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负担的人生——《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

合集下载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600字相关作文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600字相关作文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600字相关作文一个人的画像是否可以反应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当画家在画像中投入太多自己的情感,或许它就能反映出一个人人体之外的东西。

道林·格雷在看见画像的第一眼,便爱上了自己的美貌,任何事物也无法摧残它,就连时间这只砂轮也无法磨掉它的光辉。

因此,他割开了自己的灵魂,使自己成为了萨梯,砍断了内在与外在的联系。

他的外貌永远都是那个“英俊王子”,但是这幅用爱灌注而成的画像,却向我们揭示了真正的道林——一个逐渐堕落成撒旦的人,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美能永恒吗,我想不能,真正拥有永恒的美的物品,是没有生命的,美是宝贵的,但总是易逝。

因为美,所以道林总是处于社交的中心,才会遇见亨利。

但是,一切的灾难从他遇见亨利勋爵开始。

亨利的奇巧论辩使得道林惊呼“没有人比你更懂我,哈利”。

可以说,亨利勋爵是道林对于美、对于欲望的导师,在他的启发之下,道林·格雷认识了自己。

亨利如同一朵玫瑰,而道林则是一个被刺破了手,却仍然爱着它的天真的孩子,殊不知自己在逐渐沦陷。

亨利的言行,使道林逐渐在罪恶之路上越走越远,迷失自我,空有一副失去灵魂的精致皮囊。

当道林幡然醒悟并打算悔过自新之时,他揭开遮着画布的遮尸布,决定毁灭那个纠缠自己几近一生的画像——为了得到自由。

若是没有这畸形人生的束缚,他将重获新生。

事实上,刺向画像的道林·格雷,杀死了自己。

这画像,是道林的过去,无论如何拯救也改变不了的。

这也是他的心,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他让它失去光彩,代替他承受一切痛苦与折磨。

这把刺向画像的刀子,实际上,刺穿了道林的灵魂。

全文以欲望为始,以毁灭为终,印证了“天堂和地狱,都在我们自己身上”。

正是欲望毁灭了道林,他内心中永远也填不满的沟壑,加快了其自身毁灭的速度。

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500字

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500字

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500字:
第一次看小说有很是期待很是想继续看的感觉,每每公交车快到站的时候总感觉很挂心后面的内容,那种感觉就像我们追电视剧的时候,看到精彩部分就没了需要等最新更新一样。

为自己看书能有这样的感觉而高兴,不知道文章的什么魔力深深的吸引着我。

很好奇到底多美的外表会让这么多人所喜而独爱之,难道真有百看不厌的面孔;难道唯美面孔下的丑陋灵魂真的可以遮掩到无论是从外表还是言谈举止都感受不到或者都看不出来的程度,还是说他们不愿看出来而独爱这美貌?
好奇女演员的弟弟是怎么死的,这里我百思不得其解,看了一些百度点评说是因道林的忏悔而死的,我还是无解,不太同意这个观点。

虽然我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就是感觉不对味,好吧,这里就当我在耍流氓吧。

还好奇为啥亨利完全不受道林的影响,无论是外貌还是精神方面,虽然亨利是怂恿道林各种坏变的起因,但是我觉得亨利这个角色像是那种光说不会去做的人,虽然不知道他是有束缚不敢去做还是本身就是那种说说而已不用为之的人。

最后,当道林把画家杀死的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有种接受不了的感觉。

那一刻真的很心疼画家,以至于后面道林为亨利勋爵弹琴的时候,他两起了些冲突,让我一度有点以为他对亨利也起了杀心。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

人生画笔的颜色——读《道林格雷的画像》有感如果说《夜莺与玫瑰》是歌颂了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骄傲,《巨人的花园》代表救赎和重生,这本亦由王尔德撰写的《道林·格雷的画像》就充满了黑暗和阴郁的色彩。

小时候的我只读懂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单纯地把亨利勋爵归于丑恶的反派,把道林格雷看作被蛊惑而堕入深渊的可怜人。

可当成年之后我又回头看这本给我留下一点心理阴影的书,我却想到了“美”这个概念对整本书的意义所在。

从最最浅显的角度讲,美分为“心灵美”和“外表美”,书中的格雷以永驻青春为代价,渐渐失去了纯真善良的自我,而他的灵魂也因此变得肮脏丑陋,与他的外表大相径庭。

面对逐渐迷失的自己,他曾有过恐惧疑虑,可他却被勋爵轻易洗脑。

即使有画家朋友的劝告,他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被恶魔困住的命运。

这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少年误入歧途的故事,可是把美这个概念加入其中,这一切就显得很微妙。

问一个简单的问题,故事中谁在追求美?答案是所有人。

画家巴兹尔贪图格雷的青春和纯真,被美驱使着在画像中留下灵魂;亨利勋爵追求永不消逝的青春之美,间接使格雷放弃了自我;格雷自己,因为害怕美丽的面容被夺走,疯狂地掩盖出卖灵魂的事实,甚至干出杀人的勾当。

王尔德则像画之外美的操控者,他的童话看上去美好,尝起来却总是有一股刺痛的感觉,而他本人对于道林格雷这个角色的矛盾观点,即使在描述杀人、吸食药物这种场景时也没有停止过的华丽而冷漠的描写,更是暴露了王尔德对残酷美的一种病态的追求。

有人曾考据过,王尔德本人也像是巴兹尔和亨利勋爵的一种混合体,他既钟爱真善美,又有想要毁掉一切的淡漠感,他既唆使人堕入深渊,又似乎渴望着他人重回光明,而正是这种矛盾感和撕裂感,给了整个故事一种悲剧性的张力。

王尔德曾说,巴兹尔·霍华德是我心中的我;亨利勋爵是世人眼里的我;道林是我想要——也许,在别的时代——成为的我。

巴兹尔的形象,看似是正直、无暇的,说的复杂一点,他是“美的殉道者”。

道林格雷的读后感

道林格雷的读后感

道林格雷的读后感先说说道林这小子吧。

一开始,他就像是个单纯的小绵羊,长得那叫一个美啊,美到让画家霍尔沃德对他着迷,也让亨利勋爵这个满脑子奇奇怪怪想法的家伙盯上了。

道林呢,本来是个纯洁无邪的少年,可经不住亨利勋爵那一套套关于青春、美貌和享乐的歪理邪说的狂轰滥炸。

亨利勋爵就像是个邪恶的“思想推销员”,把那些放纵、自私的观念一股脑儿地塞进道林的脑袋里。

道林这单纯的家伙啊,就这么被带偏了,开始走上了一条追求极致享乐的不归路。

那幅画像可就更邪门了。

本来就是霍尔沃德对道林的爱的一种体现,结果呢,却成了道林灵魂的“照妖镜”。

道林在外面各种浪,各种堕落,可他的脸却始终保持着年轻美貌,而画像却一点点变得丑恶不堪。

这就好比道林把自己所有的坏东西都一股脑儿地丢给了画像,自己装无辜地继续在外面花天酒地。

每次想到这儿,我就觉得这画像像是个无辜的“垃圾桶”,专门接收道林不要的“灵魂垃圾”。

道林的爱情也是一团糟。

他对西比尔的感情,那简直就是一场闹剧。

刚开始的时候,他觉得西比尔是舞台上的仙女,美若天仙,爱得死去活来。

可一旦西比尔的表演失了水准,他就像扔破抹布一样把人家给甩了。

他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他所谓的爱不过是对美貌和新鲜刺激的追逐。

可怜的西比尔,就这么成了道林堕落路上的牺牲品。

在书里,王尔德描写的那些社交场景啊,就像是一幅幅色彩斑斓却又透着腐朽气息的画卷。

那些贵族们整天无所事事,就知道在舞会上、晚宴上互相攀比、说些尖酸刻薄的话,背后搞些阴谋诡计。

他们就像是一群华丽的寄生虫,依附在社会的表面,吸食着虚荣和享乐的养分。

到道林看到那幅已经变得极度丑恶的画像,终于受不了了。

他想毁掉画像,结果却把自己给弄死了。

这就像是一种报应,他以为可以逃脱灵魂的审判,却最终还是被自己的恶行给吞噬了。

读完这本书,我就觉得王尔德真是个天才,他用这么一个奇幻又有点恐怖的故事,把人性中的虚荣、自私、贪婪都给扒了出来。

我们每个人心里可能都有道林的影子,都有对美好的向往,可要是像道林那样,为了追求外在的东西而抛弃了自己的灵魂,那最后肯定是没有好下场的。

奥斯卡王尔德作品集读后感

奥斯卡王尔德作品集读后感

奥斯卡王尔德作品集读后感在阅读奥斯卡王尔德的作品集后,我对这位伟大作家的才华和智慧深感敬佩。

他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人性的各种层面,并探讨了许多深刻的道德和社会问题。

以下是我对他的作品集的一些个人感悟。

首先,奥斯卡王尔德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是《道林·格雷的画像》。

通过这个故事,王尔德巧妙地将人的欲望和道德之间的矛盾展现出来。

主人公道林·格雷用自己的肉体与灵魂交换,让画像代替自己承担年老和罪恶的生活。

这个悲剧性的故事引发了我对与欲望与责任之间的冲突的深思。

我们是否应该将欲望放之不问,还是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呢?这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使我对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奥斯卡王尔德的作品也以幽默和讽刺闻名。

他的戏剧作品《厄尔麦斯頓夫人的扇子》就是一个充满笑料的喜剧。

这部作品用夸张的形式展现了上流社会道德的虚伪和虚荣。

通过对社会习俗的讽刺,王尔德揭示了人们经常追求表面上的虚荣,而忽视了内心的真正需要。

这个观点让我不禁反思,我们是否应该追求社会的赞赏,还是要更加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和价值观。

此外,奥斯卡王尔德的作品也关注了女性和性别等议题。

他的剧作《雍容华贵女士的扇子》以及小说《达利安·格雷的圣事》均探讨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压抑。

通过这些作品,王尔德表达了对性别不平等的关注,并呼吁社会改变对女性的偏见和限制。

这使我对性别平等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引发了我对社会公正的思考。

综上所述,读完奥斯卡王尔德的作品集后,我对这位作家的才华和见解深感敬佩。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幽默的讽刺,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同时关注了道德、社会和性别等议题。

这些作品让我不仅在审美上得到了享受,还让我对人性以及社会的种种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我相信,奥斯卡王尔德的作品将在人们心中留下深远的印象,并继续激发人们对于这些重要主题的关注和思考。

道林格雷的画像电影观后感

道林格雷的画像电影观后感

道林格雷的画像电影观后感电影《道林·格雷的画像》是一部根据奥斯卡·王尔德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作品。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伦敦,以主角道林·格雷为中心展开。

影片以独特的双重人格为线索,探讨了道德、美与堕落的关系。

影片的开篇,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英俊的道林,通过互动的方式揭示了他的个性和天赋。

而在他的一幅画像中,他的形象始终保持年轻美丽,而年岁和罪孽则在画像身上留下痕迹。

影片的叙事方式独具匠心。

导演通过细腻的画面描绘,将观众带入了19世纪的英伦社会。

场景的布置和服装的选取,都充满了维多利亚时代的风雅和奢华。

同时,音乐的运用也极具亮点,经典的音乐旋律为影片增添了更多情感表达。

影片的剧情引人入胜,情节错综复杂,展示了主角道林·格雷的心路历程。

一开始道林是一个迷人而自恋的年轻人,但在与画家巴伦厄姆相遇之后,一系列的转变开始发生。

巴伦厄姆的绘画技巧和对人性的洞察力,启发了道林对美与艺术的追求,也让他不禁对自己的青春和美貌感到恐惧和焦虑。

于是道林提出一个愿望,希望自己的画像能够代替自己变老与腐化。

这个愿望的实现给道林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与享受。

他拥有了无尽的财富,追求了无数的女人和无数个彩色的人生。

年岁并未对他造成任何伤害,而他的画像则变得越来越丑陋,腐朽和邪恶。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林的内心逐渐被罪孽和堕落所吞噬。

电影通过对道林酒神的描绘,阐述了罪恶的力量。

酒神是一个代表着堕落和放纵的形象,他一方面吸引着道林,一方面又让他陷入了堕落的深渊。

酒神的存在,使得道林逐渐沉迷于肉欲和享乐的境地,甚至不顾他人的伤害。

影片中对于美与道德的辩证关系的讨论也非常引人深思。

道林通过令人惊艳的外貌吸引众人,但隐藏在美丽后面的是他罪恶的内心。

这种美丽的背后是否掩盖了一种无尽的黑暗?影片给予了观众许多的思考空间。

影片的结局令人震撼,道林最终感到内心的无尽黑暗与孤独,回到了画像的面前。

在深夜的回归中,他恳求画像为自己承担一切罪恶,而他则选择自己的死亡。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道林·格雷的画像》是奥斯卡·王尔德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道林·格雷因为自己的美貌而迷恋自己的画像,最终导致自己的堕落和毁灭的故事。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对人性的揭示而闻名,道林·格雷的画像也成为了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经典形象。

在这部小说中,道林·格雷是一个富有、英俊、受人喜爱的青年,他的美貌和无忧无虑的生活让他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当他看到自己的画像时,他被自己的美貌所吸引,开始迷恋自己的画像。

他希望自己永远保持年轻和美丽,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灵魂来换取这种美丽。

于是,他的愿望得到了实现,他的画像变得越来越年轻和美丽,而他自己却逐渐变得堕落和丑陋。

道林·格雷的画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它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

道林·格雷因为对自己美貌的迷恋而放弃了自己的灵魂,这种贪婪和自私最终导致了他的毁灭。

这让我深思,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是如此可怕,它们可以让一个本来善良的人堕落到无法自拔的地步。

其次,道林·格雷的画像也让我思考了美丽和年轻的意义。

道林·格雷迷恋自己的美貌,希望自己永远保持年轻和美丽,但最终这种迷恋却让他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这让我明白,美丽和年轻并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善良和真诚。

一个人如果只追求外在的美丽而忽视内心的修养,最终只会陷入空虚和绝望之中。

最后,道林·格雷的画像也让我思考了命运和自由意志的关系。

道林·格雷似乎是被自己的命运所束缚,他无法摆脱自己的迷恋和贪婪,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毁灭。

这让我想起了人生中的种种选择和抉择,我们是否能够摆脱命运的束缚,用自己的自由意志来决定自己的人生?亦或是命运已经注定了一切,我们只能顺应命运的安排?总的来说,《道林·格雷的画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道林·格雷这一形象,小说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思考了美丽和年轻的意义,以及命运和自由意志的关系。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中文名:《道林·格雷的画像》英文名:《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作者:王尔德(Oscar Wilde)这是王尔德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了主人公道林拥有极聚俊美的外貌且心地善良,激起了画家贝尔的创作灵感并为道林创作了一幅画像。

道林受到画家朋友的怂恿且通过画家的画像了解到自己的惊人之美,于是在画像面前许下心愿拿自己的灵魂跟永保美貌作为交换。

没想到随口说说的意愿却成了真,当女演员因他而死的时候,画像发生了变化。

事后道林并没有克制自己反而更加堕落,而画像也日变丑陋。

然而道林把这一现象告诉担心他的画家时,道林却杀死了画家,并拉着朋友做帮凶,朋友因被迫卷入而后自杀。

然而女演员的弟弟为寻仇也死了,后来道林悔悟,觉得留着画像已没了意义,然后在毁掉画像的那瞬间,自己也死了,并且他的面容变得与丑陋的画像一样,然而画像却恢复了原来的美。

我觉得有必要再去看下英文版的,中文版的我是在kindle上买的电子书,居然会有其他的书,搞得我都不知道是不是结局。

所以看完那天就广罗找人确认结局。

各种不相信结局就这样了,还没反应过来就突然的戛然而止了。

读感第一次看小说有很是期待很是想继续看的感觉,每每公交车快到站的时候总感觉很挂心后面的内容,那种感觉就像我们追电视剧的时候,看到精彩部分就没了需要等最新更新一样。

为自己看书能有这样的感觉而高兴,不知道文章的什么魔力深深的吸引着我。

很好奇到底多美的外表会让这么多人所喜而独爱之,难道真有百看不厌的面孔;难道唯美面孔下的丑陋灵魂真的可以遮掩到无论是从外表还是言谈举止都感受不到或者都看不出来的程度,还是说他们不愿看出来而独爱这美貌?好奇女演员的弟弟是怎么死的,这里我百思不得其解,看了一些百度点评说是因道林的忏悔而死的,我还是无解,不太同意这个观点。

虽然我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就是感觉不对味,好吧,这里就当我在耍流氓吧。

还好奇为啥亨利完全不受道林的影响,无论是外貌还是精神方面,虽然亨利是怂恿道林各种坏变的起因,但是我觉得亨利这个角色像是那种光说不会去做的人,虽然不知道他是有束缚不敢去做还是本身就是那种说说而已不用为之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负担的人生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
有青春,有美貌,有财富,有地位,王尔德笔下的道林.格雷可以说是集世人追求之大全。

但当这一切成为永恒,让你不付出任何代价就纵情人生,结果会怎么样?
天生漂亮异常的道林.格雷因见了画家霍华德给他画的和真人一样大的肖像,发现了自己惊人的美,又听信了亨利.华顿勋爵的吹嘘,开始为自己韶华易逝、美貌难久感到痛苦,表示希望那幅肖像能代替自己承担岁月和心灵的负担,而让他自己永远保持青春貌美。

他的这个想入非非的愿望后来却莫名其妙地实现了。

一天晚上他粗暴地对待了他所爱的女演员西比尔.苇恩,回到家里,发现那肖像上出现了残忍的表情。

原来那肖像已开始随着道林.格雷心灵的变化而变化了。

从此道林.格雷放纵地享受人生,岁月从未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而那幅肖像却渐渐的从纯真甜美的少年转变为残忍、阴险、丑陋、淫欲过度的老人,甚至手中沾血的刽子手。

最终,受不了直面灵魂的煎熬,道林.格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道林.格雷的一生中,万事尽善尽美,甚至连不可能的青春永驻都实现了。

尽管如此,“幸福”这个词却和他无缘。

他在尽情享受美貌给他带来的奢华生活的同时,只能通过吸食毒品、嫖妓、和流氓地痞为伍来麻痹他日渐腐蚀的灵魂。

当一个人的外貌和他的灵魂有了巨大的反差,并且这种反差通过镜子和昔日的肖像真实地呈现在他自己眼前的时候,这个对美十分看重的人为真实的自己的极度丑陋而痛
不欲生,而又无法抵制这种没有负担的挥霍青春、纵欲无度的生活。

他一方面在世人面前展现独一无二的永不衰老的美貌,一方面对自己的心灵肖像高楼重锁,深恐被世人发现。

在他抛弃了比尔.苇恩这个纯真的姑娘的同时,他永远丧失了享受爱情的甜蜜的权力;在他腐蚀直至以此威胁朋友艾伦·坎贝尔为其谋杀消灭罪证的同时,他已经走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在他亲手杀害了一手缔造了他的永恒美貌的画家霍华德的同时,他也将自己的生命逼入了尽头。

最终,他以其真实的丑陋衰老的面目死去,而画像又回归了原貌,记录着曾经像鲜花一样纯真的少年的美丽。

是画像杀了他,还是他承受不住心灵的拷问而自杀,作者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定论。

但这又有何区别呢?正是其灵魂的堕落成了他永不能放下的负担,虽然美貌依旧,青春常在,但灵魂已经是千疮百孔,病入膏肓了。

时间是公正的,他不会遗漏掉你的任何痕迹,与我们不同的仅仅是,时间将印记刻在他的灵魂上,而不是脸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