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再认识一教学设计(汇编)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轴对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课题轴对称的再认识(一)单元第二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1.通过折一折、填一填、画一画等活动,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判定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图形的对称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经历探索的过程,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判定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难点正确地表示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1.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中国的春节都有什么习俗呢?师:说到贴窗花,老师不得不自豪的称赞一下中国的剪纸。
剪纸早在我国汉、唐时期就被用来作为装品,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装饰艺术的一种。
课件出示:师:这些剪纸图案都有什么特征呢?师: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能说说吗?引导学生得出:把一个图形对折后,如果两边能完全重合,那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欣赏剪纸,让学生回忆轴对称方面的知识,知道轴对称的意义,为后面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做准备。
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说的真好!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到具有这样特征的物体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2.导入新课师:其实在图形王国中,也有很多图形也有这样的特征,你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轴对称的再认识(一)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想。
通过找找生活中的轴对称,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与生活,感受图形的对称每、美。
讲授新课一、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师:大家回忆一下,想想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呢?师:原来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图形呀!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
课件出示:师:这些都是同学们经常见到的一些平面图形,在这里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自由说说。
学生自由猜猜。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本环节采用猜测——验证——得出结论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进课件出示:反馈:学生一边折一边回答:图③无论沿哪条直线对折,两边图形都不能完全重合,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教学教学设计(汇编12篇)

轴对称图形教学教学设计(汇编12篇)轴对称图形教学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
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制作。
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剪刀、彩纸、图形纸、钉子板、字母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猜一猜——情景导入1:欣赏录像。
(课件出示春天到北京旅游的景象)二、观察、操作——探究特征1、观察,初步感知(1)认识对称观察照片,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师课件点击放大剪纸图。
)生:它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
(课件点击返回)那其它物体有没有两边也是一模一样的呢?(2)揭示对称像这样物体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它是对称的。
那这些物体它们都是对称的。
(3)扩展认识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呢?(课件出示)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之间自由说,全班交流)2、操作,体会特征(1)从物体到图形的认识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电脑出示按天安门、飞机、奖杯、蝴蝶等实物画下来的图形)继续观察,这几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呢?任选一个图形,在小组内合作,尝试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它们是对称的呢?(学生操作,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交流反馈。
演示折纸过程:对折后两边是对称的板贴:对折师:那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把图形对折后发现了什么呢?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对称(一模一样)的。
师:那其他图形也是这样的吗?师加以补充:像这样,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一样(对称),称为完全重合。
板贴:完全重合师:为了使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请电脑老师来演示一下。
轴对称再认识一(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轴对称再认识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及相关术语; 2. 掌握轴对称的判断方法; 3. 熟练运用轴对称进行图形的对称; 4. 学会运用轴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轴对称的概念及相关术语;2.轴对称的判断方法;3.轴对称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运用轴对称进行图形的对称;2.实际问题的轴对称解决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PPT;2.学生:数学课本、作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说明轴对称的概念及相关术语,引导学生热情参与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大家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吗?比如,我们有一张图形,如果将其折叠,使折痕上下对齐,两侧完全重合,那么这张图形就有轴对称,这条折痕就是轴线,轴线两侧称为轴线对称图形。
”2. 学习(1)学习轴对称的判断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找出其轴对称的轴线,并判断其是否轴对称。
例如:如果以图形中的矩形边AB为轴线折叠,使矩形两侧重合,完全重合,说明该图形是对称的,它的轴线就是边AB。
(2)对称图形的制作让学生了解轴对称的具体运用方法,以制作对称图形为例,需要运用对称性将图形的一部分制成另一部分。
例如:以点A为对称中心,通过连接点A与图形中的其他点,可以制作出对称图形。
(3)实际问题解决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方法,掌握轴对称的运用方法。
例如:在城市中心广场上,反映着城市的形象,其中的雕塑更是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下面要在这个广场上制作一个特别的对称图案,如何用轴对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3. 巩固练习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轴对称的相关知识点,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4. 课堂小结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重温学习要点。
六、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教学补充并进行适当的评估。
七、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参与拓展延伸活动,例如通过绘制对称图形,来增加对轴对称的理解。
轴对称再认识(一)优秀教案

轴对称再认识(一)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2、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重难点: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准备:书附页的图形一、复习引入1、欣赏图片:脸谱,窗花.....师: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皆数学,看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其中蕴含哪些数学信息?(轴对称)师:我在三年级我们学过轴对称图形,对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生:两边完全重合,图形大小一样,形状一样...师:(我们对轴对称认识还比较模糊)这节课,我们将对轴对称图形进行再认识,为什么叫再认识呢?要认识什么呢?就从我们熟悉的图形开始.....二、新课(一)折一折,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回想,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在这些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下面是我们常见到的一些平面图形,请你动手折一折,哪些是平面图形?并且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得到它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展示绿点1中的8个图形)。
(小组交流2-3分钟)师:请一个同学来分享哪些是轴对称图形?(1,2,4,5,7,8)师:请同学人选一个来分享,你是怎么通过折一折来发现他是轴对称图形的?1号长方形:上下对折,左右对折,对折后发现上面两条边完全重合,下面两条边也完全重合。
(生重复)2号正方形:上下对折,左右对折,还可以沿对角线对折(解释对角线),两边完全重合。
师问:长方形沿对角线折叠,能完全重合吗?4号等腰梯形:强调折痕与上底和下底相交的点是中点,两边完全重合,重合这里强调上面下面两边重合,腰也重合。
7号等边三角形:图形强调顶点和底边的中点,腰完全重合,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条线是对称轴)。
(二)想一想: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生:不是师:你是怎么判断的?师:按照我们刚才的思路,先来想象一下这个平行四边形对折后,这个角会落在哪里?想一想(学生来比划一下),折一折(学生上台来展示).....PPT展示对折后的图形师:还有其他的折法吗?(上下对折,这个角又会落在哪里呢?)生想一想,手比划比划,折一折....PPT展示对折后的图形师:沿对角线对折呢?这个角又会落在哪里呢?生想一想,手比划比划,折一折....PPT展示对折后的图形师: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发现通过上下,左右对折,他都不能完全重合,所以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再认识(一)-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轴对称再认识(一)-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轴对称线的概念和相关术语2.能够自由地找出物体的轴对称线并进行绘制3.能够理解轴对称可以对称多边形、图形及数形问题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轴对称线的概念2.找出物体的轴对称线并进行绘制3.了解轴对称可以对称多边形、图形及数形问题教学难点1.能够准确找出图形的轴对称线,尤其是在不规则图形上2.能够理解轴对称可以对称多边形、图形及数形问题,进行实际应用三、教学内容及安排教学内容1.轴对称线的概念2.找出物体的轴对称线并进行绘制3.了解轴对称可以对称多边形、图形及数形问题教学安排第一课时1.引入轴对称线的概念,引导学生看周围的轴对称现象2.讲解轴对称对于多边形和图形的作用3.通过题目练习1,帮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基本概念第二课时1.复习轴对称的基本概念2.讲解如何找出物体的轴对称线,并进行绘制3.通过题目练习2,帮助学生熟练找出物体的轴对称线,并进行绘制第三课时1.讲解轴对称对于数形问题的作用2.通过题目练习3,帮助学生理解轴对称在数形问题上的实际应用第四课时1.总结轴对称的概念和应用2.综合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2.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轴对称现象,并记录下来四、教学方法1.讲解、演示、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学生合作、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五、教学设备及教材教学设备1.讲台、黑板、笔2.PPT教材1.《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六、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得分2.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作业考核得分3.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得分,反思和总结自己学习的不足七、教学反思1.更加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针对性地制定复习方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2.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将轴对称和现实问题相结合,更加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轴对称的实际应用。
《轴对称再认识》(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轴对称再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识别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难点:正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飞机、蝴蝶、五角星等,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2)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从而引出课题——《轴对称再认识》。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2)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就是将图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部分的直线。
(4)学生尝试画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 实践操作(1)教师出示一些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动手剪一剪,然后对折,观察对折后的图形。
(2)学生发现,对折后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它们是轴对称的。
(3)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些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哪些是轴对称的,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让学生尝试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来设计一些有趣的图案。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轴对称再认识》教学设计内容一等奖3篇

《轴对称再认识》教学设计内容6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三、教学准备方格纸、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昨天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预设: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探索新知1.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
教师:要想顺利的画出另外一半的图形,你有什么办法呢?根据是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预设:我们刚刚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画。
教师:很好,怎样来找点呢,所有的点都找吗?预设:不用,只要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出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描出的各个点即可。
教师:谁能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探究结果汇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预设: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确定对称轴,找出关键点,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然后点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应点,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师:你能简要概述一下上面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时的步骤吗?学生:确定对称轴后,一找关键点;二数出距离;三点对应点;四连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难点,在学生充分的讨论后,通过学生的实践来总结出方法,进行提炼,学生记忆的会更深刻。
《轴对称再认识》教学设计内容7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的例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2.1轴对称再认识(一)(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2.1 轴对称再认识(一)(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创造轴对称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轴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 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和创造。
教学难点:1. 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和创造。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和模型。
2. 学生准备纸和剪刀。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 教师出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对称轴。
3.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以是任意方向。
三、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巩固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对称轴。
2. 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对称轴。
五、拓展1. 教师出示一些复杂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对称轴。
2. 学生讨论如何找出复杂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六、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会了识别和创造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练习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会了识别和创造轴对称图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以是任意方向,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观念。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以是任意方向详细补充和说明: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以是任意方向,这是轴对称图形的一个重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对称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凤鸣小学连玉仙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2、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主动参与画图形的活动中,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拿一张白纸)同学们,我们用一张白纸可以做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动手试一试。
生:折出很多基本图形。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等。
)
师引发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是轴对称图形吗?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再认识一首先大家要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在折基本图形的活动中重新深入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2、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折一折
用课前在附页中剪下来的基本图形折一折,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
(动手实践,体会特征)生汇报: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菱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为什么呢?(请学生上黑板把每一种图形在投影下展示折的过程、说出是轴对称图形的原因)引导学生说出:因为这些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2、辩一辩: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们同意淘气和笑笑谁的观点?(生亲自动手折一折,看一看、辩一辩。
)
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有的说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说不是轴对称图形。
因为学生有的懒得折,凭自己的直观感觉判断,这时出示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对折的过程,强调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它的对称轴。
老师和学生一起小结:如何判断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师强调:轴对称图形是一条直线。
)
3、尝试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认真完成课本21页表格,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实践来找一找图形的对称轴。
(小组合作完成)
三、展示点拨,交流提升。
师:我们先交流画等腰梯形的对称轴。
生1:先用对折的方式找到对称轴,再用直尺画出这条对称轴。
生2::我们是直接观察方格图找到对称轴的。
:等腰梯形的两腰是一样长的。
上底有4格正好可以分成左右各2格。
下底有8格,刚好可以分成左右各4格。
这样我们可以在上底和下底的中间画出它的对称轴。
这样,对称轴的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方格,这两边的方格沿这条对称轴是可以完全重合的。
师看来:我们不但用对折的方法来找对称轴,还可以借助方格图来找对称轴。
那我们如果遇到图形无法对折时该如何画对称轴呢?请看多媒体课件演示方法。
先找一组对称点并连接,再画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简评:首先用对折的方法研究怎样找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画出对称轴,再过渡到没法对折,要先通过观察方格图来找对称轴的这种情况。
这样由浅入深,从特殊到一般,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画对称轴的方法。
)
四、达标检测,分层训练。
1、课本22页第1题。
2、第2题。
3、思考:圆是轴对称图形吗?他有几条对称轴?
五、总结提升,反思评价(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