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第七课 第1课时 自由平等的真谛

合集下载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课件第七课第一节 自由平等的真谛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课件第七课第一节 自由平等的真谛

3. (2022江苏扬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 ,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 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这体现了(A ) A.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B.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C. 特殊情况优先对待 D. 一般情况区别对待
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 状况、居住期限等,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 项权利,并在行使权利时享受同等待遇。
(2)义务平等。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承担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 结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 务、服兵役的义务等,这些义务是针对所有公民提 出来的,在履行这些义务时任何人都不能有任何特 权。
(√ )
4. 从法律意义上看,老人乘坐公交车得到特殊关照,
违背了平等原则。
( ×)
5. 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红线。珍视自由,必须依
法行使权利。
(√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2022山东烟台)为引导养犬人依法养犬、规范 养犬、文明养犬,烟台市出台了《烟台市养犬管理条 例》,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小丽爸爸对于条例中 诸多条款很不理解,认为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如果你 是小丽,应该这样劝说爸爸( A )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第一课时 自由平等的真谛
目录
01 课标分析 02 思维导图 03 课前预习 04 难点详解 05 厘清正误 06 课堂练习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依据: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 基本途径。 具体课程目标:1. 感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体会法治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2. 领会平等的真谛所在,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平等 观,增强法治意识。 近三年广东中考考查情况:2020年考查一道非选择 题(占6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七课课第一课时《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七课课第一课时《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

2自由、平等、公正、 法治,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重要 内容,是社会层面 的价值取向。
3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重要 内容,是个人层面 的价值取向。
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 公平正义的保证;追 求自由平等,维护公 平正义,则是法治的 价值追求,体现法治 的基本精神。
我选择 我明智
(2)材料二中“以法治刚性守护斑马线安 全”的做法体现了法治和自由的关系是
怎样的?
(2)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 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 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 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 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 法干涉和侵害。②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 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 底线才享自由。
1.小林的父母下岗了,妈妈靠做钟点工贴补家 用。一天,学校开家长会,妈妈来不及回家换 衣服,急急忙忙穿着做清洁工的脏衣服去了学
C 校。有几个同学在背后指指点点,小林的心里 很不好受。这告诉我们( )
①父母工作卑微,真丢人 ②要尊重他人的人 格尊严 ③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平等的思想和
现象 ④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我突破 我提高
材料一 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 女或者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应当依 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 不得歧视残疾人;不得以是传染病病 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摘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材料二 继2016年取得重大的反腐成 果后2017年的反腐脚步并没有停止新 年刚过就有大老虎纷纷落马。2017年1 月前民政部部长李某某、副部长窦某 某和原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虞某某
2 平等的意义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七课第1课时自由平等的真谛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七课第1课时自由平等的真谛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课堂小结
自由应受到必要的限制
无法治 不自由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自 由 平 等 的 真 谛
崇高理想、永恒主题 正确认 识平等 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具 有两层含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法律面 前人人平 等的表现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 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法眼 看平等
5.怎样正确认识平等? 理想 ,是社会发展的永恒________ 主题 (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________ 。 (2)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 同等 差别 ________ 对待;二是不同情况________ 对待。 文明进步 的标志,也是社会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__________ 法治 主义________ 的基本原则之一。
4.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平等要求
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 )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5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
规定的各项义务,却不能保证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 的各项权利。(× ) 6.画中有话 请思考:漫画说明了什么? 社会生活中的就业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提高人们的平等 观念和法治观念刻不容缓,平等的实现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 保障。
导致混乱与伤害。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3.自由的含义
意志 活 自由主要指人们在________ 法律 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________
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
各项权利 。 __________ 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相互联系 ,____________ 不可分割 (1)法治与自由____________ 。 (2)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________ 界限 ,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

第七课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

第七课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
一事例启示我们( A )
A.法律是自由的约束和保障 B.法律是对自由的否定 C.法律是获得自由的唯一条件 D.真正的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2019/9/4
3.“自由精神是法治产生的动力。”对此理
解不正确的是( C )
A.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B.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对自由的必要限制是 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由 C.拥有自由的确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从某 种意义上却不利于法治国家的进步与繁荣 D.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遵守法律是 享有自由的底线[来源:学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A )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 与伤害
③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 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④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推动社会的 进步与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风筝在空中的自由靠线的束缚而获得, 一旦系着它的线断了,风筝就会落地。这
〖相关链接〗
保障男女平等的相关法律条款
①宪法第二章第四十八条第1款中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 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 子平等的权利。”
②继承法的第九条中明确规定:“继承权男 女平等。”
③劳动法的第十三条中明确规定:“妇女享 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 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 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 录用标准。”
镜头一
国家对特殊困难地区义务 教育实施农村营养改善计划 ;对家族经济困难的学生实 行生活补贴。
镜头二
老人、儿童、孕妇、残 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 照。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7.1《自由平等的真谛》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7.1《自由平等的真谛》

4.辨析题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了必需品。有人认为: “网络是自由的,网络言论不受法律约束。”于是,他们在各种网络空间、论坛 上畅所欲言,导致各种谣言满天飞。 “网络是自由的,网络言论不受法律约束。”这一观点对吗?请你结合所学知识 加以辨析。
不对。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 向反面,导致混乱和伤害。②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 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 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 才能享自由。
平等的意义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 本原则之一。
2019年3月5日,北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女 性人大代表步入会场。
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 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 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 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 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 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 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 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 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第七课第1课时自由平等的真谛》说课稿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第七课第1课时自由平等的真谛》说课稿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 第七课第1课时自由平等的真谛》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七课《自由平等的真谛》是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过程中的重要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自由、平等的含义,认识到自由、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践行自由、平等的理念。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自由的意义、平等的意义、自由平等的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自由的真正含义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平等的意义在于尊重他人、公平对待他人,不歧视他人;自由平等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自由、平等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自由、平等的真正含义和其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关于自由、平等的困惑和问题,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解答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自由、平等的含义,认识到自由、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由、平等观念,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自由、平等的理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由、平等的含义和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自由的相对性和平等的实践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发现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小组讨论等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自由、平等的思考,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讲解自由的相对性和平等的意义,让学生理解自由、平等的真正含义。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与自由、平等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自由和平等的含义,懂得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的道理 道德修养: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观念: 在生活中能做到平等处事、待人 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平等观 责任意识:做一个富有法治精神的人
问题导向
1.自由有什么意义? 2.自由的含义是什么? 3.为什么没有绝对(无限制)的自由? 4.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是什么? 5.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含义是什么? 6.平等有什么意义? 7.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主要内容(表现)是什么?
(2)人自身由自在由法权律上的体现,就财是产我权们享有的和正当受行教使育的权各项权利。
知识点归纳3.为什么没有绝对(无限制)的自由?
别拦我!这是我的“自由”! 以上三种情景能“自由”吗?为什么?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②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③法治规范自由,规范人们的行为
D
④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巩固练习
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应占代表总名额的12%上右。人口特少的民族
至少应有1名代表,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办法中关于人大代表数量的
规定,你的观点是( )
A.同意。平等也要讲究不情况差别对待 B.不同意。人人平等就要同等对待
知识点5.什么是平等?(含义)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
(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机会平等
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
(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结果平等
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 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我身边的平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1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1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

收获与感悟
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
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未成年人也不除外
B.
《侵权责任法》第36条关于网络侵权的规定
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和伤害。
线是保证风筝自由顺利飞翔必不可少的条件,风筝离开线的约束,也就失去了线的保护,必然会一头栽到地面,再也无法飞了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 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 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和伤害。
探究活动三: 探究自由 网络造谣者被判刑
小组交流讨论: 1、公民利用网络发布信息和言论,是公民享 有的权利和自由,应得到法律的保护。为什 么视频中的造谣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利用网络发 布信息和言论,必须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 要求,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社会的利益和其他 公民的合法权益。 公民要严格自律,依法规范自己的网上行为。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
说一说: 从这首诗你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可以感受到诗人追求自由的决心。
探究活动一:畅想自由
请谈一谈: 你心目中的自由或者你所向往的自由生
活是什么样的?
探究活动二:感悟自由
一只风筝在天上飞,它乞求天空能让自己挣脱 那根线,让自己不再被束缚。突然一阵狂风袭来, 风筝想挣脱线的约束便借风拼命挣扎。线终于断 了,风筝如愿以偿,满心欢喜的准备拥抱蓝天, 最后……
无限制的自由只会向自由的反面,导致(
)。
你心目中的自由或者你所向往的自由生活是什么样的?
公民要严格自律,依法规范自己的网上行为。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
第1课时自由平等的真谛
【必做题】
1.必要的限制是对的保护。

无限制的,只会走向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2.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守才能享自由。

3.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同等情况;其二是不同情况。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选做题】
1. 据了解,北京市政府决定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按顺序排列。

“排队日”的设立启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做到()
①自觉遵守公共秩序②自觉排队上下车、购物③自觉、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
④有急事要办,可以插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D.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3.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下列对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A. 平等就是“等贵贱,均贫富”
B. 真正的平等不该有丝毫的不均衡
C. 平等是指法律意义上的平等
D. 社会不可能实现平等
4.民主、自由总是相对的、具体的,任何社会都不会存在不受限制的绝对的自由和民主。

因此()
A.真正的自由、民主是不存在的
B.任何社会的民主、自由都是虚伪的
C.必须加强法制观念,在法制范围内享受民主和自由
D.任何社会的自由、民主都是统治阶级享有的民主和自由
5.信息科技的发展助推了网络时代的到来,生产生活的需要刺激了网络自由的膨胀。

在网络空间,每个人都是言论自由者,不受身份、姓名、年龄、职业、时间和地点等任何限制,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传递自己的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转发别人的动态、评论时下的热点,号称“有网络就有自由”。

不否认网络自由带给社会的经济效益、带给生活的方便快捷、带给人类的引力诱惑,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传播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我们不反对网络营销,但坚决抵制通过网络谣言、言语戏谑进行网络非法炒作,一切网络自由言论都应该坚守遵守法律法规、坚持社会公德、尊重历史事实的传播底线。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法治与自由有什么关系?
【自我突破】
有位哲人说过,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怎么看?
【答案】
1.自由自由自由
2.秩序底线
3.同等对待差别对待
4.标志
1.A
2.D
3.C
4.C
5.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法的平等是一种规范上的平等,不是事实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是禁止不合理的差别对待,而不是禁止任何差别对待。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其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