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材多用”示例
作文材料一材多用

材料:“唐太宗食蝗虫”
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 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 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 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 ‚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选自《贞观政要》
示例一:“忘记和铭记”(全国卷作文试题)
《贞观政要》中有记载,唐太宗视察庄稼的 长势,却看到蝗虫带来的灾害。太宗遂向上苍祈 求,希望将百姓面临的灾难移到自己身上,要用 自己的生命安全换取百姓的安居乐业。太宗忘记 了自身的安危,一心铭记着百姓的哀乐。在这种 ‚忘记和铭记‛之间,唐朝日益兴盛,太宗终成 一代明君。
示例四:以“心中荷花”为话题
“文革‛期间,著名作家沈从文陷入了非人的境地。 他不仅遭到无数次的批斗,每天还要负责打扫历史博物 馆的女厕所。后来,他又被下放到多雨泥泞的湖北咸宁 接受劳动改造。一代文学巨匠饱受被践踏的痛楚,其身 心的凄苦可想而知。可沈从文在给他的表侄画家黄永玉 写信时居然说:‚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着荷花的 芳香,令人以为多雨泥泞的咸宁是可游的人间仙境了。 脚下虽多雨泥泞,眼前却荷花正好。说这话时,沈从文 心中一定荷花开遍了。 无论面临着怎样的困境,遭受着怎样的磨难,请让 心田永远盛开绚丽的花朵,让灵魂的舞蹈如花之绰约, 满载着花的芬芳。
示例二:“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高考全 国卷作文试题)
《贞观政要》中有记载:‚太宗入苑视禾,见 蝗虫,掇数枚而咒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 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遂吞之。‛李 世民乃是一代封建君主,肯于吞噬蝗虫确是出人意 料,似乎令人不可思议。但这看似出人意料的举动 细细想来却又在情理之中。作为一国之君,李世民 不但非常清楚粮食与百姓、人民与国家的密切联系, 更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而这样贤 明的君主成就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更在情 理之中。只此一事便可看出,大唐之兴实属必然。
一材多用作文素材及范文

一材多用作文素材及范文一、作文素材:苏轼的一生。
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大文豪,他的一生可谓是波澜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
苏轼为人耿直,他不懂得官场中的圆滑世故,这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乌台诗案”就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他因为诗文中被政敌曲解为讽刺新法等莫须有的罪名,被捕入狱。
这一事件几乎要了他的命,但他在狱中依然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
据说他还在狱中给弟弟苏辙写了诗,其中那句“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既有对生死的坦然,又有对兄弟的深情。
苏轼的一生多次被贬,后来又到了岭南。
岭南在当时是偏远之地,条件十分艰苦。
可是苏轼却能发现岭南的美好,他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把岭南的荔枝当作是上天对他的馈赠。
这种在逆境中依然能看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心态,实在是难能可贵。
二、适用主题及范文。
(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一生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
他曾经是朝廷上备受瞩目的新星,可转眼间就成了阶下囚,然后又被贬到一个又一个偏远的地方。
要是换做一般人啊,早就被这些打击给击垮了。
但是苏轼呢?他就像是一颗怎么也压不弯的翠竹。
在黄州的时候,他穷得叮当响,还得自己种地养活自己。
可他一点也不哀怨,反而悠哉游哉地给自己取了个“东坡居士”的名号。
他泛舟在赤壁之下,对着那滔滔江水和皎洁明月,思考着宇宙和人生的大道理。
他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你看,他把人生的坎坷看作是那瞬息万变的东西,而自己内心的豁达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
这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比如考试没考好,工作不顺利,如果能像苏轼这样,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把这些当成是暂时的,而我们内心积极向上的态度是一直存在的,那还有什么可烦恼的呢?到了岭南,那可是个当时被认为是鸟不拉屎的地方。
可苏轼呢,他看到荔枝就高兴得不得了,还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就像是一个在沙漠里还能找到绿洲的旅行者,总是能在逆境中发现生活的乐趣。
一材多用作文素材及范文

一材多用作文素材及范文一、素材:苏轼的一生。
(一)素材内容。
苏轼,北宋时期的大文豪。
他的一生可谓是波澜起伏。
苏轼年少成名,才华横溢,二十一岁就考中进士,文章得到欧阳修等文坛大家的赏识。
他初入仕途,心怀壮志,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的讨论。
但他对变法中的一些激进举措提出异议,结果遭到新党排挤,被贬到黄州。
后来,旧党执政,苏轼被召回京城。
可是他又不满旧党全盘否定新党的做法,再次被贬到岭南的惠州。
在惠州,他依然能苦中作乐,“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句诗就体现了他随遇而安的心态。
他被流放到儋州(今海南),在那个偏远之地,他还致力于文化教育,培养出了不少当地的学子。
(二)适用主题及范文示例。
1. 主题:乐观豁达。
苏轼的一生就像一场跌宕起伏的戏剧。
从朝堂之上的意气风发,到被贬黄州、惠州、儋州的坎坷流离。
换做一般人,可能早就被这接二连三的打击给击垮了。
但是苏轼呢?他就像一个不倒翁。
到了岭南,那地方在当时可是很偏远落后的,他却能因为有荔枝吃就说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的话。
就好像他不是被流放到那里受苦的,而是去度假享受美食的。
苏轼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就能在风雨中找到彩虹。
他就像一盏明灯,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感觉自己快被黑暗吞噬的时候,只要想想他的故事,就会觉得有了希望和力量。
2. 主题:坚守自我。
苏轼就像是一棵屹立在北宋官场的松树,不管风雨如何吹打,他始终坚守自己的本心。
他刚进入仕途的时候,王安石变法搞得轰轰烈烈。
新党那是风头无两,很多人都跟着潮流走,不管变法是好是坏,先站对队伍再说。
可苏轼不一样,他有自己的思考。
他看到变法中的一些弊端,就大胆地提出来。
他才不管什么新党旧党呢,他只在乎真理,在乎老百姓的利益。
结果呢,他就被新党当成眼中钉、肉中刺,被贬到黄州去了。
后来旧党上台,按说他该高兴了吧,毕竟旧党把他召回京城了。
可是他又和旧党杠上了,因为旧党把新党的政策全盘否定,他觉得这样也不对啊。
语文作文中一材多用的方法

语文作文中一材多用的方法那天,阳光灿烂,小鸟在树上唱歌,真的是个完美的日子。
我跟小明约好一起去公园玩,结果一件超级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哇,小明,你看那边有个大树!”我指着公园那棵高大的榕树喊道。
“真的耶,这棵树好大,好高啊!”小明眼睛都亮了起来。
“嘿,我们来爬树吧!”我兴奋地提议。
“爬树?哇,我从来没爬过!”小明的声音里充满了期待。
我们像两只小猴子一样,一边欢呼一边爬上了树。
树干粗壮,枝叶茂密,我们爬得高高的,像是站在了一个巨大的绿色台上。
我俯瞰着地面,感觉自己就像个小小的国王一样。
“哇,真的是好高啊!”我感叹道。
“小心点,不要掉下去!”小明小心翼翼地提醒我。
正当我们沉浸在树上的乐趣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小明,你说,这棵树除了当我们玩耍的地方,它还有别的用处吗?”“别的用处?”小明一脸困惑地问。
“对啊,比如说,它可以给小鸟们提供家、遮风挡雨,还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呢!”我认真地说道。
“哇,这么厉害!树真是太棒了!”小明惊讶得大叫。
就在这时,树下传来了小猫的叫声。
我俯身一看,原来是一只小猫在树下打滚,似乎在等我们下去。
“小猫也喜欢这棵树!”我笑着说。
“对呀,它一定觉得这棵树很舒服!”小明也笑了起来。
我们决定下来和小猫一起玩。
爬树的时候,我不小心把一只小树枝扔到了地上,小猫看到后,立刻跑过去扑腾扑腾地玩了起来,真是好玩极了!“这树枝好像也能变成小猫的玩具呢!”我感慨道。
“没错,真是太神奇了!”小明点头同意。
后来,我们找到了一片草地,决定在那儿野餐。
我们把带来的三明治和水果摆放好,然后躺在草地上,享受美味的食物。
那片草地也是大自然的宝藏,它柔软的草坪像是给我们铺了一张绿色的大床。
“草地真舒服!”我闭上眼睛,享受着。
“小猫也躺下来了,它一定也觉得很舒服!”小明看着小猫,满脸笑容。
吃完东西,我们玩了好多游戏:捉迷藏、踢足球、放风筝……每一种游戏都让我们觉得很有趣。
玩累了,我们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满足。
作文材料要学会一材多用

作文材料要学会一材多用同一则材料,古今中外无数人都在文章中写过,但每个人写的都不一样。
这是因为,一则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角度不同,证明的道理也就自然不同。
例如“司马迁写《史记》”,有人以此证明恒心的重要性,有人拿它论述“逆境使人奋进”,也有人说,对事业的专注是医治痛苦的良方。
真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例:东汉时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他的书房零乱不堪。
有一次他的老师来到他的书房,看到地上到处是垃圾,就指责陈蕃。
陈蕃却振振有辞地说:“大丈夫当扫除天下,何必扫一屋?”他的老师也回了他一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1、可用来写大与小的关系的作文(陈蕃有“扫除天下”的大志向,但他忽略了大志向是需要从像“扫一屋”这样的小事情中体现出来的。
)2、可用来写言与行的关系的作文(陈蕃的错误就在于他只是把“扫除天下”的志向挂在口头上,却不能落实到“扫一屋”这样的具体行动中,他的“言”和“行”是相矛盾的。
)3、可用来写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的作文(陈蕃的错误就在于他只是将自己的远大理想束之高阁,却没有在现实的生活中具体体现出来。
)材料一:齐白石买白菜一个中年菜贩推了一车白菜在叫卖。
齐白石问:“一车菜要多少钱?”菜贩说:“十元钱。
”齐白石说:“我给你画一幅白菜,换你一车白菜,怎么样?”菜贩不知道齐白石一幅画的价值,很不高兴地说:“你这个老头儿真没道理,要拿你的假白菜换我的真白菜!”又一天早晨,齐白石提着菜篮子去买菜。
市场上,他看到一个小伙子的白菜又大又鲜,就问多少钱一棵。
小伙子正要答话,认出来者正是自己崇拜的画家齐白石,就笑着要他用画换菜。
齐白石愉快地答应了。
结果两人皆大欢喜成交了这笔生意,并成为忘年交。
(1)从菜商的角度:A.只有提高文化素质才能正确认识世界;B.做人应该实实在在。
(2)从齐白石的角度:A.待人接物要看对象;B.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对的。
(3)从菜商与齐白石两者的角度:A.艺术家要走向普通人中去,艺术家不考虑大众水平,必然“曲高和寡”;B.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
作文素材一材多用案例全红婵

作文素材一材多用案例全红婵一、励志奋斗篇。
全红婵,这个名字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突然照亮了跳水界的天空。
她就像从普通世界里突然蹦出的小英雄。
你想啊,她出身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家里条件很一般,这就像很多平凡的我们起步的环境一样,没有什么特殊的背景,没有什么强大的靠山。
但是呢,全红婵却有着大大的梦想。
她每天的训练那叫一个刻苦啊。
就好比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在花丛中穿梭采蜜,她在训练场上也是一刻不停歇。
据说她一天要跳很多次水,那跳板都被她踩得估计都想“喊累”了。
每一次起跳、每一次入水,她都当作是比赛一样认真对待。
正是这种日复一日的努力,才让她在赛场上像一个跳水精灵一样,以完美的动作征服了裁判和观众。
这告诉我们啊,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有梦想,肯奋斗,就能像全红婵一样,跳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二、压力应对篇。
全红婵小小年纪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你想啊,在东京奥运会的时候,她才14岁,这要是一般的孩子,还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呢。
可是她呢,却要站在世界最大的体育舞台上。
那压力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下来。
但是全红婵可没有被压力给压垮。
她在赛场上就像一个小勇士,把压力都转化成了动力。
她站在跳台上的时候,眼神里没有一丝慌乱,只有坚定。
她心里可能就想着自己平时怎么训练的,就按照训练的来就好了。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考试的压力、工作的压力。
全红婵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那就是不要害怕压力,要学会正视它,把它当成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垫脚石。
三、专注坚持篇。
全红婵在跳水的时候,那专注度简直绝了。
她就像一个只看得见跳水目标的小机器人,但又是充满感情和活力的。
当她站在跳台上的时候,周围的一切都好像与她无关了。
观众的欢呼声、闪光灯,她都像是自动屏蔽了一样。
她心里只想着自己的动作要领,怎么起跳,怎么在空中旋转,怎么完美入水。
而且她这种专注可不是一时的,是长期坚持下来的。
她从开始接触跳水到在奥运会上夺冠,一直都是这么专注。
一材多用作文素材及范文

一材多用作文素材及范文
阳光照进学校,真的美得像幅画,金黄的叶子在风里跳舞,感
觉整个秋天都藏在这里面了。
每次走在这,心里就特别踏实,觉得
学习都变得有意思了。
篮球场上热血沸腾啊!那帮小伙子一个个跳得老高,投篮姿势
帅得不行。
看比赛就是爽,赢不赢的都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那份
对篮球的热爱和团队精神。
晚上的城市就是不一样,霓虹灯一闪一闪的,小吃摊上的香味
儿直往鼻子里钻。
晚上出来逛逛,真的挺放松的,啥烦恼都没有了,就享受这美好的夜晚吧。
读书真的很有用,能学到好多东西。
每本书都像是个新世界,
让人眼界大开。
多看书,心里就有底了,人生路也能走得更稳。
朋友这东西,真的是越老越有味儿。
有时候遇到困难,有个朋
友在旁边陪着,感觉啥都不怕了。
他们就是那种能在你需要时伸出
援手的人,真的挺难得的。
说到音乐,那可是我的最爱!有时候心情不好,听首喜欢的歌,啥烦恼都忘了。
音乐真的是个好东西,能治愈心灵,还能激发人的
创造力呢。
作文范文素材一材多用二则作文范文素材壹图壹材

作文范文素材一材多用二则作文范文素材壹图壹材【素材一】小鲨鱼觅食深海里,一条小鲨鱼长大了,开始和妈妈学习觅食,它逐渐学会了捕食。
妈妈对它说:“孩子,你长大了,应该离开我去独自生活。
”鲨鱼是海底的王者,几乎没有任何生物能伤害到它们,所以妈妈虽然不在小鲨鱼的身边,但还是很放心。
它相信,儿子凭借优秀的捕食本领,一定能生活得很好。
几个月后,鲨鱼妈妈在一个小海沟里见到了小鲨鱼,它被儿子吓了一跳。
小鲨鱼所在的海沟食物很丰富,它是被鱼群吸引到这里的。
小鲨鱼在这里应该变得很强壮,可是它看上去好像营养不良,很疲惫。
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鲨鱼妈妈想。
它正要过去问时,看见一群大马哈鱼游了过来,而小鲨鱼也来了精神,准备捕食。
小鲨鱼隐蔽起来,等着马哈鱼游进自己能够攻击到的范围。
一条马哈鱼已经游到了小鲨鱼的嘴边,但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
鲨鱼妈妈想,只要儿子一闭嘴就可以美餐一顿了。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儿子连动也没动。
两条,三条,四条。
越来越多的马哈鱼游近了,可是小鲨鱼还是没有动。
看着远处剩下不多的马哈鱼,小鲨鱼急躁起来,凶狠地扑了过去,可是距离太远,马哈鱼轻松地摆脱了追击。
鲨鱼妈妈追上小鲨鱼问:“为什么不在马哈鱼在你嘴边的时候吃掉它们”小鲨鱼说:“妈妈。
你难道没有看到,我也许能得到更多。
”【多棱镜】1、贪婪是人生的悲剧小鲨鱼为什么不能吃到游到嘴边的马哈鱼主要是因为贪婪。
它想吃到更多的马哈鱼,所以,对已到嘴边的一两条根本看不上眼。
这样就造成了它什么也吃不到的悲剧。
人的欲望是无底的沟壑,永远也填不满。
有时,我们得不到一些东西并不是因为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而是因为我们过于贪婪,积重难返。
欲望是无法满足的,贪婪不会让你得到更多,反而会使你失去原本可以得到的。
贪婪是快乐的大敌,贪婪的结局一定是悲剧。
2、把握机遇只要小鲨鱼一闭嘴就可以饱餐一顿,可是它放过了捕食的最佳时机,最终一无所获。
这充分说明了把握机遇的重要性。
以此为写作角度,可立意为:善于把握机遇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善于把握机遇的人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机遇的把握需要当机立断;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醉” “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 “留在记忆里的芬芳”
“那一片夕阳,真美” 他爱那傍晚的美丽。 唐人李商隐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 句,道出了世人对夕阳晚景的无限眷恋。在李商 隐眼里,夕照是绚烂与凄凉交织的美。 不过,陶渊明眼里的“夕”,清透、澄澈 、悠然。“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山气 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钱钟书先生说“中国的田园诗不说有狗, 西方的田园诗不说有狼。这矫情令人忍俊不 禁”,不过,有时只看到江湖的阴暗与艰辛, 俗世的苟且与疲惫,也会使我们忘却盛放美 与纯粹,卸下沉重,换取轻盈。
如沐天恩始淡然 Biblioteka ---华兹华斯我同样深信,是这些自然景物给了我一份更其崇高的 厚礼—一种欣幸的、如沐天恩的心境;在此心境里,人 生之谜的重负,幽晦难明的世界的如磐重压,都趋于轻 缓;在此安恬心境里,慈爱与温情为我们循循引路,--
那一刻的整个天地与天地间无形的空气 ,是归来的时刻,是柔和恬静的气息,是弥 散于心的静谧与欣悦。
飞鸟是回归,归于林中的家;人是回归,带 着夕露归于亲人温暖的家;群动息也是回归 ,归于静谧,万物即将归来休息的时刻,同 时包含着动与静,是转折,是恬和与放松的 转折。
湿热的季风,让陶渊明经受长期身体 的病痛折磨;时运不济,让陶渊明经历兵革 交战、朝代嬗变、人祸天灾等磨难。也在一 次次的焦灼困顿中,陶渊明幸运地获得顿悟 觉醒,超脱于人生的病痛与困苦,获得了一 种恬静而如沐天恩的心境。 “夕”之诗境 当是其心境的投射。难怪有人说,陶渊明的 超脱,是淤泥中开出的莲花,
直到这皮囊仿佛中止了呼吸, 周身的血液仿佛不再流转, 躯壳已昏昏入睡,我们成了 翩跹的灵魂;万象的和谐与愉悦 以其深厚力量,赋予我们 安祥静穆的眼光,凭此,才得以 洞察物象的生命。
“校园小径,让我流连” 小径上落英满地,花瓣呈象牙白,又带一 丝浅绿。风过处,不时有花朵摇落,坠在停在 一旁的小车上。看到此处,我心头不觉冒出东 坡先生“簌簌衣巾落枣花”的词句。 不远处,两个孩子蹲下来,捡拾着花儿, 脸上一脸的兴奋。一个孩子鞠起手掌当篮子, 另一个孩子小心翼翼地捡拾着花儿,往 “篮子 ”里装。一阵风吹过,树丛轻轻摇曳,象牙般 的白色花儿轻轻飘坠于它们的头上、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