性能纤维相比具有最高比强度和最高比模量。

别是2000℃以上
高温惰性环境中,是唯一强度不下降的物质。

此外,其还兼具其他多种得天独厚的优良性能:低密度、高升华热、耐高温、耐腐蚀、耐摩擦、抗疲劳、高震动衰减性、低热膨胀系数、导电导热性、电磁屏蔽性、纺织加工性均优良等。

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也同样具有其它复合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被应用于军事及民用工业的各个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光辉业绩,尤为世人所瞩目。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生产武器装备的重要材料。

在战斗机和直升机上,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战机主结构、次结构件和战机特殊部位的特种功能部件。

国外将碳纤维/环氧和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应用在战机机身、主翼、垂尾翼、平尾翼及蒙皮等部位,起到了明显的减重作用,大大提高了抗疲劳、耐腐蚀等性能,数据显示采用复合材料结构的前机身段,可比金属结构减轻质量%,减少零件%,减少紧固件%;复合材料垂直安定面可减轻质量%。

用军机战术技术性能的重要指标――结构重量系数来衡量,国外第四代军机的结构重量系数已达到27~28%。

未来以F-22为目标的背景机复合材料用量比例需求为35%左右,其中碳纤维复合材料将成为主体材料国外一些轻型飞机和无人驾驶飞机,已实现了结构的复合材料化。

目前主要使用的是T300级和T700级小丝束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化学已渗透到军事的各个领域之中,为了保卫祖国,巩固国防,在战争的危险还没有消除的今天,努力下苦功,学好化学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无论化学武器好与坏,它的存在就必须引起人们的关注,需要国家国防方面对化学武器做出针对性的反应。

对化学武器的防范措施及人民防化学武器对我国国防力量的影响。

所以化学与军事工业息息相关,化学对于军事有利有弊,我们要让它发挥好的方面,杜绝坏的方面,才能让世界更加美好。

化学与军事工业才能真正融合到一起。

[1]周明英碳纤维及其应用[J]山东纺织科技,2003(3):48
[2]高瑞林沈曾民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基础知识讲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