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课堂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年《江南春》优秀教案(精选

2024年《江南春》优秀教案(精选

2024年《江南春》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八册第二单元《江南春》。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江南春》的朗读、理解与赏析;对词牌知识的基本了解;对作者杜牧的历史背景及文学成就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江南春》,体会其意境美、韵律美。

2. 掌握词牌的基本知识,了解古典诗词的格律特点。

3. 了解作者杜牧的文学成就,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江南春》的理解与赏析,词牌知识的学习。

难点: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对古典诗词格律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江南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a. 学生欣赏图片,描述所看到的景象。

b.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描绘的春天。

2. 朗读课文,理解诗意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意。

b. 教师逐句解析,指导学生体会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

3. 赏析诗词,感悟作者情感a.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词的感悟。

b.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4. 诗词知识讲解:介绍词牌知识,让学生了解古典诗词的格律特点。

5. 例题讲解:以《江南春》为例,讲解诗词赏析的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诗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词《江南春》2. 简要列出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3. 诗词赏析方法4. 词牌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并赏析另一首描绘春天的诗词,如《春晓》。

答案:要求学生对所选诗词进行分析,从意境、韵律、情感等方面进行阐述。

2. 拓展延伸:了解杜牧的其他作品,选择一首进行阅读与赏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是否深入。

在课后拓展延伸环节,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诗词阅读与赏析,提高古典文学素养。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江南春》优秀教案(精选

《江南春》优秀教案(精选

《江南春》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背诵》单元,详细内容为《江南春》。

本课内容包括古诗词的朗读、理解、背诵、赏析及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江南春》,理解诗词大意,感受诗人对江南春景的赞美。

2. 通过对古诗词的赏析,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诗词中的优美词句,进行创意表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赏析及运用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江南春景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学生自读、齐读、指名读,教师指导并评价,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词。

3. 理解: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主理解诗词大意,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词语。

4. 赏析:教师引导学生从诗句、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体会诗人对江南春景的赞美。

5. 背诵: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教师检查背诵效果。

6.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首类似的古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赏析。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创意表达:学生选取诗词中的优美词句,进行创意表达,展示个人才华。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江南春》2. 诗人:杜牧3. 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 重点词语: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烟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江南春》。

(2)选取诗句中的一个意境,进行创意表达。

2. 答案:(1)学生背诵《江南春》。

(2)创意表达示例: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我想象着春天的江南,绿树成荫,红花盛开,莺歌燕舞,生机勃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古诗江南春的教案8篇

古诗江南春的教案8篇

古诗江南春的教案8篇教案不仅是课堂的指南,更是教师成长的基石,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更有效地传达知识点和技能,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古诗江南春的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古诗江南春的教案篇1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听、唱《春天在哪里》。

2、说春天。

3背春天的诗。

你们关于春天的诗知道得可真多,这个月诵读之星该评给谁呢?这可难位老师了,不过没关系,接着往下比。

4、池州千载诗人持有哪些诗人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呢?(其中重要的有2人:大诗人李白写下了秋浦歌十七首。

杜牧在我们池州做过刺史,关心人民疾苦,贡献最大的算他的《清明》诗,因为有了《清明》我们池州的杏村才名扬千古,名扬四海,感谢杜牧。

)5、今天学习杜牧的江南春板书:江南春,唐,杜牧,七绝二、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反复读(对照拼音读准生字音、并想办法记住字形,尤其是生字旗字,还可以给诗标上平仄,吟诵吟诵)。

2、指名读生字,说字意,组词。

(给二类字说意思,组词,一类字记字形,组词)。

记字形,书空写。

3、指名读古诗。

4、根据平古诗仄反复吟诵。

指名说感受,再读,评价。

三、体会古诗意境美(一)学习1—2句1、(古诗穿越千年,还那么有魅力,是因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复吟诵1、2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哪些词语向你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呢?2、生汇报。

千里,写出了范围之广,是虚指,指整个江南广袤的大地。

莺啼1、想象一下,你听到了什么?黄莺在鸣叫,在哪里,怎样地鸣叫),指导完整地说,我听到了黄鸢在_____里_____地鸣叫。

2、谁来模仿一下,(一个一个地鸣/集体鸣)根据声音说诗句或词语。

(师评:这是几处早莺争爱树,这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这是上有黄鹂深树鸣。

)3、我走到哪都能听到清脆婉转的莺啼,给我带来了美好的听觉享受,这就是千里莺啼。

绿映红1、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画面?2、千里绿映红呢?(到处是绿树簇拥着红花)3、指导看图,小结(鲜艳的红与明亮的新绿互相映衬,色彩明丽,给人强烈地视觉冲击,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教案第【1】篇〗《江南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默写《江南春》。

2.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分析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展现出来的。

4.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感知诗歌中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3.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背诵古诗,分享诗词积累。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同学们都会背了吗?(指名背诵。

)上节课,我还给大家布置了一些课外积累的作业,大家能分享一下你们的积累吗?可以是描写黄河的诗词,也可以是刘禹锡的其他诗作。

大家在分享的时候要注意朗读,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

(学生分享积累的诗词。

)2.自然导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黄河的磅礴气势,那首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豪迈的。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的两首诗风格则迥然不同,我们来看看这首《江南春》。

二、学习古诗,掌握方法1.揭示诗题,简介作者。

(1)教师板书诗题:江南春,学生讨论题意。

(江南的春天。

)(2)简介作者。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以七绝最为出色。

杜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出示江南春天的美景图,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描绘看到的。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词语。

)过渡:春天是美好的,是生机勃勃的,如果让大家只用几个词语来描绘春天,大家肯定会觉得不够全面、不够客观。

那么,诗人杜牧是怎样用几句诗就给我们描绘出了生动形象的江南春景呢?请大家自由诵读全诗,感受诗中的春景。

3.初读感知,读出诗味。

(1)教师出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生自由诵读研讨,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江南春》教案

《江南春》教案

《江南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江南春》。

(2)理解《江南春》的意境和主题,了解作者杜牧及其创作背景。

(3)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江南春》。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江南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江南春》。

(2)理解《江南春》的意境和主题。

2. 教学难点:(1)把握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2)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作者杜牧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词的,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江南春》,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词的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江南美景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抒发自己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 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江南春》。

2. 写一篇关于《江南春》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在课堂讨论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加大教学难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词背后的含义。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体验诗中的意境。

3. 利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江南春》与其他诗词的异同,提高鉴赏能力。

4.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江南春》教案优秀3篇

《江南春》教案优秀3篇

《江南春》教案优秀3篇《江南春》教案篇一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了解古诗学习方法。

教材分析:杜牧的《江南春》不仅仅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风景画,而且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表达出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人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作者通过莺歌燕舞、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招风等一系列意象展示了一幅优美的江南春景图: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那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一句一景,各具特色。

这里有声音有色彩,有空间上的拓展,有时间上的追溯。

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1、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杜牧及古诗相关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播放春天风景图片,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2、3、请学生说。

(2—3名学生)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词语,我们也来读读吧。

出示:春暖花开春意盎然姹紫嫣红桃红柳绿草长莺飞莺歌燕舞4、生齐读。

3、引出诗题: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天是一首歌,春天是一幅画,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千古名句。

《江南春》古诗教学设计 3篇

《江南春》古诗教学设计 3篇

《江南春》古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自读古诗,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音乐美。

2、在自读、理解的基础上,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体会其中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自读古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二、指名朗读,正音。

三、多种形式朗读:范读、学生各自练读、指名读、齐读。

四、熟读诗歌,对照译文,理解诗意。

五、朗读诗歌,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1、这两首诗都是写春景,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学生先自悟,再在小组进行交流。

指名交流:《江南春》: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水村山廓、酒旗招风2、作者借景抒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学生先自悟,再在小组进行交流。

指名交流:《江南春》:通过对景通过对景色的描绘,作者寓情于景,面对着尚存的佛寺楼台,想到南朝却都早已烟消云散,生出许多感叹。

3、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之处?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七、练习背诵:自由练习背诵,同桌互背,小组比赛背,指名背诵,齐背。

八、作业:选择其中的一首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把诗歌中美丽的春天景色描写出来。

色的描绘,作者寓情于景,面对着尚存的佛寺楼台,想到南朝却都早已烟消云散,生出许多感叹。

《江南春》古诗教学设计2一、情景引入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1、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

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江南春》教学实录及赏析(精选16篇)

《江南春》教学实录及赏析(精选16篇)

《江南春》教学实录及赏析(精选16篇)《江南春》及赏析篇1第一板块情境引入(师生问好。

)师:老师在屏幕上打上了几张照片,仔细看一看,能不能猜得出这些照片是拍摄在什么季节?不单单要告诉我什么季节,而且要告诉我从什么细小的地方判断出来的。

生:是春天,因为我是从照片上的花和柳树知道的。

师:花红柳绿是春天的象征和标志。

生:我从图片上看到天非常晴朗。

我觉得春天一般都是这样子的,所以我判断出这些图片是在春天拍的。

师:可能春光明媚给你的印象很深,不过老师要告诉你,春天也是多雨的,不单单是晴朗的。

生:我从左下角那张图上看出柳条已经发芽了,一般是在春天柳条才会发芽。

师:柳树的这个状态说明这是春天。

这图上有没有你们熟悉的景物啊?生:右下角的照片是七宝。

(笔者注:上课学生来自于七宝镇上的一所小学。

)师:你看出来,很好。

七宝是江南古镇,有将近千年的历史。

长江以南大片的地区,我们经常用两个字来定义它,叫“江南”。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关于江南的春天的古诗。

请大家小声地快速地读一读老师发给大家的讲义。

读上面的诗,读上面的作者介绍,读上面注释,现在开始。

(学生自由小声读讲义)评析:执教者精心采用学生故乡景物创设情境,引导其理解“江南”及其景色的特点,入情入境,且直观,亲切,简洁。

第二板块学会按照平仄诵读古诗师:哪位同学来告诉我,你读懂了什么?生:我知道了《江南春》作者杜牧他是晚唐的著名诗人,与另外一位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生:我知道了在公元420到589年的南朝建立了许多,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

师:知道了一个历史小知识。

生:我还知道了南朝一共有四个朝代,是宋齐梁陈。

师:这也是一个小知识。

读得非常仔细。

生:我知道了南朝是从公元420年到589年。

师:这个时间段和这首诗还是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同学们刚才说到的都是和这首诗有关系的一些背景资料。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学生读《江南春》)评析:很多课堂上习惯利用媒体之形象、集中的特点出示文字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统一了学生对学习的关注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春》课堂实录
本文是关于《江南春》课堂实录,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同学们好!
老师好!
谁来读一读今天要学的这首诗的题目,我指着板书期待着。

我依次请了高莹、蒋诚读了以下,然后请同学们齐读。

接着我问:由这三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江南。

”徐凯的插嘴让大家一笑。

我又指了另一个同学来回答。

“我想到了江南的景色非常美丽。

”我以强调的方式肯定了他。

于是又请。

“我想到了江南的美景。

”一个女生说道。

“我想到了江南的春天是怎么样的。

”成成说。

我期待。

“我想到了山上的小树披上了嫩绿的颜色,遍野的油菜花全部开了,金黄金黄的。


师:哦,在你心目中,江南的春天是这样的美。

是吗?还有发表的吗?
蒋诚:江南的小菜。

蒋雨雯:忆江南。

我请他们背,结果大家结结巴巴的。

这时,蒋雨雯说音乐书上有的,这样学生很快将注意力放在了音乐书上,有手快了已经拿出书来在找了,李淑华首先举起手,我请她读了一遍。

此时大家都已经找到。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我给起了个头,大家读了起来。

结果同学们将最后的“能不忆江南”的“忆江南”又读了两遍,他们当做在唱歌了。

我稍作提醒,就转入“正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同样也是唐代的诗人——(生说杜牧)他的作品,下面请大家读一读,能不能将它给读正确读流利了。

生开始读。

■二
一分钟后,我指挥,生停读。

第一个起来读的是蒋昀廷,她读得好,大家鼓掌了。

但是细细一听,发现她将烟雨的烟读成了“音”。

我没有及时指出来,是因为自己不够用心。

接着是徐凯读,他将郭读错了,我请大家读一遍,并指出这是《射雕英雄传》里有一个姓——郭的,叫——郭靖!这个名字里是指姓,在诗句里面是什么意思呢?山郭的郭就不是姓了。

“是靠山的城墙。

”副班长说。

“这里,山是靠山的意思,郭是城墙的意思。

连起来的意思就是——靠山的城墙。

”我作了一个简单的明示!
接着我和大家一起念了两遍这个生字。

下面我又请黄达愿来读,其实我实在检查他的学习。

果然读得不准确,也不流利。

掌声,这掌声是一种鼓励,也是同学们的一种友好的习惯。

我请他再读一遍,并帮助他,然后又请了两位后进生读。

我指着“旗”问孩子知道怎么读吗?他们当然能读。

我突然叫起来一个同学,问他知道我叫他们干什么吗?
他说不知道。

不知道,依然举手,说明你很自信,是吗?
那家伙点点头,要知道他平时极少举手的。

你怎么把这个字给记住?
把日期的期右边的月改成左边的方。

有学生说错。

达愿指着窗外的旗杆上的国旗说,看看那个就知道了。

马上有人反对:看那个只能知道旗帜的样子,又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写这个字?
又一人方法不对。

接着又一高人出现:旗帜是方方正正的,所以用方字旁……
我这时总结:其实这个字分三部分来记忆,第一部分是方字旁,第二部分是撇横,第三部分是其。

我们来看,方这个偏旁表示——意思,那么其表示的是——读音。

是的,这个字是一个形声字,大家在记忆一下。

现在跟着我来写写看。

■三
我看读准已经可以了,于是转向理解诗歌的意思:咱们听好,有人说诗是最
精练的语言,这样一首诗把标点符号,题目都算进去,总共的字数是——35。

可是,这35个字组成的这首诗的语言非常简练,意思是很丰富的,你能读懂多少呢?它里面的一个词可能要用一句话来解释。

下面请你试着解释解释。

四分钟后,我说:现在我们来看,题目不用解释了,剩下的你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都可以来说。

徐凯:在南朝的时候大约有四百八十座寺庙。

有人有意见:五百座的。

生:在南朝修建的几百座寺庙中还有多少座存在在这烟雨之中呢?
他显然是读课外资料中的解释。

“你说的是几百座,他说的是大约四百八十座……”我在启示点什么。

生:大批佛教寺院。

生:这四百八十寺不是真的是这么多,是虚张。

比如过江千尺浪,千尺其实没有千尺。

师:虚张?虚张声势?
生:夸张。

师:其实也不是夸张,是虚指。

“过江千尺浪”这里的数字是夸张,在今天学的这首诗里不是实际的数字,但没有夸张。

据我掌握的资料表明,南朝时候建造了五百多座寺院,这里的480其实是大概的数字。

所以刚才有同学用大约,有同学用大批,有同学用几百,这些都是可以的。

师:那么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意思是?
生:在南朝的时候,大约建造了480座寺院。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南朝的意思吗?
一生低声说:一个朝代。

我请他再高声说,并进一步指出:南朝是一个朝代。

我追问是什么朝代,他当然答不上来呀!
生:宋、齐、梁、陈。

师:对,宋、齐、梁、陈这四个王朝总称南朝。

现在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干吗要说南朝呢?
生:干吗不叫北朝呢?
师:是呀,为什么呢?
我出示了一段资料:
[资料]
从公元420年至589年,在我国长江以南先后存在过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南朝。

师;读完,你明白为什么是南朝了吗?
生:是因为这些朝代都是在长江以南。

师:大家都懂了吗?现在,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诗是精练的语言,就南朝这个词语就有这么丰富的意思,这是精练呀。

咱们一起来读读这精练的句子。

生:南朝四百八十寺。

我示意继续说自己理解的。

陈晓晓:最后一句我来解释。

有多少楼台存在在这烟雨中。

师:楼台是指什么?
生说不上来,我示意和上句联系起来理解。

师:楼是——楼房。

师:楼是楼阁,台是亭台,联系上面的寺院,其实楼台就是指——寺院。

师:整句意思是?
生:长江以南的江南他们存在过,过了这么多年。

师:解释哪个?
生:烟雨中就是说没有了。

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说这么多年过去了,许多城什么地都没有了,可春天依然存在!
师:王成成说烟雨中的意思是没有了,可是我看到过两种解释。

一种是说这么多的寺院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另一种是说有多少座寺院隐没在烟雨中。

两种解释,你赞成那一种?
说法不一,我说:选哪一种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要有自己的理由。

大家来看,我们将诗的下面两行理解了,那上面两行你理解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