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t_Architecture建筑设计详细教程(2部分)资料

合集下载

Revit-基础教程

Revit-基础教程
选中一根标高,点击“修改”里的“阵列”按钮,则 选项栏如下所示。
线型 阵列
取消勾 选,以 免形成 组,无 法编辑
阵列形 成的个 数
指定参 照间距 类型
在垂直或 水平方向 上的约束
输入相应的 项目间距后 回车完成
生成相应 平面视图
25
(3)、标高的属性和编辑模式。 选中一根标高,标头位置会出现几个小图标。
可见性/图形对话框:快捷命令“vg”,可控制图层的可见性 和显示样式。相当于Revit的图层管理器。
Revit 中的图层分为模型、注释、导入、链接等类别。
10
2、图元的选择方法 (1)多项选择(Ctrl+鼠标左键) (2)框选(正选:从右向左框选,所有接触到的图元被选中。 反选:从左向右框选,包含在内的图元被选中。) (3)按tab键进行图元切换选择 按tab键可进行箭头位置上重合图元的切换。 (4)两种快速选择的方法: ☆“过滤器”的应用----依据图层原理进行选择
三种标高样式。 可根据显示需要 选择上标高或下 标高。零标高代 表零高程,整个 项目只允许有一 个零标高。
27
(4)、轴网的绘制 轴网一般在平面图当中进行绘制。 打开一层平面图,点击功能区选项卡“常用”--“轴
网”,绘制第一根纵轴。更改第一根纵轴的轴号为1。对1 轴进行复制。
点取“多个” 可对轴网进 行连续复制。
22
(1)、标高的绘制 标高必须在立面图当中进行绘制。 任意打开一个立面视图,点击功能选项卡“常用”--
“标高”。将鼠标放置在标高的起始位置,当出现蓝色虚 线时输入楼层高度数值,点击“回车”。移至尾端单击 生成。绘制后自动生成相对应的平面视图。
楼层高 度数值
标高的 名称和 数值可 更改

第1章:Revit Architecture基本知识

第1章:Revit Architecture基本知识

第1章 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基本知识概述:在本章节中,我们将概念性的了解Revit Architecture软件的基本构架关系和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初步熟悉Revit Architecture2010的用户界面和一些基本操作命令工具,掌握三维设计制图的原理以及Revit Architecture作为一款建筑信息模型软件的基本应用特点。

1.1 Revit Architecture软件概述1.1.1软件的五种图元要素主体图元:包括墙、楼板、屋顶和天花板,场地,楼梯,坡道等。

主体图元的参数设置如大多数的墙都可以设置构造层,厚度,高度等(如图1.1-1所示)。

楼梯都具有踏面,踢面,休息平台,梯段宽度等参数(如图1.1-2所示)。

图1.1-1图1.1-2主体图元的参数设置由软件系统预先设置。

用户不能自由添加参数,只能修改原有的参数设置,编辑创建出新的主体类型。

构件图元:包括窗、门和家具,植物等三维模型构件。

构件图元和主体图元具有相对的依附关系,如门窗是安装在墙主体上的,删除墙,则墙体上安装的门窗构件也同时被删除。

这是Revit软件的特点之一。

构件图元的参数设置相对灵活,变化较多,所以在Revit里,用户可以自行定制构件图元,设置各种需要的参数类型,以满足参数化设计修改的需要(如图1.1-3所示)。

图1.1-3注释图元:包括尺寸标注,文字注释,标记和符号等注释图元的样式都可以由用户自行定制,以满足各种本地化设计应用的需要。

比如展开项目浏览器的族中注释符号的子目录,即可编辑修改相关注释族的样式(如图1.1-4所示)。

图1.1-4Revit中的注释图元与其标注,标记的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特定的关联。

如门窗定位的尺寸标注,修改门窗位置或门窗大小,其尺寸标注会自动修改;修改墙体材料,则墙体材料的材质标记会自动变化。

基准面图元:包括标高,轴网,参照平面等。

因为revit是一款三维设计软件,而三维建模的工作平面设置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Revit建筑设计系统教程(二)Revit基础操作及Revit基础绘制编辑

Revit建筑设计系统教程(二)Revit基础操作及Revit基础绘制编辑
项目浏览 器
状态 栏
选 项栏
功能区 面板
绘 图区 域
区 域
视图控 制栏
工作集状 态
图3-3 Revit 2014操作界面
3.2.2 Revit 2014的操作界面
1. 应用程序菜单
单击应用程序菜单,系统展 开下拉菜单另存为”“导 出”“发布”“打印”“关闭” 等各种常用文件操作命令。在该 菜单的右侧,系统还列出了最近 使用的文档名称列表,用户可以 快速地打开最近使用的文件。
3.2.1 初识Revit 2014的启动界面
2. 图 元
在创建项目时,用户可以通过向设计中添加参数化建筑 图元来创建建筑。在Revit 2014中,图元主要分为模型图元、 基准图元和视图专有图元三种,如图3-2所示。
图3-2 Revit图元
3.2.1 初识Revit 2014的启动界面
(1)模型 图元。
3. 类 别
类别是一组用于对建筑设计进行建模 或记录的图元,用于对建筑模型图元、基 准图元、视图专有图元进一步分类。例如, 墙、屋顶和梁属于模型图元的类别,而标 记和文字注释则属于注释图元类别。
3.2.1 初识Revit 2014的启动界面
4. 族
族是某一类别中图元的类,用于根据图元参 数的共用、使用方式的相同或图形表示的相似来 对图元类别进一步分组。一个族中不同图元的部 分或全部属性可能有不同的数值,但是属性的设 置(其名称和含义)是相同的。例如,结构柱中的 “圆柱”和“矩形柱”都是柱类别中的一族。
3.2.2 Revit 2014的操作界面
(5)阴影。通过日光路径和阴影的设置,可以对建筑物或
(6)视图裁剪。开启视图裁剪功能,可以控制视图显示区 域,视图裁剪又分为模型裁剪区域、注释裁剪区域,分别控制

Revit Architecture 基本操作

Revit Architecture 基本操作
9、集成优异渲染、 漫游功能,让您全方 位展示您的设计;
第一章:Revit 基础知识
1.2 Revit Architecture的界面功能介绍
提示:请不要随意删除立面符号,否则正立面视图也将被删除。
第一章:Revit 基础知识
1.2.1快速访问工具栏 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后的向下箭头将弹出下列工具,若要向快速
第三章: 墙体的搭建
本章要点:
– 墙体的绘制
– 编辑墙体
学习目标:
结束本章的学习后,学员需要: 掌握绘制墙体方法,了解如何设置墙体高度、位置、材质以及如何替 换墙体类型。
第三章: 墙体的搭建
3.1 墙体的绘制 单击“常用”—“构建”—“墙”下拉按钮。可以看到,有墙、
结构墙、面墙、墙饰条、分隔缝等五种类型选择。设置墙高度、定位 线、偏移值、墙链,选择直线、矩形、多边形、弧形墙体等绘制方法 进行墙体的绘制。
第二章: 标高与轴网
2.1.3复制/阵列已有标高 激活复制或阵列命令,并注意选项栏:
复制选项栏
勾选约束可保证正交
阵列选项栏
建议取消勾选“成组关联”防止关 联后无法调整
复制/阵列的标高未自动生成标高平面,需重新创建。视图选项卡>平
面视图>楼层平面
提示:注意绘制和复制标高的区别
第二章: 标高与轴网3D状态下,调整标头位置,平行视图中将执相
第一章:Revit 基础知识
练习: – 练习1:熟悉Revit界面 – 练习2:在项目浏览器中打开各平面、 立面视图观察 – 练习3:使用立面符号打开各立面
第一章:Revit 基础知识
1.3 设置Revit Architecture的中国样板
1.3.1为何要设置中国样板

BIM软件Revit基础速成教程127页

BIM软件Revit基础速成教程127页

目录
第一章:Revit 基础知识 第二章:标高与轴网 第三章:墙体的搭建 第四章:门窗与楼板 第五章:玻璃幕墙 第六章:楼梯的搭建
第七章:扶手栏杆 第八章:屋顶 第九章:场地 第十章:视图样式 第十一章:门窗样式 第十二章:布图与打印
第一章:Revit 基础知识
第一章:Revit 基础知识
本章要点:
同时如需一次性还原已编辑过轮廓的墙体,选择墙体,单击“重 设轮廓”命令,即可实现。
第三章: 墙体的搭建
5、附着/分离 选择墙体,自动激活“修改墙”选项卡,单击“修改墙”面板下
的“附着”命令,拾取屋顶、楼板、天花板或参照平面,可将墙连接 到屋顶、楼板、天花板、参照平面上,墙体形状自动发生变化。单击 “分离”命令可将墙从屋顶、楼板、天花板、参照平面上分离开,墙 体形状恢复原状。
点击进入墙体构 造编辑对话框
设置墙体的粗略 比例样式
点击“构造”栏处的结构编辑,进入墙体构造编辑对话框。墙体 构造层厚度及位置关系(对话框向上,向下按钮)可以由用户自行定 义。
第三章: 墙体的搭建
创建新的墙类型: 在“类型属性”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名称”对 话框中输入新的名称,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命名。
第三章: 墙体的搭建
本章要点:
– 墙体的绘制
– 编辑墙体
学习目标:
结束本章的学习后,学员需要: 掌握绘制墙体方法,了解如何设置墙体高度、位置、材质以及如何替 换墙体类型。
第三章: 墙体的搭建
3.1 墙体的绘制 单击“常用”—“构建”—“墙”下拉按钮。可以看到,有墙、
结构墙、面墙、墙饰条、分隔缝等五种类型选择。设置墙高度、定位 线、偏移值、墙链,选择直线、矩形、多边形、弧形墙体等绘制方法 进行墙体的绘制。

revit软件培训--第四章建筑建模基础培训

revit软件培训--第四章建筑建模基础培训

4.3.2 拉伸屋顶 (1)创建拉伸屋顶 1)打开立面视图或三维视图、剖面视图。 2)单击“建筑”选项卡中“构建”面板的“屋顶”下拉列表-拉伸屋顶。 3)拾取一个参照平面。 4)在“屋顶参照标高和偏移”对话框中,为“标高”选择一个值。 默认情况下, 将选择项目中最高的标高。要相对于参照标高提升或降低屋顶,可在“偏移”指定 一个值(单位为mm)。 5)用绘制面板的一种绘制工具,绘制开放环形式的屋顶轮廓(图4.3-3)。
板”。 默认情况下,“自动创建天花板”工具处于活动状态。在单击构成闭合环
的内墙时,该工具会在这些边界内部放置一个天花板,而忽略房间分隔线。
(2)创建斜天花板 可使用下列方法之一创建斜天花板: ·在绘制或编辑天花板边界时,绘制坡度箭 头。 ·为平行的天花板绘制线指定“相对基准的 偏移”属性值。 ·为单条天花板绘制线指定“定义坡度”和 “坡度”属性值。
图4.3-3使用样条曲线工具绘制屋顶轮廓
6)单击“√完成编辑模式”,然后打开三维 视图。根据需要将墙附着到屋顶。见图4.3-4。
图4.3)编辑屋顶草图 选择屋顶,然后单击“修改 | 屋顶”选项卡中“模式”面板-“编辑迹线”或 “编辑轮廓”,以进行必要的修改。 如果要修改屋顶的位置,可用“属性”选项板来编辑“底部标高”和“自标高的 底部偏移”属性,以修改参照平面的位置。若提示屋顶几何图形无法移动的警告,请 编辑屋顶草图,并检查有关草图的限制条件。 2)使用造型操纵柄调整屋顶的大小 在立面视图或三维视图中,选择屋顶。根据需要,拖曳造型操纵柄。使用该方法 可以调整按迹线或按面创建的屋顶的大小。 3)修改屋顶悬挑 在编辑屋顶的迹线时,可以使用屋顶边界线的属性来修改屋顶悬挑。 在草图模式下,选择屋顶的一条边界线。在“属性”选项板上,为“悬挑”输入 一个值。单击模式面板的“√完成编辑模式”。

Revit Architecture 基本概念教程

Revit Architecture 基本概念教程

R e v i t A r c h i t e c t u r e基础概念教程本课程提供有关Revit Architecture 教程入门的信息,包括在教程中设计的建筑信息模型的概述,以及在何理解和定义Revit 概念环境和操作流程。

注意:将本基础概念教程打印出来会有助于用户在使用Revit Architecture 时易于参考其中的说明。

在本教程中,用户将学习如何在Revit Architecture (简称RAC)的环境中开始设计并创建建筑信息模型(BIM)。

理解和熟悉RAC 操作模式和操作理念及工作流程。

教程的组织方式通过学习并熟悉本教程的内容之后,用户可以独立完成下列实践活动:•建立场地并对其进行布置。

•添加基本的建筑图元,如楼板、墙和屋顶。

•添加更详细的图元,如楼梯、房间和家具。

•优化建筑图元。

•创建明细表、视图和图纸,以便记录项目。

•准备演示视图(如渲染和漫游)。

教程的设计遵循基本和简明的原则。

用户不必设死记硬背众多命令,而是通过实例讲解来足够充分地了解如何使用该产品中的工具和选项。

例如,布置内墙时,仅为建筑的一个翼楼的一个楼层绘制墙。

了解基本概念在本课程中,用户将学习Revit Architecture 是什么,以及如何从其参数化修改引擎功能中受益。

先从Revit Architecture 所依据的基本概念入手。

用户将学习术语、图元层次结构,以及如何在产品中执行某些常见任务。

了解概念1. 什么是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用于建筑信息模型的Revit Architecture 平台是建筑设计和文档系统,它支持建筑项目所需的设计、图纸以及明细表。

建筑信息模型(BIM) 提供了用户需要的有关项目设计、范围、数量和阶段等信息。

在Revit Architecture 模型中,所有的图纸、二维视图和三维视图以及明细表都是同一个基本建筑模型数据库的信息表现形式。

在图纸视图和明细表视图中操作时,Revit Architecture 将收集有关建筑项目的信息,并在项目的其他所有表现形式中协调该信息。

revit培训-02

revit培训-02

4.2 绘制倾斜的楼板
CCDI @ L.P
21
4.2 绘制倾斜的楼板
分别通过“尾高”和“坡度”来控 制坡度箭头,得出不同的结果
CCDI @ L.P
22
4.2 绘制倾斜的楼板
当对绘制的结果不满意时,可以点击“编辑边界”,选择需要回到的视图窗口, 重新进入到编辑模式
CCDI @ L.P
23
4.3 自定义楼板的材质和厚度
20ccdilp42绘制倾斜的楼板21ccdilp42绘制倾斜的楼板分别通过尾高和坡度来控制坡度箭头得出丌同的结果22ccdilp42绘制倾斜的楼板当对绘制的结果丌满意时可以点击编辑边界选择需要回到的视图窗口重新进入到编辑模式23ccdilp43自定义楼板的材质和厚度创建楼板属性编辑类型点击复制对要自定义的楼板重新命名点击结构编辑24ccdilp43自定义楼板的材质和厚度插入层调整其功能材质和厚度通过向上或向下来调整材料层的顺序25ccdi屋顶26ccdilp51绘制屋顶点击建筑屋顶迹线屋顶拉伸屋顶27ccdilp52绘制迹线屋顶?在绘制面板上选择某一绘制或拾取工具
CCDI @ L.P
底部限制条件 将墙体的起始平面限制到某个确定的标高平面,当标高 修改时,墙体起始面的高度会自动修改。 5
1.2 墙的属性
1000
1000
顶部约束 如果设置墙体的顶部约束于某个标高,该墙体的高度自动结束于该标高处,并随着标高的修改而修改。 如果没有设置顶部约束,墙体的高度与“无连接高度”的数值一致。
CCDI @ L.P
17
4. 楼板
CCDI @ L.P
18
4.1 绘制楼板
点击 建筑—楼板——楼板·建筑 使用以下方法之一绘制楼板边界: 拾取墙:默认情况下,“拾取墙”处于活动状态。如果它不处于活动状态,请单击“修改 | 创建楼层边界”选项卡 “绘制”面板 (拾取墙)。在绘图区域中选择要用作楼板边界的墙。 选择完毕后,点击 生成楼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同上一窗框设置相关属性
飘窗簇的定义
• Step11: 创建第三个窗框:拾取工作平面”左”,切 换到左立面视图。启动“实体放样”命令,拾取如 图路径,并锁定,注意第一条边。同时设定轮廓 为“竖挺轮廓5050.rfa”;同上一窗框设置相关属性
飘窗簇的定义
• Step11: 创建第四个 窗框:拾取工作平面 ”右”,切换到右立面视 图。
目录
自定义参数化的构件簇是学习BIM的关键!
1.符号线编辑
2.飘窗簇的定义 3思考题
符号线编辑
• 按照设计标准,窗在平面图中显示为双线。而在 Revit Architecture默认的显示是窗模型的实际剖切 结果
• 因此需要控制模型的可见性,绘制符号线代表在 平面视图中的显示样式。
符号线编辑
• 再如,对于平开窗,按建筑设计规范,要 标明开窗的方向:开启方向符号线。
– 单向垂直 – 双向垂直 – 单向水向 – 双向水平
符号线编辑
• Step2: 启动“双向垂直”,在适当位置放下 ,则在实例应用时,可以进行上下翻转。
目录
自定义参数化的构件簇是学习BIM的关键!
1.符号线编辑
2.飘窗簇的定义
3思考题
飘窗簇的定义
• 飘窗簇是现代住宅建筑中常见的窗户之一。
飘窗簇的定义
符号线编辑
• 立面的“开启方向符号线” • Step1: 首先切换到“放置边”立面视图,启动“符号
线”命令,并设置样式为”隐藏线[投影]“
符号线编辑
• Step2:捕捉绘制4条虚线,表示开启方向。
符号线编辑
• 对窗簇设置“翻转 箭头”,进行方向 调整。
• 启动“控件”命令, 设置翻转箭头。
• 有四种类型
符号线编辑
• Step1: 首先进行可见性设置。切换“参照标 高”楼层平面视图,选择窗框和玻璃,并通 过过滤命令(去除洞口剪切)进行过滤。
符号线编辑
• Step2: 然后进行可见性设置:在“平面/天花 板平面视图”不可见。
符号线编辑
• 设置为不可见的模型线显示为“灰”,在实例 的平面显示中将不再显示。
飘窗簇的定义
• Step8: 自定义一个“公制轮廓__竖挺.rft”, 存盘为”竖挺轮廓5050.rfa”,是一个窗框的 截面,为50mm*50mm,并载入本项目。
飘窗簇的定义
• Step9: 创建第一个窗 框:拾取工作平面”后 1 ”,切换到外部立面视 图。
• 启动“实体放样”命令, 拾取如图路径,注意 第一条边。
• 同时设定轮廓为“竖挺 轮廓5050.rfa”
飘窗簇的定义
• step10:设定窗框的相关属性,创建簇参数“ 金属窗挺”,子类别为“框架/竖挺”
飘窗簇的定义
• Step11: 创建第二个窗框:拾取工作平面”后1 ”,切换到外部立 面视图。启动“实体放样”命令,拾取如图路径,并锁定,注意 第一条边。同时设定轮廓为“竖挺轮廓5050.rfa”;
符号线编辑
• Step4: 启动符号线工具 • 设置符号线样式:窗[截面]
符号线编辑
• Step5: 绘制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的两根符号 线。
符号线编辑
• Step6: 进行标注,使用“对齐标注”,设置等 分约束。(提示:设置捕捉首选项为“墙表 面”)
符号线编辑
• Step7: 上载到项目中,在楼层平面图中如 图显示。
飘窗簇的定义
• Step14:先设定工作平面“后1”,切换视图到 “外部”立面视图;启动“实心拉伸”,如图画出 模型线,参数设置如图。
飘窗簇的定义
• 创建完窗框,结果如图,并发现有多余的 线,可以用连接命令进行连接。
飘窗簇的定义
• 结果如图,多余的线通过“连接”命令来连接 相关的模型。
Revit Architecture 经典详细教程(2部分)
第七讲 窗簇的自定义(二)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主讲人
• 饶金通 • 计算数学学士、软件硕士 • 高级工程师 • 厦门大学数字化设计实验室主任 • 厦门大学Autodesk ATC中心负责人 • 主讲课程:《数字化设计概论》《计算机辅助设 计》《建筑数字化表现》《建筑信息模型》《虚 拟建筑》 • 联系方式: raojintong@
• 分析飘窗(PC1517)p1: 新建簇,选用“公制窗.rft”做模板, 设置窗洞大小为1500*1700。
飘窗簇的定义
• Step2:绘制四个参照平面,分别取名为:左1、右 1、底1、顶1 ;定义 簇参数“窗台板厚”约束底1、 顶1,定义簇参数“窗台边外挑”约束左1、右1
顶1
底1 左1
右1
飘窗簇的定义
• Step3: 拾取参照平面“窗台“为工作平面,切换到“参照标高 ”楼层平面视图。创建三个参照平面“后、后1、后2”,并用 簇参数“窗台板外挑”、“窗台边外挑”进行约束。(其中后参 照平面的是参照要设置为后)
后2 后1 后
飘窗簇的定义
• Step4:创建下窗台板:“实体”建模,如图画出模型 线,并进行锁定。设置拉伸起点/终点为0/100, 并由“窗台板厚”约束拉伸终点,子类型为“窗台/盖 板”,材质为新建的簇参数“窗台板材质”
• 启动“实体放样”命令 ,拾取如图路径,并 锁定,注意第一条边 。
• 同时设定轮廓为“竖 挺轮廓5050.rfa”;
• 同上一窗框设置相关 属性
飘窗簇的定义
• Step12: 结果不符合要示,调整轮廓的参数 。
飘窗簇的定义
• 到现在为止,在两个角上各缺少一个方块 的窗框。
飘窗簇的定义
• Step13:先设定工作平面“后1”,切换视图到 “外部”立面视图;启动“实心拉伸”,如图画出 模型线,参数设置如图。
飘窗簇的定义
• Step4:同理创建上窗台板,先设定工作平面“顶1” ,切换视图到“参照标高”楼层平面视图;再“实体 拉伸”建模,如图画出模型线,并进行锁定。属性
设置同上一步的下窗台板。
飘窗簇的定义
• Step6: 设置簇参数“窗台板材质”
飘窗簇的定义
• Step7: 创建窗框,拾取参照平面“窗台“为工作平面,切换 到“参照标高”楼层平面视图。创建三个参照平面“后0、左0 、右0”,与“后、左、右”偏移距离为25,都加以标注,并 进行锁定约束,将作为窗框的中心线,即玻璃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