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游园不值》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3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游园不值》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游园不值》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题,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引出诗题。
导语: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或者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在书上读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春景的古诗——《游园不值》。
(教师板书诗题:游园不值。
)2.学生读诗题,理解诗题。
(1)学生齐读诗题。
(2)借助注释理解“不值”。
(值,遇到。
不值,没有遇到人。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
示例:游园却没有遇到主人,不能进去观赏。
3.引导学生思考:是谁去游园呢?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清逸,龙泉人,宋代诗人。
他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其诗长于绝句,写景尤工。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认认真真读两遍。
(课件出示)(2)指名读、比赛读、同桌之间检测读。
2.借助注释,和同桌交流诗句的意思。
3.将学习成果和同学分享,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可补充,也可提出自己的疑惑。
三、研读诗句,理解诗意1.学习前两句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1)学生汇报。
难理解的字词:[印]痕迹,这里作动词,踏坏。
[苍苔]绿色的苔藓,丛生于人迹罕至的潮湿处。
诗意示例:大概是不想让青苔上落下木屐的痕迹吧,敲了半天门也不见有人来开门。
(2)教师质疑思考:诗人轻轻地敲着柴门,可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
可能是什么原因呢?预设: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示例:大概是因为园主人爱惜这里的景物,不想让我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这里的青苔,所以不愿开门迎接我。
2.学习后两句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游园不值》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游园不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对应章节为第二单元《古诗词诵读》。
详细内容为《游园不值》一诗,作者为宋代诗人叶绍翁。
本诗描绘了诗人游园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游园不值》,理解诗中的词语、句式,把握诗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游园不值》,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古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诗歌,掌握诗中的词语、句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游园图片,引发学生对游园的向往,进而引入课题《游园不值》。
2.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注意诗的韵律、节奏。
3. 理解诗意:引导学生通过注释、查字典等方式,理解诗中的生僻词语、句式。
4. 诗意探究:分析诗中的景物描绘、意境表现,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5. 例题讲解:以诗中的难点句子为例,进行详细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诗中的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游园不值》2. 内容:诗人:叶绍翁诗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意境:向往美好,追求自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朗读并背诵《游园不值》。
选取诗中的两句,进行翻译。
2. 答案:朗读、背诵:《游园不值》全文。
翻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翻译:The spring colors in the garden can't be contained, a branch of red apricot blooms beyond the wall.)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歌韵律、意境、情感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古诗词诵读7《游园不值》(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6单元古诗词7《游园不值》教学设计《游园不值》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游园不值》。
2.抓住关键字词和典型意象,想象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3.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字词和典型意象,想象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导入:看着这美丽的春景,你想到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出示春光的图片)预设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预设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和春天有关的古诗——《游园不值》。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板书:游园不值)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导入,可以唤起学生的古诗知识储备,从而调动起学习本首诗的积极性。
二、夯实基础1.情境听读播放《游园不值》情境课文音频,学生先听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点拨:(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2.诵读正音(1)出示课文中标注的及易读错的汉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随后正音、齐读。
自读要求:①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②把古诗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
(3)随机点名朗读。
朗读点拨:注意读准“应(yīng)”“屐(jī)”“扉(fēi)”。
3.解读诗题(1)引导:从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预设1:我知道了诗人想去游园。
预设2:“不值”的意思是没有遇到人。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我是通过看注释知道的。
(2)小结:“游园不值”的意思是想游园没有遇到主人。
4.作者简介先请学生介绍叶绍翁,老师再进行明确: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
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颇有风味;有的写田家的生活片段,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
代表作品有《夜书所见》《田家三咏》《嘉兴界》等。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7《游园不值》(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7《游园不值》(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诵读《游园不值》,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背诵古诗词,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提升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诗人的视角体会游园的情感变化,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 古诗词背景介绍:介绍《游园不值》的作者、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
- 诗词内容解析:解读诗词中的生僻字词,分析诗词结构,领会诗词意境。
- 诗词情感表达:通过诵读、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 诗词艺术特色:分析诗词的韵律、对仗等艺术特点,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并背诵《游园不值》,掌握诗词中的关键信息,如作者、背景、主题等。
- 难点:诗词情感的理解与表达,对诗词艺术特色的深入鉴赏。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词背景及诵读示范。
- 学具:学生自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心得和诗词解读。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园林图片,引出游园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背景介绍:讲解《游园不值》的作者生平、创作背景。
3. 诗词解析:逐句解读诗词,解释生僻字词,分析诗词结构。
4. 情感体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诗人角度体会游园的情感变化。
5. 诵读练习:学生个别诵读,集体诵读,感受诗词韵律。
6. 艺术特色分析:指导学生从韵律、对仗等方面鉴赏诗词的艺术特色。
7.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 诗词背景:作者、年代、背景。
- 诗词结构:题目、诗句、意境。
- 情感体验:诗人的情感变化。
- 艺术特色:韵律、对仗等。
作业设计- 必做题:背诵《游园不值》,完成诗词解析练习。
- 选做题:写一篇关于游园情感体验的短文,或创作一首以园林为背景的诗词。
课后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诵读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情感体验的深度。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文诵读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游园不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注意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
2.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学生读古诗(师:老师最近读了一些古诗,觉得挺有意思的,推荐给大家读一读)1.课件出示古诗(配乐)《寻隐者不遇》《寻陆鸿渐不遇》《寻西山隐者不遇》《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寻红尊师不遇》2.指导学生读诗。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交流朗读古诗,发现“不遇”这个主题,学生参与“不遇”飞花令活动,既锻炼学生读诗的能力,又让学生积累了古诗,激发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带领学生兴趣盎然的走进古诗词的大门。
)一、谈话导入刚才读得这些诗题目里都有——(生接)不遇。
古人怎么这么喜欢把这些“不遇”写进诗里,我想这些不遇里肯定有许多值得他们回味的地方吧!古人总有不遇,但今天我却和三(3)班的同学们相遇,真好!伴着这古典的音乐,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设计意图:由“不遇”引入“相遇”,让课堂有深度。
)二、明诗题1.师引导:早春二月,我们跟着一位宋朝诗人,他叫——(生接)叶绍翁,一起来——(生接)游园,在游园的路上也来品味品味这个——(生接)不值。
全班齐读课题。
2.不值是什么意思?简单用两个字来说就是——(不遇)。
3.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设计意图:解诗题,了解古诗的基本要素,为学习古诗文做好铺垫。
)二、读诗文师过渡:叶绍翁游园时不遇,却写下千古名篇,那他又遇到了什么呢?让我们来读读这首诗。
谁愿意读?1.指名读。
指导学生按照画的节奏读诗。
根据生读正音。
(应,第一声,表示应该,大概,猜测。
)2.指导读。
我们还可以按古人的韵律来读,第一声、第二声读的时候拉的长一点,第三、第四声要读得短,听老师读。
3.是配以手势范读。
4.师打手势,全班跟读。
随机指名读。
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读诗是学习古诗重要的一环。
学生自由读,老师的范读,都是指导学生读诗的好方法。
统编版六下古诗词诵读7游园不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

统编版六下古诗词诵读7游园不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古诗词诵读:7游园不值[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
2.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欣赏美丽的春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意境美。
[教学课时]1课时一、激情导入1.(课件展示春天美景)春天在同学们的心中是什么样的呢?能不能用几个词来描述一下?(春暖花开、万紫千红、鸟语花香、桃红柳绿、姹紫嫣红……)2.同学们用词语来描绘春天的美,古代诗人却用诗句来描绘春天的灿烂美景。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二、自读自悟,乐于探索1.知诗人。
(课件出示诗人简介)2.解诗题:强调“不值”是“没有遇到人"的意思。
3.播放古诗朗读录音,让学生体会这首诗的朗读节奏、语气、语调。
4.学生跟读,师指名读。
5.在读的过程中,体会诗句的意思。
三、抓字眼,晓诗意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跟着叶绍翁在游园的时候,遇到了什么?(苍苔、柴扉、红杏)“柴扉"是什么意思?(柴门,用柴草编织的门)这样的门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简陋)2.你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的呢?(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相机指导)(1)理解“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①点拨:“怜"在这里是“怜惜”的意思。
“屐"是古代人们常穿的木鞋。
②为什么是“扣”柴门,而不是“敲"柴门?(因为作者尊敬园子的主人)“扣”的动作是怎样的呢?(让学生自己用手扣桌子)③因为尊敬园子的主人,所以诗人轻轻地敲门,因此在“扣"前面用了一个“小”字,“小"字本意与“大”相对,这里引申为“轻轻地"。
④小组讨论:为什么会“久不开”呢?⑤“柴扉久不开"时诗人会想些什么?心情怎样?(失望、扫兴、遗憾)⑥让学生再整体把握这两句诗的意思,再次朗读,读出扫兴、遗憾之感。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7《游园不值》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7《游园不值》精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理解《游园不值》诗句的意思。
2.感受这首诗描绘的意趣,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想象“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春色,领悟诗歌表达的意趣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情境导入。
白居易在缤纷绚烂的桃花中看到了春天,于是他吟诵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张若虚在清朗的明月和涨起的潮水中看到了春天,于是他吟诵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杜甫在稀稀疏疏的春雨中看到了春天,于是他吟诵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同学们,宋代诗人叶绍翁又在哪里看到了春天呢?答案就藏在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里。
(1)齐读诗题。
(2)解诗题:通过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预设:结合注释,我知道了叶绍翁想到花园里去游玩,可是却未遇到主人。
“值”在这里是遇到的意思。
评价:你能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题。
真棒!(二)读通词文1.自读:请你自己先读读这首诗吧!出示PPT: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指名读,学生评价。
(注意读出节奏、断句、押韵)3.同桌互读。
(三)探究“不值”,体会春意1.探究“不值”,体悟“怜”爱(1)诗中的哪句话也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叶绍翁“游园不值”呢?预设:小扣柴扉久不开。
柴扉:柴门。
小扣:轻轻敲。
体会诗人的礼节。
追问:“久扣”不开,乘兴而来的作者的心情一定——急切、扫兴。
(2)诗人没有进到园内,于是他大胆地猜测到一个有趣的答案。
预设:应怜屐齿印苍苔。
怜:爱惜。
比较“印”和“踏”。
体会诗人对于这春景的热爱。
小结:是呀!这绿绿的苔藓多可爱呀,来读一读,读出你的爱惜之意。
(3)其实“不值”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为什么诗人却偏偏选择这个原因呢?预设:因为他喜爱青苔,喜爱春天,所以他猜测园子的主人也是如此。
(四)欣赏红杏,感受春意1.站在园外,诗人欲进不能,欲走不忍,猛一抬头,突然发现了什么?预设:一枝红杏出墙来。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游园不值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游园不值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游园不值教学设计第【1】篇〗知识与技能:1、学习古诗,能说出诗句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通过学习,能给古诗配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作者访友未成却还高兴的豁达情怀。
教具准备:录音机、新华字典、挂图教学时间:一课时过程与方法: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设置故事情境宋朝诗人叶绍翁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怀着愉快的心情匆匆到好朋友的家里,但他来到朋友家门前,却发现朋友不在家。
请问:此时,叶绍翁的心情该是怎样的?2、板书课题,12、游园不值3、读课题并利用字典理解课题4、简介诗人:叶绍翁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1、复习七言古诗的节奏。
2、划分节奏。
3、小组检查并自由读古诗。
三、播放录音,体会古诗节奏四、自由读古诗,找己不理解的问题五、带着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学生利用新华字典等工具书)六、交流学习情况,师相机板书应怜:应,大概。
怜,爱惜。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七、理解诗意,想像画面1、小组串讲诗句意思竞赛。
2、学法反思:串讲诗句意思应注意什么?(词序、补充)3、出示挂图,学生进行观察;播放录音,想像画面。
八、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1、引导讨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你能体会出诗人当时的心情吗?3、多种方式朗读。
九、巧设练习1、给古诗配画。
2、结合古诗,编写故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游园不值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美丽的春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程序: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轻地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
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学习宋代大诗人——叶绍翁写春天的古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诵读
游园不值
【课时目标】
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赞美春天以及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背诵古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解题、简介作者。
1.师述:春天来了,人们总喜欢在春天里外出游玩、踏青。
有一位诗人也乘着大好春光去游园,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游园不值》。
2.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诗中的“园”是咱们常说的公园吗?
诗题中的“值”是什么意思?(值:遇到)
“游园不值”的意思是:游园未遇到主人,不能进去观赏。
3.作者简介:叶绍翁是江湖诗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游园不值》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诗人的孤寂。
二、读通古诗。
1.老师范读,指导有节奏地朗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2.学生读通、读顺。
三、理解诗意。
1.应:大概,表示猜测;怜:怜惜;屐齿:指木屐底下突出的部分;苍苔:青苔;小扣:轻轻地敲。
2.指名逐句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大概是主人顾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鞋在青苔留下印迹。
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都没有人来开。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3.有感情地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四、感悟诗情。
1.原来是诗人趁着春意正浓,兴致盎然地来拜访一位友人。
可是乘兴而来,却吃了“闭门羹”,那么诗人的心情怎样?
预设:扫兴、失落、不甘心。
那么哪个字体现了诗人的“不甘心”呢?(“久”字)
2.的确,诗人专程来拜访好友,然而“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心情难免失落,但接下来诗人看到了什么呢?心情怎样?
预设:“一枝红杏出墙来”,心情:惊喜。
情感线索:扫兴、失落、不甘心——惊喜
3.启发想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
(1)有柳树,有美丽的鲜花;
(2)有蝴蝶,有蜜蜂;
(3)有浓郁的花香。
4.编儿歌或诗:春色满园绿青苔,鸟语花香蝶蜂缠。
花红柳绿笑开怀,红杏出墙引客来。
5.背诵诗句。
6.小结:作者虽然游园进不了门,但他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今天通过学习和体会本诗,我们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游园→未遇主人(扫兴)
红杏→春色满园(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