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课件(共43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共2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共25张PPT)
三、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四、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写 •(1) 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两边写
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两边 之间画一条短线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将短线改为
等号
•(3)标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短
线改成等号。
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6: : 4 : 32
21K2C2.l5O×3M2△nO:2 274K.5C×l 2+3:O322×3
245 : 149 :96
九、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设未知量(求什么就设什么,将所求的问题 一次设出)
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计算中所用到的化 学方程式)
3.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 知量(只写与已知和所求有关的物质,上写相对 分子质量,下写物质的质量,已知的带单位)
1.观察法
2.最小公倍数法:
配平时,首先找出反应式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且 原子个数即不相等,又相差较多的元素,求出最小公倍 数。如:P+ O2—P2 O5中 ,O2和P2 O5中的O最小公倍 数为2×5=10,用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含有该元素的化 学式中的原子个数,其商就是该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如:P2 O5中有5个O原子,P2 O5的系数为10/5=2;O2中 有2个O原子, O2的系数为10/2=5。
② 量的方面:每32份质量的硫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
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③粒子方面:每1个硫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
化硫分子。
八、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
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每种物质 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的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优质课件: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中考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优质课件: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中考复习

3.应用:(1)解释有关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现象; (2)确定某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3)求算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或元素的质量; (4)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
[注意] ①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体积不一定不变; ②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发生改变,分 子的个数不一定相等; ③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对象是化学变化,对于物理变 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六 元素质量 不 物质的总质量 变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分子的数目可能变
5.注意事项。 ①必须强调“参加化学反应”。 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 质量不能计入“质量总和”中。
②很多化学反应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因此“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不能 因为生成了气体,质量减少而误认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H2 + O2 2∶ 1
2H2O ∶2
3.化学方程式的三种读法(以 2H2+O2 2H2O 为例)
(1)质的方面:氢气和__氧__气__在_点__燃___ 的条件下反应 生成水。
(2)量的方面:每___4_____份质量的氢气和___3_2____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___3_6____份质量的水。
[说明]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较多,但总体应注意两个 原则:
a.单质中所含元素的原子个数最后配,即单质的化学计 量数最后配。例如,配平化学反应:FeS2+O2―点―燃→Fe2O3+ SO2 时,可先用观察法配平 Fe 和 S 的原子个数,最后再调整 O2 的化学计量数,使氧原子个数也对应相等;
b.反应前后若原子团没有变化,则把原子团当作一个整 体看待。例如,配平化学反应:Fe2O3+H2SO4―→Fe2(SO4)3 +H2O 时,不要把 Fe2O3 和 H2SO4 中的氧原子混到一起,而 要把 H2SO4 和 Fe2(SO4)3 中的硫酸根离子当作一个整体处理, 配平时就方便多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3个课题)PPT课件(共6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3个课题)PPT课件(共61张PPT)
(1)发生反应的NaOH的质量。
(2)空气中SO2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小结: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
酸钙多少吨?
解:设制取10吨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高温
CaCO3 100
CaO + CO2↑ 56
X
10t
100
56
100×10t
=
X=
X
10t
56
答:略。
=17.9t
讨论练习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氢气 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解:设燃烧100g氢气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
方案三
将稀盐 酸倒入 烧杯中
想一想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再想想
向澄清 石灰水 中吹气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碳酸钙+水
铁丝燃烧
木材的燃烧
蜡烛燃烧后什么 也没有留下,难道物 质从世上消失了吗?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讨论质量守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 恒定律时,
蜡烛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
1、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P + O2 —— P2O5 2、配平化学方程式(使反应前后各原子数目相 等)
4P + 5O2 —— 2P2O5
3、注明: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通
电、催化剂)、生成物状态(气体↑或沉淀↓)
点燃
4P + 5O2 ==== 2P2O5
4. 改横线为等号
3、表示反应物中磷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中五 氧化二磷分子的个数比为4∶5∶2。

2024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2024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PPT课件•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目录•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01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物质的微观结构、化学反应的机理和物质的性质等。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什么是化学人们开始学会利用火,进而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如燃烧、发酵等。

古代化学时期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近代化学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化学研究手段不断更新,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化学已经成为一门中心科学。

现代化学时期化学发展简史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包括自然界中存在的和人工合成的各种物质。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化学研究这些粒子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化学还研究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规律,以及物质的制备和应用等。

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重视实验和观察学会归纳和总结多做练习和巩固化学学习方法学习化学首先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归纳和总结,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0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 2 3理解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掌握判断方法。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性质的定义及分类,学会描述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变化和性质03化学实验的安全与环保掌握实验室安全规则和环保要求,培养安全意识。

01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PPT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PPT
[答案] ②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C+O2=点==燃==CO2 ④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S +O2=点==燃==SO2 反应物(氧气)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反应现象越明显
化学·新课标(RJ)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1.工业上使用一种“渗铬(Cr)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钢铁制品的抗腐蚀能力。其中 一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rCl2===Cr+FeCl2。已知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28 g,则生成的铬的质量为多少克?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依次是①设: 设未知量 ;②写:写出化
学方程式;③找: 找相关量 ;④列: 列比例式 ;⑤求:

⑥答:求未知量
。 简明地写出答案
化学·新课标(RJ)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典例1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例1 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B ) A.8 g碳和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11 g二氧化碳 B.6 g碳和16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22 g二氧化碳 C.6 g碳和20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26 g二氧化碳 D.32 g碳和12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44 g二氧化碳
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
A
B
图5-1
C
D
化学·新课标(RJ)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解析] A 因该反应有氧气参加,只生成一种固体物质P2O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可知,反应后生成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固体磷的质量增加了。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通过化学方程式提取信息。在阐述化学方程式意义时, 要从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质的意义和量的意义等方面出发,抓住关键, 有序表达,避免在表面等无关紧要的方面纠缠。
石灰水变浑浊
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复习(共1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复习(共14张PPT)

(1)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质)
意义
(2)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量)
如: C + O2 =点=燃= CO2
(1)表示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二氧化碳;
(质)
(2)表示每12份碳和32份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44份二氧化碳。(量)
练习:
1、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微粒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32x6g
X=
=0.6g
316
(4)列比例式并求解;
答: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0.6g。(5)答语。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四种类型: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3、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镁条燃烧是镁条与空气中的氧气反 应,生成了白色固体氧化镁。根据质量 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应 等于反应物镁条与氧气的质量之和。所 以,氧化镁的质量要比镁条的质量大。
二、化学方程式:
1、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中“+”表示“和、跟”,“→”表示“生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
B
A、原子种类
B、分子个数
C、原子个数
D、原子质量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 )C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知,铁丝在氧气中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2) H2 + O2
H2O
点燃
(3)2H2 + O2
2H2O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重点) 3.能正确书写并配平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难点)
讲授新课
一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观察与思考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方案二: 【实验原理】 铁+硫酸铜 【实验步骤】
铜+硫酸亚铁
在锥形瓶中倒入适量的CuSO4溶液,塞好 橡皮塞,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光亮),将
其放入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将铁丝 伸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观察现象? 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展示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 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 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为:
分子 分解为 原子 重组 新分子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化学反应前后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说出该方程式所表达的含义
点燃
S+O2
SO2
(1)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2)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4
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3)该反应中微粒的个数比为1∶1∶1。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判断下列方程式的正误,并说明原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教学课件

《化学方程式》复习课(一)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运用反应 各 质量 生成 各 化学 物理 质量 不能 原子的重新组合种类数目质量密闭实验现象分析:(1 )所选实验现象一定要现象明显(说明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2)实验中用到气体或生成气体的都必须在_________中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

(3)所用反应都遵循_________ 。

造成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有:有的生成物或反应物的状态不同,其质量没有计算在内;反应装置_________不好;使得部分物质溢散或进入,造成质量发生变化。

密闭容器质量守恒定律气密性引申:质量守恒可以理解为 : 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变可不变。

六个不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元素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变一个可变可不变:分子的数目不一定变1.判断题:(1)100g 水加热变成100g 水蒸气遵守质量守 恒。

(2)因为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大于铁丝的质量,所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不遵守质量守恒。

(3)3g 镁和3g 氧气充分反应会生成6g 氧化镁。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一定守恒,但分子数目不一定守恒。

x 因为是物理变化x 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

× 要求是参加反应的等于生成的。

√DA 如果X 前面没系数,则化学式是什么?已知反应前原子种类及个数N 4H 12O 6已知反应后原子种类及个数 N ? H 12O 6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N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4.工业上煅烧硫铁矿用来生产硫酸,用X 表示硫铁矿中的主要成分。

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X + 11O 2 ===2Fe 2O 3 + 8SO 2,则x 为( ) A. FeS 2 B. Fe 2S 3 C. FeSO 4 D. Fe 4S 8高温Fe 4个 O (6+16)=22个S 8个O 22个X A D 已知反应物中已知生成物中还差Fe 4个, S 8个A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A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学反应的关系式:有机物 + O 2 → CO 2 + H 2O + SO 2已知变化后元素种类 CHSO已知变化前元素种类O 点燃根据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工业酒精中往往含有甲醇,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
B.CH3OH+3O2
CO2+4H2O
C.每个甲醇分子比每个乙醇分子少一个原子团“CH2”
D.等质量的甲醇与甲烷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甲醇消耗的氧气比
甲烷少
百变二:反应中有未反应的物质 2. “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 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 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D.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少了
(1)反应微观模型中,共有___5___种元素。
(2)该反应过程中: 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___没__有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 ②对H2O起吸附催化作用的物质是__M__o_2_C__(填化学式)。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__O_+__H__2_O=_M1=_2o=_02C=_℃、_=_C=A_=Ou_=2_+__H__2__(须注明反应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
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丁
反应前质量/g 10 0.3 4.8 2.8
A.待测值为0.6 反应后质量/g 3.2 待测 8 6.4 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甲一定是化合物
(1)如图甲同学记录天平砝码和游码的数据为54.0 g。将气球中的10.0 g 铁粉样品加入盛有过量的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反应停止后,天平是否平衡 (不考虑空气浮力)___是____(填“是”或“否”);要想获取实验的相关 数据,后面必需的操作是__A__D___(假设气球不破裂且能恢复原状)。 A.打开弹簧夹a放出气体 B.取下砝码 C.向右拨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D.向左拨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总复习
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❶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验证
例1 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
是(
)
【思路解析】 首先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反应,其次在设计有 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时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❷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化学式
例2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在冶炼金属钛时会发生
直击中考
• 1. (2019·镇江)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酸雨形成的原因 • B. 证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 • C. 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 D. 超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氧气:
• 2.(2019·益阳)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
该样品中Fe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为56%。
考试重点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微观示意图
命题规律分析:
①判断分子种类及数目、原子种类及数目、元素种类、化合价在反应前后 是否发生变化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判断反应类型 ④补全微观反应示意图或配平化学方程式 ⑤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变化中的分子个数比、质量比 百变例题说明: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微观示意图是日照中考的必考点。
条件),该反应___不__是___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反应中有 ___2___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7. “液态阳光”是指由阳光、二氧化碳和水通过人工光合得到的绿色液 态燃料。其有望驱动未来能源世界。如图为模拟生成可再生燃料(C3H8O) 的微观装置模型。
(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C___(填标号)。
考点三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例7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错误的是( )
【思路解析】 判断化学方程式的类型,需要结合反应类型的定义从反应物 和生成物的组成进行分析。
随堂练习
5.下列关于反应类型和物质类别的判断不完全正确的是( )
考点四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8 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出MgCl2、KCl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为了测定其中 KCl的质量分数,现进行如下测定:取混合物样品19 g,向其中加入100 g 水,完全溶解后,滴加K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KOH溶液的质量关 系如图所示。
百变例题物质X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Y和Z,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Y、Z全部都是有机物
B.X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Y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为1∶2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思路解析】 本质理解: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②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③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分子数目可能 改变。
❹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处理密闭容器数据 例4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2.2 16.2 0.9
反应后质量/g
a 4.4 8.1 1.8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思路解析】 先明确坐标曲线中横纵坐标代表的量,其次明确曲线的三 点——起点、拐点、终点,以及平台所代表的意义。结合由题干以及坐标 曲线获得的信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关系解答。
随堂练习
6.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测定长期放置的铁粉中铁单质的百分含量。他们 准确称量两份质量各为10.0 g的铁粉样品,分别进行如图操作:
分析步骤: ①根据反应前后各种类小球数目相同,可知反应已配平; ②根据反应前后无相同的X、Y、Z小球组合,可知反应物无剩余且无不参 与反应的物质; ③根据小球组合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式,并标出各组合的个数; ④综合③中分析结果,以及反应条件写出化学方程式。
百变一:反应未配平 1.饮用含甲醇的酒,可造成失明,甚至中毒死亡。下图是甲醇燃烧的微 观示意图(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或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
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 (1)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选填“分子”或 “原子”),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
• (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 (选择序号填空)。 • A.化合物 B.单质 C.混合物 • (3)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明,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
律的原因是 。
• 3.(2019·长春)ClO2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剂,其制备反应 为:2NaClO3+SO2+H2SO4=2ClO2+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随堂练习
2.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H2、CO、CO2和HCl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 将此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白色CuSO4 粉末变蓝色。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是( ) A.HCl和CO B.HCl、H2和CO2 C.CH4和H2 D.CO和CO2
百变三:反应中有未知组成的物质
3.我国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
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丁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22
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请计算: (1)混合物样品中KCl的质量分数。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混合物样品中MgCl2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KCl的质量为y。
MgCl2+2KOH===Mg(OH)2↓+2KCl
95
58
149
x
5.8 g
y
样品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所得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1)混合物样品中KCl的质量分数为50%。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5.某有机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甲是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
饼状图,图乙是该物质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元素A、B、C分别表示氢、碳、氧
B.该有机物化学式表示为CH4O C.乙中的生成物是两种氧化物
D.乙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OH+3O2
2CO2+4H2O
百变六:微观反应示意图模型化 6.(2019·日照)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Au)原子 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 ℃下发生反应,为氢 能经济的推广以及氢气纯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A.煤
B.石油
C.风能
(2)该装置可将___电__能__和__光__能____(填能源名称)转化为化学能。
(3)电化学催化剂对__C_O__2__(填化学式)起吸附催化作用。 (4)反应微观模型中,除催化剂外,共有___3___种原子没有变化。
催化剂
(5)写出该装置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6__C_O__2+__8__H_2_O_通=__=电_=_、=_光=_=_ == 2_C_3_H_8_O__+__9_O__2_。
பைடு நூலகம்
百变四:微观反应与物质变化相结合 4.如图为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氧原子),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过程Ⅰ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C.过程Ⅱ发生了化学变化 D.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
百变五:微观反应与化学式计算相结合
【思路解析】 通过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到的信息有反应条件,反应 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反应 类型,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无法获得的信息有反应速率,反应过程中的能 量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