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之汽车涂装线机械化常用输送方式的应用介绍
汽车厂焊装车间不同输送方式的应用

汽车厂焊装车间不同输送方式的应用汽车制造过程中,焊接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
焊装车间是汽车制造中最重要的车间之一,负责将焊接部件的组装和加工完成,并且完成整车的焊接和涂装。
在焊装车间中,输送方式的选择必须仔细考虑,以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输送方式指的是将生产部件从一个工作站转移到另一个工作站的方法。
在汽车焊装流程中,有许多种输送方式可供选择,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方式。
1. 传送带式输送方式传送带式输送方式是利用传送带将生产部件从一个工作站输送到下一个工作站。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输送速度快,可以将生产部件一次性地输送到前方的工作站,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大大减少人员投入,减轻了工人体力负担。
缺点是需要付出较高的投资成本,维护费用也较高。
3. 悬挂汽车架悬挂汽车架是将生产部件悬挂在一个固定的轨道上进行输送。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风险小,生产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员的操作。
缺点是需要安装大规模的轨道系统,并且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和维护费用。
4. 其他输送方式除了上述三种方式,还可以选择其他输送方式。
例如,使用移动机器人或机械臂进行输送,或是使用自动化系统进行部件的输送。
这些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缺点是需要付出很高的投资成本,并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护。
总体而言,汽车焊装车间的输送方式需要满足高效、安全、可靠的要求。
基于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输送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产品质量,并且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汽车厂焊装车间不同输送方式的应用

汽车厂焊装车间不同输送方式的应用汽车制造领域有许多重要的生产环节,其中焊装车间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焊装车间主要负责汽车车身的焊接和组装,是汽车制造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焊装车间中,不同的输送方式对于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简要介绍几种不同的输送方式及其在汽车厂焊装车间的应用。
1. 运输工位输送方式运输工位输送方式是焊装车间中较为常见的输送方式。
它是将车辆分成若干个运输工位,每个工位进行一定的工序,并通过上下料机器人等设备进行车身的运输。
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整,可以实现车体的单独生产,同时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每个工位具有自身的生产过程,因此也可以提高生产精度,保证生产质量。
但是它的缺点是需要占用较多的空间,同时每个工位的设备和工序不同,对于车身的自动对位和自动调节比较困难。
传输线输送方式是以传输线为主要的生产设备,通过不断向前推进的方式进行车身的生产。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力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传输线输送方式还可以实现对车身的秩序化处理,确保生产效率。
但是,由于传输线在推进时需要经过一定的弯曲,因此车身在机器运输过程中容易遇到挤压和变形等问题。
3. AGV自动化导引车输送方式AGV自动化导引车输送方式是现代工厂智能化生产的体现之一,是近年来焊装车间较为流行的输送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AGV自动化导引车被用作车身运输的主要手段,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精度,更好的控制了车身的运输。
AGV自动化导引车具有自动导航、无线通讯等多种先进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运转,同时可以配合生产流程随意调整,使车身的生产更具弹性。
以上三种不同的输送方式都有着其特点和优缺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前的生产流程、设备和人员安排、空间限制等多种因素进行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生产环境的输送方式。
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输送方式也将会不断演进。
同时,不同车型的生产也会对输送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汽车制造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将成为汽车生产的动力源。
汽车厂焊装车间不同输送方式的应用

汽车厂焊装车间不同输送方式的应用汽车厂焊装车间是汽车生产线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焊装车间的高效运作直接影响着整个汽车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而在焊装车间中,输送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更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输送方式会直接影响焊装车间的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
本文将就汽车厂焊装车间中不同输送方式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焊装车间中常用的几种输送方式:1.滚筒输送滚筒输送是一种通过滚筒将汽车车身或零部件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的方式。
滚筒输送系统通常是由一系列的滚筒组成,通过滚筒的旋转来带动车身或零部件的移动。
这种方式适用于较大的车身或重型零部件的输送,可以实现高效的装配线作业。
2.链式输送链式输送是一种通过链条将车身或零部件在生产线上进行输送的方式。
链条可以带动车身或零部件在生产线上沿着固定的轨道进行运动,适用于需要固定输送线路的场合,能够保证输送的稳定和精准。
3.滑板输送滑板输送是一种通过滑板将零部件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的方式。
滑板输送系统通常是通过滑板的滑动来实现输送,能够实现快速的零部件转移和排序。
首先是滚筒输送的应用。
在汽车厂焊装车间中,滚筒输送系统通常被用于大型车身的输送。
在焊接车身侧围的工序中,需要将车身从一个工位输送至下一个工位进行焊接,这时滚筒输送系统能够快速、稳定地将车身输送至下一个工位,为焊接作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滚筒输送系统还常常被用于车身的旋转和翻转,以便于焊接工序的进行。
在汽车厂焊装车间中,滚筒输送系统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
不同的输送方式在汽车厂焊装车间中都有着各自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通过合理地选择和应用这些输送方式,能够提高焊装车间的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为汽车生产线的顺利运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未来的汽车生产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这些输送方式也将会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汽车涂装线烘干常用输送方式的应用比较

点进行 了比较 , 分别阐述 了两种输送 方式在设计过程 中容 易产生的问题 。
【 关键词】 汽车涂装; 反向单轨输送 ; 干双链; 用 、 张紧装置 , 上下件位置 等) 的安装位 置. 充分利用反 向单 轨输送机布置灵活 的特点 . 确定最佳 的工艺路线 并尽可能减少空载段 的长度 . 提高车间空间利 用率 f1 2主要设计参数的选择 主要 设计参数包括车架尺寸 . 工件间距等 反向单轨输送系统是 由车架支 撑橇体 的横梁从而带动工件运行 . 因此车架的设计应与橇体 的设计相 协调. 应根据橇体的参数确定车架 的合理尺寸 f1 3在烘干炉 内回转段为输送机设置专用基础 由于轨道在 回转段要承受较大的水平载荷 . 因此在烘干炉室体设 计时必须 预先考虑为输送机的轨道及每个回转光轮设 置基础 . 以抵消 1主要组成部件比较 . 水平载荷 的影响 烘干双链输送方式 中最 主要 的输送机 即为烘干双链输送机 . 与 但 f1 4温度伸缩轨的布置 之配套的输送机还有 出入 口 过渡滚床 、 强冷室 内滚床 以及链式升 降机 烘干炉由于温差变化接近 2 0度 . 0 因此在烘干炉内的轨道需设置 等。 口过渡滚床主要用于控 制工件 间距及与双链输送机平稳过渡工 入 温度伸缩 轨 温度伸缩轨 的伸缩量根据轨道的长度选择 . 并尽量设置 件 : 口过渡滚 床慢 速接人烘干 双链上的工件 . 后快速将工件送 出 出 然 以便和炉体伸缩一 致 至下一个_ 位 , T 保证生产节拍 ; 强冷室 内的滚床用于冷却工件 , 一般采 在靠近烘 干炉的伸缩缝处 . f 上下件滚床相对反向单轨输送机升降段的位置 5 ) 用间歇输送 方式 : 升降机用于将低处 的输送机 与高处 的烘 干炉内 链式 上件 时橇体带工件先到上件滚床上并等待 . 反向单轨输送机托架 的输送机进行工件 的转接 . 般应用 于 叮型烘干 炉输 送 . 一 T 直通式烘 干 接入橇体 的位 置即升降段 的位 置应 与上件滚 床末端保持 10 m 00 m左 炉输送方 式中不采用 以使橇体 和工件的大部分仍在 上件滚床的范 围之 内 . 可有 反向单轨输送 方式 ( 简称 I 是 国内近几年来新应 用在涂装 车 右的距离 . MC) 间滑橇输送线 中的一种烘干输送方式 。主要组成有反 向单轨输送机 、 效避免坠车事故 的发生 下件 时升降段 的位置 的选择原则是 : 在托架与橇体脱开之前应保 出入 口交接滚床 、 升降 台等 。反 向单轨输送机上 的台车带着橇体 剪式 及丁件完成烘 干及强冷工序 : 交接滚床用于橇体J 1 l ]  ̄ 的与 台车进行转 证橇体的前端 已平稳过渡到下件滚床的辊子之上并超 出一段距离 采用 双链输送方式在设计过程中应 注意的问题如下 : 接: 而剪式升 降则用 于将橇体及工件从低标高处转送至高处 的交接滚 f1 1双链 出人 口过渡滚床电机 的选型 床上。 采用 双链输送方式时工件的间距要 比反向单轨方式小 . 一般 比橇 2主 要 特 点 比 较 . 0r a 反向单轨输送 方式与双链输送 机相 比该系统应 用在烘干炉工件 体长度多出 2 0 m即可满足运行要 求 根据生产节拍要求的不 同双 链 的运行 速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 如果生产节拍要求很低 . 5 i 如 mn / 输送的主要 优势具体表现在 : 双链 的速度通常只有 1 / i m m n左右 . 导致与双链相邻的前后滚床 () 以在 烘干炉 内可 以实现 “ ” 1可 u 型回转 . 为工 艺布 置提供 了方 件时 . 5 便 。烘 干炉内温度 通常很高 ,达到 2 0 0 ℃左 右 .由于无法 找到能耐 的高低速 变化范 围通常会有 l 倍左 右 .此时电机的选型要考虑工作 在低速时工作频率大于 5 Hz 20C 0  ̄高温的电机 .因此靠滑橇系统运动单元无法实现工件在烘 干炉 f1 2烘房输送机驱动装置的位置 内 的 “ ” 回 转 u型 由于烘房 内部温度很高 . 因此双链 和滚床电机的驱动 电机要通过 () 2能长距离输送 , 输送 长度可达数百米 。驱动 电机不需要放置在 高温环境下 , 配件简 单且方便维护 : 而双链输送方式 中位于进 出 F的 外伸轴拉 至室体外部的平 台上 双链输送 机通常是 驱动段与烘房框架 I 固定在一起 .中间段及张紧段是可以随烘房温差的变化相应的伸缩 。 升降机上的滚床 电机不能拉 出室体 . 维护不便且需 采用耐 高温电机 由于驱动架是 固定不动 的 . 因此驱动段不 能跨 烘房 的伸缩缝 . 否则驱 () 3根据工艺需要可灵活布置 . 能充分利用车间空间 f1 4没有 电机和电器元件放 置在高温环境下 . 也没有双链输送方式 动架随着烘房 的温差变化会产生变形 烘房门的布置也要考虑与双链 及 滚床的电机安装座不发生干涉 部件 的驱动装置而 引起 的炉体开洞问题 f1 3双链输送机张紧装 置 反 向单轨输送方式与双链输送方式相比缺点主要表 现在 : 双链输送机张 紧装置布置时应与其后的滚床保持一定的距离 . 以 () 1由于有部分输送链 条位 于室体外部 , 因此导致运行时车 间噪音 保证 双链 的伸缩不会与滚床机架相碰。 烘干双链 的张紧一般采用重锤 较大: 而双链输送方式几乎所有设备都位于室体内部 . 相对 噪音较小 张紧 . 每条链配一个重锤张紧架 , 以保证 张紧时两条链 不发生歪斜 , 可 ( 爬坡角度较小导致爬坡距离很长 . 2 ) 需要做较长 的室体用于升 降 以平稳 的输送橇体及工件 段: 而双链输送方式 可以利用升 降机垂 直升降进入烘房 . 室体长度相 f1 4强冷室内滚床的输送方式 对缩 短了很 多 在使用 “ 型炉 时. ” 强冷室 内滚床一般采用间歇运行方式 . 工件到 f 于运行时托架连同橇体 和工件一起进人烘干室 . 3 油 而双链输送 而使用直通 炉时 . 强冷室 方式仅有橇体和工件进入烘干室 . 因此反 向单轨方式 的运行费用相对 达滚床停够节拍时 间后 再往下个工位输送 : 滚床通常采用与双链 的速度一致并连续运行 . 这样可以保证工件充分 双链输送方式会高一些 均匀的冷却 采用直通炉且烘房长度 比较短时 . 也可采用双链直接延 f1由于反向单 轨有垂 直转弯 和水平转弯 .因此工件 间距相对较 4 伸至强冷 室的输送形式 大, 必然 导致 同样 的烘干时间室体长度必然会长一些
汽车装配车间机械化输送技术的应用

汽车装配车间机械化输送技术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7-18T02:31:30.76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5期第3月作者:祁俊林[导读] 汽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重要交通工具,它的产生过程极其漫长和复杂祁俊林承德华远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摘要:汽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重要交通工具,它的产生过程极其漫长和复杂。
制造一辆汽车最重要的环节主要是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个步骤,在每一个步骤中都用到了机械化输送技术,这是汽车生产制造的重要技术之一。
装配车间是汽车生产制造装配环节的主要场地,也使用了大量的机械化输送技术。
通过分析汽车装配车间的主要工作,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械化输送技术在汽车装配车间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汽车装备;机械化;运输技术引言:一辆汽车从研发到出售,包括了市场调研、概念设计、工程设计、样车试验、量产五个环节,汽车的具体制造流程中又包含了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等工作车间。
汽车装配车间的主要工作是对汽车进行总装,工作内容包罗万象,能够选择的机械化输送技术也是五花八门。
在汽车装配车间,实现对机械化输送技术的正确使用,能够让汽车的总装工作顺利高效的进行。
一、汽车装配车间的工作介绍在汽车的生产和制造过程中,总装环节的开展主要在装配车间进行,装配车间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装配工艺的流程汽车总装环节的装配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储存车身的PBS线、汽车的内部装饰线、汽车的底盘装配线、合装线以及调试线等为主要内容的主线工作流程,以及以车体框架、车门及其动力总成、仪表台、汽车轮胎座椅等为主要内容的分线工作流程。
汽车生产和制造的装配车间的装配工艺流程中,主要用的都是模块化的装配工艺和机械化的运输技术。
(二)装配工艺的规划及其依据对汽车生产制造的装配工艺进行规划,是确保汽车装配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方法,汽车的产品资料和生产纲领是装配工艺规划的依据。
产品资料的主要内容包括汽车的技术条件、零部件清单、系统的装置图以及其他各方面有关汽车的内容,在进行汽车总装规划之前,还要充分了解装配车间的占地面积、车间的生产能力以及生产车型的信息等。
汽车涂装底涂输送方式的应用与分析

汽车涂装底涂输送方式的应用与分析摘要:汽车涂装与底涂作为汽车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汽车涂装过程中使用的涂料类型以及喷涂方式对后续汽车的使用具有极大地影响,然而在汽车涂装过程中,机械化的运输系统是涂装生产线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本文就汽车涂装与底涂过程中的输送方式已经应用场景做出分析,希望可以对汽车的涂装工艺做出贡献。
关键词:汽车涂装;汽车底涂;输送方式;应用分析1 汽车底涂现代汽车在整个制造过程中主要包括四个工艺,零件冲压工艺、车身涂装工艺、车身焊装工艺以及总成装配工艺。
在这三个环节中,汽车的涂装是技术最复杂同时耗时也最多的一项工艺。
汽车车身的喷涂可以使汽车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耐久性以及舒适性,同时也可以避免汽车的钢板裸露在外面出现生锈的情况。
汽车在进行底涂时,主要是针对汽车的下部、裙部以及轮罩等部分,特别是使用PVC材料在车轮罩的内表面以及挡泥板上进行喷涂,可以很大程度上,体改车的防震性能以及抗腐蚀能力,这样也可以极大程度上解决车身的磨损情况。
在汽车的底涂过程中,密封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密封以及车底涂料是布置在电泳底漆烘干以后的,而密封时使用的也是PVC系列的材料进行操作。
2 输送方式分析现代汽车涂装工业输送设备的选型和设计与生产线的规模、投资以及运营的成本息息相关,在涂装设计的过程中,输送方式的选择以及输送路线的设计在很大程上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涂装车间的输送设备大致上可以分为空中输送机和地面输送机2.1 空中输送机普通悬挂运输机,这种运输机是一种架空轨道运输机可以用于车辆连续生产的情况下,具有能耗小,投资小等特点,不能自动进行转挂和积放等等。
自行葫芦运输机,这种输送机一般由轨道、升降葫芦以及小车组成,属于空中运输机,该运输机属于间歇性生产,在喷涂过程中用于前处理、彻底喷涂、车身的垂直升降。
如图1所示,该运输机具有设备尺寸小以及投资省等特点。
图1 自行葫芦运输机截面图空中摩擦运输机,这种运输机由轨道、道岔、小车以及摩擦轮等组成。
汽车厂焊装车间不同输送方式的应用

汽车厂焊装车间不同输送方式的应用汽车厂焊装车间是汽车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焊装车间的高效运作对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焊装车间中,不同的输送方式被应用于不同的工作环节,以实现生产线的顺畅运转。
常见的输送方式有传统的人工输送、运输车输送和自动化输送线输送。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输送方式在焊装车间的应用。
1. 人工输送:在焊装车间的一些简单工序中,使用人工输送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式。
在零件的搬运和焊接前的拼装过程中,可以由工人手动运送零件。
对于体积较大或重量较重的零件,也可以使用人工叉车进行搬运。
人工输送的特点是灵活性强,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格的零件。
由于人工输送受限于人力和劳动强度较大,生产线的效率和稳定性相对较低。
在焊装车间中,更多的是采用自动化的输送方式。
2. 运输车输送:运输车输送是焊装车间中常用的一种输送方式。
它通过运输车来承载和运送零件,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焊装车间中,自动导引运输车主要用于零件的装配运送。
这种运输车可以根据指定的路径自动行走,并且可以与其他生产设备进行联动操作,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运作。
还有一种运输车是手动操作的平板车。
这种传统的运输方式适用于较小规模的焊装车间,可以由操作员手动推动,将零件从一个工位运输到另一个工位。
3. 自动化输送线输送:自动化输送线是现代焊装车间应用较广泛的一种输送方式。
它包括传送带输送线和滚筒输送线两种形式,可以实现对零件的连续输送。
自动化输送线的工作原理是把零件放置在传送带或滚筒上,通过电动机的驱动,将零件沿着设定的路径有序地输送到下一个工位。
利用自动化输送线可以实现工作高效、节约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尤其对于焊装车间中频繁进行重复工作的环节,如焊接环节,自动化输送线的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在汽车厂焊装车间中,不同的输送方式在不同的工作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工输送适用于简单工序和体积较小的零件;运输车输送适用于大型零件的运输和装配;自动化输送线则适用于连续、高效的生产线运作。
汽车厂焊装车间不同输送方式的应用

汽车厂焊装车间不同输送方式的应用汽车焊装车间是完成汽车车身组装的重要环节。
在汽车焊装车间中,不同的物料和零部件需要由不同的输送方式进行运输以完成车身的焊接和组装。
本文将介绍汽车厂焊装车间中不同输送方式的应用。
1. 输送带输送带是汽车厂焊装车间中最常见的的物料输送方式之一。
输送带可以运输各种不同的零部件和物料,包括零件、螺栓、机器人和车身框架等。
输送带是一种连续的输送方式,它能够在汽车焊装车间中实现无人操作的物料运输。
2. AGVAGV(自动导引车)是一种自动化的物料输送方式,它能够在汽车厂焊装车间中实现高效和快速的物料运输。
AGV由一台机器人和一组传感器组成,它们能够准确地识别和抓取不同类型的零部件。
AGV有不同的类型,包括平台式、载货式和叉式等,这些类型可以根据物料和零件的不同进行选择。
3. 传送线传送线是一种连续的物料输送方式,在汽车焊装车间中应用较广泛。
传送线通常由一组传动装置和输送带组成,可以准确地将不同类型的零部件和物料运输到不同的工作站。
传送线常用于完成车身内饰和底盘零部件的焊接和组装。
4. 物料小车物料小车是一种运输零部件和物料的有轨道车辆,它可以在汽车焊装车间中承载重量较大的物料。
物料小车通常由激光导航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电动驱动设备等组成。
由于物料小车有固定的轨道,因此它们可以准确地完成不同工作站之间的物料运输。
5. 司机导引车总之,在汽车厂焊装车间中,不同的物料和零件需要由不同的输送方式进行运输,以完成车身的焊接和组装。
输送带、AGV、传送线、物料小车和司机导引车等输送方式都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应用场景,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和要求进行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涂装线机械化常用输送方式的应用
介绍
【摘要】本文整体概况介绍了涂装机械化常用输送方式、特别
针对烘干炉内的两种输送方式反向单轨输送与双链输送机应用比较
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汽车;涂装生产线;机械化输送;烘干;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我国的汽车生产工业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做好每一个环节是
整个汽车质量保障的前提条件,而在汽车涂装线生产线中,机械化
输送是整个汽车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机械化输送方式的决定了
一个汽车车间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合理选用输送方式有着十分重要
的意义。
合理的输送方式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输送、生产效率;通过输送方式的改变调整工件位置以利于各个部位的喷涂,提高质量;通过合理的机械化输送方式的改变,可以有效改善车间物流,
减少车间行车数量,保证生产安全。
下面介绍下涂装生产线中常用
的输送方式:
二、涂装机械化在前处理电泳的输送方式
1.自行葫芦输送机( ems)
自行葫芦应用在前处理电泳区域,一般用双葫芦形式,根据工
件选用一定载荷的葫芦。
自行小车车组上设有葫芦限位装置和接电
装置。
载物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为可达到50 m/min,行走电机带制动,并可变频调速,输送速度根据工艺节拍的要求可进行调整。
环链葫
芦一般采用进口产品并采用单链形式,每车组配两台葫芦,吊具采
用柔性结构,并设手动锁紧装置,可在装卸工件时实现手动转挂。
吊具两侧设有导向轮,与槽体导向轨配合,使工件在槽内升降平稳。
吊具表面涂透明环氧树脂。
吊具与均衡梁绝缘联接,并有电缆拖杆。
吊具在上下件转挂处设有机械导向装置。
2.积放式悬挂输送机
积放式悬挂输送机是在普通悬挂输送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
输送机,它具有比普通悬挂输送机更多的优越性,是一种适应于高
生产率的、柔性生产系统的运输设备,集精良的工艺操作、储存和
运输功能于一体。
该输送机机轨道由上下两层组成,上层为牵引轨,
传递牵引动力;下层为承载轨,由双槽钢组成。
牵引链在上,通过
推动小车在其上运行,工件通过特制的吊具悬吊在小车下。
所谓“积放”是指承载小车在轨道上可以受控停止或运行。
由于积放式悬挂输
送机独特的优点,在现代工厂高生产率的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摆杆输送机
4.滑橇式输送机
滑橇式输送机由于能很好地利用厂房空间、灵活地调整各工序
的车身节距、极易实现车身离线或插入等, 因而在涂装线地面输送系
统中使用最广。
滑橇输送系统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优点:
(一)布置灵活,容易分区、分段和接长,能垂直升降,多层布置,用不同的输送机可组成开式、闭式、平面、立体等各种输送形式的
输送线。
(二) 功能的多样性,可以实现工件的平面积放和空撬体的堆垛积放,可以在输送过程中升降、旋转、分流、快速、慢速输送,充分
满足工艺要求。
(三) 便于和工艺设备衔接配套,快慢交接易于实现,不会出现推杆式输送机的丢失推头引起的节拍损失。
作。
(五)安装的土建基础要求较低,安装简单,维修方便。
(六)新材料的应用降低了输送机的噪音,并且减少了润滑点的数量,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七)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进行总线和分级控制该系统
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和产量,滑橇输送系统将由以下的单机组成:撬体、电动滚床、无动力辊子、电动移行滚床、电动旋转滚床、双柱式升降机、剪式升降机、叉式移载机、地面(空中)积放单边
带式输送机、停止器、工艺单边带式输送机、双链输送机、双链(带)移行机、撬体夹紧定位装置系统。
三、机械化在烘干炉内的输送方式组成部件比较
烘干作为汽车涂装车间必备的一个工序,由于其独特的高温环境,烘干炉内的输送方式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显得格外重要。
随着
汽车涂装车间要求的生产规模越来越高,滑橇输送系统在涂装车间
的应用得到了普遍认可,作为滑橇输送系统的一环,烘干室内常用
的两种输送方式,烘干双链方式和反向单轨输送方式,在大型涂装
车间的工艺设计中也越来越多的得到采用。
以上两种方式由于各自
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实际项目实施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两者主要组成部件比较:
反向单轨输送方式(简称imc)是国内近几年来新应用在涂装车间滑橇输送线中的一种烘干输送方式。
主要组成有反向单轨输送机、出入口交接滚床、剪式升降台等。
反向单轨输送机上的台车带着橇体及工件完成烘干及强冷工序;交接滚床用于橇体顺利的与台车进行转接;而剪式升降则用于将橇体及工件从低标高处转送至高处的交接滚床上。
以上两种方式在生产产能在60jph以下的生产线中均得到了良好应用,烘干双链的输送方式不需要单独的小车,滑橇携带车身可直接在其上运行,运行过程中由于其驱动装置(电机外伸轴)及张紧装置均在炉内,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时,需停线、降温处理,如果出现故障,对生产线的正常运行影响较大;而imc的输送方式需用链条牵引专用的托架,滑橇与imc交接需要设置单独的出入口交接滚床,但由于其为u型布置,驱动和张紧均在烘干炉外,烘干炉内仅为输送骨架及牵引链条,因而故障维护比较容易;
四、双链输送机与反向单轨输送结构特点及应用比较
双链输送机和反向单轨输送作为这烘干炉中两种输送方式的最主要的核心设备,其主要的结构和特点如下:
1.双链输送机
(一)双圆环链输送,拖动链轮采用凹齿形;
(二)单仓式结构,上链为回程链条,配用托轮,托轮间的挠度可吸收链条磨损的伸长量,无需频繁张紧;
(三)输送机尾部设置滤水装置,斜升段为脱水段,使输送至渣仓的炉底渣含水量降至最低;
(四)尾部张紧采用蜗轮蜗杆同步张紧;
(五)底仓采用玄武岩铸石衬板,降低了刮板与底仓的磨损;
2.反向单轨输送
反向单轨输送机系统是国内近几年新应用的一种输送机, 由于具有布置的灵活性、高自动化的输送等特点,现在被广泛采用在汽车生产输送工序。
其特点具体表现在:
(一)能长距离输送, 其范围可从数十米到数百米, 如采用多机驱动, 则可超过千米。
电机不需要放置在高温环境下, 配件容易且方便维护。
(二)在不同标高过渡时可以实现无缝隙运行, 不会像升降机那
样有节拍的限制, 在高生产率的要求下有独特的优势。
(三)适应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较宽, 为- 20~45℃ , 小车、牵
引链及轨道允许的工作环境温度为- 20~200℃。
温度超过200℃时, 还可采用特殊润滑脂来满足工艺要求。
(四)但是它存在链式输送机的缺点: 运行噪音较大, 爬坡角度
较小导致爬坡距离很长, 运行时工件的左右摆动相对较大。
五、结束语
因烘干室是在工艺温度下工作, 如因故障而停线, 必然存在降温、维修、升温的过程, 将严重地降低设备利用率。
因此,烘干室的所有驱
动装置均要配置备用驱动, 当出现故障时, 通过现场改变传动链的连
接和电源的连接使备用驱动很快起作用。
而imc的输送方式,需要
在出入口交接位置多加注意交接的准确性,而双链输送机和反向单
轨输送在汽车涂装线烘干的输送中各有优点,在具体应用时应该根
据具体情况与要求进行选择,只有结合我国汽车生产的实际情况去
完善涂装线烘干问题,才能使我国汽车质量得到根本提高,所以该
部分技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及实践。
参考文献:
[1]张之仪等机械化运输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化运输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4
[2]陈茂江.汽车涂装线中机械化运输设备的规划思路. 涂料工
业.2006年9月,第9期,33-36.
[3]刘聪等.大型汽车涂装底涂线输送方式对比比较.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年6月,第6期,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