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终审稿)
朗读技巧讲解

朗读技巧讲解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节奏)、重音、语速、语调(感情基调)。
1.停顿。
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
2.重音。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
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
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3.语速。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
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
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
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4.句调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
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
而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
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
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
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平调。
(一),这种调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曲调。
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得借助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例如:笑语、颤音、泣诉、重音轻读等,朗读现代诗歌可分三步走:一1)初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要求学生在语言层次上通读全诗。
发音方面,要吐字清晰,准确有力,分清四声;在体现诗的节奏和韵律方面,应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表达的需要,运用好重音和停顿。
朗读也和说话一样,不能一口气说完,中间要有适当的停顿,现代诗歌又有它的特点,有的三个字一停顿,有的两个字一停顿不等,显得节奏感特别强。
(二)情读。
即有表情地朗读,以体会现代诗歌的情感节奏,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仔细揣摩作者的感情,并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表达出来。
朗读的基本技巧定义

有关“朗读”的基本技巧
有关“朗读”的基本技巧如下:
1.停顿:停顿是朗读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包括标点停顿和逻辑停顿。
标点停顿是指
在标点符号处停顿,而逻辑停顿是指在句子中为了强调或表达某种意思而做的短暂停顿。
正确地运用停顿可以让朗读更加流畅、自然。
2.重音:重音是指在朗读中需要强调或突出的词或词组。
通过重音的运用,可以让听众
更加关注重要的信息,突出主题和重点。
3.语速:语速是指朗读时的快慢程度。
适当的语速可以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朗读的内容,
并使整个朗读更加流畅。
一般来说,在表达情感、描绘场景或强调重点时,可以适当加快语速;而在表达悲伤、沉静或需要强调语气时,可以适当减缓语速。
4.语调:语调是指朗读时声音的高低、升降和抑扬顿挫。
通过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不
同的情感和语气,如升调表示疑问、惊讶等,降调表示肯定、感叹等。
5.气息:气息是朗读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只有正确的呼吸和气息控制,才能让声音更加
自然、有力。
在朗读前,需要进行适当的气息训练,包括深呼吸、换气等。
6.声音的运用:声音的运用是指通过不同的音色、音量和音高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效
果。
例如,高音可以表达激动、紧张等情感,低音可以表达平静、庄重等情感。
最全英语口语连读、断句、重音、语调等规则,慢慢练!(附示范视频)

最全英语口语连读、断句、重音、语调等规则,慢慢练!(附示范视频)中国人在口语表达的过程中,讲究“字正腔圆、落地有声”、“大珠小珠落玉盘”,所以中国人说话就像是数豆子一般,一颗一颗的往下落数的才清楚,但英语恰恰相反,它需要将一句话中的某些个重点词汇给凸出来,其它的非重点词汇弱化,尤其是在美音中,它甚至会将两个或者以上的单词全部连起来读了,感觉就像是第一个单词没有读完,下一个紧跟着已经读出来了,或者是将某个单词的某个辅音直接给省略掉了。
所以对已经习惯了一个字一个字掷地有声的中国人来说,好多人就会觉得英语“太含含糊糊”了,这也导致好多中国人听力非常的差。
相反,如果老外说英语的时候是按照中国人的“一字一字落地有声”来读,那就不存在什么口语表达、听力不好的原因了。
所以,作为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定要去往英语语言习惯上靠近。
当然,要练成如此“英语式”的口语表达,最根本的还是要去注意英语中的连读和略读。
1连读发音规则一:辅音+元音一句话中相邻的两个单词,前一个单词以辅音结尾,后一个单词以元音开始,拼读成“辅音+元音”。
讲解:你还记得汉语拼音中有些单词xi'an(西安)、ku'ai(酷爱)吗?如果去掉隔音符,就成了xian(先)、kuai(快)了。
英文中几乎所有的句子都是从头拼到尾,简单地说:连音就是两个单词相遇能拼读就拼,不能拼读就让过。
例如:Take~it~easy短语练习(大声读出来喔):1.far~away It's not far~away from here.2.in~an~hour I should be there in~an~hour.ter~on I'm going to see a movie later~on .4.put~it~on Here's your sweater. Put~it~on.5.stand~up Stand~up and stretch for a while.6.take~care~of I'll always take care~of you .7.take~it~easy Take~it~easy!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fine.8.take~off Please fasten your seat belt. we will take~off shortly.9.there~are There~are forty students in my class.10、work~out I work~out every day to keep fit.句子练习:e~on!cheer~up!2.keep~it~up!3.never give~up!4.I mean~it.5.I've got~a lot~of work to do.6.May I have~a cup~of milk?7.What do you think~of~it?发音规则二:元音+元音一句话中相邻的两个单词,前一个单词以元音结尾,后一个单词以元音开始,则在两个元音之间加上一个轻微的 [j] 或 [w] 的音,拼读成“元音+ [j] 或 [w] +元音”。
演讲稿的重音和停顿控制技巧

演讲稿的重音和停顿控制技巧演讲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传递信息和影响他人。
然而,一篇好的演讲稿并不仅仅依赖于内容的丰富与逻辑的严密,还需要借助于声音的表达来增加说服力和吸引力。
在演讲中,重音和停顿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技巧,它们能够帮助演讲者更好地控制节奏和语气,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首先,重音是指在一段话中对某个词或短语进行强调,以突出其重要性或特殊含义。
通过适当的重音,演讲者可以引起听众的注意,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在选择重音时,演讲者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根据语义和逻辑结构来确定重音。
在一段话中,通常会有一些关键词或短语,它们承载着重要的信息或主题,因此应该给予重点强调。
比如,在介绍一个新产品时,可以重音强调其独特的特性或优势,以吸引听众的兴趣。
第二,根据语音和音调来确定重音。
不同的词汇和短语有不同的音调和语音特点,通过合理的重音可以使语言更加流畅和自然。
例如,在一段话中,如果有一些高亢或激动的词汇,可以通过重音来突出这种情感,增加表达的力度。
除了重音,停顿也是演讲中的重要技巧之一。
停顿是指在演讲过程中有意识地停顿一段时间,以便让听众理解和吸收所说的内容。
停顿的控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停顿可以用来分隔不同的观点或段落。
在演讲中,如果一次性说完所有的观点,会使听众感到困惑和疲劳。
因此,通过适当的停顿,可以让听众有时间思考和理解之前的内容,为接下来的观点做好准备。
其次,停顿可以用来强调重要信息。
在演讲中,有些信息可能比其他信息更加重要,通过停顿可以使这些信息更加突出。
例如,在介绍一个项目时,可以在关键的数据或成果之后停顿一下,以便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最后,停顿可以用来调整节奏和语气。
在演讲中,过快或过慢的语速都会使听众感到不适,通过适当的停顿可以调整节奏,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停顿还可以用来表达情感,比如在讲述一个悲伤或惊讶的故事时,可以适当停顿一下,增加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朗读技巧停连重音语气演示文稿

朗读技巧训练
朗读技巧是实现朗读目的的重要手段,广义的朗读技巧包括:内部心理感受的技巧和外部言 语表达的技巧。狭义的朗读技巧是指朗读的外在表达技巧,即言语声气技巧,包括停连、重音、 语气、节奏等。
01 停连
停、停顿。连、连接。我们把有声语言语流中声音的停顿和连接,统称为停连。停顿和连 接都是有声语言行进中显示语意、抒发感情地方法。无论停或连,都是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要 求,而不是任意的。
停连的作用
1、是朗读者调节气息的需要和结果。 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是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语言内容的需要,可以起到显示语句脉络的作用。 例: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3、起强调、突出重点的作用。 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P117示例-不同停连会带来不同的表达效果。
停连的分类
1、语法停连。 由语言的结构形式决定的语流声音的中断和延续。 (1)利用语法停连展现作品的结构层次。
根据文章内容,在标题,段落,层次间进行适当停留。
(2)参考标点符号揭示句子间的关系。 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逗号,>顿号、(例:《可爱的小鸟》)
重音的作用
重音不是“加重声音”的简称。具有多种表达方式,可以运用重音来突出那些比较重要的 内容。
重音与语句目的
每一个语句都有语句目的,朗读时,必须分析句子所要表达的重点。同一个句子,重音的位置不同, 语句的意思就大不相同。
重音愈精,语意愈清,目的愈明。 例如:我爱你
重音的分类
1、语法重音 有些句子不表达特殊的感情色彩,也没有什么特别强调的意味,这种句子可以依据其语法结构来确定 重音,主谓定状补。
我文朗读停顿,重轻音划分

我文朗读停顿,重轻音划分1、先讲重音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重音又分词的重音、语法的重音、感情的重音。
要强调的词或者词组,我们称为重音。
重音又有双音节重音。
比如:嘟囔、萝卜,这是重轻格式。
还有一些联合词:如受用、困难、名字,还有:老鼠,都是重轻格式。
再比如打听、打算、益处、妙处,都是重轻格式还有一种中重格式:黄花、绿叶、大学、皮鞋还有三音节词:华尔兹、麦克风、冰激淋,是中轻重格式。
人名和地名也是这种格式,比如:邓小平江泽民黑龙江四川省营口市而不要念成重轻中。
而应是中轻重。
2、停顿:这又有逻辑的停顿、感情的停顿、语法的停顿和结构的停顿。
停顿就是说话的间隙是说话和朗诵生理的需要是根据人的心脏和呼吸来决定的,有时也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举例:“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的例子。
不停顿就不行,不同的标点符号,不同的停顿,意思就会有很大的区别。
朗诵的时候可以经常做一下记号,遇到标点符号的时候要停顿。
另外,显示词组间关系(没有标点符号的情况下),也要停顿。
举例:“我代表中国国际旅行社/欢迎大家来上海旅行”。
3、接下来说说语调的问题语调,指全句抑扬变换,特别是语句末尾。
举例:“这样做,行吗?”“行!”“他聪明?”“聪明!”再举例:《赵丹朗诵菜单》的故事。
赵丹用急缓顿挫、高低抑扬的语调读了个菜单,好多人都以为是发表过的作品。
4、再给大家说说速度:就是朗诵的节奏是快还是慢。
吐字的速度,是由作品的特点和思想内容所决定的。
比如韩乔生和宋世雄的播音速度比较快,这是体育竞争的要求所决定的。
总之,速度、重音、停顿的掌握都是朗诵所必须的。
朗诵模拟训练:句调、重音、停顿、语速

朗诵模拟训练:句调、重音、停顿、语速朗诵不同于朗读,也不同于演戏朗诵不同于朗读,朗读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读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
朗诵则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背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
可见,朗诵的要求比朗读要高,它要求不看作品,面对观众,除运用声音外,还要借助眼神、手势等体态语帮助表达作品感情,引起听众共鸣。
朗诵常常伴随有手势、姿态等体态语,但朗诵时的姿态或手势不能过多、过火。
毕竟,朗诵不同于演戏,演戏时,演员不直接和观众交流,他扮演剧中人物,模仿剧中人物的语言。
动作,他只和同台的演员进行交流,而朗诵者直接交流的对象是听众,他主要是通过声音把感情传达给听众,引起听众共鸣,手势、姿态等只不过是帮助表达感情的辅助性工具,不宜过多、过火。
文学性朗诵的内容一般都是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
一些非文学作品,如社论、书信等,一旦作为朗诵材料,往往也会偏向于表现某个人的某种思想感情,自然带上明显的文学色彩。
文学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
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都是运用语言表现的。
有声语言最能显示语言的风采和魅力。
文学作品通过朗诵可以再现作品描写的人物形象、环境气氛和生活场景,充分发挥它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作用。
艺术性朗诵是一种比较精细、高级的有声语言艺术。
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要能分析欣赏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这是朗诵表情达意的前提;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要熟练掌握标准发音和发声技巧。
要善于正确地运用语调语气,这是表情达意的关键;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舞台表演艺术的修养,要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中说话,要能正确地发音,有自然的表情,这是朗诵表情达意的重要条件;此外,朗诵者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修养、社会知识修养,这是朗诵表情达意的基础。
朗诵艺术就是以上各方面修养的综合体现,缺少哪一方面的修养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朗诵者。
表演性朗诵,一般都在舞台上,在大庭广众之中进行。
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表演技能。
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的技巧

4、语速:指朗读中语流的速度。 快速:愤怒、憎恨、焦急、恐 激动…… 吓、疑问、
中速:肯定、坚信、说明、陈 述、要 求……
慢速:冷漠、思索、懊悔、悲痛……
朗读的技巧
1、停连:朗读,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 起来了。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默默的享受着/这小家伙的情谊。 虽然都是极熟的朋友,却是/终年难得一见。 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 /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
2、重音:指朗读时,句子里需要强调或突出的 词或短语的重读。方法是加重音量或拉长声音。 例如: 其实,友情也好,爱情也好,久而久之都会转化 为亲情。 那么,我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 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这句话是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并不是一句迷信的 成语。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他翻遍了整块土地,但连一丁点金子都没看见。
3、语气:指朗读中语句内在的思想感情和语 句外在的快慢、高低、强弱、虚实的声音形式。 例如: 我上小学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陈述) 你为什么光喊加把劲而让自己的手放在衣袋里 呢?(疑问)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喜悦) 下士又喊:“一、二,加把劲!”(命令) 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 车?”(生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停顿重音语调语速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⒈停顿
停顿是指演讲语流中声音的间歇。
停顿在口头表达中有调节气息、显示语气、突出重点的功能,能起到标点符号的作用,和语意表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例如:
亲爱的爸爸妈妈:∕欢迎您!
亲爱的爸爸:∕妈妈欢迎您!
亲爱的:∕爸爸妈妈欢迎您!
恰到好处的停顿,可使语句结构清楚、语意鲜明,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加强语言的清晰度和表现力,还可以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
如果停顿不当,该停顿的没有停顿,而不该停顿的却停顿了,就会使语句混乱,影响语意的表达,有时还会造成误解。
停顿,可以分为语法停顿、逻辑停顿、感情停顿三种基本类型。
⑴语法停顿
一般认为,语法停顿是指依照标点符号所作的间歇。
标点符号反映了段落之间、句子之间、语词之间的语法关系。
停顿的时间长短,相比之下,段落之间的停顿要长于句子之间的停顿;句子之间的停顿,又长于句子内部的停顿;句号(包括句末的问号、叹号、省略号)长于分号和冒号;分号和冒号要比逗号长,逗号又比顿号长。
⑵逻辑停顿
逻辑停顿是指为了强调某一事物或突出某一语意,在没有标点的地方所作的停顿,也叫强调停顿。
⑶感情停顿
感情停顿是指为了突出某种感情而作出的停顿。
这种停顿通常出现在感情强烈的地方,诸如兴奋异常、悲痛欲绝、恼怒至极等。
在感情停顿的地方往往配合有感情重音、呼吸急促或屏住气息等手段以表现强烈的感情色彩。
一般说来,感情停顿比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的时间长。
例如:
你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防空洞,而当你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平了。
(《阿妈妮》)
在“而当……时候”后面多停顿一会儿,既可表示演讲者不忍马上说出当时发生的不幸事情,又能对听众的心理、感情造成一定的冲击作用。
语法停顿使语言层次分明,语意明确;逻辑停顿使语言目的明确,表意充分;感情停顿使语言感情饱满,生命力强。
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服从于表情达意的需要。
如果说,没有逻辑停顿的语言是文理不通的,那么,没有感情停顿的语言就是无生命的。
⒉重音
重音是指演讲时把句子中的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比较强的音。
重音有引起注意、突出重点、启发思维的作用,它是正确表达思想内容、真切抒发感情、增强语言节奏感、提高语言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语句重音是指演讲者为了突出某种思想信息或感情信息,有意重读某些音节,造成一种引人注意的加强音,这种有意重读的音节就是语句重音。
语句重音往往落在那些需要强调的词语的词重音上。
根据重音出现的环境和条件,一般把语句重音分为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三种。
⑴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是指根据句子语法结构的需要,重读句中某些语法成分。
语法重音的主要规律有以下几点:
①句子的谓语部分常常重读。
②定语、状语、补语常常重读。
例如: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她捧起金鱼缸从容地走向湖边,将它们轻轻地放进蓝蓝的湖水里。
他在农村劳动了五年,干得蛮不错。
③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常常重读。
例如: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此外,用来作比喻的词语、排比句中变化的词语等,往往重读。
一般来讲,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中的其它部分相比,读得比较重一些。
⑵逻辑重音
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往往有意把语句中的某些词读得很重。
这种重音就是逻辑重音,也叫强调重音。
例如:“中国申办奥运成功”这句话,对重音作不同处理,就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思。
中国申办奥运成功。
(不是别国)
中国申办奥运成功。
(不是举办)
中国申办奥运成功。
(不是别的)
中国申办奥运成功。
(不是失败)
由此可以看出,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句中的每个实词都可以成为逻辑重音。
逻辑重音和语法重音都是为了使句意鲜明,使听众直接迅速地把握语
句所传递的思想信息。
不过语法重音是在一般情形下将固定的语法成分重读,而逻辑重音则是根据语言环境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强调。
⑶感情重音
感情重音是指为了表达强烈感情的需要,对那些为表达感情而起决定作用的词语、句子,甚至整个段落都相应地加重音量。
感情重音大都出现在内心节奏强烈、情绪激动时,如兴奋、激昂、愤怒、欣喜等。
感情重音的作用在于使语言色彩丰富,增添血肉,充满生气,听上去真切感人,有强烈的感染力。
它往往与语法重音或逻辑重音重合,这种双重重音就可能读得格外加强。
演讲时重音的确定往往取决于演讲者对作品思想感情的领会和把握。
在演讲过程中,表达感情重音的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加强音量、拖长音节、一字一顿等。
⑴加强音量即把音节读得重一些,响一些。
一般用于表达明朗的态度、观点以及形象鲜明的事物。
例如: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⑵拖长音节即把重音音节拖长。
一般用于宣泄内在情绪,表达深挚的情意等,富有抒情色彩。
有时也为了使音节传送清晰,用拖长音节这种方法来启发听众的想像,加深听众的印象,加强演讲的感染力。
⑶一字一顿在要强调的词语上,用时间停顿的方式,突出重音。
在演讲实践中,对于停顿还应明确以下两点:
其一,停顿是演讲者思想感情的继续和延伸,绝不是思想感情的中断和空白。
其二,演讲者应该有鲜明的态度和真实的感情,而不能孤立地考虑哪一句话是“语法停顿”,哪一句话是“逻辑停顿”,哪一句又是“感情停顿”或“生理停顿”,而是随情所至,顺理成章。
⒊抑扬
抑扬指句子高低升降的变化,这种升降变化能表达不同的语调。
根据句子的曲直升降变化,一般把语调分为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四种形式。
⑴升调↗
句子的语势逐渐由低升高,音高的最高点靠近句尾,也叫高升调。
一般用在表示疑问、反问、惊异、号召、呼唤、命令的句子里。
例如:
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
⑵降调↘
句子的语势先高后低,逐渐下降,音高的最高点靠近句首。
一般用在表示感叹、肯定、自信、允许、请求、祝愿的句子里。
例如: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⑶平调→
整个句子语势平缓,没有明显的高低升降变化。
一般用在表示严肃、庄重、沉吟、冷淡和叙述、说明的句子里。
例如:
很早很早以前,猫并不吃老鼠。
少说闲话,随你处理吧。
⑷曲调
句子语势有曲折变化,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或句末一个音节特别加重、拖长并造成曲折。
一般用在表示讽刺、诙谐、夸张、怀疑、犹豫、双关、反诘等句子里。
例如:
哎呀呀,你这么大的力气,山都会被你推倒呢。
好个国民党政府,是个什么东西
一次演讲不可能自始至终只是一个语调,演讲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交叉使用上述四种语调,做到自然、和谐,切忌忽高忽低,一会儿“高八度”,一会儿“低八度”。
㈢语速
语速,就是语流的速度,即在相同时间内所发音节(字数)的多少和口头表达进展的快慢缓急程度。
不同的语速,可以表达不同的内容和感情。
如快速,一般用来表达紧张、鼓动、愤恨、诡辩、责问等内容;中速,常用作平静的叙述、客观的介绍等;慢速,常用来表达沉思、哀痛、失望等情感。
演讲中,应该根据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综合运用这三种语速,做到有张有弛,有缓有急,富有节奏感。
切忌语速太快,或者太慢,或者太平。
语速太快,如放连珠炮,如打机关枪,听众难以听清所讲的内容。
语速太慢,像老牛拖破车,慢慢悠悠,听众听得着急。
语速太平,自始至终都是一种语速,一点变化也没有,容易分散听众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