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立夏讲课教案
24节气立夏课程教案(精选15篇)

24节气立夏课程教案24节气立夏课程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4节气立夏课程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24节气立夏课程教案篇1活动目标:1、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乐意通过语言、动作等艺术形式表现散文中主要角色形象。
活动准备:1、挂图37号;《小朋友的书·我爱夏天》;磁带及录音机2、带领幼儿观察过夏天的风景,并对夏天的天气特征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一、结合生活经验,让幼儿自由表述夏天的特征。
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又什么感觉?2、你觉得小花、小草、小动物,他们在夏天会热吗?他们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二、教师有表情的朗读散文《夏天》,幼儿欣赏。
1、提问:你在散文里听到了什么?散文中有谁?他们怎么了?三、结合教学挂图,理解散文内容。
1、出示挂图一。
提问:炎热的夏天里,柳叶、小花、湖水、小鱼都怎样了?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你能用表情或者动作表现柳叶的心情吗?蜻蜓飞来报告了一个什么好消息?2、出示挂图2提问:雷公公带来了谁?下雷雨是什么样子的啊?出示挂图3提问:柳叶、小花、湖水、小鱼喜欢大雨吗?还有谁也喜欢大雨?你从哪里听出他们都很开心?四、听散文录音,再次完整欣赏。
找找散文中最有意思的地方,学习散文中的优美诗句。
五、分角色表现散文内容请一些幼儿扮演散文中的主要角色,大胆用语言、肢体动作、表情表现角色形象。
24节气立夏课程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夏天的回忆和描绘,尝试用画笔来描述生活景观,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通过表述和绘画,自由的表现夏天。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地安排构图和运用色彩等手段,生动地表现夏天的特点。
教学准备:图片、彩笔、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暑假过得开心吗?请问大家一个小问题:通常是什么季节才会过暑假呢?2、揭示课题:对,小朋友通常是在暑假里度过暑假的。
24节气立夏教案

24节气立夏教案24节气立夏教案24节气立夏教案1教学目的1、认识生字9个,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风俗。
教学重点积累课文中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简单介绍做“百家饭”的过程教学难点感受长辈对晚辈的美妙祝福,体会立夏节人们喜悦的心情。
学情分析在朗读课文方面,大局部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并按标点正确停顿。
但是对于本文中一些长句的朗读,老师就应该做到课堂上有效指导,以促使教学朗读目的的达成。
班上根底好的同学在进展阅读的同时,朗读才能和说话才能都有所进步;根底较差的学生阅读理解中缺乏抓住【关键词】:^p 和重点句子读懂文章的才能,阻碍了他们阅读才能的进步,降低了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学前准备老师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老师“合理明标”;学生“对学探究”。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老师表达: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千百年来,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
2、学生交流自己知道和理解的节日。
3、老师表达:大家讲得很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立夏节到了》。
二、交流预习学习字词:篮、箩、灶、瓦出示图片,认识箩、篮、瓦、灶四样东西,认识四个生字。
2、小结。
师:看来大家昨天的预习非常认真,已经借助图片认识了,接下来我们就读读课文,理解一下立夏节到了,人们都要举行哪些活动。
三、学生质疑,老师明标1、出示课题:《立夏节到了》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3、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立夏节是在什么季节到来的?立夏节到了,人们都会干些什么?人们喜欢立夏节的到来吗?〕出示学习目的:1、我会认识生字9个,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要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风俗。
老师“交流互动”;学生”群学展示”。
一、借助图片,初步理解文中介绍的立夏节风俗1、看图,用句式说清立夏节的风俗:句式:立夏节到了,。
小学立夏主题教案

小学立夏主题教案一、协议方信息1、教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校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立夏的节气特点和相关习俗。
11 能够说出立夏的时间和代表的季节变化。
12 列举至少三种立夏的传统习俗。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1 积极参与立夏相关的活动,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22 愿意主动了解和探索更多的传统节日文化。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1 通过观察立夏时节的自然变化,记录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32 能够独立完成立夏主题的手工制作或美食制作。
三、教学内容1、立夏的知识讲解11 介绍立夏的时间和在二十四节气中的位置。
12 讲解立夏时节的气候特点,如温度升高、雷雨增多等。
13 讲述立夏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如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2、立夏习俗介绍21 斗蛋习俗介绍斗蛋的规则和玩法,组织学生进行斗蛋活动。
22 称人习俗讲解称人习俗的由来和寓意,让学生体验称体重的过程。
23 尝新习俗介绍立夏时节的新鲜食物,如樱桃、青梅等,组织学生品尝。
3、立夏的文学作品欣赏31 朗诵与立夏相关的古诗词,如《立夏》等。
32 讲解诗词中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4、立夏的手工与绘画41 指导学生制作立夏主题的手工,如彩蛋绘制、立夏书签等。
42 组织学生进行立夏主题的绘画创作,展现立夏的景象。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立夏的知识和习俗。
2、体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立夏的传统活动,如斗蛋、称人等。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立夏的特点和自己对立夏的感受。
4、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和绘画创作,提高动手能力。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立夏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立夏相关的诗词、故事书籍。
3、鸡蛋、秤、颜料、画笔、彩纸等教学材料。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立夏的视频或展示立夏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课程。
中班语言立夏教案(通用6篇)

中班语言立夏教案中班语言立夏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语言立夏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语言立夏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9个,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
教学重点积累课文中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简单介绍做“百家饭”的过程教学难点感受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体会立夏节人们喜悦的心情。
学情分析在朗读课文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并按标点正确停顿。
但是对于本文中一些长句的朗读,教师就应该做到课堂上有效指导,以促使教学朗读目标的达成。
班上基础好的同学在进行阅读的同时,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有所提高;基础较差的学生阅读理解中缺乏抓住关键词和重点句子读懂文章的能力,阻碍了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降低了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学前准备教师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教师“合理明标”;学生“对学探究”。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老师叙述: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千百年来,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
2、学生交流自己知道和了解的节日。
3、老师叙述:大家讲得很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立夏节到了》。
二、交流预习学习字词:篮、箩、灶、瓦出示图片,认识箩、篮、瓦、灶四样东西,认识四个生字。
2、小结。
师:看来大家昨天的预习非常认真,已经借助图片认识了,接下来我们就读读课文,了解一下立夏节到了,人们都要举行哪些活动。
三、学生质疑,教师明标1、出示课题:《立夏节到了》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3、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立夏节是在什么季节到来的?立夏节到了,人们都会干些什么?人们喜欢立夏节的到来吗?)出示学习目标:1、我会认识生字9个,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2024年二十四节气《立夏》课件.

2024年二十四节气《立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基于《节气与生活》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涵盖立夏节气的起源、时间、气候特点、农事活动以及相关的民间习俗和文化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立夏节气的起源、时间及气候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立夏节气与农事活动关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3. 通过学习立夏节气相关的民间习俗和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立夏节气的气候特点及农事活动的合理安排。
教学重点:立夏节气的起源、时间、气候特点以及相关民间习俗和文化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立夏节气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节气变化,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 讲解立夏节气的起源、时间及气候特点。
2) 分析立夏节气与农事活动的关联。
3) 介绍立夏相关的民间习俗和文化意义。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讨论立夏节气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饮食、穿着等。
4. 例题讲解:1) 请学生解答:为什么立夏标志着农作物生长加快?2) 请学生解答:立夏时节如何合理安排农事活动?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立夏节气的起源、时间、气候特点。
2. 立夏节气与农事活动的关联。
3. 立夏相关的民间习俗和文化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请简述立夏节气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2) 请举例说明立夏节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 立夏节气气候特点: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农作物生长加快。
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提供充足的水分和热量,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 生活中的应用:立夏时节,人们会吃立夏蛋、称体重、穿新衣等,以祈求健康、平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立夏节气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二十四节气活动之——立夏节气活动策划

立夏节气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活动目标:
1、知道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第7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万物至此经已长大,得名立夏。
2、了解立夏气候变化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立夏时节,中国只有福州至南岭一线以南地区呈现“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景象;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有春天的气息。
3、了解立夏习俗,一起进行“斗蛋比赛”。
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搜集立夏相关的知识、习俗。
2、每人准备一个或两个完整的熟鸡蛋。
活动过程:
1、引导学生了解立夏节气特点,及其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
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
2、通过斗鸡蛋比赛,让学生了解立夏的习俗。
“立夏蛋,满街甩”,斗蛋要用熟鸡蛋,一般是用白水带壳煮的囫囵蛋(蛋壳不能破损),经冷水浸过,然后装在用彩色丝线或绒线编成的网兜里,让孩子挂在脖子上。
斗蛋的规则就是“比比谁的蛋壳硬”:大家各自手持鸡蛋,尖者为头,圆处为尾,蛋头撞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斗破了壳的,认输,然后把蛋吃掉,而最后留下的那个被尊为“蛋王”。
活动总结:
1、回家后可以和家人再比一比谁的鸡蛋更厉害?
2、可以从立夏后开始记录天气,看看雨天是不是增多了?同时观察公园中的花草有什么变化?可以记录下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立夏主题班会教案

立夏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立夏的由来、习俗和意义。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了解立夏的相关知识,包括由来、习俗等。
(2)体验立夏的传统活动,如斗蛋、称重等。
2、难点(1)理解立夏习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收集立夏的相关资料,制作成 PPT。
(2)准备斗蛋比赛所需的鸡蛋、网兜,称重所需的秤。
(3)准备立夏传统美食,如立夏饭、立夏蛋等。
2、学生准备(1)提前了解一些立夏的知识。
(2)准备自己喜欢的彩笔、卡纸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特别的班会课,主题是“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夏天的开始。
那立夏都有哪些有趣的习俗和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二)知识讲解1、立夏的由来通过 PPT 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立夏节气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立夏的习俗(1)斗蛋展示斗蛋的图片,讲解斗蛋的规则和玩法。
(2)称重介绍称重的习俗,以及古人认为在立夏称重可以带来好运、保佑健康的说法。
(3)吃立夏饭展示立夏饭的图片,讲解立夏饭的食材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吃立夏饭寓意着五谷丰登。
(三)实践活动1、斗蛋比赛(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人准备一个煮熟的鸡蛋。
(2)小组内先进行斗蛋,选出获胜者。
(3)各小组的获胜者再进行班级斗蛋比赛,最终决出班级的“蛋王”。
2、称重体验(1)准备好秤,邀请学生依次称重,并记录下来。
(2)让学生对比自己的体重,感受体重的变化。
(四)手工制作1、绘制彩蛋(1)给学生发放鸡蛋、彩笔、卡纸等材料。
(2)让学生发挥想象,在鸡蛋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
2、制作立夏卡片(1)指导学生用卡纸制作立夏卡片,可以写上自己对立夏的感受和祝福。
立夏的教案(通用10篇)

关于立夏的教案〔通用10篇〕关于立夏的教案〔通用10篇〕立夏的教案篇1一.活动背景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虽然不是节日,但却有很多的民间风俗。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这些风俗,我园特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立夏活动,让孩子感受立夏、感受民俗。
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有关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以及立夏的食俗。
2.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安康的心理,成为一名快乐的孩子。
3.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准备:茶叶蛋、有关立夏食俗的内容四.幼儿经历准备先带着幼儿去参观各班的区域角,再让幼儿观看有关立夏的一些图片,说一说有关立夏的知识及立夏的风俗。
活动形式:中班段集体举行拼蛋比赛五.活动流程:主题浸透阶段——经历积累阶段——活动施行阶段——展示分享阶段——活动总结阶段。
〔一〕主题浸透阶段:1.向家长和孩子传达本次我们中班段的大主题为“立夏拼蛋”。
2.通过图片和多媒体课件及区域角的展示,让孩子知道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及立夏的食俗。
3.请家长配合浸透一些有关拼蛋的知识。
〔二〕经历积累阶段1.理解什么时候是立夏节。
五月五日是什么节日?〔立夏〕2.理解立夏的来历。
那么,你们知道立夏的来历吗?〔三〕活动施行阶段1.教师生动地讲述有关立夏的知识及宁波人过立夏的传统风俗。
〔附内容〕〔1〕清明过后一个月,就是立夏。
这时春去夏来,天气渐暧,越冬小麦已成熟收割,菜园里一片新绿,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
这时也是水产品捕捞季节,海鲜、河鲜自然也在“尝新”之列。
〔2〕立夏节,老宁波的传统风俗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等。
自制这些传统菜,只需花费20来元钱,你不但可以从中理解甬上立夏食谱,说不定还会给全家带来一份新奇。
2.斗蛋比赛〔附照片〕同学们,斗蛋又是我们立夏过节的风俗之一。
谁能成为我班的斗蛋大王呢?〔1〕学生竟猜班级的斗蛋大王〔2〕学生介绍斗蛋的方法:一般是用蛋的“小头”碰撞,注意适度用力〔3〕学生提议斗蛋的程序:先四人小组产生获胜者,然后产生每一大组的获胜者,最后在四人中产生班级的斗蛋大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米饭:民间还有传说, 立夏吃了乌米饭,夏日 不会蚊叮咬,还不容易 中暑。
福建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 (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 为主。
(四)诗词: 立夏 宋·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 (二)三侯:
• 我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 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 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蛄在田间的呜叫声, 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 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 景象。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 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 “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 大了。
立夏习俗:立夏吃蛋
虽然全国各地立夏这天的传统食俗各有特色,但说起立夏那天最经典 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 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香喷喷。茶叶蛋应该 趁热吃,吃时倒上好的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 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 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 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 因此,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立夏习俗:忌坐门槛
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 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 里会疲倦多病。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 所谓不怯夏也。俗传立夏坐门坎,则一年精神不振。”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阶,如 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 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
在农历的天空下 二十四节气
立夏
• (一)由来:
• 立夏,二十四节气之第七个节气,在每年5月5日 或5月6日。立夏表示告别春天,进入夏天。人们 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 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 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 确立了,为古时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 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 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 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 节。所以,中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 周朝时,在立夏的这一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 京城南郊去举行仪式“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 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迎夏时,君臣一律穿 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 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四)诗词: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其一)
南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四)诗词: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四)诗词:
初夏村居二首(其一) 清·敦诚
柳荫初浓麦浪微, 杳无人迹到柴扉。 日长挂起蓬窗卧, 满院野花蛱蝶飞。
立夏习俗:斗蛋
立夏节时,大人用丝线编成蛋套,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挂在小孩子脖子 上。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消暑祛病, 以防注夏。
立夏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 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 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小 孩子相互比试,称为斗蛋。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 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 称小王或二王。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 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 处为
立夏习俗:南方地区吃笋、槐豆、“五色饭”
四川、岩坦பைடு நூலகம்区家家要吃笋、槐豆。说吃了竹笋脚骨硬,好爬山。 还吃青梅,烧青茶,以防“蛀夏”。也有吃豆腐的习俗,说吃了豆腐不怕 雨淋,不怕赤蜂蜇。
南方有些地方有立夏吃软菜(君踏菜)的习俗,说吃后夏天不会生痱子, 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
在广西等某些地方,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 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称作立夏饭。
古人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 之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立夏日一般在农历的四月,“四月鸡蛋贱如菜”, 人们把鸡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烧就成了“茶叶蛋”。后来人们又改进煮烧 方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卤、桂皮、姜末,从此,茶叶蛋不再是立夏 的节候食品,而成为我国传统小吃之一。
立夏习俗:
北方大部分地区食用面食
秤人
立夏吃蛋
福建闽东地区吃光饼
厌祟避蛇
忌坐门槛
吃乌米饭
煮鼎边做夏
江浙地区吃“七家粥”“尝三鲜”
斗蛋 南方地区吃笋、槐豆、“五色饭”
• 立夏习俗
• 古时立夏有“秤人”习俗。吃罢中饭,在村口或 台门里“悬以大秤”,秤钩悬凳子或箩筐,大家 轮流坐上去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一面讲着吉 利话。酷暑之夏,正是最好的减肥季节,到立秋 再秤,看经过苦夏,瘦了多少。
其消灾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 夏。
立 夏 豌 豆 饭
吃“健脚笋”,祝福 吃笋的人身强体健 ,双腿也像这笋那 样健壮有力,能涉 远路。
江浙沪地区会吃 咸蛋立夏这天还 要吃蛋,叫“补 夏”。最好是咸 鸭蛋,因为咸鸭 蛋中钙质、铁质 等无机盐含量丰 富,含钙量、铁 量比鸡蛋、鲜鸭 蛋都高,是夏日 补充钙、铁的首 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