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晏殊主旨
晏殊《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翻译及赏析晏殊《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翻译及赏析《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表现了作者晏殊优越闲适的生活,却又流露出索寞怅惘的心绪,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翻译及赏析,更多宋代诗人诗词鉴赏请关注。
【原文】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⑵,晚花红片落庭莎⑶。
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⑷,几回疏雨滴圆荷⑸。
酒醒人散得愁多⑹。
【注释】⑴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一作《浣溪纱》,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
双调四十二字,平韵。
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⑵过:飞过,过读平声。
⑶晚花:春晚的花。
红片:落花的花瓣。
庭莎:庭院里所生的莎草。
莎草为草本植物,叶条形,有光泽,夏季开黄褐色小花。
⑷一霎:一会儿,一阵子。
⑸几回疏雨滴圆荷:指的是一日之间好几次下雨,雨点打在圆圆的荷叶上。
词句化用五代孙光宪《思帝乡》词:“看尽满池疏雨打团荷。
”⑹愁:在词中是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作品介绍】《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是北宋著名诗人晏殊的一首词作。
此词表现了作者优越闲适的生活,却又流露出索寞怅惘的心绪。
【白话译文】小楼重重门帘外面有燕子飞过。
晚上红花的花瓣落在了亭子里。
独自一人在栏杆边而感到寒冷。
因一阵轻风才看到那碧绿帘幕。
几次稀稀疏疏的雨滴在荷叶上。
酒醒来人都走了又有了忧愁。
【赏析】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记载:“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
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
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
’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
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
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这段话颇能道出晏殊富贵词的独特风格。
浣溪沙晏殊中心思想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全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有些微微的伤感。于是词人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浣溪沙晏殊中心思想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下面是浣溪沙 晏殊中心思想,请参考.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语
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浣溪沙晏殊]晏殊
![[浣溪沙晏殊]晏殊](https://img.taocdn.com/s3/m/4a2e783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65.png)
[浣溪沙晏殊]晏殊晏殊篇1:晏殊《浣溪沙》四首赏析晏殊一生著作颇丰,是宋代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作品在当时颇负盛名。
浣溪沙是一首名气极大的伤春词,亮点就在于思藏于情中。
下面是晏殊《浣溪沙》四首赏析,欢迎阅读了解。
浣溪沙·晏殊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记载:“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
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
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
’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
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
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这段话颇能道出晏殊富贵词的独特风格。
这首词前五句描写景物重在神情,不求形迹,细节刻画,取其精神密契,不在于锦绣字面的堆砌,而在于色泽与气氛上的渲染,故能把环境写得博大高华,充满富贵气象。
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既不是伤春女子的幽愁,又不是羁旅思乡游子的离愁,更不是感时悯乱的深愁,而是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劈头“小阁重帘有燕过”点出环境与时令。
此句看似平淡,实乃传神一笔,有破空而来之势。
这匆匆一过的穿帘燕子,莫非是远方使者,给帘内入传递了春将归去的消息。
像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枚小石,立刻泛起层层波澜。
一下子打破了小阁周围宁静的空气,起着沟通重帘内外的作用。
阁中人目随燕影,看到“晚花红片落庭莎” 。
原来时已暮春,庭院满地落红。
“晚”,一指傍晚,朝花夕谢,形容落花的时间,一指晚春,花事凋零,形容落花的节令。
春末多雨,更兼庭中少行迹,满庭莎草已是一派浓绿。
“红片”与“庭莎”,绿肥红瘦,相映成趣。
“曲栏干影入凉波”,庭院中池边的曲曲栏干,倒影于池塘碧波之中。
“凉波”的“凉”既是时已入暮,池水生凉的真实写照,又是个中人此时此地心境凄凉的折光反射。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浣溪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的代表作,整首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晏殊《浣溪沙》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⑺。
解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翻译: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阅读答案:试题:(1)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这样写有何表达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2)“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答案:(1)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构成“来”与“去”对比。
表达作用: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两者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晏殊的浣溪沙的意思

晏殊的浣溪沙的意思《示例范文仅供参考》---------------------------------------------------------------------- 晏殊的浣溪沙本意:一般是指咏春秋越国美女西施浣纱的溪水。
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今浙江省诸暨市南近郊的苎萝山下浣纱溪畔有浣纱石,上有传为东晋王羲之所书“浣纱”二字,相传这里是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浣纱处。
所以一说浣纱溪即浙江绍兴南二十里的若耶溪,总之,调名“浣纱溪”的原本意思是咏春秋越国美女西施浣纱的溪水。
晏殊的浣溪沙主旨:本词为晏殊的名作,是悼惜花落春残,感叹年华易逝之作,表现了士大夫的一种一淡淡的哀愁,情致缠绵,凄婉隽丽,其中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主为传诵,脍炙人口。
拓展:晏殊(991-1055),字同叔。
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前期著名词人。
七岁能文,被誉为神童,十四岁进京参试,与千余进士一起参考。
颇受真宗赏识,御言:“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
真宗、仁宗两朝间历任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等职。
为人好贤,范仲淹、韩琦、孔道府、欧阳修等,皆出其门。
他的一生创作丰富,并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宛丽。
有诗文集二百四十卷,编选梁陈以后的诗文一百卷,但都佚散。
其代表作有《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等多首,其中《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名句。
他的作品以典雅华丽,抒发闲情逸致见长。
王灼赞曰:“晏元献公长短句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可见他为宋朝的长短句创作的贡献是多么大的。
他的诗为“西昆体”,词作多用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
现仅存《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晏殊浣溪沙的主旨句

晏殊浣溪沙的主旨句 《浣溪沙 》表达了对曾经岁月的怀念,诗人看到与一些相似的情景,景依旧,但人已 经不在,于是只能独自徘徊,思念曾经的人和事。
下面是关于晏殊浣溪沙的主旨 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回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的主旨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蕴含的人生的哲理: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 但消逝 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 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 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浣溪沙》的主旨是什么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词中似乎于无 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 却有哲理的意味, 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 问题: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 事物的再现, 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 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课堂学习重点内容 1、作者和词作的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 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谐, 意境清新。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
《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子。
《浣溪 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片(也叫上下两阕),各有三个七字句,一、 二、三、五、六句押同一个平声韵。
这首词写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 华易逝的伤感。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
2、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 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浣溪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的代表作,整首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晏殊《浣溪沙》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⑺。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字词解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翻译: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阅读答案:试题:(1)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这样写有何表达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2)“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答案:(1)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构成“来”与“去”对比。
晏殊的诗词《浣溪沙

【导语】《浣溪沙•⼀向年光有限⾝》是北宋词⼈晏殊所作。
这是⼀⾸伤别之作,叹⼈⽣有限,抒写离情别绪,所表现的及时⾏乐的思想,反映出词⼈的⽆奈与洒脱。
下⾯就和⼀起来了解下晏殊的诗词《浣溪沙•⼀向年光有限⾝》,欢迎阅读! 《浣溪沙•⼀向年光有限⾝》 宋•晏殊 ⼀向年光有限⾝,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河空念远,落花风⾬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
【赏析】 起句语甚警炼,感慨韶华易逝,⼈⽣短暂,撼⼈⼼魄。
起句写离别之悲,⼈⽣容易离别,⽽每⼀次离别都让⼈黯然销魂。
如此看来⼈的⼀⽣是充满悲哀的,但晏殊是有反省有节制的,他不沉溺于这种悲伤中,⽽说“酒筵歌席莫辞频”。
既然⼈⽣的快乐是如此短暂的,就应该对酒当歌,及时⾏乐。
“满⽬⼭河空念远,落花风⾬更伤春”两句虽然仍写念远伤春,但眼界较⼤,感慨颇深,意境莽苍,以健笔写闲情,兼有刚柔之美。
词⼈从放眼河⼭“念远”是他感情的抒发,⼀个“空”字却是他对这种感情的⼀种理性的反省:念远⼜有什么⽤呢?“落花风⾬更伤春”紧承上句,由“空”字贯穿,写的是词⼈对伤春的感受。
这两句是说我已经有了念远的悲哀⼜加上伤春的悲哀,但这⼀切都是徒劳的,念远不⼀定就能相逢,伤春也留不住春光。
所以“不如怜取眼前⼈”,意谓去参加酒筵歌席,好好爱怜眼前的歌⼥。
词⼈懂得只有爱惜了今天,珍惜了眼前⼈才能真正拥有美好的未来。
扩展阅读:⽂学成就 晏殊⼀⽣写了⼀万多⾸词,⼤部分已散失,仅存《珠⽟词》136⾸。
《全宋诗》中收其诗160⾸、残句59句、存⽬3⾸。
在《全宋⽂》中仅存散⽂53篇。
《东都事略》说他有⽂集240卷,《中兴书⽬》作94卷,《⽂献通考》载《临川集》30卷,皆不传。
传者惟《珠⽟词》3卷。
汲古阁并为1卷,为《宋六⼗名家词》之⾸集,计词131⾸。
有清⼈所辑《晏元献遗⽂》⾏于世。
世称“抚州⼋晏”(晏殊、晏⼏道、晏颖、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
晏殊在⽂学上有多⽅⾯的成就和贡献。
他能诗、善词,⽂章典丽,书法皆⼯,⽽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之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浣溪沙晏殊主旨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
下面是关于浣溪沙晏殊主旨 的内容,欢迎阅读! 《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晏殊主旨 词人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以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 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
【作者】 晏殊(991-1055)字同叔, 临川(今属江西)人。
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 童召试, 赐同进士出身。
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
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
卒谥元献。
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 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 雅丽, 为当时词坛耆宿。
《浣溪沙》 中“无可奉告花落去, 似曾相似燕归来” 二句,传诵颇广。
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译文: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 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词句注释 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通“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 《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 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 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指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 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 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 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⑷夕阳:意为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可译为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 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 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 春中常景, 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 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 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