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及后期备考策略
高考地理大纲解读及备考策略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典题练习
案例二太阳直射点概念的理解
• • • • ——你说什么是太阳直射点? ——就是太阳直射地面的那一点。 ——为什么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很麻烦呢? ——请至少用5个角度,给“太阳直射点” 下一个定义
日地球心的连线与地表的影子 直立的物体正午地上没有影子
6.22的俯视图 的俯视图
北方
南方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月份
冷气流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五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六月份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 雨
六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七八月份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七月、八月华北、
伏旱
七·八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案例二:河流的水文、 案例二: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
36.( 分)读图, .(36分 读图, .( 完成下列问题。 完成下列问题。 2)说明图中河流 (2)说明图中河流 。(8分 的特征 。( 分)
(2)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稀疏,流 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稀疏, 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P
0 30
昼半球中心的那一点 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圈(子午圈) 地方时为 时的经线圈(子午圈)位 时的经线圈 Q 于昼半球的一半弧线的中点; 于昼半球的一半弧线的中点; N
R
太阳直射点概念的理解
如 • 果 井 底 之 蛙 能 看 到 太 阳
二、地理高考大纲
• • • • (一)自然地理学 (二)人文地理学 (三)区域地理学 选修(旅游地理、自然灾害、 (四)选修(旅游地理、自然灾害、环境 保护) 保护)
【专题突破】2020高考地理雪线考点复习总结(附专题设计)

【专题突破】2020高考地理雪线考点总结(附专题设计)雪线是指地球陆地上年降雪量等于消融量的某一海拔高度,即永久积雪下限的海拔。
在雪线以上,气温低于0℃,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高于0℃,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常年积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一、雪线高度分布规律1、雪线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高压带向高低纬度两侧递减。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2、同一座山地,夏季雪线升高;冬季雪线降低。
3、一般山脉,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4、一般山脉,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二、雪线高度成因分析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
1、气温: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气温越高,积雪的消融量越大,雪线越高;气温越低,雪线越低。
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使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例如,雪线高度在热带非洲为4500~5200米,到阿尔卑斯山降至2400~3200米,北极圈内只有200米以下。
2、降水:雪线的分布高度与降水量成负相关降水量越大,冰雪的补给越多,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在干旱的副热带地区,气温高,降水少,雪线的高度达到最高。
3、坡向(1)阳坡和阴坡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阴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
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为阳坡,雪线偏高;而北坡为阴坡,雪线较低。
例如,中国天山南坡雪线高度为3900~4200米,而北坡雪线高度为3500~3900米。
(2)迎风坡和背风坡同一座山脉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雪线较低;背风坡降水较少,雪线较高。
高三生怎样做好地理备考方案?

高三生怎样做好地理备考方案?高三地理怎么备考效果最好?高考地理复习要多联想、多琢磨、找思路、找规律,在思考、总结、深化上多下功夫。
具体要回归课本、回归地图,学会审题、避开出题陷阱,吃透历年高考地理真题,多做训练题和模拟题,同时总结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使复习更有效率。
针对我校具体情况,打算3月份结束一轮复习,4-5月份进行二轮复习,后面就是学生回归课本、错题集,查缺补漏。
一、一轮复习: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扫清知识盲点,系统归纳、细化落实每个知识点,教材阅读无死角,知识理解无障碍。
终极目标是合上教材大脑中能够清晰呈现地理知识框架,拿出一个知识点能够说出在教材中的位置、能准确背出具体含义并拎出一串相关知识。
1、自然地理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复习时可分四阶段逐级提高解题能力,并从中总结规律性东西。
第一步是透彻理解概念并熟记,第二步是吃透法则,第三步是真正弄懂原理,第四步是做变式训练题。
做完一道题后要理清解题思路,做完类型题后要总结同类题型的解题技巧,达到做一个会一类的目的,不管某类题形式如何变,只要原理是同一个就都会做。
2、人文地理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对观点、方法的分析运用能力,复习时要注重思维的建模,做题时要注意归纳解题的方式方法,同时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第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主,通过做题反馈课本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地方,重新理解和反思,进而巩固知识、拓展做题思维方法。
3、区域地理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如果说自然地理偏向记诵,那么区域地理就是偏理解分析,它强调区域特征的概括,区域内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区域整治的发展方向,所以复习各版块时要有所侧重,不能一概而论。
二、二轮复习:需要建立网络结构图,建立地理知识框架体系。
当然,另一种方式是引导学生进行专题复习:1、地理运动专题: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运动、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
2、人地关系专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区域发展问题等。
高考地理备考策略

高考地理备考策略1.明确考纲和重点:了解高考地理的考试大纲和重点,了解每个知识点的考点和考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可以参考教材和历年高考真题进行分析。
2.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地理的基础知识是备考的基础,要全面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定义、特点、原理和应用。
可以通过背诵基础知识点、做练习题、参加地理竞赛等方式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4.做题练习和模拟考试:通过做题练习和模拟考试,可以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提高解题速度和技巧。
可以选择高考真题、模拟试卷和习题集进行练习,同时要注重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5.多阅读地理相关文章和实地考察: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实际问题。
多读地理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了解地理现象和实践活动,加深对地理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积极参加地理考察活动,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和实践,增强综合素质。
6.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
可以将高考地理的知识点分成不同的模块,每天复习一个模块,定时进行复习总结和回顾,及时发现和弥补不足。
7.注重解题方法和技巧:地理是一门需要运用理论进行解答的学科,要注重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如,对于地理原理和地理现象的解答,可以采用因果关系、对比分析、综合运用等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8.多做地理试卷并查漏补缺:在备考过程中,要多做地理试卷,并及时查漏补缺。
通过试卷的练习,可以发现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的提升情况,适时进行反思和调整备考策略。
9.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高考地理要求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进行解答和分析,注重培养综合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学会将地理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题的综合素质。
10.积极参加高考冲刺班或辅导:如果自学备考困难,可以积极参加高考地理的冲刺班或找专门的辅导老师进行辅导。
这样可以获得专业的指导和问题解答,提高备考效果。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考地理试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考地理试题特点及备考策略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考地理试题作为考查学生地理学科知识、能力和素养的一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特点。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分析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并提出几点备考策略。
一、地理试题的特点1. 知识结合能力要求高高考地理试题注重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既要求考生掌握大量的地理学科知识,又要求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例如,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转的内容中,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物质和能量在地球系统中的各种规律,同时还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形成对真实问题的解决方案。
2. 案例分析能力要求强高考地理试题中,常常涉及到案例分析的题型,考生需要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释,展示自己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考题可能会给出一张地图或一段文本,要求考生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解决相关问题。
这就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 综合素养考查全面高考地理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还要求能够将这些知识与其他科学知识、社会现象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形成对综合问题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例如,考题中可能会将地理知识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要求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二、备考策略1. 系统学习地理知识地理试题的特点决定了备考要注重系统学习地理知识。
要从教材中全面掌握各个知识点,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此外,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事,了解当代地理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
2. 注重培养综合思考能力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通过课堂学习、辅导练习和模拟考试等形式,提高综合思考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阅读地理科普书籍、报纸杂志等,有意识地培养对综合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善于运用地理方法备考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地理方法,掌握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
高考地理备考策略

高考地理备考策略第一轮复习要狠抓基础。
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
在紧抓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考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高考强调在地理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充分表现对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
如区域空间判断、时间的推算、工业的区位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等。
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学生要做到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
在这一基础上,对地理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
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
为此,考生现阶段复习应该按部就班,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
紧跟老师无疑是必要的,在课堂上跟住老师的节奏,记好课堂笔记;课后则应按照单元的顺序做一些习题。
如果学生地理学得不太好,这一轮复习是查漏补缺、提高成绩的最佳时机。
1、重视基础知识加强迁移训练总体上说,高考命题原则是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只有扎实地抓好基础,才能构建起能力的“殿堂”。
在平时地理学习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地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更要重视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高考试题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不同演绎和迁移,即使是综合试题也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
因此要准确理解每个地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以及对地理知识细化和整体性的把握。
同时还要对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会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认识一些具体的地理问题。
2、重视区域地理知识,提高读图析图能力区域地理知识因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等特点,往往是综合能力考查中地理命题的出发点,也是历年地理考试大纲中的重点考查内容,区域地理的教学要重视教学挂图的运用,要求学生配有地图册,教师有可能的话尽量要自己板图。
而学生只要把图读懂读透了,则答题过程不过是简单的知识点的组合。
因此从地图中获取地理知识、原理、特点和规律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要注意的重要地图中信息的提取和应用。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2020年高考地理后期复习备考策略

地理核 心素养
地理核 心素养
四个要素 人地协调观
三个维度 基本价值观念 基本思想与方法 基本活动经验
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夯实基础,感知素养 深度教学,内化素养 思维导图,提升素养 注重生活,活化素养 注重文化,内涵素养 落实常规,巩固素养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坐标统计图的判读技巧 1.定性分析
认真读图表标题,明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要看图表的图例、注释, 注释是重要的参照和必要补充。 2.定量分析
对图表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甚至纵横向比较,通过数据的变化提取 量上的信息。通常横向比差距、纵向比变化;不同图表之间的关系,是因 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等等。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 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 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从图中:经纬度 具体位 等高线—河流、时令河—该地区有沙漠
通过审题,对试题信息进行概括综合,以获取地理信息的各种特征①空间 特征——如点、线、面、地点、区域、全球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 陆位置等。②属性特征——如地形、地貌、岩口等。③时间特征——如某一时刻、某天、某月、 某年或某一时间段等。④其他——如地理事物的数量、质量、结构、联系,地 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等地理特征信息。
教师引导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动口、动手
学生讲主观题、学生命题、改 编题、对参考答案进行修订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2017届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地理1 课程标准】 1.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1.4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5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1.6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1.7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8运用图表,说明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9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10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1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避灾、防 灾的措施。
202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的方法

202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的方法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的方法1、狠抓基础、提高能力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
在紧密联系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围绕一个中心打好基础对主干知识,要准确的理解其内涵和外延。
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
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
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3、地图是关键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考试也经常以图表为载体考察地理知识。
日常学习中最好的办法是填充图画,即拿一张空的图自己标上山川、城市、河流还有等值线之类的。
这样对于某一地区的地理地貌就会在脑海中形成非常清晰的立体认知了。
高考地理寒假快速提分技巧1、重视课本每一个文综老师都会对学生说课本的重要性,可是我们对课本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
我知道大多数小伙伴可能和我一样会有眼高手低的毛病,过于着急的做题,甚至上手就做高考题。
我们应该明白,高考题是考察综合能力的,每一道题可能都涉及了诸多知识点,忽视知识点的掌握直接做题是没有效果的,简单的知识点在做错了之后再去看书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
我自己的方法是每复习一节,在做作业之前都会把书先读一遍,必要的话摘抄出基础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做题去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不要觉得课本很简单就忽略它,每一次读课本都应该认真,你会发现很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小重点,每一遍读都是对基础的夯实。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当然,相对于政治历史而言,地理的课本内容较少,必要的时候可以阅读参考书中基础知识讲解的部分。
从每一个细微的知识点抓起,在真正理解了每一个概念后,做题你会觉得得心应手。
2、记忆,理解与总结高中地理主要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个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卷高考思考一:高考考什么
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8
分)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
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
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
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
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
Hale Waihona Puke 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图5
全国卷高考思考一:高考考什么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
(3)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显著,导致其下游河谷及三 角洲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洪水每年定期泛滥, 洪水泛滥之后,开始农耕。枯水季节是作物生长及收获 季节。洪水泛滥时在被淹农田表面沉积一层肥沃的淤泥, 使土壤年年肥力不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全国卷高考思考一:高考考什么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 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 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 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 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 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 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 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 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图9示意该项目 的位置。
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
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
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
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 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 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 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 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 响较小,气温较高。
图5
全国卷高考思考一:高考考什么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 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 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 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全国卷高考思考一:高考考什么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
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 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全国卷高考思考一:高考考什么
【例题12】根据图5和表3的资料,并结 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图5示意尼 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 ① 阿特巴拉河 ▲ 4307山峰 ︿1500﹀等 降水量线(mm|年) ~河流(3)简述 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 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14分)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
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
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 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 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 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 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 说明理由。(4分)
全国卷高考思考一:高考考什么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 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 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6.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 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 7.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8.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 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季风气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