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合集下载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03
对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临床研究显示,孕期保健、分娩方式选择等可降低新 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但并非绝对有效。
05
研究进展
基础研究
1 2 3
发病机制研究
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探索 其发生过程中细胞因子、炎症因子等的作用。
肺发育与呼吸生理研究
研究新生儿肺泡、肺血管和气道等结构在呼吸 窘迫综合征中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新生儿 呼吸生理的影响。
遗传学研究
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遗传因素,探索 基因突变和遗传背景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临床研究
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
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准确性和鉴别诊断能力,避免误诊和漏诊。
病情评估与预后判断研究
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情评估方法和预后判断指标,为早期干预和改善预后提供 依据。
临床治疗研究
死亡率
如不及时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死亡率较高,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死亡率已 逐渐降低。
预防措施
针对高危人群,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如使用肺表面活性 物质、机械通气等,以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
02
临床表现
症状
01
呼吸困难
新生儿出现呼吸急促、憋气、呻吟等症状。
诊断。
鉴别诊断
羊水吸入综合征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吸入了大量羊水,出现呼吸窘迫症状,但肺部体征较轻,一般无发绀 现象。
胎粪吸入综合征
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吸入了胎粪或羊水,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困难、青紫、 呼气性呻吟等症状。
湿肺
由于胎儿肺液吸收不完全,导致出生后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但一般症状较轻且持 续时间较短。

儿科护理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课件,儿科护理学课件

儿科护理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课件,儿科护理学课件
• ②Ⅱ级:全肺可见较大密集颗粒阴影,支气管则充盈为黑色,形成 “支气管充气征”;
• ③Ⅲ级:全肺透明度丧失,呈毛玻璃样,横膈及心界部分模糊,支 气管充气征明显;
• ④Ⅳ级:两肺不透光而呈“白肺”。

【治疗原则】
1.纠正缺氧
• NRDS主要为低氧血症,首要治疗为改善缺氧,根据患儿病情选择 吸氧和通气方式。
2.维持酸碱平衡
• 根据血气结果判断酸碱失衡,改善通气,纠正呼吸性酸中毒;应用 5%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3.PS替代疗法
• PS推荐策略为:胎龄<26周者吸入氧分数(FiO 2 )需求>0.30, 或胎龄>26周者FiO 2 需求>0.40时应予PS治疗,早期给药是治疗 成败的关键,应使用天然的PS制剂,首剂为200mg/kg,使用时从 气管插管中滴入两肺内,用药后肺顺应性改善,对氧气和呼吸机需 求减少。如果有证据提示NRDS在进展,如持续不能离氧及持续需 要机械通气,应使用第2剂甚至第3剂。

【临床表现】
• 患儿出生时正常或有窒息史,多在生后2~6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 (频率>60次/分),并进行性加重,表现为呼吸表浅、呼吸节律不 规则,呼气性呻吟,吸气时三凹征,鼻翼扇动,青紫,烦躁不安, 肌张力低下,严重者可出现面色青灰,四肢松弛,反应迟钝,呼吸 暂停,甚至呼吸衰竭。两肺叩诊浊音,听诊两肺呼吸音降低,早期 无啰音,以后可听到细小水泡音;心音由强转弱,有时在胸骨左缘 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病情轻无并发症者,72小时以上肺成 熟度增加,可有望恢复,病情重者于3天内死亡。
• 2.促进肺PS增长,对孕24~34周需提前分娩的胎儿,出生48小时 前选择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给孕母肌内注射地 塞米松或倍他米松,可明显降低NR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课件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课件

机械通气治疗需要选择适当的 通气模式和参数,以避免过度 通气或通气不足。
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 评估和调整,以确保治疗效果 和减少并发症。
其他辅助治疗
01
其他辅助治疗包括保温 、保持呼吸道通畅、营 养支持等。
02
保温可以维持正常体温 ,减少能量消耗和代谢 紊乱。
03
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避 免呼吸道梗阻和肺部感 染。
日常护理
指导家长如何给新生儿洗澡、更换尿 布、穿衣等日常护理操作,以及如何
预防感染和其他常见疾病。
喂养指导
指导家长正确的喂养姿势和技巧,以 及如何观察新生儿的吞咽和消化情况 。
心理支持
鼓励家长与新生儿建立亲密关系,给 予新生儿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帮助 其健康成长。
05
CATALOGUE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案例 分析
02
CATALOGUE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使用表面活性物质来增加肺表面张力,改善呼吸窘迫症状。 常用的表面活性物质包括天然表面活性物质、合成表面活性物质和抗炎药物等。
药物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剂量,并密切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机械通气治疗
机械通气治疗是通过呼吸机提 供持续气流和必要的氧浓度, 以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控制体重
保持孕妇体重在正常范围 内,避免过度肥胖或消瘦 ,有助于降低新生儿呼吸 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
分娩期管理
自然分娩
鼓励自然分娩,避免因剖 宫产等手术操作增加新生 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 。
产程监测
密切监测产程进展,及时 发现和处理胎儿宫内窘迫 等情况,降低新生儿呼吸 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
药物使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023-11-0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概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目•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和转归录0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概述定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一种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见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症状患儿出现呼吸急促、发绀、呼吸暂停等表现,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定义和症状发病率NRDS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发病率较高,与胎龄、出生体重以及是否合并其他并发症有关。

死亡率NRDS的死亡率较高,尤其在严重病例中,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50%以上。

发病率和死亡率NRDS的主要病因包括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炎症反应、氧中毒等。

病因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肺泡萎陷,通气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炎症反应可加重肺组织损伤,进一步加重通气功能障碍。

氧中毒也会导致肺损伤,影响肺泡发育和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

病理生理病因和病理生理0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出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的表现,如呼吸急促、发绀、鼻翼扇动等。

呼吸窘迫呈进行性加重,与早产、多胎、低体重等高危因素有关。

听诊可闻及肺部湿啰音,胸片可见弥漫性肺泡萎陷,双肺透亮度降低等。

临床诊断X线检查可见双肺透亮度降低,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肺纹理减少,肺泡萎陷,纵膈心影偏移等。

CT检查更清晰地显示支气管充气征和肺泡萎陷,有助于明确诊断。

血气分析可了解患儿的通气和氧合情况,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

血液检查可了解患儿的炎症反应、贫血等情况,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0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03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一种机械通气模式,可模拟新生儿自主呼吸,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风险。

机械通气01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通过面罩或鼻导管向新生儿提供持续的气道正压,以改善肺泡通气和氧合。

02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气管插管的基础上,通过呼吸机提供强制通气,以维持新生儿的呼吸功能。

什么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方

什么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方

什么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方什么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病症,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外表活性物质所引起,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患儿于生后4-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发绀、吸气三凹征,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

发病率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体重越轻病死率越高。

此外,糖尿病母亲生产的婴儿,剖腹产儿,双胎的第二婴和男婴,多胎,宫内窘迫或窒息儿,有遗传史等,上述婴儿发病率也较高。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凡出现呼吸窘迫病症不管其病因都可以此命名后者指缺乏肺外表活性物质引起的呼吸窘迫症。

NRDS它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病理以出现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为特征故又名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指新生儿出生后已了现短暂(数分钟至数小时)的自然呼吸,继而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呻吟等急性呼吸窘迫病症和呼吸衰竭。

多见于早产儿、过低体重儿或过期产儿。

患儿肺内形成透明膜为其主要病变,故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病症病因: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外表活性物质所引起,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

病症:患婴多为早产儿,刚出生时哭声可以正常,6-12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呻吟。

呼吸不规那么,间有呼吸暂停。

面色因缺氧变得灰白或青灰,发生右向左分流后青紫明显,供氧不能使之减轻。

缺氧重者四肢肌张力低下。

体征有鼻翼搧动,胸廓开始时隆起,以后肺不张加重,胸廓随之下陷,以腋下较明显。

吸气时胸廓软组织凹陷,以肋缘下、胸骨下端最明显。

肺呼吸音减低,吸气时可听到细湿啰音。

本症为自限性疾病,能生存三天以上者肺成熟度增加,恢复希望较大。

但不少婴儿并发肺炎,使病情继续加重,至感染控制前方好转。

病情严重的婴儿死亡大多在三天以内,以生后第二天病死率最高。

多见于临床早产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课件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课件
改善的症状表明护理措施解其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
家长的反馈也是评估护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谢谢观看
护理措施
营养支持
为新生儿提供适宜的营养,必要时使用静脉 营养。
良好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促进生 长。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观察指标
定期监测呼吸频率、心率和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
观察这些指标能够及时评估护理效果。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临床改善
评估新生儿的呼吸困难是否减轻,精神状态是否 改善。
谁需要护理
谁需要护理 高风险新生儿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有母亲病史的新生 儿需要特别关注。
这些婴儿更易发生NRDS,护理需细致入微。
谁需要护理 临床评估
通过评估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和心率等指标 来判断护理需求。
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谁需要护理
多学科合作
护理团队需与医生、营养师和心理医生密切 合作。
NRDS主要是由于肺泡表面活性剂缺乏,导致肺泡 塌陷,影响气体交换。
什么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 症状
NRDS的症状包括呼吸急促、胸部凹陷、发绀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出生后几小时内出现,需及时识 别。
什么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 病因
主要与早产、母亲糖尿病、剖宫产等因素有关。
了解病因有助于预防和早期干预。
如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或需要特殊治疗时,及时转 院。
转院需做好准备,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舒适。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氧疗
根据需要提供氧气支持,保持适宜的氧饱和 度。
监测氧气浓度,避免高浓度氧气引起的毒性 。
护理措施 体位管理
采用适当的体位,如俯卧位,有助于改善通 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02
实验室检查:血 气分析、动脉血 氧分压、二氧化
碳分压等
03
影像学检查:X 线胸片、CT等
04
肺功能检查:肺 功能测试、支气
管舒张试验等
05
病原学检查:病 原微生物检测、
血清学检查等
06
基因检测:基因 突变检测、基因
表达分析等
常规治疗方法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通过提供持续的气 道正压,帮助新生儿维持正常的呼吸

环境因素: 缺氧、感染、
药物等
胎儿发育异 常:肺发育 不良、气管
畸形等
胎盘功能异 常:胎盘功 能不足、胎
盘早剥等
治疗方法研究
01
机械通气:通 过机械通气设 备帮助新生儿 呼吸
02
药物治疗:使 用药物如糖皮 质激素、支肺表面活性物 质替代治疗: 使用肺表面活 性物质替代品 改善新生儿呼 吸功能
04
体外膜肺氧合 (ECMO): 通过体外循环 系统为患儿提 供氧气和二氧 化碳交换,改 善呼吸功能
预后研究
01
预后因素:新生 儿呼吸窘迫综合 征的严重程度、 治疗方法、并发 症等
02
预后研究方法: 回顾性研究、前 瞻性研究、随机 对照试验等
03
预后结果:新生 儿呼吸窘迫综合 征的预后与多种 因素有关,包括 治疗方法、并发 症等
家庭护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需要家长给予精心 的护理,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保暖、合理喂养等。
呼吸支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通过鼻塞或面 罩提供持续的气道正压,帮 助新生儿维持正常的呼吸
氧疗:根据新生儿的血氧 饱和度,提供适当的氧疗
机械通气:对于病情严重 的新生儿,可能需要使用 机械通气进行呼吸支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健康宣教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健康宣教

01
定期产检:了解胎儿发育
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02
遗传咨询:了解家族遗传
病史,评估胎儿患病风险
03
孕期营养:合理补充营养,
保证胎儿发育所需
04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避免
接触辐射、有毒化学物质
等,降低胎儿患病风险
产后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
保持新生儿的衣物和被褥清洁、干 燥
定期为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03
保持室内安 静,避免噪 音干扰
04
保持室内清 洁,避免灰 尘和细菌滋 生
喂养方式
01 母乳喂养:新生儿的最佳选 择,可以提高免疫力,降低 患病风险
02 配方奶喂养:当母乳不足时, 可以选择配方奶,但要注意 选择适合新生儿的配方奶
03 混合喂养:母乳和配方奶混 合喂养,可以满足新生儿的 营养需求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导 04 致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表现
1
呼吸急促:新生儿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困难
2
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暂停,持续时间不等
3
发绀:新生儿皮肤、口唇、指甲等部位出现发绀
4
呼吸音异常:新生儿呼吸音粗,有喘鸣音、湿啰音等
5
缺氧症状:新生儿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症状
6
肺部影像学异常:新生儿胸部X线片显示肺部病变,如肺水肿、肺气肿等
保持新生儿的情绪稳定,避免过度 哭闹或过度兴奋
保持新生儿与家庭成员的接触,促 进亲子关系和情感交流
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 过冷或过热
定期为新生儿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保持新生儿的饮食和作息规律,避 免过度喂养或过度疲劳
定期为新生儿进行疫苗接种,预防 疾病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肺
辅助检查
X线检查——毛玻璃样改变
辅助检查
X线检查——支气管充气征
辅助检查
X线检查——白肺
目录
Contents
定义
Define
发病情况
病因
诊断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诊断
病史:早产、妊娠糖尿病母亲婴儿及其他RDS高危史
临床表现:生后6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
体征:
胸廓扁平
肺部呼吸音减弱
临床表现:进行性加重
Contents
呼吸表浅
呼吸节律不齐
呼吸暂停
并发症:动脉导管开放(PDA)
Contents
原因:恢复期肺顺应性改善,肺动脉压力下降。 症状:
氧气需求量增加
呼吸暂停
酸中毒难以纠正
喂养困难
并发症:动脉导管开放(PDA)
鉴别诊断:膈疝
膈疝
阵发性呼吸急促及发绀 腹部凹陷,患侧胸部呼吸音减弱甚至消失,可闻及肠鸣音 X线胸片:
患侧见充气的肠曲或胃泡影 肺不张
纵隔向对侧移位
目录
Contents
定义
Define
发病情况
病因
诊断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治疗
目的:保证通换气功能正常,待自身PS产生增加
PIP PEEP RR TI FiO2
(cmH2O)
(cmH2O) 5~6
1~2
(bpm) 25~30
5
(sec) 0.3~0.4
0.05~0.1 0.05
初调参数
20~25
1~2
调节幅度
治疗:氧疗和辅助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CMV)
呼吸机参数判定:
口唇、皮肤无发绀,双侧胸廓适度起伏,双肺呼吸音清晰
定义
Define
发病情况
病因
诊断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定义
Contents
肺透明膜病(HMD) 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 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 早产儿多见
目录
Contents
定义
Define
发病情况
病因
诊断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发病率
产生
作用
孕18~20w开始产生, 表面活性作用 35~36w迅速增加 含量较恒定,28~30w L/S为判断肺成熟 小高峰 度指标
病因
Contents
降低肺泡 表面张力
稳定肺泡 内压力
PS的作用
1 4
2
防止肺 泡萎陷 保持FRC
5
防止液体向 肺泡渗出
3
目录
Contents
定义
Define
定义
Define
发病情况
病因
诊断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临床表现
Contents
临床特征: 生后早期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
临床表现:生后早期
Contents
生后6h内 生后12h,不考虑本病
临床表现:呼吸窘迫
Contents
症状:
呼吸急促 发绀 鼻扇 三凹征 呼气性呻吟
目录
Contents
定义
Define
发病情况
病因
诊断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预防
预防早产
加强高危妊娠和分娩的监护及治疗 对欲行剖宫产或提前分娩者,判定胎儿大小和胎肺成熟度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X线改变 特点
普遍性透亮度降低 弥漫性均匀一致的细颗粒网 状影(肺泡不张) 在弥漫性肺泡不张(白色) 的背景下,见树枝状充气的 支气管(黑色) 整个肺野呈白色,肺肝界及 肺心界均消失
疾病时期或程度
初期或轻型病例
毛玻璃样改变
支气管充气征
中、晚期或较重病 例 严重RDS
金标准:动脉血气
PaO2 (mmHg) 早产儿 50~70 90%~95% TcSO2 PaCO2 (mmHg) 30~50 7.30~7.50 7.30~7.50
pH值
足月儿
60~80
92%~97%
30~50
治疗:氧疗和辅助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CMV)并发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继发性肺部感染。常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 克雷伯杆菌、不动杆菌、肠杆菌 肺气漏:压力过高引起肺间质气肿、气胸、气腹、心包积气、纵隔积气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生后28天或纠正胎龄达36周仍需吸氧并伴胸片异 常者。长时间通气、吸入高浓度氧或感染所致。肺泡发育障碍、肺纤维化。
发病情况
病因
诊断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发病机制
Contents
IDM、剖宫产 围生期异常 SP基因突变 早产 肺泡 PS 肺泡不张 PaCO2 呼吸性酸中毒 严重酸中毒 通气 V/Q 缺氧
代谢性酸中毒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
间质水肿 透明膜形成 气体弥散障碍
目录
Contents
合理使用抗生素
治疗:氧疗和辅助通气
吸氧:
指征:吸入空气时, PaO2<5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TcSO2)< 90%
方式:
鼻导管 面罩 头罩吸氧
目标:
维持PaO250~80mmHg TcSO2 90%~95%
治疗:氧疗和辅助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CPAP):轻、中度RDS患儿
目录
Contents
定义
Define
发病情况
病因
诊断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实验 方法 结果判定
泡沫试验 胃液1ml加95%酒精 阳性:沿管壁有多层泡沫,PS多, 1ml,振荡15秒, 除外RDS 静置15分钟 阴性:无泡沫,PS少,可考虑RDS 可疑:两者之间为可疑 卵磷脂/ 鞘磷脂 (L/S) 血气分析 羊水/气管吸引物 中L/S ≥2 “肺成熟” 1.5~2 “可疑” <1.5 “肺未成熟” PaO2↓、PaCO2↑、酸中毒
Contents
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发病率
Contents
足月儿RD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目录
Contents
定义
Define
发病情况
病因
诊断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病因
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
病因
PS的成分与产生
成分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lecithin,PC) 脂类 85%~90% 鞘磷脂(SM) 磷脂酰甘油(PG) 蛋白质 5%~10% 糖5% 表面活性物质蛋白: SP-A、B、C、D 利于PS分布,增加 表面活性作用
自限性,一般24~48小时后症状缓解消失
鉴别诊断:湿肺
湿肺胸片
生后2H见双肺细颗粒影
>24H
鉴别诊断:湿肺
鉴别要点 RDS
胎龄 临床表现 早产儿 足月儿
湿肺
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 反应差
毛玻璃样变、支气管通气 征、白肺 进行性加重
暂时性呼吸窘迫,反应 好
早产儿视网膜病(ROP):与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有关
其他:气道损伤、心排血量减少、PDA、IVH
治疗:PS替代疗法
作用:改善肺顺应性和通换气功能,降低呼吸机参数,降低病死
率和气胸的发生率
指征:已确诊或预防性使用 用法:
尽早应用(生后24小时内) 气管插管内滴入
剂量:100-200mg/kg.次,必要可2~4 次
布洛芬: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
剂量:首剂10mg/kg po,24h、48h重复 5mg/kg.次
手术结扎:若药物治疗无效,严重影响心肺功能
治疗:生存率 Contents
Kamath BD,Macquire ER,et.Neonatal Mortality From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Lessons for LowResource Countries.J Pediatrics.2011 Jun;127(6):1139-46.
用法:气管内滴注
复温至37℃,并轻轻上下转动 将一次剂量药液经无菌注射器直接滴注到下部气管 手工通气1分钟,使药品在肺内分布
用量:100~200 mg/kg.次
注意事项:
PS注入后适当增加机械通气的压力 应用PS后,应及时下调PIP,以免发生气漏
治疗:PS替代疗法
治疗前胸片
参数:压力4-6cmH2O;气体流量5L/min
治疗:氧疗和辅助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CMV)
指征:
FiO2=0.6时,PaO2<50mmHg或TcSO2<85%(除外紫绀型先心)
PaCO2>60-70mmHg伴pH值<7.25 严重或常规治疗无效的呼吸暂停
常频机械通气参数调节
治疗:PS替代疗法
PS种类
天然
商品名称
Curosurf
Infasurf(CLSE) 猪肺 牛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