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春的教案(精品)
《春》语文课堂教案

《春》语文课堂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一文。
2.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分析并欣赏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想象和感受春天的美好。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2. 学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春》是一篇描写春天美景的短文,作者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2 课文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3.2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2. 培养对春天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3. 描写法:通过课文中的描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4.2 教学手段1. 课文原文:提供课文原文,供学生朗读和背诵。
2. 图片或视频:展示春天的美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1. 引导学生回忆起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5.2 朗读与背诵1.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 鼓励学生背诵课文,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5.3 课文解析1. 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隐喻和象征。
5.4 小组讨论1.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互相解答,增强思维能力。
5.5 总结与作业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春》教案(精选47篇)

《春》教案〔精选47篇〕篇一:《春》教案【想一想】1、课文从那几方面描绘了春天美丽动人的风光?提示:〔1〕春草。
“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2〕春花。
“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野花遍地是……”〔3〕春风。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你。
风里带来些新的泥土的气息……”〔4〕春雨。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针织着……”2、春天就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就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笑着,走着。
春天就像强健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强健的青年”,有怎样的含义?提示:〔1〕在春天里一切生物开场生长,整个世界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2〕春天有最美丽的风光。
〔3〕春天给了人们积极向前迈进的力量。
【做一做】拜访春天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让我们丢掉棉袄,丢掉一个冬季的沉重,带上风筝,带上一颗欲飞的心,去拜访春天。
让我们沿着解冻的小河,数着路边的野花,乘着《春天在哪里》的歌声的翅膀,爬上那小小的山颠,去拜访春天。
让我们在青青的坡地上打滚,在飞扬的柳絮中跳跃,在蓝蓝的天空下倘佯……我们去拜访春天,在春天里放飞欢乐!【读一读】春姑娘春姑娘来了——你们谁知道,她是怎样来的?我知道!我知道!她是南方来的,前几天到这里,这个好消息,是燕子告诉我的。
你们谁看见过,她长的什么样子?我知道!我知道!她是一个小姑娘,长得比我还漂亮,两只眼睛水汪汪,一条辫子这么长!她赤着两只脚,裤管挽在膝盖上;在她的手臂上,挂着一个大柳筐。
她渡过了河水,在沙滩上渐渐走,她低着头轻轻地唱,那声音像河水在流……看见她的样子,谁也会快乐;听见她的歌声,谁也会快乐。
在她的大柳筐里,装满了许多东西——红的花,绿的草,还有金色的种子。
《春》语文课堂教案

《春》语文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2. 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春》2. 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和修辞手法。
每组选择一句进行赏析,并向全班分享。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文章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可以描述春天的景色,也可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美好和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的活跃度。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表达清晰、用词准确以及语法正确。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确保学生能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春游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 邀请一位艺术家或者摄影师来讲解春天的艺术创作,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春天。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是否有改进教学方法的需要,是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课文《春》教学教案(5篇)

语文课文《春》教学教案(5篇)2 理清思路,尤其要能理解在观察中的思维活动。
3 学习抓特点,多角度,按挨次的景物描写方法,并运用于练笔中,使景物描写的能力能够有所提高。
4 对文中精彩的句段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
(以鼓励为主,但要留意引导的方向性。
)5 在语法上,要把握比方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6 从本文的学习中,初步学会阅读文章和观赏文章的方法。
教学重点:1 从的观察思维中学习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2 把握阅读和观赏美丽文章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学这类文章的能力。
3 把握比方、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
教学安排:两课时(有条件可增加一节活动课。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体会乐观热忱的思想感情。
2 把握文章的总体结构。
3 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4 揣摩文章中的精彩句段,体会比方、拟人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一) 导入1’法国有一位雕刻家,叫罗丹。
他曾经说过一句话相信大家肯定听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觉。
的确,我们的生活布满了美。
春天也是一种美,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带来了温暖,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力气。
(展示春的图片)古往今来,许多文人描绘过春天,歌颂过春天,由此产生了许多不朽的篇章。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篇赞美春的颂歌,学习的重点是要体会春天美在哪里。
他的是——朱自清。
(板书)(二) 朱自清1’朱自清,字佩弦,是有名诗人和散文家。
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实,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他喜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予着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来在英国留学一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授。
他于1948年去世,享年50岁。
他留下来的有名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和《绿》,这些文章我们在中学里都会学习到。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他的《春》这篇文章。
《春》课文原文及教案

《春》课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运用到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情绪。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原文:《春》2. 生词和短语:春天:春天的季节,万物复苏的时候。
花朵:植物的生殖器官,色彩鲜艳。
阳光:太阳发出的光芒,给予温暖和光明。
微风:轻柔的风,使人感到舒适。
欢快:高兴、愉快的情绪。
3. 修辞手法: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增强表达效果。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和情感。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让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季节变化,引发对春天的关注。
(2)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印象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生词和短语。
3. 阅读理解:(1)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写作练习:(1)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用自己的话写出对春天的印象和感受。
(2)鼓励学生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写作更加生动有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朗读和背诵:评估学生对课文朗读和背诵的准确性、流畅性和表达能力。
3.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表达能力、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语言组五、教学延伸1. 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春天的气息和美景。
2. 组织学生进行春游,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春》教案

《春》教案《春》教案(通用21篇)《春》教案篇1学习目标:1、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学法指导:精读、摘录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同学们,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郁郁葱葱的大树,嫩绿嫩绿的草地,鲜艳茂盛的花丛,如诗情如画意。
大家看到这幅图想到的是哪个季节?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可记得杜甫的《绝句》(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贺知章的《咏柳》(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
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二、作者介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宁死不受美国的救济粮。
)三、生词过关四、感知课文:1、听范读,理清思路,感受语言。
(读后说说文章的结构。
(盼春1,绘春2-7,赞春8-10))2、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修辞手法——反复,比喻,拟人。
感情喜悦迫切,语调柔和亲切。
第1段——点题,总领全篇,引起下文。
3、师生同赏绘春图齐读2-7,说一说,作者描绘了哪些春天的画面?(春草图、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
)齐读第2段: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
)“然”,是词尾,表示状态,样子的意思。
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
)(一)春草图:自由第3段,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并说说这些词句描绘了春草的哪些特点?你能为这幅图取一个美丽动人的名字吗?喜欢的词语①嫩嫩的、绿绿的、⑵偷偷地、钻⑶ 理由:⑴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②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春》教案(优秀5篇)

《春》教案(优秀5篇)《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3.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一.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2.感知内容① 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② 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春草图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二.研读与赏析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3.潜心精读问题组① 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②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析好词好句)③ 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
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教师小结在理清了文章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
文章开头写盼春,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
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4.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
《春》课堂教案设计精选7篇

《春》课堂教案设计精选7篇分段理解篇一1、配乐范读2、自读思考:(1)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盼春、绘春、赞春)(2)文章是按“盼”“绘”“赞”划分段落。
教学目标篇二1、能流畅朗地读全文感受作者对春的赞美理清思路背课文;2、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的描写方法;3、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朗读欣赏篇三第一部分: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盼望着,盼望着”。
叠用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第二部分: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1)看到了山,水,太阳。
(这是对春天的——描绘)(2)作者已经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3)这段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运用拟人,勾勒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整体感知篇四朱自清(1898-1948)江苏扬州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春》是他的文名篇,在他的笔下,春是一首诗,春是一幅画,春是生长着的娃娃,春是笑着的走着的小姑娘,春是领着我们上前的健壮青年。
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
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欣喜万状,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欣赏品味篇五1、诵读课文2、讨论:你最欣赏文中哪些段落?第2段: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
用拟人手法勾画大自然"刚睡醒的样子",为下文具体的春景描绘提供了美好的背景;再说,山、水、太阳最能向人显示春天气息,作者选用"朗润"、"涨"和"红"分别描绘山、水、太阳睡过一冬而醒来的情态,非常传神。
第3段:春草图。
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后侧面写,第三、四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与感受,充满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春的教案
[教学目的]
一、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学习选用鲜明、准确的语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感情地描绘景。
四、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抓住特征、用准确的语言、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文章中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引入课题。
1、复习杜甫的《绝句》和王安石的《泊船瓜州》
2、进行比较,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二、学生朗读全文,要求:
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三、讲读体会:
1.第一段:迎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2)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
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第二段:绘春。
(1)齐读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
(2)朗读第2节。
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
理解词语“朗润”
背诵第2节。
(3)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
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特别用得好?
朗读、背诵。
(4)第4节写什么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一派怎样的景象?
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哪个词?(“闹”)
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在其中;没有明写太阳,但太阳寓在其中。
比喻用得形象生动。
)
朗读背诵。
(5)第5节写风,写鸟,写牧童的短篇。
怎么写的呢?
朗读。
(6)雨中的景色描绘得同样十分动人,先写雨的`形态,再写雨中景色。
找两个词把雨的形态讲出来。
(“细”和“密”。
二个比喻形象生动。
)
接着写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怎么写的呢?
(7)朗读第7节,体会:寥寥几笔,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
(8)小结:
3.第三段:颂春。
(1)朗读8、9、10节。
(2)在绘春以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手法呢?
四、课堂练习:
1、由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归纳出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
2、伴随音乐,自由地、富有激情地朗读《春》,再次体会大师笔法,体会自然之美,体会生活之美,体会情感之美。
3、、背诵精彩语段,感悟体会,加深印象
五、课后拓展:
语段训练:完成景物片段描写训练《校园的春天》,进一步把握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
交流改进。
[板书设计] 总写一切
山、水、太阳的脸(远)
草:钻、嫩、绿、满、软绵绵
花:开满,红、粉.白、甜味儿(树上、花间、地上)
绘春分写风:抚摸、酝酿
雨:细、密
人:赶趟儿
颂春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
语文教案-春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