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的发展史(世界)..共84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国航天飞机计划——完整揭密921载人航天工程(图)来自网络

中国航天飞机计划——完整揭密921载人航天工程(图)来自网络

中国航天飞机计划——完整揭密921载人航天工程工程总投资:—工程期限:1987年——1992年中国921载人航天工程中的“长城一号”航天飞机方案,采用无垂尾布局,自带火箭发动机航天飞机是一种垂直起飞、水平降落的载人航天器,它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发射到太空,能在轨道上运行,且可以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可部分重复使用,由轨道器、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外储箱三大部分组成。

虽然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陆续进行过航天飞机的开发,但只有美国与前苏联实际成功发射过。

航天飞机因具有重复发射、运载量大等宇宙飞船不可比的优越性而一度受到热捧。

但这种由200多万零件组成的高度复杂系统,可靠性非常差。

事实证明美苏两国设计的航天飞机并没有达到当初设想的目标。

每次发射之前的检查、维护、修理都成为浩繁的工作。

原计划每架航天飞机的设计寿命应是20年、100次发射,但美国总共5架航天飞机加起来才发射了100多次,20年的机体寿命却已超过,每次发射的成本也被证明远远高于当初设计目标。

更关键的是,在载人航天事业中,没有什么比宇航员更珍贵的,确保宇航员的生命安全,是第一重要的任务。

迄今,全球历次载人航天失事一共造成22位宇航员丧生,而在美国两次航天飞机失事中丧生的宇航员就占了14位,其比例之高令人吃惊。

在技术和安全的双重压力下,苏联的“暴风雪”、欧洲的“赫尔梅斯”(Hermes)等航天飞机计划相继下马。

中国在1988年提出来的4种航天飞机方案和宇宙飞船方案,当年被誉为“五朵金花”,最后选择了最右边的神舟系列宇宙飞船。

中国航天飞机计划中国也曾有过航天飞机的研制计划。

当时在载人航天方面有宇宙飞船与航天飞机两条道路。

美国在实现载人登月后放弃了飞船发展,转而研发可以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航天飞机无法克服在发射过程中因强烈震动而造成隔热瓦脱落的问题,而相比于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则不存在上述情况,因而要安全得多。

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的过程中是走飞船的道路还是走航天飞机的道路曾经产生过广泛的争论,以当时的主流意见来看,走航天飞机的发展道路占了上风,因此在此后的一段时间中我国也全力开始了航天飞机的预研。

火箭技术推动了人类航天发展的历史

火箭技术推动了人类航天发展的历史

世界航空航天发展史一、火箭技术推动了人类航天发展的历史。

传说在14世纪末,中国有个学者万户在坐椅背后安装47支当时最大的火箭,两手各持大风筝,试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升空。

但是一声爆炸之后,只见烟雾弥漫,碎片纷飞,人也找不见了。

为纪念这位世界上第一个试验火箭飞行的勇士,月球表面东方海附近的一个环形山以万户命名。

而在曾在印度作战的英国人康格雷对印度火箭作了改进。

他确定了黑火药的多种配方,改善了制造方法并使火箭系列化,射程达3公里。

这些初期火箭的原理成了近代火箭技术的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代火箭技术和航天飞行发展起来,先驱者的代表人物有前苏联的齐奥尔科夫斯基,美国人戈达德和德国奥伯特。

戈达德博士他在1919年的论文中提出了火箭飞行的数学原理,指出火箭必须具有7.9km/s的速度才能克服地球的引力。

而齐奥尔科夫斯基他首先提出了使用液体推进剂火箭的倡议。

奥伯特教授在他1923年出版的书中不仅确立了火箭在宇宙空间真空中工作的基本原理,而且还说明火箭只要能产生足够的推力,便能绕地球轨道飞行。

真正的近代火箭的出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法西斯德国。

早在1932年德国就发射A2火箭,飞行高度达3公里。

把航天先驱者的理论变成现实,是现代火箭技术发展史的重要一页。

前苏联1957年8月,成功发射两级液体洲际导弹,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人造地球卫星1号",从而揭开了现代火箭技术新的一页。

二、卫星时代人造地球卫星的计划设想早在1945年就在美国出现,美海军航空局已着手研究一种把科学仪器送入太空的卫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一系列大功率运载火箭的发展,为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用"卫星"号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同年11月3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二颗卫星,这是一颗生物卫星,除了利用小狗"莱伊卡"作生物试验外,还有于探测太阳紫外线,X射线和宇宙线。

民航概论复习大纲

民航概论复习大纲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民用航空的基本概念一、民用航空在航空业中的位置(二)民用航空的定义1、定义: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军事性质(包括国防、警察和海关)以外的所有航空活动称为民用航空。

2、民用航空包括商业航空:(航空运输)是指以航空器进行了经营性的客货运输的航空活动,商业活动以盈利为目的。

介绍它的发展前景。

通用航空:商业航空(航空运输)作用民用航空的一个部分,划出去之后所剩下的部分。

3、通用航空包括:航空作业:工业航空:航空物探,航空吊装,航空环境监测等。

农业航空:洒农药,例:喷洒农药的飞机,人工降雨。

航空科研和探险活动;航空在其他一些领域中的应用。

其他类通用航空公务航空:例:世界500强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具有飞机(不包括航空公司)。

政府行政官员及企业自备飞机;私人航空飞行训练:培养飞行员。

航空体育活动:跳伞,滑翔机。

二、民用航空系统的组成。

(一)政府部门:(民航总局)1、性质。

2、职责:管理内容a 制定民用航空法,并监督执行。

b 对航空企业进行规划,审批和管理。

如:成立航空公司(东星)要经民航总局审批。

c 对航空路线进行规划和管理。

d 制定技术标准,调查处理民用飞机飞行事故。

e 代表国安管理国际民航的交往和谈判。

f 对民航机场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g 对民航的各类人员制定工作标准,颁发执照,并进行考核,如维修人员执照,维修检验人员执照。

要进行两次考试,一次是基础知识考试和机型专业知识考试。

总结:民用航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其中航空公司和机场的关系:1、协议关系(合约关系):航空公司根据航班、客货运载量,使用机型等情况,与机场当局就机场的旅客侯机或货物仓储场所的使用或租赁,飞机起降与停放、车辆使用、安全检查、登机门、入口、柜台等一系列有关设施使用和费用进行商谈,签订合同。

机场按协议提供服务,航空公司按协议支付费用。

协议期限有的可长达20至30年。

2、股份关系。

在新建机场的过程中,有的机场要求航空公司出资,风险共担。

航空航天简史概述(PPT 104页)

航空航天简史概述(PPT 104页)
•孔明灯 ——最早的热气球
•第一只热气球 •第一只氢气球 •现代热气球
23.03.2022
回首页
气球(1)
•孔明灯——最早的热气球
23.03.2022
气球(2)
•第一只热气球的诞生
1783年6月5日,法国人蒙 哥尔菲兄弟制成了第一只热 空气自由气球。
23.03.2022
气球(3)
•第一只氢气球
•飞机的发展简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飞机
23.03.202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3) •飞机的发展简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飞机
影片
23.03.202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4)
•飞机的发展简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飞机
23.03.202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5)
•飞机的发展简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飞机
23.03.2022
古代飞行器的发明 (5)
竹蜻蜓
转动的竹蜻蜓叶片把 空气向下推,当向上的 反作用力大于竹蜻蜓的 重量时,竹蜻蜓就飞起 来了。竹蜻蜓在18世纪 由我国传到欧洲,是现 代直升机的雏形。
23.03.2022
古代飞行器的发明 (6) 神火飞鸦
明朝的另一种 火箭武器,利用 火箭推力,把炸 药送到敌方阵地。
古阿拉伯神话《天方夜谭》中的“飞 毯”。 ……
23.03.2022
古代飞行器的发明 (1)
最早的飞行器——风 筝 风筝是中国古代发 明的,距今已有两千 多年的历史。大约在 公元五世纪,风筝传 入太平洋诸岛和阿拉 伯,到中世纪末才传 到欧洲。
23.03.2022
古代飞行器的发明 (2)
中国的原始火箭
飞机首先被用于侦察;继而装上机枪, 专门进行空中格斗;后来又带上炸弹,去轰 炸敌方的地面阵地;为将敌机驱逐出己方阵 地,驱逐机应运而生;还有的飞机专门执行 对地面部队攻击的任务。这样,在大战的硝 烟中,诞生了一群"铁鸟"──侦察机、战斗机、 轰炸机、强击机和教练机。

航天专家的故事

航天专家的故事

航天专家的‎故事辛万青辛万青,男,1965年‎2月12日‎出生,江西万载人‎,中共党员,研究员。

辛万青同志‎1983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自动‎控制系飞行‎器自动控制‎专业学习,1987年‎被免试推荐‎为飞行器制‎导控制与仿‎真专业硕士‎研究生,1993年‎获得飞行器‎制导控制与‎导航专业博‎士学位,1996年‎1月完成一‎部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工‎作,进入一部十‎室从事总体‎设计工作,1998年‎6月至8月‎在国际空间‎大学进修。

1996年‎被聘为高级‎工程师,2000年‎被聘为研究‎员,2003年‎被聘为一部‎博士生导师‎。

辛万青同志‎进入一部以‎来,先后担任十‎室工程组长‎、副主任,现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国家‎高新工程某‎重点型号副‎总师和一部‎行政指挥,海军试验基‎地特聘专家‎。

热血铸神剑‎,丹心写青史‎!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和高‎级知识分子‎,辛万青同志‎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不为金钱‎和荣誉所动‎,毅然投身我‎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

几年来,他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爱国心,带领研制队‎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以“严、细、慎、实、透、精”的工作作风‎、令行禁止的‎纪律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创造了航天‎研制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为国家高新‎工程的攻坚‎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辛万青同志‎在攻读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高逼真‎度的实时图‎像生成体系‎结构与算法‎的研究。

他提出了可‎大幅度降低‎硬件设计复‎杂程度和实‎时性要求的‎图象生成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分析景‎象逼真度及‎纹理生成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纹理效果,来实时生成‎浓淡、软影、活动光源及‎非线性透明‎效果的新方‎法并得到了‎实际应用。

在此期间他‎多次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自己的论‎文,撰写了《计算机图象‎生成》等论著,并参加了中‎国航空学会‎第五届控制‎理论与应用‎学术年会、中国第三届‎仿真器学术‎会议等学术‎研讨会。

世界各国发展航天器的历史教学内容

世界各国发展航天器的历史教学内容

世界各国发展航天器的历史世界各国发展航天器的历史在21世纪的现代,人们喜欢说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而就航空、军事面,人们则说它是一个太空时代。

2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快速发展。

生物、航空、新能源等无论哪方面各国都大力发展。

而现在在航空方面最突出。

如:太空站、探月之行、载人飞船等。

而在当今世界上航空技术发展较好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中国等。

而航天器发展的历史也有一百多年,中国的只有五十多年的历史。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齐奥尔科斯基、戈尔德、奥博特的研究,为航天器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1957年10月14日,苏联终于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开辟了人类航空的新纪元。

而后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航天器的迅速发展使进了快车道。

就美俄来说她们的航空快速发展。

俄罗斯发展航天其最早。

1958年6月5日,苏联科学院院士、火箭飞船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在为政府起草的《开发宇宙空间的远景工作》中提出1961~1965年完成研制载人飞船,1962年开始建造空间站。

1960年1月,苏联成功发射了两艘无人的卫星式飞船。

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

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遨游太空的航天员1963年6月16日,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中尉驾驶苏联“东方”6号飞船进入太空。

1968年4月14日,苏联发射宇宙212号无人飞船。

飞船在轨运行中与后来发射的宇宙213号无人飞船自动对接。

这是苏联完成的第一次空间对接。

1986年2月20日,苏联发射了第三代长期载人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的核心舱1998年11月20日,俄罗斯用“质子”K火箭将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部件——“曙光”号多功能舱送入太空,建造国际空间站的宏伟而艰巨的任务从此拉开了帷幕。

在俄罗斯发展航天器时期美国也紧随其后。

1958年10月7日,美国航宇局正式批准“水星”号载人飞船工程。

1961年5月5日,美国因此成为继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具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1962年2月20日,美国发射载人飞船“水星”6号,航天员格伦驾驶“水星”6号飞船绕地球飞行。

中国航空航天人物素材摘抄(五篇)

中国航空航天人物素材摘抄(五篇)

中国航空航天人物素材摘抄(五篇)中国航空航天人物素材摘抄(五篇)>中国航空航天人物素材摘抄中国航空航天人物素材摘抄中国航空航天人物素材摘抄(精选篇1)从望月兴叹到飞船登月,从浮想联翩到身临其境,神七载着中国人的希望与理想再次履步。

“五、四、三、二、一、发射!”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时刻,全国人民屏住呼吸,观看着神七飞向天空,随后便是一阵热烈的欢呼。

2008年9月27日16时30分,我至今还记得这一伟大时刻,翟志刚首次出舱行动,全国人民顿时拍手欢呼,他是中国行走太空的第一人,他在月球上印下的这一看不见的足迹,必将成为激励后人前进的动力。

当他手中拿着五星红旗,在月球上向全国人民招手时,我们热泪盈眶、热血沸腾。

翟志刚、刘伯明这两位出自鹤城的航天英雄是我们鹤城人民的骄傲,也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他们的成功凝聚了自己多少心血、多少汗水、多少磨练,他们的伟大壮举将在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翟志刚、刘伯明这两位出自鹤城的航天英雄成功登天激发了我想当航天飞行员的梦想,古老的疆土英雄辈出,今天正崛起一代新人,长大的我将接过航天的接力棒,带着五星红旗承载着中国研制的最新飞船飞蓝天。

月球上或是其它星球上将留下我的足迹,五星红旗将永远飘扬在太空。

曾几何时,中国是一个航天事业落后的国家,而今天神一至神七的发射不仅昭示着我国航天事业正在腾飞,更向世界人民昭示着中华民族未曾消沉,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越来越强烈,我们为有这样的国家而骄傲。

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以翟志刚、刘伯明为榜样,发奋图强,报效祖国。

浩瀚的宇宙神秘无限,飞天的梦想千年不断,让我们的飞船越飞越远,探索宇宙的更多奥秘。

中国航空航天人物素材摘抄(精选篇2)浩瀚的宇宙,神秘而宁静。

这是人类自古以来向往的地方。

如今,有人圆梦,有人却变成了不是“主角”的英雄。

他是邓清明,我国唯一一位未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

邓清明曾是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之后被挑选入航天员队伍。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总1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航空航天基础知识航空航天基础知识1、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2、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3、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4、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5、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6、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7、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8、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9、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10、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11、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12、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13、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14、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15、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16、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17、展弦比——翼展与翼弦长度的比值。

展衔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18、削尖比——指梯形机翼翼尖翼弦长与翼根翼弦长的比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