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灭菌法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药典湿热灭菌法

中国药典湿热灭菌法

中国药典湿热灭菌法
中国药典中的湿热灭菌法是一种用于灭菌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不能经受高温或干热灭菌的物品。

湿热灭菌法是通过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使用水蒸气来杀灭微生物。

具体步骤包括:
1. 准备设备:准备一个能够加热并保持高压高温的容器,如高压蒸汽灭菌器。

2. 清洁物品:将待灭菌的药品或医疗器械进行清洁和准备工作,确保表面没有污垢或其他物质。

3. 包装物品:将物品放入特殊的灭菌袋或容器中,以防止再次被污染。

4. 加热灭菌器:将装有物品的灭菌袋或容器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并关闭密封。

5. 灭菌过程:启动灭菌器,使其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

根据不同的物品和要求,灭菌时间和温度会有所不同。

6. 冷却和干燥:在灭菌过程结束后,将容器从灭菌器中取出,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冷却和干燥。

通过湿热灭菌法,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从而保证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

然而,使用湿热灭菌法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灭菌过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以避免可能的再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微生物学实验:湿热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

微生物学实验:湿热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由于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所以该法的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是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

湿热灭菌法可分为:煮沸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和间歇蒸汽灭菌法。

影响湿热灭菌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蒸汽的性质、药品性质和灭菌时间等。

(1)煮沸灭菌法:将水煮沸至100摄氏度,保持5-10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保持1-3小时可杀死芽胞。

在水中加入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的碳酸氢钠时沸点可达105摄氏度,能增强杀菌作用,还可去污防锈。

此法适用于食具、刀箭、载玻片及注射器等。

(2)巴氏消毒法:一种低温消毒法,因巴斯德首创而得名。

有两种具体方法,一是低温维持法:62摄氏度维持30分钟;二是高温瞬时法:75摄氏度作用15-30秒。

该法适用于食品的消毒。

(3)流通蒸气灭菌法:利用常压下的流通蒸汽进行灭菌。

(4)间歇蒸汽灭菌法(5)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千帕蒸汽压温度达121.3摄氏度,维持15-20分钟。

湿热灭菌法湿热法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与干热法相同的灭菌效果,因为:①湿热中蛋白吸收水份,更易凝固变性;②水分子的穿透力比空气大,更易均匀传递热能;③蒸汽有潜热存在,每1克水由气态变成液态可释放出529卡热能,可迅速提高物体的温度。

湿热灭菌法一般采用121摄氏度,灭菌20-30min,如果是产孢子的微生物则应采用灭菌后适宜温度下培养几小时,再灭菌一次,以用于杀死刚刚萌发的孢子。

干热灭菌法是指在干燥环境(如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技术。

一般有火焰灭菌法和干热空气灭菌法。

本法适用于干燥粉末、凡士林、油脂的灭菌,也适用于玻璃器皿(如试管、平皿、吸管、注射器)和金属器具(如测定效价的钢管、针头、摄子、剪刀等)的灭菌。

干热空气灭菌法:是指用高温干热空气灭菌的方法。

该法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和金属制品以及不允许湿热气体穿透的油脂(如油性软膏机制、注射用油等)和耐高温的粉末化学药品的灭菌,不适合橡胶、塑料及大部分药品的灭菌。

执业中药师综合辅导:湿热灭菌法

执业中药师综合辅导:湿热灭菌法

-
 湿热灭菌法:指利⽤饱和⽔蒸⽓、沸⽔或流通蒸汽杀灭微⽣物的⽅法(⽐热⼤,穿透⼒强,⼴泛应⽤)
(1)热压灭菌:⽤压⼒⼤于常压的饱和⽔蒸⽓、过热⽔喷淋等⽅法杀灭微⽣物的⽅法。

灭菌能⼒强,是热⼒灭菌中最有效、应⽤最⼴的灭菌⽅法。

此法适⽤于耐热药物、⼿术器械、培养基、⽆菌⾐、胶塞等的灭菌。

能杀灭所有的细菌繁殖体和芽胞。

公认的最可靠⽅法。

药典规定:126℃×15min、121℃×30min或116℃×40min;标准灭菌时间F0≥8min
使⽤注意事项:使⽤前检查压⼒表、温度计、安全阀、排⽓⼝等。

避免事故。

使⽤时先开启放⽓活门,将灭菌器内冷空⽓排尽。

先预热,再升压和升温,达到预定压⼒和温度后开始计时。

物品摆放不能太挤,以免妨碍蒸⽓流通。

灭菌完毕后,压⼒降⾄0后开
放⽓阀,排尽蒸汽,温度40℃以下后再开起门盖。

不能骤然减压。

(2)流通蒸汽灭菌和煮沸灭菌:常压下使⽤流通蒸⽓或沸⽔灭菌。

⼀般100℃,30-60min。

可杀灭繁殖型细菌,但不⼀定杀灭芽孢。

适⽤不耐⾼热品种的辅助灭菌⼿段。

(3)低温间歇灭菌:60℃-80℃加热⼀⼩时,以杀死细菌繁殖体,室温保温24⼩时,再同法操作2-3次,直⾄全部芽胞杀灭。

适⽤于必须采⽤加热灭菌,但⼜不耐较⾼温度的制剂。

发酵实验灭菌方法

发酵实验灭菌方法

发酵实验灭菌方法一、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是指在干燥环境中进行高温灭菌的方法。

通常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烘箱、干燥箱或火焰中加热,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此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杀死绝大多数微生物,而且对不耐湿热的物品尤为适用。

然而,干热灭菌所需温度较高,时间较长,可能会对某些物品造成损坏。

二、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是指利用高温水蒸气进行灭菌的方法。

在发酵实验中,常用的湿热灭菌设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和常压蒸汽灭菌器。

湿热灭菌法的优点是杀菌效果好,对大多数微生物都能有效杀死,而且对物品的损伤较小。

但是,湿热灭菌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能源,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物品受潮。

三、紫外线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是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紫外线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而且对人体的伤害较小。

在发酵实验中,可以使用紫外线灯对实验室内空气、表面和物品进行消毒。

然而,紫外线灭菌法对于隐藏在角落或缝隙中的微生物效果不佳,而且长时间照射可能会对某些物品造成损坏。

四、过滤除菌法过滤除菌法是指通过过滤介质去除微生物的方法。

在发酵实验中,常用的过滤除菌设备有滤膜过滤器和超滤器。

过滤除菌法的优点是不加热、不损伤物料、操作简便等。

但是,过滤除菌法只能去除液体中的微生物,对于气体和固体颗粒中的微生物效果不佳。

此外,过滤介质需要定期更换或清洗,以保证过滤效果。

五、化学消毒剂灭菌法化学消毒剂灭菌法是指利用化学消毒剂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酒精、漂白粉、甲醛等。

这些消毒剂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而且使用方便。

然而,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也需要注意防止消毒剂残留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六、辐射灭菌法辐射灭菌法是指利用放射性物质发射的射线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常用的辐射源有钴-60和铯-137等放射性同位素。

辐射灭菌法的优点是杀菌效果好、时间短、操作简便等。

但是,辐射灭菌法的设备投资较大、成本较高,而且放射性物质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和维护。

湿热灭菌

湿热灭菌

湿热灭菌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更有效。

湿热灭菌是利用热蒸汽灭菌。

在相同温度下,湿热的效力比干热灭菌好的原因是:①热蒸汽对细胞成分的破坏作用更强。

水分子的存在有助于破坏维持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氢键和其他相互作用弱键,更易使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含水量与其凝固温度成反比(表2-1);②热蒸汽比热空气穿透力强,能更加有效地杀灭微生物:③蒸汽存在潜热.当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可放出大量热量,故可迅速提高灭菌物体的温度。

多数细菌和真菌的营养细胞在60℃左右处理15min后即可杀死,酵母菌和真菌的胞子要耐热些,要用80℃以上的温度处理才能杀死,而细菌的芽胞更耐热,一般要在120℃下处理15min才能杀死。

湿热灭菌常用的方法有常压蒸汽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

表2-1蛋白质含水量与其凝固温度的关系蛋白质含水量/% 蛋白质凝固点/℃50 5625 74-8018 80-906 145(一)常压蒸汽灭菌(1)常压蒸汽灭菌是湿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不能密闭的容器里产生蒸汽进行灭菌。

在不具备高压蒸汽灭菌的情况下,常压蒸汽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

此外,不宜用高压蒸煮的物质如糖液、牛奶、明胶等,可采用常压蒸汽灭菌。

这种灭菌方法所用的灭菌器有阿诺氏(Aruokd)灭菌器或特制的蒸锅,也可用普通的蒸笼。

由于常压蒸汽的温度不超过100℃,压力为常压,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细胞能被杀死,但芽胞细菌却不能在短时间内死亡,因此必须采取间歇灭菌或持续灭菌的方法,以杀死芽胞细菌,达到完全灭菌。

1)巴氏消毒法是用于牛奶、啤酒、果酒和酱油等不能进行高温灭菌的液体的一种消毒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杀死其中的无芽胞病原菌(如牛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或沙门氏菌),而又不影响其特有风味。

巴氏消毒法是一种低温消毒法,具体的处理温度和时间各有不同,一般在60-85℃下处理15-30min。

具体的方法可分两类,第一类是较老式的,称为低温维持法,例如在63℃下保持30min可进行牛奶消毒;另一类是较新式的,称为高温快速法,用于牛奶消毒时只要在85℃下保持5min即可。

灭菌的几种方法和适用范围

灭菌的几种方法和适用范围

1、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分为三种:(1)流通蒸气灭菌法:是指在常压条件下,采用100摄氏度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该法适用于消毒以及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芽孢,是非可靠的灭菌方法。

(2)间歇蒸汽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

方法同流通蒸汽灭菌法,但要重复3次以上,每次间歇是将要灭菌的物体放到37℃孵箱过夜,目的是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

若被灭菌物不耐100℃高温,可将温度降至75℃~80℃,加热延长为30~60分钟,并增加次数。

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牛奶的培养基。

(3)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千帕蒸汽压温度达121.3℃,维持15-20分钟。

2、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ºC~150º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3、射线灭菌法: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灭菌的方法。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

紫外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的破坏作用而使其灭活。

适合于实验室空气、地面、操作台面灭菌。

灭菌时间为30min。

用紫外线杀菌时应注意,不能边照射边进行实验操作,因为紫外线不仅对人体皮肤有伤害,而且对培养物及一些试剂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湿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 一定要将消毒部位浸入水中。 • 消毒注射器时,针筒、针芯、针头有套叠或一端开口的物品都应拆开分放。 • 煮沸消毒棉织物时,应适当搅拌。 • 海拔较高地区,水的沸点低于l00℃,为缩短煮沸时间,可在水中加人增效剂以提高消毒效
果。
巴氏消毒法
• 利用病原体不是很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 将其全部杀灭。但经巴氏消毒后,仍保留了小部分无害或有益、 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
• 影响湿热灭菌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蒸汽的性质、 药品性质和灭菌时间等。
• 湿热灭菌法可分为: 煮沸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流通蒸汽灭菌法 间歇蒸汽灭菌法
煮沸灭菌法
• 是指将待灭菌物置于沸水中灭菌的方法。煮沸时间通常为30-60 分钟。该法灭菌效果较差,常用于注射器、注射针等器皿的消毒。 必要时可加入抑菌剂,如三氯叔丁醇、甲酚、氯甲酚等,以提高灭 菌效果。
• 从使用效果看,分装试管、三角瓶或其他容器的培养基,因其体积小,透热快以用间歇法为佳。固体 曲料,因其包装较大,透热慢,用间歇法容易滋生杂菌变质或者水分蒸发过多,曲料变得不新鲜,影 响培养效果,因此使用一次持续灭菌法较好。
• 为利于蒸汽穿透灭菌物,锅内或蒸笼上堆放物品不宜过满过挤,应留有空隙。固体曲料大量灭菌时, 每袋以1.5-2.0kg为宜,料袋在锅内用蓖子分层隔开,不能堆压在一起。
湿热灭菌法
定义
湿热灭菌法是以高温高压水蒸气为介质的消毒方法,由于蒸汽潜热 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最终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所以该法的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是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常用 的灭菌方法。
基本原理
湿热灭菌的原理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及核酸变形导致其死亡
这种变形首先是分子中的氢键分裂,当氢键断裂时,蛋白质及核酸内部结构被破坏,进 而丧失了原有功能。蛋白质及核酸的这种变形可以是可逆的,也可以是不可逆的。若氢键破 裂的数量未达到微生物死亡的临界值,则其分子很可能恢复到它原有的形式,微生物就没有 被杀死。为有效地使蛋白质变形,如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时,就需要水蒸气有足够的温度和持 续时间,这对灭菌效果十分重要。高温饱和水蒸气可迅速使蛋白质变形,在规定操作条件下, 蛋白质发生变形的过程即微生物死亡的过程,是可预见和重复的。

湿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通过使用高温和湿气的组合来消除或杀灭病原菌、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它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实验室用品和食品加工等领域,以确保物品的无菌状态。

本文将介绍湿热灭菌法的原理、常见的应用领域以及其优缺点。

原理湿热灭菌法的原理是通过高温和湿气的共同作用来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通常使用的方法是通过加热将水转化为蒸汽,并将蒸汽通过高压注入灭菌室。

高压蒸汽会渗透并灭菌物品的表面和内部,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应用领域湿热灭菌法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包括医疗、实验室和食品加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医疗设备湿热灭菌法在医疗设备的灭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疗设备,如手术器械、注射器和针头,需要在使用之前进行彻底的灭菌。

湿热灭菌法的高温和湿气能够有效地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和细菌,确保设备的无菌状态,减少感染的风险。

实验室用品实验室用品,如试管、培养皿和烧杯,也需要经过湿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在实验室中,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湿热灭菌法能够有效地杀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提供无菌环境,确保实验的成功进行。

食品加工食品加工行业对无菌环境的要求也很高,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湿热灭菌法在食品加工中被广泛应用于罐头食品、饮料和奶制品等的灭菌过程中。

高温和湿气能够有效地杀灭潜在的致病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优缺点湿热灭菌法具有以下优点和缺点:优点•杀灭效果高:湿热灭菌法能够有效地杀灭各种细菌、病原菌和其他微生物,保证物品的无菌状态。

•适用范围广:湿热灭菌法适用于多种物品和领域,包括医疗、实验室和食品加工。

•操作相对简单:相比其他灭菌方法,湿热灭菌法的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掌握和实施。

缺点•时间和能源消耗大:湿热灭菌法需要较长时间来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而且需要大量能源来产生高温和湿气。

•对某些物品不适用:湿热灭菌法对于一些敏感的物品,如热敏感的药物和电子设备,可能不适用,因为高温和湿气可能对其造成损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热灭菌法简介
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由于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所以该法的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是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

湿热灭菌法可分为:煮沸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和间歇蒸汽灭菌法。

湿热灭菌的方法
(1)煮沸灭菌法:将水煮沸至100℃,保持5-10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保持1-3小时可杀死芽胞。

在水中加入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的碳酸氢钠时沸点可达105℃,能增强杀菌作用,还可去污防锈。

此法适用于食具、刀箭、载玻片及注射器等。

(2)巴氏消毒法:一种低温消毒法,因巴斯德首创而得名。

有两种具体方法,一是低温维持法:62℃维持30分钟;二是高温瞬时法:75℃作用15-30秒。

该法适用于食品的消毒。

(3)流通蒸气灭菌法:利用常压下的流通蒸汽进行灭菌。

(4)间歇蒸汽灭菌法
(5)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千帕蒸汽压温度达121.3℃,维持15-20分钟。

湿热灭菌法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与干热法相同的灭菌效果,因为:
①湿热中蛋白吸收水份,更易凝固变性;
②水分子的穿透力比空气大,更易均匀传递热能;
③蒸汽有潜热存在,每1克水由气态变成液态可释放出529卡热能,可迅速提高物体的温度。

湿热灭菌法一般采用121℃,灭菌20-30min,如果是产孢子的微生物则应采用灭菌后适宜温度下培养几小时,再灭菌一次,以用于杀死刚刚萌发的孢子。

影响湿热灭菌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蒸汽的性质、药品性质和灭菌时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