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15 大禹治水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大禹治水》课文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大禹治水》课文大禹治水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倒塌了,牲畜被冲走了,庄稼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
见到人们受苦,鲧很着急,就把天上的土偷上去,去梗塞洪水。
这种土叫息壤,能自生自长,永远用不完,可还是堵不住洪水。
天帝知道鲧偷了息壤,大怒,命令火神把鲧处死。
鲧在临死前叮嘱儿子禹〝一定要把洪水治好〞。
禹改动了父亲的做法,率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早晨,他经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动身了。
他的脚常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
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出来看一看。
洪水终于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现象。
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敬爱和英雄。
教材内容简析:«大禹治水»是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十单元的主体课文。
这是一个传达千古的神话故事,主要表达了上古时代大禹率领民众管理洪水的故事。
作为〝贡献〞这一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它承载着让先生了解何为贡献的重担。
课文是依照时间顺序来表达的。
全文只要四百来字,言语极端精练,第一自然段,经过抓住四五个词语就勾勒出洪水暴虐后的凄惨现象。
二自然段写父亲鲧为治水而牺牲,并用〝临死前叮嘱儿子……〞一句巧妙地转到写大禹。
教学中可以经过火析人物心思活动将父亲的遗愿转为大禹的决计。
三、四自然段写了大禹治水的方法以及几个典型细节和几个有代表性的数字说明他的贡献肉体。
这一局部是全文的重点,让孩子们经过读中悟,悟中读去深入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从而感受大禹的贡献肉体就变得犹为重要。
本文教学中如何将大禹这一英雄的笼统变得更真实、更丰满、更矮小是我在设计教案时最为关注的。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15 大禹治水-文字说明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精品资料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精品资料
1 1.专有名词 大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
密。
史称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
禹是黄帝的玄孙、
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
其父名鲧,
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
氏
之女脩己。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
鲧[gǔn] :中国上古时代汉族神话传说人物。
姓姒,字熙,夏后氏。
帝颛顼之曾孙、大禹之父、
夏启的祖父。
被尧封于崇地(河南登封附近),为伯
爵,故称崇伯鲧或崇伯,约公元前2037年至公
元
前2029年在崇伯之位。
2.背景资料
三过家门而不入
传说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
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线。
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欢迎下载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
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改写。
【篇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教案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继续
精选文档感谢下载使用双击可编辑删除15。
二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解读《15. 大禹治水》(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第六单元主要内容思维导图15.大禹治水夯实基础、知识点精析知识点(一):生字——听说读写庖丁解牛—解读知识点:(1)正确认读以下生字洪毒蛇兽伤灾难仍退继续认训被恢要点提示:蛇是翘舌音“shé”,不是“sé”灾的是平舌音“zāi”,不是“zh āi”。
(2)正确认读以下词语:洪水经常到处百姓灾难当时家乡可是认为采用千千万万河道土地农业生产安居乐业要点提示:灾难中的难读“ nàn”,不读“nán”(3)正确书写以下生字:洪灾难道任被业产要点提示:洪、任、被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被字左边是“衤”不是“礻”;道,书写时先写“首”,再写“辶”;难右边是“隹”,不能写成“住”。
(4)多音字组词。
难、没要点提示:难字常用有两个读音,读“nán”时有不容易,做起来费事;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
如:困难。
读“ nàn”有灾祸,困苦之意如灾难。
没有两个读音,读mò时,有隐在水中,隐藏的意思,如沉没;读méi时,是无的意思,如:没有。
夯实基础—多想多练(1)读拼音,写词语。
nán dào hónɡ zāi rèn wéi shēnɡ chǎn ān jū lè yè()()()()()(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继续连续陆续①经过短暂的休息,我们()上课。
②电影演完了,人们()走出影院。
③王明()三年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3)照样子写词语千千万万(AABB式):知识点(二):词语庖丁解牛—解读知识点:本部分内容主要注重学生的词语积累和考查学生平时的词语积累情况。
读一读给出的词语,既巩固了所学生字,又有了新的积累。
比一比,再组词,可以让学生了解同音字和形近字的特点从而更好的区分和掌握本课所学的生字。
夯实基础—多想多练1.读一读,记一记。
洪水经常到处灾难当时可是认为千千万万河道农业生产安居乐业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经常()以前()认为()办法()灾难()知识点三:阅读训练1.知识点解读低年级的阅读训练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表达自己的观点。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
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改写。
【篇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教案〔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3.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课前准备〕1.教师查阅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制作有关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字词,查阅相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了解预习,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课前都读过那些古代的神话故事呢?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题目就叫《大禹治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15《大禹治水》同步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情节,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故事中的重点情节,强调大禹的智慧与贡献,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大禹治水的方法和智慧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2. 拓展建议: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大禹治水的故事,从不同角度分析大禹的智慧与贡献,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2)研究报告: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大禹治水的故事,编写研究报告,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3)创意表达:让学生通过绘画、表演、制作模型等方式,表达对大禹治水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4)家庭作业:布置与大禹治水相关的家庭作业,如阅读文学作品、撰写心得体会等,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继续深入学习。
(4)语文园地的学习:通过语文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
(1)生字词的学习:对于一些难写的字词,如“洪、稳、测、导”,学生可能会存在书写上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2)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对于大禹治水的过程以及其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可能难以理解,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教学手段进行讲解。
(4)评价与反馈:通过在线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引导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5)实物模型演示:制作洪水、疏导等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禹治水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6)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教学重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大禹治水》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大禹治水》1. 教材分析1.1《大禹治水》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十三年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成功治水的故事。
故事展现了大禹坚韧不拔的意志、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他卓越的领导才能。
1.2从语文知识的角度看,课文中的生字词是教学的基础内容,例如“洪”“灾”“难”等字的认读与书写;同时,这篇课文也是学生学习叙述故事、理解人物品质的重要素材。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能够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魅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2. 学情分析2.1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生字,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练习。
在阅读理解方面,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故事内容,但对于文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感情,还需要教师引导挖掘。
2.2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故事充满兴趣,尤其是像《大禹治水》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神话故事。
他们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插图等辅助手段来理解课文,但在自主归纳总结人物品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
3. 教学目标3.1 知识与技能目标3.1.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洪”“灾”“难”“道”等。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2 过程与方法目标3.2.1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他的优秀品质。
3.2.2借助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3.1感受大禹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之情。
3.3.2 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勇于克服的意识。
4. 教学重难点4.1 教学重点4.1.1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对于课文中的生字,如“洪”“灾”“难”等,要让学生准确认读和书写。
4.1.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大禹治水的方法和过程。
例如,大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引导学生理解这种方法的合理性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困难。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预习提示运用综合识字的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课文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教材分析《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是第十单元“奉献”的一篇主体课文,与后面的《炮手》和《小溪的歌》共同组成一个主题,从不同体裁(神话传说、记叙文、诗歌)、不同国籍、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奉献”这个主旨,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受到教育、受到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大禹治水》是一篇千古流传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洪水肆虐,冲毁了庄稼,冲没了房屋,大禹的父亲偷息壤用“堵”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反受处罚,大禹继承了父亲的遗愿,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用“引”的方法治水成功,给人们带来幸福的的故事。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其中二、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
文章简短易懂,语言精练,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一个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运用综合识字的方法,认识本课十个生字,会写七个。
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课文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弄懂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课前自己阅读,做到能用简练的语言说出大概的意思。
教师准备大禹治水的历史及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通过文中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讲故事导入新课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认真地读了,把你读的故事简单介绍给大家。
师:是的,《后羿射日》、《夸夫逐日》、《女娲补天》……等等神话故事都歌颂了真、善、美,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动人的传说——《大禹治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大禹治水【教学要求】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3.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
传说古时候,洪水泛滥,没有人能治得了,只有大禹用了整整十三年的时间,带领人们制服了洪水,人们终于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归家园,安居乐业。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大禹治水》)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1)(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hónɡ zāi nán dào rèn bèi yè chǎn洪灾难道认被业产①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难、认、产”,后鼻音“洪”以及整体认读音节“业”。
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洪水毒蛇猛兽灾难消退继续农业恢复耕种①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4)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
带领大家的事。
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填一填。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课件出示5)洪灾难道认被业产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1)加一加:“氵”加“共”是“洪”;“讠”加“人”是“认”,“首”加“辶”是“道”。
(2)换一换:“波”减“氵”换“衤”就是“被”。
“推”减“扌”换“又”就是“难”。
(3)减一减:“亚”减“一”是“业”。
(4)猜谜语:“家里失火了。
”是“灾”,“建立厂子”就是“产”。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难、被”并讲述:(板书:难被)(课件出示6):“难、被”田字格课件。
“难”:左右结构,注意字的结构,中间的“亻”基本站在田字格的正中央,竖压住竖中线。
三个部分都要写得狭长一些,注意互相穿插,不要出格。
“披”: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皮”为竖撇,收笔可略向左出,竖居横钩正中,底部撇收捺放。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课件出示7)①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②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③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大英雄大禹,了解了他的感人故事。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课外作业新设计1.抄写本课生字,各四个。
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洪水猛兽毒蛇灾难继续农业3.比一比再组词:洪()被()难()哄()波()准()答案:1.略。
2.略。
3.洪(洪水)被(被子)难(困难)哄(哄人)波(水波)准(准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2.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习旧引新,明确目标。
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大禹治水)(1)生字检测(课件出示8)看谁读得又快又对。
洪水毒蛇猛兽灾难消退继续农业恢复耕种(2)默读课文,回忆一下:我们学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概括2.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
(交流)引读:结果——(出示句子)(课件出示9)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
3.过渡:这洪水究竟有多大?大禹是怎样制服大水的呢?为什么称大禹是治水的伟大英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这些问题。
(板书:伟大)二、精读感悟,体会大禹精神。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课件出示10)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录像)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读第1自然段。
(交流)(课件出示11)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洪水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遭到伤害,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1)指名读。
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有感情!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二)学习第2—4自然段。
对比父子两人治水的结果,一个失败,一个成功,你有什么疑问?大禹治水为什么会成功?这个就是我们这节课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由读相应段落想想他为什么会成功?学生自读勾画,小组交流汇报交流。
A大禹的父亲鲧用什么办法治水的?(课件出示12)“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鲧使用的是什么方法?什么是“筑坝挡水”?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堵)B.大禹又是用什么方法制服洪水的?1.(课件出示13)“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什么是“疏导”的办法呢?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疏)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吗?(课件出示14)“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板书:无畏智慧)过渡:做事情找准方法很重要,这样,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还要靠辛苦地努力、坚定的决心及无私的奉献精神。
2.哪些地方看出大禹治水决心很大?(课件出示15)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都不进去看一看,古时候有一个成语讲的就是禹的这种行为——三过家门而不入。
十三年啊,四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就不想回家么?想象一下禹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课件出示16)禹第一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听见孩子呱呱的哭声他。
禹第二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听见妻子在教儿子叫爸爸的时候他。
禹第三次路过家门的时候看见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站在家门口,好像盼着他回来,他。
学生补充说完整。
多么令人感动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带着你的感悟读读这句话。
像禹这样心理装着别人,没有自己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舍小家为大家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板书:无私舍己为人)3.小结:正因为如此,人们为了表示对禹的尊敬和爱戴,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一个大字,尊称他为“大禹”。
(板书:代代相传)4.因为大禹的坚定决心和无私奉献精神,洪水退了,你看到的大地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这样的景象用书上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欣欣向荣”。
三、巩固拓展,复述故事。
课文学完了,你会讲这个故事给别人听吗?根据下列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课件出示17)提示1.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2.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3.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4.大禹用开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故事,再选代表讲故事“大禹治水”。
课外作业新设计1.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搜集有关古代领袖的故事。
3.搜集有关大禹的故事。
答案:1.略。
2.农业始祖后稷,炎帝发明刀耕火种。
3.大禹的故事有:①灌溉兴农,②划分九州,③创造文化,④铸造九鼎,⑤战胜三苗,⑥制定禹刑,⑦修筑监狱【板书设计】无畏大禹治水智慧代代相传(伟大)无私舍己为人【教学反思】《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
大禹的精神是可贵的,作为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也是极具典型性的,可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达的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学生缺乏对洪水感知的实际经验,因此无法体会到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有障碍。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这一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辅助以视频加深、巩固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的了解洪水的可怕与危害。
禹在治理洪水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
如果从煽情,调动课堂气氛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小节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再现”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
利用师生的交流,来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顾大家,是个无私奉献的人。
反观自己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我想在很多方面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和改进:第一,对教材分析还应更加深入地钻研,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合理有效。
只有深入的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文本反复钻研,才能体会文本的精华,从而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二,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
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第三,规范教师的语言。
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第四,要关注课堂的生成。
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总之,这堂课带给我很多的启示,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历练,希望我能从中得到更多地提高。
同课异构创新教案《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想】初读课文。
细读第一自然段。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