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博士培养方案
经济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

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深入系统的经济学知识及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现代经济研究方法与手段,了解经济学科前沿研究动态,具备将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现代经济研究手段与社会经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能够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或实际业务部门的经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 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2. 金融理论与政策3. 国际经济三、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为6年。
非全日制或生源为2年制硕士的博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4年,硕博连读生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
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的博士研究生,若以第一作者身份且以为第一署名单位在SSCI(或SCI)检索源刊物上或学校规定的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2篇以上(含2篇),或在CSSCI检索源刊物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5篇以上(含5篇),经导师组同意,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科学研究应贯穿培养的全过程。
1. 实行三阶段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主要侧重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手段的培养与训练(必修课程学习阶段);第二阶段主要侧重学科方向研究前沿的学习与研讨(选修课程学习阶段);第三阶段主要侧重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和论文写作(研究和写作阶段)。
三个阶段应依次递进完成,原则上不能跨跃。
2.实行资格考试制度。
第一阶段必修课程学习完成后,博士研究生须参加资格考试。
资格考试通过后,方能进入学科方向课的学习。
资格考试由学院统一出题,试题覆盖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总分100分。
其中,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各30分,高级计量经济学40分。
资格考试每学年组织两次(每年一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和七月的第一个星期六,考试时间均为上午8:30-11:00),70分及以上为通过。
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学苑教育

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后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3.身体健康(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4.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并加盖专家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公章;5.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三、报名及考试时间、地点1.网上报名时间:2015年3月15日至4月5日;考试时间:2015年5月9日、10日;2.报名地点: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3.考试地点:西南民族大学(武侯校区);4.报名方式: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①考生于3月15日至4月5日登录研招办指定网站填写网报信息,并上传照片,报名网址届时见我校研究生院网页。
②考生本人于4月14、15、16日到西南民族大学研招办进行现场确认,交纳报名费,提交纸质报名材料,并进行资格审查。
未经过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的报名无效。
(具体事宜请参见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网页:或http://222.210.17.133/index.asp)。
四、现场确认须提交的材料符合报考条件的报考人员需按我校要求办理报名手续,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我校研究生院提交下列材料:1.填写好的2015年西南民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研究生院网页下载);2.两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副研究员)及以上专家的推荐书(须加盖专家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公章,推荐书在研究生院网页下载);3.硕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必须在入学前补交);获得国外学位的考生须在现场确认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报告原件和复印件;4.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和评议书;5.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提交的材料:(1)已完成硕士学位课程,并由培养单位出具硕士学位课程成绩证明(原件);(2)近4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关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3)学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住房城乡建设部2018年9月目录1 总则 11.1 目的 11.2 编制依据 11.3 适用范围 22 行为准则 22.1 基本要求 22.2 质量行为要求 42.3 安全行为要求73 工程实体质量控制93.1 地基基础工程93.2 钢筋工程103.3 混凝土工程 103.4 钢结构工程 113.5 装配式混凝土工程 123.6 砌体工程133.7 防水工程133.8 装饰装修工程143.9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 143.10 通风与空调工程153.11 建筑电气工程 153.12 智能建筑工程 163.13 市政工程164 安全生产现场控制174.1 基坑工程174.2 脚手架工程 174.3 起重机械194.4 模板支撑体系214.5 临时用电214.6 安全防护214.7 其他 215 质量管理资料 225.1 建筑材料进场检验资料225.2 施工试验检测资料 235.3 施工记录245.4 质量验收记录256 安全管理资料 256.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资料 25 6.2 基坑工程资料256.3 脚手架工程资料266.4 起重机械资料266.5 模板支撑体系资料 266.6 临时用电资料266.7 安全防护资料277 附则271 总则1.1 目的完善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企业质量安全行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5)《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8)《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
1.2.2 部门规章。
农村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村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120)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研究型高层次农村教育类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立志为国家教育事业及农村教育的发展服务。
2.掌握较广博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熟悉国内外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掌握农村教育发展的前沿信息;具有较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使用一门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科研能力;能够承担高等院校的教育学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工作,以及胜任农村教育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问题研究2.城乡教育均衡化研究3.农村社会转型与农村教育发展研究三、修业年限博士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最低修业年限为3年。
生源为3年制硕士生的全日制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生源为2年制硕士生的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
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的博士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修业年限不能少于3年,并需达到以下条件:1.修了本专业课程计划规定的课程,必修课成绩达到85分以上,选修课成绩达到75分以上。
2.资格考试成绩合格。
3.按研究生院《关于实施博士学位论文审查制度的规定》,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的前期、中期与后期审查,达到合格的要求。
四、培养方式1.博士研究生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突出创新能力培养。
课程学习主要有助于开阔博士生的学术视野,注重对博士生批判意识和问题意识能力的培养。
2.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成立本专业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为本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并设组长一名。
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在博士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博士生指导小组配合导师全程参与博士生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为博士生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使博士生在博采众长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篇一: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本表由研究生协助导师填写,一式三份,院(系、所、中心)、导师和博士生各一份。
不得超过2页)院、系:信息管理系姓名:樊振佳学号:1101110884 入学时间:2011年9月学习年限:四年专业:情报学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导师姓名:赖茂生(逐条简明说明)篇二:博士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新疆大学博士生姓名:博士生学号:入学日期: 2012年9月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学院:学科专业名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方向: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其并网技术导师姓名:学习年限:三年制订培养计划时间: 2012 年 9 月 30 日填表说明1. 本培养计划应按照新疆大学关于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和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及博士生个人的实际情况,由博士生导师负责制订,并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执行。
2. 本培养计划是对博士研究生进行考核、审核及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应在博士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制定完毕并送交研究生院。
3. 本培养计划按每位博士生制定,一式四份;研究生院、博士生所在学院、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本人各一份。
4. 本培养计划中所有填写的内容,均需打印。
备注: ①“课程类型”一栏,需填写:1.必修课;2.选修课。
②“授课方式”一栏,需填写:1.讲授;2.讲授讨论;3.讲座讨论;4.辅导自学。
篇三: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一、课程学习计划注:根据本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结合博士研究生本人基础、研究方向等制定。
总第 1 页共 14 页二、课题研究计划三、实践计划四、其他说明总第 2 页共 14 页篇四:西南大学博士研究培养方案附件2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专业名称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代码120320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2006年7 月 10 日修订日期:2006年 7 月 27 日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1、平台课即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1门,按一级学科范围设置2、每个二级学科设专业课1-2门,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须在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五、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篇五: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年版)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年版)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前言为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按照全面提升博士研究生学术要求标准的原则,组织有关学院、学科制订了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量化标准。
西南民族大学学分制(本、专科)实施方案试行

西南民族大学学分制(本、专科)实施方案试行校发[2004]78号为了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我校的内涵发展,学校决定从2004级新生开始全面推行学分制。
本、专科学分制实施方案概要如下:一、弹性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在规定的修读年限内的各个学期申请毕业。
本科生基本学制分为4年和5年两类,4年制学生在校修业年限原则上为3-6年,5年制学生在校修业年限原则上为4-7年,但毕业时均按4年学制和5年学制计算;专科生和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在校修读年限原则上为2-5年,但毕业时均按3年学制计算。
二、学期安排每学年两学期,每学期为20周。
其中教学时间第一学期12周,其余学期16周,学生复习考试时间3周,社会实践时间1周;最后一学期安排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毕业实习6-8周,毕业论文(设计)6-8周。
军训安排在第一学期,包括入学教育前后时间共4周。
学生第一学年原则上由学校排定修读课程,主要为通识必修课和文理基础课。
三、指导性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1、指导性培养方案: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重能力、求创新”和加强文理渗透为指导原则,达到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专业面广、能力突出、特色鲜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2、课程体系结构形式:课程体系采取“平台+板块+模块+组”的结构形式设置。
3、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通识平台、文理基础平台、专业平台、实践平台等四个平台;每个平台下面分若干板块;各个板块再细分为若干模块;模块中可包括若干组。
课程体系按照总学分170分的标准设置(专科为130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约占总学分的70%,选修课学分约占30%。
通识平台课程修读学分约占总学分的27%(其中必修板块学分约占70%,选修板块约占30%);文理基础平台课程学分约占总学分的20%(其中本专业所属板块学分约占75%,其它板块约占25%);专业教育平台课程约占总学分的43%(其中专业必修课板块学分约占60%,专业选修课板块学分约占40%);实践教学课程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0%。
西南大学博士研究培养方案

附件2
西南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名称农村区域发展
专业代码120320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6年7月10日
修订日期:2006年7月27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1、平台课即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1门,按一级学科范围设置
2、每个二级学科设专业课1-2门,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须在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六、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论文进展检查的基本要求
七、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九、需阅读的主要文献
附件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单位)
博士研究生培养程序
11。
大学博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XXXX大学博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根据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及《XXXX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结合我校全日制博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实际,现重新修订本方案。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方案规定了博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目标,各学科应根据学科培养需求和本方案制订培养方案细则,规定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要求。
在本方案公布后获批新增学位授予学科,在招生目录公布前应设立相应培养方案细则。
第二章培养目标与要求第二条博士学术学位旨在培养能够深入掌握相应学科方向的专门知识,能自主设计并运用必要的研究方法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具有科学创新能力及较高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学术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践行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热爱医疗卫生事业,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生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评判、思辨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对学术规范有深刻理解,恪守学术道德;3.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能力;4.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查阅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及外文专业写作能力。
第三条基本培养年限为三年,最长培养年限为六年。
第三章培养内容及时间安排第四条培养内容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工作,以科学研究为主。
培养过程包括课程学习、科研和专业技能培养、学位论文与答辩。
第五条培养时程入学后两年内完成课程学习,累计时间约三个月。
科研工作和撰写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两年。
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博士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培训不做必须要求,导师可根据需求自行制定其临床技能培训计划。
第四章课程学习与考核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学术活动讲座课程。
第六条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课,实行学分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士学位研究生分方向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导师姓名:
年级:
填表日期: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部制表
培养目标及指导思想
培养具体要求
培养方法
研究方向
学制
年(自年月至年月)
备注
西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专业教学计划表
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年月日
类别
课程
课时
学分
备注
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
60
3
第一外国语
60
3
√
√
第一外国语
120
4
√
√
√
必修课
选修课
西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录
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序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其
他
文
献
阅
读
要
求
西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社会调查(业务实习)计划表
学生姓名:研究方向:年级:填表日期:
社会调查时间
前往地区、部门
内容
目的
经费预算
指导教师意见
院系审批意见
研究生部意见
120
4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选修课
必修环节
第一学年论文
第二学年论文
学术活动
1
社会实践
学位论文
总计
西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
学科专业:民族学研究方向:年月日
类
别
课程名称
总
学
时
学
分
授课方式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考核方式
任课教师
讲授
讨论
1
2
3
4
5
6
考试
考
查
姓名
职称
所在单位
公共课审核意见
负责人: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