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绿茶的步骤(精)
手工扁形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手工扁形名优绿茶加工技术手工扁形名优绿茶是一种具有浓郁花香和清新滋味的绿茶,广受茶客喜爱。
其加工技术要求严格,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来掌握。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手工扁形名优绿茶的加工技术。
1. 摘采原料手工扁形名优绿茶的原料一般采用嫩叶,要选择在清晨露珠尚未干燥时采摘的嫩叶。
嫩叶要求肥厚饱满,带有芽叶和一两片老叶的最嫩部分,颜色要嫩绿欲滴,具有鲜明的光泽。
2. 杀青摘采的茶叶要立即进行杀青,以保持茶叶的颜色和口感。
杀青是通过高温蒸气或烘焙的方式将茶叶进行处理,使其失去鲜叶的香气,进而保持茶叶的色泽。
由于手工扁形名优绿茶要求口感清新,所以杀青的温度和时间要求很高,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来掌握。
3. 揉捻杀青后的茶叶要进行揉捻,这是为了使茶叶的汁液均匀分布在茶叶表面,有利于后续的发酵和烘焙。
揉捻时要注意力度和速度的掌握,不能太过用力,否则会损坏茶叶的细胞结构。
4. 发酵揉捻后的茶叶要进行适当的发酵,发酵是为了提升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发酵的时间要根据天气和茶叶的状态来确定,一般在1-3小时左右。
发酵期间要不断翻动茶叶,使其发酵均匀。
5. 干燥发酵完成后的茶叶要进行干燥,使茶叶中的水分蒸发掉,保持茶叶的色泽和口感。
干燥的温度和时间也要求很高,一般在80-90摄氏度之间,持续20-30分钟。
6. 整形经过干燥的茶叶要进行整形,使其成为扁平形状,这是手工扁形名优绿茶的特点之一。
整形时要注意力度和速度的掌握,使茶叶成形均匀。
7. 分级整形后的茶叶要进行分级,将茶叶按照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保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8. 包装经过以上工序加工的茶叶要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包装时要注意保持茶叶的干燥和通风,防止茶叶受潮发霉。
以上就是手工扁形名优绿茶的加工技术,这种加工技术要求严格,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来掌握。
只有通过精细的加工工艺,才能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我们能够将手工扁形名优绿茶的加工技术推向更高的水平,为茶客带来更好的茶叶享受。
绿茶的主要加工工艺

绿茶的主要加工工艺
绿茶的主要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采摘:选择合适的采摘时机,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采摘。
采摘时要注意选择新芽或正常大小的嫩叶。
2. 杀青:将采摘下来的茶叶立即通过高温加热,一般采用蒸、炒、烘等方式进行杀青,目的是停止茶叶内酶的活动,保持其绿色。
3. 揉捻:杀青后的茶叶经过揉捻,可以使茶叶内部的汁液更好地与氧气接触,有利于茶叶的发酵、氧化过程。
揉捻还能改变茶叶的形态和香气。
4. 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发酵,可分为浅发酵、中发酵和深发酵三个阶段,发酵的时间和温度根据茶叶的品种和口感需求进行控制。
在发酵过程中,茶叶的色、香、味逐渐产生变化。
5. 干燥:发酵完成后,茶叶需要经过干燥来除去多余的水分,一般采用烘干的方式进行。
干燥可以防止茶叶的霉变和保持其质量。
以上是绿茶的主要加工工艺,不同的地区和茶叶品种可能会有些许的差异。
绿茶加工工艺技术

绿茶加工工艺技术绿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绿茶加工工艺技术是指将新鲜的茶叶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加工成具有特定风味和口感的绿茶产品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绿茶加工的主要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
绿茶加工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采摘、杀青、揉捻、烘干和精选五个步骤。
首先是采摘,一般在清晨或者夕阳西下时进行,采用两叶一芽的标准。
采摘的茶叶要嫩绿鲜嫩,不含有病虫害。
接下来是杀青,杀青是指将茶叶中的酶活性破坏,防止茶叶的氧化发酵。
常见的杀青方法有蒸青、烘青和炒青。
其中,蒸青是将摘下的茶叶放入高温热蒸锅中蒸制,烘青是用电加热或火烘干茶叶,炒青则是将茶叶放入锅中用火炒制。
杀青的时间和温度要掌握好,一般在80℃-100℃之间蒸制3-5分钟或烘制5-10分钟。
第三步是揉捻,揉捻是将杀青后的茶叶通过揉搓使茶的形状变得紧密,有助于茶叶中的酶活性迅速破坏,并起到调整茶叶水分、溶解物和芽叶的比例的作用。
揉捻的目的是使茶叶特征形态、滋味、香气得到一定的发展。
揉捻可以采用机械揉捻或手工揉捻,揉捻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
然后是烘干,烘干是将揉捻后的茶叶通过烘干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防止茶叶变质发霉。
烘干可以使用多种烘干设备,如烘箱、烘篮等,烘干时间一般为30-40分钟。
烘干的温度要掌握好,一般在120℃-140℃之间。
最后是精选,精选是指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挑拣和分类,去除茶叶中的杂质和次级茶叶,使茶叶的质量更加纯净。
精选的要点是根据茶叶的外观、色泽和质量等不同指标进行评判和分级,将茶叶分成不同的等级和规格。
总结起来,绿茶加工工艺技术是将新鲜的茶叶经过采摘、杀青、揉捻、烘干和精选等步骤加工成绿茶的过程。
这些工艺步骤相互依存、相互独立,每一步都需要掌握好时间、温度和操作技巧,以确保绿茶的品质和口感。
绿茶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将有助于提高绿茶的品质,推动绿茶产业的发展。
名优绿茶加工方法

以内,手捏茶 叶成粉末 时干燥完成 。然后下机迅 速摊 凉 ,至室温时 ,及时包装 密封人库。
4清 风 .
清风 的作用 是使杀青 叶尽快 散热 摊 凉 ,
水 稻 新 矮 缩 病 的 症 状 及 防 占 I 口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疾病控制与利用 重点实验 室( 1 18 高 必达 周 倩 402 )
色泽与香味。鲜叶采 回后薄摊于篾盘或竹垫 中,厚度 5厘米 ~1 0厘米 ,任其蒸 发水 分 ,根据需要开关鼓风
机 , 中 途 翻 P - 三 次 。 当 叶 边 微 卷 ,茶 叶 含 水 量 为 t ̄ 7 %左 右 时 摊 放 结 束 ,所 用 时 间 一 般 为 6小 时 ~8 0 小
色 泽 暗 绿 , 散 发 清 香 时 为 适 宜 ,要 求 杀 匀 杀 透 不 焦
1O : l T ,边 翻叶边 手丁 紧条 ,要求 茶条 卷曲均匀 。待 茶条有 刺手 感 时开 始提毫 ,边 搓边 提 毫 ,反复 二 i
次 ,至 八 成 干 时 ,下 机 迅 速 摊 凉 。
边 。由于名优绿 茶原料都 比较嫩 ,水分较多 ,所 以原 则上杀青宁老勿嫩 ,防止产生青气味 。如产生少量焦
要 求鲜 叶大 小规格均 匀 、净度好 ,不带鱼 叶 、鳞 片 、
老梗 和 老 叶 。 如 果生 产 中 出 现 鲜 叶 大 小 规 格 混 杂 的现
象 ,应采用鲜叶分级机进行分级后再 加_ 。 T
2鲜 叶摊 放 . 没 有 经 过 摊 放 的鲜 叶 在 杀 青 时 容 易 粘 锅烧 茶 ,揉 捻 时 又 会 造 成 茶 汁 溢 出而 影 响茶 叶外 形
叶 量 以 23桶 至 满 盖 为 宜 , 揉 捻 时 间 5分 钟 ~1 / 5分 钟 ,一 芽 一 叶嫩 度 用 时 以 5分 钟 ~8 钟 为 宜 ;初 揉 分 不 加压 或 轻 压 ,切 不 可 重 压 或 揉 出茶 汁 ;根 据 原 料 老
绿茶的加工工艺步骤

绿茶的加工工艺步骤
1. 摊放(摊青):
- 新鲜采收的茶叶鲜叶需要先进行摊放处理,即将鲜叶薄摊在竹簟、簸箕或者专门的摊青设备上,放置在清洁、阴凉且通风良好的地方。
- 目的是通过自然失水,减少鲜叶中的水分含量,使叶片变软,降低细胞液浓度,有利于后续杀青过程中酶活性的抑制,同时也初步形成一定的香气。
2. 杀青:
- 杀青是绿茶加工的关键环节,通过高温操作迅速破坏鲜叶中的酶活性,防止叶绿素氧化和其他化学成分的转化,保持绿茶特有的绿色和鲜爽口感。
- 杀青方法有炒青、蒸青和烘青等多种方式,例如炒青就是使用锅炒的方式快速翻炒鲜叶,使其达到适度杀青的效果。
3. 揉捻:
- 杀青后的茶叶会经过揉捻过程,通过机械或手工的方法,使茶叶成形,同时促进茶汁溢出,增加茶汤浓度,并有助于固定形状。
4. 干燥:
- 干燥是绿茶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包括初干和足干两个阶段,目的是进一步降低茶叶水分,防止霉变,稳定品质,同时促使茶香更加浓郁。
- 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晒干等,不同的绿茶品种会选择适宜的干燥方式来达到最佳品质。
对于名优绿茶,加工工艺更为精细,可能会包含诸如整形、提香、复火等多个细致步骤,确保成品茶色、香、味、形俱佳。
比如龙井茶的“辉锅”、碧螺春的“搓团显毫”等特色工艺,都体现了绿茶加工技术的精湛之处。
简述绿茶的生产制作工艺步骤及作用

绿茶的生产制作工艺步骤及作用1. 选材绿茶的生产制作首先要选择优质的茶叶原料,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通常选择嫩叶和嫩芽为原料,因为它们含有更多的嫩叶素和芽叶素,这些物质对于绿茶的口感和香气起着重要作用。
2. 杀青杀青是绿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将新鲜采摘的茶叶放入高温锅中进行加热处理,以杀死茶叶中的酵素。
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加热时间和温度,以确保茶叶能够保持其天然的色泽和香气。
作用: - 杀青可以阻止茶叶内部酵素活性,避免其继续氧化。
- 杀青能够保持茶叶颜色的鲜艳度,并使其具有清香。
3. 揉捻揉捻是绿茶制作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步骤。
将经过杀青处理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从而改变茶叶的形状和结构。
揉捻的时间、力度和温度都需要精确控制,以便达到所需的茶叶形状和口感。
作用: - 揉捻可以使茶叶中的细胞破裂,释放出茶叶汁液,增加茶叶的香气。
- 揉捻能够改变茶叶的形状,使其更具吸水性,方便后续工艺步骤。
4. 烘干烘干是绿茶制作过程中最后一个关键步骤。
经过揉捻后的茶叶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以去除多余的水分并稳定茶叶的质量。
通常采用高温烘干或低温烘干两种方法。
作用: - 烘干可以去除茶叶中多余的水分,防止霉变和细菌滋生。
- 烘干有助于稳定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并提升茶叶的口感。
5. 分级分级是将经过杀青、揉捻和烘干处理后的茶叶按照质量和规格进行分类的过程。
通常根据茶叶的大小、形状和外观来进行分级。
作用: - 分级可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口感的一致性。
- 分级有助于茶叶市场化,方便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茶叶。
6. 包装绿茶经过以上工艺步骤后,需要进行包装,以保持其新鲜度和香气。
通常采用密封包装,防潮防氧,以延长绿茶的保存期限。
作用: - 包装可以保护绿茶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 包装有助于提升绿茶的市场价值和销售额。
7. 品尝与评价在绿茶生产制作过程中,品尝与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不同批次绿茶进行品尝和评价,可以了解其口感、香气和品质,并对后续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和改进。
绿茶制作工艺

绿茶制作工艺绿茶是我们祖先最早发现和使用的茶,也是我国产量最多、饮用最广的茶类,被誉为“国饮”。
在各类茶中,绿茶的名品最多,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蜂等。
绿茶具有内敛的特性,冲泡后水色清冽,香气馥郁清幽,能给人一片青翠和静谧的享受,十分适合浅细品。
与此同时,绿茶也拥有其他茶类所不及的显著医疗保健效果。
绿茶的制作工艺根据加工工艺,绿茶可分为炒绿茶、烘绿茶、蒸绿茶和晒绿茶。
他们的加工技术是:炒青绿茶:杀青一揉一炒这是一种经锅炒杀青,干燥的绿茶,具有“外形秀,香高味浓”的特点,主要有三个品种,分别是长炒青(眉茶)、四炒青(珠茶)、细嫩炒青(龙井、碧螺春等)。
烘青绿茶:杀青一揉挖一烘干这是用炭火或烘干机烘干的绿茶。
其品质特点是茶叶的芽和叶比较完整,外观松散。
主要品种有普通青烘(中级青烘、浙青烘等。
)和嫩青烘焙(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高桥银峰等。
).蒸青绿茶:蒸汽杀青一粗揉一中揉一精揉一烘干这是采用热蒸汽杀青而制成的绿茶,有叶绿、汤绿、叶底绿的“三绿”品质。
主要品种有煎茶、玉露、碾茶等。
晒青绿茶:杀青一揉捡(原料粗老者不用揉捻)一晒干是利用太阳直接晒干的绿茶,这是一种最古老的晒干茶叶的方式,最明显的特征是有一股“太阳”的味道。
主要在我国的云南、陕西、四川等地生产。
主要品种为滇青、川青、陕青。
虽然各种绿茶的具体加工工艺不同,但基本工艺是一样的,就是杀青、揉捻、挖青、烘干。
杀青杀青是绿茶制作的第一步工序,也是绿茶形成“清汤绿叶”,“香高味醇”品质的关键工序,将直接决定绿茶品质的优劣。
杀青有四个目的,一是防止茶多酚氧化,保持茶叶绿色;二是挥发鲜叶中带有青草味的低沸点成分,如绿叶醇、绿叶醛等,发展茶叶的香气;第三,减少茶叶中具有苦味的花色苷和糖苷,提高绿茶的鲜醇口感;第四,降低鲜叶水分,使之柔软坚韧,便于揉捏成型。
杀青有三种方式:锅杀青、滚筒杀青、蒸汽杀青。
揉捻酶去除后,进入揉捻工序。
揉捻是制作各种形状绿茶不可或缺的步骤。
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加工基本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做形——干燥

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
加工基本工艺流程:鲜叶——摊放— —杀青——揉捻做形——干燥
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
1、摊放:鲜叶采摘后到杀青前的管理。 1)目的: 蒸发鲜叶中部分水分,减小细胞张力, 使叶子柔软,利于杀青。 散发青草气,增进香味。 促使部分化学成分的生化变化,提高茶 叶品质。如:多酚类、氨基酸、糖、香 气等。
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
3、揉捻做形 1)定义:用揉和捻的方法使茶叶面积缩小卷 紧成条,起初步做形的作用。 2)目的:卷紧条索,为炒干成条打好基础; 适当破坏叶组织,以利茶汁冲泡。
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
3、揉捻做形 3)揉捻原则: 冷揉原则:嫩叶纤维素含量低,蛋白质果 胶丰富,冷揉利色泽; 加压轻—重—轻原则:先轻后重,逐步加 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
扁形茶
浙江盘安云毫
西湖龙井
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
2)手工制作 工艺流程;鲜叶——摊放——青锅——辉 锅。 机具:龙井锅、制茶油、畚箕等。
加工技术:鲜叶、摊放同前。 手法:带、抖(甩)、搭(捺、)、揿 (挺)、抓(扣)、吐、荡、钩、磨、压。
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Fra bibliotek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
西湖龙井加工
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
2、剑毫类名茶加工技术 1)品质特征:外形扁平挺直,绒毛显露。 2)手工制作 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做 形——烘干。 机具:龙井锅、制茶油、畚箕、烘笼或 烘干机。 加工技术:杀青技术同龙井茶青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工绿茶的步骤
时间:2010-9-20 8:48:36 点击:557
核心提示:绿茶为不发酵茶。
绿茶可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四大类,加工办法各不相反,但其根本工序相反即杀青、揉捻、枯燥三个进程。
现以我国内量最多的炒青绿茶为例说明绿茶的加工工艺。
... 绿茶为不发酵茶。
绿茶可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四大类,加工办法各不相反,但其根本工序相反即杀青、揉捻、枯燥三个进程。
现以我国内量最多的炒青绿茶为例说明绿茶的加工工艺。
一、杀青
杀青即经过低温毁坏鲜叶的组织,使鲜叶内含物快速转化。
杀青是绿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是到达绿茶清汤绿叶质量的关键。
鲜叶经过低温杀青,能够到达:1、毁坏鲜叶中酶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氧化,避免叶子红变,为坚持绿茶绿叶清汤的质量特征奠定根底。
2、蒸发叶内一局部水分,加强叶片韧性,为揉捻成条缔造要求。
3、是叶内具有青臭气的低沸点芬芳物质挥发,高沸点芬芳物质显露,增进茶香。
杀青的技巧要素包括锅温、投叶量、时刻和办法等。
这要素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共同影响杀青的质量。
(1)、锅温普通请求杀青锅温有260℃~320℃之间,才干到达钝化酶活性的目的。
锅温太高,杀青叶失水过快,易发生焦叶焦边,发生烟焦味。
锅温太低,易发生红梗红叶,影响成品的质量。
(2)、投叶量因杀青设备、杀青老嫩、锅温不同而异。
在同一锅温要求下,采用机械传动的锅式杀青,其投叶量经历公式为:
投叶量=(150-5K)·R³千克/锅
式中,K为鲜叶老嫩级别,R为杀青锅半径。
(3)、杀青时刻普通锅式杀青时刻有5—10分钟之间。
时刻长短与锅平和投叶量有关。
杀青时刻过长,杀青叶失水过度,不利于做形;杀青时刻过短,鲜叶的茶多酚、蛋白质等成分水解转化不充沛,成品青涩味重。
普通宜掌握“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准绳。
(4)、办法锅式杀青应掌握“抖闷联合,多抖少闷”的准绳。
抖杀就是将叶子扬高,以有利于水分的流失,青草气挥发,使幽香透发,避免叶色黄变。
闷杀是加盖不扬叶,使热蒸气有叶内作短时刻的停留,快速进步叶拢沟灼苹得傅幕钚裕俳泄匚镏实乃夂妥寡
恳渡痹壬蓖福苊獠旃:煲丁J笛橹っ鳎枰吨忻傅幕钚裕蔽露雀叩?0—50时最激烈,如温度持续降低,酶的活性开端钝化,当叶温升到70,酶的活性便遭到毁坏。
因而,在杀青后期若能使叶温快速降低到70经上,便能有用制止红梗红叶。
但如闷得时刻 ?,芽叶易黄熟并伴有水闷气,一样不契合茶叶质量请求。
鲜叶在锅内转动,待到由鲜绿转为翠绿,叶面失光泽,手握成团,稍有弹性,叶质较柔软,折梗不停,闻其香带有幽香感,则要起锅,实行摊晾,转入揉捻。
目前,消费上除锅式杀青外,推行较多的是滚筒式杀青机。
滚筒青机具有操作方便、休息强度小、工效高、节省燃料、陆续作业等长处,但由于在筒内滞留的时刻过短,易生青涩味,一同由于在筒内水蒸气分发不畅,极易在筒内和筒口粘结叶子而生成烟焦味。
二、揉捻
揉捻是炒青绿茶成条的紧要工序。
揉捻是应用机械力使杀青叶在揉桶内遭到推、压、扭、和摩擦等多种力的互相作用构成紧结的条索。
揉捻还使叶片细胞组织破碎,促使局部多酚类物质氧化,增加炒青绿茶的甜蜜味,增长浓醇味。
除多数手工揉捻外都用机器揉捻。
机制绿茶的揉捻机各类很多,型号不一,功能各异。
消费理论中制炒青绿茶不宜运用大桶揉机。
大型机投叶量多,时刻长,揉捻进程中叶温高,易发生黄熟景象。
普通都选用桶径45厘米和55厘米的揉捻机,消费量大时也可采用65厘米揉捻机。
应按照制茶品种和叶质嫩度确定投叶量与加压大小和揉捻时刻。
掌握“嫩叶轻揉,老叶重揉”、“轻—重—轻”和“抖揉联合”的准绳实行操作。
绿茶多为一次揉捻,嫩叶普通要揉20—25分钟,老叶采用重压长揉,解块分筛,分次揉捻,但总时刻普通不超越50分钟。
高档茶成条率在85%以上,细胞破碎率在45%以上;高档绿茶成条率在60%以上,细胞破碎率达65以上,即是揉捻完成的标志。
三、枯燥
枯燥是茶叶整形做形,固定茶叶质量,开展茶香的紧要工序。
由于所用的机器不一样,枯燥的工艺可分为:全炒法、全滚法、滚炒法,由于工艺不同,消费的产物质量也有所不同。
以滚炒法为例,枯燥分为三局部即二青、三青、?干。
二青二青的目的在于蒸发局部水分,增加粘性,进步芽叶的可塑性便于成形。
揉捻叶的含水量为60%左右。
可用滚筒杀青机,办法是,筒温70--80℃,投叶量15公斤,时刻15分钟。
二青叶过度规范为:减重率30%,含水量35%--40%;手捏茶叶有弹性,手握不易松懈;叶质软,粘性,叶色绿,无烟焦和水闷气。
三青分2次实行,即初炒和复炒。
初炒锅温70—100℃,投叶量13公斤左右,时刻30—40分钟,此时含水量20%--25%。
摊晾20—30分钟后,用5号筛实行筛分。
筛面叶实行复炒。
复炒叶和筛底茶辨别滚至足干。
复炒锅温为60—80℃,投叶量18公斤,时刻40—60分钟,含水量在12%左右。
干温度掌握在50—60℃之间,采取先高后低。
滚炒到含水量5%左右、手捏即成粉末时,出锅摊凉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