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案例分析

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案例分析
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案例分析

针对一起危机公关,我们还是得从5S原则来分析。若能保证五大原则都能做到的,必将是一起成功的危机化解案例。

第一,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 THE MATTER)

首先,这是一起由于企业自身行为不当而引起的公关危机。肯德基由于进料渠道检查把关不严,在制造“新奥尔良烤翅和烤鸡腿堡”的辣椒粉中含有“苏丹红”。这样的食品出售后,会对顾客的身体造成伤害,虽然事件的起始是由于部分食品生产供应商不能遵纪守法,不能严把食品安全关所致,但公众还是仍然可以说肯德基企业组织单方面管理不善而造成了此次危机事件的爆发。所幸,肯德基也认识到积极承认错误,不推卸责任是处理危机公关手段的不二选择。

当危机发生后,公众或者说是消费者,在意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利益问题,并且利益永远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无论谁是谁非,企业组织都应当积极勇于承担责任。如果企业一味的追究其真相,而与消费者各执己见,只会加深矛盾并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这更不利于解决问题。在这个原则上,肯德基在事件发生后,积极承担责任,并进行处理。这是明智难能可贵的。

第二,速度第一原则(SPEED)

对于速度第一这个原则,肯德基也是做得比较到位的。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才开始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检,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16日上午,百胜集团上海总部就已经采取行动通知全国各肯德基分部,立即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危机发生后,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新奥尔良烤翅和烤鸡腿堡”的销售,防止伤害事件的进一步扩大,这是一般处理危机的当务之急。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危机出现的最初的12到24个小时内,消息会像病毒一样以尽可能最快的速度蔓延开来,尤其是在当代信息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先进的前提下,再加上人们所附带的好奇心和批判心,无论以怎样的高速传播都会不足为奇的。并且,在这些消息中,可靠的就只有那么一小部分,更多的是谣言和猜测。因此这种危机关头,公司必须当机立断,快速反应,积极主动,迅速地控制住事态的发展。百盛公司在第一时间出面像公众道歉,并做出了让人信服的举动,保证了危机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抓住了危机处理的关键。第三,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

在真诚沟通方面,放在第一位的应该是消费者,其次是媒体,然后是政府。

消费者是企业组织的衣食父母,是上帝。当今的人们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再加上其购买力和选择范围都得到充分的增强。任何企业的产品若是不能取得大部分的消费者的认同就很难生存下去,一个企业的任何宣传手段都应该是为了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肯德基面对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措施:公开宣布秉承其维护大众健康的一贯原则,提出多项改进措施,以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并开通了热线电话为消费者答疑等等。这些举措让消费者看到了企业的决心和责任心,消费者愿意再次信赖它,这样的话,产品形象并未因为危机事件而受损,反而还增强了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增加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现在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任何企图封杀媒体或忽略媒体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你越掩盖,媒体就越会炒作;你越拒绝媒体采访报道,就越证明你有不可告人的内幕。这个时候,唯有主动向媒体传递正确的信息并加以引导,媒体才有可能认为你是有诚意解决问题的,甚至是可以谅解的,那些传言、谣言甚至是谎言才有可能得到平息。肯德基在此次危机事件中始终以一种坦诚而理性的态度处理与媒

体的关系,主动向全国媒体通报,还立即成立信息沟通小组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更为不易的是,对于个别媒体的非客观报道以及个别同行的不实言辞,企业保持了应有的克制和冷静,这一切的举动措施都给肯德基赢得了社会公众的赞誉与认同。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法制经济,政府是法令法规的制定者和企业依法竞争、公平竞争的监督者。企业应不折不扣地执行政府的法律法规。肯德基深谙此理,明确的表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配合政府对其他食品的抽样调查,从而在政府和社会公众面前展示了守法经营的良好企业形象。与政府建立互信基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政府也就会大力的支持帮助企业渡过危机。

真诚沟通的真诚指的是“三诚”,即诚意、诚恳、诚实。无论是面对消费者,还是媒体抑或是政府,都应当做足这“三诚”。如果做到了这“三诚“,则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第四,系统运行原则(SYSTEM)

系统运行原则是指在逃避处理一种危机的时候,不要忽视另一种危险,在进行危机管理时必须系统运作,绝不可顾此失彼。

在此次苏丹红危机中,肯德基做了一系列的举措。2月底,肯德基建立了危机小组,有营运、产品质量控制、物流、公共事务等部门的10多位员工构成工作核心,并组建了多个管理小组分别负责多方事物的处理工作。在危机小组成立后立即确定了统一的应对危机的立场,并及时向公众发布道歉声明。

但是,在企业本身的系统内部,由于危机的爆发,必将使得人们焦躁恐惧,这时候就需要企业高层发挥绝对的作用,不可全身心关注危机的发展而忽略了企业自身内部的低气压。在这点,肯德基做得也很成功出色。首先,危机出现的第一时间在企业内部就向全体员工通报了事件情况,并表示不会因此事件而裁员,此举赢得了广大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其次,危机的爆发还可能使企业股东的投资信心动摇,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大部分股东的撤资,使得企业在危难时刻遭受雪上加霜的困境。肯德基在整个危机爆发时主动将事件经过及解决方案上交到母公司,取得了母公司的财政支持,也确保了新产品的研发,使得替代商品顺利上市。再次,当危机来临,积极主动地和政府部分、行业协会、同行企业及新闻媒体充分配合,联手对付危机,在众人拾柴火焰高消除危机的同时,增强公信力、影响力。

第五,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

肯德基的这起危机公关唯一的缺点就在于,没有很好的运用权威证实这一大有力工具。自己称赞自己是没用的,没有权威的认可只会降低其可信度,实话也会变成谎话。在危机发生后,企业不能自己整天拿着高音喇叭解析实情,而要懂得走第三条方案,请重量级的第三者在前台说话,使消费者解除对自己的警戒心理,重获他们的信任。肯德基错就错在,应该让权威部门来发话,而不该自已乱表态。

典型案例及分析(三):肯德基“苏丹红”事件解读

典型案例及分析(三):肯德基“苏丹红”事件 品牌:肯德基 危机性质:食品安全 危机指数:5 案例描述: 2005年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检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16日上午,百胜集团上海总部通知全国各肯德基分部,“从16日开始,立即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3月16日下午,百胜发表声明,宣布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被发现含有“苏丹红一号”,并向公众致歉。百胜表示,将严格追查相关供应商在调料中违规使用“苏丹红一号”的责任。3月17日,北京市食品安全办紧急宣布,该市有关部门在肯德基的原料辣腌泡粉中检出可能致癌的“苏丹红一号”,这一原料主要用在“香辣鸡腿堡”、“辣鸡翅”和“劲爆鸡米花”三种产品中。期间还发生了消费者持发票向肯德基索赔时遭遇刁难的情况。对此,肯德基的解释是,这是他们自查的结果:3月17日肯德基在记录中发现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提供的含苏丹红的辣椒粉也用在了这三种调料中。随后,他们采取紧急措施,用现存经过验证不含苏丹红的调料取代原来的调料。恰恰在这时,3月18日,北京有关部门抽查到了这批问题调料。19日向媒体公布,责令停售。 案例点评: 态度比较端正,百胜对危机事件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前后的说辞显得有些矛盾。餐饮和食品行业属于危机高爆发行业,肯德基事件的处理拥有相对完善的体系,但苏丹红事件中的危机防范意识则表现的一般。百胜在危机事件中的准备也属于比较完善,但苏丹红事件中的准备措施则表现平常。对危机事件的参与处理比较积极的,反应速度比较快快,把苏丹红事件对百胜的影响降到最低方面做的不错,但把“危”变“机”仍需提高。

(完整word版)肯德基及时处理苏丹红事件

肯德基及时处理苏丹红事件 2005年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捡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16日上午,百胜集团上海总部通知全国各肯德基分部“从16日开始,立即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3月16日下午,百胜发表公开声明,宣布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并向公众致歉。百胜表示,将严格追查相关供应商在调料中违规使用“苏丹红一号”的责任。 肯德基中国公司的部分产品,含有苏丹红事件在经历了近两周的检测和调查后,肯德基所属的中国百胜餐饮集团总裁苏敬轼2004年3月28日正式公布调查结果:经过各级政府在不同城市对不同原料进行抽检,确认所有问题调料均来自扛苏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供应给广东中山基快富公司的两批辣椒粉。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向全国消费者保证,肯德基所有产品都不含苏丹红。 肯德基公司此次由于苏丹红问题遭受了重大打击。苏敬轼称,针对苏丹红事件的教训,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决定采取三项措施防范部分食品生产供应商不能严把食品安全关带来的隐患:一是将在过去的基础上加强原有的检测能力,投资200万元建立一个现代化食品安全检测研究中心,对所有产品及使用原料进行安全抽检,井对中国食品供应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二是要求所有主要供应商增加人员,添购必要的检测设备,对所有进料进行食品安全抽检。三是强化选择上游供应商的要求标准,严防不能坚持食品安全的供应商混入供应链。 (资料来源:2005年3月29日经济日报,陈小力) 问题:请认真阅读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面对“苏丹红一号”事件给肯德基带来的环境威胁,百胜集团都采取了哪些对策?试用市场营销学的有关原理评价这些措施。 2.通过这起事件,你认为企业的营销活动在与其营销环境的适应与协调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分析: 1.环境包含机会和威胁两方面的影响作用,分析环境的目的在于发现机会,避免和减轻威胁。 2.企业对于环境不是无能为力的,企业在分析环境的基础上,可以增加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威胁,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改变环境 3.本案例中,百胜集团面对威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停止销售含有苏丹红的产品,销毁剩余调料; (2)公开致歉,追查责任; (3)公布检测结果,并保证其所有产品都不含苏丹红, (4)制定措施,消除隐患。 上述措施均属于减轻策略的范畴,通过这些措施,企业逐步消除了事件的影响,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4.在错综复杂、动荡多变的营销环境中,企业必须不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应变力,随时把握环境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妥善地解决问题,才能够避免和减轻环境威胁,使企业健康发展。

毒胶囊事件的案例分析

毒胶囊事件的案例分析 自古以来,我们在受伤或者是生病的时候,都习惯于向医学求助,吃药打针,以求战胜病痛,延年益寿,医药一直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与生命紧密相连,说是关天的大事亦不为过。而谁又能想得到,这些用来救命的良药,会有一层剧毒的外衣呢? 2012年4月15日,央视报道河北、江西个别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随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这些含有毒物的毒胶囊,最终流向药品企业,进入消费者腹中。 而这起毒胶囊事件,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与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一样,它的发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严重践踏道德和法律的行为如何能够潜伏几年不为人知,如何才能避免此类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是xxxx 毒胶囊,是指用工业皮革废料来做成药用胶囊。从工业皮革废料变成药用胶囊,经过多次的工序,辗转几个厂家,最后进入到流通领域,被千千万万的人们消费,这其中经过的关卡无数,却没有一个关卡真正的起到了把关的作用,用廉价有毒的工业明胶替代价格较高的食用级明胶,这样明显有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事情却在默认当中变成了行业的潜规则,就像之前的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鸡蛋,地沟油一样,拷问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良知,也是我们的管理制度和法律的威严! 一件商品,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到销售流通,应该有很多的机会可以阻止这些有毒的东西进入人们口中的。就毒胶囊来说,以工业明胶的价格采购食用级明胶,可能吗?显然不合理的价格后面是什么?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心知肚明的吗?就算采购人员被蒙蔽,那么相关的检测手段没有吗?检测原材料重金属超标不是什么难事,就是检测成品药用胶囊的重金属含量,也应该是每一个有责任的厂家理当做的事情,但是这些层层检测之下,超标的药用胶囊一样是一路绿灯的顺利进入消费流通领域,这当中的原因是什么? 显然是利益,暴利驱使人们铤而走险,暴利蒙蔽了人们的双眼,这不仅仅是毒胶囊事件之所以发生的原动力,同样也是相关事件的屡禁不止的源头。其实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在《资本论》当中说的很明白,资本天性是追逐利益的,当有300%的利润的时候,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 然而这并不是此类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唯一原因。资本的逐利性自古以来都是不择手段的,但是在监管制度和法律制度相对完善的西方国家,此类事件出现的机会就很少,究其原因,除了西方拥有相对完善的法律和监管制度之外,西方相对完整的社会诚信机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事实上,我们国家经济腾飞之前,这样的事情也很少发生,因为当时人员的流动性很小,社会关系网相对固定,违反道德会导致原有的社会评价降低,而重建良好信誉的成本就相对很高,而现在社会人员的流动性大大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网比较薄弱,重建也相对容易,这样导致那些人们在道德方面的约束大大削弱,也就是我们的普遍感觉到现在人们的诚信不如以前,社会道德水平整体下降的原因。 只是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想要建立起每个人的完整的社会诚信评价机制,将一切社会生产生活纳入这个体系之内谈何容易,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却不是一朝一夕可

近几年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回顾及分析

近几年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回顾及分析 谢天娇2011292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班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从“苏丹红”到“三鹿奶粉”,从“瘦肉精”到“塑化剂”……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刺痛着我们脆弱的神经,更拷问着生产企业的道德底线以及监管部门的法治力量。本文主要就近几年几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进行回顾及分析。希望它们不仅能成为一面透视中国食品安全的“警示墙”,更能逐步唤起行业的重视、市场的净化乃至全民道德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食品安全苏丹红三聚氰胺塑化剂致癌 引言: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福寿螺、大闸蟹、多宝鱼、阜阳劣质奶粉……接踵而至的“问题食品”事件,让人们一次次“领略”了不法生产经营者见利忘义的“黑心”,也进一步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诸多“黑洞”。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老百姓防不胜防。从最普通的大米、面粉、肉制品、蔬菜、豆制品再到调味品,危害健康的伪劣产品不胜枚举,食品安全,这4个字无疑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几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回顾 1、苏丹红事件 2005年3月5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份召回通告——亨氏、联合利华等多家企业的食品中可能含有具有致癌性的工业染色剂“苏丹红1号”。随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查禁“苏丹红1号”的行动席卷全球。2005年3月2日,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向社会通报,经检测认定,广东亨氏美味源辣椒油中含有“苏丹红1号”打响了全国查处涉红食品的第一枪。随后,“苏丹红1号”被滥用为食品添加剂的情况就不断被广东、云南、上海、浙江、福建、四川等地的工商、质检部门检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从辣椒酱、辣腐乳、酱腌菜,到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长沙坛坛香牌风味辣椒萝卜、河南豫香牌辣椒粉以及方便面里相继被检出了“苏丹红1号”。经过2005年的查处,给人吃苏丹红的现象有所遏制。但是2006年11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又公布了对全国蛋制品专项检查结果,结果显示有7家企业的8个批次产品涉嫌含有苏丹红,这些企业分布在北京、湖北、安徽、河北、河南、浙江等省。原来为了让鸡、鸭能生出“红心蛋”、“柴鸡蛋”,养禽场给不会说话的鸡、鸭喂食“苏丹红Ⅳ号”。比起苏丹红Ⅰ号,苏丹红Ⅳ号不但颜色更加红艳,毒性也更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苏丹红Ⅳ号列为三类致癌物。 2、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 在2004年出现安徽阜阳百余名儿童因吃了劣质奶粉成了“大头娃娃”、多位

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案例分析

针对一起危机公关,我们还是得从5S原则来分析。若能保证五大原则都能做到的,必将是一起成功的危机化解案例。 第一,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 THE MATTER) 首先,这是一起由于企业自身行为不当而引起的公关危机。肯德基由于进料渠道检查把关不严,在制造“新奥尔良烤翅和烤鸡腿堡”的辣椒粉中含有“苏丹红”。这样的食品出售后,会对顾客的身体造成伤害,虽然事件的起始是由于部分食品生产供应商不能遵纪守法,不能严把食品安全关所致,但公众还是仍然可以说肯德基企业组织单方面管理不善而造成了此次危机事件的爆发。所幸,肯德基也认识到积极承认错误,不推卸责任是处理危机公关手段的不二选择。 当危机发生后,公众或者说是消费者,在意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利益问题,并且利益永远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无论谁是谁非,企业组织都应当积极勇于承担责任。如果企业一味的追究其真相,而与消费者各执己见,只会加深矛盾并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这更不利于解决问题。在这个原则上,肯德基在事件发生后,积极承担责任,并进行处理。这是明智难能可贵的。 第二,速度第一原则(SPEED) 对于速度第一这个原则,肯德基也是做得比较到位的。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才开始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检,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16日上午,百胜集团上海总部就已经采取行动通知全国各肯德基分部,立即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危机发生后,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新奥尔良烤翅和烤鸡腿堡”的销售,防止伤害事件的进一步扩大,这是一般处理危机的当务之急。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危机出现的最初的12到24个小时内,消息会像病毒一样以尽可能最快的速度蔓延开来,尤其是在当代信息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先进的前提下,再加上人们所附带的好奇心和批判心,无论以怎样的高速传播都会不足为奇的。并且,在这些消息中,可靠的就只有那么一小部分,更多的是谣言和猜测。因此这种危机关头,公司必须当机立断,快速反应,积极主动,迅速地控制住事态的发展。百盛公司在第一时间出面像公众道歉,并做出了让人信服的举动,保证了危机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抓住了危机处理的关键。第三,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 在真诚沟通方面,放在第一位的应该是消费者,其次是媒体,然后是政府。 消费者是企业组织的衣食父母,是上帝。当今的人们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再加上其购买力和选择范围都得到充分的增强。任何企业的产品若是不能取得大部分的消费者的认同就很难生存下去,一个企业的任何宣传手段都应该是为了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肯德基面对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措施:公开宣布秉承其维护大众健康的一贯原则,提出多项改进措施,以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并开通了热线电话为消费者答疑等等。这些举措让消费者看到了企业的决心和责任心,消费者愿意再次信赖它,这样的话,产品形象并未因为危机事件而受损,反而还增强了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增加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现在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任何企图封杀媒体或忽略媒体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你越掩盖,媒体就越会炒作;你越拒绝媒体采访报道,就越证明你有不可告人的内幕。这个时候,唯有主动向媒体传递正确的信息并加以引导,媒体才有可能认为你是有诚意解决问题的,甚至是可以谅解的,那些传言、谣言甚至是谎言才有可能得到平息。肯德基在此次危机事件中始终以一种坦诚而理性的态度处理与媒

“苏丹红”事件及其反思

https://www.360docs.net/doc/1d10437269.html,收集整理 “苏丹红”事件及其反思 “苏丹红”事件及其反思 “苏丹红一号”型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常用于工业方面,比如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苏丹红一号”会导致鼠类患癌,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 2005年3月4日,北京有关方面检测出亨氏中国某批号的辣椒酱中含有“苏丹红一号”。 3月9日,浙江省工商局发布消费警示,浙江已经发现三种食品里含有“苏丹红”。从广东到河南,“苏丹红”的踪迹开始逐步显露,很多是在辣椒酱、酱菜等小食品中添加“苏丹红”作为色素。 3月15日,著名连锁快餐品牌肯德基的两个品种“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在检查中被发现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16日,这两样产品在国内所有肯德基餐厅内全部停售。 3月18日,北京市有关部门在食品专项执法检查中,从朝阳区某肯德基餐厅抽取的原料“辣腌泡粉”中检出“苏丹红一号”,这种“辣腌泡粉”用在“香辣鸡腿堡”、“辣鸡翅”、“劲爆鸡米花”3种产品上,加上“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肯德基已有5种产品检出“苏丹红”被停售。 晚上,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发了一份公开声明,肯德基对此次食品安全事件深表遗憾,并向公众致歉。 3月19日,肯德基餐厅已将两种含“苏丹红一号”的产品及调料全部销毁。 3月22日,北京市场恢复了香辣鸡翅、香辣鸡腿汉堡、劲爆鸡米花3种产品的销售。 3月23日,在全国恢复了新奥尔良烤翅的销售。 3月30日,一份包括25种食品在内的含“苏丹红”名单由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对外公布。这些涉“红”产品包括腐乳、榨菜、鲜辣酱等,其中有14种产自3家北京企业。 5月13日,欧盟宣布,欧盟已对食品中“苏丹红”和“对位红”等违法染料含量设定严格的检测标准,并将组织欧洲多国科学家合作开发更为有效的违法染料分析检测技术。 很多食品餐饮部门、企业所经历的“苏丹红”风波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从公关学的角度看,有如下两点反思: 1、面对危机,优秀的企业不但要善于应对危机,化险为夷,还要能在危机中寻求商机。肯德基在“苏丹红”事件发生后,消费者不可避免地联想到麦当劳食品中会不会也含有“苏丹红一号”,深谙消费者心理的麦当劳立即还自己清白,发表声明称自己的食品绝无“苏丹红”打消消费者疑虑。不仅如此,麦当劳还趁“危”夺“机”,有针对性地运用促销“杀手镧”,狂抢肯德基客源。在品牌发生危机之时,经营同类品种的企业就可在查实确无有害物质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向社会广而告之,并采用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借机吸引流向该品牌的那部分顾客,从而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 2、面对危机,企业采取公开透明的处理方式比遮遮掩掩的态度更能消除人们的疑虑,为重新竖立自己的品牌打基矗 亨氏被查出问题产品后,亨氏(中国)在事发地广州举行新闻发布会,亨氏中

2005年食品安全六大事件

2005年食品安全六大事件 2005年食品安全六大事件 食品安全的问题日益成为全球消费者共同面对的困扰。在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人们希望这些困扰也能越来越少。 在即将过去的2005年,食品安全成为全国上下高度关注的话题,一系列事关消费安全的食品质量事件频频发生。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一些被传媒放大或扭曲的“恐慌”。不过,总体而言,2005年对于我国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的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国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空前高涨,自我保护的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二是有关监管部门也从众多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处理突发性事件的经验,许多陈旧过时的标准得到了及时修订;三是国内食品安全的处理做到了与国际同步。下面回顾的6起食品安全事件就是在这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些例证。 “苏丹红一号”掀起全球食品安全警报 2月,英国食品标准署就食用含有添加可致癌物质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30家企业生产的可能含有苏丹红一号的359个品牌的食品。此消息一经传出,全球哗然,并引起中国的高度关注。2月23日,中国也对苏丹红一号下达了追杀令,揭开了对苏丹红一号实行从生产、流通、餐饮各环节拉网式围剿行动的序幕。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击破国外大企业光环 5月,浙江省有关部门公布了近期该省市场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知名的“雀巢”奶粉赫然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在经历了消极应对———公开道歉———只换不退之后,雀巢中国有限公司终于在退货问题上有所松动。雀巢表示,消费者如有退货要求,公司可予以办理。6月8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婴儿配方乳粉中碘含量”问题正式表态:按照《标准化法》第三章第十四条“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的要求,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婴儿配方乳粉应禁止生产和销售。 不实报道导致国产啤酒被妖魔化 7月,因为某报纸一篇未经证实的“95%啤酒加甲醛”的报道,中国啤酒业一下子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韩日紧急回收并检测今年进口的中国啤酒。但是,国家质检总局的抽查结果却

肯德基在中国案例分析

《肯德基在中国》案例分析 案例《肯德基在中国》从一开篇起便向我们提出了两个让肯德基东南亚地区副总裁托尼·王难于抉择的问题,那就是: 一、肯德基是否要进入中国市场? 二、如果要进入中国市场,那么第一家中国分店的选址应该在哪里? 进入中国市场是有很大的风险的,因为“没有任何行业记录的轨迹可寻”;“尽管中国是一个巨大的、高利润的市场,但是,在初期需要管理资源,而且不能保证相当大的硬通货的利润回流”;“信息有限”;“有许多人已在类似投资中失败”;其成败对于公司和王个人的声望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帮助王做出抉择前,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肯德基的相关资料吧。 从肯德基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肯德基在美国的壮大有其背景,那就是美国七十年代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快餐业飞速发展。加上企业能够坚持产品的质量和集中的生产线方式,在用人上任人唯贤,使得肯德基得以迅速发展,完成了其发展初期的原始积累。 正当肯德基大力向外扩张时,企业面临到了国内外的挑战。1975年肯德基公司从香港市场全面撤退,在日本的分支机构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也处于亏损状态;在国内肯德基也遭受到了强有力竞争。为什么? 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一、肯德基的成功与其国内的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七十年代正是美国经济飞速发展,快餐业兴起的黄金时期。而同期的国外市场,则不一定有这样的环境。 二、集中的生产线、统一的质量和文化管理,对于一家连锁企业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这些和国外的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冲突。由于协调不利,使得对外扩张在冲突所带来的管理混乱中失败了。 初期扩张的失败迫使肯德基进行经营转轨。针对管理混乱所造成的质量不稳定、卫生差等状况,肯德基在转轨中坚持在菜单选择和质量、服务及清洁卫生的承诺上回到以前的基本立场上,并注重了员工的培训和广告的使用上。转轨的结果是成功的,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统一的质量和服务是一家连锁企业的生命所在。如果没能保证这一点,企业是无法保持顾客的美誉度和忠诚度的。在这一点上转轨作到了。 1

肯德基和麦当劳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肯德基和麦当劳公共关系案例分析一、基05年苏丹红事件2005年2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检部门加强对含有苏丹红1号食品的检验监管,严防此类食品进入中国市场。有关研究表明,苏丹红1号具有致癌性,欧盟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我国也禁止使用。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向消费者发出了相关警告,并在网站上公布了亨氏、联合利华、麦当劳等30家企业生产的可能含有苏丹红1号的产品清单。英国食品标准署已下令召回上述食品。联合利华在英国的分公司有9种食品被列入清单目录。联合利华(中国)公司公关经理王惠表示,这9种产品均不在中国生产,也不向国内进口。麦当劳在英国亦有多种食品牵涉其中。麦当(中国)企业关系部张紫云也表示,麦当劳在中国没有使用苏丹红1号这种原料。4月6日,中国卫生部发布《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该报告通过对“苏丹红”染料系列亚型的致癌性、致敏性和遗传毒性等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最后得出结论:对人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

偶然摄入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品,引起的致癌性危险性不大,但如果经常摄入含较高剂量苏丹红的食品就会增加其致癌的危险性。百盛集团:中国百胜餐饮集团3月16日下午发表公开声明,宣布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被发现含有“苏丹红1号”,国内所有肯德基餐厅已停止出售这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中国百胜餐饮集团表示,将严格追查相关供应商在调料中违规“苏丹红1号”使用的责任,同时就此次食品安全事件向公众致歉。3月28日,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就旗下品牌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集团总裁苏敬轼在回答现场记者提问时透露,3月16日肯德基产品中发现苏丹红成份后立即在全球范围展开了调产,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都没有发现苏丹红成份。苏敬轼说,苏丹红事件后百胜集团决定加强内部检测机制,待建的食品安全检测研究中心是“中国餐饮业史无前例的创举,它甚至超过了百胜在美国的安全检测设施标准”。此次苏丹红事件暴露了中国食品安全的隐患,他呼吁品供应商都能遵

肯德基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网络行业常用营销策略分析 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上网人数不断增多。这种状况逐渐导致了企业营销手段的变化,网络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手段默默发展了起来。 网络营销的产生,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消费者价值观的变革和商业竞争等综合因素所促成的。网络营销产生需要科技基础,21世纪是信息世纪,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正在迎接这个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信息社会的内涵有了进一步改变。在信息网络时代,网络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信息的分配和接收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合作和交流的环境。企业也正在利用网络新技术的快速便车,促进企业飞速发展。 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络为媒体,以新的方式、方法和理念,通过一系列魅力网络营销策划,制定和实施营销活动,更有效的促成个人和组织交易活动实现的新型营销模式。它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总体或者部分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 网络营销相对于普通的营销来讲有着如下的竞争优势,开展网络营销给企业带来的最直接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网络营销采取的是新的营销管理模式。它通过因特网改造传统的企业营销管理组织结构与运作模式,并通过整合其他相关部门如生产部门、采购部门,实现企业成本费用最大限度的控制。利用互联网降低管理中交通、通讯、人工、财务和办公室租金等成本费用,可最大限度地提高

管理效益。许多在网上创办企业也正是因为网上企业的管理成本比较低廉,才有可能独自创业和需求发展机会。 而且互联网上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它的触角可以延伸到世界每一个地方。利用互联网从事市场营销活动可以远及过去靠人工进行销售或者传统销售所不能的达到的市场,网络营销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新的市场机会。 在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比让顾客满意更重要。利用互联网企业可以将企业中的产品介绍、技术支持和订货情况等信息放到网上,顾客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需求有选择性的了解有关信息。这样克服了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网络营销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强调个性化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具有企业和消费者的极强的互动性,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网络营销能满足消费者对购物方便性的需求,省去了去商场购物的距离和时间的消耗,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效率;由于网络营销能为企业节约巨额的促销和流通费用,使产品成本和价格的降低成为可能,可以实现以更低的价格购买。 下面我就以肯德基为例,来分析一下网络营销的策略。 1987年,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正式营业,以此为起点,肯德基开始逐步融入中国社会,并打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营销模式。到目前为止,肯德基在国内一、二级市场开设的店铺已突破1500家,进入了一个高速、平稳的发展时期。作为国际连锁餐饮行业的领导品牌之一,在以往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肯德基无论在全球品牌推广还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34147复习过程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34147

一.肯德基及时处理苏丹红事件 2005年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捡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翊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16日上午,百胜集团上海总部通知全国各肯德基分部“从16日开始,立即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肯德基公司此次由于苏丹红问题遭受了重大打击。苏敬轼称,针对苏丹红事件的教训,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决定采取三项措施防范部分食品生产供应商不能严把食品安全关带来的隐患:一是将在过去的基础上加强原有的检测能力,投资200万元建立一个现代化食品安全检测研究中心,对所有产品及使用原料进行安全抽检,井对中国食品供应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二是要求所有主要供应商增加人员,添购必要的检测设备,对所有进料进行食品安全抽检。三是强化选择上游供应商的要求标准,严防不能坚持食品安全的供应商混入供应链。 请认真阅读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面对“苏丹红一号”事件给肯德基带来的环境威胁,百胜集团都采取了哪些对策?试用市场营销学的有关原理评价这些措施。 2.通过这起事件,你认为企业的营销活动在与其营销环境的适应与协调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要点) 1.环境包含机会和威胁两方面的影响作用,分析环境的目的在于发现机会,避免和减轻威胁。 2.企业对于环境不是无能为力的,企业在分析环境的基础上,可以增加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威胁,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改变环境 3.本案例中,百胜集团面对威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停止销售含有苏丹红的产品,销毁剩余调料;

(2)公开致歉,追查责任; (3)公布检测结果,并保证其所有产品都不含苏丹红, (4)制定措施,消除隐患。上述措施均属于减轻策略的范畴,通过这些措施,企业逐步消除了事件的影响,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4.在错综复杂、动荡多变的营销环境中,企业必须不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应变力,随时把握环境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妥善地解决问题,才能够避免和减轻环境威胁,使企业健康发展。(共14分 二.世界上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公司是由发明第一种现代染发剂的法国化学家舒莱尔于1907年创立的。经过近一个世纪对美和科研的执着追求,凭借不断创新、对质量的苛求以及迅速的业务扩展,欧莱雅由一个普通的小型企业跃居世界化妆品行业首位。2004年最新的世界化妆品公司排行榜再次表明,欧莱雅仍高居榜首。如今,欧莱雅集团的业务遍及世界150多个国家,年销售额高达120亿美元,在全球共拥有4300名员工,500多个高品质的著名品牌,生产包括美发护发产品、护肤品、彩妆、香水及浴室用品在内的数万种产品。问题: 1.从市场营销角度分析欧莱雅公司成功的原因?(6分) 2.欧莱雅公司采用什么样的目标市场战略?分析优缺点。(8分) 3.消费者购买化妆品的核心利益是什么?(6分) 1.答:(1)市场调查,了解不同国家消费者行为(2分)(2)市场细分,针对性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4分) 2.答:(1)差异化营销(4分)(2)优点: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销售额(2分)(3)缺点:成本要求高(2分) 3.答:核心利益:美丽、希望、自信、生活方式等(6分) 三.新型捕鼠器缘何没市场?

由“苏丹红”事件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由“苏丹红”事件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摘要: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含苏丹红食品的出现无疑给人们又敲响了一次警钟。我国政府及时出台了苏丹红检验标准、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食品市场环境将得以规范,人民生活消费也将得到一个安全的保障。 关键词:苏丹红苏丹红检验标准食品安全法食品管理体系 1. 苏丹红事件的简述 2005年3月一则消息引起了全国的震动: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美味源”牌辣椒酱被检出“苏丹红一号”,随后肯德基快餐食品的调料在检查中被发现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很多中国人由此次的苏丹红事件开始关注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苏丹红一号”是人工合成的偶氮类染料,由苯胺重氮化,与2—萘酚偶合而成,外观暗红色或深黄色片状晶体。主要用于溶剂、蜡、汽油等增色和为鞋、地板等增光。食品中添加苏丹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红色,以掩盖天然辣椒素光照褪色的缺点,使辣椒制品长期保持鲜红的颜色[1]。正是由于苏丹红具有染红其他食品的功能,加上价格低廉,很快在印度等国率先被不法商家添加到食品中去。苏丹红是一种人工色素,在食品中非天然存在,有致癌性,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 2. 食品安全法实施的必要性 2.1 制定食品安全法迫在眉睫 红心鸭蛋中添加苏丹红,辣椒中含有苏丹红,腐乳中含有苏丹红,很长一段时间里,苏丹红一直在困扰着百姓的生活,简直到了谈“红”色变,再加之频频出现的多宝鱼、福寿螺等事件,老百姓无不发出感慨,我们到底能吃什么?追根溯源,食品生产加工“门槛”低,是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根源。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对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28大类食品即: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膨化食品、酒类等的10万多家企业进行的专项调查显示,近一半的生产厂家不具备生产条件,三分之二的企业不具备食品检验能力,四分之一的企业对进厂原材料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把关,十分之一厂家无营业执照而进行生产等等。在所收到的投诉案件中,食品安全问题排在首位,制定食品专门的安全法已迫在眉睫。 2.2 食品安全法的缺失导致此事件 最早“苏丹红”事件的引发,是由英国宣布的近400种食品受致癌工业染料

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问题: 1.福特公司采取的是什么观念,适应什么特点? 2.通用公司采取的是什么观念,适应什么特点? 3.分析通用汽车超越福特汽车的原因及体会 4.思考:试从“T 型车”最初的成功到后来其在市场上的失利,以及通用公司后来居上,推行“汽车形式多样化”方针获得成功,从而在市场上远远超过福特公司,谈谈企业经营思想应如何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从而引导企业走向成功 答:1.福特公司最初应用生产观念(这是一种传统的、古老的经营思想),只扩大市场需求和降低成本,在市场上获得成功,是因为市场上竞争对手少,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2.通用公司应用了市场营销观念,推行“汽车形式多样化”方针,一切以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为导向的经营哲学,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它能后来居上并获得成功。 3.原因及体会:企业应不断研究环境、研究消费者需求,适应环境变化,满足消费者需求,转变观念。 4.20世纪初,福特公司的“T 型车”经营成功,是因为其一系列经营决策顺应了当时的市场环境。在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上,“T 型车”靠着低成本、低价格、广分销的优势,使福特公司迅速成为美国汽车行业的领先者。20世纪20年代,美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变化,通用汽车公司迅速成长起来与福特公司相抗衡。其推行“汽车形式多样化”的经营方针,击败了只有一种“T 型车”的福特公司,后来居上,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市场总是在不断变化,竞争无处不在、残酷无情。任何一个企业,不论其在市场上处于何种位置,风险是相伴始终的。因此,企业必须密切关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观念,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1、 李晶为什么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 2、 通过这个故事谈谈你对“市场机会”这一概念的理解。为什么识别和选择市场机 会是企业营销管理过程的首要任务? 答:1、李晶之所以获得了经营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她找准了市场,抓住了市场机会。 3、 寻找市场机会是各类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找准了市场机 会,企业的经营活动就成功了一半。“企业市场机会=顾客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企业营销人员要积极寻找,善于发现,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确定自己的市场机会。 1、 面对“苏丹红一号”事件给肯德基带来的环境威胁,百姓集团都采取了哪些对策? 试用市场营销学的有关原理评价这些措施。 2、通过这起事件,你认为企业的营销活动在与其营销环境的适应与协调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本案例中,肯德基公司面对威胁,采取了减轻策略,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环境包含机会和威胁两方面的影响作用,分析环境的目的在于发现机会,避免和减轻威胁。 2、 企业对于环境不是无能为力的,企业在分析环境的基础上,可以增加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威胁,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改变环境。 1、 同仁堂公司是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企业发展的方向? 2、 同仁堂公司历经百年不衰的原因何在? 答:1、现代企业常常处于要素复杂多变、决策信息不充分的经营环境中,随时面临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为此,现代社会对企业的应变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企业应变力是指企业对环境变化、社会变化和威胁的反应能力。SAP 全球执行董事Claus Heinrich 博士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传统企业的成功需要具备三个要素,最好的用户服务、创新性的产品、高效的生产。但现在看来,它应该还有第四个要素,那就是对变化的快速适应能力。” 2、国内许多老字号走下坡路,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跟上形势的变化,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而同仁堂公司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就在于其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始终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并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 应变能力,所以同仁堂能够在新的时代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1、 日清公司为什么能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2、 请根据以上事例,谈谈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性。 答:发现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中心。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取胜,必须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对于生产食品的日清公司,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饮食文化、生活习惯等至关重要。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适应目标市场的需求,适应当地的特色。但是这种适应不是消极被动的,而应该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去积极地适应。企业的营销活动要建立在对消费者的理解上,而要真正理解消费者,企业就必须真正地把握市场需求特征。有了这个前提,企业营销的成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日清公司在美国市 场上获得成功的关键。 1、 假设你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一名营销人员,在新可乐遭受失败之际,你会给公司提 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2、 从新可乐决策失误的教训中你可得到哪些启示? 答: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企业对待营销调研的结果应慎之又慎。可口可乐公司的营销调研工夫已经做得很足,可依然会出现错误,至于其他一般的公司就更不用说了。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消费者心理的复杂多变性,从而可以加深对市场不可预测性的理解。想要做一个成功的营销人,你就必须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以便更好 地掌握营销信息系统这个绝佳工具。 请你对英特尔公司的竞争策略进行概要评价,并谈谈你从中所受到的启发。 答:作为行业的领先者,英特尔公司居安思危,始终坚持顾客为中心的营销导向,面对竞争对手的进攻,详细分析市场,进行产品的重新定位,精心打造全方位的营销组合策略,特别是独具特色的促销策略,快速行动,最终收复了失地。 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答:市场细分,就是企业根据消费需求的“异质性”,选用特定的“细分变数”,把商品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由需求相似的消费者群所组成的子市场,从而结合自身条件确定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的过程,即用“个性化的商品”去满足“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卖菜的小贩自然不会懂得市场细分这个概念,但是经营千人一面的大众菜品时,他们却懂事“同质化”商品的“异质性”服务可以赢得顾客的道理。当下,很多农产品销售困难很大程度上是许多农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并没有真正对市场进行细分所致。企业要找准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点”,这样才能减少盲目性,同中求异,在市场上赢得一定的位置。 1、 分析动感地带成功的原因和意义 2、 动感地带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中国移动在众多的消费群体中进行细分,更有效的锁住目标客户,以新的服务方式提升客户品牌忠诚度、以新的业务形式吸引客户,这是“动感地带”成功的关键。 1、 从市场状况来看,15-25岁年龄段的目标人群是预付费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预付费用户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移动新增用户的主流,中国移动每月新增的预付卡用户都是当月新增签约用户的10倍左右,抓住这部分年轻客户,也就抓住了目前移动通信市场大多数的新增用户。 2、 从长期的市场战略来看,以大学生和公司白领为主的年轻用户,对移动数据业务 的潜在需求大,且购买力会不断增长,有效锁住此部分消费群体。三五年以后将从低端客户慢慢变成高端客户。 3、 从移动的品牌策略来看,动感地带的推出,实现了市场的全面覆盖。“动感地带” 有效锁住大学生和公司白领为主的时尚用户,推出语音与数据套餐服务,全面出击移动通信市场,牵制住了竞争对手,形成预置性威胁。 “动感地带”作为中国移动长期品牌战略中的一环,抓住了市场明日的高端用户,但关键在于要用更好的网络质量去支撑,应在营销推广中注意软性文章的诉求,更加突出品牌力,提供更加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提升消费群体的品牌忠诚度, 路才能走远,走精彩! 1、 鸡蛋这种过去在消费者心中的同质商品如今也进入了品牌时代,这说明了什么? 2、 企业应如何为其品牌赋予内涵,从而使消费者给予足够的信任? 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消费者在丰富的商品面前,认牌购物的意识越来越强,范围越来越大。 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努力创造产品差异化,树立自己的品牌,并为其品牌赋予丰厚的内涵,是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取胜的关键。 近年来,鸡蛋这类产品的污染日益严重,这使得消费者不得不在吃鸡蛋时也追求绿色、健康和安全,这种情况给生产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咯咯哒“靠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生产出无药物和激素、抗生素、重金属残留的绿色鸡蛋,再经过相应的促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汇总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汇总 食品安全问题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2017 年以前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接二连三地被被曝光在公众的视野内,这从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食品安全机制的逐步完善,但另一方面,也不禁使我们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商贩肆无忌惮的生产这些严重伤害身体健康的食物?难道仅仅是金钱的驱使么?蚊蝇聚集的黑作坊生产的小面包、为使油条更脆口而添加洗衣粉的油条、 用大便做的臭豆腐、牛肚小作坊臭气熏天、用劣质陈化米做的米粉、用福尔马林浸泡的鱿鱼……黑作坊食品换上新包装堂而皇之地走入公众视野,摆上货架公开售卖。最近曝光的毒胶囊事件,更是激起了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又一轮担忧。跟随小编一起来盘点十年被曝光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哪些蝴蝶效应与反思。一、2005 年海鲜产品体内含有“孔雀石绿” 事件回放: 2005年6月5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英国食品标准局在英国一家知名的超市连锁店出售的鲑鱼体内发现“孔雀石绿” 。有关方面将此事迅速通报给欧洲国家所有的食品安全机构,发出食品安全警报。英国食品标准局发布消息说,任何鱼类都不允许含有此类致癌物质,新发现的有机鲑鱼含有孔雀石绿的化学物质是“不可以接受的” 由此,2005年7月7日,国家农业部办公厅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发了《关于组织查处“孔雀石绿”等禁用兽药的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严查违

法经营、使用“孔雀石绿”的行为。 2005年6月,《河南商报》记者对湖北、河南等地的养鱼场和水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调查,辽宁《华商晨报》记者对辽宁的养殖场和鱼药商店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在水产品的养殖过程中,很多渔民仍然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在运输过程中,为了使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鱼贩也常使用孔雀石绿。至于卖孔雀石绿的鱼药商店,由于孔雀石绿市场的存在,仍然在买卖孔雀石绿。 2005年11月,继三款“珠江桥牌豆豉鲮鱼罐头”被查出含致癌物孔雀石绿后,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公布的食物最新测试结果显示,“鹰金钱”牌金奖豆豉鲮鱼和甘竹牌豆豉鲮鱼等三个食物样本被查出含有致癌物“孔雀石绿”。 2006年11月17日,上海媒体率先报道了山东产多宝鱼药残超标情况。2007 年4 月,山东省日照市一养殖企业正式起诉台湾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在山东青岛的独资企业青岛统一饲料农牧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产品“孔雀石绿”超标。 最新进展: 为了减少非法添加违禁药物的现象,2013年5月1日,佛山开始试行水产品产 地标识准入制,对桂花鱼、生鱼、黄骨鱼三种价格较昂贵的鱼类配上身份证”,即追溯码,可以查到具体的鱼塘,该规定试行至今,其中有2 个月查出鱼类非法添加了孔雀石绿。根据佛山市农业局发布的7 月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情况,高明区的2 份草鱼样本查出孔雀石绿残留。有统计发现,2013年以来鱼类产品已经4 次查出孔雀石绿残留。“孔雀石绿”危害: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的副作用。它能溶解很多的锌,引起水生动物急性锌中毒;能引起鱼类的鳃

KFC案例分析

餐饮零售业巨头——肯德基 1. 研究背景 肯德基(Kentucky Fried Chicken肯塔基州炸鸡),通常简称为KFC,是来自美国的著名连锁快餐厅,由哈兰·山德士上校于1952年创建。主要出售炸鸡、汉堡、薯条、汽水等西式快餐食品。 1998年,拥有肯德基、必胜客、Taco Bell(墨西哥式食品)三个著名品牌的餐饮系统(此系统为百事公司的一个业务部,百事公司三大业务是软饮料、小食品、快餐)从百事公司分离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时,世界上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全球餐饮集团便正式成立了。当时所有股东和公司成员可能都没有想到,仅仅过去两年的时间,百胜全球餐饮集团的经营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今,百胜集团在全球拥有3万多家连锁分店,50万名雇员,营业额达到200亿美元,跻身世界企业五百强之列。 中国市场是百胜全球餐饮集团全球战略中发展最快并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中国百胜餐饮集团为百胜全球餐饮集团下属的国际公司在中国成立的协作发展总部。肯德基自1987年在北京前门开了中国第一家餐厅后,已在北京、上海、杭州、青岛、南京、广州、苏州、无锡、天津、福州、沈阳、西安、成都、武汉、深圳、哈尔滨等地成立了19个有限公司,至2000年底,在近80个城市和地区内开设了四百多家餐厅。到目前为止,肯德基已成为中国最大、发展最快的快餐企业。 2. 业态分析 2.1 目标顾客 肯德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目标消费者 2.2 价格策略 低价策略,辅之各种优惠套餐,优惠券的使用 2.3 商品结构 西式快餐食品,主要是炸鸡、汉堡、薯条、汽水等。 2.4 服务方式 快速迅捷的服务,设有专业员工 2.5 购买便利 靠近居民区、商业区、旅游景点等流量较大的地区,便捷式购物 2.6 店铺环境 美观整洁,店内装饰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3. 竞争优势的来源 3.1 商品 肯德基自1952年创建以来,商品的种类一直有增无减,商品的更新率高,尤其是进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