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森林中的绅士》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故事《森林中的绅士》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故事封面,猜测故事内容。
2. 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教学活动:1. 展示故事封面,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
2.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第二章:朗读故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和语言感知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教学活动:1. 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角色对话、情景描述等。
第三章:角色扮演1.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角色情感和行为。
教学内容:1. 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 学生通过表演展示角色的情感和行为。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2. 学生通过表演展示角色的情感和行为,如高兴、生气、惊讶等。
第四章:故事讨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行为。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行为,如为什么角色会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后果?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如公平、正义、友谊等。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1.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拓展思维。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
2. 教师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
2. 教师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其他森林故事、动物故事等。
第六章:识字教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故事中的生词。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基本内容,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并评价课文中的论据和论证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生态文明观念。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生命,关爱动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
(2)分析课文中的论据,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如何培养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森林中的绅士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为学生阅读课文做好铺垫。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论据,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对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理解和体会。
2. 调查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水平。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考能力。
2. 阅读理解评价:通过课后提交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和思考广度。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提交的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课文知识点的应用水平。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森林中的绅士》学案

森林中的绅士学案1.作者简介茅盾,浙江桐乡人。
作家,政治活动家。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长篇:《子夜》、散文:《白杨礼赞》《森林中的绅士》等2.有关豪猪的知识豪猪,别名刺猪,体形肥胖,全身棕褐色,体背部密布长刺,最长的可达343毫米,豪猪体重10公斤左右。
豪猪生活在林木茂盛的山区丘陵,在靠近农田的山坡草丛或密林中数量为多。
豪猪在我国陕西、四川、广东、广西、福建、安徽和江西等省都有分布。
豪猪行动缓慢、反应较差,夜出觅食常循一定的路线行走,并连续数晚在同一地点觅食。
豪猪在冬季有结群聚居的习性。
豪猪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历代宴席之珍品。
豪猪肉及胃还可以入药。
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踱钦佩瞌睡挨打收拢掩蔽摇曳笨拙顷刻间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豪猪?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四个字)第②自然段:外部特征。
第③④自然段:。
第⑤⑥自然段:。
第⑦自然段:。
第⑧自然段:。
3、1.豪猪的“得天独厚”体现在什么地方?2.作者称豪猪作为“森林中的绅士”,那么豪猪的“绅士风度”有哪些表现?3.森林中的绅士”——豪猪,代表了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4.学习本文后,豪猪的命运让你产生哪些联想?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生存方式?美丽乌龟我曾见过一只非常美丽的乌龟,壳和头尾都是翠绿色的,在翠绿色的壳上有著深咖啡色的花纹。
它的背高高的隆起,就好像是一个篮球的半圆,弧线优美光滑,一点也不像一般的乌龟那样扁平。
最奇特的是那乌龟的嘴很大,两边的线条翘起,像是一直在微笑;眼睛炯炯有神,直直对人注视,一眨也不眨。
那美丽的乌龟是在一位画家朋友的画室看见的,我对朋友说:“这辈子没见过如此美丽的乌龟,可惜没有相机,下次一定要来帮它照几张相。
”朋友向我谈起这只乌龟的神奇,他在巴西旅行时,第一眼看见就爱不忍释,因为没想到世界上有这麽美的乌龟,於是百般恳求,出了高价才向原来的主人购得。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森林中的绅士》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森林中的绅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圈点勾画,能够自主梳理文本内容,概括豪猪绅士一面的表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作者写豪猪将绝的意图 ,能够理解实写和虚写的关系,并能够初步探究出理解虚实相生的一些小技巧。
面对一篇新的文本,能学以致用,独立探究实写背后蕴藏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探究答案的同时总结归纳出技巧,提高理解力。
2.有忧患意识,即便远离作品的写作时间,也要反思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能够轻松地梳理文章层次,归纳要点,对社会和自身的反思也在不断加强。
对于散文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有待加强,需要多阅读,多总结。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探究作者写豪猪将绝的意图 ,能够理解实写和虚写的关系,并能够初步探究出理解虚实相生的一些小技巧。
难点:面对一篇新的文本,能学以致用,独立探究实写背后蕴藏的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圈点勾画,能够自主梳理文本内容,概括豪猪绅士一面的表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作者写豪猪将绝的意图 ,能够理解实写和虚写的关系,并能够初步探究出理解虚实相生的一些小技巧。
面对一篇新的文本,能学以致用,独立探究实写背后蕴藏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探究答案的同时总结归纳出技巧,提高理解力。
2.有忧患意识,即便远离作品的写作时间,也要反思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学时重点:重点:通过探究作者写豪猪将绝的意图 ,能够理解实写和虚写的关系,并能够初步探究出理解虚实相生的一些小技巧。
学时难点:难点:面对一篇新的文本,能学以致用,独立探究实写背后蕴藏的含义。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挺有意思的散文《森林中的绅士》。
提到“绅士”,我想每个同学心目中都有一个形象,你们能说说绅士是什么样的吗?生:谈吐优雅,仪态大方,贵族气息……应该就是这么一副形象吧!(PPT展示绅士图片)可是茅盾先生偏偏别出心裁,将“绅士”一词赋予了豪猪先生,真是奇之又奇!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本文,探究其背后的用意。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一、教材分析《森林中的绅士》是人教版选修课中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森林中的一位绅士——狐狸的故事,揭示了狐狸的聪明才智和独特的生存智慧。
本文语言生动,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学生阅读和讨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分析狐狸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森林中的生存智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述,推断狐狸的心理活动和思考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引导学生从狐狸的故事中汲取生活智慧,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狐狸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森林中的生存智慧。
3. 课文中的细节描述和情节推断。
四、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 从狐狸的故事中提炼生活智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动画展示森林中的狐狸,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提问:“你们对狐狸有什么印象?你们认为狐狸是怎样的动物?”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狐狸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森林中的生存智慧。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4. 写作练习: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从狐狸的故事中汲取生活智慧,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写作环节的积极性,以及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创造力、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知识点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词汇练习。
八、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户外考察活动,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狐狸的生活环境。
《森林中的绅士》第一课时,讲学稿(教师版)导学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二选修)

解决方法:通过讲解、示范、 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修辞 手法
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讨 论,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 课堂讨论中
回答质量:学生回答问题的准 确性和深度
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中 的表现和贡献
课堂纪律:学生是否遵守课堂 纪律,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的阅读 理解能力,能够 理解文章的主题 和深层含义。
提高学生的写作 能力,能够运用 所学知识进行简 单的文学创作。
培养学生的批判 性思维,能够分 析文章中的观点 和论证,提出自 己的见解。
培养学生的团队 合作能力,能够 与同学交流阅读 心得和写作经验。
体会作者对森林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教 学 目 标 03 教 学 内 容 与 步 骤 04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05 教 学 评 价 与 反 馈 06 教 学 资 源 与 工 具
了解《森林中的绅士》的背景和作者概况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短语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 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艺术手法
布置写作作业:写一篇关于 《森林中的绅士》的读后感
布置讨论作业:分组讨论文 章中的主题、人物形象、写
作手法等
重点知识点2:森林中的绅 士的象征意义
重点知识点1:森林中的绅 士的生态意义
重点知识点3:森林中的绅 士的文学价值
重点知识点4:森林中的绅 士的写作特点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象 征等修辞手法
故事导入:讲 述一个与森林 和绅士相关的 故事,引起学
生的兴趣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森林中的绅士》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
散文部分
第四单元 如真似幻的梦境
森林中的绅士
课前预习
《森林中的绅士》
课前预习
《森林中的绅士》
1.文章第一句话就说豪猪是一种“得天独厚” 的野兽,为什么这样说?
பைடு நூலகம்
课前预习
《森林中的绅士》
2.豪猪哪些地方可以称得上是绅士呢?
形态上:身体矮小肥胖,面孔方正持重
行动上:老是踱着方步,从容不迫,不慌不忙
待人接物:始终保持距离,很有分寸
日常生活:活动范围小,潇洒悠闲 ,逍遥自得
遇敌反应:守势防御,全身而退,镇静 娱乐方式:无病呻吟
合作探究
《森林中的绅士》
主问题: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能够发现?
1.请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做好批注。1分钟 2.组内交流个人意见,补充、整理。4分钟
虚实相生
“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 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拓展延伸
《森林中的绅士》
我不害怕自然的死亡,因为害怕也没用,人人 不可避免。我也不太害怕痛苦的死,因为那时代已 经过去。我最害怕的就是那快乐的死,毫无痛苦, 十分热闹,甚至还有点轰轰烈烈。自己很难控制, 即很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为我觉得喝酒不 一定完全是坏事,少喝一点可以舒筋活血,据说对 心血管也是有帮助的。作家不能当隐士,适当的社 会活动和文学活动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对创 作也是有帮助的。可是怎么才能不酗酒,不做酒鬼, 这有益的定量究竟是多少呢?怕只怕三杯下肚,豪 情大发,嘟嘟嘟,来个瓶底朝天,而且一顿喝不上 便情绪不高,颇有怨言,甚至会到处去找酒喝。呜 呼,快乐地死去!
课后作业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森林生态环境及其中各种生物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展示森林中的各种生物,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好。
(2)讨论: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森林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3. 课堂练习:(1)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描述的森林生态环境及生物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以及课堂练习的完成质量。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四、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
2. 森林生物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建议: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基本内容。
2.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过程: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谈谈对森林生态环境的认识。
二、深入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关注细节。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练习:(1)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模拟森林中的生物,展示课文中的情景。
(2)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深入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3.品味生动而讽刺的语言描写。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文本,鉴赏生动而讽刺的语言描写,让学生了解豪猪特点,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课文对于人类生存的启示,树立积极正确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学生能够把握文本内容,有较好的积累基础知识习惯,但在把握作者写作意图及语句的分析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教材重难点
重点、难点
(1)梳理文章思路,把握豪猪的“绅士风度”的表现。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豪猪的讽刺意味。
(3)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人类的生存启示。
三、教学准备资源与设想
导学提纲;计算机、正投、功放机等多媒体。
本课时教学,我采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运用问题探究式,从《森林中的豪猪》这篇文章引导学生树立“言内意”向“言外意”进行阅读的方法。
并通过练习反馈,检测学习效果,从而切实有效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四、教学策略:
主要运用合作讨论、自主协作探究、综合发现等教学策略让学生体会掌握知识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1.用图片导入
2.学习目标展示(多媒体显示,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把握豪猪的特点。
(2)理解类比和拟人手法的运用,品味生动且讽刺的语言描写。
(3)领悟课文对于人类生存的启示,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3.解题与知识补充——题目与写作背景
4.整体感知——豪猪的特点诵读(学生读,师点拨)
(1)归纳豪猪的特点。
(自主与合作相结合)
(2)为什么把豪猪称为“森林中的绅士”?(类比)
(3)豪猪有绝种之忧,作者认为豪猪种族灭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不打算在这里来下结论,可是我因此更觉得豪猪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
”
5.微观探究(品味生动讽刺的语言——拟人、讽刺)(学生自主完成)
(1)所谓“绅士相处,应如豪猪与豪猪,中间保持相当的距离”,就因为太靠近了彼此都没有好处。
不过豪猪的刺还是有形的,绅士之刺则无形,有形则长短有定,要保持相当的距离总比无形者好办些,而这也是摹仿豪猪的绅士们“青出于蓝”的地方。
(类比、讽刺)(2)它是矮胖胖的,一张方正而持重的面孔,老是踱着方步,不慌不忙。
它的潇洒悠闲,实在也到了殊堪钦佩的地步:可以在一些滋味不坏的灌木丛中玩上一个整天,很有教养似地边走边哼,逍遥自得,无所用心,宛然是一位乐天派。
明确:突出表现了豪猪的生活方式悠闲自在,逍遥自得,颇具绅士风度。
(3)“为什么这样‘得天独厚’,具有这样巧妙自卫武器的豪猪会渐有绝种之忧呢?是不是它那种太懒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使之然呢?还是因为它那‘得天独厚之处存在着绝大的矛盾,——几乎无敌的棘毛以及毫无抵抗力是暴露着的鼻子,——所以结果仍然于它不利呢?”
我不打算在这里来下结论,可是我因此更觉得豪猪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
小结:豪猪有绝种之忧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其生理方面的天然缺陷,而在于懒散悠闲的生活方式。
(4)“虚实相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作者实写了豪猪的生活方式,虚写的是什么?(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以实写虚,结合写作背景)
6.课堂延伸(学生结合现代社会中的“绅士”谈对生活态度的看法)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
他们并非找不到,而是主动放弃了的就业机会,闲处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消往往不菲。
“啃老族”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
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六、布置作业:
1.试着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某种动物的生活状态,来讽刺当今社会的某一类人。
2.阅读梁实秋《鸟》,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整理你对人生的感悟。
板书设计:
实虚
豪猪(类比)绅士作者
得天独厚懒散悠闲寒心
绅士风度无所事事批评
(拟人比喻)(讽刺)
启示:居安思危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