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合集下载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吕梁新城建设“五规合一”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吕梁新城建设“五规合一”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吕梁新城建设“五规合一”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0.09•【字号】吕政办发[2013]107号•【施行日期】2013.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吕梁新城建设“五规合一”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吕政办发〔2013〕107号)市直有关单位:《吕梁新城建设“五规合一”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10月9日吕梁新城建设“五规合一”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根据《吕梁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3年行动计划》要求,今年我市将在吕梁新城规划区探索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的统一协调机制(以下简称“五规合一”)。

为了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我市创新“五规合一”规划统筹协调机制试点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五规合一”是确保吕梁新城建设达到经济、社会、环境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基础性工作,我市率先在吕梁新城规划区创新“五规合一”统筹协调机制,就是要解决以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各自为政、目标抵触、内容重叠、重复建设以及管理分割、指导混乱等系列问题,通过探索创新“五规合一”统筹协调机制,在吕梁新城建设中实现规划对各种资源的最优组合和布局,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工作机构成立吕梁新城“五规合一”工作领导组。

组长:李润林市政府副市长副组长:刘惠民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新城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权威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成员:张志刚市经信委主任刘中平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小明市住建局局长刘玉云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指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

办公室主任:王宇峰市发展改革委纪检组长成员:李乐寅市经信委副调研员冯千里市国土局副局长郭明水市新城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牛建平市环保局副局长主要职责: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负责指导、跟踪、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吕梁市的城市建设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吕梁市的城市建设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穿城而过 。 傍这一 非凡 的地形 地貌 我们~ 是投 资近两 亿元, 依 实施 了三 山绿化 工程, 通过几年 的努 力, 新增 环城 绿地20 万亩, .6 实现 了万亩 绿地覆 盖 吕梁 : 二 是实施 了东川 河蓄 水工程 , 并在 河两 岸全部 增设 了草 百玉栏杆 : 是铺 开了北 三 川河综合 整治 工程 ( 北川河 整 治工程 、蓄水 美化工 程 、 包括 滨河 西路 建设 、 滨 河东路建 设 、 桥梁 建 设)这三 项 工程完成 后 “ 山抱 吕梁, , 三 两水 绕城 流 ” 的特
设一批 具有地 域特色 的村 镇和 景区, 不断提 升 吕梁 城 市的整 体 品位 。 1 近 年 来城 市 建设 情 况 。 近年来 , 特别 是撤 地设 市 以来 , 着 吕梁 经济 的快 速发展 , 随 市委 、市 政府 提 出 了建设 “ 山川秀 美、繁 荣富庶 、政 通人和 、生 机无 限的新 吕梁 ”的奋斗 目标 , 围绕这 一 目标 , 进一步 加大 了对城 市建设 的投 资。 断完善城 市功 能, 不 提 高城市 文明程度 , 扩大对 外开放 , 增强城 市 的辐 射 带动 。市 区市政 基础 设施建 设投资近 3 亿 元, 0 累计 实施 了3 大 项, O 小项的基 础设 施建设 工程 , 成 区 9 8余 建 面积 由 1 平方 公里扩 展到 2 . 平 方公里 。20 年全 市城镇 市政 公用设 施 固 1 2 5 09 定资产投 资额达 1. 3 元, 市 ( 县城) 64亿 全 含 城市 人均城 市道 路面积 8 7 . 平方 米: 用水普 及率 9 % 集 中供热普 及率 4 %( 5: 9 中心城 区供热 普及 率达N 8 . 5 ) 02 % : 城 市燃气 普及率 已达 5% 生活 垃圾 无害化 处理率 达到 1. 9 市 区生活 垃圾 2: 5 7%(

吕梁市某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吕梁市某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吕梁市某县城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班级:XX级城乡规划本科1班姓名:XXX学号:XXXXXXXXXX指导老师:XXX时间:20XX年X月目录第一部分分析第一章自然环境分析1.1 气候1.2 水文地质1.3 自然资源1.4 历史文化第二章社会文化2.1 人口组成2.2 中小学现状2.3 文化设施现状第三章区域建设状况3.1 各类建筑分布状况3.2 在建的重要项目第二部分规划第四章城市发展战略第五章城市性质5.1 规划原则5.2 编制依据5.3 规划管理技术要点第六章城市规模第七章城市用地7.1 规划的用地分类 7.2 功能空间引导7.3 空间环境引导第八章规划城市结构第九章规划城市道路系统第十章规划景观系统10.1 广场空间吕梁市某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10.2 绿地系统第十一章近远期规划11.1 近期建设项目11.2 远期建设目标吕梁市某县城城市总体规划第一部分分析第一章自然环境分析1.1气候某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为450-700毫米,平均降雨量457mm,平均日照时间2252小时,平均日照率58%,气温界于4-11℃之间,平均气温10.1摄氏度,平均地面温度12.4摄氏度,平均相对湿度63%,平均水气压9.6百帕,平均气压929.2百帕,无霜冻期为183天,平均无霜期160——175天,平均风速2.0米/秒,最多风向南风和北风,最大风速35米/秒,大风日数8次/年,气象条件适中。

1.2 水文地质汾河、文峪河、磁窑河三大河流横贯某县全境。

某县有瓦窑河、白石河、饮马河三条过境河,流程较短,多为流域窄、流量小的季节性河流。

西部山区有头道川河、二道川河、三道川河3条支流。

汾河为黄河第二大支流。

汾河从清徐韩武村进入某县,流经西社、杨乐堡、高车、贯家堡、刑家堡、云周村、南胡、王家堡、水寨、上段、炮手堡、新堡、门世、北齐、南齐、石家堡、徐家镇,流程37公里,流域面积293.3平方公里。

文峪河为汾河支流,古称文水,又名文谷水,浑谷水,发源于交城县关帝山,在孝义市境内入汾河。

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吕梁市城市2004—2020年总体规 划》包括四大部分
• 一是规划期限,近期2004—2010年,远期 2011—2020年。
• 二是规划目标。规划本着前瞻性、适应性、 可操作性的原则,为吕梁经济发展及人民 生活构筑合理的城乡空间而已布局和设施 保障,促进吕梁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 发展。
• 三是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布 局概括为“两心、两轴、三片区”。“两心”。即 离柳经济中心和汾孝经济中心。“两轴”即东西 间的太中铁路、307国道、太军高速公路为发 展为主轴,以南北向的209国道、在建中的介 孝汾高速公路为两条发展次轴。“三片区”,即 东部片区指经济发达的汾阳、文水、交城、孝 义4县市;中部片区指吕梁市(离石区)和柳 林、中阳、交口、石楼5个县区;北部片区指 兴县、岚县、临县、方山4县。
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吕梁撤地设市以及离石撤市设区后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规划以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对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等的科学确定从优先资源配置协调城乡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等诸多方面为吕梁市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宏观规划也为未来510年的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
(六)三山绿化项目
• 三山绿化工程是指吕梁市区龙、凤、虎“三山” 迎街面第一山脊线可视范围内的山体绿化覆盖工程。 这是吕梁市委、市政府从建设宜居、生态新吕梁目标 出发,着力改善市区生态环境的一项根本性举措,是 吕梁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市政工程之一。截止2009年 底,已累计完成绿化面积近3万亩,栽植各类苗木793 万株(穴、丛),栽植树种达50余种,树苗木保存率 达91%以上,累计完成投资2.544亿元。整个工程涉及 到离石区的六个街道办一个乡42个村委,绿化工程已 覆盖吕梁市建成区范围。绿化成效已经凸显,市区水 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明显改善,07年、08 年、09年连续三年市区二级以上天数全省排名第一, “三山”绿化功不可没,“三山”已建成吕梁市区的 绿色屏障和生态长廊。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的补充通知-吕政办发[2013]134号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的补充通知-吕政办发[2013]134号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的补充通知正文:----------------------------------------------------------------------------------------------------------------------------------------------------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的补充通知(吕政办发〔2013〕13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市中心城区、吕梁新城新建项目周边道路、绿化带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保障机制,全面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根据《吕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要求,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吕政办发〔2004〕94号)补充通知如下:一、范围市中心城区规模控制界线(山脚线)范围为:依据《吕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划定的中心城区规模控制界限(山脚线),南至中阳县界,北至方山县界,西至柳林县界,东至东川河以南青银高速公路东出口以西、东川河以北高崖湾行政村以西(不含高崖湾村),总面积31.68平方公里。

吕梁新城方山范围以省政府批准的《吕梁新城总体规划》方山界限为准。

二、对象本通知所指的管理对象是临城市道路、绿化带的新建项目。

三、土地规划手续办理1、土地供应,规划部门对国土部门提供的拟供地面积进行规划,出具《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所涉道路、绿化带用地按新建项目临城市规划道路、绿化带边界同等长度、一半宽度的面积,由规划部门另行规划,出具《道路、绿化带规划位置、面积通知书》。

2、道路、绿化带用地,根据城市建设需要由规划部门作出规划,国土部门按程序上报批准后,道路用地划拨给建设部门并由其组织实施、管理,绿化带用地划拨给园林部门并由其组织实施、管理。

XX城市枢纽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XX城市枢纽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2.功能定位
2.1 发展战略定位 东城是离石区政府的所在地,是以第三产业为主体,以现代化交通为纽带,集金融商贸、 休闲娱乐、公共服务、生活居住为一体,生态环境良好,配套设施完备的可持续发展的离石 东部新城区。 其发展战略定位总括为:
一、总则
3.规划范围
本次的规划控制范围是东北至离石区田家会街道车家湾,东南至离石区田家会街道办上楼桥村水泥 厂,西南至太军高速公路离石区东出口,本北至离石区田家会街道办高崖湾村围合的区域。总用地控制 范围包括山体在内约10平方公里,其中本次规划用地范围为除去山体的约8平方公里范围。
一、总则
4.规划原则
在离石区政府和离石区城乡建设管理中心的组织下,对离石东城新区进行了总体城市设计的投标, 并评出中标方案指导下一步工作。
在此条件下,为了更好的指导东城新区建设,保证开发建设顺利进行,在中标城市设计方案基础上,制 定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总则
2.编制依据
注:在上层次《吕梁城 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并未对本次 规划区范围的全部用地 和功能进行安排,只安 排了其中一部分;本次 规划的对应的其余部分 主要依据总体规划的总 体原则和整体布局,结 合现实的发展条件以及 发展意愿和中标的城市 设计方案进行了规划与 安排。
生态原则
慎重并科学的对待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注重城市自然生态 格局的维育和建设。
前瞻性与现实相结合原则
以区域发展和长远视野规划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坚持高标准 规划建设,同时,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承载力、社会与经济的可行 性,选择现实适用的技术手段,规划的前瞻性与现实相统一。
整体性原则
遵循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强化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 整体性,坚持新区与旧城、城市与乡村的统筹发展,促成规划与建 设的统一。

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通知

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通知

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8.03•【字号】吕政发[2011]25号•【施行日期】2011.08.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通知(吕政发[2011]2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吕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是我市指导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用地的重要依据。

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关系我市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各县(市、区)、各部门编制相关规划必须符合《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总体布局安排。

要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制订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预审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农用地转用和建设项目用地、审核城乡和村镇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编制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土地执法检查等,都必须严格依据《规划》。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组织力量,抓紧完成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并按照法定程序报批后实施。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约束性指标层层分解落实,不得突破。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主要任务和措施,确保规划目标实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严格落实保护耕地目标责任制,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确保《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二O一一年八月三日。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吕梁市2020年中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吕梁市2020年中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吕梁市2020年中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3.10•【字号】吕政办发〔2020〕12号•【施行日期】2020.03.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吕梁市2020年中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离石区、中阳县、柳林县、方山县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现将《吕梁市2020年中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高质量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3月10日吕梁市2020年中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根据市委四届八次全体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进一步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总体部署,按照《山西省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2年)》(晋政办发〔2019〕75号)和《吕梁市加快中心城区建设行动方案》(吕政办发〔2019〕19号)的要求,现就吕梁市2020年中心城市建设提出具体行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学习领会“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一主三副六中心”总要求,认真落实市委“1234”发展思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生态、生活、生产三大布局,按照城市发展规律,打造系统性、持续性、宜居性的中心城区。

坚持规划引领、项目为王,以专项行动为抓手,紧紧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目标,实施中心区域提质工程、居住环境改善工程、新区建设攻坚工程、中心城市拓展工程、产业发展支撑工程、城市管理精细化工程等六大工程、二十一个专项行动,2020年续建投用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二、工作任务(一)中心区域提质工程。

围绕主城区,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富有活力、具有鲜明特色特质特点的现代化魅力城市和公园城市为目标,通过实施主城街巷提升攻坚行动、特色片区改造攻坚行动、增绿添彩提档攻坚行动、民生保障攻坚行动等4个专项行动,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
• 吕梁市城区污水处理厂成立于2002年,地 处离石区龙凤南大街碧水路,占地43.7亩。项 目批准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城市污水3.5万m3, 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设计,分期实施。一期1 万m3/日污水处理工程已于2006年开工建设, 2007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续建2.5万m3/日 污水处理工程于2009年4月开工建设,以达到 原批复3.5万m3/日的处理规模。目前工程项目 已进入进水、调试、试运行阶段,投入运行后 排放标准可达一级B标准。
• 四是市区总体规划。规划定位吕梁市是山西省 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全市的政治、文化中 心,是为离柳煤电能源区服务的综合城市。规 划区范围为:离石区、柳林县、中阳县、方山 县四区(县)。主要发展方向为向西,其余完 善,即西跃、北拓、南延、东调。市行政中心 向西移至离柳中3县区交界地带,并以这里为 中心开发建设一个新区。在城区北部规划文化 教育区,建设集中的大学教育基地。209、307 国道改线的形式从城市南部通过,建设贯通南 北的龙凤大街。在东部结合火车站场规划一处 仓储用地,形成物流中心。
《吕梁市城市2004—2020年总体规 划》包括四大部分
• 一是规划期限,近期2004—2010年,远期 2011—2020年。
• 二是规划目标。规划本着前瞻性、适应性、 可操作性的原则,为吕梁经济发展及人民 生活构筑合理的城乡空间而已布局和设施 保障,促进吕梁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 发展。
• 三是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布 局概括为“两心、两轴、三片区”。“两心”。即 离柳经济中心和汾孝经济中心。“两轴”即东西 间的太中铁路、307国道、太军高速公路为发 展为主轴,以南北向的209国道、在建中的介 孝汾高速公路为两条发展次轴。“三片区”,即 东部片区指经济发达的汾阳、文水、交城、孝 义4县市;中部片区指吕梁市(离石区)和柳 林、中阳、交口、石楼5个县区;北部片区指 兴县、岚县、临县、方山4县。
“一市四区”方案
• “一市四区”,包括离石区、柳林县、中 阳县、方山县四区(县),国土面积5475 平方公里。2003年总人口约80万,规划 2020年105万;核心城区现状人口27万人, 规划2020年52万人。由于市区的规划范围 已突破原市区即离石区的行政区划区范围, 部分用地已归属柳林县李家湾、中阳县金 罗、方山县大武,因此规划还需要调整完 善。
• 吕梁市城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及投运,标 志着吕梁市的水污染治理跨上了一个新台 阶。这不仅能改变吕梁市污水直接排放造 成的环境污染,而且污水处理后也将成为 新的再生水资源,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 城市面貌。
(五)集中供热项目
• 2004年撤地设市以来,在市委市政府 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集中供热 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2004年至今,市区 两级政府先后投入巨资建设市区集中供热, 使我市集中供热从2004年近70万平方米, 达到2009年年底 700万平方米。吕梁市主城 区现有各类建筑总面积约800万平方米,供 热总能力898万平方米,换热站76座。纳入 集中供热面积约7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 及率达87.5%。
(二)“两桥”改造项目
• 1、东川河大桥加宽改造项目; • 2、石州桥加宽改造项目.
(三)北川河综合整治项目• 川河综合整治工程由“一河、一景、 两路、四桥”四部分组成。 • “一河”即北川河城区段的河道整治工程。 • “一景”即北川河城区段的景观工程。 • “两路”即滨河东路的建设和滨河西路的改 造。 • “四桥”即李家沟桥、龙凤北桥、长治路桥 和西崖底桥。
《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
介绍人:444
• 《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是吕梁撤地设市以及离石撤市设区后的第 一个城市总体规划,规划以实现城市社会、 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 目的,通过对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等的科学确定,从优先资源配置,协调城 乡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等诸多方面,为吕 梁市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宏 观规划,也为未来5-10年的城市建设指明 了方向。
(八)文化广场建设项目
• 吕梁市文化广场建设项目位于吕梁市 离石区市民广场的西侧、丽景路北侧,学 校路东侧。项目主要包括图书馆、群众艺 术馆、配套服务设施与地下停车场,同时 作为人防工程。总建筑面积40510m2,其中: 图书馆17440m2,群众艺术馆15585m2,四 季厅、地下设备用房及车库面积7485m2 (含人防工程);

《规划》还对交通、市域给水、电力、燃 气、防灾等基础设施经及绿化旅游进行了 统筹规划。
• 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 (一)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项目 吕梁市火 车站站前广场及周边配套设施工程是二○一 ○年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位于 离石区城北街道办下安村,西邻火车站客运 站房,南侧为规划二号路,东至龙凤大街, 北侧为规划一号路,总占地75190m2(113 亩),建筑面积70200m2,其中站前广场用 地17830m2(27亩),市民广场用地 47200m2(71亩),南停车场用地5392m2 (8亩),北停车场用地4768m2(7亩)
(六)三山绿化项目
• 三山绿化工程是指吕梁市区龙、凤、虎“三山” 迎街面第一山脊线可视范围内的山体绿化覆盖工程。 这是吕梁市委、市政府从建设宜居、生态新吕梁目标 出发,着力改善市区生态环境的一项根本性举措,是 吕梁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市政工程之一。截止2009年 底,已累计完成绿化面积近3万亩,栽植各类苗木793 万株(穴、丛),栽植树种达50余种,树苗木保存率 达91%以上,累计完成投资2.544亿元。整个工程涉及 到离石区的六个街道办一个乡42个村委,绿化工程已 覆盖吕梁市建成区范围。绿化成效已经凸显,市区水 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明显改善,07年、08 年、09年连续三年市区二级以上天数全省排名第一, “三山”绿化功不可没,“三山”已建成吕梁市区的 绿色屏障和生态长廊。
(七) 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
• 保障性住房工作,是省政府承诺的为全省人民 办的好事实事,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的民心工程, 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市政府按照省 政府、省建设厅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强化组织 领导、强化责任分解、强化项目落实、强化协调配 合,成立了住房保障工作领导组,2007年到2009年 三年间全市经济适用住房开工面积57.62万平方米, 8288套,竣工面积38.14万平方米,5207套;新建廉 租住房开工面积40.48万平方米,7783套,竣工面积 5.18万平方米,993套;三年发放房屋租赁补贴资金 5680万元,实现了全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应保 尽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